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38884B - 验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验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38884B
CN105138884B CN201510505459.1A CN201510505459A CN105138884B CN 105138884 B CN105138884 B CN 105138884B CN 201510505459 A CN201510505459 A CN 201510505459A CN 105138884 B CN105138884 B CN 1051388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texture
matching template
fingerprint
match
te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54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38884A (zh
Inventor
杨良印
刘旭国
郭卫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0545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388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38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8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38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8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验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其中验证方法包括:通过电子设备的纹理采集器获得第一指纹纹理;基于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进行匹配;通过所述纹理采集器获得第二指纹纹理;基于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进行匹配;当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且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时,确定验证成功;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为所述第一指纹纹理在基于匹配模板匹配过程中的验证增强。根据本发明的验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利用一个匹配模板进行增强的指纹验证,不仅能够对同一个用户的多个指纹纹理进行验证,还能够对多个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从而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Description

验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验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利用一个匹配模板不仅能够对同一个用户的多个指纹纹理进行验证,还能够对多个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从而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的验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指纹纹理进行身份验证的方式越来越普遍,指纹验证不仅在打卡器、门锁等得到应用,而且在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解锁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指纹验证的原理是将通过纹理采集器采集的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通过验证,否则不通过验证。其中,匹配模板通过用户实现向电子设备录入指纹纹理而建立。电子设备在录入指纹信息时,通过电子设备的纹理采集器多次采集(通常为采集6-12次)手指的多个不同的区域的指纹纹理,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指纹匹配模板。
然而,现有的指纹验证无法确认这多个不同的区域的纹理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电子设备无法知道多次采集的指纹纹理是来自同一个手指还是不同的手指。这导致当录入时使用了多个手指(甚至是不同用户的手指)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这些多个手指中的任何一个就有可能通过验证,因此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此,人们需要安全性更高的增强的指纹验证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以上课题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验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利用一个匹配模板进行增强的指纹验证,不仅能够对同一个用户的多个指纹纹理进行验证,还能够对多个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从而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验证方法,其中包括:通过电子设备的纹理采集器获得第一指纹纹理;基于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进行匹配;通过所述纹理采集器获得第二指纹纹理;基于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进行匹配;当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且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时,确定验证成功;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为所述第一指纹纹理在基于匹配模板匹配过程中的验证增强。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纹理采集器,配置来采集指纹纹理;处理器,配置来通过所述纹理采集器获得第一指纹纹理以及第二指纹纹理,基于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以及第二指纹纹理分别与所述匹配模板进行匹配,当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且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时,确定验证成功,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为所述第一指纹纹理在基于匹配模板匹配过程中的验证增强。
根据本发明的验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利用一个匹配模板进行增强的指纹验证,不仅能够对同一个用户的多个指纹纹理进行验证,还能够对多个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从而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2(a)、(b)、(c)是用于说明指纹纹理采集的区域的示意图。
图3(a)、(b)是本发明的验证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使用匹配点进行安全验证的示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验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验证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验证方法。本发明的验证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智能型电子设备、也可以是门锁、打卡器等专用设备,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任何能够进行指纹纹理安全验证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中包括纹理采集器,用于采集指纹纹理。纹理采集器优选是电容式的采集器,其利用凸点处和凹点处接触电极的实际距离大小不同,因此形成的电容/电感值不同,从而生成指纹纹理图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光学式、生物射频式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采集器,只要能够采集指纹即可。电子设备可以访问规定的匹配模板。匹配模板可以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当中,也可以存储在远程的数据库当中并且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或者其他方式访问。在本发明中,可以是通过多次采集同一手指的不同区域的指纹纹理而建立匹配模板,但可以采集不同手指的指纹纹理而建立匹配模板。因此,本发明的匹配模板可以是至少成功录入两个指头的指纹纹理的匹配模板。在匹配模板中存在不同手指的指纹纹理情况下,可以是相同用户的不同手指的指纹纹理,也可以是不同用户的手指的指纹纹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验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通过电子设备的纹理采集器获得第一指纹纹理(步骤S110)。具体而言,提示用户在纹理采集器上按压手指的至少一个部位,从而获得第一指纹纹理。
接下来,基于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进行匹配(步骤S120)。典型地,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获得匹配模板,将该第一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进行比较。此时能够计算出第一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之间的匹配度(例如,匹配点的数量或者匹配面积),当匹配度大于规定阈值(例如匹配点的数量大于60个,或者匹配面积大于70%等等)时匹配成功,当匹配度小于规定阈值时匹配失败。
随后,通过所述纹理采集器获得第二指纹纹理(步骤S130)。第二指纹纹理可以是与第一指纹纹理相同的手指的不同部位,也可以是相同用户的两个不同手指的指纹纹理,甚至还可以是不同的用户的手指的指纹纹理。应当指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具有多个纹理采集器,使得电子设备能够同时采集多个指纹纹理,而不受上述顺序的限制。例如,当电子设备具有两个纹理采集器时,用户可以将两个手指分别与两个纹理采集器接触,从而可以在获得第一指纹纹理(步骤S110)的同时,获得第二指纹纹理(步骤S130)。
随后,基于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进行匹配(步骤S140)。匹配的过程与第一指纹纹理的匹配相同,因此在这里不再详细叙述。应当指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在基于第一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进行匹配(步骤S120)的同时,基于第二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进行匹配(步骤S140)而不受上述顺序的限制。
在基于第一指纹纹理以及第二指纹纹理分别与匹配模板进行匹配后,判断是否为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且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步骤S150)。当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且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时(步骤S150,是),确定验证成功(步骤S160)。相反,当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失败或者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失败时(步骤S150,否),确定验证失败(步骤S170)。
应当指出,在本发明中,在基于第一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进行了匹配之后,对于第二指纹纹理使用了相同的匹配模板进行匹配,第二指纹纹理为第一指纹纹理在基于匹配模板匹配过程中的验证增强。
通过以上方法,利用一个匹配模板进行增强的指纹验证,不仅能够对同一个用户的多个指纹纹理进行验证,还能够对多个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从而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然而,每次进行验证时都需要采集两个指纹纹理可能对于一些无需高安全级别的场景下对用户带来繁琐与不便。对此,本发明的验证方法还可以具有两个安全验证策略:第一验证策略为安全系数较低的安全验证策略,例如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或者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时确定验证成功。第二验证策略为安全系数较高的安全验证策略,例如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且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时,确定验证成功。此时,可以使用增强指令来选择采用第一验证策略还是第二验证策略。具体而言,可以当没有获得增强指令时采用第一验证策略;当获得增强指令时,响应于该验证增强指令,控制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安全验证策略从第一验证策略切换到第二验证策略。这样,用户可以根据具体使用场景灵活选择第一验证策略还是第二验证策略,实现验证效率与验证安全的并存。
然而,当第一指纹纹理和第二指纹纹理为一个手指的不同区域时,可能出现重叠的部分。图2是用于说明指纹纹理采集的区域的示意图。图2中第一指纹纹理为区域1,第二指纹纹理为区域2。如图2(a)所示,区域1与区域2可能是完全不重复的两个不同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本发明的上述处理进行增强的安全认证,大幅度提高安全性。然而,有时会出现如图2(b)所示的情况,即区域1与区域2部分重叠。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两次验证的区域具有重叠部分,因此与完全不重复的情况相比,经过验证的总共区域减少,安全性有所下降。如果第一指纹纹理和第二指纹纹理的重叠的区域较大,如图2(c)所示,则通过增强的安全验证所增加的验证区域很小,因此安全性较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本发明的验证方法可以在基于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进行匹配后,当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进行匹配成功时,记录属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一组匹配点。同样地,在基于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进行匹配后,当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进行匹配成功时,记录属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二组匹配点。随后,确定所述第一组匹配点和第二组匹配点中不重复的匹配点的个数是否为规定阈值以上,当所述第一组匹配点和第二组匹配点中不重复的匹配点的个数为规定阈值以上时,确定验证成功。
下面,以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的匹配点超过60个时确定为匹配成功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其他的匹配点的阈值来判断匹配是否成功,也可以按照匹配面积的比例或者其他标准判断匹配是否成功。图3是本发明的验证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使用匹配点进行安全验证的示例图。如图3(a)所示,如果第一指纹纹理的匹配点为63个、第二指纹纹理的匹配点为71个的情况下,由于第一指纹纹理和第二指纹纹理的匹配点都超过了60个,因此均能够匹配成功。此时,分别记录第一指纹纹理和第二指纹纹理的匹配点,并且观察两者的匹配点中有多少个匹配点重复。在确定存在28个重复匹配点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得出非重复的匹配点为106个。如果将规定阈值设定为100个匹配点,则确定验证成功。如图3(b)所示,如果同样是第一指纹纹理的匹配点为63个、第二指纹纹理的匹配点为71个,但存在38个重复的匹配点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得出非重复的匹配点为96个。如果将规定阈值设定为100个匹配点,则确定验证失败。
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在进行安全验证时考虑重复的匹配点,并且重复的匹配点较多的情况下确定验证失败,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将本发明应用于多个用户的优选实施例。下面,将两个用户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更多的用户的情况。
由于本优选实施例与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处理大体相同,因此省略其重复部分的详细说明。本优选实施例与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匹配模板包括多个用户的指纹纹理。具体而言,通常情况下通过多次采集同一个手指的不同区域的指纹纹理(例如采集6-12次)以形成完整的匹配模板。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建立上述匹配模板时采集第一用户的指纹纹理以及第二用户的指纹纹理,在录入成功后,在一个匹配模板当中就能够包括两个用户的指纹纹理。在验证过程中,基于第一指纹纹理和第二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进行匹配时,本优选实施例基于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一用户的指纹纹理进行匹配并且基于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二用户的指纹纹理进行匹配。当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一用户的指纹纹理匹配成功且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二用户的指纹纹理匹配成功时确定验证成功。
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需要多个用户的指纹纹理才能够验证成功,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此外,本优选实施例是通过一个匹配模板来对多个用户的指纹纹理进行安全验证,因此有利于节省存储空间以及运行开销,进一步提高了安全验证的效率。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验证方法的多个实施例。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作出各种组合、修改或者变形。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电子设备】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智能型电子设备、也可以是门锁、打卡器等专用设备,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任何能够进行指纹纹理安全验证的电子设备。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功能框图。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400包括:纹理采集器410、处理器420。其中电子设备400可以包括多个纹理采集器410。应当指出,电子设备400除了上述部件以外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显示单元、电池等其他部件,但由于这些部件不构成本发明的发明点,因此在这里省略其说明。
纹理采集器410用于采集指纹纹理。纹理采集器优选是电容式的采集器,其利用凸点处和凹点处接触电极的实际距离大小不同,因此形成的电容/电感值不同,从而生成指纹纹理图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光学式、生物射频式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采集器,只要能够采集指纹即可。
电子设备400可以访问规定的匹配模板。匹配模板可以存储在电子设备400的存储器当中,也可以存储在远程的数据库当中并且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或者其他方式访问。在本发明中,可以是通过多次采集同一手指的不同区域的指纹纹理而建立匹配模板,但可以采集不同手指的指纹纹理而建立匹配模板。因此,本发明的匹配模板可以是至少成功录入两个指头的指纹纹理的匹配模板。在匹配模板中存在不同手指的指纹纹理情况下,可以是相同用户的不同手指的指纹纹理,也可以是不同用户的手指的指纹纹理。
处理器420可以是任何具有运算功能的处理器,下面详细说明处理器420的处理:
首先,通过电子设备的纹理采集器获得第一指纹纹理。具体而言,提示用户在纹理采集器上按压手指的至少一个部位,从而获得第一指纹纹理。
接下来,基于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进行匹配。典型地,可以获得匹配模板,并且将该第一指纹纹理与该匹配模板进行比较。此时能够计算出第一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之间的匹配度(例如,匹配点的数量或者匹配面积),当匹配度大于规定阈值(例如匹配点的数量大于60个,或者匹配面积大于70%等等)时匹配成功,当匹配度小于规定阈值时匹配失败。
随后,通过所述纹理采集器获得第二指纹纹理。第二指纹纹理可以是与第一指纹纹理相同的手指的不同部位,也可以是相同用户的两个不同手指的指纹纹理,甚至还可以是不同的用户的手指的指纹纹理。应当指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具有多个纹理采集器,使得电子设备400能够同时采集多个指纹纹理,而不受上述顺序的限制。例如,当电子设备400具有两个纹理采集器410-1、410-2时,用户可以将两个手指分别与两个纹理采集器接触,从而可以在获得第一指纹纹理的同时,获得第二指纹纹理。
随后,基于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进行匹配。匹配的过程与第一指纹纹理的匹配相同,因此在这里不再详细叙述。应当指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在基于第一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进行匹配的同时,基于第二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进行匹配,而不受上述顺序的限制。
在基于第一指纹纹理以及第二指纹纹理分别与匹配模板进行匹配后,判断是否为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且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当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且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时,确定验证成功。相反,当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失败或者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失败时,确定验证失败。
应当指出,在本发明中,在基于第一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进行了匹配之后,对于第二指纹纹理使用了相同的匹配模板进行匹配,第二指纹纹理为第一指纹纹理在基于匹配模板匹配过程中的验证增强。
通过以上方法,利用一个匹配模板进行增强的指纹验证,不仅能够对同一个用户的多个指纹纹理进行验证,还能够对多个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从而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然而,每次进行验证时都需要采集两个指纹纹理可能对于一些无需高安全级别的场景下对用户带来繁琐与不便。对此,本发明的验证方法还可以具有两个安全验证策略:第一验证策略为安全系数较低的安全验证策略,例如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或者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时确定验证成功。第二验证策略为安全系数较高的安全验证策略,例如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且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时,确定验证成功。此时,可以使用增强指令来选择采用第一验证策略还是第二验证策略。具体而言,可以当没有获得增强指令时采用第一验证策略;当获得增强指令时,响应于该验证增强指令,控制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安全验证策略从第一验证策略切换到第二验证策略。这样,用户可以根据具体使用场景灵活选择第一验证策略还是第二验证策略,实现验证效率与验证安全的并存。
然而,当第一指纹纹理和第二指纹纹理为一个手指的不同区域时,可能出现重叠的部分。图2是用于说明指纹纹理采集的区域的示意图。图2中第一指纹纹理为区域1,第二指纹纹理为区域2。如图2(a)所示,区域1与区域2可能是完全不重复的两个不同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本发明的上述处理进行增强的安全认证,大幅度提高安全性。然而,有时会出现如图2(b)所示的情况,即区域1与区域2部分重叠。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两次验证的区域具有重叠部分,因此与完全不重复的情况相比,经过验证的总共区域减少,安全性有所下降。如果第一指纹纹理和第二指纹纹理的重叠的区域较大,如图2(c)所示,则通过增强的安全验证所增加的验证区域很小,因此安全性较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处理器420可以在基于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进行匹配后,当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进行匹配成功时,记录属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一组匹配点。同样地,在基于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进行匹配后,当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进行匹配成功时,记录属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二组匹配点。随后,确定所述第一组匹配点和第二组匹配点中不重复的匹配点的个数是否为规定阈值以上,当所述第一组匹配点和第二组匹配点中不重复的匹配点的个数为规定阈值以上时,确定验证成功。
下面,以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的匹配点超过60个时确定为匹配成功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其他的匹配点的阈值来判断匹配是否成功,也可以按照匹配面积的比例或者其他标准判断匹配是否成功。图3是本发明的验证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使用匹配点进行安全验证的示例图。如图3(a)所示,如果第一指纹纹理的匹配点为63个、第二指纹纹理的匹配点为71个的情况下,由于第一指纹纹理和第二指纹纹理的匹配点都超过了60个,因此均能够匹配成功。此时,分别记录第一指纹纹理和第二指纹纹理的匹配点,并且观察两者的匹配点中有多少个匹配点重复。在确定存在28个重复匹配点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得出非重复的匹配点为106个。如果将规定阈值设定为100个匹配点,则确定验证成功。如图3(b)所示,如果同样是第一指纹纹理的匹配点为63个、第二指纹纹理的匹配点为71个,但存在38个重复的匹配点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得出非重复的匹配点为96个。如果将规定阈值设定为100个匹配点,则确定验证失败。
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在进行安全验证时考虑重复的匹配点,并且重复的匹配点较多的情况下确定验证失败,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将本发明应用于多个用户的优选实施例。下面,将两个用户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更多的用户的情况。
由于本优选实施例与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处理大体相同,因此省略其重复部分的详细说明。本优选实施例与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匹配模板包括多个用户的指纹纹理。具体而言,通常情况下通过多次采集同一个手指的不同区域的指纹纹理(例如采集6-12次)以形成完整的匹配模板。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建立上述匹配模板时采集第一用户的指纹纹理以及第二用户的指纹纹理,在录入成功后,在一个匹配模板当中就能够包括两个用户的指纹纹理。在验证过程中,基于第一指纹纹理和第二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进行匹配时,本优选实施例基于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一用户的指纹纹理进行匹配并且基于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二用户的指纹纹理进行匹配。当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一用户的指纹纹理匹配成功且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二用户的指纹纹理匹配成功时确定验证成功。
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需要多个用户的指纹纹理才能够验证成功,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此外,本优选实施例是通过一个匹配模板来对多个用户的指纹纹理进行安全验证,因此有利于节省存储空间以及运行开销,进一步提高了安全验证的效率。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多个实施例。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作出各种组合、修改或者变形。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验证方法,其中包括:
通过电子设备的纹理采集器获得第一指纹纹理;
基于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进行匹配;
通过所述纹理采集器获得第二指纹纹理;
基于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进行匹配;
当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且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时,确定验证成功;
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为所述第一指纹纹理在基于匹配模板匹配过程中的验证增强;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进行匹配后包括:当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进行匹配成功时,记录属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一组匹配点;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进行匹配后包括:当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进行匹配成功时,记录属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二组匹配点;
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且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时确定验证成功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组匹配点和第二组匹配点中不重复的匹配点的个数是否为规定阈值以上;当所述第一组匹配点和第二组匹配点中不重复的匹配点的个数为规定阈值以上时,确定验证成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验证方法,其中,还包括:
获得验证增强指令;
响应于所述验证增强指令,控制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安全验证策略从第一验证策略切换到第二验证策略;
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安全验证策略为所述第二验证策略时,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且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时,确定验证成功;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安全验证策略为所述第一验证策略时,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时或者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时确定验证成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验证方法,
所述匹配模板中包括第一用户的指纹纹理以及第二用户的指纹纹理,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匹配模板进行匹配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一用户的指纹纹理进行匹配,
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进行匹配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二用户的指纹纹理进行匹配,
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且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时确定验证成功包括:
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一用户的指纹纹理匹配成功且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二用户的指纹纹理匹配成功时确定验证成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验证方法,还包括:
建立一个匹配模板,
其中所述匹配模板中成功录入至少两个指头的指纹纹理。
5.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
纹理采集器,配置来采集指纹纹理;
处理器,配置来通过所述纹理采集器分别获得第一指纹纹理以及第二指纹纹理,基于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以及第二指纹纹理分别与匹配模板进行匹配,当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且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时,确定验证成功,
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为所述第一指纹纹理在基于匹配模板匹配过程中的验证增强;
其中,所述处理器当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进行匹配成功时,记录属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一组匹配点;当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进行匹配成功时,记录属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二组匹配点,并且确定所述第一组匹配点和第二组匹配点中互不相同的匹配点的数量是否为规定阈值以上,当所述第一组匹配点和第二组匹配点中互不相同的匹配点的个数为规定阈值以上时,确定验证成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当获得验证增强指令时,响应于所述验证增强指令,控制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安全验证策略从第一验证策略切换到第二验证策略,所述处理器当安全验证策略为所述第二验证策略时,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且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时,确定验证成功;当安全验证策略为所述第一验证策略时,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或者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匹配成功时确定验证成功。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一用户的指纹纹理进行匹配,基于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二用户的指纹纹理进行匹配,并且当第一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一用户的指纹纹理匹配成功且所述第二指纹纹理与所述匹配模板的第二用户的指纹纹理匹配成功时确定验证成功。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处理器建立一个匹配模板,
其中所述匹配模板中成功录入至少两个指头的指纹纹理。
CN201510505459.1A 2015-08-17 2015-08-17 验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1388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5459.1A CN105138884B (zh) 2015-08-17 2015-08-17 验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5459.1A CN105138884B (zh) 2015-08-17 2015-08-17 验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8884A CN105138884A (zh) 2015-12-09
CN105138884B true CN105138884B (zh) 2018-10-12

Family

ID=54724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5459.1A Active CN105138884B (zh) 2015-08-17 2015-08-17 验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388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4809B (zh) * 2015-12-29 2018-09-0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678142A (zh) * 2015-12-30 2016-06-15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5678140B (zh) * 2015-12-30 2019-11-15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方法及系统
CN106022066B (zh) * 2016-05-30 2019-04-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解锁方法及终端
CN106778163B (zh) * 2016-11-30 2019-11-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验证方法及移动终端
EP3631665A4 (en) * 2017-05-23 2021-03-03 Fingerprint Cards AB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AUTHENTICATING A USER
CN109255221A (zh) * 2018-08-01 2019-0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解锁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9886178A (zh) * 2019-02-14 2019-06-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录入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532749A (zh) * 2019-08-30 2019-12-03 捷德(中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处理装置、方法和智能卡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7364A (zh) * 2012-04-16 2013-10-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指纹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3902867A (zh) * 2012-12-26 2014-07-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保护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036177A (zh) * 2014-07-03 2014-09-10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指纹解锁装置及方法
CN104063644A (zh) * 2014-06-25 2014-09-24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的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4573651A (zh) * 2014-12-31 2015-04-29 北京天诚盛业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71304B2 (en) * 2003-05-15 2012-05-01 Activcard Ireland Limited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ultiple biometric template screening
EP2238562B1 (en) * 2007-12-24 2012-10-31 Telecom Italia S.p.A. Biometrics based identif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7364A (zh) * 2012-04-16 2013-10-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指纹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3902867A (zh) * 2012-12-26 2014-07-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保护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063644A (zh) * 2014-06-25 2014-09-24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的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4036177A (zh) * 2014-07-03 2014-09-10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指纹解锁装置及方法
CN104573651A (zh) * 2014-12-31 2015-04-29 北京天诚盛业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8884A (zh) 2015-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38884B (zh) 验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Song et al. Multi-touch authentication using hand geometry and behavioral information
Shahzad et al. Behavior based human authentication on touch screen devices using gestures and signatures
Shahzad et al. Secure unlocking of mobile touch screen devices by simple gestures: You can see it but you can not do it
CN107450708B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US9699182B2 (en) Electrocardiogram (ECG)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Tian et al. KinWrite: Handwriting-Based Authentication Using Kinect.
CN104156651B (zh) 用于终端的访问控制方法和装置
US7685432B2 (en) Authentication method based 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US20090150993A1 (en) Mobile Device with Frequently Operated Biometric Sensors
US20090293119A1 (en) User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password management system
CN108319837A (zh) 电子设备、人脸模板录入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4050406A (zh) 利用指纹组合进行鉴权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030140234A1 (en) Authentication method, authentication system, authentication device, and module for authentication
CN107657161A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移动支付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5631278A (zh)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6485125A (zh)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Sun et al. A 3‐D hand gesture signature based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system for smartphones
CN106843987A (zh) 基于指纹识别启动关联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37016A (zh) 应用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US8270681B2 (en) Vein pattern management system, vein pattern registration apparatus, vein pattern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vein pattern registration method, vein pattern authentic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vein data configuration
CN105184571A (zh) 一种手背静脉与多指纹结合的支付认证系统
Buriro et al. SWIPEGAN: swiping data augmentation using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for smartphone user authentication
CN106570379A (zh) 终端锁定和解锁方法、系统及终端
KR100778891B1 (ko) 생체정보 인증시의 매칭스코어 임계값 동적 변경 방법 및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