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0339A - 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0339A
CN105180339A CN201510626257.2A CN201510626257A CN105180339A CN 105180339 A CN105180339 A CN 105180339A CN 201510626257 A CN201510626257 A CN 201510626257A CN 105180339 A CN105180339 A CN 105180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hood
fume collecting
exhaust fume
exhaust
hoo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262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军
侯玉梅
曾令杰
丁希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hemical Guilin Engineering Co., Ltd.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6262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03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0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03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2007/001Ventilation with exhausting air 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排烟支管(4)、至少一个集烟罩(5)、至少一个系统排烟水平干管(3)、系统排烟主干管(2)、排烟风机(1)和至少一个控制装置(6);所述系统排烟水平干管(3)通过所述排烟支管(4)与所述集烟罩(5)连接,所述排烟风机(1)通过所述系统排烟主干管(2)与所述系统排烟水平干管(3)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位于所述排烟支管(4)的内部。本发明中集烟罩通过设置围挡、负压扩展设计、合理补风等,将污染物有效控制在集烟罩内,避免污染物在整个车间扩散。本发明系统通过对集烟罩的合理控制,还能达到污染散发即收集、散发停止则不收集的效果。

Description

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通风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诸如橡胶硫化车间、纺织厂等某些工业场所,因为污染物散发源不集中,污染物散发随时间变化,即空间上多点源散发,时间上分散散发。工业上常采用全面通风系统或局部通风系统进行捕集和排放。全面通风系统不仅通风量大、排放浓度低,且污染物在整个车间混合,造成工作区间污染物浓度较高,影响工人健康。采用局部通风系统时,一方面,现有局部排风罩往往受机械、工艺过程等的限制,不能很好将污染物散发源控制住;另一方面每个散发源设排风机,设备的初始投资大,运行管理费用高。为了改善这些工业场所的通风系统,应从低风量、少风机、高浓度等全方面考虑设计此类通风系统,即高效控制并捕集污染物,又减少设备数量,减少运行管理费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通风方式的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高效捕集污染物,还能根据散发源的空间和时间特性进行调节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排烟支管、至少一个集烟罩、至少一个系统排烟水平干管、系统排烟主干管、排烟风机和至少一个控制装置;所述系统排烟水平干管通过所述排烟支管与所述集烟罩连接,所述排烟风机通过所述系统排烟主干管与所述系统排烟水平干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排烟支管的内部。
所述集烟罩包括集烟罩罩口、集烟罩罩顶、集烟罩挡板、左侧围挡、右侧围挡、后面围挡;所述集烟罩罩口与所述集烟罩罩顶连接,所述集烟罩挡板与所述集烟罩罩顶连接,所述集烟罩罩顶分别与所述左侧围挡、所述右侧围挡、所述后面围挡连接。
所述集烟罩罩顶是由集烟罩罩顶前面底边、集烟罩罩顶左面底边、集烟罩罩顶右面底边、集烟罩罩顶后面底边和集烟罩罩顶上面部分共同围成的,所述集烟罩罩顶左面底边与所述左侧围挡连接,所述集烟罩罩顶右面底边与所述右侧围挡连接,所述集烟罩罩顶后面底边与所述后面围挡连接。
所述左侧围挡、所述右侧围挡、所述后面围挡均采用塑料软帘,软帘设置自然下垂,可根据需要把软帘上卷,即打开软帘。
所述集烟罩罩顶上面部分与水平面的夹角θ应满足以下条件:0°≤θ≤30°。
所述集烟罩罩顶上面部分、集烟罩挡板、左侧围挡、右侧围挡以及后面围挡共同形成了一个集烟腔,此集烟腔具有储烟作用。
所述集烟罩挡板上设有若干个横向或纵向设置的条缝口。
所述条缝口的数量根据集烟罩挡板的总面积设置,若集烟罩挡板的总面积为S,则条缝口数量n满足S/0.8≤n≤S/0.5;根据设计风量,若集烟罩罩口的计算风速为v,则条缝口的平均风速vave应满足vave≥v,条缝口的总面积之和小于或等于集烟罩罩口的面积。
所述集烟罩罩口与集烟罩挡板平行,集烟罩罩口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不小于30°,不大于60°;集烟罩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不小于30°,不大于60°。
集烟罩挡板离集烟罩罩顶前面底边的距离应根据集烟罩罩顶的尺寸确定:若集烟罩罩口离集烟罩罩顶前面底边的垂直距离为L,则集烟罩挡板离集烟罩罩顶前面底边的垂直距离L’应满足以下条件:1/5L≤L’≤1/4L。
所述控制装置为电磁阀,应根据散发源散发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共同设置。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如下:空间上应保证整在散发污染物的散发源位置集烟罩开启排风,时间上散发停止则排风停止。集烟罩的开启可通过与机器联动控制或计时控制;集烟罩的关闭可通过延时控制。
所述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还包括补风系统,当所需收集废气的空间设有工位送风,且风量基本平衡,即已有送风大于或等于设计排风量80%时,利用工位送风作为补风,其余20%由窗户、门缝隙补充;若所需收集废气的空间无机械通风,则应单独设置补风系统,补风系统中的补风风口位置应位于集烟罩的正前方,补风量Q应不大于设计排风量的90%,不小于设计排风量的70%。
所述补风系统包括补风风机、补风风口、补风风管,所述补风风机通过所述补风风口与所述补风风管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的集烟罩通过设置围挡、负压扩展设计、合理补风等,将污染物有效控制在集烟罩内,避免污染物在整个车间扩散;由于集烟罩的控制作用,污染物的烟气未卷吸周围空气,烟羽流自然发展,所以排放污染物所需排放的空气量较小;由于集烟罩的集烟腔作用,可以在集烟罩不排风时,把少量烟气收集在集烟腔内,防止烟气逃逸。
本发明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中各集烟罩风量分配均匀,集烟罩上的挡板和条缝口的设置使得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末端阻力增大,在通过各集烟罩处阀门的使用进一步增大末端阻力;末端阻力的增加可让系统风量更容易平衡和均匀,在全开工况或是部分随机开启工况下,各集烟罩的风量均能达到设计要求,从而保证使多点源污染物集中排放的效果。
本发明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中,每个集烟罩的控制装置都可手动调节,既能实现根据机器动作或是工艺流程等调节启闭,也可在特殊工况(如机器故障)单独调节,大大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在此系统中,通过控制装置的调节控制,能够保证“即产即排,不产不排”的效果,即由污染物产生,该集烟罩打开,收集并排放烟气;污染物散发结束,集烟罩关闭。
本发明的集烟罩通过负压扩展以及集烟腔的作用,能高效捕集并控制散发的污染物;通过系统的控制,根据污染物散发的空间以及时间特点调整集烟罩启闭,从而保证该系统低风量、高浓度排放污染物,即降低了排烟投资运行费用,又减少了后期污染净化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中集烟罩的正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中集烟罩的围挡的左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中集烟罩的围挡的后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中集烟罩罩顶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集烟罩挡板的正视图。
图7为传统集烟罩的等速断面分布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示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中集烟罩的等速断面分布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示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电磁阀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系统控制示意图。
其中:1为排烟风机、2为系统排烟主干管、3为系统排烟水平干管、4为排烟支管、5为集烟罩、51为集烟罩罩口、52为集烟罩罩顶、521为集烟罩罩顶前面底边、522为集烟罩罩顶左面底边、523为集烟罩罩顶右面底边、524为集烟罩罩顶后面底边、525为集烟罩罩顶上面部分、53为集烟罩挡板、531为条缝口、54为左侧围挡、55为右侧围挡、56为后面围挡、6为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排烟支管4、至少一个集烟罩5、至少一个系统排烟水平干管3、系统排烟主干管2、排烟风机1和至少一个控制装置6;所述系统排烟水平干管3通过所述排烟支管4与所述集烟罩5连接,所述排烟风机1通过所述系统排烟主干管2与所述系统排烟水平干管3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位于所述排烟支管4的内部。
如图2所示,图2为图1所示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中集烟罩的正视图。集烟罩5包括集烟罩罩口51、集烟罩罩顶52、集烟罩挡板53、左侧围挡54、右侧围挡55、后面围挡56;所述集烟罩罩口51与所述集烟罩罩顶52连接,所述集烟罩挡板53与所述集烟罩罩顶52连接,所述集烟罩罩顶52分别与所述左侧围挡54、所述右侧围挡55、所述后面围挡56连接。
如图5所示,图5为图1所示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中集烟罩罩顶的俯视图。集烟罩罩顶52是由集烟罩罩顶前面底边521、集烟罩罩顶左面底边522、集烟罩罩顶右面底边523、集烟罩罩顶后面底边524和集烟罩罩顶上面部分525共同围成的,所述集烟罩罩顶左面底边522与所述左侧围挡54连接,所述集烟罩罩顶右面底边523与所述右侧围挡55连接,所述集烟罩罩顶后面底边524与所述后面围挡56连接。左侧围挡54、右侧围挡55、后面围挡56均采用塑料软帘,软帘设置自然下垂,可根据需要把软帘上卷,即打开软帘。如图4所示,图4为图1所示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中集烟罩的围挡的后视图。
集烟罩罩顶上面部分525与水平面的夹角θ应满足以下条件:0°≤θ≤30°。如图3所示,图3为图1所示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中集烟罩的围挡的左视图。集烟罩罩顶上面部分525、集烟罩挡板53、左侧围挡54、右侧围挡55以及后面围挡56共同形成了一个集烟腔,此集烟腔具有储烟作用。
集烟罩挡板53上设有若干个横向或纵向设置的条缝口531。其中:条缝口531的数量根据集烟罩挡板53的总面积设置,若集烟罩挡板53的总面积为S,则条缝口531数量n满足S/0.8≤n≤S/0.5;根据设计风量,若集烟罩罩口51的计算风速为v,则条缝口531的平均风速vave应满足vave≥v,条缝口531的总面积之和小于或等于集烟罩罩口51的面积。
集烟罩罩口51与集烟罩挡板53平行,集烟罩罩口51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不小于30°,不大于60°;集烟罩挡板53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不小于30°,不大于60°。集烟罩挡板53离集烟罩罩顶前面底边521的距离应根据集烟罩罩顶52的尺寸确定:若集烟罩罩口51离集烟罩罩顶前面底边521的垂直距离为L,则集烟罩挡板53离集烟罩罩顶前面底边521的垂直距离L’应满足以下条件:1/5L≤L’≤1/4L。
控制装置6为电磁阀,应根据散发源散发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共同设置。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如下:空间上应保证整在散发污染物的散发源位置集烟罩5开启排风,时间上散发停止则排风停止。集烟罩5的开启可通过与机器联动控制或计时控制;集烟罩5的关闭可通过延时控制。
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还包括补风系统,当所需收集废气的空间设有工位送风,且风量基本平衡,即已有送风大于或等于设计排风量80%时,利用工位送风作为补风,其余20%由窗户、门缝隙补充;若所需收集废气的空间无机械通风,则应单独设置补风系统,补风口位置应位于集烟罩5的正前方,补风量Q应不大于设计排风量的90%,不小于设计排风量的70%。其中:补风系统包括补风风机、补风风口、补风风管,所述补风风机通过所述补风风口与所述补风风管连接。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硫化车间轮胎污染物排放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如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示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一个排烟风机1、一个系统排烟主干管2、两个系统排烟水平干管3、十五个排烟支管4、十五个集烟罩5和十五个控制装置6。排烟风机1与系统排烟主干管2的一端连接,系统排烟主干管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系统排烟水平干管3连接,一个系统排烟水平干管3上间隔设置有七个排烟支管4,另一个系统排烟水平干管3上间隔设置有八个排烟支管4,每个排烟支管4的内部设置有一个控制装置6,每个排烟支管4上连接有一个集烟罩5。
排烟风机1的设计风量应根据污染物散发源的时间特点以及空间特点确定。排烟风机1的设计风量应等于单个散发源所需的排风量乘以同时散发污染物的散发源的最大数量,最大数量应该通过调研、统计确定;排烟风机1的压头根据常规设计。
集烟罩5包括集烟罩罩口51、集烟罩罩顶52、集烟罩挡板53、左侧围挡54、右侧围挡55、后面围挡56,集烟罩挡板53上设条缝口531。集烟罩5对污染物的捕集效率高达90以上。
集烟罩5四周设置围挡,若遇检修,设置可开闭的围挡。左侧围挡54、右侧围挡55、后面围挡56应尽量把散发源封闭在一个区间内,但不能影响工艺操作需求。此实施例中左侧围挡54、右侧围挡55、后面围挡56的最低位置至少高于轮胎上表面;左侧围挡54和右侧围挡55的水平位置应在机械手的活动范围之外;由于需留出检修通道,所以后面围挡56选用塑料软帘材质,检修时把软帘上卷即可;左侧围挡54、右侧围挡55、后面围挡56应根据具体工艺确定整体尺寸。集烟罩罩顶上面部分525应与水平面保持一定的夹角,此实施例中夹角为0°,即与水平面平行。
集烟罩罩顶52的尺寸应根据控制点的风速需要,结合系统压头风机压头计算确定,此实施例中集烟罩罩顶前面底边521离集烟罩罩口51的垂直距离为100mm;集烟罩挡板53离集烟罩罩顶前面底边521的距离应根据集烟罩罩顶52的尺寸确定,此实施例中集烟罩挡板53离集烟罩罩顶前面底边521的距离为20mm;集烟罩挡板53与集烟罩罩口51应该平行,且与水平面应有一定的夹角,此实施例中取45°;集烟罩挡板53开数条条缝口531,条缝口531的数量根据集烟罩挡板53的总面积设置,此实施例中设置八条条缝口531;条缝口531应尽量均匀分布在集烟罩挡板53上,根据此实施例针对的对象,轮胎烟气羽流向上发展,条缝口531的设置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集烟罩挡板的正视图;条缝口531的总面积之和应小于集烟罩罩口51的面积的一半,此实施例中集烟罩罩口51的面积是0.25m2,条缝口的总面积是0.16,每条条缝口宽2cm,长1m。集烟罩5通过集烟罩挡板53和条缝口531的共同作用,扩展负压,扩大了污染区域控制点的速度,更有利于污染物向集烟罩5运动。污染物散发期间,对不能设置围挡的一侧,补风系统产生气幕,隔断周围气流流场对污染物运动轨迹的影响,把污染物控制在集烟罩5内部。
如图7和图8所示,图7为传统集烟罩的等速断面分布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示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中集烟罩的等速断面分布图。此集烟罩5的捕集效率通过增大控制点的风速和罩内负压值来提高。当在离集烟罩罩口51一定距离处增加集烟罩挡板53,并在集烟罩挡板53上开数条条缝口531之后,由于条缝口531的面积小于烟罩喉部集烟罩罩口51的面积,所以每条条缝口531的风速大于集烟罩罩口51的风速。吸风口速度衰减迅速,而条缝口531的作用恰好延迟了风速的衰减,集烟罩5的控制范围增大,控制点的风速即相应增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捕集。集烟罩挡板53的条缝口531增加了集烟罩5的局部阻力,并通过增加控制装置6等进一步提高,再结合增大干管尺寸以减小干管阻力,从而保证各集烟罩5的排风量均匀。
本实施例中每台硫化机对应一个集烟罩5,共计15个。每个排烟支管4上设置一个控制装置6。系统仅使用一台排烟风机1,采用两个系统排烟水平干管3,一个系统排烟主干管2。当此系统应用于不同污染物散发场合时,应当根据散发源的空间位置合理设置风管走向,尽量使各风口的阻力损失趋于平衡。
如图10所示,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电磁阀控制原理示意图。此实施例中,控制装置6选用电磁阀。电磁阀的控制应根据散发源散发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共同设置。空间特点上应保证在散发污染物的散发源位置开启集烟罩5的排风,时间特点上,若污染物散发停止,该集烟罩5则停止排风。电磁阀的开启可通过计时器或与机器联动控制,比如有已定工艺流程的工序,通过预先的编程控制,以时间作为判断标准,可以是时间点,也可以是时间区间,来控制电磁阀的启闭。本实施例的控制由电磁阀与硫化机的联动以及时间延迟实现。当硫化机开模,轮胎暴露在空气中时,污染物开始散发,由硫化机的开模动作联动电磁阀的开启,即开启集烟罩5收集烟气并排放;通过延时控制电磁阀的关闭,因为轮胎散发污染物时间集中在4min左右,故电磁阀开启后4min关闭,即此集烟罩5停止排烟。电磁阀还可以手动开启和关闭,以方便机器故障等突发情况。由于集烟罩5的集烟腔对烟气的储烟效应,当散发后期污染物量极其小时,亦可直接关闭集烟罩5,即保证此时散发的少量污染物储存在集烟腔内,又保证下一周期散发排放时的高浓度,从而保证了系统的低风量。
如图11所示,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系统控制示意图。系统的控制仅有电磁阀的控制,根据散发源特点,排烟风机1保持定风量运行,系统设计风量为单个散发源所需风量乘以最多同时需要收集污染物的散发源数量。在本实施例中,统计得出同时有且仅有小于4台硫化机开模,即同时仅有6个及以下散发源散发污染物。此系统宜采用变频风机,风量设计为6台集烟罩5所需风量。对于其他污染源散发系统,可结合污染物的空间、时间散发规律,得出同一时间的污染物散发源数量,从而确定排风机的风量,风机是否变频等。由于污染物散发量一定,排风量一定,则污染物排放浓度一定,更有利于后期净化设备的处理工艺。当此系统应用于不同污染物散发场合时,由于散发源散发空间、时间特性有所区别,系统控制也应有所区别,应按具体工艺设计。当控制集烟罩5的电磁阀开启,集烟罩5控制区内形成负压,在控制点处形成一定的速度,使污染源处散发的污染物在集烟罩5内运动。当部分集烟罩5关闭时,其余开启的集烟罩5仍能保证其排风量,从而保证污染物的捕集。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集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于一体,适用于多点源散发污染物场所,特别是随机多点源散发的污染物场所。该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可根据污染物散发空间位置,时间特性等适时调整集烟罩启闭,而又不影响总排风机的运行,从而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控制方便。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排烟支管(4)、至少一个集烟罩(5)、至少一个系统排烟水平干管(3)、系统排烟主干管(2)、排烟风机(1)和至少一个控制装置(6);所述系统排烟水平干管(3)通过所述排烟支管(4)与所述集烟罩(5)连接,所述排烟风机(1)通过所述系统排烟主干管(2)与所述系统排烟水平干管(3)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位于所述排烟支管(4)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罩(5)包括集烟罩罩口(51)、集烟罩罩顶(52)、集烟罩挡板(53)、左侧围挡(54)、右侧围挡(55)、后面围挡(56);所述集烟罩罩口(51)与所述集烟罩罩顶(52)连接,所述集烟罩挡板(53)与所述集烟罩罩顶(52)连接,所述集烟罩罩顶(52)分别与所述左侧围挡(54)、所述右侧围挡(55)、所述后面围挡(5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罩罩顶(52)是由集烟罩罩顶前面底边(521)、集烟罩罩顶左面底边(522)、集烟罩罩顶右面底边(523)、集烟罩罩顶后面底边(524)和集烟罩罩顶上面部分(525)共同围成的,所述集烟罩罩顶左面底边(522)与所述左侧围挡(54)连接,所述集烟罩罩顶右面底边(523)与所述右侧围挡(55)连接,所述集烟罩罩顶后面底边(524)与所述后面围挡(5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围挡(54)、所述右侧围挡(55)、所述后面围挡(56)均采用塑料软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罩罩顶上面部分(525)与水平面的夹角θ应满足以下条件:0°≤θ≤30°;
优选的,所述集烟罩罩顶上面部分(525)、集烟罩挡板(53)、左侧围挡(54)、右侧围挡(55)以及后面围挡(56)共同形成了一个集烟腔;
优选的,所述集烟罩挡板(53)上设有若干个横向或纵向设置的条缝口(5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缝口(531)的数量根据集烟罩挡板(53)的总面积设置;若集烟罩挡板(53)的总面积为S,则条缝口(531)数量n满足S/0.8≤n≤S/0.5;根据设计风量,若集烟罩罩口(51)的计算风速为v,则条缝口(531)的平均风速vave应满足vave≥v,条缝口(531)的总面积之和小于或等于集烟罩罩口(51)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罩罩口(51)与集烟罩挡板(53)平行,集烟罩罩口(51)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不小于30°,不大于60°;集烟罩挡板(53)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不小于30°,不大于60°;
优选的,集烟罩挡板(53)离集烟罩罩顶前面底边(521)的距离根据集烟罩罩顶(52)的尺寸确定:若集烟罩罩口(51)离集烟罩罩顶前面底边(521)的垂直距离为L,则集烟罩挡板(53)离集烟罩罩顶前面底边(521)的垂直距离L’应满足以下条件:1/5L≤L’≤1/4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6)为电磁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还包括补风系统,补风系统中的补风风口位置位于集烟罩(5)的正前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风系统包括补风风机、补风风口、补风风管,所述补风风机通过所述补风风口与所述补风风管连接。
CN201510626257.2A 2015-09-28 2015-09-28 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 Pending CN1051803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6257.2A CN105180339A (zh) 2015-09-28 2015-09-28 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6257.2A CN105180339A (zh) 2015-09-28 2015-09-28 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0339A true CN105180339A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02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26257.2A Pending CN105180339A (zh) 2015-09-28 2015-09-28 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0339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7321A (zh) * 2016-05-16 2016-07-06 安徽新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酸蚀车间防护系统
CN108445851A (zh) * 2018-04-03 2018-08-24 同济大学 一种设备等周期的多台并行设备最小设计排风量调度方法
CN108788043A (zh) * 2018-07-11 2018-11-13 尚成荣 一种铜杆上引连铸机多通道节能抽风系统
CN108889752A (zh) * 2018-04-28 2018-11-27 同济大学 一种双排气口式排风装置和车间排风系统
CN109028983A (zh) * 2018-07-11 2018-12-18 尚成荣 一种铜冶炼炉废气处理风压自动调节系统
CN111544982A (zh) * 2020-03-30 2020-08-18 苏州恒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分散式烟雾污染源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2097380A (zh) * 2020-09-10 2020-12-18 天津大学 机械加工厂房机械通风/局部通风转换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12170426A (zh) * 2020-08-31 2021-01-05 济南华信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机器人及普通焊接工位的集烟罩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53046A (ja) * 1983-02-18 1984-08-31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集中吸排気装置
US5452762A (en) * 1993-07-13 1995-09-26 Zillner, Jr.; Anthony H.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using poled diodes to allow additional controlled devices in existing four wire system
JP2001141275A (ja) * 1999-11-11 2001-05-25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排気システム
KR20010094648A (ko) * 2000-03-31 2001-11-01 김윤규, 정주영, 심옥진, 정몽헌 에어커튼을 형성하는 주방용 급배기장치
CN1737202A (zh) * 2005-07-29 2006-02-22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铝电解槽开罩操作强化排烟方式
CN101254382A (zh) * 2008-04-02 2008-09-03 王君 油烟净化排出装置
CN201719953U (zh) * 2010-04-30 2011-01-26 珠海松田电工有限公司 一种漆包线废气排放装置
CN204153931U (zh) * 2014-10-17 2015-02-11 深圳市特艺达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的风道结构
CN104913473A (zh) * 2015-05-14 2015-09-16 杭州正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变压吸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53046A (ja) * 1983-02-18 1984-08-31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集中吸排気装置
US5452762A (en) * 1993-07-13 1995-09-26 Zillner, Jr.; Anthony H.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using poled diodes to allow additional controlled devices in existing four wire system
JP2001141275A (ja) * 1999-11-11 2001-05-25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排気システム
KR20010094648A (ko) * 2000-03-31 2001-11-01 김윤규, 정주영, 심옥진, 정몽헌 에어커튼을 형성하는 주방용 급배기장치
CN1737202A (zh) * 2005-07-29 2006-02-22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铝电解槽开罩操作强化排烟方式
CN101254382A (zh) * 2008-04-02 2008-09-03 王君 油烟净化排出装置
CN201719953U (zh) * 2010-04-30 2011-01-26 珠海松田电工有限公司 一种漆包线废气排放装置
CN204153931U (zh) * 2014-10-17 2015-02-11 深圳市特艺达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的风道结构
CN104913473A (zh) * 2015-05-14 2015-09-16 杭州正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变压吸风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有限公司: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 30 June 2009,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孙一坚: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30 June 199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7321A (zh) * 2016-05-16 2016-07-06 安徽新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酸蚀车间防护系统
CN108445851A (zh) * 2018-04-03 2018-08-24 同济大学 一种设备等周期的多台并行设备最小设计排风量调度方法
CN108445851B (zh) * 2018-04-03 2022-12-16 同济大学 一种设备等周期的多台并行设备最小设计排风量调度方法
CN108889752A (zh) * 2018-04-28 2018-11-27 同济大学 一种双排气口式排风装置和车间排风系统
CN108889752B (zh) * 2018-04-28 2022-02-08 同济大学 一种双排气口式排风装置和车间排风系统
CN108788043A (zh) * 2018-07-11 2018-11-13 尚成荣 一种铜杆上引连铸机多通道节能抽风系统
CN109028983A (zh) * 2018-07-11 2018-12-18 尚成荣 一种铜冶炼炉废气处理风压自动调节系统
CN111544982A (zh) * 2020-03-30 2020-08-18 苏州恒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分散式烟雾污染源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2170426A (zh) * 2020-08-31 2021-01-05 济南华信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机器人及普通焊接工位的集烟罩
CN112097380A (zh) * 2020-09-10 2020-12-18 天津大学 机械加工厂房机械通风/局部通风转换系统与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0339A (zh) 多点源散发污染物高效捕集与集中排放系统
CN205536442U (zh) 一种稳流结构及应用该稳流结构的通风设备
CN102527686B (zh) 一种平行流气幕式排风装置
CN108442968B (zh) 一种隧道排烟除尘系统装置
CN106352444A (zh) 一种新型高效新风机
CN201501920U (zh) 批量热浸镀锌池上吹吸式废气收集装置
CN208815638U (zh) 一种除臭通风系统
CN114097622B (zh) 一种猪舍平疫结合空气环境保障系统及方法
CN106731369A (zh) 吹吸式焊烟除尘系统
CN205362184U (zh) 新型通风柜
CN204503733U (zh) 补风式通风柜
CN209716831U (zh) 切割及焊接烟尘净化装置
CN102937318A (zh) 一种通风装置
CN205477703U (zh) 隧道通风结构
WO2019041649A1 (zh) 一种提供富氧新风的阳光房
CN209271118U (zh) 一种适用于预焙阳极混捏锅的沥青烟净化系统
CN207214359U (zh) 一种壁挂式新风净化一体机
CN207827894U (zh) 用于格栅井的臭气处理系统
CN207550471U (zh) 一种船舶机舱的通风排气系统
CN216492333U (zh) 一种提高作物产量的种植装置及种植系统
CN202885202U (zh) 一种套筒式送风筒
CN2660379Y (zh) 环保平衡补风型通风柜
CN209508138U (zh) 一种焦炉整体封闭大棚的通风系统
CN209865646U (zh) 一种猪舍排气除臭设备
CN109812875B (zh) 置换式再循环通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23

Address after: 200092 Shanghai City, Yangpu District Siping Road No. 1239

Applicant after: Tongji University

Applicant after: China Chemical Guilin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92 Shanghai City, Yangpu District Siping Road No. 1239

Applicant before: Tongji University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ao Jun

Inventor after: Hou Yumei

Inventor after: Zeng Lingjie

Inventor after: Ding Xihui

Inventor after: Shi Bo

Inventor after: Hou Chun

Inventor after: Zhang Qingyu

Inventor before: Gao Jun

Inventor before: Hou Yumei

Inventor before: Zeng Lingjie

Inventor before: Ding Xihui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