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2087B - 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42087B
CN105142087B CN201510494548.0A CN201510494548A CN105142087B CN 105142087 B CN105142087 B CN 105142087B CN 201510494548 A CN201510494548 A CN 201510494548A CN 105142087 B CN105142087 B CN 1051420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scillator
reed
vibrating device
magnet
b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945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42087A (zh
Inventor
朱胜利
干国琴
张天宇
戴培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t Hear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t Hear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t Hear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t Hear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9454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420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42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2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42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2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包括第一振子、第二振子、簧片、簧片压板、导磁片、线圈骨架、线圈、磁铁、固定架、外壳;所述第一振子呈阶梯结构,所述第一振子包括底部圆柱体、第一凸台、第二凸台、顶部圆柱体;所述第二凸台的外周面装配有第二振子和磁铁;所述第一振子置于固定架中;所述固定架侧壁设有出线孔;所述固定架为两端开口结构,且两端均设有沉孔;所述沉孔上均粘接有簧片和簧片压板;所述的磁铁外周面还装配有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线圈骨架两端面均装配有导磁片;所述外壳包括上盖、下盖、固定板;其优点表现在:可高频振动,振动效率高,振幅大。

Description

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声音的传送有气导和骨导两种形式,但最终听到声音的部位则是内耳的听觉系统。以下是声音两种不同的传送路径。人的说话声音以及从电视、收音机发出的声音都是通过振动周围的空气传到外耳道,然后通过鼓膜传到中耳,在中耳时振动会变强,最后触动在内耳耳蜗淋巴液里浮游的听毛细胞与听觉神经,这样就能听到声音了。而骨导不经由外耳和中耳,而是将音频信号转变为振动信号,通过颅骨直接传递给内耳,从而触动内耳耳蜗淋巴液里的听毛细胞与听觉神经,使人们听到声音并回归到有声世界。
听力障碍是我国第二大出生缺陷疾病,如先天性外耳发育不全引起的外耳道闭锁,无耳廓,以及患有外耳疾病、中耳疾病等,均会影响声音气导传送。但不影响声音的骨导传送,针对这一特性,结合医疗科技的发展,人工听觉装置成为研究的热点。
人工听觉装置根据刺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植入式助听器、人工中耳(振动声桥)、人工耳蜗、人工脑干植入、人工中脑植入等,其中植入式助听器包括骨锚式助听器和骨桥。
骨锚式助听器,包括声音处理器、钛质桥基、钛质螺钉,声音处理器起到接收、放大声音,并转换为振动的作用;钛质桥基连接声音处理器与植入螺钉,手术植入到耳后的颅骨,并与骨组织整合。工作原理,声音处理器拾取环境中的声刺激,经电磁转换弧直接通过植入颅骨内的钛质螺钉引起高效振动,最终刺激内耳和听神经产生听力。但是骨锚助听器创伤大,具有并发症,容易感染。
骨桥,包括音频处理器(Audio Processor)、骨传导植入体(Bone ConductionImplant)、漂浮传感器,其音频处理器位于体外,骨传导植入体植入皮肤内、音频处理器和骨导植入体间通过磁体吸引,使得音频处理器能够固定在头发下。工作原理是音频处理器的麦克风接收外界的声波,并将声波转换成信号,这些信号通过皮肤传递到骨传导植入体,骨传导植入体被安装在颞骨上,骨导植入体的转换器将信号转化成机械振动的信号,机械振动的信号进入漂浮传感器的振动装置,振动装置在漂浮传感器的作用下发射出声波,其声波传递至内耳,使得内耳呈自然振动,进而把信息传递至大脑。适应与单侧聋、中耳炎导致的混合聋以及小而畸形导致的混合聋,创伤小,并发症少。
但是骨桥的振动装置是通过声波传导的方式刺激内耳,引起内耳振动,声波刺激内耳振动效率低。结合骨描式助听器和骨桥的两者的结构的优点,避免骨描式助听器创伤大,骨桥振动效率低的缺点。一种新型的助听器正在迅猛发展,该助听器为骨导助听器,其骨导助听器结合了骨锚式助听器直接刺激颅骨的优点传导,以及骨桥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现有的骨导助听器分为体外佩戴式骨导助听器和部分植入体内式骨导助听器,其体外佩戴式骨导助听器作用在皮肤上时,皮肤的韧性组织会引起声音衰减,听力效果差,而部分植入体内式骨导助听器其振动装置直接刺激颅骨部位,听力效果好。骨导助听器在体外和体内的位置不同,其涉及的具体结构也不同。
植入体内式骨导助听器的核心部分为振动装置,现有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为振动片或振动板,振动片或振动板在变化的磁场中振动,使得颅骨振动,但存在以下缺点:1、振动片或振动板的振幅小,对颅骨的冲击小,振动不明显,振动效率低;2、振动片或振动板振动频率低,不适合高频振动;3、振动片或振动板振动接触面积大,撞击力不集中,灵敏度低。
其次,植入体内的振动装置,相对与人体系统而言,其振动装置为异物,因此,为了减少异物感,其振动装置需要考虑组织相溶性,尺寸小。
另外,体外骨导助听器其密封性影响因素小,甚至可不予考虑,但对于植入体内式的骨导助听器,需要考虑其振动装置的密封性,灵敏度及可靠性,其要求振动装置各部件间装配连接可靠。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尺寸小,结构简洁,可靠性好,振动效率高,密封性好,可高频振动,灵敏度高及组织相溶的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尺寸小,结构简洁,可靠性好,振动效率高,密封性好,可高频振动,灵敏度高及组织相溶的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包括第一振子、第二振子、簧片、簧片压板、导磁片、线圈骨架、线圈、磁铁、固定架、外壳;所述第一振子呈阶梯结构,所述第一振子包括底部圆柱体、第一凸台、第二凸台、顶部圆柱体;所述的底部圆柱体、第一凸台、第二凸台、顶部圆柱体是一次整体成型的;所述的底部圆柱体、第一凸台、第二凸台、顶部圆柱体共轴线;所述第二凸台的外周面装配有第二振子和磁铁;所述第二振子呈阶梯结构;所述第二振子的顶部端面与第二凸台的顶部端面平齐;所述磁铁的顶部端面与第二振子的底面端面平齐;所述磁铁的底部端面与第一凸台的顶部端面平齐;所述第一振子置于固定架中;所述固定架侧壁设有出线孔;所述固定架为两端开口结构,且两端均设有沉孔;所述沉孔上均粘接有簧片和簧片压板,其簧片压板位于簧片的外侧;所述的磁铁外周面还装配有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线圈骨架两端面均装配有导磁片;所述外壳包括上盖、下盖、固定板;所述上盖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下盖设有内螺纹;所述的上盖与下盖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下盖侧壁设有出线孔;所述下盖上装配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
所述固定板与下盖采用环周满焊的连接方式。
所述第一振子采用电工钢制造而成。
所述第一振子上的顶部圆柱体的直径为2.6mm。
所述第一振子与上盖相垂直。
所述线圈骨架呈“工”形。
所述簧片内侧与导磁片具有间隙。
所述下盖端面相对固定板端面平齐或向外延伸。
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包括第一振子、第二振子、簧片、簧片压板、导磁片、线圈骨架、线圈、磁铁、固定架、外壳;所述第一振子装配在磁铁上端面上;所述的磁铁外周设有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缠绕有线圈;所述线圈骨架两端面设有导磁片;所述导磁片为阶梯结构,其阶梯结构端面上装配有簧片压板和簧片;所述簧片压板位于簧片外侧;所述簧片通过焊接固定在簧片压板上;所述第二振子装配在磁铁下端面上;所述导磁片和线圈骨架均位于固定架中;所述固定架为两端开口结构,其固定架侧壁设有出线孔;所述固定架装配在外壳中;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设有内螺纹,所述上盖设有外螺纹;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下盖设有出线孔;所述下盖设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板与下盖采用环周满焊的连接方式。
所述的第一振子端部与上盖之间设置有间隙。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可高频振动,振动效率高,振幅大;
2、第一振子工作接触面直径小,第一振子振动时,与上盖的接触面积小,且第一振子与上盖相垂直,使得振动撞击力比较集中,灵敏度高,使得微弱的振动信号的声音也能够引起颅骨振动;
3、设有线圈骨架,可收纳线圈,可防止线圈移位;第一振子振动效率高,有用功输出大,可减少线圈损失的热量,避免线圈因损失热量多而影响音质,线圈的电流为微小电流,使得振动装置使用寿命长;
4、设有封闭式结构外壳,对振动装置进一步密封,一方面避免体内的淋巴液渗入振动装置中,影响振动装置的振动效果,另一方面,密封整个振动装置,使得振动装置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使得声音响度好;
5、设有簧片,簧片在振子的振动下,引起簧片变形,进而产生弹力作用在振子上,使得第一振子振动时具有较大的振幅,冲击性强;
6、外壳采用上盖和下盖螺纹连接,使得上盖和下盖之间距离可调,通过调节上盖和下盖之间的装配距离,就可调节上盖与第一振子之间的距离,使得该振动装置实现声音频率可调,解决了其它结构频率不可调的缺陷;
7、第一振子的工作接触部件还可设计成呈乳头状,在提高振动效率的同时可减少声音振动信号的损失量;
8、还设有内环和外环的以及弧形筋板的簧片,辅助第一振子产生较大振幅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弹性,避免簧片损坏;
9.振动装置创伤小,并发症少。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装配示意图。
附图3第一振子半剖示意图。
附图4为固定架剖面示意图。
附图5为外壳剖面示意图。
附图6为簧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装配示意图。
附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装配示意图。
附图10为另一种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另一种第一振子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第一振子 11.第一凸台
12.第二凸台 13.底部圆柱体
14.顶部圆柱体 2.第二振子
3.磁铁 4.簧片
41.环形孔 42.连筋部
43.外环 44.内环
45.簧片压板 5.线圈骨架
51.线圈 52.导磁片
6.固定架 61.沉孔
62.出线孔 7.外壳
71.上盖 72.下盖
73.螺纹 74.固定板
75.固定孔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包括第一振子1、第二振子2、簧片4、簧片压板45、导磁片52、线圈骨架5、线圈51、磁铁3、固定架6、外壳7。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装配示意图。所述第一振子1呈阶梯结构,所述第一振子1包括底部圆柱体13、第一凸台11、第二凸台12、顶部圆柱体14;所述的底部圆柱体13、第一凸台11、第二凸台12、顶部圆柱体14是一次整体成型的;所述的底部圆柱体13、第一凸台11、第二凸台12、顶部圆柱体14共轴线(见图3);所述第二凸台12的外周面装配有第二振子2和磁铁3;所述第二振子2呈阶梯结构;所述第二振子2的顶部端面与第二凸台12的顶部端面平齐;所述磁铁3的顶部端面与第二振子2的底面端面平齐;所述磁铁3的底部端面与第一凸台11的顶部端面平齐;所述第一振子1置于固定架6中;所述固定架6侧壁设有出线孔62;所述固定架6为两端开口结构,且两端均设有沉孔61(见图4);所述沉孔61上均粘接有簧片4和簧片压板45,其簧片压板45位于簧片4的外侧;所述的磁铁3外周面还装配有线圈骨架5;所述线圈骨架5上缠绕有线圈51;所述线圈骨架5两端面均装配有导磁片52;所述导磁片52与簧片4的在轴向方向上设有间隙;所述导磁片52径向上与第一振子1和第二振子2均设有间隙。
请参照图5,图5为外壳剖面示意图。所述外壳7包括上盖71、下盖72、固定板74;所述上盖71上设有外螺纹73;所述下盖72设有内螺纹73;所述的上盖71与下盖72通过螺纹73固定连接;所述下盖72侧壁设有出线孔62;所述下盖72上装配有固定板74,其固定板74与下盖72采用环周满焊的连接方式;所述下盖72底部端盖相对固定板74向外延伸;所述的固定板74上设有固定板孔75;
请参照图6,图6为簧片结构示意图。所述簧片4由硬性不锈钢或者65弹簧钢制造而成,所述簧片4包括簧片4本体,其簧片4本体上设有环形孔41,其环形孔41之间设置有连筋部42;环形孔41形成间断间隔,并且相连圈环形孔41的连筋部42交错设置,且交错的连筋部42的夹角为60度;所述簧片4共有五圈,其环形孔41总共设置成四圈;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振子1采用电工钢制造而成;所述第一振子1为振动部件,其振动原理为:线圈51上产生变化的感应电流,使得磁铁3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引起第一振子1上下振动,第一振子1全程贯穿在变化的磁场中,适合高频振动,使得第一振子1振动效率高,冲击性强,进而使得颅骨振动明显,便于声音的传送;第一振子1工作接触面直径即位于第一振子1上的顶部圆柱体14的直径很小;第一振子1振动时,与上盖71的接触面积小,且第一振子1与上盖71相垂直,使得振动撞击力比较集中,灵敏度高,使得微弱的振动信号的声音也能够引起颅骨振动;
振动装置除了上述的高频振动外,还可中低频振动,其中低频振动效果好,能解决日常生活中言语问题,高频振动效果好,可以改善音质,设定患者可以听音乐。
所述磁铁3为中空圆柱体结构,磁铁3内壁与第二凸台12外径相配合,磁铁3外径与第一凸台11相配合;所述磁铁3由N35H汝铁磞稀土磁钢制造而成,冲磁方向为轴向方向,具有极高的磁能积和矫力,同时高能量密度的优点。
所述的线圈骨架5材质为尼龙,质轻且坚硬,尺寸稳定性好,是一种优良的工程塑料;所述线圈骨架5呈“工”形(见图1),线圈骨架5用于收线圈51,而现有振动装置中线圈51通常是直接设置在振动装置中,与现有的振动装置的线圈51相比,线圈骨架5可防止线圈51移位,工作状态下,线圈51中具有变化的感应电流产生化的磁场,其变化的磁场可作用与磁铁3,引起磁铁3运动,根据电磁关系原理,磁铁3运动也会产生变化的磁场作用与线圈51,引起线圈51移位,影响振动装置的效率;另外,第一振子1振动效率高,有用功输出大,可减少线圈51损失的热量,避免线圈51因损失热量多而影响音质,线圈51的电流为微小电流,使得振动装置使用寿命长;
所述的簧片4具有传递第一振子1振动作用,其实质是一种传振片。因簧片4在振子的振动下,引起簧片4变形,进而产生弹力作用在振子上,使得第一振子1振动时具有较大的振幅,冲击性强;弹簧片4上毎一圈的连筋部42夹角为120度,且相邻连筋部42夹角为60度,可防止簧片4倾斜振动,所述连筋部42设置成四圈,增加了簧片4的振动力臂,具有较大的弹力,使得第一振子1具有较大的振幅;所述簧片4内侧与导磁片52具有间隙,可保证簧片4能够在间隙内充分振动;所述的簧片4外侧设有簧片压板45,用于防止簧片4脱落;所述的导磁片52用于加强磁性,防止漏磁;
所述的固定架6为两端为沉孔61设计,加之第一振子1和第二振子2为阶梯结构设计,将簧片4及簧片压板45装配在固定架6的沉孔61上,且簧片4和簧片压板45中央很好的契合在阶梯结构的端面上,使得振动装置具有良好可靠性和密封性;
所述的外壳7为封闭式结构,对振动装置进一步密封,一方面避免体内的淋巴液渗入振动装置中,影响振动装置的振动效果,另一方面,密封整个振动装置,使得振动装置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使得声音响度好;其振动装置装配在外壳7中时,第一振子1的顶部圆柱体14端面与上盖71之间设置有间隙,提供了第一振子1振动的空间;外壳7采用上盖71和下盖72螺纹73连接,使得上盖71和下盖72之间距离可调,通过调节上盖71和下盖72之间的装配距离,就可调节上盖71与第一振子1的距离,使得第一振子1能够不断敲击上盖71,防止因间隙过大,第一振子1不能够敲击上盖71,间隙过小时,冲击力小,影响振动效果。
所述固定板74通过环周满焊的连接方式固定在下盖72上,本实施例中,固定板孔75的共有两个,且两个固定板孔75呈180度,固定板74上固定部分可根据需要灵活设计,为了加强稳定性,可在固定板74上设置三个固定板孔75,固定板孔75夹角为120度,这样通过三个固定板孔75来固定,稳定性好。
所述下盖72的外端面相对固定板74向外延伸,下盖72向外延伸形成凸起,振动装置经过手术植入后,通过下盖72向外延伸形成凸起的部分便于调节上盖71与下盖72之间的装配距离,进而调整上盖71内壁与振动装置的距离;
实施例2
请参照图7,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装配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固定板74的端面与下盖72端面平齐,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安装时操作方便。
实施例3
请参照图8,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包括第一振子1、第二振子2、簧片4、簧片压板45、导磁片52、线圈骨架5、线圈51、磁铁3、固定架6、外壳7;
请参照图9,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装配示意图。所述第一振子1装配在磁铁3上端面上;所述的磁铁3外周设有线圈骨架5;所述线圈骨架5缠绕有线圈51;所述线圈骨架5两端面设有导磁片52;所述导磁片52为阶梯结构,其阶梯结构端面上装配有簧片压板45和簧片4;所述簧片压板45位于簧片4外侧;所述簧片4通过焊接固定在簧片压板45上;所述第二振子2装配在磁铁3下端面上;所述导磁片52和线圈骨架5均位于固定架6中;所述固定架6为两端开口结构,其固定架6侧壁设有出线孔62;所述固定架6装配在外壳7中;所述外壳7包括上盖71和下盖72;所述上盖71设有外螺纹73,所述下盖71设有内螺纹73;所述上盖71和下盖72通过螺纹73固定连接;所述下盖72设有出线孔62;所述下盖72设有固定板74;所述的固定板74上设有固定板孔75;所述固定板74与下盖72采用环周满焊的连接方式;所述的第一振子1端部与上盖71之间设置有间隙。
请参照图10,图10为另一种簧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簧片4为风车状;所述簧片4包括外环43和内环44,其外环43和内环44之间通过连筋部42连接,所述连筋部42呈弧形;其连接部共有三个;使得簧片4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弹性,避免簧片4因振动频率高造成损坏。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结构形状以及连接位置相同的部件为,外壳7、线圈骨架5、线圈51;结构形状及连接位置不同的部件为:第一振子1、第二振子2、簧片4、簧片压板45、固定板74、导磁片52;第一振子1的工作接触部件呈乳头状(见图11),在提高振动效率的同时可减少声音振动信号的损失量;所述第二振子2在装配在磁铁3下端面,在满足整个振动装置的密封性的同时使得整个装置更薄,便于手术植入;所述的簧片4以及簧片压板45在传递振动能量,辅助第一振子1产生较大振幅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弹性,避免簧片4损坏;所述的磁铁3呈实心结构,使得具有较强的磁性;所述的导磁片52呈阶梯结构,在增强振动装置磁性的同时便于把定位簧片4和簧片压板45;所述的固定架6为简单圆柱形结构,便于安装,无需考虑固定架6与其它各部件的位置关系。
本发明的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可高频振动,振动效率高,振幅大;第一振子1工作接触面直径为2.6mm的圆柱面,第一振子1振动时,与上盖71的接触面积小,且第一振子1与上盖71相垂直,使得振动撞击力比较集中,灵敏度高,使得微弱的振动信号的声音也能够引起颅骨振动;设有线圈骨架5,可收纳线圈51,可防止线圈51移位;第一振子1振动效率高,有用功输出大,可减少线圈51损失的热量,避免线圈51因损失热量多而影响音质,线圈51的电流为微小电流,使得振动装置使用寿命长;设有簧片4,簧片4在振子的振动下,引起簧片4变形,进而产生弹力作用在振子上,使得第一振子1振动时具有较大的振幅,冲击性强;设有封闭式结构外壳7,对振动装置进一步密封,一方面避免体内的淋巴液渗入振动装置中,影响振动装置的振动效果,另一方面,密封整个振动装置,使得振动装置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使得声音响度好;外壳7采用上盖71和下盖72螺纹73连接,使得上盖71和下盖72之间距离可调,通过调节上盖71和下盖72之间的装配距离,就可调节上盖71与第一振子1之间的距离,一方面使得第一振子1能够不断敲击上盖71,防止因间隙过大,第一振子1不能够敲击上盖71,间隙过小时,冲击力小,影响振动效果,另一方面,该振动装置实现声音频率可调,解决了其他结构频率不可调的缺陷;第一振子1的工作接触部件还可设计成呈乳头状,在提高振动效率的同时可减少声音振动信号的损失量;还设有内环44和外环43的以及弧形筋板的簧片4,辅助第一振子1产生较大振幅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弹性,避免簧片4损坏;振动装置创伤小,并发症少。
现有的骨导助听器的振动部件为振动片或振动板时,其振动片或振动板设计尺寸较大,使得整个装置结构尺寸大,本发明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实施例中的第一振子1与振动片或振动板相比,其尺寸较小,进而整个振动装置结构尺寸小,因尺寸小,对人体系统的异物感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装置包括第一振子、第二振子、簧片、簧片压板、导磁片、线圈骨架、线圈、磁铁、固定架、外壳;所述第一振子呈阶梯结构,所述第一振子包括底部圆柱体、第一凸台、第二凸台、顶部圆柱体;所述的底部圆柱体、第一凸台、第二凸台、顶部圆柱体是一次整体成型的;所述的底部圆柱体、第一凸台、第二凸台、顶部圆柱体共轴线;所述第二凸台的外周面装配有第二振子和磁铁;所述第二振子呈阶梯结构;所述第二振子的顶部端面与第二凸台的顶部端面平齐;所述磁铁的顶部端面与第二振子的底面端面平齐;所述磁铁的底部端面与第一凸台的顶部端面平齐;所述第一振子置于固定架中;所述固定架侧壁设有出线孔;所述固定架为两端开口结构,且两端均设有沉孔;所述沉孔上均粘接有簧片和簧片压板,其簧片压板位于簧片的外侧;所述的磁铁外周面还装配有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线圈骨架两端面均装配有导磁片;所述外壳包括上盖、下盖、固定板;所述上盖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下盖设有内螺纹;所述的上盖与下盖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下盖侧壁设有出线孔;所述下盖上装配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的第一振子端部与上盖之间设置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下盖采用环周满焊的连接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子采用电工钢制造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子上的顶部圆柱体的直径为2.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子与上盖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呈“工”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内侧与导磁片具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端面相对固定板端面平齐或向外延伸。
9.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装置包括第一振子、第二振子、簧片、簧片压板、导磁片、线圈骨架、线圈、磁铁、固定架、外壳;所述第一振子装配在磁铁上端面上;所述的磁铁外周设有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缠绕有线圈;所述线圈骨架两端面设有导磁片;所述导磁片为阶梯结构,其阶梯结构端面上装配有簧片压板和簧片;所述簧片压板位于簧片外侧;所述簧片通过焊接固定在簧片压板上;所述第二振子装配在磁铁下端面上;所述导磁片和线圈骨架均位于固定架中;所述固定架为两端开口结构,其固定架侧壁设有出线孔;所述固定架装配在外壳中;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设有内螺纹,所述上盖设有外螺纹;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下盖设有出线孔;所述下盖设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板与下盖采用环周满焊的连接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振子端部与上盖之间设置有间隙。
CN201510494548.0A 2015-08-13 2015-08-13 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 Active CN105142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94548.0A CN105142087B (zh) 2015-08-13 2015-08-13 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94548.0A CN105142087B (zh) 2015-08-13 2015-08-13 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2087A CN105142087A (zh) 2015-12-09
CN105142087B true CN105142087B (zh) 2018-06-08

Family

ID=54727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94548.0A Active CN105142087B (zh) 2015-08-13 2015-08-13 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420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5546B (zh) * 2017-11-28 2019-12-10 苏州佑克骨传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于太阳眼镜的骨传导耳机
CN110898332A (zh) * 2019-04-03 2020-03-24 广州易和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磁振热治疗垫的磁振热导子及磁振热治疗垫
CN111601223A (zh) * 2020-07-14 2020-08-28 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式骨传导拾振换能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60321Y (zh) * 2008-03-11 2008-12-03 王新文 振动扬声器
CN102497610A (zh) * 2011-12-23 2012-06-13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的传振片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92460A (ja) * 2006-10-04 2008-04-17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骨伝導スピーカ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60321Y (zh) * 2008-03-11 2008-12-03 王新文 振动扬声器
CN102497610A (zh) * 2011-12-23 2012-06-13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的传振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2087A (zh) 2015-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46532B2 (en) Bone conduct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hearing
AU608200B2 (en) Shielded magnetic assembly for use with a hearing aid
US20170325035A1 (en) 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with specific internal geometry
US10091594B2 (en) Bone conduction magnetic retention system
JP3548805B2 (ja) 補聴システム及び補聴方法
AU760815B2 (en) Transducer arrangement for partially or fully implantable hearing aids
CA2280059C (en) Implantable device for treatment of tinnitus
CN105142087B (zh) 一种植入体内的骨导助听器振动装置
CN104320748A (zh) 颅骨振动单元
JP2008508039A (ja) 電磁ヒアリングデバイスのための改善された送信機および変換機
EP1536852A2 (e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 with multiple transducers
KR20120139026A (ko) 구동력이 우수한 3코일 타입의 정원창 구동 진동체
JPH09327098A (ja) 補聴器
US20130172662A1 (en) Partially implantable hearing assistance system
KR100819940B1 (ko) 골전도 이어폰
CN108632726A (zh) 骨传导转换器
CN105050015A (zh) 植入式的骨导助听器专用振子
CN208509258U (zh) 骨传导转换器
CN213547841U (zh) 一种全柔性骨传导振子及其助听设备
CN104936119A (zh) 新型听力补偿作动器装置
CN109662831A (zh) 一种电子耳膜系统及方法
CN111939035A (zh) 便携式经颅音乐振动刺激发生设备
KR20130002565A (ko) 진동 전달 효율이 우수한 정원창 구동 트랜스듀서용 연결부재
CN110269747A (zh) 耳蜗神经感音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