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30089A - 一种生态沟渠污水净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沟渠污水净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30089A CN105130089A CN201410248341.0A CN201410248341A CN105130089A CN 105130089 A CN105130089 A CN 105130089A CN 201410248341 A CN201410248341 A CN 201410248341A CN 105130089 A CN105130089 A CN 1051300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wage
- bed
- gravel
- interception
- contact oxid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一种生态沟渠污水净化方法。将城镇生活污水和农田排水进行混合处理,城镇生活污水依次流经粗格栅、沉砂池、细格栅、微生物处理池、酸化水解池、风车增氧曝气池、砾石拦截与生物接触氧化床后与农田排水混合,经过复合介质过滤吸附床净化后得到可排放的净化水;沉砂池中种植挺水植物;砾石拦截与生物接触氧化床和复合介质过滤吸附床中种植水生植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水、废水或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植物等对高负荷的城镇与农田面源污水中N、P等富营养化物质的削减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多,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变得日益突出,其中水质污染已经成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公害。水体污染的来源,可以分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两大类,大、中型企业排放形成的点源污染,属于企业内部的治理范围;而城镇生活污水、小型企业排放的少量污水和农业施肥和使用农药形成的面源污染,其治理难度更大。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城乡正遭受不同程度的面源污水污染,包括城镇生活污水、小企业排放的污水和农田面源污水的污染等。
在国内外对面源污水污染治理的经验中,生态工程被公认为是对非点源污染治理的有效措施,其中技术较为成熟和应用较多的生态工程有:人工湿地、植被过滤带、缓冲带等,但由于占地面积大等原因,难以在大范围内推广,尤其难以适应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地矛盾更为突出,这些技术的应用则更受限制,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生态工程技术来削减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生源要素含量,并进行污染物质的生态拦截与降解。
生态沟渠的发明与构建可以很好的解决人地之间的矛盾,但是目前的生态沟渠仅仅适合拦截和降解低负荷的污染水体,如农田排水、河流水体等富营养化生源要素含量不高的水体。对由城镇生活及少量乡镇企业排放的高负荷污水,其处理效果尚不尽如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城镇生活污水与农田排水混合污水具有污染负荷高、成分相对复杂、流量变化较大,现有污水沟渠处理技术难以有效治理的特点,提供一种改进的生态沟渠污水处理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生态沟渠污水净化方法,其特征是将城镇生活污水和农田排水进行混合处理,城镇生活污水依次流经粗格栅、沉砂池、细格栅、微生物处理池、酸化水解池、风车增氧曝气池、砾石拦截与生物接触氧化床后与农田排水混合,经过构成的复合介质过滤吸附床层区净化后得到可排放的净化水。
为了控制沟渠内的水位、生活污水和农田排水的混合比例和定期排放净化水,根据实际排水量的变化,在生态沟渠内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了水位调节板和出水闸。
为了强化对水中污染物质和N、P等富营养化物质的削减效果,还在生态沟渠内种植了挺水植物等。
由于在风车增氧曝气池中使用了风车驱动的增氧曝气机,还可以充分利用风力资源,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本发明水质强化净化的基本工艺和原理如下:城镇生活污水、少量工业废水先经过粗格栅,去除一些形体比较大的固体垃圾;再经过种植了挺水植物的沉砂池,其目的是沉降混合污水中的悬浮物质。这个过程中挺水植物还将吸收、吸附一些污染物质,降低部分污染物质的浓度;再经过微生物处理池,池内设有微生物固定化的生物膜载体,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污染物;再经过一个酸化水解池,其目的是加速反硝化反应过程,促进脱氮;过细格栅,进一步除去小体积的固体垃圾;然后再经过一个利用风车增氧的曝气池,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促进去碳和吸磷;再经过砾石床,床表面种植水生植物,利用生物膜和植物的吸收、吸附作用来降解污染物质浓度。
初步净化后的城镇生活污水、少量工业废水与农田排水混合进入由复合介质过滤吸附床层区,床表面也种植水生植物,继续利用生物膜和植物的吸收、吸附作用来降解污染物质浓度。最后,经过强化净化的水体经过出水闸流出生态沟渠系统。
在上述生态沟渠系统中,砾石拦截与生物接触氧化床复合介质过滤吸附床层区表面种植的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砾石拦截与生物接触氧化床复合介质过滤吸附床之间可以连续构建,也可以相隔一定的距离构建,两床之间的间隔空间也可以种植水生植物。砾石拦截与生物接触氧化床复合介质过滤吸附床的宽度与沟底宽度一致,但各自的长度可以根据水质情况进行调节。复合介质过滤吸附床(中使用的过滤吸附介质,可以是同一种介质构建的过滤与吸附床,也可以是不同介质构建的不同的、连续的或不连续过滤与吸附床。如果是不连续的过滤与吸附床,两床之间的间隔空间也可以种植水生植物。复合介质过滤吸附床所用的过滤吸附介质包括煤渣、粉煤灰、木或竹炭、沸石、碎石、陶粒等。
在水体污染程度很重的情况下,还可以在砾石拦截与生物接触氧化床和复合介质过滤吸附床中投入微生物,以便水体得到最佳的净化。
这种以一定间隔构建砾石拦截与生物接触氧化床和复合介质过滤吸附床的方式,造成了水中光照、溶解氧等环境条件的交替变化,相当于多个好氧/厌氧环境的串联,有利于微生物对流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生物降解。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沟渠在上述效果的联合作用下,可以有效的降解城镇生活污水、少量工业废水以及农田排水的污染物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日最大处理能力为160m3的生态沟渠系统:
渠宽:W=0.75m;
沉砂池的长度×宽度×深度=2m×1m×1.5m;
微生物处理池的长度×H(深度)=1m×1.5m;
酸化水解池的长度×宽度×深度=1m×1m×1.5m,用混凝土砌成,并加水泥或木板盖,视处理程度不定期加入硝化菌;
风车增氧曝气池的长度×H(深度)=1m×1m;
砾石拦截与生物接触氧化床的长度×h(高度)=20m×0.2m;
复合介质过滤吸附床的长度×h(高度)=25m×0.2m,使用煤渣作为过滤吸附介质;
复合介质过滤吸附床的长度×h(高度)=25m×0.2m,使用沸石作为过滤吸附介质;
水生植物选用挺水性很好的菖蒲和/或香蒲,水生植物选用马蹄莲和/或水芹;
在干渠和农田排水的交汇处,视处理程度不定期加入硝化菌;
旱季混合污水在生态沟渠系统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为8小时左右,排放水质可以达到用水排放标准。
实施例2:
复合介质过滤吸附床的长度×h(高度)=25m×0.2m,使用沸石作为过滤吸附介质;
复合介质过滤吸附床的长度×h(高度)=25m×0.2m,使用竹炭作为过滤吸附介质;
其余同实施例1。
旱季混合污水在生态沟渠系统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为8小时左右,排放水质可以达到用水排放标准。
本发明在保证城镇和农田排水畅通的同时,使改造后的排水沟渠对城镇污水和农田排水组成的高负荷混合污水具有很强的净化作用,它能有效地解决城镇面源污染问题,保护水环境,由于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沟渠,占地面积很少,甚至占地面积为零,施工容易,维护简单。
Claims (3)
1.一种生态沟渠污水净化方法,其特征是将城镇生活污水和农田排水进行混合处理,城镇生活污水依次流经粗格栅、沉砂池、细格栅、微生物处理池、酸化水解池、风车增氧曝气池、砾石拦截与生物接触氧化床后与农田排水混合,经过复合介质过滤吸附床净化后得到可排放的净化水;沉砂池中种植挺水植物;砾石拦截与生物接触氧化床和复合介质过滤吸附床中种植水生植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沟渠污水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砂池中种植的挺水植物为菖蒲和/或香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沟渠污水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砾石拦截与生物接触氧化床和复合介质过滤吸附床中种植的水生植物为马蹄莲和/或水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48341.0A CN105130089A (zh) | 2014-06-06 | 2014-06-06 | 一种生态沟渠污水净化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48341.0A CN105130089A (zh) | 2014-06-06 | 2014-06-06 | 一种生态沟渠污水净化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30089A true CN105130089A (zh) | 2015-12-09 |
Family
ID=54715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48341.0A Pending CN105130089A (zh) | 2014-06-06 | 2014-06-06 | 一种生态沟渠污水净化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30089A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34371C (zh) * | 2006-11-15 | 2008-11-19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一种生态沟渠污水净化方法 |
CN101696059A (zh) * | 2009-09-29 | 2010-04-21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一种阻控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沟渠 |
-
2014
- 2014-06-06 CN CN201410248341.0A patent/CN10513008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34371C (zh) * | 2006-11-15 | 2008-11-19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一种生态沟渠污水净化方法 |
CN101696059A (zh) * | 2009-09-29 | 2010-04-21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一种阻控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沟渠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50829B (zh) | 一种小城镇生活污水塔式生态净化一体化装置 | |
CN202898113U (zh) | 一种保温式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 |
CN100434371C (zh) | 一种生态沟渠污水净化方法 | |
CN204039221U (zh)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生物膜法四池净化系统 | |
CN102001753A (zh) | 去除微污染河水氮磷的生态回廊及其建造方法 | |
CN109293002B (zh) | 一种基于微生物制剂的黑臭水体原位修复方法及微生物制剂 | |
CN102030443A (zh) | 梯田式复合垂直流森林湿地及其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 | |
Mažeikienė | Improving small-scal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performance by using a filtering tertiary treatment unit | |
CN103183445A (zh) | 一种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5502867A (zh) | 一种用微电解材料处理黑臭水体底泥的方法 | |
CN206188508U (zh) | 一种用于河道水体污染的治理系统 | |
CN101585607B (zh) | 一种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的制备方法 | |
CN202415260U (zh) | 新型固定床复合生物反应系统 | |
CN105084555A (zh) | 一种以微生物法为主体的水体污染治理方法 | |
CN202543008U (zh)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ⅱ) | |
CN113480099B (zh) | 一种景观湖水原位循环处理工艺 | |
CN204824535U (zh) | 垃圾浓缩液两级芬顿及baf深度处理设备 | |
CN104326574B (zh) | 强化冬季微污染水体脱氮的水平潜流湿地系统 | |
CN102557253B (zh) | 一种生物强化减污渠 | |
CN104478161A (zh) | 一体生化湿地净化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4824536U (zh) | 垃圾浓缩液高效高级氧化处理设备 | |
CN204237622U (zh) | 一种强化冬季微污染水体脱氮的水平潜流湿地系统 | |
CN204400777U (zh) | 一种村场生活污水处理及再利用系统 | |
CN102730900A (zh) |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渗滤组合处理装置 | |
CN212334948U (zh) | 一种生态堰坝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