CN105185191A - 防滑激光器 - Google Patents

防滑激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5191A
CN105185191A CN201510673649.4A CN201510673649A CN105185191A CN 105185191 A CN105185191 A CN 105185191A CN 201510673649 A CN201510673649 A CN 201510673649A CN 105185191 A CN105185191 A CN 105185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skidding
laser instrument
parts
t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736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健
黄治家
成学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JPT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JP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JPT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JP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736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51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5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51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17/00Teaching reading
    • G09B17/02Line indicators or other guides or mas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防滑激光器,包括机身及机座,机身与机座活动连接,机身包括依次连接的机头、机体及机尾;机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激发装置,激发装置用于产生激光;机头开设有与激发装置连通的发射通道,用于将激发装置产生的激光投射至外部;壳体设置有握持部,握持部上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机尾远离机体的端部设置有与激发装置连接的电源接口,机座包括座体及电源线,座体设置有与电源接口匹配的电源接头,其与电源线电连接,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座体开设有收容槽,机尾收容于收容槽。上述防滑激光器,提高了防滑性能,使得用户在握持该激光器时更加稳定,避免从手中滑落摔坏激光器。

Description

防滑激光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防滑激光器。
背景技术
激光器,即能发射激光的装置,其广泛应用于激光指示器,即将常见的红光(600-660nm)、绿光(500-560nm)、蓝光(440-460nm)和蓝紫光(405nm左右)等功率通常以毫瓦为单位计算的激光,加工设计成体积较小的笔型发射器,其常应用于会报、教学、导游员等领域。
传统的激光器呈笔直状,用户单手即可握持该激光器以进行演示、讲学等,方便实用,提升了汇报、教学、演讲的效果。然而,传统的激光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影响用户演示、讲学等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防滑性能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滑激光器。
一种防滑激光器,包括机身及机座,所述机身与所述机座活动连接,所述机身包括依次连接的机头、机体及机尾;所述机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激发装置,所述激发装置用于产生激光;所述机头开设有与所述激发装置连通的发射通道,用于将所述激发装置产生的激光投射至外部;所述壳体设置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上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所述机尾远离所述机体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激发装置连接的电源接口,所述机座包括座体及电源线,所述座体设置有与所述电源接口匹配的电源接头,其与所述电源线电连接,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座体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机尾收容于所述收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圆柱形,所述握持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防滑凸起均匀分布于所述握持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凸起为橡胶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凸起的高度为1~3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尾远离所述机体的端部设置有携带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尾设置有安装位,所述携带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位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携带件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开设有卡接通槽,用于将所述限位块卡接至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携带件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位对应,且固定于所述安装位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携带件设置有若干摩擦凸起。
上述防滑激光器,通过在壳体设置握持部,并且在握持部上设置若干防滑凸起,提高了防滑性能,使得用户在握持该激光器时更加稳定,避免从手中滑落摔坏激光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防滑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机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机身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图4所示实施例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调色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防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实施例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所述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例如,防滑激光器10包括机身100及机座200。例如,机身100与机座200活动连接。例如,机身100插接于机座200。又如,机身100卡插于机座200。
例如,机身100用于在用户的握持下,由用户根据使用情况控制其出射光的照射范围,以进行指示、演讲等活动。
例如,机座200用于为机身100提供放置的平台,以便于当用户暂停使用机身100时将机身100放置在机座200上,便于用户再次使用。
请参阅图2,例如,机身100包括机头110、机体120及机尾130。例如,机头110、机体120及机尾130依次连接。
例如,机头110用于透过出射的光线,同时起到遮挡、防护的作用,避免外部物体阻碍光线的投射。
例如,机体120用于产生出射光,并且其为长条型,以便于用户握持使用,同时,机体120产生的出射光可经机头110投射至外部。
例如,机尾130用于提供支撑平台,以便于在暂停使用机身100时,机身100通过机尾130可短暂的放置在较为平坦的位置上,便于用户再次拿起使用。
请参阅图3,例如,机座200包括座体210及电源线220。例如,座体210与电源线220插接连接。
例如,座体210用于提供放置的平台以便于当用户暂停使用机身100时将机身100放置在座体210上,便于用户再次使用。
例如,电源线220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同时与座体210电连接,以使机身100放置在座体210上时,座体210可对机身100的电池进行充电。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4a,为投射机身的出射光,例如,机头110开设有发射通道111。例如,发射通道111呈直线型。例如,发射通道111的截面为圆形。又如,发射通道的截面为箭头形。例如,发射通道111为贯通的圆筒。例如,发射通道111用于将机身的出射光投射至外部,以便于用户操作机身以进行演示、讲学等工作。
为避免机身的出射光受阻,例如,发射通道111的内侧壁设置有反光层。例如,反光层采用玻璃材料制成。例如,反光层的外表面采用抛光工艺进行光滑打磨。如此,光滑的表面有利于光的出射,提高光的出射率,避免机身的出射光受阻。
为使得当机身的出射光的光强较小时,投射的光亦可满足用户演示、讲学等工作的指示要求,例如,发射通道111呈圆台状,其截面积较小的一端靠近所述机体120设置,截面积较大的一端朝外,以形成内窄外宽的投射状的发射通道,且发射通道的内侧壁设置有照射层。
例如,照射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反光漆层。例如,反光漆层采用反光漆材料制成。例如,反光漆采用丙烯酸树脂为基料,与一定比例的定向反光材料混合在溶剂中配制而成,由于其为现有配方,故此不再赘述。如此,当机身的出射光的光强较小时,通过照射层的反光漆的加强作用,投射至外部的光亦可满足用户演示、讲学等工作的指示要求。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4a,例如,机头110设置有调光件112,调光件112与发射通道111垂直设置。例如,调光件112具有与发射通道111连通的调光口113。例如,该调光口113用于调整光的投射面积,以使得投射至外部的光满足用户的实际工作需求。需要说明的是,该投射面积也就是激光垂直投射在平面时,平面反射该激光的反射面积。
为固定调光件,例如,调光件112包括安装座112a、第一调光片112b及第二调光片112c。例如,安装座112a与具有发射通道111的机头110固定连接。例如,安装座112a的中部贯穿开设有与发射通道111连通的缺口。例如,第一调光片112b与安装座112a旋转连接,第二调光片112c与第一调光片112b旋转连接。如此,安装座112a固定在发射通道111后,第一调光片112b及第二调光片112c可分别相对安装座112a转动。
为便于转动调光片,例如,第一调光片112b及第二调光片112c同轴设置。例如,第一调光片112b及第二调光片112c可相对转动。为使出射光可投射至外部,例如,调光口113包括第一调光口113a及第二调光口113b。例如,第一调光片112b开设有第一调光口113a,第二调光片112c开设有第二调光口113b。
为便于调整光投射至外部的投射面积,例如,第一调光口113a的轴线与第二调光口113b的轴线平行设置,也就是说,第一调光口113a的轴线与第二调光口113b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如此,通过转动其中的第一调光片112b或者第二调光片112c时,即可使得第一调光口113a与第二调光口113b错位,从而用户可能方便地调整光投射至外部的投射面积。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4a,例如,机头110包括盖体114及投射件115。例如,投射件115与盖体114连接。例如,投射件115开设有所述发射通道111。例如,所述安装座112a与投射件115连接固定。
为提高防水性能,例如,盖体114具有容置腔114a及连通容置腔114a的出射口114b。例如,投射件115及调光件112收容于容置腔114a中,且发射通道111两端分别连通出射口114b及调光口113。例如,发射通道111填充有透光体,合,透光体为光导纤维,又如,透光体为玻璃。如此,在盖体的遮挡及透光体的填充下,外部水分难以浸入机头,从而提高了机头的防水性能。
为便于调光,例如,盖体114设置有第一旋转部及第二旋转部。例如,第一旋转部与第一调光片112b连接,第二旋转部与第二调光片112c连接。例如,第一旋转部及第二旋转部外露于盖体。如此,通过转动第一旋转部即可带动第一调光片转动,转动第二旋转部即可带动第二调光片转动,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调整光投射至外部的投射面积。
优选的,第一旋转部与第一调光片112b卡接。优选的,第二旋转部与第二调光片112c卡接。优选的,第一调光口113a为圆形孔。优选的,第二调光口113b为圆形孔。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调光口113a为方形孔。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调光口113b为方形孔。
为提高调光的精度,例如,调光件112包括同轴设置且可相对转动的第三调光片及第四调光片,第三调光片背离机体120,其开设有第三调光口,第四调光片设置有与第三调光口对应的挡光片,用于调整第三调光口的通光截面积。如此,通过第一调光片及第二调光片,以及第三调光片及第四调光片,可以组合成更高精度的调光方式,从而具有更多更好的调光效果,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请一并参阅图2、图4及图4a,例如,机体120包括壳体121。例如,壳体121设置有握持部122。例如,壳体121为圆柱形,握持部122设置于壳体121的外表面。例如,握持部122用于与用户的手掌抵接。
为提高防滑性能,例如,握持部122上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123。例如,若干防滑凸起123均匀分布于握持部122。例如,防滑凸起123为橡胶材料制成。例如,防滑凸起123为软质材料制成,其中,软质材料为硅胶材料或橡胶材料,方便按压后自动回复原位,省时省力,成本较低。
为进一步提高防滑性能,例如,防滑凸起123为由里向外挤出的凸点。例如,防滑凸起123的高度为1~3mm。例如,防滑凸起123的高度为1mm。例如,防滑凸起123的高度为3mm。
请一并参阅图2、图4及图4a,例如,机体120设置有激发装置124。例如,激发装置124用于产生激光。例如,激发装置124与发射通道111连通,用于将激发装置124产生的激光投射至外部。
例如,激发装置124设置于所述壳体121内。例如,壳体121具有安装空间125,激发装置124收容于该安装空间125中。例如,激发装置124采用现有的发光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其结构和原理,故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由于激发装置124在工作时产生热量,热量可传导至机体,影响用户对机体的握持使用,特别是在激发装置124不正常工作时,其聚集较大的热量将导致机体表面产生炽热感,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
因此,为降低激发装置产生的热量影响用户的使用以及保护用户免被烫伤,例如,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有隔热层。例如,隔热层收容安装空间中,并紧贴壳体的内壁。例如,隔热层覆盖壳体的内壁。
例如,隔热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若干镀铝薄膜、若干镀铝聚酯薄膜以及若干镀铝聚酰亚胺薄膜。例如,隔热层包括层叠设置的一层镀铝薄膜、一层镀铝聚酯薄膜以及一层镀铝聚酰亚胺薄膜。
如此,通过隔热层可有效地避免了激发装置在工作时产生热量直接传导至壳体影响用户的使用,以使得用户免被烫伤。
请参阅图4a,例如,机体120设置有调色件127。例如,激发装置124、调色件127及投射件115依次连接,以使得激发装置124发出的光经过调色件127后到达投射件115,并由投射件115投射至外部。
请参阅图5,例如,调色件127包括转盘1271及若干调色体1272。例如,激发装置124的发光部朝向其中一个调色体1272。例如,调色体为中空的透明材料制成,以透射出射光。例如,转盘1271贯穿地开设有若干安装通孔,且每一个安装通孔对应一个调色体,以使得激发装置产生的激光可通过安装通孔进入投射件。
例如,转盘1271通过一步进电机带动转动。例如,调色体127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调色体1272对称设置。例如,步进电机每次转动的角度为90度,以使得转盘顺时针转动一周后所有的调色体均可与激发装置124的发光部对应。
为实现输出不同颜色的出射光,例如,调色体具有调色腔,且该调色腔填充有染料溶液。例如,四个调色体分别填充有不同配比的染料溶液。例如,不同配比的染料溶液在光的照射下呈现不同的颜色。如此,通过控制不同的调色体对应激发装置即可出射各种颜色的出射光。
为实现输出黄色的出射光,例如,其中一个调色体容置下述染料溶液,其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13份~23份、三氯甲烷50份~70份、二甲基黄14份~18份、2,4-二硝基氯苯15份~24份。优选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13份、三氯甲烷70份、二甲基黄18份、2,4-二硝基氯苯24份。优选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23份、三氯甲烷50份、二甲基黄14份、2,4-二硝基氯苯15份。优选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18份、三氯甲烷60份、二甲基黄16份、2,4-二硝基氯苯19份。
为实现输出红色的出射光,例如,其中一个调色体容置下述染料溶液,其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胭脂红13份~23份、甘油55份~78份、柠檬酸12份~23份、碳酸水15份~24份、酒石酸16份~27份。优选的,脂红13份、甘油78份、柠檬酸23份、碳酸水24份、酒石酸27份。优选的,胭脂红23份、甘油55份、柠檬酸12份、碳酸水15份、酒石酸16份。优选的,胭脂红18份、甘油67份、柠檬酸19份、碳酸水22份、酒石酸21份。
为实现输出绿色的出射光,例如,其中一个调色体容置下述染料溶液,其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碱性艳绿23份~38份、乙醇49份~68份、健那绿16份~25份、甲基绿7份~15份、溴甲酚绿17份~24份。优选的,碱性艳绿23份、乙醇68份、健那绿25份、甲基绿15份、溴甲酚绿24份。优选的,碱性艳绿38份、乙醇49份、健那绿16份、甲基绿7份、溴甲酚绿17份。优选的,碱性艳绿28份、乙醇58份、健那绿22份、甲基绿9份、溴甲酚绿21份。
这样,对于固定波长输出的激光,能够在调色件的作用下改变输出的颜色。
请一并参阅图2、图4及图4a,机体120设置有伸缩装置126。例如,伸缩装置126与机头110连接,用于调整机头110与机体120的距离。例如,伸缩装置126收容于壳体121内,且一端与壳体1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调光件112连接,使得在伸缩装置126伸展时可使调光件112、投射件115以及盖体114离开机体120,便于用户更换及维护机体内的零部件。
例如,伸缩装置126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伸缩件及第二伸缩件,第一伸缩件与机体120连接,第二伸缩件与机头110连接,具体的是,第二伸缩件与调光件112连接。
请参阅图4a,例如,机体120设置有锂离子电池128。例如,锂离子电池128与激发装置124连接。例如,锂离子电池128用于为激发装置124供电,以提高激发装置124的续航性能。
请参阅图4a,例如,机体120设置有若干防摔件129。例如,若干防摔件129设置于靠近机头110及机尾130的区域。本实施例中,机体120设置有四个防摔件129。例如,机体120于靠近机头110的区域对称设置有二个防摔件129。例如,机体120于靠近机尾130的区域对称设置有二个防摔件129。
请一并参阅2、图4a和图6,例如,防摔件129包括控制装置140及展开件150。例如,控制装置140用于控制展开件150的启动与关闭。例如,展开件150用于在控制装置140感测到机体120下落时启动并展开。
为防止高空摔下导致机体受损,请参阅图6,例如,控制装置140包括控制器141及加速度传感器142。例如,加速度传感器142与控制器141电连接。例如,展开件150包括相连接的开启装置151及弹性件152。例如,开启装置151与控制器141电连接。例如,开启装置151用于在控制装置140感测到机体120下落时启动该开启装置151及弹性件152。如此,当机体突然从高空摔落时,通过各个防摔件129的支撑作用即可避免机体除防摔件以外的其他部件与地面直接接触或因强烈震动而受损,从而提高了机体的使用寿命。
为使弹性件开启后占用更多的空间,请参阅图6,例如,弹性件152包括第一弹性体1521及第二弹性体1522。例如,第一弹性体1521及第二弹性体1522在开启装置151的控制下呈交错设置。例如,第一弹性体1521及第二弹性体1522在开启装置151的控制下呈垂直设置。如此,通过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使得弹性件占用更多的空间,避免机体直接与地面接触。
为减轻落下瞬时的震动,请参阅图6,例如,第一弹性体1521及第二弹性体1522为橡胶材料制成。例如,第一弹性体1521及第二弹性体1522为塑料材料制成。例如,橡胶材料及塑料材料均为软性材料。如此,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在与地面接触时发生形变,以吸收缓冲接触地面瞬间的撞击力,从而减轻了落下瞬时的震动,保护了机体内部的零部件。
请一并参阅图4a及图7,机尾130设置有携带件131及电源接口132。例如,携带件131及电源接口132设置于远离机体120的端部。例如,携带件131用于将机尾卡设在外部。例如,携带件131用于将机尾130挂设于外部。例如,携带件131设置有固定部,固定部与安装位133相对应,且固定于安装位133上。例如,电源接口132用于为机体供电,例如,电源接口132与激发装置124连接,使激发装置通过电源接口可连接外部的电源,以便于锂离子电池电源的充电。
例如,机尾130设置有安装位133。例如,携带件131设置于安装位133上。例如,安装位133设置于远离机体120的端部区域。例如,携带件131与机尾130的安装位133一体成型。例如,携带件131与安装位133卡接固定。
为使携带件具备挂持功能,例如,携带件131包括限位块1311。例如,限位块1311开设有卡接通槽1313。例如,卡接通槽1313用于将限位块1311卡接至外部。例如,卡接通槽1313开设于限位块1311的中部区域。例如,限位块1311呈U字型,且卡接通槽1313的开口朝向机头110。如此,通过携带件即可将机尾130挂设于外部。
为提高携带性能,例如,携带件131设置有若干摩擦凸起1312。例如,若干摩擦凸起1312用于增加携带件131与外部物体的摩擦力。例如,若干摩擦凸起1312设置于卡接通槽1313的侧壁上。例如,若干摩擦凸起1312呈矩阵分布于卡接通槽1313的侧壁上。例如,摩擦凸起1312的高度为卡接通槽1313的厚度的30%。如此,通过若干摩擦凸起1312可增加携带件与外部物体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携带性能,以避免在携带过程出现脱落、摆动等现象。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8,例如,座体210设置有与电源接口132匹配的电源接头230。例如,座体210开设有收容槽240,机尾130收容于收容槽240。例如,电源接头230与电源线220电连接,用于连接外部电源。
为提高接触面积,例如,座体210设置有支撑台阶250。例如。支撑台阶250设置于座体210背离收容槽240的一侧。例如,支撑台阶250具有第一台阶251及第二台阶252。例如,第一台阶251及第二台阶252同轴设置。例如,第一台阶251的截面积小于第二台阶252的截面积。例如,第一台阶251的截面积为第二台阶252的截面积的80%。例如,第一台阶251设置于座体210背离收容槽240的一侧。例如,第二台阶252设置于第一台阶251背离座体210的一侧。如此,通过支撑台阶提高了座体与外部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座体的稳定性,避免在机身放置在座体时因受力不均导致机身倒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滑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及机座,所述机身与所述机座活动连接,所述机身包括依次连接的机头、机体及机尾;
所述机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激发装置,所述激发装置用于产生激光;所述机头开设有与所述激发装置连通的发射通道,用于将所述激发装置产生的激光投射至外部;
所述壳体设置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上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
所述机尾远离所述机体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激发装置连接的电源接口,
所述机座包括座体及电源线,所述座体设置有与所述电源接口匹配的电源接头,其与所述电源线电连接,用于连接外部电源;
所述座体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机尾收容于所述收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圆柱形,所述握持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激光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防滑凸起均匀分布于所述握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起为橡胶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起的高度为1~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尾远离所述机体的端部设置有携带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滑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尾设置有安装位,所述携带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位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滑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件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开设有卡接通槽,用于将所述限位块卡接至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滑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件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位对应,且固定于所述安装位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滑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件设置有若干摩擦凸起。
CN201510673649.4A 2015-10-15 2015-10-15 防滑激光器 Pending CN1051851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73649.4A CN105185191A (zh) 2015-10-15 2015-10-15 防滑激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73649.4A CN105185191A (zh) 2015-10-15 2015-10-15 防滑激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5191A true CN105185191A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07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73649.4A Pending CN105185191A (zh) 2015-10-15 2015-10-15 防滑激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519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1338A (zh) * 2018-04-23 2018-10-26 温州市鹿城区中津先进科技研究院 伴随式教学辅助采集激光笔
CN109064833A (zh) * 2018-08-31 2018-12-21 安徽众高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激光教鞭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67070A1 (de) * 2000-06-21 2002-01-02 Curths Praxis Marketing GmbH Handschreibgerät mit integriertem Touch-pen-Element und Laserpointer
CN103065515A (zh) * 2012-12-28 2013-04-24 青岛爱维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供电的激光笔
CN203706489U (zh) * 2013-12-29 2014-07-09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一种教学用激光笔
CN104157182A (zh) * 2014-07-14 2014-11-1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可夹持粉笔的红外教鞭
CN104369580A (zh) * 2013-08-14 2015-02-25 李亚 便捷式双用笔
CN104900113A (zh) * 2015-06-16 2015-09-09 邱兰 激光笔
CN205050410U (zh) * 2015-10-15 2016-02-24 惠州市杰普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防滑激光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67070A1 (de) * 2000-06-21 2002-01-02 Curths Praxis Marketing GmbH Handschreibgerät mit integriertem Touch-pen-Element und Laserpointer
CN103065515A (zh) * 2012-12-28 2013-04-24 青岛爱维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供电的激光笔
CN104369580A (zh) * 2013-08-14 2015-02-25 李亚 便捷式双用笔
CN203706489U (zh) * 2013-12-29 2014-07-09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一种教学用激光笔
CN104157182A (zh) * 2014-07-14 2014-11-1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可夹持粉笔的红外教鞭
CN104900113A (zh) * 2015-06-16 2015-09-09 邱兰 激光笔
CN205050410U (zh) * 2015-10-15 2016-02-24 惠州市杰普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防滑激光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1338A (zh) * 2018-04-23 2018-10-26 温州市鹿城区中津先进科技研究院 伴随式教学辅助采集激光笔
CN109064833A (zh) * 2018-08-31 2018-12-21 安徽众高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激光教鞭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5191A (zh) 防滑激光器
US3762857A (en) Candle internal illuminator and mount base
CN105258070A (zh) 3d摇摆仿真电子蜡烛灯
CN205049819U (zh) 可调光的激光器
CN205050410U (zh) 防滑激光器
CN205050409U (zh) 防摔激光器
ES2173969T3 (es) Lentes oftalmicas de alto indice basadas en resina de poliester con mejor uniformidad optica y/o el coloreamiento.
CN203231244U (zh) 导光透镜模组
EP2909530A2 (en) Electric lighting devices using air flow to generate a flickering flame effect
CN205051157U (zh) 多功能激光器
CN104198453A (zh) 一种远程荧光粉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5204170A (zh) 可调光的激光器
CN209624967U (zh) 波长转换装置及投影机
CN205429403U (zh) 便携式激光器
CN105186265A (zh) 便捷式激光器
CN105225576A (zh) 防摔激光器
CN103186019B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仪
CN105186266A (zh) 多功能激光器
US8911671B2 (en) Electronic incense and electronic burning using same
CN104360432A (zh) 一种导光板及其制备方法、背光模组
CN207849235U (zh) 一种蜡烛灯
CN207198042U (zh) 一种积分球内ld激发远程荧光粉的测试装置
CN210376994U (zh) 一种激光光源装置
CN201740850U (zh) 薄膜太阳电池组件的电性能测试装置
CN108545965A (zh) 新型光纤着色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