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5041A - 无线通信中基于网络的蜂窝小区标识冲突检测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中基于网络的蜂窝小区标识冲突检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5041A
CN105165041A CN201480013310.5A CN201480013310A CN105165041A CN 105165041 A CN105165041 A CN 105165041A CN 201480013310 A CN201480013310 A CN 201480013310A CN 105165041 A CN105165041 A CN 105165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pci
cell identifier
partial cells
subscrib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33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65041B (zh
Inventor
A·D·拉杜勒舒
R·帕卡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165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50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65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50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04W8/265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for initial activation of new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H04W74/0841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04W74/085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由基站检测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出于标识目的,网络(200)中的每个基站可被指派或以其他方式选择在给定地理区域中旨在是唯一性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例如,物理蜂窝小区标识符(PCI)、导频伪随机数(PilotPN)、或某种其他类型的标识符)。由于其有限的地理到达范围,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可使用相对较小数目的位并仍然原则上(局部地)在给定区域内是唯一性的。然而,出于相同原因,给定系统中定义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的数量是有限的(例如,在一些系统中在一到数百的量级上)同时,毫微微基站(诸如图2中的毫微微基站(210)和(212))可由个人消费者遍及住宅、公寓楼、办公楼等潜在大量地部署而没有常规情况下在宏网络中使用的中央规划来协调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的分发。因此,毫微微网络及混合网络中的基站之间的标识符冲突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问题具有比其中更严密地控制部署和基站标识的常规宏网络中更普遍且更有害的潜在可能性。在被称为标识符“冲突”的一种特定类型的冲突使用中,彼此紧邻的两个基站可能会不经意地以一种会导致该区域中的用户设备并发地从两个原本相异的基站接收到包括相同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的信号(例如,导频信号)的方式使用相同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结果造成的毫微微基站(210)和(212)之间的标识符冲突可导致若干问题。因此,本申请提议了如下检测冲突。毫微微基站(210)检测到在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中接收的PCI与它自己的PCI(即,毫微微基站(210)的PCI)相匹配,但c-RNTI与毫微微基站(210)已指派给它正在服务的任何用户设备(例如,用户设备(222))的任何c-RNTI不相匹配。相应地,毫微微基站(210)确定该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实际上旨在去往与它自己使用相同PCI的另一个邻基站(即,本示例中的毫微微基站(212),尽管其身份可能不为毫微微基站(210)所知)。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中基于网络的蜂窝小区标识冲突检测
公开领域
本公开的各方面一般涉及电信,尤其涉及蜂窝小区标识冲突检测等。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数据等等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等)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此类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以及其他系统。这些系统经常遵照诸如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3GPP长期演进(LTE)、超移动宽带(UMB)、演进数据优化(EV-DO)等规范来部署。
在蜂窝网络中,宏规模基站(或宏B节点(MNB))在特定地理区域上向大量用户提供连通性和覆盖。宏网络部署被仔细地规划、设计并实现成在该地理区域上提供良好的覆盖。然而,即使这样的仔细规划也不能完全适应诸如衰落、多径、遮蔽等信道特性,尤其是在室内环境中。因此,室内用户通常面对造成不良用户体验的覆盖问题(例如,呼叫中断和质量降级)。
为了扩展室内(诸如用于住宅和办公楼)的蜂窝覆盖,附加的小覆盖(通常为低功率的)基站最近已开始被部署以补充常规宏网络,从而为移动设备提供更稳健的无线覆盖。这些小覆盖基站通常被称为家用B节点或家用eNB(统称为H(e)NB)、毫微微节点、毫微微蜂窝小区、毫微微蜂窝小区基站、微微节点、微节点等,其被部署用于增量式容量增长、更丰富的用户体验、建筑内或其他特定地理覆盖等等。此类小覆盖基站可经由例如数字订户线(DSL)路由器或电缆调制解调器被连接至因特网和移动运营商的网络。
然而,大量小覆盖基站的无规划部署可能在若干方面是具有挑战性的。例如,在宏网络中,每个宏基站(或其每个扇区或蜂窝小区)不仅被指派全局标识符(例如,全局蜂窝小区标识符(GCI)、扇区标识符(SectorID)、接入节点标识符(ANID)、或某种其他类型的标识符),而且被指派局部标识符(例如,物理蜂窝小区标识符(PCI)、导频伪随机数(PilotPN)、或某种其他类型的标识符)。局部标识符由于其有限的地理到达范围故而可使用较少的位,并且因此更适用于调制物理层信道。以此方式,用户设备能够高效地搜索对应于不同局部标识符的波形(诸如导频信号),以标识用户设备附近的蜂窝小区以及解调其传输。然而,出于相同原因,分配给局部标识符的数空间是相对有限的。但是,期望网络运营商确保相同的局部标识符不被彼此相对靠近的基站使用,以避免标识符冲突(例如,标识符冲突和/或标识符混淆)。
虽然这在传统规划网络中是可行的,但在无规划或自组织(ad-hoc)网络(诸如采用许多小覆盖基站的网络)中可能是不可行的。在此类网络中,网络运营商或客户经常在不知晓哪些局部标识符会在网络中导致标识符冲突的情况下部署小规模基站。因此,需要用于在无线网络中检测标识符冲突以使得能够采取补救行动的有效技术。
概述
本发明的各示例实施例涉及用于在无线网络中检测标识符冲突的系统和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由基站检测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例如:在第一基站处从用户设备接收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专用标识符,其中所述专用标识符包括或另行映射到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用户设备标识符以及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以及在第一基站处基于所述专用标识符确定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存在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
在其他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由基站检测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的装置。该装置可包括例如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成:在第一基站处从用户设备接收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专用标识符,其中所述专用标识符包括或另行映射到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用户设备标识符以及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以及在第一基站处基于所述专用标识符确定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存在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该装置还可相应地包括例如耦合至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
在再其他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用于由基站检测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的设备。该设备可包括例如:用于在第一基站处从用户设备接收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专用标识符的装置,其中所述专用标识符包括或另行映射到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用户设备标识符以及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以及用于在第一基站处基于所述专用标识符确定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存在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的装置。
在再其他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包括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代码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用于由基站检测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的操作。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例如:用于在第一基站处从用户设备接收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专用标识符的代码,其中所述专用标识符包括或另行映射到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用户设备标识符以及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以及用于在第一基站处基于所述专用标识符确定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存在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的代码。
附图简述
给出附图以帮助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且提供附图仅用于解说实施例而非对其进行限定。
图1解说了演示多址通信原理的示例无线通信网络。
图2解说了其中与宏蜂窝小区联合地部署了毫微微蜂窝小区的示例混合通信网络环境。
图3解说了用于由第一基站基于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专用标识符来检测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的示例方法。
图4解说了配置成执行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检测的基站装置的示例。
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各方面在以下针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和有关附图中被公开。术语“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要求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均包括所讨论的特征、优点或操作模式,并且替换实施例可被设计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另外,本发明的众所周知的元素可能不被详细描述或可能被省去以免混淆本发明的相关细节。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旨在限定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并非如此。还将理解,术语“包括”、“具有”、“包含”和/或“含有”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要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要素、组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或添加。
本文描述的技术可用在包括宏规模覆盖(例如,诸如3G或4G网络之类的大区域蜂窝网络,其通常被称为宏蜂窝小区网络)和较小规模覆盖(例如,基于住宅或基于建筑物的网络环境)的网络中。随着用户设备在此类网络中移动,用户设备可以在某些位置中由提供宏覆盖的基站来服务,而在其他位置处由提供较小规模覆盖的基站来服务如以上背景技术中所简要讨论的,较小覆盖的基站可被用于提供增量式容量增长、建筑物内覆盖、以及在一些情况下的不同服务以用于更稳健的用户体验。在本文的讨论中,提供相对较大区域上的覆盖的基站通常被称为宏基站,而提供相对较小区域(例如住宅)上的覆盖的基站通常被称为毫微微基站。提供比宏区域小但比毫微微区域大的区域上的覆盖的中间基站通常被称为微微基站(例如,在商业建筑物内提供覆盖)。然而,为方便起见,本文的公开可能在毫微微基站的上下文中描述与小覆盖基站有关的各种功能性,并且要理解微微基站可为较大的覆盖区域提供相同或相似的功能性。与宏基站、毫微微基站、或微微基站相关联的蜂窝小区可分别被称为宏蜂窝小区、毫微微蜂窝小区、或微微蜂窝小区。在一些系统实现中,每个蜂窝小区可进一步关联于(例如,划分成)一个或多个扇区。
在各种应用中,将领会,其他术语可被用于引述宏基站、毫微微基站、微微基站、用户设备和其他设备,且此类术语的使用一般并非旨在援引或排除与所描述的或以其他方式通过本文中的描述促成的实施例有关的特定技术。例如,宏基站可被配置成或替换地被称为宏节点、接入节点、接入点、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odeB)、宏蜂窝小区等。毫微微基站可被配置成或替换地被称为毫微微节点、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接入点基站、毫微微蜂窝小区等。用户设备可被配置成或替换地被称为设备、用户装备(UE)、订户单元、订户站、移动站、移动设备、接入终端等。为了方便起见,本文中的公开将趋向于在通用“基站”和“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中描述各种功能性,“基站”和“用户设备”除非通过本描述的特定上下文另有指示否则旨在涵盖所有无线系统中相应的技术和术语。
图1解说了演示多址通信原理的示例无线通信网络。所解说的无线通信网络100被配置成支持数个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图所示,无线通信网络100可被划分成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102,诸如所解说的蜂窝小区102A-102G。蜂窝小区102A-102G中的通信覆盖可由一个或多个基站104(诸如所解说的基站104A-104G)提供。以此方式,每个基站104可为相应的蜂窝小区102提供通信覆盖。基站104可与多个用户设备106交互,诸如所解说的用户设备106A-106L。
每个用户设备106可在前向链路(FL)和/或反向链路(RL)上与一个或多个基站104通信。一般而言,FL是从基站到用户设备的通信链路,而RL是从用户设备到基站的通信链路。基站104可由允许它们与彼此和/或与其他网络装备通信的合适的有线或无线接口来互连。相应地,每个用户设备106也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基站104与另一用户设备106通信。例如,用户设备106J可按以下方式与用户设备106H通信:用户设备106J可与基站104D通信,基站104D可随后与基站104B通信,并且基站104B可接着与用户设备106H通信,从而允许在用户设备106J与用户设备106H之间建立通信。
无线通信网络100可在较大的地理区域上提供服务。例如,蜂窝小区102A-102G可覆盖邻域内的几个街区或者在乡村环境中覆盖几平方英里。如以上所提及的,在一些系统中,每个蜂窝小区可被进一步划分成一个或多个扇区(未示出)。另外,基站104可为用户设备106提供在其各自的覆盖区域内到其他通信网络(诸如因特网或另一蜂窝网络)的接入。如以上进一步提及的,每个用户设备106可以是被用户用来在通信网络上发送和接收语音或数据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移动电话、路由器、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并且可替换地被称为接入终端(AT)、移动站(MS)、接入终端等。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用户设备106A、106H和106J包括路由器,而用户设备106B-106G、106I、106K和106L包括移动电话。然而,再次,每个用户设备106A-106L可包括任何合适的通信设备。
图2解说了示例混合通信网络环境,其中与宏蜂窝小区联合地部署了毫微微蜂窝小区。在此,宏基站205可在宏区域230内向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诸如所解说的用户设备220、221和222)提供通信覆盖,而毫微微基站210和212可在各自的毫微微区域215和217内提供它们自己的通信覆盖,其中在不同的覆盖区域之间有不同程度的交叠。在该示例中,至少一些用户设备(诸如所解说的用户设备222)可以能够在宏环境(例如宏区域)和较小规模网络环境(例如住宅、毫微微区域、微微区域等)两者中操作。
在所示的连接中,用户设备220可生成消息并经由无线链路将该消息传送给宏基站205,该消息包括与各种类型的通信有关的信息(例如语音、数据、多媒体服务等)。用户设备222可类似地经由无线链路与毫微微基站210通信,并且用户设备221可类似地经由无线链路与毫微微基站212通信。宏基站205还可经由有线链路或经由无线链路与相应的广域或外部网络240(例如,因特网)通信,而毫微微基站210和212也可类似地经由它们自己的有线或无线链路与网络240通信。例如,毫微微基站210和212可藉由网际协议(IP)连接与网络240通信,诸如经由数字订户线(DSL,例如包括非对称DSL(ADSL)、高数据率DSL(HDSL)、甚高速DSL(VDSL)等)、承载IP话务的TV电缆、电力线宽带(BPL)连接、或某种其他链路。
网络240可包括任何类型的电连接的计算机和/或设备群,包括例如以下网络:因特网、内联网、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另外,至网络的连通性可通过例如远程调制解调器、以太网(IEEE802.3)、令牌环(IEEE802.5)、光纤分布式数据链路接口(FDDI)异步传输模式(ATM)、无线以太网(IEEE802.11)、蓝牙(IEEE802.15.1)、或某种其他连接。如本文所使用的,网络240包括网络变型,诸如公共因特网、因特网内的专用网络、因特网内的安全网络、专用网络、公共网络、增值网络、内联网等。在某些系统中,网络240还可包括虚拟专用网(VPN)。
相应地,将领会,宏基站205和/或毫微微基站210和212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可使用众多设备或方法中的任一种连接到网络240。这些连接可被称为网络的“主干”或“回程”。诸如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基站控制器(BSC)之类的设备或另一设备或系统(未示出)可被用来管理两个或更多个宏基站、微微基站、和/或毫微微基站之间的通信。以此方式,取决于用户设备222的当前位置,例如,用户设备222可通过宏基站205或通过毫微微基站210来接入通信网络240。
出于标识目的,网络200中的每个基站可被指派或以其他方式选择在给定地理区域中旨在是唯一性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例如,物理蜂窝小区标识符(PCI)、导频伪随机数(PilotPN)、或某种其他类型的标识符)。用户设备可通过检测根据基站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从基站传送的信标或导频信号来尝试唯一性地标识每个基站。例如,用户设备221可从毫微微基站210和212中的每一者接收根据它们各自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编码的导频信号,并据此尝试在这两个基站之间进行区分。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221可进一步使用接收到的导频信号来生成导频强度测量报告(PSMR)、或某种其他信号质量指示符。
如以上在背景技术中所讨论的,由于其有限的地理到达范围,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可使用相对较小数目的位并仍然原则上(局部地)在给定区域内是唯一性的,由此与例如更全局的标识符(例如全局蜂窝小区标识符(GCI)、扇区标识符(SectorID)、接入基站标识符(ANID)、或某种其他类型的标识符)相比通过较少的开销信令和/或处理促成更高效的标识。然而,出于相同原因,给定系统中定义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的数量是有限的(例如,在一些系统中在一到数百的量级上)同时,毫微微基站(诸如图2中的毫微微基站210和212)可由个人消费者遍及住宅、公寓楼、办公楼等潜在大量地部署,而没有常规情况下在宏网络中使用的中央规划来协调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的分发。因此,如以上背景技术中所进一步讨论的,毫微微网络及混合网络中的基站之间的标识符冲突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问题具有比其中更严密地控制部署和基站标识的常规宏网络中更普遍且更有害的潜在可能性。
在被称为标识符“冲突”的一种特定类型的冲突使用中,彼此紧邻的两个基站可能会不经意地以一种会导致该区域中的用户设备并发地从两个原本相异的基站接收到包括相同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的信号(例如,导频信号)的方式使用相同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一般而言,只要给定基站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在该基站的覆盖区域内不是唯一性的,那么标识符冲突就可能发生。这一场景在图2中例如通过毫微微基站210和212各自的交叠的毫微微覆盖区域215和217来解说。如果毫微微基站210和212两者被指派或以其他方式选择相同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则用户设备(例如,图2中的用户设备221)可并发地接收到来自两个毫微微基站210和212的用相同标识符编码的信号,尽管事实上毫微微基站210和212实际上是分开且相异的实体。
结果造成的毫微微基站210和212之间的标识符冲突可导致若干问题。例如,用户设备221可能无法正确地解码来自毫微微基站210或212中的任一者的消息(例如,因为用户设备221从并发接收的信号估计的信道状况将不会对应于与毫微微基站210或212中的任一者相关联的信道上的实际状况)。此外,用户设备221可能无法检测出其何时从毫微微基站210的毫微微覆盖区域215移动到毫微微基站212的毫微微覆盖区域217中(例如,由于即使发生了过渡,与用户设备221正监视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相关联的导频信号强度可仍保持相对较高),并且因此可能无法向新的毫微微基站212注册。这可能导致信令中断、错过寻呼、呼叫掉话等。在混合网络中解决标识符冲突的一些常规办法尝试将可用标识符空间划分成用于上覆(例如,宏)基站和底层(例如,毫微微)基站的互斥部分。然而,虽然这种类型的划分可允许指派给上覆基站的标识符更好地在它们之间被规划,但至少一些指派给底层基站的标识符可能仍是自配置的(例如,由每个底层基站自主地配置)。解决标识符冲突的其他常规办法包括通过网络技术人员周期性地扫描给定邻域来手动置备和管理邻蜂窝小区,和/或藉由基站的自动邻居关系(ANR)功能基于由各种用户设备或由基站自身经由其网络监听模块(NLM)提供的对检出蜂窝小区的测量来管理概念性邻居关系表(NRT)的方式自动地置备和管理邻蜂窝小区。这些常规办法中的每一种都有其自身的缺陷和限制。
相应地,本文提供各种系统、方法和技术用于无线网络中改进的、替换的、和/或补充的标识符冲突检测,以使得能够采取补救行动。例如,如以下更详细讨论的,基站可根据本文所提供的技术被配置成基于用户设备在正常工作状况下罕有的或以其他方式不同寻常的某种行为来检测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
图3解说了用于由第一基站基于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专用标识符来检测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的示例方法。该方法可例如由图2中所解说的任何基站执行,包括毫微微基站210、毫微微基站212、和/或在一些系统中的宏基站205。
如图所示,规程300始于第一基站从用户设备接收专用标识符,该专用标识符包括或另行映射到(i)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用户设备标识符以及(ii)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框310)。重新连接消息(诸如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是可由基站接收并且包括此类专用标识符的消息的一个示例。例如,参照图2,当与毫微微基站212通信的用户设备221穿过毫微微基站212与毫微微基站210之间的边界时,它可能意外地变得与毫微微基站212失步(例如,如果毫微微基站212和毫微微基站210已被指派或以其他方式选择了相同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则用户设备221处的恰当信道估计和消息解码可能变得受损,从而导致该失步状况)。该失步状况可能导致用户设备221声明无线电链路故障(RLF)并生成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在这种情形下,该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可包括充当发生故障的服务蜂窝小区的毫微微基站212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例如,PCI)、与用户设备221相关联的关于相同毫微微基站212的用户设备标识符(例如,由毫微微基站212指派给用户设备221的蜂窝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以及其他信息(例如,使用向其请求重建的毫微微基站212的身份所计算出的用于完整性保护的短消息认证码(短MAC-I))。
可由基站接收并包括以上指定类型的专用标识符的消息的另一示例是RLF报告消息。此类消息可在重建失败并且用户设备回退到常规连接建立规程之后发送。此时,用户设备可向基站指示它具有RLF报告,于是基站可取回该RLF报告。该RLF报告包含用户设备标识符和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以及用于帮助标识RLF报告何时被记入日志的时间信息。此外,该专用标识符在一些情形中可包括映射到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例如,PCI)的全局蜂窝小区标识符(例如,GCI),而非直接包括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
返回图3,第一基站可使用该专用标识符来确定它自身与第二基站(其身份可能未知)之间存在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框330)。例如,第一基站可注意到该专用标识符列出了它自己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但也包括某些冲突信息。继续以上情形,毫微微基站210可检测到在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中接收的PCI与它自己的PCI(即,毫微微基站210的PCI)相匹配,但c-RNTI与毫微微基站210已指派给它正在服务的任何用户设备(例如,用户设备222)的任何c-RNTI不相匹配。相应地,毫微微基站210可确定该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实际上旨在去往与它自己使用相同PCI的另一个邻基站(即,本示例中的毫微微基站212,尽管其身份可能不为毫微微基站210所知)。以此方式,毫微微基站210可基于从用户设备221接收的专用标识符信息识别出它自己与其一个邻居之间存在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即使该用户设备标识符与第一基站已指派给它正在服务的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标识符之一相匹配,仍然可能存在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这可能例如仅仅由于有限数量的可能用户设备标识符引起的巧合而发生。再次返回以上情形,毫微微基站210可检测到在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中接收的PCI与它自己的PCI相匹配、并且c-RNTI也与毫微微基站210已指派给用户设备(例如,用户设备222)的c-RNTI之一相匹配。尽管匹配的标识符可意味着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但这不是决定性的。
在此情形中,第一基站可求助于包含在该专用标识符中的辅助信息以确定是否存在仍然指向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的冲突信息(可任选框330)。例如,再次返回以上情形,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还可包括使用向其请求重建的基站(例如,该示例中的毫微微基站212)的身份所计算出的用于完整性保护的短MAC-I认证码。如果所接收的PCI与接收方毫微微基站210的PCI相匹配并且所接收的c-RNTI与接收方毫微微基站210已指派给用户设备的c-RNTI相匹配,则当所接收的短MAC-I与它已指派匹配的c-RNTI的相同用户设备的当前短MAC-I不相匹配时,该接收方毫微微基站210仍可确定存在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这里同样的,毫微微基站210可基于从用户设备221接收的专用标识符信息来识别它自己与其一个邻居之间存在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专用标识符可进一步或替换地包括由第二基站指派给用户设备的前置码“签名”。前置码签名一般是指被发送以用于系统接入的初始信令并且也可被称为接入签名、接入探测、随机接入探测、签名序列、随机接入信道(RACH)签名序列、物理RACH(PRACH)签名序列等。WCDMA中的PRACH前置码签名在例如公共可获取的题为“RACHpreamblepart(RACH前置码部分)”的3GPPTS25.211第5.2.2.1.2节中描述。在许多系统中,签名空间被划分为基于争用子集和无争用子集,以使得处于连通模式(例如,连通DRX)的用户设备可被指派无争用签名以用于后续传输。由给定用户设备使用看上去错误或以其他方式非预期的签名可指示存在局部蜂窝小区身份冲突,藉此用户设备使用由第二基站指派的前置码签名来联系第一基站。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存在局部蜂窝小区身份冲突可进一步基于第一基站没有向任何用户设备指派所接收的前置码签名。例如,再次参照图2,毫微微基站210可从用户设备221接收与毫微微基站210已指派给它自己的用户设备之一(例如用户设备222)的任何前置码签名不相匹配的前置码签名。以此方式,毫微微基站210可识别它自己与其一个邻居(即,向用户设备221指派所接收的前置码的邻居——在该示例中为毫微微基站212)之间存在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即使所接收的前置码签名与第一基站已指派给其用户设备之一的前置码签名相匹配,仍然可能存在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这里同样的,尽管匹配可意味着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但这不是决定性的。在此情形中,第一基站可再次求助于辅助信息以标识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例如,如果在非预期时间(例如,当第一基站已将所接收的前置码签名指派给的用户设备没有任何上行链路数据要发送时)接收到前置码签名,则第一基站可确定仍存在局部蜂窝小区身份冲突。返回以上特定示例,如果毫微微基站210已向用户设备222指派给定的前置码签名但在用户设备222没有任何上行链路数据要发送时意外地在接入请求中接收到该前置码签名,则毫微微基站210可确定与其邻域中的另一基站发生了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即,毫微微基站210可推断出:该前置码签名实际上是由于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而接收自确实有上行链路数据要传送但由不同基站(例如,毫微微基站212)指派该前置码签名的另一个用户设备(例如,在该示例中的用户设备221),该用户设备已无意识地行进到该不同基站的覆盖区域之外。
返回图3,当检测到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时,则在根据各个实施例认为恰当的场合,第一基站可采取某些附加的补救行动(若需要的话)(可任选框340)。例如,第一基站可改变其自己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联系第二基站从而第二基站可改变其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提示中央规划实体(例如,技术人员)调整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的部署、改变其发射功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图3中的示例流程图中所公开的某些步骤在其次序上可以互换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该流程图中所解说的步骤并非是排他的,而是可包括其他步骤或者该示例流程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可被省略而不影响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
本文中提供的用于由第一基站基于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专用标识符来检测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的方法可由配置为通信设备或配置为在通信设备内使用的处理器或类似设备的设备来实现。例如,该设备可包括表示由处理器、软件、硬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所实现的功能的功能块,并且可包括用于执行框310-340中解说的步骤以及执行本文中任何相关联或以其他方式描述的操作的一个或多个电组件。
图4解说了配置成执行根据以上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检测的基站装置的示例。如图所示,基站装置401包括执行用于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402通信的各种操作的相应TX数据处理器410、码元调制器420、发射机单元(TMTR)430、天线440、接收机单元(RCVR)450、码元解调器460、RX数据处理器470以及配置信息处理器480。基站装置401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通用控制器或处理器(以单数形式解说为控制器/处理器482)和配置成存储相关数据或指令的存储器484。经由总线486,这些单元一起可执行根据用于通信的一种或多种恰适无线电技术的处理、以及基站装置401的其他功能。
根据各种实施例,基站装置401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基于专用标识符来确定基站装置401与第二基站之间存在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的冲突检测模块490。如图所示,冲突检测模块490可基于由其他专用模块(诸如所解说的用户设备标识符提取模块492和/或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提取模块494)提供的信息作出该确定。将领会,在一些设计中,冲突检测模块490、用户设备标识符提取模块492、或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提取模块494中的一者或多者的功能性可直接集成到基站装置401的通用控制器/处理器482中或以其他方式由其执行(有时协同存储器484)。
技术人员将进一步领会,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示例来描述的各种解说性组件、逻辑框、模块、电路、和/或算法步骤可实现为电子硬件、固件、计算机软件、或其组合。为清楚地解说硬件、固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各种解说性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或算法步骤在上文中以其功能性的形式进行了一般化描述。这样的功能性是实现成硬件、固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整体系统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可针对每种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类实施决策不应被解读为致使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或精神实质。
例如,对于硬件实现,这些处理单元可实现在一个或更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所描述功能的其他电子单元、或其组合内。在软件的情况下,各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规程、函数等等)来进行。软件代码可被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单元来执行。
另外,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流程图、逻辑框、模块和/或算法步骤也可被编码为携带在本领域所知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实现在本领域所知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这些介质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此类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可用于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
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应当也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提供先前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制作或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将领会,本发明并不限于本文公开的特定公式、过程步骤和材料,因为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即,本文定义的普适原理可应用于其它实施例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

Claims (40)

1.一种用于由基站检测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基站处从用户设备接收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专用标识符,其中所述专用标识符包括或另行映射到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用户设备标识符以及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以及
在第一基站处基于所述专用标识符确定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存在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符包括蜂窝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并且所述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包括物理蜂窝小区标识符(PCI)。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存在局部蜂窝小区身份冲突是基于所接收的PCI与第一基站的PCI相匹配而所述c-RNTI与由第一基站指派给任何用户设备的任何c-RNTI不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标识符进一步包括短MAC-I。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存在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是基于所接收的PCI与第一基站的PCI相匹配并且所述c-RNTI与由第一基站指派给至少一用户设备的c-RNTI相匹配,而所述短MAC-I与由第一基站指派匹配的c-RNTI的相同用户设备的当前短MAC-I不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NTI、PCI和短MAC-I标识符是在重连接消息中接收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标识符包括映射到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物理蜂窝小区标识符(PCI)的全局蜂窝小区标识符(GCI)。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标识符进一步包括由第二基站指派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前置码签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存在局部蜂窝小区身份冲突是基于第一基站没有向任何用户设备指派所述前置码签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存在局部蜂窝小区身份冲突是基于第一基站已向在其控制下的用户设备指派所述前置码签名但所述前置码签名是在无上行链路数据的非预期时间被接收到的。
11.一种用于由基站检测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成:
在第一基站处从用户设备接收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专用标识符,其中所述专用标识符包括或另行映射到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用户设备标识符以及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以及
在第一基站处基于所述专用标识符确定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存在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以及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符包括蜂窝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并且所述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包括物理蜂窝小区标识符(PCI)。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成基于所接收的PCI与第一基站的PCI相匹配而所述c-RNTI与由第一基站指派给任何用户设备的任何c-RNTI不相匹配来确定存在局部蜂窝小区身份冲突。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标识符进一步包括短MAC-I。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成基于所接收的PCI与第一基站的PCI相匹配并且所述c-RNTI与由第一基站指派给至少一用户设备的c-RNTI相匹配,而所述短MAC-I与由第一基站指派匹配的c-RNTI的相同用户设备的当前短MAC-I不相匹配来确定存在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RNTI、PCI和短MAC-I标识符是在重连接消息中接收的。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标识符包括映射到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物理蜂窝小区标识符(PCI)的全局蜂窝小区标识符(GCI)。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标识符进一步包括由第二基站指派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前置码签名。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成基于第一基站没有向任何用户设备指派所述前置码签名来确定存在局部蜂窝小区身份冲突。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成基于第一基站已向在其控制下的用户设备指派所述前置码签名但所述前置码签名是在无上行链路数据的非预期时间被接收到的来确定存在局部蜂窝小区身份冲突。
21.一种用于由基站检测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的设备,包括:
用于在第一基站处从用户设备接收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专用标识符的装置,其中所述专用标识符包括或另行映射到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用户设备标识符以及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以及
用于在第一基站处基于所述专用标识符确定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存在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的装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符包括蜂窝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并且所述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包括物理蜂窝小区标识符(PCI)。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确定的装置包括用于基于所接收的PCI与第一基站的PCI相匹配而所述c-RNTI与由第一基站指派给任何用户设备的任何c-RNTI不相匹配来确定存在局部蜂窝小区身份冲突的装置。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标识符进一步包括短MAC-I。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确定的装置包括用于基于所接收的PCI与第一基站的PCI相匹配并且所述c-RNTI与由第一基站指派给至少一用户设备的c-RNTI相匹配,而所述短MAC-I与由第一基站指派匹配的c-RNTI的相同用户设备的当前短MAC-I不相匹配来确定存在局部蜂窝小区身份冲突的装置。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RNTI、PCI和短MAC-I标识符是在重连接消息中接收的。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标识符包括映射到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物理蜂窝小区标识符(PCI)的全局蜂窝小区标识符(GCI)。
28.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标识符进一步包括由第二基站指派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前置码签名。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确定的装置包括用于基于第一基站没有向任何用户设备指派所述前置码签名来确定存在局部蜂窝小区身份冲突的装置。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确定的装置包括用于基于第一基站已向在其控制下的用户设备指派所述前置码签名但所述前置码签名是在无上行链路数据的非预期时间被接收到的来确定存在局部蜂窝小区身份冲突的装置。
31.一种包括代码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代码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用于由基站检测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的操作,所述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在第一基站处从用户设备接收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专用标识符的代码,其中所述专用标识符包括或另行映射到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用户设备标识符以及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以及
用于在第一基站处基于所述专用标识符确定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存在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冲突的代码。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标识符包括蜂窝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并且所述局部蜂窝小区标识符包括物理蜂窝小区标识符(PCI)。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确定的代码包括用于基于所接收的PCI与第一基站的PCI相匹配而所述c-RNTI与由第一基站指派给任何用户设备的任何c-RNTI不相匹配来确定存在局部蜂窝小区身份冲突的代码。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标识符进一步包括短MAC-I。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确定的代码包括用于基于所接收的PCI与第一基站的PCI相匹配并且所述c-RNTI与由第一基站指派给至少一用户设备的c-RNTI相匹配,而所述短MAC-I与由第一基站指派匹配的c-RNTI的相同用户设备的当前短MAC-I不相匹配来确定存在局部蜂窝小区身份冲突的代码。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c-RNTI、PCI和短MAC-I标识符是在重连接消息中接收的。
37.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标识符包括映射到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物理蜂窝小区标识符(PCI)的全局蜂窝小区标识符(GCI)。
38.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标识符进一步包括由第二基站指派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前置码签名。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确定的代码包括用于基于第一基站没有向任何用户设备指派所述前置码签名来确定存在局部蜂窝小区身份冲突的代码。
4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确定的代码包括用于基于第一基站已向在其控制下的用户设备指派所述前置码签名但所述前置码签名是在无上行链路数据的非预期时间被接收到的来确定存在局部蜂窝小区身份冲突的代码。
CN201480013310.5A 2013-03-13 2014-03-07 无线通信中基于网络的蜂窝小区标识冲突检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650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799,143 US9210597B2 (en) 2013-03-13 2013-03-13 Cell identification collision det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3/799,143 2013-03-13
PCT/US2014/022047 WO2014164353A2 (en) 2013-03-13 2014-03-07 Cell identification collision det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5041A true CN105165041A (zh) 2015-12-16
CN105165041B CN105165041B (zh) 2018-09-25

Family

ID=50440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331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65041B (zh) 2013-03-13 2014-03-07 无线通信中基于网络的蜂窝小区标识冲突检测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210597B2 (zh)
EP (1) EP2974414B1 (zh)
JP (1) JP6058204B2 (zh)
KR (2) KR20170007537A (zh)
CN (1) CN105165041B (zh)
WO (1) WO2014164353A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0379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用户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14867A (zh) * 2016-06-13 2019-02-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型邻区关系和物理小区标识符混淆检测
CN112740610A (zh) * 2018-09-28 2021-04-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干扰管理的多步参考信号配置和检测
CN112738885A (zh) * 2020-12-22 2021-04-30 超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小基站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10597B2 (en) 2013-03-13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ion Cell identification collision det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198013B2 (en) * 2013-05-21 2015-11-24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Identifying base station types
US9462499B2 (en) 2013-09-04 2016-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entity collision detection
WO2015038230A1 (en) * 2013-09-13 2015-03-19 Eden Rock Communication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s in multi-vendor heterogeneous network
WO2016013329A1 (ja) * 2014-07-25 2016-01-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16121670A1 (ja) * 2015-01-30 2016-08-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ユーザ端末及び基地局
TWI615045B (zh) * 2015-11-20 2018-02-1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覆蓋空洞偵測裝置及方法
EP3533258B1 (en) * 2016-10-28 2020-05-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radio node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handling of cell identities
EP3526988B1 (en) 2016-10-31 2021-09-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network entity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nd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8232572A1 (en) * 2017-06-19 2018-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D NODE RAN FLEXIBLE
US11917696B2 (en) * 2019-03-01 2024-02-27 Nec Corporation Control device, control metho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050739A1 (en) 2019-09-13 2021-03-18 Loon Llc Handover coordination for large area coverage
US11357063B2 (en) 2019-09-14 2022-06-07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Physical cell identifier collision detec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8196A (zh) * 2008-09-26 2009-10-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配物理小区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77914A (zh) * 2009-04-29 2010-11-03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识别混淆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US20100317351A1 (en) * 2009-06-10 2010-1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tection of collisions of radio coverage cell identifiers
US20110117908A1 (en) * 2009-11-19 2011-05-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ndover-related radio link failure det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55390A1 (en) * 2006-01-04 2007-07-05 Ipwireless, Inc. Initia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8035905A1 (en) * 2006-09-19 2008-03-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peration by connected mode user equipment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8097030A1 (en) * 2007-02-07 2008-08-14 Lg Electronics Inc. Optimiz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access
US20090219905A1 (en) 2008-03-03 2009-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llision detection
US9480084B2 (en) * 2008-07-01 2016-10-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erforming preamble assignment for random acces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00039992A1 (en) 2008-08-18 2010-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quisition of access point information with assistance from other access points
US20100311407A1 (en) 2009-06-08 2010-12-09 Motorola, Inc. Resolving conflicting physical cell identif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927123B2 (ja) 2009-06-22 2012-05-0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EP2271142B1 (en) * 2009-06-26 2012-08-29 Alcatel Lucent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PCI collisions
CN102026165B (zh) * 2009-09-14 2014-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识别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US20120281527A1 (en) * 2010-01-05 2012-11-08 Benoist Pierre Sebire Re-Establishment of Component Carri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567559A4 (en) * 2010-05-03 2015-12-0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COVERING COMMUNICATIONS CHANNEL
US9143955B2 (en) 2010-05-07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cting and reporting physical-layer cell identifier collis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2300278B (zh) * 2010-06-28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场景的判决方法及系统
JP5516164B2 (ja) * 2010-07-09 2014-06-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セル識別子の決定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9210597B2 (en) 2013-03-13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ion Cell identification collision det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8196A (zh) * 2008-09-26 2009-10-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配物理小区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77914A (zh) * 2009-04-29 2010-11-03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识别混淆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US20100317351A1 (en) * 2009-06-10 2010-1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tection of collisions of radio coverage cell identifiers
US20110117908A1 (en) * 2009-11-19 2011-05-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ndover-related radio link failure detection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4867A (zh) * 2016-06-13 2019-02-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型邻区关系和物理小区标识符混淆检测
CN109314867B (zh) * 2016-06-13 2022-03-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型邻区关系和物理小区标识符混淆检测
WO2018120379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用户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69152A (zh) * 2016-12-30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用户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40610A (zh) * 2018-09-28 2021-04-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干扰管理的多步参考信号配置和检测
CN112740610B (zh) * 2018-09-28 2024-02-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干扰管理的多步参考信号配置和检测
CN112738885A (zh) * 2020-12-22 2021-04-30 超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小基站的方法
CN112738885B (zh) * 2020-12-22 2023-06-02 超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小基站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128881A (ko) 2015-11-18
KR20170007537A (ko) 2017-01-18
CN105165041B (zh) 2018-09-25
US20140274029A1 (en) 2014-09-18
JP6058204B2 (ja) 2017-01-11
KR101963000B1 (ko) 2019-07-31
JP2016517209A (ja) 2016-06-09
US20160088516A1 (en) 2016-03-24
EP2974414A2 (en) 2016-01-20
WO2014164353A3 (en) 2014-11-27
WO2014164353A2 (en) 2014-10-09
US9210597B2 (en) 2015-12-08
EP2974414B1 (en) 2020-11-18
US9686714B2 (en) 2017-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5041A (zh) 无线通信中基于网络的蜂窝小区标识冲突检测
US9042899B2 (en) Closed subscriber group measurement reporting
JP5059881B2 (ja) 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サービスエリアidを割り当て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1361602B1 (ko) 사용자 기기와 주 펨토셀을 연관시키기 위한 방법
EP2244503A1 (en) Handover control
KR20100047142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팸토 셀 기지국의 셀 아이디 선택을 위한 방법
CN102104927B (zh) 一种对终端进行接入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EP270026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network search function
CN102378288A (zh) 小区更新的方法及系统、家用基站
GB2463001A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s whereby X2 proxy provides support for mobility and interference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enhanced macro and femto ode Bs
KR20110019715A (ko) 홈 기지국 간의 관계에 대한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WO2021075854A1 (e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base station is genuine or rouge in wireless network
CN106851693A (zh) 支持无线毫微微小区簇的方法和装置
KR101685942B1 (ko) 이종 네트워크들에서 간섭 관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042825A1 (zh)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EP2378802B1 (e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 method of authenticating a message
JP6452800B2 (ja) ハイブリッドネットワーキングを実現する方法、システム、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EP2995122B1 (en) Method for subscriber identity determination, network element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refor
EP230500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to at least one neighbouring network element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9565514A (zh) 地点信息保护
KR20180082678A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물리적 셀 식별자 혼동 검출 방법
EP2357856A1 (en) Method of handling proximity indica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