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1358A - 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1358A
CN104021358A CN201410240480.9A CN201410240480A CN104021358A CN 104021358 A CN104021358 A CN 104021358A CN 201410240480 A CN201410240480 A CN 201410240480A CN 104021358 A CN104021358 A CN 104021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mobile terminal
operation information
stored
activ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404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亚峰
傅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ew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ew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ew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ew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404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213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21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13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78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storage of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检测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根据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是否合法,其中,用户行为数据预存储至移动终端的防盗数据存储区,防盗数据存储区经过加密保护;以及当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非法时,控制所动终端进入防盗模式,并提供密码验证页面。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根据预存储在防盗数据存储区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是否合法,由于防盗数据存储区是移动终端中独立的存储区,且进行了加密保护,无法被刷机删除掉,因此,实现移动终端的防刷机功能。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当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被盗或暂时借给他人使用时,用户希望移动终端上的隐私内容/隐私应用程序不被他人偷窥。目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了针对隐私内容/隐私应用程序进行锁定的应用程序。当访问隐私内容/隐私应用程序时,这类应用程序会弹出解锁框,通过验证密码或手势来判定是否为移动终端的所有者,以此决定是否允许访问隐私内容/隐私应用程序。
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在日常使用中,用户会被反复要求做密码或手势的验证,由此带来极大的操作复杂性,而且极易造成用户自己被锁,而且该验证密码或手势能够通过刷机删除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该方法实现移动终端的防刷机功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根据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是否合法,其中,所述用户行为数据预存储至移动终端的防盗数据存储区,所述防盗数据存储区经过加密保护;以及当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非法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防盗模式,并提供密码验证页面。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根据预存储在防盗数据存储区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是否合法,由于防盗数据存储区是移动终端中独立的存储区,且进行了加密保护,无法被刷机删除掉,因此,能够有效防止移动终端被盗之后被刷机的缺陷。另外,使用获得的当前用户行为数据与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自动识别出用户的身份,不需要额外硬件的支持,且实现简单、准确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是否合法,其中,所述用户行为数据预存储至移动终端的防盗数据存储区,所述防盗数据存储区经过加密保护;以及控制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非法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防盗模式,并提供密码验证页面。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装置,根据预存储在防盗数据存储区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是否合法,由于防盗数据存储区是移动终端中独立的存储区,且进行了加密保护,无法被刷机删除掉,因此,能够有效防止移动终端被盗之后被刷机的缺陷。另外,使用获得的当前用户行为数据与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自动识别出用户的身份,不需要额外硬件的支持,且实现简单、准确率高。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S102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模块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模块。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和装置。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包括:
S101,检测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检测当前操作信息的场景包括多种:在解锁时,可以检测当前操作信息;在解锁后进入正常使用时,可以检测当前操作信息;在使用某个需要隐私保护的应用程序时,可以检测当前操作信息;在使用任意应用程序时,可以检测当前操作信息。总之,移动终端可以检测任何场景下的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以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判断,对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S102,根据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是否合法,其中,用户行为数据预存储至移动终端的防盗数据存储区,防盗数据存储区经过加密保护。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防盗数据存储区采用硬件进行加密。具体地,移动终端的常用存储区域可以是内置存储器或外置SD(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安全数码卡)卡等,移动终端将系统程序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安装数据存储在这些存储设备中,但是这些存储设备中存储的数据通常是可擦写的,即在刷机的时候对这些存储设备具有完全的删除功能,在删除这些存储设备的存储数据后,可重新写入新的操作系统,一旦用户的移动终端被盗,虽然用户设置了验证密码,但是完全可以通过刷机将验证密码删除掉。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单独的防盗数据存储区,并对防盗数据存储区进行加密保护,特别地,采用硬件进行加密,如果想要擦除防盗数据存储区中的数据,需要输入正确的密码,没有输入正确的密码,无法删除防盗数据存储区中的数据,由此即时刷机之后,仍然可以通过防盗数据存储区中的数据进行用户身份验证,从而避免通过刷机轻松绕过验证过程的缺陷。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S102的流程图。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S102具体包括:
S1021,从当前操作信息提取出当前用户行为数据。
S1022,使用当前用户行为数据匹配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
在执行S1022之前,还可以包括:获得采样数据,根据采样数据建立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其中,上述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是基于移动终端的合法用户例如移动终端的主人的采样数据建立的。
具体地,可以基于模糊匹配方式获得当前用户行为数据与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的匹配度,例如匹配度为0.7。
S1023,当当前用户行为数据与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匹配成功,则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合法。
S1024,当当前用户行为数据与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匹配失败,则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非法。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匹配阈值,例如为0.6,若匹配度大于匹配阈值,则认为当前用户行为数据与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匹配成功,此时,可以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合法;类似地,若匹配度小于匹配阈值,则认为当前用户行为数据与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匹配失败,此时,可以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非法,上述识别方式非常智能且实现简单。
S103,当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非法时,控制移动终端进入防盗模式,并提供密码验证页面。
具体地,在防盗模式下,将设置成隐私或全部的图片、通话记录、聊天记录、缓存数据等进行隐藏,限定部分或全部应用程序的功能。
可选地,在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合法时,可以直接执行与当前操作信息对应的操作,而不需要弹出需要用户输入验证信息的验证页面,因此,用户不需要输入密码、指纹或手势等验证信息就可以直接使用移动终端,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另外,在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非法时,还可以发出警报,该警报的铃声可以由用户自己设置例如可以是用户比较敏感的铃声,这样,当其他用户想偷看当前用户移动终端中的信息时,会发出警报,提醒用户,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根据预存储在防盗数据存储区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是否合法,由于防盗数据存储区是移动终端中独立的存储区,且进行了加密保护,无法被刷机删除掉,因此,能够有效防止移动终端被盗之后被刷机的缺陷。另外,使用获得的当前用户行为数据与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自动识别出用户的身份,不需要额外硬件的支持,且实现简单、准确率高。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该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包括:
S301,检测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
S302,根据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是否合法,其中,用户行为数据预存储至移动终端的防盗数据存储区,防盗数据存储区经过加密保护。
S303,当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非法时,控制移动终端进入防盗模式,并提供密码验证页面。
S304,接收当前用户在密码验证页面中输入的密码。
S305,根据当前用户输入的密码对当前用户进行验证。
S306,当判断用户通过验证之后,解除移动终端的防盗模式。
具体地,在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非法时,控制移动终端进入防盗模式,并提供密码验证页面,由于非法用户不知道用户的验证信息,因此,无法通过验证,故无法使用该移动终端,因而保证了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例如支付宝、余额宝等的安全性,以及个人信息例如短信内容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还包括(图中未示出):将用户行为数据预存储至移动终端的防盗数据存储区,将用户行为数据预存储至移动终端的防盗数据存储区,包括:提供密码验证页面;接收当前用户在密码验证页面中输入的密码;根据当前用户输入的密码对当前用户进行验证;以及当判断用户通过验证之后,将用户行为数据存储至移动终端的防盗数据存储区。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用户想修改防盗数据存储区中的数据时,需要输入正确的密码,同时在防盗数据存储区中存储单独的用户行为数据,该用户行为数据用来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当移动终端启动时,防盗数据存储区中的数据和移动终端进行交互,并判断用户身份,一旦发现用户非主人身份,则启动密码提示等功能,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辨别。由此,即便用户刷新了新的操作系统,独立的防盗数据存储区中的数据仍能够对操作系统进行控制,进而实现防刷功能。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流程图。
如图4所示,该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包括:
S401,采样数据,根据采样数据建立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
其中,该S401可以包括:获得移动终端的合法用户在预设条件下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从操作信息提取出用户行为数据,根据用户行为数据建立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
具体地,获得移动终端的合法用户在预设条件下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可以为:获得合法用户例如手机的主人在预定时间段内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例如获得手机的主人在半小时内操作屏幕的数据;也可以为:获得合法用户连续N次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其中,N大于预设值,例如可以获得手机的主人连续10次输入的滑动操作等;该预设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为6、10、20等。
在该实施例中,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持有移动终端的信息和对移动终端屏幕的操作信息。其中,持有移动终端的信息可以包括:持机角度,即用户持有手机时的姿势,该姿势可以通过陀螺仪获得;持机习惯,每个用户的持机习惯不一样,有些用户习惯左手持机,而有些用户习惯右手持机。其中,对移动终端屏幕的操作信息可以包括:滑动轨迹、速度、起点和终点中的一种或几种。具体地,不同用户操作屏幕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以向上滑动为例,用户的手势起点、滑行轨迹和速度都可能不一样。
由于上述操作信息的内容较多,因此,建立的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较完善,有利于后续的匹配识别。另外,随着用户操作的增加,也可以调整或修改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以提高识别准确率。
S402,提供密码验证页面,并接收当前用户在密码验证页面中输入的密码,并根据当前用户输入的密码对当前用户进行验证,当判断用户通过验证之后,将用户行为数据存储至移动终端的防盗数据存储区。
S403,检测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从当前操作信息提取出当前用户行为数据。
S404,使用当前用户行为数据匹配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
S405,当当前用户行为数据与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匹配成功,则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合法。
S406,当当前用户行为数据与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匹配失败,则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非法。
S407,当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非法时,控制移动终端进入防盗模式,并提供密码验证页面。
S408,接收当前用户在密码验证页面中输入的密码。
S409,根据当前用户输入的密码对当前用户进行验证。
S410,当判断用户通过验证之后,解除移动终端的防盗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装置。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如图5所示,该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装置100包括:检测模块110、确定模块120和控制模块130。
具体地,检测模块110用于检测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检测当前操作信息的场景包括多种:在解锁时,可以检测当前操作信息;在解锁后进入正常使用时,可以检测当前操作信息;在使用某个需要隐私保护的应用程序时,可以检测当前操作信息;在使用任意应用程序时,可以检测当前操作信息。总之,移动终端可以检测任何场景下的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以对当前用户的身份进行判断,对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确定模块120用于根据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是否合法,其中,用户行为数据预存储至移动终端的防盗数据存储区,防盗数据存储区经过加密保护。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防盗数据存储区采用硬件进行加密。具体地,移动终端的常用存储区域可以是内置存储器或外置SD卡等,移动终端将系统程序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安装数据存储在这些存储设备中,但是这些存储设备中存储的数据通常是可擦写的,即在刷机的时候对这些存储设备具有完全的删除功能,在删除这些存储设备的存储数据后,可重新写入新的操作系统,一旦用户的移动终端被盗,虽然用户设置了验证密码,但是完全可以通过刷机将验证密码删除掉。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单独的防盗数据存储区,并对防盗数据存储区进行加密保护,特别地,采用硬件进行加密,如果想要擦除防盗数据存储区中的数据,需要输入正确的密码,没有输入正确的密码,无法删除防盗数据存储区中的数据,由此即时刷机之后,仍然可以通过防盗数据存储区中的数据进行用户身份验证,从而避免通过刷机轻松绕过验证过程的缺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20具体用于:首先,从当前操作信息提取出当前用户行为数据;然后,使用当前用户行为数据匹配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具体地,可以基于模糊匹配方式获得当前用户行为数据与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的匹配度,例如匹配度为0.7;之后,当当前用户行为数据与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匹配成功,则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合法;当当前用户行为数据与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匹配失败,则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非法。在该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匹配阈值,例如为0.6,若匹配度大于匹配阈值,则认为当前用户行为数据与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匹配成功,此时,可以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合法;类似地,若匹配度小于匹配阈值,则认为当前用户行为数据与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匹配失败,此时,可以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非法,上述识别方式非常智能且实现简单
控制模块130用于当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非法时,控制移动终端进入防盗模式,并提供密码验证页面。更具体地,在防盗模式下,将设置成隐私或全部的图片、通话记录、聊天记录、缓存数据等进行隐藏,限定部分或全部应用程序的功能。
可选地,在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合法时,可以直接执行与当前操作信息对应的操作,而不需要弹出需要用户输入验证信息的验证页面,因此,用户不需要输入密码、指纹或手势等验证信息就可以直接使用移动终端,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另外,在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非法时,还可以发出警报,该警报的铃声可以由用户自己设置例如可以是用户比较敏感的铃声,这样,当其他用户想偷看当前用户移动终端中的信息时,会发出警报,提醒用户,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装置,根据预存储在防盗数据存储区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是否合法,由于防盗数据存储区是移动终端中独立的存储区,且进行了加密保护,无法被刷机删除掉,因此,能够有效防止移动终端被盗之后被刷机的缺陷。另外,使用获得的当前用户行为数据与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自动识别出用户的身份,不需要额外硬件的支持,且实现简单、准确率高。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如图6所示,该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装置100包括:检测模块110、确定模块120、控制模块130和第一验证模块140。
具体地,第一验证模块140用于在提供密码验证页面之后,接收当前用户在密码验证页面中输入的密码,并根据当前用户输入的密码对当前用户进行验证,以及当判断用户通过验证之后,解除移动终端的防盗模式。
更具体地,在确定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非法时,控制模块130控制移动终端进入防盗模式,并提供密码验证页面,由于非法用户不知道用户的验证信息,因此,无法通过验证,故无法使用该移动终端,因而保证了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例如支付宝、余额宝等的安全性,以及个人信息例如短信内容的安全性。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如图7所示,该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装置100包括:检测模块110、确定模块120、控制模块130、第一验证模块140和预存储模块150,其中预存储模块150包括第二验证单元151和预存储单元152。
具体地,预存储模块150用于将用户行为数据预存储至移动终端的防盗数据存储区。
第二验证单元151用于提供密码验证页面,并接收当前用户在密码验证页面中输入的密码,并根据当前用户输入的密码对所述当前用户进行验证。预存储单元152用于当第二验证单元151判断用户通过验证之后,将用户行为数据存储至移动终端的防盗数据存储区。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用户想修改防盗数据存储区中的数据时,需要输入正确的密码,同时在防盗数据存储区中存储单独的用户行为数据,该用户行为数据用来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当移动终端启动时,防盗数据存储区中的数据和移动终端进行交互,并判断用户身份,一旦发现用户非主人身份,则启动密码提示等功能,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辨别。由此,即便用户刷新了新的操作系统,独立的防盗数据存储区中的数据仍能够对操作系统进行控制,进而实现防刷功能。
图8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如图8所示,该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装置100包括:检测模块110、确定模块120、控制模块130、第一验证模块140、预存储模块150和建立模块160,其中预存储模块150包括第二验证单元151和预存储单元152。
具体地,建立模块160用于在使用当前用户行为数据匹配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之前,获得采样数据,根据采样数据建立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建立模块160具体用于:获得移动终端的合法用户在预设条件下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从操作信息提取出用户行为数据,根据用户行为数据建立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
具体地,获得移动终端的合法用户在预设条件下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可以为:获得合法用户例如手机的主人在预定时间段内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例如获得手机的主人在半小时内操作屏幕的数据;也可以为:获得合法用户连续N次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其中,N大于预设值,例如可以获得手机的主人连续10次输入的滑动操作等;该预设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为6、10、20等。
在该实施例中,用户对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持有移动终端的信息和对移动终端屏幕的操作信息。其中,持有移动终端的信息可以包括:持机角度,即用户持有手机时的姿势,该姿势可以通过陀螺仪获得;持机习惯,每个用户的持机习惯不一样,有些用户习惯左手持机,而有些用户习惯右手持机。其中,对移动终端屏幕的操作信息可以包括:滑动轨迹、速度、起点和终点中的一种或几种。具体地,不同用户操作屏幕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以向上滑动为例,用户的手势起点、滑行轨迹和速度都可能不一样。
由于上述操作信息的内容较多,因此,建立的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较完善,有利于后续的匹配识别。另外,随着用户操作的增加,也可以调整或修改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以提高识别准确率。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0)

1.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
根据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是否合法,其中,所述用户行为数据预存储至移动终端的防盗数据存储区,所述防盗数据存储区经过加密保护;以及
当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非法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防盗模式,并提供密码验证页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供密码验证页面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当前用户在所述密码验证页面中输入的密码;
根据所述当前用户输入的密码对所述当前用户进行验证;以及
当判断所述用户通过验证之后,解除所述移动终端的防盗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数据存储区采用硬件进行加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用户行为数据预存储至移动终端的防盗数据存储区,所述将用户行为数据预存储至移动终端的防盗数据存储区,包括:
提供所述密码验证页面;
接收所述当前用户在所述密码验证页面中输入的密码;
根据所述当前用户输入的密码对所述当前用户进行验证;以及
当判断所述用户通过验证之后,将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存储至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防盗数据存储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是否合法,包括:
从所述当前操作信息提取出当前用户行为数据;
使用所述当前用户行为数据匹配所述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
当所述当前用户行为数据与所述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合法;
当所述当前用户行为数据与所述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匹配失败,则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非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使用所述当前用户行为数据匹配所述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之前,还包括:
获得采样数据,根据所述采样数据建立所述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采样数据,根据所述采样数据建立所述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包括:
获得所述移动终端的合法用户在预设条件下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从所述操作信息提取出用户行为数据,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建立所述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移动终端的合法用户在预设条件下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包括:
获得所述合法用户在预定时间段内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或者,
获得所述合法用户连续N次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其中,N大于预设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包括:
持有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和对移动终端屏幕的操作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合法用户在预定时间段内或连续N次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包括:
通过陀螺仪获得所述合法用户在预定时间段内或连续N次持有所述移动终端的角度信息。
11.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是否合法,其中,所述用户行为数据预存储至移动终端的防盗数据存储区,所述防盗数据存储区经过加密保护;以及
控制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非法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防盗模式,并提供密码验证页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验证模块,用于在所述提供密码验证页面之后,接收所述当前用户在所述密码验证页面中输入的密码,并根据所述当前用户输入的密码对所述当前用户进行验证,以及当判断所述用户通过验证之后,通过所述控制模块解除所述移动终端的防盗模式。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数据存储区采用硬件进行加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行为数据预存储至移动终端的防盗数据存储区,所述预存储模块包括:
第二验证单元,用于提供所述密码验证页面,并接收所述当前用户在所述密码验证页面中输入的密码,并根据所述当前用户输入的密码对所述当前用户进行验证;以及
预存储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验证单元判断所述用户通过验证之后,将用户行为数据存储至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防盗数据存储区。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从所述当前操作信息提取出当前用户行为数据;
使用所述当前用户行为数据匹配所述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
当所述当前用户行为数据与所述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合法;
当所述当前用户行为数据与所述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匹配失败,则确定所述当前用户的当前操作信息非法。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使用所述当前用户行为数据匹配所述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之前,获得采样数据,根据所述采样数据建立所述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获得所述移动终端的合法用户在预设条件下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从所述操作信息提取出用户行为数据,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建立所述预存储的用户行为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获得所述合法用户在预定时间段内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或者,
获得所述合法用户连续N次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其中,N大于预设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包括:
持有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和对移动终端屏幕的操作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陀螺仪获得所述合法用户在预定时间段内或连续N次持有所述移动终端的角度信息。
CN201410240480.9A 2014-05-30 2014-05-30 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40213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40480.9A CN104021358A (zh) 2014-05-30 2014-05-30 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40480.9A CN104021358A (zh) 2014-05-30 2014-05-30 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1358A true CN104021358A (zh) 2014-09-03

Family

ID=51438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40480.9A Pending CN104021358A (zh) 2014-05-30 2014-05-30 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21358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8927A (zh) * 2014-09-24 2015-01-2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防盗方法和终端
WO2016183937A1 (zh) * 2015-05-19 2016-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用户终端
CN106355054A (zh) * 2016-08-19 2017-01-2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及系统
WO2017049732A1 (zh) * 2015-09-24 2017-03-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数据的保护方法及终端
CN106851623A (zh) * 2017-02-14 2017-06-1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锁定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026731A (zh) * 2016-01-29 2017-08-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身份验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68760A (zh) * 2016-12-30 2018-07-10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WO2018149215A1 (zh) * 2017-02-16 2018-08-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刷机验证方法及终端
WO2019037095A1 (zh) * 2017-08-25 2019-02-28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防盗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18342A (zh) * 2018-12-27 2019-04-12 上海碳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确定用户的操作权限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11143910A (zh) * 2019-12-25 2020-05-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2671979A (zh) * 2020-12-14 2021-04-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防盗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721A (zh) * 2006-09-05 2008-03-1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基于通信习惯的安全手机
CN102104679A (zh) * 2010-12-09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移动终端被非法用户使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77356A (zh) * 2013-01-11 2013-05-0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模式的移动终端隐私保护和追踪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721A (zh) * 2006-09-05 2008-03-1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基于通信习惯的安全手机
CN102104679A (zh) * 2010-12-09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移动终端被非法用户使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77356A (zh) * 2013-01-11 2013-05-0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模式的移动终端隐私保护和追踪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8927A (zh) * 2014-09-24 2015-01-2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防盗方法和终端
WO2016183937A1 (zh) * 2015-05-19 2016-1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用户终端
CN106301778A (zh) * 2015-05-19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用户终端
WO2017049732A1 (zh) * 2015-09-24 2017-03-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数据的保护方法及终端
CN107026731A (zh) * 2016-01-29 2017-08-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身份验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55054A (zh) * 2016-08-19 2017-01-2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及系统
CN108268760A (zh) * 2016-12-30 2018-07-10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8268760B (zh) * 2016-12-30 2020-11-03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6851623A (zh) * 2017-02-14 2017-06-1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锁定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18149215A1 (zh) * 2017-02-16 2018-08-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刷机验证方法及终端
WO2019037095A1 (zh) * 2017-08-25 2019-02-28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防盗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18342A (zh) * 2018-12-27 2019-04-12 上海碳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确定用户的操作权限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11143910A (zh) * 2019-12-25 2020-05-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2671979A (zh) * 2020-12-14 2021-04-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防盗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1358A (zh) 移动终端的防盗控制方法和装置
US10447839B2 (en) Device locator disable authentication
CN103927466A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US1051520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security of a mobile terminal
WO2016015448A1 (zh) 一种多系统进入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279449A (zh) 基于上下文的数据访问控制
CN111835689B (zh) 数字钥匙的身份认证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
US8863243B1 (en) Location-based access control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70334395A1 (en) Smart key generating device, automobi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automobile by using the smart key
US10311220B2 (en) Accessing a user equipment using a biometric sensor concurrently with an authentication pattern
US9560527B2 (en) Version pro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terminal
CN109819114B (zh) 锁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04006B (zh)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解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667412B2 (en) Key, system and method of unlocking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key
KR102452528B1 (ko) 출입 관리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출입 제어 방법
CN104216742A (zh) 基于密码的刷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6187940A1 (zh) 一种信息保护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4820805B (zh) 一种用户身份识别卡信息防盗的方法及装置
US8706158B2 (en) Mobile phone for authenticating SIM card and method thereof
US10521241B1 (en) Preventing unauthorized powering off of mobile devices
US20170344737A1 (en) Unlocking control system, method and wearable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5004701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977039A (zh) 硬盘加密密钥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98947B (zh) 一种开锁方法及电子锁
CN111027077B (zh) 一种存储设备的加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