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74451A - 一种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74451A
CN105174451A CN201510424613.2A CN201510424613A CN105174451A CN 105174451 A CN105174451 A CN 105174451A CN 201510424613 A CN201510424613 A CN 201510424613A CN 105174451 A CN105174451 A CN 1051744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trengthening
zeolite
nitrated
distri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246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74451B (zh
Inventor
周岳溪
沈志强
宋爱红
苗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5104246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744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74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74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74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744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串联设置的强化总氮去除区(1)、强化硝化区(2)和强化反硝化区(3)。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可以合理利用养殖废水的水质特征,实现有机物、N和P的协同及高效去除。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畜产品的需求量日渐增加,促使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畜禽养殖排放的COD、N、P等污染物量不断增加,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根据2010年2月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畜禽养殖业主要污染物中,COD排放量高达1268万吨,占全国的41.8%;总氮排放量为102万吨,占全国的22%;总磷排放量为16万吨,占全国的37.9%。动物粪便产生量2.4亿吨,尿液产生量1.6亿吨,大部分粪尿并未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就直接排放至附近水体,已经成为很多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头号污染源。
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技术是一种独特的“植物—微生物—基质”生态系统,在系统中植物、微生物以及基质的共同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得到降解。人工湿地技术具有造价低、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能耗小、缓冲容量大、具有美学价值以及集环境、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等优点。但是人工湿地存在脱氮能力较弱的显著缺陷。由于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是最主要的脱氮途径。因此,常规人工湿地脱氮能力较弱主要是由两个因素导致的,一是复氧效果较差,抑制了硝化;二是碳源不足,抑制了反硝化。
源分离被认为是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的有效手段,源分离后的养殖废水仍具有高浓度的COD、N和P。厌氧处理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处理养殖废水的方法,但是厌氧处理只能去除部分COD,对N和P的去除不明显,仍需进一步的处理。为此,经厌氧处理后的养殖废水以常规人工湿地继续处理时,存在一系列问题。降解有机物的异养微生物对自养的硝化菌形成抑制,养殖废水中较高的COD将严重抑制氨氮的硝化。同时,由于有机物在湿地前部或上层被微生物优先利用,导致反硝化区域碳源不足,抑制了反硝化过程。
为此,需要根据养殖废水的水质特征,针对性的开发具有强化去除功能的人工湿地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宜处理养殖废水(经厌氧工艺处理后)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合理利用养殖废水的水质特征,实现有机物、N和P的协同及高效去除。
一种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串联设置的强化总氮去除区、强化硝化区和强化反硝化区。
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其中所述强化总氮去除区包括第一基质区和第一排水区,所述第一基质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反硝化层和第一集水层,在所述第一集水层中设置有第一集水管,其出水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区的下部。
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其中,在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中设置有第一布水管,其进水口端与外部进水管相连通,在所述强化总氮去除区中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复氧管,所述复氧管的上端高于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的表面,下端与所述第一集水管相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其中所述强化硝化区包括第二基质区和第二排水区,所述第二基质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强化硝化层、强化总磷吸附层和第二集水层,在所述第二集水层中设置有第二集水管,其出水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水区的下部,在所述强化硝化层中设置有第二布水管;
所述强化总氮去除区和所述强化硝化区之间通过第一虹吸排水管相连,所述第一虹吸排水管的前端为第一虹吸进水管,所述第一虹吸进水管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区的上部,所述第一虹吸排水管的后端与所述第二布水管相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其中所述强化反硝化区包括第三基质区和第三排水区,所述第三基质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净化层和第三集水层,在所述第三集水层中设置有第三集水管,其出水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三排水区的下部,在所述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上设置有第三布水管,在所述第三排水区的上部设置有排放管;
所述强化硝化区和所述强化反硝化区之间通过第二虹吸排水管相连,所述第二虹吸排水管的前端为第二虹吸进水管,所述第二虹吸进水管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水区的上部,所述第二虹吸排水管的后端与所述第三布水管相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其中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所采用的基质为沸石,填充厚度为30~40cm,沸石的粒径为3~10mm;反硝化层所采用的基质为红砖砖渣,粒径为5~15mm,填充厚度为30~80cm;
所述复氧管采用直径为5~10cm的PVC管,其上端管口在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的上表面以上10~20cm处,从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下表面向上不超过30cm的高度内的所述复氧管的管壁上交错开有多排直径为2~3mm的圆形通气孔,所述圆形通气孔由外壁向内壁方向向上倾斜45度,相邻的两排圆形通气孔的圆心间的间距为8~20mm,同排相邻的圆形通气孔的圆心间的间距为8~15mm;多个所述复氧管之间及所述复氧管与强化总氮去除区四周之间的间距均不小于50cm。
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其中所述强化硝化层所采用的基质为沸石,填充厚度为20~30cm,沸石的粒径为3~10mm;所述强化总磷吸附层所采用的基质为红砖砖渣,粒径为5~15mm,填充厚度为30~50cm;
所述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填充的固体碳源为农林废弃物,为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高粱秸秆、林业废弃物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填充高度为20~40cm;所述净化层采用的基质为红砖砖渣,粒径为5~15mm,填充厚度为20~40cm。
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虹吸进水管的顶端与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5~35cm,所述第一虹吸进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的下表面平齐;所述第二虹吸进水管的顶端与所述强化硝化层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7~27cm,所述第二虹吸进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强化硝化层的下表面平齐;
在所述第一集水层、所述第二集水层和所述第三集水层中填充的基质为砾石,粒径为3~5cm,填充厚度为5cm;
在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和所述强化硝化层上种植有湿地植物,在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上种植的湿地植物为美人蕉或芦苇,在所述强化硝化层上种植的湿地植物为空心菜或黑麦草。
一种采用所述的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其中,经厌氧处理后的养殖废水经布水管依次通过强化总氮去除区中的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反硝化层、集水层和集水管,由虹吸进水管进入强化硝化区中的强化硝化层,流经强化总磷吸附层后由虹吸排水管进入强化反硝化区的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经过净化层后由排放管排出;
所述强化总氮去除区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通过反硝化途径去除部分进水中的总氮,在进水期,进水中的部分有机物和氨氮在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被沸石和微生物快速吸附;落干期,在复氧管强化复氧的作用下,沸石吸附的氨氮被硝化菌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进水中未被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吸附的有机物和落干期产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反硝化层通过反硝化微生物作用,实现总氮去除,所述强化硝化区通过生物沸石的作用进一步将强化总氮去除区出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所述强化反硝化区以固体碳源为反硝化底物,将强化总氮去除区和强化硝化区产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的固体碳源消耗量大于初次投加量的1/3时,需要补加至初始投加高度;所述强化反硝化区的饱和液位为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的上表面;所述湿地的单次进水量为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孔隙体积的1.05~1.2倍;所述强化硝化层的体积是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的0.8~0.9倍;所述湿地系统以间歇进水的方式运行,每天进水1~2次,单次的进水时间为0.5~1.5h,其余时间为落干静置;所述强化总氮去除区和所述强化硝化区为虹吸排水。
本发明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
本发明所述湿地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针对经厌氧处理后养殖废水的水质特性,将人工湿地分为不同的功能分区,减弱了异养菌对自养硝化菌的抑制,充分利用了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碳源,减少了外加碳源的投加量。
2、有机物去除和氨氮硝化所需的氧气通过落干期湿地自然复氧实现,无需曝气,运行成本低。
3、以农林废弃物作为反硝化所需的固体碳源,避免了传统液体碳源生物脱氮工艺中碳源投加量不易控制的缺点,同时成本低廉。
4、复氧管的圆形通气孔由外壁向内壁方向向上倾斜45度,可以避免进水由通气孔短流至第一集水管的风险。复氧管与第一集水管连通,有助于排放反硝化层产生的氮气。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强化总氮去除区;2:强化硝化区;3:强化反硝化区;4:第一布水管;5: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6:反硝化层;7:第一集水层;8:第一集水管;9:第一虹吸排水管;10:强化硝化层;11:强化总磷吸附层;12:第二虹吸排水管;13: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14:净化层;15:排放管;16:复氧管;17:湿地植物;18:第二布水管;19:第二集水层;20:第二集水管;21:第三布水管;22:第三集水管;23:第三集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串联设置的强化总氮去除区1、强化硝化区2和强化反硝化区3。强化总氮去除区1包括第一基质区和第一排水区,第一基质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反硝化层6和第一集水层7,在第一集水层7中设置有第一集水管8,其出水口端设置在第一排水区的下部。
在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中设置有第一布水管4,其进水口端与外部进水管相连通,在强化总氮去除区1中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复氧管16,复氧管16的上端高于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的表面,下端与第一集水管8相连通。
强化硝化区2包括第二基质区和第二排水区,第二基质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强化硝化层10、强化总磷吸附层11和第二集水层19,在第二集水层19中设置有第二集水管20,其出水口端设置在第二排水区的下部,在强化硝化层10中设置有第二布水管18;
强化总氮去除区1和强化硝化区2之间通过第一虹吸排水管9相连,第一虹吸排水管9的前端为第一虹吸进水管,第一虹吸进水管竖直设置在第一排水区的上部,第一虹吸排水管9的后端与第二布水管18相连通。
强化反硝化区3包括第三基质区和第三排水区,第三基质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13、净化层14和第三集水层23,在第三集水层23中设置有第三集水管22,其出水口端设置在第三排水区的下部,在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13上设置有第三布水管21,在第三排水区的上部设置有排放管15;
强化硝化区2和强化反硝化区3之间通过第二虹吸排水管12相连,第二虹吸排水管12的前端为第二虹吸进水管,第二虹吸进水管竖直设置在第二排水区的上部,第二虹吸排水管12的后端与第三布水管21相连通。
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所采用的基质为沸石,填充厚度为40cm,沸石的粒径为3~5mm;反硝化层6所采用的基质为红砖砖渣,粒径为5~10mm,填充厚度为70cm;复氧管16采用直径为5cm的PVC管,其上端管口在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的上表面以上10cm处,从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下表面向上30cm的高度内的复氧管16的管壁上交错开有多排直径为3mm的圆形通气孔,圆形通气孔由外壁向内壁方向向上倾斜45度,相邻的两排圆形通气孔的圆心间的间距为10mm,同排相邻的圆形通气孔的圆心间的间距为10mm;多个复氧管16之间及复氧管16与强化总氮去除区1的四周之间的间距均为50cm。
强化硝化层10所采用的基质为沸石,填充厚度为25cm,沸石的粒径为3~10mm;强化总磷吸附层11所采用的基质为红砖砖渣,粒径为5~15mm,填充厚度为50cm;
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13填充的固体碳源为农林废弃物,为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高粱秸秆、林业废弃物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填充高度为20cm;净化层14采用的基质为红砖砖渣,粒径为5~15mm,填充厚度为25cm。
在所述第一集水层7、所述第二集水层19和所述第三集水层23中填充的基质为砾石,粒径为3~5cm,填充厚度为5cm;在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和所述强化硝化层10上种植有湿地植物,在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上种植的湿地植物为美人蕉或芦苇,在所述强化硝化层10上种植的湿地植物为空心菜或黑麦草。
本实施例中所述湿地的单次进水量为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孔隙体积的1.1倍;强化硝化层10的体积是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的0.9倍;第一虹吸进水管的顶端与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0cm,第一虹吸进水管的进水口与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的下表面平齐;第二虹吸进水管的顶端与强化硝化层10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2cm,第二虹吸进水管的进水口与强化硝化层10的下表面平齐。
本实施例中其工作过程是:
(1)按照上述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的要求,构建处理水量为200L/d的系统。
(2)开始湿地进水,进水COD、氨氮和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00、200和30mg/L,每天进水1次,每次进水时间为1h,进水期和间歇期的比值为1:23。
(3)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持续稳定的运行,出水COD、氨氮和TP等指标均低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规定的排放限值。
(4)运行3个月后需补加5kg的水稻秸秆,随后每个月需补加4kg的水稻秸秆。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发明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串联设置的强化总氮去除区1、强化硝化区2和强化反硝化区3。强化总氮去除区1包括第一基质区和第一排水区,第一基质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反硝化层6和第一集水层7,在第一集水层7中设置有第一集水管8,其出水口端设置在第一排水区的下部。
在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中设置有第一布水管4,其进水口端与外部进水管相连通,在强化总氮去除区1中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复氧管16,复氧管16的上端高于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的表面,下端与第一集水管8相连通。
强化硝化区2包括第二基质区和第二排水区,第二基质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强化硝化层10、强化总磷吸附层11和第二集水层19,在第二集水层19中设置有第二集水管20,其出水口端设置在第二排水区的下部,在强化硝化层10中设置有第二布水管18;
强化总氮去除区1和强化硝化区2之间通过第一虹吸排水管9相连,第一虹吸排水管9的前端为第一虹吸进水管,第一虹吸进水管竖直设置在第一排水区的上部,第一虹吸排水管9的后端与第二布水管18相连通。
强化反硝化区3包括第三基质区和第三排水区,第三基质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13、净化层14和第三集水层23,在第三集水层23中设置有第三集水管22,其出水口端设置在第三排水区的下部,在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13上设置有第三布水管21,在第三排水区的上部设置有排放管15;
强化硝化区2和强化反硝化区3之间通过第二虹吸排水管12相连,第二虹吸排水管12的前端为第二虹吸进水管,第二虹吸进水管竖直设置在第二排水区的上部,第二虹吸排水管12的后端与第三布水管21相连通。
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所采用的基质为沸石,填充厚度为30cm,沸石的粒径为3~10mm;反硝化层6所采用的基质为红砖砖渣,粒径为5~15mm,填充厚度为30cm;
复氧管16采用直径为5cm的PVC管,其上端管口在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的上表面以上10cm处,从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下表面向上20cm的高度内的复氧管16的管壁上交错开有多排直径为2mm的圆形通气孔,圆形通气孔由外壁向内壁方向向上倾斜45度,相邻的两排圆形通气孔的圆心间的间距为8mm,同排相邻的圆形通气孔的圆心间的间距为8mm;多个复氧管16之间及复氧管16与强化总氮去除区1的四周之间的间距均为60cm。
强化硝化层10所采用的基质为沸石,填充厚度为20cm,沸石的粒径为3~10mm;强化总磷吸附层11所采用的基质为红砖砖渣,粒径为5~15mm,填充厚度为30cm;
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13填充的固体碳源为农林废弃物,为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高粱秸秆、林业废弃物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填充高度为20cm;净化层14采用的基质为红砖砖渣,粒径为5~15mm,填充厚度为20cm。
第一虹吸进水管的顶端与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5cm,第一虹吸进水管的进水口与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的下表面平齐;第二虹吸进水管的顶端与强化硝化层10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7cm,第二虹吸进水管的进水口与强化硝化层10的下表面平齐。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所采用的基质为沸石,填充厚度为40cm;反硝化层6所采用的基质为红砖砖渣,填充厚度为80cm;
复氧管16采用直径为10cm的PVC管,其上端管口在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的上表面以上20cm处,从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下表面向上30cm的高度内的复氧管16的管壁上交错开有多排直径为3mm的圆形通气孔,圆形通气孔由外壁向内壁方向向上倾斜45度,相邻的两排圆形通气孔的圆心间的间距为20mm,同排相邻的圆形通气孔的圆心间的间距为15mm;多个复氧管16之间及复氧管16与强化总氮去除区1的四周之间的间距均不小于50cm。
强化硝化层10所采用的基质为沸石,填充厚度为30cm;强化总磷吸附层11所采用的基质为红砖砖渣,填充厚度为50cm;
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13填充的固体碳源为农林废弃物,为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高粱秸秆、林业废弃物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填充高度为40cm;净化层14采用的基质为红砖砖渣,填充厚度为40cm。
第一虹吸进水管的顶端与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5cm,第一虹吸进水管的进水口与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的下表面平齐;第二虹吸进水管的顶端与强化硝化层10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7cm,第二虹吸进水管的进水口与强化硝化层10的下表面平齐。
废水处理方法:
一种采用的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分为进水期和落干期,包括如下步骤:
经厌氧处理后的养殖废水经布水管依次通过强化总氮去除区1中的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反硝化层6、第一集水层7和第一集水管8,由第一虹吸排水管9进入强化硝化区2中的强化硝化层10,流经强化总磷吸附层11后由第二虹吸排水管12进入强化反硝化区3的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13,经过净化层14后由排放管15排出;
其中,强化总氮去除区1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通过反硝化途径去除部分进水中的总氮,在进水期,进水中的部分有机物和氨氮在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被沸石和微生物快速吸附;落干期,在复氧管16强化复氧的作用下,沸石吸附的氨氮被硝化菌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进水中未被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吸附的有机物和落干期产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反硝化层6通过反硝化微生物作用,实现总氮去除,强化硝化区2通过生物沸石的作用进一步将强化总氮去除区1出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强化反硝化区3以固体碳源为反硝化底物,将强化总氮去除区1和强化硝化区2产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13的固体碳源消耗量大于初次投加量的1/3时,需要补加至初始投加高度;强化反硝化区3的饱和液位为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13的上表面;湿地的单次进水量为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孔隙体积的1.05~1.2倍;强化硝化层10的体积是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的0.8~0.9倍;湿地系统以间歇进水的方式运行,每天进水1~2次,单次的进水时间为0.5~1.5h,其余时间为落干静置。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设置的强化总氮去除区(1)、强化硝化区(2)和强化反硝化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总氮去除区(1)包括第一基质区和第一排水区,所述第一基质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反硝化层(6)和第一集水层(7),在所述第一集水层(7)中设置有第一集水管(8),其出水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区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中设置有第一布水管(4),其进水口端与外部进水管相连通,在所述强化总氮去除区(1)中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复氧管(16),所述复氧管(16)的上端高于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的表面,下端与所述第一集水管(8)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硝化区(2)包括第二基质区和第二排水区,所述第二基质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强化硝化层(10)、强化总磷吸附层(11)和第二集水层(19),在所述第二集水层(19)中设置有第二集水管(20),其出水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水区的下部,在所述强化硝化层(10)中设置有第二布水管(18);
所述强化总氮去除区(1)和所述强化硝化区(2)之间通过第一虹吸排水管(9)相连,所述第一虹吸排水管(9)的前端为第一虹吸进水管,所述第一虹吸进水管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区的上部,所述第一虹吸排水管(9)的后端与所述第二布水管(18)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反硝化区(3)包括第三基质区和第三排水区,所述第三基质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13)、净化层(14)和第三集水层(23),在所述第三集水层(23)中设置有第三集水管(22),其出水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三排水区的下部,在所述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13)上设置有第三布水管(21),在所述第三排水区的上部设置有排放管(15);
所述强化硝化区(2)和所述强化反硝化区(3)之间通过第二虹吸排水管(12)相连,所述第二虹吸排水管(12)的前端为第二虹吸进水管,所述第二虹吸进水管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水区的上部,所述第二虹吸排水管(12)的后端与所述第三布水管(2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所采用的基质为沸石,填充厚度为30~40cm,沸石的粒径为3~10mm;反硝化层(6)所采用的基质为红砖砖渣,粒径为5~15mm,填充厚度为30~80cm;
所述复氧管(16)采用直径为5~10cm的PVC管,其上端管口在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的上表面以上10~20cm处,从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下表面向上不超过30cm的高度内的所述复氧管(16)的管壁上交错开有多排直径为2~3mm的圆形通气孔,所述圆形通气孔由外壁向内壁方向向上倾斜45度,相邻的两排圆形通气孔的圆心间的间距为8~20mm,同排相邻的圆形通气孔的圆心间的间距为8~15mm;多个所述复氧管(16)之间及所述复氧管(16)与强化总氮去除区(1)的四周之间的间距均不小于50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硝化层(10)所采用的基质为沸石,填充厚度为20~30cm,沸石的粒径为3~10mm;所述强化总磷吸附层(11)所采用的基质为红砖砖渣,粒径为5~15mm,填充厚度为30~50cm;
所述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13)填充的固体碳源为农林废弃物,为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高粱秸秆、林业废弃物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填充高度为20~40cm;所述净化层(14)采用的基质为红砖砖渣,粒径为5~15mm,填充厚度为20~40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虹吸进水管的顶端与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5~35cm,所述第一虹吸进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的下表面平齐;所述第二虹吸进水管的顶端与所述强化硝化层(10)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7~27cm,所述第二虹吸进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强化硝化层(10)的下表面平齐;
在所述第一集水层(7)、所述第二集水层(19)和所述第三集水层(23)中填充的基质为砾石,粒径为3~5cm,填充厚度为5cm;
在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和所述强化硝化层(10)上种植有湿地植物,在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上种植的湿地植物为美人蕉或芦苇,在所述强化硝化层(10)上种植的湿地植物为空心菜或黑麦草。
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为进水期和落干期,包括如下步骤:
经厌氧处理后的养殖废水经布水管依次通过强化总氮去除区(1)中的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反硝化层(6)、第一集水层(7)和第一集水管(8),由第一虹吸排水管(9)进入强化硝化区(2)中的强化硝化层(10),流经强化总磷吸附层(11)后由第二虹吸排水管(12)进入强化反硝化区(3)的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13),经过净化层(14)后由排放管(15)排出;
其中,所述强化总氮去除区(1)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通过反硝化途径去除部分进水中的总氮,在进水期,进水中的部分有机物和氨氮在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被沸石和微生物快速吸附;落干期,在复氧管(16)强化复氧的作用下,沸石吸附的氨氮被硝化菌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进水中未被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吸附的有机物和落干期产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反硝化层(6)通过反硝化微生物作用,实现总氮去除,所述强化硝化区(2)通过生物沸石的作用进一步将强化总氮去除区(1)出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所述强化反硝化区(3)以固体碳源为反硝化底物,将强化总氮去除区(1)和强化硝化区(2)产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13)的固体碳源消耗量大于初次投加量的1/3时,需要补加至初始投加高度;所述强化反硝化区(3)的饱和液位为所述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层(13)的上表面;所述湿地的单次进水量为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孔隙体积的1.05~1.2倍;所述强化硝化层(10)的体积是所述沸石快速吸附-再生动态平衡层(5)的0.8~0.9倍;所述湿地系统以间歇进水的方式运行,每天进水1~2次,单次的进水时间为0.5~1.5h,其余时间为落干静置。
CN201510424613.2A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 Active CN1051744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4613.2A CN105174451B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4613.2A CN105174451B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74451A true CN105174451A (zh) 2015-12-23
CN105174451B CN105174451B (zh) 2018-07-06

Family

ID=54896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24613.2A Active CN105174451B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7445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6501A (zh) * 2017-04-18 2017-07-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改性稻壳填料生物滤池和脱氮工艺
CN107487856A (zh) * 2017-09-22 2017-12-19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处理海产养殖污水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07963722A (zh) * 2017-12-29 2018-04-27 广西恒晟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中心微氧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CN107986447A (zh) * 2017-12-29 2018-05-04 广西恒晟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一种多氧态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CN111018120A (zh) * 2019-11-27 2020-04-17 广州市龙运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生态填料系统在重金属和/或氮磷污染养殖废水修复中的应用
CN111039411A (zh) * 2019-12-30 2020-04-21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一种局部大坡度生态沟渠处理农田面源污染水体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50198U (zh) * 2010-10-21 2011-06-01 深圳市立雅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的高效脱氮湿地系统
CN103274530A (zh) * 2013-06-19 2013-09-0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强化脱氮功能分区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
CN103739081A (zh) * 2014-01-13 2014-04-23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低污染水强化脱氮的潜流湿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50198U (zh) * 2010-10-21 2011-06-01 深圳市立雅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的高效脱氮湿地系统
CN103274530A (zh) * 2013-06-19 2013-09-0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强化脱氮功能分区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
CN103739081A (zh) * 2014-01-13 2014-04-23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低污染水强化脱氮的潜流湿地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6501A (zh) * 2017-04-18 2017-07-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改性稻壳填料生物滤池和脱氮工艺
CN107487856A (zh) * 2017-09-22 2017-12-19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处理海产养殖污水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07487856B (zh) * 2017-09-22 2020-06-30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处理海产养殖污水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07963722A (zh) * 2017-12-29 2018-04-27 广西恒晟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中心微氧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CN107986447A (zh) * 2017-12-29 2018-05-04 广西恒晟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一种多氧态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CN111018120A (zh) * 2019-11-27 2020-04-17 广州市龙运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生态填料系统在重金属和/或氮磷污染养殖废水修复中的应用
CN111039411A (zh) * 2019-12-30 2020-04-21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一种局部大坡度生态沟渠处理农田面源污染水体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74451B (zh) 2018-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74451A (zh) 一种处理养殖废水的功能分区型人工湿地系统
CN103274530B (zh) 一种强化脱氮功能分区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
CN105060612B (zh) 一种处理分散养猪冲洗废水的人工湿地‑生态沟渠系统
CN105293841B (zh) 一种人工湿地和渗滤系统组合深度处理农村污水方法及装置
CN105600931B (zh) 一种具有深度脱氮功能的微曝气型固体碳源湿地系统及其脱氮处理工艺
CN101481180A (zh) 一种养猪废弃液净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817615A (zh) 厌氧-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人工湿地处理猪场废水的方法
CN101445297B (zh) 一种造纸污水深度处理的方法
CN102964028A (zh) 一种用于村镇污水处理的地下水平流渗滤系统
CN105776556A (zh) 防堵塞经济作物型滤床-折流板潜流人工湿地强化脱氮除磷系统
CN108409069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13264641A (zh) 一种多级生态湿地高效净化系统
CN104828951B (zh) 一种生态调控型人工湿地强化碳氮同步去除系统
CN105314797B (zh) 一种污水污泥同步处理的蚯蚓生物滤池及其应用
CN207511925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104326574B (zh) 强化冬季微污染水体脱氮的水平潜流湿地系统
CN206692517U (zh) 一种一体式组合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5217893B (zh) 一种斜底式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
CN207998486U (zh) 一种多流态污染水体生态净化系统
CN204237622U (zh) 一种强化冬季微污染水体脱氮的水平潜流湿地系统
CN109455877A (zh) 一种农村污水水质净化系统和净化方法
CN215479981U (zh) 一种好氧堆肥强化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脱氮装置
CN103964576A (zh) 一种用于海水养殖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装置
CN107529525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03639244U (zh) 蚯蚓人工湿地生态滤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