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35588A - 换气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换气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35588A
CN105135588A CN201510613145.3A CN201510613145A CN105135588A CN 105135588 A CN105135588 A CN 105135588A CN 201510613145 A CN201510613145 A CN 201510613145A CN 105135588 A CN105135588 A CN 105135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concentration
air channel
regener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131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分平
张智
胡鹏飞
刘庆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1314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355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35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55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气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换气设备包括:换热装置和风扇组件;其中,换热装置包括第一风道及其内部的第一换热段、第二风道及其内部的第二换热段,热量在第一换热段与第二换热段之间传递,且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均分别与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换气设备,设置换热装置分别与室外和室内连通,使得从室内排出到室外的空气与室外进入到室内的空气在换热装置中进行热交换,以对流出的室内空气所携带的冷量或热量进行回收,从而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相对降低了空调等制冷、制热设备的工作负荷,实现了产品的节能环保目的。

Description

换气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换气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气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室内空气洁净度已成为衡量室内空气品质及舒适性的重要指标,对此,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采用引入室外空气的方式来降低室内的CO2浓度,以实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目的;然而,目前现有室内通风换气装置都是通过风机直接将室外的空气送入室内,对于空调在制冷或制热工作模式下运行的场合,通风换气装置将室外空气直接引入室内会造成室内冷量或热量的损失或稀释,从而增加了空调的工作负荷,不利于产品的市场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节能环保的换气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气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换气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气设备,包括:换热装置,包括第一风道及其内部的第一换热段、第二风道及其内部的第二换热段,热量在所述第一换热段与所述第二换热段之间传递,且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分别与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连通;和风扇组件,分别驱动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内的空气流动,且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内的空气流向相反。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换气设备,设置换热装置分别与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连通,使得从室内排出到室外的空气与室外进入到室内的空气在换热装置中进行热交换,以对流出的室内空气所携带的冷量或热量进行回收,从而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相对降低了空调等制冷、制热设备的工作负荷,实现了产品的节能环保目的。
具体而言,本方案中可将第一风道的入风口与出风口分别与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连通,将第二风道的入风口与出风口分别与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连通,则风扇组件运行时,室内空气从第一风道流到室外,并在此过程中与第一换热段换热,而室外的空气从第二风道流到室内,并在此过程中与第二换热段换热,同时,热量在第一换热段与第二换热段之间传递,以此实现了流入空气与流出空气之间间接的热交换过程,即实现对流出室内的空气所携带的热量或冷量进行回收,从而降低了室内空气的能量损耗,使产品更节能环保。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换气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换气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与所述风扇组件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室内环境的CO2浓度,并根据所述CO2浓度控制所述风扇组件的启停。
设置控制装置以使产品可自行检测室内环境的CO2浓度,并在室内环境的CO2浓度超出人体适宜标准时自动启动风扇组件,以使产品开始对室内、外换气,而在室内的环境的CO2浓度低于或等于人体适宜标准时自动切断风扇组件,以使产品停止对室内、外换气,该设计使得产品更加智能化,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更加方便。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风道和/或所述第二风道内设置有多个折流板。
在第一风道内设置折流板可有效地延长空气在第一风道内的流通路径,并提高空气在第一风道内的湍动程度,从而提高空气与第一换热段间的换热效率和换热充分性,这在产品换热需求一定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产品的整体尺寸,从而降低其成本;同样地,在第二风道内设置折流板,其目的与效果与前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外壳,具有贯穿其的流体通道;绝热部,位于所述流体通道内,并将所述流体通道分隔为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和热管,贯穿所述绝热部,且所述热管的第一换热段伸入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热管的第二换热段伸入所述第二风道内。
值得说明的是,热管包括管壳以及覆盖在管壳内表面的芯网,该芯网由毛细结构材料制成,且该芯网围成可供气体通过的通道,其中,芯网内渗透有液态的换热介质,当管壳的第一换热段被加热时,液态的换热介质在芯网中吸收热量而汽化,则汽态的换热介质沿通道流向管壳的第二换热段,且该汽态的换热介质在第二换热段遇冷后冷凝,冷凝形成的液态的换热介质受芯网内毛细管的作用自发地流回第一换热管段的芯网处,如此,形成管壳的第一换热段与第二换热段之间由温差推动的自动换热过程。
该结构中,一方面热管与空气换热时,其内部的换热介质在汽-液两相之间转化,这有效提高了热管的载热能力,从而提高其换热效率;另一方面,热量在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之间的传递方向可逆,即当热源在热管的第一换热段与第二换热段之间发生变化时,热管内部的换热介质可自动调整其流向,以使热量在第一换热段与第二换热段之间的传递方向与产品的工作需求相适应,具体地,空调从制冷模式切换至制热模式时,本产品中无需切换风扇组件的风向或换热装置内换热介质在管路内的流向,仅根据热源变化即可自动实现由回收室内空气冷量向回收室内空气热量的转变,这使得产品的使用更加智能、可靠,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多根所述热管;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具有两根所述热管,且任一所述折流板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热管的管长的四分之一。
该结构的设置在避免风道内出现换热死角的前提下,可确保空气在第一风道和/或第二风道内呈S形流动,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热管与空气的换热效率和换热充分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一换热段和/或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二换热段上套装有翅片。
通过设置翅片,以增加热管与流通空气的接触表面积,从而有效提高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换气设备还包括:两个过滤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的入风口和所述第二风道的入风口处。
通过设置过滤装置,以对进入换气设备的空气进行过滤,这一方面保证了进入室内的空气的清洁度,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有效避免灰尘进入换热装置内,确保其换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检测所述CO2浓度,并发送检测信号;判断模块,接收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检测的所述CO2浓度与预设CO2浓度区间的大小关系,得出判断结构并根据其发送执行信号;执行模块,接收并根据所述执行信号控制所述风扇组件的启停。
本方案中优选地,控制人体最适宜的生活环境下的CO2浓度值位于预设CO2浓度区间内,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室内CO2浓度在预设CO2浓度区间的上、下限值之间波动,以保证室内人体的舒适感;或者根据具体使用需求,可控制预设CO2浓度区间的上、下限值相等,并为人体最适宜的生活环境下的CO2浓度值,以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
通过设置该结构,实现对风扇组件的自动化控制,使得产品的使用更加智能化,具体而言,本方案中可实现,当判断模块判断得到室内CO2浓度高于预设CO2浓度的上限值的结果时,执行模块控制风扇组件启动,以使室内CO2浓度降低,且在风扇组件工作过程中,检测模块与判断模块继续工作,并当判断模块判断得到室内CO2浓度低于预设CO2浓度的下限值的结果时,执行模块控制风扇组件停机,以相应地节约产品的驱动能源,并减少室内空气的能量损失;另外,当判断模块判断得到室内CO2浓度位于预设CO2浓度区间内的结果时,执行模块控制风扇组件保持当前状态,即停机状态或运行状态,以避免风扇组件过于频繁的启停。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气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换气设备,包括:检测室内环境的CO2浓度;判断检测的所述CO2浓度与预设CO2浓度区间的大小关系;若检测的所述CO2浓度高于所述预设CO2浓度区间的上限值,控制所述风扇组件启动;若检测的所述CO2浓度低于所述预设CO2浓度区间的下限值,控制所述风扇组件停机。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换气设备的控制方法,换气设备通过风扇组件驱动室内和室外空气交换的过程中,可利用其换热装置有效地对室内空气的热量或冷量进行回收,从而减少空调等制冷、制热设备的工作负荷;另外,本方案中根据室内环境的CO2浓度与预设CO2浓度区间的大小关系控制风扇组件的启停,以使室内环境的CO2浓度维持在预设CO2浓度区间内,从而保证室内环境的空气品质,进而提高人体在室内环境中的舒适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判断检测的所述CO2浓度与预设CO2浓度区间的大小关系时,若检测的所述CO2浓度位于所述预设CO2浓度区间内,控制所述风扇组件保持当前状态。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当前状态包括风扇组件的运行状态和停机状态。
通过此设计可有效避免控制过程中风扇组件过于频繁的启停的问题,从而降低了风扇组件发生故障的概率,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检测所述室内环境的CO2浓度前,获取所述预设CO2浓度区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本方案中,用户可结合室内空间面积、室内容纳的人体数量以及舒适度需求等因素,围绕预设的最佳CO2浓度值手动输入预设CO2浓度区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而控制装置获取用户输入的该预设CO2浓度区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并根据其执行控制过程;另外,本方案中,控制装置还可读取由产品自动生成的预设CO2浓度区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该方案更具体而言,产品中储存有多个预设CO2浓度区间的上、下限值,则用户将室内空间面积、室内容纳的人体数量以及舒适度等级等参数输入产品后,产品结合输入参数自动读取与之匹配的预设CO2浓度区间的上、下限值,在用户确认后,控制装置获取预设CO2浓度区间的上、下限值,并根据其执行控制过程。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换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换气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换气设备,10换热装置,11外壳,12绝热部,13热管,131第一换热段,132第二换热段,14翅片,15折流板,16第一风道,17第二风道,21第一风扇,22第二风扇,30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换气设备。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换气设备100,包括:换热装置10和风扇组件;其中,换热装置10包括第一风道16及其内部的第一换热段131、第二风道17及其内部的第二换热段132,热量在第一换热段131与第二换热段132之间传递,且第一风道16和第二风道17均分别与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连通;风扇组件分别驱动第一风道16和第二风道17内的空气流动,且第一风道16与第二风道17内的空气流向相反。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换气设备100,设置换热装置10分别与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连通,使得从室内排出到室外的空气与室外进入到室内的空气在换热装置10中进行热交换,以对流出的室内空气所携带的冷量或热量进行回收,从而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相对降低了空调等制冷、制热设备的工作负荷,实现了产品的节能环保目的。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方案将第一风道16的入风口与出风口分别与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连通,将第二风道17的入风口与出风口分别与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连通,另外,风扇组件包括位于第一风道16处的第一风扇21和位于第二风道17处的第二风扇22,且第一风扇21驱动室内空气从第一风道16流到室外,且室内空气在流动过程中与第一换热段131换热,而第二风扇22驱动室外的空气从第二风道17流到室内,且室外空气在流动过程中与第二换热段132换热,同时,热量在第一换热段131与第二换热段132之间传递,以此实现了流入空气与流出空气之间间接的热交换过程,即实现对流出室内的空气所携带的热量或冷量进行回收,从而降低了室内空气的能量损耗,使产品更节能环保。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换气设备100还包括:控制装置30,其中,控制装置30与风扇组件连接,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CO2浓度,并根据所述CO2浓度控制风扇组件的启停。
在该实施例中,设置控制装置30以使产品可自行检测室内环境的CO2浓度,并在室内环境的CO2浓度超出人体适宜标准时自动启动风扇组件,以使产品开始对室内、外换气,而在室内的环境的CO2浓度低于或等于人体适宜标准时自动切断风扇组件,以使产品停止对室内、外换气,该设计使得产品更加智能化,从而使得产品的使用更加方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风道16和/或第二风道17内设置有多个折流板15。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风道16内设置折流板15可有效地延长空气在第一风道16内的流通路径,并提高空气在第一风道15内的湍动程度,从而提高空气与第一换热段131间的换热效率和换热充分性,这在产品换热需求一定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产品的整体尺寸,从而降低其成本;同样地,在第二风道17内设置折流板15,其目的与效果与前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换热装置10包括:外壳11、绝热部12和热管13。
具体地,外壳11具有贯穿其的流体通道;绝热部12位于流体通道内,并将流体通道分隔为第一风道16和第二风道17;热管13贯穿绝热部12,且热管13的第一换热段131伸入第一风道16内,热管13的第二换热段132伸入第二风道17内。
值得说明的是,热管13包括管壳以及覆盖在管壳内表面的芯网,该芯网由毛细结构材料制成,且该芯网围成可供气体通过的通道,其中,芯网内渗透有液态的换热介质,当管壳的第一换热段131被加热时,液态的换热介质在芯网中吸收热量而汽化,则汽态的换热介质沿通道流向管壳的第二换热段132,且该汽态的换热介质在第二换热段132遇冷后冷凝,冷凝形成的液态的换热介质受芯网内毛细管的作用自发地流回第一换热管段131的芯网处,如此,形成管壳的第一换热段131与第二换热段132之间由温差推动的自动换热过程。
该结构中,一方面热管13与空气换热时,其内部的换热介质在汽-液两相之间转化,这有效提高了热管13的载热能力,从而提高其换热效率;另一方面,热量在第一换热段131和第二换热段132之间的传递方向可逆,即当热源在热管13的第一换热段131与第二换热段132之间发生变化时,热13内部的换热介质可自动调整其流向,以使热量在第一换热段131与第二换热段132之间的传递方向与产品的工作需求相适应,具体地,空调从制冷模式切换至制热模式时,本产品中无需切换风扇组件的风向或换热装置内换热介质在管路内的流向,仅根据热源变化即可自动实现由回收室内空气冷量向回收室内空气热量的转变,这使得产品的使用更加智能、可靠,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体验。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热管13内的换热介质包括乙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换热装置10包括多根热管13;其中,相邻两个折流板15之间具有两根热管13,且任一折流板15的长度不小于热管13的管长的四分之一。
在该实施例中,设置折流板15的长度不小于热管13的管长的四分之一,该结构在避免风道内出现换热死角的前提下,可确保空气在第一风道16和/或第二风道17内呈S形流动,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热管13与空气的换热效率和换热充分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热管13的第一换热段131和/或热管13的第二换热段132上套装有翅片14。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翅片14,以增加热管13与流通空气的接触表面积,从而有效提高换热装置10的换热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换热设备100还包括:两个过滤装置(图中未示出),具体地,两个过滤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风道16的入风口和第二风道17的入风口处。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过滤装置以对经过换气设备100的空气进行过滤,一方面保证进入室内空气的清洁度,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有效避免灰尘进入换热装置10内,确保其换热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控制装置30包括:检测模块、判断模块和执行模块。
具体地,检测模块可为CO2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CO2浓度,并发送检测信号;判断模块接收并根据检测信号判断检测的CO2浓度与预设CO2浓度区间的大小关系,得出判断结果并根据其发送执行信号;执行模块接收并根据执行信号控制风扇组件的启停。
本方案中优选地,控制人体最适宜的生活环境下的CO2浓度值位于预设CO2浓度区间内,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室内CO2浓度在预设CO2浓度区间的上、下限值之间波动,以保证室内人体的舒适感;或者根据具体使用需求,可控制预设CO2浓度区间的上、下限值相等,并为人体最适宜的生活环境下的CO2浓度值,以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
通过设置该结构,实现对风扇组件的自动化控制,使得产品的使用更加智能化,具体而言,本方案中可实现,当判断模块判断得到室内CO2浓度高于预设CO2浓度的上限值的结果时,执行模块控制风扇组件启动,以使室内CO2浓度降低,且在风扇组件工作过程中,检测模块与判断模块继续工作,并当判断模块判断得到室内CO2浓度低于预设CO2浓度的下限值的结果时,执行模块控制风扇组件停机,以相应地节约产品的驱动能源,并减少室内空气的能量损失;另外,当判断模块判断得到室内CO2浓度位于预设CO2浓度区间内的结果时,执行模块控制风扇组件保持当前状态,即停机状态或运行状态,以避免风扇组件过于频繁的启停。
下面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换气设备的控制方法。
如图2所示,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换气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换气设备100,包括:
步骤100,获取预设CO2浓度区间[C1,C3],具体地,该C1和C3值可由用户设定,或者根据用户所限定的产品运行参数自动生成;
步骤200,检测室内环境的CO2浓度C2
步骤300,判断检测的CO2浓度C2与预设CO2浓度区间[C1,C3]的大小关系;
在步骤300中,若C2落入[C1,C3]内,则控制风扇组件保持当前状态,并返回步骤200,具体地,所述当前状态可为停机状态或运行状态;
若C2未落入[C1,C3]内,且C2<C1时,进入步骤402;
若C2未落入[C1,C3]内,且C2>C3时,进入步骤404;
在步骤402中,控制装置控制风扇组件停机,且在风扇组件停机后返回步骤200;
在步骤404中,控制装置控制风扇组件启动,且在风扇组件启动后返回步骤200;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换气设备的控制方法,换气设备100通过风扇组件驱动室内和室外空气交换的过程中,可利用其换热装置10有效地对室内空气的热量或冷量进行回收,从而减少空调等制冷、制热设备的工作负荷;另外,本方案中根据室内环境的CO2浓度与预设CO2浓度区间的大小关系控制风扇组件的启停,以使室内环境的CO2浓度维持在预设CO2浓度区间内,从而保证室内环境的空气品质,进而提高人体在室内环境中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换气设备,设置换热装置分别与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连通,使得从室内排出到室外的空气与室外进入到室内的空气在换热装置中进行热交换,以对流出的室内空气所携带的冷量或热量进行回收,从而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相对降低了空调等制冷、制热设备的工作负荷,实现了产品的节能环保目的;而本发明提供的换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在实现回收室内空气能量的基础上,根据室内环境的CO2浓度与预设CO2浓度区间的大小关系控制风扇组件的启停,以使室内环境的CO2浓度维持在预设CO2浓度区间内,从而保证室内环境的空气品质,进而提高人体在室内环境中的舒适度。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装置,包括第一风道及其内部的第一换热段、第二风道及其内部的第二换热段,热量在所述第一换热段与所述第二换热段之间传递,且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分别与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连通;和
风扇组件,分别驱动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内的空气流动,且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内的空气流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装置,与所述风扇组件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室内环境的CO2浓度,并根据所述CO2浓度控制所述风扇组件的启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道和/或所述第二风道内设置有多个折流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
外壳,具有贯穿其的流体通道;
绝热部,位于所述流体通道内,并将所述流体通道分隔为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和
热管,贯穿所述绝热部,且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一换热段伸入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二换热段伸入所述第二风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多根所述热管;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具有两根所述热管,且任一所述折流板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热管的管长的四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一换热段和/或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二换热段上套装有翅片。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过滤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的入风口和所述第二风道的入风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检测所述CO2浓度,并发送检测信号;
判断模块,接收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检测的所述CO2浓度与预设CO2浓度区间的大小关系,得出判断结果并根据其发送执行信号;
执行模块,接收并根据所述执行信号控制所述风扇组件的启停。
9.一种换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设备,所述换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室内环境的CO2浓度;
判断检测的所述CO2浓度与预设CO2浓度区间的大小关系;
若检测的所述CO2浓度高于所述预设CO2浓度区间的上限值,控制所述风扇组件启动;若检测的所述CO2浓度低于所述预设CO2浓度区间的下限值,控制所述风扇组件停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判断检测的所述CO2浓度与预设CO2浓度区间的大小关系时,若检测的所述CO2浓度位于所述预设CO2浓度区间内,控制所述风扇组件保持当前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气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检测所述室内环境的CO2浓度前,获取所述预设CO2浓度区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CN201510613145.3A 2015-09-23 2015-09-23 换气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51355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3145.3A CN105135588A (zh) 2015-09-23 2015-09-23 换气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3145.3A CN105135588A (zh) 2015-09-23 2015-09-23 换气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5588A true CN105135588A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21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13145.3A Pending CN105135588A (zh) 2015-09-23 2015-09-23 换气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3558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6758A (zh) * 2016-01-08 2016-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871319A (zh) * 2017-03-27 2017-06-20 浙江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净化装置以及新风换气系统
CN107990407A (zh) * 2016-10-26 2018-05-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室内换热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0568874A (zh) * 2019-09-20 2019-12-13 江苏华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室内环境净化调控的空气热交换装置
CN114893897A (zh) * 2022-06-14 2022-08-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1862A (zh) * 2001-05-31 2001-11-14 上海交通大学 回热型水平热管空调换气装置
CN1908534A (zh) * 2005-08-06 2007-02-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通风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973165A (zh) * 2004-04-23 2007-05-30 开利公司 自动的新鲜空气交换系统
CN102562628A (zh) * 2012-02-22 2012-07-11 罗顺春 一种双向同步换气扇
CN102654304A (zh) * 2012-06-05 2012-09-05 上海市七宝中学 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
EP2620715A1 (de) * 2012-01-26 2013-07-31 STIEBEL ELTRON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Lüftungsheizgerätes und Lüftungsheizgerät
CN203116231U (zh) * 2013-02-16 2013-08-07 上海易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智能控制的通风节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1862A (zh) * 2001-05-31 2001-11-14 上海交通大学 回热型水平热管空调换气装置
CN1973165A (zh) * 2004-04-23 2007-05-30 开利公司 自动的新鲜空气交换系统
CN1908534A (zh) * 2005-08-06 2007-02-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通风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P2620715A1 (de) * 2012-01-26 2013-07-31 STIEBEL ELTRON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Lüftungsheizgerätes und Lüftungsheizgerät
CN102562628A (zh) * 2012-02-22 2012-07-11 罗顺春 一种双向同步换气扇
CN102654304A (zh) * 2012-06-05 2012-09-05 上海市七宝中学 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
CN203116231U (zh) * 2013-02-16 2013-08-07 上海易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智能控制的通风节能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存真,刘光铎: "《热管在热能工程中应用》", 31 October 1993, 水利电力出版社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6758A (zh) * 2016-01-08 2016-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546758B (zh) * 2016-01-08 2018-08-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990407A (zh) * 2016-10-26 2018-05-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室内换热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7990407B (zh) * 2016-10-26 2020-08-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6871319A (zh) * 2017-03-27 2017-06-20 浙江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净化装置以及新风换气系统
CN110568874A (zh) * 2019-09-20 2019-12-13 江苏华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室内环境净化调控的空气热交换装置
CN114893897A (zh) * 2022-06-14 2022-08-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75062B2 (en) Method for cleaning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outdoor unit
CN105135588A (zh) 换气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P2899471A1 (en) Radiant floor heating multi-spli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01237396Y (zh) 用于邻室环境模拟室的工况调节系统
CN104913393A (zh) 一种恒温恒湿空调
CN103277571A (zh) 动态回水温度流量调节阀
JP2007315682A (ja) 水熱源ヒートポンプユニット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KR101070186B1 (ko) 냉매 흐름량 변화에 따른 송풍기 풍량 자동 제어 장치를 구비한 직접팽창방식 공조기
US20130108971A1 (en) Rooftop high-efficiency gas furnace control with condensate management
CN104990321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化霜方法
CN106885337A (zh) 空调器舒适性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和空调器
CN104883005A (zh) 电机散热结构、空调器和电机散热方法
CN104596000A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2675488U (zh) 智能变频双风空调系统
CN204853680U (zh) 一种恒温恒湿空调
CN207113227U (zh) 一种空气能热泵热水器
CN104613667B (zh) 组合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64092A (zh) 空调器和室外机控制方法
CN204421439U (zh) 空调器
CN108571792A (zh) 数据机房自然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300381U (zh) 带过冷回路的采暖空气源热泵系统
JP2007303696A (ja) 多室形空気調和機の運転制御方法
CN204787419U (zh) 一种空调器
CN203052802U (zh) 一种内置水箱空气能热泵供热供暖系统
CN102355807A (zh) 通信数据机房用热管式换热系统及其热交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