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18505A - 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18505A
CN105118505A CN201510423678.5A CN201510423678A CN105118505A CN 105118505 A CN105118505 A CN 105118505A CN 201510423678 A CN201510423678 A CN 201510423678A CN 105118505 A CN105118505 A CN 105118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signal
intelligent terminal
voice signals
voice
stand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236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江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OCOJO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OCOJO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OCOJO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OCOJO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236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185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18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85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预先构建监听模块,并将所述监听模块驻留在系统后台,所述监听模块调用智能终端的话筒,以在智能终端处于非控制状态时,实时接收语音信号;所述方法包括:当智能终端处于非控制状态,且出现语音信号时,则通过所述监听模块调用话筒接收所述语音信号;并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预设的标准语音信号;如果所述语音信号为标准语音信号,则生成状态信令,利用所述状态信令使所述智能终端进入控制状态;在所述智能终端进入控制状态后,接收语音控制指令;对所述语音控制指令解析得到控制信令;利用所述控制信令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声音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终端是一种当前普及率极高的电子设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智能终端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所谓智能终端,主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某些智能穿戴设备,其特点是体积重量小,十分便于携带;而且能够通过强大的智能操作系统和APP,提供多样化的用户体验。
语音控制功能可谓是智能终端上比较前沿的一项功能。语音控制即利用语音代替手动操作来向智能终端输入各种操作指令。语音输入相比手动输入更加高效便捷,特别适用于驾车等双手无法操作的特殊场景。
例如苹果公司提供的SIRI功能,就是的一项语音控制功能。当用户进入SIRI功能中时,可以基于语音输入完成人机交互,实现读短信、询问天气、语音设置闹钟、设置日程安排或搜索等多种功能。
现有的类似SIRI的语音控制功能,存在的缺陷是:用户必须特意开启语音控制功能,使智能终端必须在进入特定的状态或者操作界面之下,才可以进行语音输入;智能终端不能够在任意状态下,直接的接收语音输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设置驻留后台的监听模块,以实时的接收语音信号并识别;使得智能终端能够在任何状态下,直接响应用户输入的语音信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语音控制方法,所述方法预先构建监听模块,并将所述监听模块驻留在系统后台,所述监听模块调用智能终端的话筒,以在智能终端处于非控制状态时,实时接收语音信号;所述方法包括:
当智能终端处于非控制状态,且出现语音信号时,则通过所述监听模块调用话筒接收所述语音信号;并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预设的标准语音信号;
如果所述语音信号为标准语音信号,则生成状态信令,利用所述状态信令使所述智能终端进入控制状态;
在所述智能终端进入控制状态后,接收语音控制指令;对所述语音控制指令解析得到控制信令;利用所述控制信令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控制。
所述标准语音信号具体为,预先录入的特定内容的语音信号;则所述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预设的标准语音信号具体为:
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通过所述音频分析,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是标准语音信号。
所述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是否一致还包括:
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声音特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是标准语音信号;否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不是标准语音信号。
一种语音解锁方法,所述方法预先构建监听模块,并将所述监听模块驻留在系统后台,所述监听模块调用智能终端的话筒,以在智能终端处于锁屏状态时,实时接收语音信号;所述方法包括:
当智能终端处于锁屏状态,且出现语音信号时,则通过所述监听模块调用话筒接收所述语音信号;并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预设的标准语音信号;
如果所述语音信号为标准语音信号,则生成状态信令,利用所述状态信令使所述智能终端解锁并进入系统桌面。
所述标准语音信号具体为,预先录入的特定内容的语音信号;则所述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预设的标准语音信号具体为:
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通过所述音频分析,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是标准语音信号。
所述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是否一致还包括:
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声音特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是标准语音信号;否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不是标准语音信号。
一种语音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监听模块,所述监听模块驻留在系统后台,并调用智能终端的话筒;用于在智能终端处于非控制状态时,实时接收语音信号;
音频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预设的标准语音信号;
信令模块,用于在所述语音信号为标准语音信号时,生成状态信令,利用所述状态信令使所述智能终端进入控制状态;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进入控制状态后,接收语音控制指令;对所述语音控制指令解析得到控制信令;利用所述控制信令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控制。
所述标准语音信号具体为,预先录入的特定内容的语音信号;则所述音频分析模块包括:
内容分析单元,用于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是否一致;
特征分析单元,用于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声音特征是否一致;
所述音频分析模块在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一致,且声音特征一致时,则音频分析模块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是标准语音信号;否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不是标准语音信号。
一种语音解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监听模块,所述监听模块驻留在系统后台,并调用智能终端的话筒;用于在智能终端处于锁屏状态时,实时接收语音信号;
音频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预设的标准语音信号;
信令模块,用于在所述语音信号为标准语音信号时,生成状态信令,利用所述状态信令使所述智能终端解锁并进入系统桌面。
所述标准语音信号具体为,预先录入的特定内容的语音信号;则所述音频分析模块包括:
内容分析单元,用于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是否一致;
特征分析单元,用于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声音特征是否一致;
所述音频分析模块在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一致,且声音特征一致时,则音频分析模块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是标准语音信号;否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不是标准语音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述的方法和系统,达到了如下效果:
(1)、设置监听模块驻留后台,使智能终端可以在非控制状态下直接接收语音信号,实现了利用语音输入直接使智能终端由非控制状态进入控制状态,无需借助手动操作;
(2)、实现了利用语音输入直接使智能终端解锁,无需借助手动操作;
(3)、利用标准语音信号对语音信号的内容和声音特征进行匹配,保证了语音信号输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了外界其他声信号的干扰。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语音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语音解锁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语音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语音解锁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前述已经指出,在现有的语音控制方案中,智能终端只能在特意启动语音控制功能之后接收语音控制指令,完成语音控制。用户不能随时的、直接的对智能终端进行语音输入。在智能终端锁屏或者正在运行其他程序时,都无法响应用户的语音输入。并且现有的语音控制功能,往往依靠相应的手动操作来开启。语音输入并不能完全代替手动输入。所以在一些双手无法进行操作的特殊场景中,语音控制功能也难以发挥实际作用。
本申请公开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是,本申请中所述语音控制方法,可以使得智能终端能够在任何状态下,随时响应用户输入的语音信号,而且无需依赖手动操作。
参见图1所示,为本申请所述语音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方法中,预先构建监听模块,并将所述监听模块驻留在系统后台。所述监听模块调用智能终端的话筒,可以通过话筒随时的接收周围环境中的语音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语音信号和语音控制指令均属于“语音输入”的下位概念。但是所述语音信号并不相当于语音控制指令。语音控制指令指的是以声音的形式输入的控制指令,解析语音控制指令可以得到具体的控制信令,从而直接控制智能终端完成相应的功能。而语音信号一般指外部环境中的声信号,并不一定携带与控制操作有关的内容,也不会对智能终端起到控制作用;监听模块只需对语音信号进行接收和识别,而无需进行解析。
在本实施例当中,统一的将智能终端无法直接接收语音控制指令的状态,称为非控制状态;将智能终端可以直接接收并语音控制指令的状态,称为控制状态。例如智能终端锁屏、显示系统桌面或者运行其他程序时,都属于非控制状态;而智能终端开启语音控制功能,显示语音控制界面时,则属于控制状态。
现有技术中,智能终端在非控制状态下不能接收任何语音输入,无论是语音信号还是语音控制指令,均不响应。但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监听模块在非控制状态下依然驻留在系统后台,所以可在非控制状态下,实时的通过话筒接收并响应语音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当智能终端处于非控制状态,且出现语音信号时,则通过所述监听模块调用话筒接收所述语音信号;并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预设的标准语音信号。
前述已知,监听模块能够在非控制状态下相应语音信号。而所述语音信号的响应仅限于接收和识别,无需对其进行详细的解析。所以一般监听模块不需要过于复杂的功能性设计,尽可能的减少了监听模块对后台内存的占用。
接收到语音信号之后,必须对其进行基本的音频分析和判断。也就是说,监听模块还需要关联一个用于音频分析的功能模块。一般来说,智能终端本身都会自带满足类似功能的音频分析模块,该音频分析模块只需要响应于监听模块的调用,以对语音信号进行分析。
对于语音信号的分析,具体指的是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预设的标准语音信号。因为所述语音信号本质上是外部环境中的声信号,智能终端可能随时随地的接收到各种不同的语音信号,但没必要全部给予响应。所以对语音信号进行分析,目的在于筛选出需要响应的语音信号。
所述标准语音信号是预先录入的特定内容的语音信号,即代表需要进行相应的语音信号。本实施例中,假设录入的标准语音信号为中文语音“开始控制”。
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预设的标准语音信号具体为:当接收到语音信号时,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是标准语音信号。
如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接收的语音信号正是中文语音“开始控制”,则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一致,说明用户向智能终端发出了标准语音信号,进而响应该语音信号开启后续流程。否则,如果接收的语音信号是用户咳嗽、聊天等声音,或者是环境中的噪声,则必然和标准语音信号不一致,不对其进行响应。
优选的,对于语音信号的分析还可以包括: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声音特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是标准语音信号;否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不是标准语音信号。
标准语音信号一般是用户利用本人的说话声音录入的,也就包含了用户本人的声音特征。监听模块接收到语音信号之后,再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声音特征是否一致,即可以获悉该语音信号是否为用户本人所发出的声音。设置智能终端只响应用户本人输入的语音信号,不响应其他人输入的语音信号,可以保证所述语音控制方法的安全性。
假设本实施例中,如果用户本人输入中文语音“开始控制”的语音信号,则该语音信号的内容和声音特征都与标准语音信号一致,则认为该语音信号是用户本人输入的标准语音信号,进而响应该语音信号开启后续流程。相反如果一个语音信号的内容或者声音特征与标准语音信号不一致,则意味着该语音信号不是用户本人输入的标准语音信号,智能终端不予响应。
步骤102、如果所述语音信号为标准语音信号,则生成状态信令,利用所述状态信令使所述智能终端进入控制状态。
如果判断接收到的语音信号是标准语音信号,则响应于该语音信号而生成一个状态信令。实际上对于智能终端来说,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语音、触摸屏或实体按键)进行输入操作,都无外乎是将外部输入的信号,转换为系统内部的信令。虽然传感方式不同,但生成信令的原理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所述状态信令即是一个按照此原理,响应于标准语音信号的触发而特意生成的系统内部信令。所述状态信令能够使所述智能终端从非控制状态进入控制状态,无需与标准语音信号的实际内容直接关联。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既然监听模块实现了非控制状态下语音信号的接收,所以让智能终端从非控制状态进入控制状态,只需输入一个标准语音信号,无需依靠手动操作。
步骤103、在所述智能终端进入控制状态后,接收语音控制指令;对所述语音控制指令解析得到控制信令;利用所述控制信令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控制。
所述智能终端进入控制状态时,能够直接的接收和解析语音控制指令,获悉所述语音控制指令中携带的控制操作的具体内容。进而系统根据所述控制操作具体内容,生成相应的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为智能终端的系统内部信令,能够用来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控制。并且所述控制信令的实际内容,将与语音控制指令的内容直接相关。
例如所述语音控制指令具体为中文语音“打开通讯录”;那么该语音本身的含义,就是控制操作的具体内容。通过音频解析,系统能够获悉该语音的含义,进而发出令智能终端“打开通讯录”的控制信令。实际上,无论是通过语音控制还是手动操作来打开通讯录,最终都是要使系统发出一个“打开通讯录”的控制信令,区别只在于外界输入的传感方式不同。只要发出类似内容的控制信令,通讯录便会打开。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存在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监听模块驻留后台,使智能终端可以在非控制状态下直接接收语音信号,实现了利用语音输入直接使智能终端由非控制状态进入控制状态,无需借助手动操作;利用标准语音信号对语音信号的内容和声音特征进行匹配,保证了语音信号输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了外界其他声信号的干扰。
本申请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还公开一种衍生设计的语音解锁方法,参见图2所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述语音解锁方法中,同样预先构建监听模块,并将所述监听模块驻留在系统后台。所述监听模块调用智能终端的话筒,可以通过话筒在智能终端锁屏的情况下继续接收周围环境中的语音信号。即是说,本实施例中将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非控制状态,具体限定为锁屏状态。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当智能终端处于锁屏状态,且出现语音信号时,则通过所述监听模块调用话筒接收所述语音信号;并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预设的标准语音信号。
本步骤与前述步骤101的原理是基本相同的。所述标准语音信号具体为,预先录入的特定内容的语音信号;则所述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预设的标准语音信号具体为: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通过所述音频分析,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是标准语音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应该认为本实施例中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作用,是一种声音解锁密码。现有技术中,终端的解锁一般利用触摸屏输入数字密码或者图形密码。本实施例中则选用声音密码的形式。
如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录入的标准语音信号为中文语音“1111”。如果接收的语音信号正是中文语音“1111”,则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一致,说明用户向智能终端发出了标准语音信号,进而响应该语音信号开启后续流程。否则,如果接收的语音信号是用户咳嗽、聊天等声音,又或者是不正确的密码,则与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不一致,不对其进行响应。
优选的,所述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是否一致还包括: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声音特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是标准语音信号;否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不是标准语音信号。
标准语音信号一般是用户利用本人的说话声音录入的,也就包含了用户本人的声音特征。监听模块接收到语音信号之后,再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声音特征是否一致,即可以获悉该语音信号是否为用户本人所发出的声音。设置智能终端只响应用户本人输入的语音信号,不响应其他人输入的语音信号,可以保证所述语音控制方法的安全性。
步骤202、如果所述语音信号为标准语音信号,则生成状态信令,利用所述状态信令使所述智能终端解锁并进入系统桌面。
如果判断接收到的语音信号是标准语音信号,则响应于该语音信号而生成一个状态信令。所述状态信令能够使所述智能终端从锁屏状态进入系统桌面,即解锁智能终端。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既然监听模块实现了锁屏状态下语音信号的接收,让智能终端语音解锁,无需依靠手动操作。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存在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监听模块驻留后台,使智能终端可以在锁屏状态下直接接收语音信号,实现了利用语音输入直接使智能终端解锁,无需借助手动操作;利用标准语音信号对语音信号的内容和声音特征进行匹配,保证了语音信号输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了外界其他声信号的干扰。
参见图3所示,为本申请所述语音控制系统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用于实现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本质上与图1所示实施例一致。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包括:
监听模块301,所述监听模块驻留在系统后台,并调用智能终端的话筒;用于在智能终端处于非控制状态时,实时接收语音信号。
音频分析模块302,用于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预设的标准语音信号。
所述标准语音信号具体为,预先录入的特定内容的语音信号;则所述音频分析模块302包括:
内容分析单元,用于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是否一致。
特征分析单元,用于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声音特征是否一致。
所述音频分析模块在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一致,且声音特征一致时,则音频分析模块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是标准语音信号;否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不是标准语音信号。
信令模块303,用于在所述语音信号为标准语音信号时,生成状态信令,利用所述状态信令使所述智能终端进入控制状态。
控制模块304,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进入控制状态后,接收语音控制指令;对所述语音控制指令解析得到控制信令;利用所述控制信令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控制。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存在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监听模块驻留后台,使智能终端可以在非控制状态下直接接收语音信号,实现了利用语音输入直接使智能终端由非控制状态进入控制状态,无需借助手动操作;利用标准语音信号对语音信号的内容和声音特征进行匹配,保证了语音信号输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了外界其他声信号的干扰。
参照图4所示,为本申请所述语音解锁系统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用于实现图2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包括:
监听模块401,所述监听模块驻留在系统后台,并调用智能终端的话筒;用于在智能终端处于锁屏状态时,实时接收语音信号。
音频分析模块402,用于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预设的标准语音信号。
所述标准语音信号具体为,预先录入的特定内容的语音信号;则所述音频分析模块402包括:
内容分析单元,用于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是否一致。
特征分析单元,用于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声音特征是否一致。
所述音频分析模块在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一致,且声音特征一致时,则音频分析模块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是标准语音信号;否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不是标准语音信号。
信令模块403,用于在所述语音信号为标准语音信号时,生成状态信令,利用所述状态信令使所述智能终端解锁并进入系统桌面。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存在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监听模块驻留后台,使智能终端可以在锁屏状态下直接接收语音信号,实现了利用语音输入直接使智能终端解锁,无需借助手动操作;利用标准语音信号对语音信号的内容和声音特征进行匹配,保证了语音信号输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了外界其他声信号的干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预先构建监听模块,并将所述监听模块驻留在系统后台,所述监听模块调用智能终端的话筒,以在智能终端处于非控制状态时,实时接收语音信号;所述方法包括:
当智能终端处于非控制状态,且出现语音信号时,则通过所述监听模块调用话筒接收所述语音信号;并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预设的标准语音信号;
如果所述语音信号为标准语音信号,则生成状态信令,利用所述状态信令使所述智能终端进入控制状态;
在所述智能终端进入控制状态后,接收语音控制指令;对所述语音控制指令解析得到控制信令;利用所述控制信令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具体为,预先录入的特定内容的语音信号;则所述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预设的标准语音信号具体为:
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通过所述音频分析,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是标准语音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是否一致还包括:
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声音特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是标准语音信号;否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不是标准语音信号。
4.一种语音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预先构建监听模块,并将所述监听模块驻留在系统后台,所述监听模块调用智能终端的话筒,以在智能终端处于锁屏状态时,实时接收语音信号;所述方法包括:
当智能终端处于锁屏状态,且出现语音信号时,则通过所述监听模块调用话筒接收所述语音信号;并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预设的标准语音信号;
如果所述语音信号为标准语音信号,则生成状态信令,利用所述状态信令使所述智能终端解锁并进入系统桌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具体为,预先录入的特定内容的语音信号;则所述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预设的标准语音信号具体为:
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通过所述音频分析,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是标准语音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是否一致还包括:
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声音特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是标准语音信号;否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不是标准语音信号。
7.一种语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监听模块,所述监听模块驻留在系统后台,并调用智能终端的话筒;用于在智能终端处于非控制状态时,实时接收语音信号;
音频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预设的标准语音信号;
信令模块,用于在所述语音信号为标准语音信号时,生成状态信令,利用所述状态信令使所述智能终端进入控制状态;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进入控制状态后,接收语音控制指令;对所述语音控制指令解析得到控制信令;利用所述控制信令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具体为,预先录入的特定内容的语音信号;则所述音频分析模块包括:
内容分析单元,用于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是否一致;
特征分析单元,用于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声音特征是否一致;
所述音频分析模块在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一致,且声音特征一致时,则音频分析模块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是标准语音信号;否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不是标准语音信号。
9.一种语音解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监听模块,所述监听模块驻留在系统后台,并调用智能终端的话筒;用于在智能终端处于锁屏状态时,实时接收语音信号;
音频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判断所述语音信号是否为预设的标准语音信号;
信令模块,用于在所述语音信号为标准语音信号时,生成状态信令,利用所述状态信令使所述智能终端解锁并进入系统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具体为,预先录入的特定内容的语音信号;则所述音频分析模块包括:
内容分析单元,用于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音频分析;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是否一致;
特征分析单元,用于判断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声音特征是否一致;
所述音频分析模块在接收的语音信号与所述标准语音信号的内容一致,且声音特征一致时,则音频分析模块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是标准语音信号;否则认为接收的语音信号不是标准语音信号。
CN201510423678.5A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51185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3678.5A CN105118505A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3678.5A CN105118505A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8505A true CN105118505A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66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23678.5A Pending CN105118505A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1850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8775A (zh) * 2016-01-13 2016-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227498A (zh) * 2016-07-21 2016-12-1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99115A (zh) * 2016-08-29 2018-03-13 法乐第(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识别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8479A (zh) * 2012-02-08 2012-07-11 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手持设备的语音解锁方法及系统
CN102929390A (zh) * 2012-10-16 2013-02-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在待机状态下应用程序的启动方法及装置
CN202841290U (zh) * 2012-06-04 2013-03-2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解锁装置及具有该解锁装置的移动终端
CN103021411A (zh) * 2012-11-27 2013-04-03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控制装置和语音控制方法
CN103139783A (zh) * 2002-08-08 2013-06-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多种状态中的移动节点的方法和设备
CN103309615A (zh) * 2013-06-21 2013-09-18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3456306A (zh) * 2012-05-29 2013-12-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电子装置中执行语音命令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95869A (zh) * 2013-11-15 2014-02-1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语音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680504A (zh) * 2012-09-18 2014-03-26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语音解锁系统及其方法
CN103888587A (zh) * 2012-12-19 2014-06-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唤醒终端的方法、dsp芯片及终端
CN103943110A (zh) * 2013-01-21 2014-07-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4160372A (zh) * 2012-02-24 2014-11-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通过语音识别来控制终端的锁定/解锁状态的方法和设备
CN104658533A (zh) * 2013-11-20 2015-05-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解锁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702789A (zh) * 2015-03-11 2015-06-10 安徽声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语音控制功能的智能手机及其语音控制方法
CN104715754A (zh) * 2015-03-05 2015-06-17 北京华丰亨通科贸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响应语音命令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68184A (zh) * 2015-04-30 2015-07-08 厦门大学 基于规模部署的家庭基站节能与干扰抑制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9783A (zh) * 2002-08-08 2013-06-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多种状态中的移动节点的方法和设备
CN102568479A (zh) * 2012-02-08 2012-07-11 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手持设备的语音解锁方法及系统
CN104160372A (zh) * 2012-02-24 2014-11-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通过语音识别来控制终端的锁定/解锁状态的方法和设备
CN103456306A (zh) * 2012-05-29 2013-12-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电子装置中执行语音命令的方法和设备
CN202841290U (zh) * 2012-06-04 2013-03-2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解锁装置及具有该解锁装置的移动终端
CN103680504A (zh) * 2012-09-18 2014-03-26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语音解锁系统及其方法
CN102929390A (zh) * 2012-10-16 2013-02-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在待机状态下应用程序的启动方法及装置
CN103021411A (zh) * 2012-11-27 2013-04-03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控制装置和语音控制方法
CN103888587A (zh) * 2012-12-19 2014-06-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唤醒终端的方法、dsp芯片及终端
CN103943110A (zh) * 2013-01-21 2014-07-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3309615A (zh) * 2013-06-21 2013-09-18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3595869A (zh) * 2013-11-15 2014-02-1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语音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658533A (zh) * 2013-11-20 2015-05-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解锁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715754A (zh) * 2015-03-05 2015-06-17 北京华丰亨通科贸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响应语音命令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02789A (zh) * 2015-03-11 2015-06-10 安徽声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语音控制功能的智能手机及其语音控制方法
CN104768184A (zh) * 2015-04-30 2015-07-08 厦门大学 基于规模部署的家庭基站节能与干扰抑制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8775A (zh) * 2016-01-13 2016-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227498A (zh) * 2016-07-21 2016-12-1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99115A (zh) * 2016-08-29 2018-03-13 法乐第(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识别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22857B2 (en) Architecture for a hub configured to control a second device while a connection to a remote system is unavailable
KR101931006B1 (ko) 음성 인증을 사용하는 디바이스 액세스
US20150029089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ersonalized service thereof
CN106773742A (zh) 语音控制方法及语音控制系统
KR101909805B1 (ko) 지문 입력 정보의 처리 방법, 시스템 및 이동 단말기
TW201716929A (zh) 語音控制方法及語音控制系統
WO2013166194A1 (en) Speech recogni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KR20140034088A (ko) 제스쳐-및 표현-기반 인증
CN104503688A (zh) 智能硬件设备的控制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3051781A (zh) 语音后台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EP2933789B1 (en) Security alarm system with adaptive speech processing
CN103269395A (zh) 基于锁屏状态下的语音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US10455271B1 (en) Voice control component installation
CN103391354A (zh) 信息保密系统及信息保密方法
KR20190041710A (ko) 음성 인식 기반의 자동차 제어 방법
US20200257254A1 (en) Progressive profiling in an automation system
CN105118505A (zh) 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
EP3646567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MEDIA FOR CONNECTING AN IoT DEVICE TO A CALL
CN108710791A (zh) 语音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EP3866134B1 (en) Home applian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reof
US10102858B1 (en) Dynamically changing audio keywords
CN105096936A (zh) 一种即时按键通话业务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227498A (zh) 一种语音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KR20140011881A (ko) 제어권 이동을 통한 원격제어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184900A (zh) 一种多功能门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