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12941A - 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12941A
CN105112941A CN201510629777.9A CN201510629777A CN105112941A CN 105112941 A CN105112941 A CN 105112941A CN 201510629777 A CN201510629777 A CN 201510629777A CN 105112941 A CN105112941 A CN 105112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
anode
charcoal
particle
graph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297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12941B (zh
Inventor
张红亮
孙珂娜
李劼
梁金鼎
汤卓
肖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62977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129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12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2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12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29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Metal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电解槽阳极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设计的炭素阳极包括普通炭块3、半石墨质炭块4,全石墨化炭块5;所述半石墨质炭块4位于普通炭块3与全石墨化炭块5之间,所述半石墨质炭块4的石墨化程度为40-50%。其生产方法是,将全石墨化料、半石墨质料与普通炭块料依次倒入振动机组中,铺成一定的厚度,然后利用高频振动加工成型。本发明所设计的炭素阳极在铝电解槽中使用时,可大幅缩短由于阳极换极带来的电解槽内较长时间的不导电周期。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实用便于产业化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电解槽阳极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预焙阳极铝电解槽中,阳极的使用周期为28~31d,当阳极达到使用周期时,残极厚度约为15~17cm,如果继续使用,就会发生阳极钢爪熔化现象,因此,需要根据预焙阳极结构设计和组装情况,在保持一定残极高度情况下及时更换阳极,从而保证铝电解槽的正常稳定运行。铝电解槽中有温度场,物料场和电磁场。阳极的更换对“三场”都具有一定影响,但其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场。正常稳定运行的铝电解槽是处于热平衡状态的。换极前,正常运行的铝电解槽保持着相对的能量平衡,浸入电解质中的阳极部分温度和电解质温度是相同的,阳极上部分的温度也高达600~700℃当高温残极由电解槽中拔出时,一方面残极会从电解质中带走一部分热量;另一方面,拔出阳极的位置会出现一定的空间,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因为从拔出阳极到新阳极上槽需要一定的时间;此外,当室温新阳极安装到电解槽上并浸入电解质中时,由于二者之间巨大的温差,新阳极也会从电解质中吸收大量的热量,直至在二者界面达到新的热平衡为止。因此,换极过程实际上就是热平衡——破坏热平衡——建立新的热平衡的过程。
通常,换极对电解槽的影响约持续24h。在这期间,新换的阳极浸入电解质部分由室温逐步被电解质加热,在换极后约24h,阳极温度基本与电解质温度相当。刚刚换入电解槽的新阳极几乎是不导电的,这是因为这时阳极与电解质之间存在巨大温差,在阳极浸入电解质的一刹那,与阳极底掌接触的电解质骤然遇到激冷,在阳极底掌表面形成一层电解质凝壳,这一层凝壳将液态电解质与阳极完全隔离,从而使得以导电性碳材料制造的阳极炭块失去导电作用。加之,在阳极底掌表面形成电解质凝壳的同时,由于热传导的作用,邻近阳极底掌部分的电解质失去的热量相对远离阳极处要快的多,从而使得阳极附近电解质的粘度增加。而电解质粘度的增加,也使得阳极气体不易排出,炭渣分离不清,增加了电解质的电阻率,导致该部分电解质导电性下降。
因此,对于如何缩短由于阳极换极带来的电解槽内较长时间的不导电周期,不仅对于铝电解行业实现节能降耗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实现电解槽“三场”稳定,槽况运行良好的基础。关于改善换极温度对槽况的影响,目前采取的办法有实施阳极预热,如利用电解槽烟气余热对预焙阳极进行预热,但在国内尚无成功应用的报道,而利用换下的高温残极对阳极进行预热,与该技术相关的仅有一个实用新型专利,名为《阳极块预热交换装置》,授权公告为CN201347457Y,该技术实施过程中,需要建设一系列中高温烟气管线,并要对管线进行防腐处理,而且要单独建设阳极预热间,不但投资大,并且运行成本高。因此,在不增加过多投资的的前提下,换极后阳极快速导电,缩短不导电周期对铝电解槽节能降耗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铝电解槽阳极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包括:普通炭块(3)、半石墨质炭块(4),全石墨化炭块(5);所述半石墨质炭块(4)位于普通炭块(3)与全石墨化炭块(5)之间,所述半石墨质炭块(4)的石墨化程度为40-50%。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包括:铝导杆(1)、阳极钢爪(2)、普通炭块(3)、半石墨质炭块(4),全石墨化炭块(5);所述阳极钢爪(2)的顶部与铝导杆(1)相连,阳极钢爪(2)的底部与铝导杆普通炭块(3)的顶部相连,普通炭块(3)的底部与半石墨质炭块(4)的顶部相连;所述半石墨质炭块(4)的底部与全石墨化炭块(5)相连。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所述全石墨化炭块(5)、半石墨质炭块(4)、普通炭块(3)的厚度之比为,全石墨化炭块(5):半石墨质炭块(4):普通炭块(3)=1-2:1-2:2-6;优选为1:1:2-1:1:3。即全石墨化炭块(5)、半石墨质炭块(4)与普通炭块(3)的质量比为1-2:1-2:2-6、优选为1:1:2-1:1:3。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所述全石墨化炭块(5)的厚度根据实际应用时电解槽的尺寸进行调整。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以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为原料,先将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按设计的量依次加入振动机中,振动后的,得到所述炭素阳极;依次加入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时,等比例加入粘接剂,所述所述粘接剂与原料的质量比为3-4:16-17。。在本发明中所述等比例加入粘接剂是指,假设所述粘接剂与原料的质量比选自A:B,且全石墨化炭颗粒占原料总质量的C%时,那么再加入全石墨化炭颗粒时,加入粘接剂的质量为(A×原料质量/B)×C%;依次类推,可以计算在加入半石墨质炭颗粒时,等比例所加入的粘接剂的用量;同理也可已计算出加入普通炭颗粒时,等比例所加入的粘接剂的用量。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的质量比为1-2:1-2:2-6、优选为1:1:2-1:1:3。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所述粘接剂选自改质沥青、中温沥青、高温沥青中的一种,优选为改质沥青。
其中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越细碎越好,粒径小于12mm。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振动的频率为50-55Hz。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所述全石墨化炭颗粒是通过下述步骤制备的:
步骤一
按质量比,煅后石油焦:改质沥青=7-8:2-3,配取煅后石油焦和改质沥青混合均匀后,于1100-1200℃进行焙烧20-40小时;得到首次焙烧产物;
步骤二
将步骤以所得焙烧产物浸渍于改质沥青中,浸渍3-4小时后,取出并进行第二次焙烧,第二次焙烧的温度为700-800℃、时间为3-4小时、气氛为保护气氛;浸渍时控制压力为1.4-1.6MPa;得到第二次焙烧产物;
步骤三
将步骤二所得第二次焙烧产物置于石墨化炉内、于2600-3000℃进行石墨化处理直至第二次焙烧产物完全石墨化后,进行破碎,得到全石墨化炭颗粒。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所述半石墨质炭颗粒是通过下述步骤制备的:
按质量比,固体碳源:改质沥青=8-9:1-2,配取固体和改质沥青混合均匀后,于1000-1200℃进行焙烧20-40小时;得到半石墨质炭颗粒;所述固体碳源选自石油焦、沥青焦、残极、生碎及焙烧碎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煅后石油焦、半石墨质石油焦,人造石墨碎中的至少一中;进一步优选为煅后石油焦。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所述普通炭颗粒可采用现有碳素阳极制备方法进行制备;也可采用下述方法制备:
按质量比阳极主体:粘结剂=82-86:14-18,配取阳极主体和粘结剂后混合均匀,干燥,破碎,得到所述普通炭颗粒;所述阳极主体选自煅后石油焦、沥青焦、残极、生碎及焙烧碎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阳极主体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
粗颗粒料14-20%、
中颗粒料8-10%、
细颗粒料45-54%、
粉料22-25%;
所述粗颗粒料的粒径为6-12mm,中颗粒料的粒径为3-6mm,细颗粒料的粒径小于3mm,粉料的粒径小于等于0.074mm。
本发明的功能梯度炭素阳极在外观、钢爪配置、换极操作等方面与普通碳素阳极一致。
原理和优势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采用梯度结构设置,炭块最下层到最上层依次由石墨化炭块、半石墨质炭块及普通炭块构成等构成,形成了阳极炭块由下至上,导电性、导热性依次递减,确保阳极换极后,炭块与电解质接触的面可快速导电,缩短不导电周期。
这种梯度阳极与普通炭素阳极相比,由于石墨的导电、导热性能的增加,因此在阳极换极后能大幅度的缩短不导电周期,因而尽可能的减少了电解槽电流效率的损失以及能量消耗,并改善电解槽运行工况,从而实现节能降耗。本发明加工对当前阳极工艺不需做较大的改变,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生产炭素阳极生产的工艺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炭素阳极结构示意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制备炭素阳极的工艺流程;
图2中,1为铝导杆,2为阳极钢爪,3为普通炭块,4为半石墨质炭块,5为全石墨化炭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图2所设计的结构,按图1所设计的流程进行操作:
其具体操作包括阳极底部全石墨化炭块料5的单独加工,中间层半石墨质炭块料4的单独加工,最终将全石墨化炭块料、半石墨质炭块料与最上层的普通炭块料3依次加入到振动机组中,经过高频振动加工成完整的阳极(振动频率为50Hz),然后与阳极钢爪2、阳极导杆1组合装配。其中全石墨化炭颗粒的制备方法,包含步骤:原料破碎、配料、混捏、凉料、振动成型、焙烧、浸渍、二次焙烧、石墨化、破碎等步骤。半石墨质炭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粉碎、筛分、配料、混捏、振动成型、焙烧、破碎。
本实施例中,制备全石墨化炭颗粒所用原料为煅后石油焦,粘接剂为改质沥青;以煅后石油焦与改质沥青之和为百分之百,则煅后石油焦的质量占煅后石油焦与改质沥青质量之和的75%改质沥青的质量占煅后石油焦与改质沥青质量之和的25%;
其制备方法为:
1)取石油焦,然后对煅后石油焦经过破碎设备进行破碎;
2)破碎后的煅后石油焦进行筛分“按粒度组成筛分”;
3)配料:按其原料配比,将粘结剂、煅后石油焦充分搅匀放入混捏锅;
4)混捏:利用混捏锅混捏;
5)凉料:混捏后的粘结剂、煅后石油焦混合物使用凉料机进行凉料,其中出糊温度约150-160℃;
6)振动成型:将所述粘结剂、煅后石油焦混合糊放入抽真空振动成型机振动成型,振动时间50-70秒、其振动频率为50Hz;
7)焙烧:在保温阶段,温度达到1150℃,保温时间为30小时;
8)浸渍:在高压浸渍罐中,加粘结剂:压力为1.5MPa,保持3.5小时,充氮;
9)二次焙烧:在保温阶段,温度达到750℃,保温时间为15小时;
10)石墨化:在石墨化炉内完成,热处理温度2800℃、送电时间32小时。
11)将石墨化的炭块再次破碎成粒径合适的细碎炭块,得到粒度为10-12mm的颗粒,即为所需全石墨化的炭颗粒。
本实施例中,制备半石墨质炭颗粒所用固体碳源可选为煅后石油焦、半石墨质石油焦、人造石墨碎;粘接剂为改质沥青;以固体碳源与改质沥青之和为百分之百,则固体碳源的质量占固体碳源与改质沥青质量之和的85%、改质沥青的质量占固体碳源与改质沥青质量之和的15%;
配取固体和改质沥青混合均匀后,于150-180℃进行混捏;然后在130-150℃成型后,在1200℃进行焙烧20-40小时;冷却后破碎筛分得到半石墨质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的粒度小于12mm。
普通阳极炭颗粒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准备、煅烧、破碎筛分、配料、混捏成型、焙烧等。其中阳极原料包括阳极主体组分(又称骨料)和粘结剂两大部分。主体组分包括煅后石油焦、残极、生碎,粘结剂为改质沥青。将主体部分和粘接剂的总质量计为百分之百,则煅后石油焦50%、残极30%、生碎6%、粘结剂沥青14%。
阳极主体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
粗颗粒料20%、
中颗粒料10%、
细颗粒料45%、
粉料25%;
所述粗颗粒料的粒径为6-12mm,中颗粒料的粒径为3-6mm,细颗粒料的粒径小于3mm,粉料的粒径小于等于0.074mm。
将上述制得的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按设计的量依次加入振动机中,振动后(其频率为50Hz),得到所述炭素阳极;依次加入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时,等比例加入粘接剂,所述所述粘接剂与原料的质量比为4:16。在本发明中所述等比例加入粘接剂是指,假设所述粘接剂与原料的质量比选自A:B,且全石墨化炭颗粒占原料总质量的C%时,那么再加入全石墨化炭颗粒时,加入粘接剂的质量为(A×原料质量/B)×C%;依次类推,可以计算在加入半石墨质炭颗粒时,等比例所加入的粘接剂的用量;同理也可已计算出加入普通炭颗粒时,等比例所加入的粘接剂的用量。
本实施例中,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所占的体积比为1:1:2。
本实施所制备炭素阳极的具体尺寸为:普通炭块的厚度为310mm、长为1600mm、宽为700mm,半石墨质炭块的厚度为155mm、长为1600mm、宽为700mm、全石墨化炭块厚度为厚度为155mm、长为1600mm、宽为700mm;将其用于500KA(电解槽的型号)制备电解铝时,换极对电解槽的影响约持续10-15小时。与现有的24小时相比较,其大大缩短了影响的持续时间。
加工出来的阳极炭块性能对比见表2,可见半石墨质阳极炭块与石墨化炭块的导电性、导热性与普通阳极炭块相比有明显的提高。
表1我国最新预焙阳极质量标准(YST285-2007)
表2阳极炭块性能对比

Claims (10)

1.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其特征在于:包括普通炭块(3)、半石墨质炭块(4),全石墨化炭块(5);所述半石墨质炭块(4)位于普通炭块(3)与全石墨化炭块(5)之间,所述半石墨质炭块(4)的石墨化程度为40-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还包括铝导杆(1)、阳极钢爪(2),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钢爪(2)的顶部与铝导杆(1)相连,阳极钢爪(2)的底部与铝导杆普通炭块(3)的顶部相连,普通炭块(3)的底部与半石墨质炭块(4)的顶部相连;所述半石墨质炭块(4)的底部与全石墨化炭块(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石墨化炭块(5)、半石墨质炭块(4)、普通炭块(3)的厚度之比为,全石墨化炭块(5):半石墨质炭块(4):普通炭块(3)=1-2:1-2: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石墨化炭块(5)、半石墨质炭块(4)、普通炭块(3)的厚度之比为,全石墨化炭块(5):半石墨质炭块(4):普通炭块(3)=1:1:2-1:1:3。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为原料,先将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按设计的量依次加入振动机中,振动后的,得到所述炭素阳极;依次加入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时,等比例加入粘接剂,所述所述粘接剂与原料的质量比为3-4:16-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的质量比为1-2:1-2: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选自改质沥青、中温沥青、高温沥青中的一种,优选为改质沥青。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的粒径小于12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振动的频率为50-55Hz。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石墨化炭颗粒是通过下述步骤制备的:
步骤一
按质量比,煅后石油焦:改质沥青=7-8:2-3,配取煅后石油焦和改质沥青混合均匀后,于1100-1200℃进行焙烧20-40小时;得到首次焙烧产物;
步骤二
将步骤以所得焙烧产物浸渍于改质沥青中,浸渍3-4小时后,取出并进行第二次焙烧,第二次焙烧的温度为700-800℃、时间为3-4小时、气氛为保护气氛;浸渍时控制压力为1.4-1.6MPa;得到第二次焙烧产物;
步骤三
将步骤二所得第二次焙烧产物置于石墨化炉内、于2600-3000℃进行石墨化处理直至第二次焙烧产物完全石墨化后,进行破碎,得到全石墨化炭颗粒;
所述半石墨质炭颗粒是通过下述步骤制备的:
按质量比,固体碳源:改质沥青=8-9:1-2,配取固体和改质沥青混合均匀后,于1000-1200℃进行焙烧20-40小时;得到半石墨质炭颗粒;所述固体碳源选自石油焦、沥青焦、残极、生碎及焙烧碎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煅后石油焦、半石墨质石油焦,人造石墨碎中的至少一中;进一步优选为煅后石油焦。
所述普通炭颗粒采用下述方法制备:
按质量比阳极主体:粘结剂=82-86:14-18,配取阳极主体和粘结剂后混合均匀,干燥,破碎,得到所述普通炭颗粒;所述阳极主体选自煅后石油焦、沥青焦、残极、生碎及焙烧碎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阳极主体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
粗颗粒料14-20%、
中颗粒料8-10%、
细颗粒料45-54%、
粉料22-25%;
所述粗颗粒料的粒径为6-12mm,中颗粒料的粒径为3-6mm,细颗粒料的粒径小于3mm,粉料的粒径小于等于0.074mm。
CN201510629777.9A 2015-09-29 2015-09-29 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1129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9777.9A CN105112941B (zh) 2015-09-29 2015-09-29 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9777.9A CN105112941B (zh) 2015-09-29 2015-09-29 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2941A true CN105112941A (zh) 2015-12-02
CN105112941B CN105112941B (zh) 2017-07-04

Family

ID=54661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29777.9A Active CN105112941B (zh) 2015-09-29 2015-09-29 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129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1804A (zh) * 2020-12-30 2021-05-25 江苏苏菱铝用阳极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沥青焦预焙阳极的生产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3354A (zh) * 2012-11-28 2013-08-14 林州市中泰科技有限公司 铝电解均载低阻方法
CN103484896A (zh) * 2013-10-11 2014-01-01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电解铝用低成本碳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6231A (zh) * 2014-11-10 2015-03-25 中南大学 一种铝电解槽新换阳极快速导电涂层及其涂覆方法
CN104611723A (zh) * 2015-03-11 2015-05-13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缩短电解槽新阳极电流导通时间的方法
CN205115620U (zh) * 2015-09-29 2016-03-30 中南大学 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3354A (zh) * 2012-11-28 2013-08-14 林州市中泰科技有限公司 铝电解均载低阻方法
CN103484896A (zh) * 2013-10-11 2014-01-01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电解铝用低成本碳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6231A (zh) * 2014-11-10 2015-03-25 中南大学 一种铝电解槽新换阳极快速导电涂层及其涂覆方法
CN104611723A (zh) * 2015-03-11 2015-05-13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缩短电解槽新阳极电流导通时间的方法
CN205115620U (zh) * 2015-09-29 2016-03-30 中南大学 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姚希之: "铝用炭素市场分析", 《中国有色金属》 *
潘修军: "多种原料制备预焙阳极及其性能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1804A (zh) * 2020-12-30 2021-05-25 江苏苏菱铝用阳极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沥青焦预焙阳极的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2941B (zh) 201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4896B (zh) 一种电解铝用低成本碳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90430B (zh) 一种电解铝用阳极钢爪保护环的制备方法
CN101949034B (zh) 铝电解用阴极石墨化阻流块
CN103449401B (zh) 一种高石墨质冷捣糊的制备方法
CN109267098B (zh) 制氟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68697B (zh) 一种镁电解用石墨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52721B (zh) 一种兰炭基铝电解用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3486A (zh) 铝电解槽用阴极冷捣糊制备方法
CN114213127A (zh) 一种石墨坩埚的制备方法
CN100494507C (zh) 高体密半石墨质阴极炭块及其生产方法
CN104341154A (zh) 一种电解用阴极石墨材料
CN103387221A (zh) 一种铝电解槽用无沥青结合阴极炭块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205115620U (zh) 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
CN102951914A (zh) 一种用工业废弃碳材料生产的电极糊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9981B (zh) 一种大规格半石墨质碳化硅碳砖及其生产工艺
CN100480431C (zh) 石墨化阴极生产工艺
CN105112941A (zh) 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50019B (zh) 一种含硅添加剂的微膨胀低收缩铝电解用炭间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77628A (zh) 一种改质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0141A (zh) 一种用废碳阳极生块、生产密闭糊的方法
CN109072464B (zh) 一种对生产原铝的电解槽的阴极进行衬里的方法
CN101985760B (zh) 一种石墨化阳极的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2297A (zh) 一种铝用碳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4003A (zh) 一种硬质石墨化阴极炭块的组分及其制造方法
Wang et al. Production of carbon anodes by high-temperature mould press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