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4184A - 一种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4184A
CN105184184A CN201510475153.6A CN201510475153A CN105184184A CN 105184184 A CN105184184 A CN 105184184A CN 201510475153 A CN201510475153 A CN 201510475153A CN 105184184 A CN105184184 A CN 105184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ata
guard mode
theft method
described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751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成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751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41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4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41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8Detecting or preventing theft or lo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11Location-sensitive, e.g. geographical location, G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本发明中,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若检测到用户身份识别卡被拔除,则终端进入持续预设时长的计时保护状态;在计时保护状态的持续过程中,若终端接收到正确的解锁密码,则终端退出计时保护状态;在计时保护状态结束时,终端执行数据保护命令。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可以在无网络状态下,保护终端数据不被非法窃得,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终端数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以及智能手机应用性能的极大提高,使得智能手机堪比一个小的移动数据库,存储着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很可能关系到用户的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因此智能手机的数据安全问题十分重要,已成为各大手机厂商竞争的重点。
密码保护是常见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然而单纯采用该方法的安全性较低,一旦密码遭到破解,用户数据即可被非法窃得。或者,手机解锁时可以通过密码输入错误次数超限自动删除手机数据实现数据保护,然而,该种方法一旦发生恶作剧式的破坏,则会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苹果公司则推出了远程控制数据安全保护方案,在手机遭窃或者疑似丢失时,用户发出数据保护命令,数据保护命令再通过云服务器发送至手机,从而实现远程隐私数据删除、数据加密等各种数据安全保护方案。然而,一旦手机处于无网络状态,该方案将无法发挥作用,进而仍然可能造成用户的重要数据被非法窃得,从而给用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者侵害到用户的个人隐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其可以在无网络状态下,保护终端数据不被非法窃得,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终端数据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包含以下步骤:若检测到用户身份识别卡被拔除,则所述终端进入持续预设时长的计时保护状态;在计时保护状态的持续过程中,若所述终端接收到正确的解锁密码,则所述终端退出所述计时保护状态;在计时保护状态结束时,所述终端执行数据保护命令。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一旦被拔掉用户身份识别卡,终端即进入持续预设时长的计时保护状态,并且终端只有在计时保护状态持续的过程中接收到正确的解锁密码,才会退出计时保护状态,反之,一旦达到计时时长,终端即执行数据保护命令,从而,可在无网络状态下有效防止终端数据被非法窃得,保障终端数据安全,保护用户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优选地,所述数据保护命令包含数据删除指令与终端自毁指令的至少其中之一。从而,避免终端数据被非法窃得。
优选地,所述数据删除指令用于删除所述终端内预设存储区的数据。从而,避免具有较高隐私性的数据被非法窃得,而不破坏一般性的数据。
优选地,在计时保护状态的持续过程中,若所述终端连网成功,则所述终端产生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云服务器;其中,所述报警信息至少包含所述终端的当前位置。从而,可以为找回终端提供线索。
优选地,若所述终端接收到系统唤醒信号,则所述终端通过该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报警图像并将所述报警图像储存于该终端内部;其中,所述报警信息还包含拍摄的所述报警图像。从而,为找回手机提供线索,为查实盗窃终端行为提供证据。
优选地,所述终端连网成功为通过重新插入的用户身份识别卡连网成功或者通过无线网络连网成功。
优选地,所述预设时长和所述解锁密码通过预先提供的保护状态设置界面设置。从而,为用户保护数据安全提供灵活选择。
优选地,在所述预设时长和所述解锁密码通过预先提供的保护状态设置界面设置的过程中,若所述终端接收到输入的所述预设时长,则所述终端判断该终端内部是否储存有所述解锁密码;若未储存所述解锁密码,则所述终端产生密码设置提示信息。
优选地,在终端进入持续预设时长的计时保护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含以下步骤:所述终端产生警示信息;其中,所述警示信息的表现形式为声音、振动、灯光的至少其中之一。从而,可以震慑非法窃取用户数据者,并为用户及时找回终端提供帮助。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可以为任意插入有用户身份识别卡(即SubscriberIdentityModule,简称SIM卡)的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本实施方式对终端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插入有SIM卡的终端可以经由3G、4G等通讯网络接入互联网,当然,终端也可以通过自置的WIFI(无线通信)模块接入互联网,总之,终端具有连网能力。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判断用户身份识别卡是否被拔除,若检测到用户身份识别卡被拔除,则进入步骤102;反之,重复执行步骤101。
实际可以通过检测SIM卡与终端的连接状态判断SIM卡是否被拔出。比如,可以通过SIM卡热拔插检测模块检测SIM卡是否被拔出,并在SIM卡被拔出时通过热拔插检测模块的中断脚上报终端。应当理解,可以采用任何其它公知的检测技术进行SIM拔出检测,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一般而言,智能手机失窃后,失窃手机会被拔出SIM卡,以避免手机所有者通过云服务器进行远程操作对手机进行定位。并且,鉴于手机自身价值,失窃的手机仍然会被继续使用,但是,盗窃者或者受骗购买到被窃手机的用户均不会使用原来的SIM卡,因此,通过判断SIM卡是否被拔出可以有效启动数据保护。
步骤102,终端进入持续预设时长的计时保护状态,开始计时。
计时保护状态即至多持续预设时长的终端上锁保护状态。预设时长和解锁密码(容后详述)均可以通过预先提供的保护状态设置界面设置。比如,用户在拿到新购的智能手机时,首次开机后,终端可以弹出保护状态设置界面,供用户输入预设时长并设置解锁密码,并使用户知晓设置预设时长和解锁密码的意义。预设时长和解锁密码通过预先提供的保护状态设置界面设置的过程中,若终端接收到输入的预设时长,则终端判断该终端内部是否储存有解锁密码。若未储存解锁密码,则终端产生密码设置提示信息。若存储有解锁密码,则终端产生密码确认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明了解锁密码的重要性。预设时长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灵活设定。例如,预设时长可以设定为零以及任意时长。当预设时长设定为零时,无需计时,直接进入步骤105。当预设时长为1小时、2小时或者其它时长时,计时器开始计时,并进入步骤103。从而,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设定预设时长。
步骤103,判断是否达到计时时长,若达到计时时长,则进入步骤105,反之,则进入步骤104。
步骤104,判断终端是否接收到正确的解锁密码,当终端接收到正确的解锁密码,则进入步骤106;反之,返回步骤103。
该解锁密码即是步骤102中提及的解锁密码,其相当于手机合法用户身份验证密码,即,当用户输入正确的解锁密码时,表明该手机是用户合法持有的,因为一般而言密码只有合法用户知道,这需要用户妥善保管解锁密码。
步骤105,终端执行数据保护命令。
具体而言,数据保护命令包含数据删除指令与终端自毁指令的至少其中之一。手机一旦被盗,用户不希望手机中的重要数据、隐私数据暴露于盗窃者或者他人面前,进而对自身利益造成威胁。所以,可以选择放弃手机中的数据。即执行数据删除指令,将手机中的数据全部或者部分地删除、格式化等,当然,用户也可以选择手机自毁指令,将手机彻底破坏,使盗窃者不但无法获取手机中的数据,而且再无法继续使用该手机。数据删除以及手机自毁等均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技术,本实施方式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当用户需要保留大部分数据,仅删除私密数据时。可以将数据删除指令设定为用于删除终端内预设存储区的数据。终端内的预设存储区可由用户自行设定或者终端默认指定。当然,用户要养成良好地习惯注意对私密数据的管理,例如,存储位置的设定,私密等级的标记等。从而,便于有的放矢地删除数据。
步骤106,终端退出所述计时保护状态。
即,解锁成功,确认用户为手机合法用户后,使得用户可以继续使用该手机。
值得一提的是,在终端进入步骤102,即终端进入持续预设时长的计时保护状态的步骤之后,终端还可以产生警示信息。具体地,警示信息的表现形式可以为声音、振动、灯光的至少其中之一。比如,手机开始计时之后立刻以最大音量重复播放内置语音(比如,抓住小偷、已拔出SIM卡等),闪光灯闪烁、屏幕震动等,便于警觉的机主及时发现手机被盗,从而帮助机主找回手机。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即使手机的非法持有者拔掉SIM卡,并使手机处于无网络状态,即无法通过云服务器远程控制操作对手机数据进行保护的情况下,只要其拔掉SIM卡,手机即可进入计时保护状态,以避免隐私数据等被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手机数据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略有改进,如图2所示,步骤201-步骤206分别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1-步骤106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主要改进之处在于,终端在计时保护状态持续过程中,并且在步骤204判断终端是否接收到正确的解锁密码的步骤中,当终端未接收到正确的解锁密码时,还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207,判断终端是否连网成功,若是,则进入步骤208;反之,则返回步骤201。
具体地说,终端连网成功可以分为通过重新插入的用户身份识别卡连网成功或者通过无线网络连网成功。即,拔除原SIM卡后,通过再次插入的SIM卡连网成功或者通过WIFI连网成功。
步骤208,终端产生报警信息并将报警信息发送至云服务器。其中,报警信息至少包含终端的当前位置,当终端通过SIM卡连网成功时,终端还可通过彩信发送报警信息至默认或者指定号码。报警信息发送完毕,可返回步骤201。具体的,终端可以通过自置的GPS或者AGPS定位终端当前所在位置。从而为用户找回手机提供线索。
值得一提的是,在步骤208中,终端发送的报警信息还包含报警图像。一旦连网成功,终端即将实时读取到的终端所在位置信息,以及读取到的默认或者指定存储位置的图像信息(该图像即为报警图像),一并发送至云服务器。报警图像的拍摄具体可以是,在终端处于计时保护状态时,一旦接收到系统唤醒信号,终端前置摄像头即开启并处于拍摄模式,前置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储存于该终端内部,并且默认存储为加密格式。需要说明的是,终端拍摄图像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偷拍模式,即拍摄过程中无声音、无闪光灯、无拍摄操作界面,从而避免引起被拍摄者的注意。
从而,本实施方式可以进一步为帮助用户找回手机或者寻找窃贼提供线索和证据,有利于提高公安机关的破案率。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若检测到用户身份识别卡被拔除,则所述终端进入持续预设时长的计时保护状态;
在计时保护状态的持续过程中,若所述终端接收到正确的解锁密码,则所述终端退出所述计时保护状态;
在计时保护状态结束时,所述终端执行数据保护命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保护命令包含数据删除指令与终端自毁指令的至少其中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删除指令用于删除所述终端内预设存储区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
在计时保护状态的持续过程中,若所述终端连网成功,则所述终端产生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云服务器;其中,所述报警信息至少包含所述终端的当前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时保护状态的持续过程中且在所述终端连网成功之前,还包含以下步骤:
若所述终端接收到系统唤醒信号,则所述终端通过该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报警图像并将所述报警图像储存于该终端内部;
其中,所述报警信息还包含拍摄的所述报警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连网成功为通过重新插入的用户身份识别卡连网成功或者通过无线网络连网成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长和所述解锁密码通过预先提供的保护状态设置界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设时长和所述解锁密码通过预先提供的保护状态设置界面设置的过程中,
若所述终端接收到输入的所述预设时长,则所述终端判断该终端内部是否储存有所述解锁密码;
若未储存所述解锁密码,则所述终端产生密码设置提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终端进入持续预设时长的计时保护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终端产生警示信息;其中,所述警示信息的表现形式为声音、振动、灯光的至少其中之一。
CN201510475153.6A 2015-08-06 2015-08-06 一种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 Pending CN1051841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5153.6A CN105184184A (zh) 2015-08-06 2015-08-06 一种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5153.6A CN105184184A (zh) 2015-08-06 2015-08-06 一种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4184A true CN105184184A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06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5153.6A Pending CN105184184A (zh) 2015-08-06 2015-08-06 一种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4184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1322A (zh) * 2016-09-21 2016-12-07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解锁防误触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7517301A (zh) * 2016-06-16 2017-12-26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数据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9492439A (zh) * 2018-09-29 2019-03-19 南昌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保护方法、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32898A (zh) * 2019-04-11 2019-07-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清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15789A (zh) * 2021-06-16 2021-10-19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设备的信息防盗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15763A (zh) * 2021-06-16 2021-10-19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设备的数据防误删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8119A (zh) * 2008-04-24 2009-10-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防盗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防盗方法
WO2010018000A1 (en) * 2008-08-15 2010-02-18 Legic Identsystems Ag Authorization system with a card and a reader
CN101772018A (zh) * 2010-01-21 201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防盗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
CN102790819A (zh) * 2011-05-17 2012-11-21 芯讯通无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保护隐私的移动终端和方法
CN104346579A (zh) * 2014-10-29 2015-02-11 北京数字天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移动终端隐私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8119A (zh) * 2008-04-24 2009-10-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防盗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防盗方法
WO2010018000A1 (en) * 2008-08-15 2010-02-18 Legic Identsystems Ag Authorization system with a card and a reader
CN101772018A (zh) * 2010-01-21 201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防盗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
CN102790819A (zh) * 2011-05-17 2012-11-21 芯讯通无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保护隐私的移动终端和方法
CN104346579A (zh) * 2014-10-29 2015-02-11 北京数字天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移动终端隐私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17301A (zh) * 2016-06-16 2017-12-26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数据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6201322A (zh) * 2016-09-21 2016-12-07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解锁防误触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9492439A (zh) * 2018-09-29 2019-03-19 南昌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保护方法、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32898A (zh) * 2019-04-11 2019-07-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清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15789A (zh) * 2021-06-16 2021-10-19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设备的信息防盗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15763A (zh) * 2021-06-16 2021-10-19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设备的数据防误删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4184A (zh) 一种终端数据的防窃方法
KR102543623B1 (ko) 모바일 보안 대책들
JP5001380B2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デバイスをロケーティングし、追跡し、および/または回復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2932540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防盗方法
CN101252703B (zh) 一种终端资料的保护方法、系统以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05530356B (zh) 移动通讯终端及其数据保护方法和装置
EP2850554B1 (en) Security mod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20160285854A1 (en) Android-based mobile equipment security pro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9618344B (zh) 一种无线监控设备的安全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3370717A (zh) 始终可用的嵌入式盗窃反应子系统
CN101355556A (zh) 认证信息处理装置和认证信息处理方法
US20120108202A1 (en)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02617350U (zh) 手机安全管控系统
CN103118087B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数据保护方法、系统
CN104021358A (zh) 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554908A (zh) 实现扫码蓝牙自动连接方法、主设备、从设备和系统
CN104023133A (zh) 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及装置
US20150094023A1 (en) Retroactively Securing a Mobile Device From a Remote Source
CN105260657A (zh) 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JP5099646B2 (ja) 無線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無線lan端末、無線lan不正防止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414605B (zh) 嵌入式安全单元的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485170A (zh) 一种信息输入方法和装置
CN111159685A (zh) 一种用户账户的管理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307463B (zh) 模式切换方法、系统及门禁系统
EP2502178B1 (en) Multiple device loss status retrieval without id provi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