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09829B - 一种具有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09829B
CN105109829B CN201510420465.7A CN201510420465A CN105109829B CN 105109829 B CN105109829 B CN 105109829B CN 201510420465 A CN201510420465 A CN 201510420465A CN 105109829 B CN105109829 B CN 1051098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refrigerant
solvent
beverage
mandr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204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09829A (zh
Inventor
王粒桥
李树生
袁珊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Zhuo Jin Cci Capit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Zhuo Jin Cci Capit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Zhuo Jin Cci Capital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Zhuo Jin Cci Capital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204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098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09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9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098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982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包括外罐,所述外罐包括罐体、顶盖和底盖,所述外罐内设置有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杯和设置在所述反应杯内的溶剂杯,所述反应杯内装有制冷剂,所述溶剂杯内装有溶解剂,所述反应杯杯口与所述底盖密封配合,所述溶剂杯杯口设置有密封薄膜,所述溶剂杯底部设置在所述底盖上,所述溶剂杯底部内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插有顶杆,所述顶杆底端插在所述溶剂杯底部的导向槽内,顶端朝向所述密封薄膜,并在顶杆的顶端上设置有尖锐凸起部;所述制冷剂由NH4NO3、NaCO3·10H2O、CO(NH2)2三种组分组成;所述溶解剂为NaCl溶液。该饮料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制冷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罐,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
背景技术
饮料罐在饮料包装行业一直占有着很大的比重,随着时代发展,饮料罐正向适应国际潮流的高档次、多品种、深加工方向发展,因此不少新型特制饮料罐包装相继问世。在现有饮料罐技术中,饮料罐本身是没有自动制冷功能的,在炎热的夏天,只能通过外部制冷,比如放入冰箱才能得到冰凉的饮品,对于在户外的消费者,能随时随地得到合适温度的饮品已经成为一种迫切愿望,使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饮用到冰凉清爽的饮料的想法也一直是饮料罐行业研究的目标。
在饮料罐中设置自动制冷装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具有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饮料罐结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较常见的具有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的技术方案普遍为:如附图1所示,将饮料罐a2设置为分隔开的两层,将饮料罐a2其中一层设置为反应罐a4,利用薄膜a62将反应罐a4分成两层,上层空间a41盛装制冷剂,下层空间a42盛装溶解剂,再设置一根贯穿反应罐底面a63的顶杆a8且顶杆a8底端与饮料罐底部a7接触,通过对饮料罐底部a7施压来推动顶杆a8,顶杆a8刺穿薄膜a62使制冷剂与溶解剂混合,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顶杆a8与反应罐a4贯穿面之间利用密封圈a9进行密封,以防止反应罐下层a42的溶解剂随贯穿面之间的缝隙泄漏,但由于顶杆a8与反应罐a4不是一个整体,彼此间存在缝隙,虽然顶杆a8与反应罐a4贯穿面之间也利用密封圈a9进行密封,但密封效果欠佳,还是会出现溶解剂随贯穿面之间的缝隙泄漏的情况,使溶解剂在用户使用前就已泄漏,真正使用时却达不到制冷的效果。
另外由于薄膜a62受力时的延展性较大,利用罐体底部a7直接推动顶杆a8,顶杆a8刺穿薄膜a62所需要的行程超过了罐体底部a7可变形的范围,因此会出现顶杆a8无法刺破薄膜a62的情形,导致制冷剂与溶解剂无法混合实现制冷。
(2)制冷剂制冷效果差
目前市场上具有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由于制冷剂和溶解剂的配方不合理,导致制冷效果差,制冷时间太短,严重影响了消费者体验,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消费者无法充分体验到冰凉清爽的快感。
中国发明专利CN 1443826A公开了一种化学制冷剂及其使用方法。该制冷剂利用化学合成盐NH4NO3、CO(NH2)2、NaCl和NaOH的固态混合物在水中发生反应,吸收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同时CO(NH2)2本身溶于水也会吸收热量。其涉及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CO(NH2)2+NaOH→NH2COONa+NH3↑+H2O
NH4NO3+NaOH→NaNO3+NH3↑+H2O
但是该专利公开的制冷剂制冷效果差,制冷时间短。同时由于该制冷剂是通过化学反应吸热以实现制冷目的,其反应过程本身会中和一部分温度,进一步降低了制冷剂的制冷效果和制冷时间,严重影响了该制冷剂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该饮料罐对制冷剂具有良好的存储密封效果,且饮料罐内置的制冷剂由NH4NO3(硝酸铵)、NaCO3·10H2O、CO(NH2)2(尿素)为原料制成,三种组分之间协同配伍,产生共增强的作用,制冷效果优于常规的制冷剂,使本发明所述饮料罐具有良好的制冷效果,制冷温度低,制冷时间长。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包括外罐,所述外罐包括罐体、顶盖和底盖,所述外罐内设置有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杯和设置在所述反应杯内的溶剂杯,所述反应杯内装有制冷剂,所述溶剂杯内装有溶解剂,所述反应杯杯口与所述底盖密封配合,所述溶剂杯杯口设置有密封薄膜,所述溶剂杯底部设置在所述底盖上,所述溶剂杯底部内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插有顶杆,所述顶杆底端插在所述溶剂杯底部的导向槽内,顶端朝向所述密封薄膜,并在顶杆的顶端上设置有尖锐凸起部;所述底盖可推动所述溶剂杯底部向罐体内部变形,进而推动顶杆;所述制冷剂由NH4NO3、NaCO3·10H2O、CO(NH2)2三种组分组成;所述溶解剂为NaCl溶液。
在需要对饮料进行制冷时,顶推外罐的底盖,底盖推动溶剂杯的底部向罐体内部变形,进而推动顶杆,使顶杆端部的尖锐凸起部刺穿溶剂杯杯口的密封薄膜,使反应杯中的制冷剂与溶剂杯中的溶解剂混合,达到对饮料罐中饮料制冷的效果。由于在溶剂杯底部内侧设置导向槽,导向槽内插有顶杆,通过溶剂杯底部向罐体内部的形变来推动顶杆刺穿密封薄膜,因此顶杆无需贯穿溶剂杯底部,溶剂杯底部也不存在用于贯穿的通孔,溶剂就不会发生现有技术中从缝隙泄漏的情况。溶剂杯杯口在利用密封薄膜进行密封后,所述溶剂杯内形成一个密封腔体用于盛装溶解剂,使所述溶剂杯中溶解剂得到有效的密封和存储。
本发明以NH4NO3、CO(NH2)2和NaCO3·10H2O的固态混合物为制冷剂,以NaCl溶液为溶解剂。NH4NO3和CO(NH2)2起到溶解吸热的作用,NaCO3·10H2O促进NH4NO3和CO(NH2)2溶解,同时自身的溶解也可以吸收部分热量;NaCl作为载冷剂,可以使制冷剂的制冷效果维持更长的时间。
本发明所述的制冷剂各组分间相互不发生化学反应,是良好的制冷剂,制冷温度低,制冷时间长,其制冷效果显著优于以NH4NO3、CO(NH2)2和NaOH为组分,通过化学反应吸热来制冷的制冷剂。
优选地,所述溶剂杯底部呈螺纹阶梯状。具有螺纹阶梯状的溶剂杯底部可在受外力作用时产生较大形变,进而增加设置在溶剂杯底部内侧导向槽内顶杆的穿刺行程,保证设置在顶杆一端的尖锐凸起部顺利刺穿溶剂杯杯口的密封薄膜。
优选地,所述底盖呈螺纹阶梯状。所述具有螺纹阶梯状的底盖可在受外力作用时产生较大形变,进而增加推动溶剂杯底部产生较大形变,增加设置在溶剂杯底部内侧导向槽内顶杆的穿刺行程,进一步保证设置在顶杆一端的尖锐凸起部顺利刺穿溶剂杯杯口的密封薄膜。
优选地,所述反应杯呈两级阶梯状,包括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所述反应杯内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处,所述溶剂杯杯口与所述支架接触,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尖锐凸起部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制冷剂放置在所述一级阶梯内。通过设置在反应装置内的支架,限制了密封薄膜受力时的延展范围,保证设置在顶杆顶端的尖锐凸起部能顺利刺穿溶剂杯杯口的密封薄膜,使所述一级阶梯内的制冷剂与所述溶剂杯内的溶解剂混合后进行反应。
优选地,所述顶杆顶端的尖锐凸起部包括切刀和尖刺。当利用顶杆上的尖锐凸起部刺穿密封薄膜时,所述尖刺由于受力面积较小,压强较大,能容易地刺穿密封薄膜,产生穿孔,再加上切刀具有大面积撕裂作用,使顶杆上的尖锐凸起部能顺利刺穿密封薄膜,保证制冷剂和溶解剂顺利混合,实现制冷。
优选地,所述底盖边缘设置有内翻边,所述罐体两端设置有外翻边,所述反应杯杯口设置有外翻边,所述底盖的内翻边、罐体两端的外翻边、反应杯杯口的外翻边相互匹配。在生产过程中,将所述底盖的内翻边、罐体两端的外翻边、反应杯杯口的外翻边一起进行卷边,一次性卷边封口,密封效果较好。
优选地,所述顶盖为易拉盖或全开盖。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优选地,所述外罐可以是饮料罐、酒罐、八宝粥罐、方便食品罐。可满足对不同材料的制冷,适用范围较广。
优选地,所述制冷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NH4NO320~80%、NaCO3·10H2O 10~70%、CO(NH2)210~60%,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发明人经多次试验发现,当制冷剂中NH4NO3、NaCO3·10H2O、CO(NH2)2以重量百分比NH4NO320~80%、NaCO3·10H2O 10~70%、CO(NH2)210~60%进行配比时,可以使三种组分之间产生共增强的作用,使制冷剂发挥良好的制冷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制冷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NH4NO320~50%、NaCO3·10H2O 20~60%、CO(NH2)220~50%,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制冷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NH4NO3NH4NO330~45%、NaCO3·10H2O 25~40%、CO(NH2)220~40%,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最佳优选地,所述制冷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NH4NO340%、NaCO3·10H2O35%、CO(NH2)225%。发明人发现,当NH4NO3、NaCO3·10H2O、CO(NH2)2以重量份NH4NO340%、NaCO3·10H2O 35%和CO(NH2)225%进行配比时,可以使制冷效果得到最佳,制冷剂瞬间制冷温度最低,制冷维持时间最长。在炎热的夏天,可以使消费者充分体验到冰凉清爽的快感。
优选地,所述NaCl溶液中NaCl的质量百分数为5~15%。NaCl作为载冷剂,可以使制冷剂的制冷效果维持更长的时间,本发明所述NaCl溶液中NaCl的质量百分数与本发明所述制冷剂的最低制冷温度相匹配。优选地,所述NaCl溶液中NaCl的质量百分数为8~12%。最佳优选地,所述NaCl溶液中NaCl的质量百分数为10%。
优选地,所述制冷剂与NaCl溶液的重量比为3~5:2~4,可以使NH4NO3、NaCO3·10H2O和CO(NH2)2充分溶解于NaCl溶液中,发挥更好的制冷效果。当NaCl溶液量过多,会降低整个制冷剂温度,造成制冷效果不佳;当NaCl溶液量过小,造成NaCl溶液不能充分溶解固态混合物,制冷效果不明显。本发明优选制冷剂与NaCl溶液的重量比为3~5:2~4为宜。最佳优选地,所述制冷剂与NaCl溶液的重量比为4: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所述饮料罐密封效果好,平时可以使反应杯内的制冷剂与溶剂杯内的溶解剂完全密封隔离,不发生泄露,在需要制冷时,轻轻顶推外罐的底盖,即可使制冷剂和溶解剂相互混合,实现制冷,使用方便。
(2)本发明所述饮料罐内置的制冷剂由NH4NO3、NaCO3·10H2O、CO(NH2)2三种组分组成,内置的溶解剂为NaCl溶液。在需要对饮料进行制冷前,顶推外罐的底盖,使制冷剂和溶解剂混合,NH4NO3和CO(NH2)2溶解吸收热量;NaCO3·10H2O促进NH4NO3和CO(NH2)2溶解吸热,同时NaCO3·10H2O自身的溶解也会吸收一部分热量,NaCl作为载冷剂,可以使低温维持时间更长。
(3)本发明通过对制冷剂组分的重量百分比进行筛选,使三种组分之间产生协同增强的作用,制冷效果好,可以使NaCl溶液的温度在1min内从常温降低至-12℃左右;制冷时间长,可维持8~12min。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所述具有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所述具有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溶剂杯、顶杆、密封薄膜、支架组合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所述顶杆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所述支架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顶盖,2-罐体,21-罐体外翻边,3-反应装置,4-反应杯,41-一级阶梯,42-二级阶梯,43-反应杯杯口外翻边,5-支架,6-溶剂杯,61-导向槽,62-密封薄膜,63-溶剂杯底部,7-底盖,71-底盖内翻边,8-顶杆,81-尖锐凸起部,82-切刀,83-尖刺,a2-饮料罐,a4-反应罐,a41-上层空间,a42-下层空间,a62-密封薄膜,a7-反应罐外罐底部,a8-顶杆,a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附图2所示,一种具有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包括外罐,所述外罐包括罐体2、顶盖1和底盖7,所述外罐内设置有反应装置3,所述反应装置3包括反应杯4和设置在所述反应杯4内的溶剂杯6,所述反应杯4内装有制冷剂,所述溶剂杯6内装有溶解剂,所述制冷剂由NH4NO3、NaCO3·10H2O、CO(NH2)2三种组分组成,所述制冷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NH4NO320~80%、NaCO3·10H2O 10~70%、CO(NH2)210~60%;所述溶解剂为质量百分数为5~15%的NaCl溶液,所述制冷剂与NaCl溶液的重量比为3~5:2~4。
所述反应杯4杯口与所述底盖7密封配合,所述溶剂杯6杯口设置有密封薄膜62,所述溶剂杯底部63设置在所述底盖7上,所述溶剂杯底部63内侧设置有导向槽61,所述导向槽61内插有顶杆8,所述顶杆8底端插在所述溶剂杯底部63的导向槽61内,顶端朝向所述密封薄膜62,并在顶杆8的顶端上设置有尖锐凸起部81,所述溶剂杯底部63呈螺纹阶梯状,所述底盖7呈螺纹阶梯状。在需要对饮料制冷时,顶推外罐的底盖7,底盖7推动溶剂杯底部63向罐体2内部变形,进而推动顶杆8,使顶杆8端部的尖锐凸起部81刺穿溶剂杯6杯口的密封薄膜62,使反应杯4中的制冷剂与溶剂杯6中的溶解剂混合,达到对饮料罐中饮料制冷的效果,由于在溶剂杯底部63内侧设置导向槽61,导向槽61内插有顶杆8,通过溶剂杯底部63向罐体2内部的形变来推动顶杆8刺穿密封薄膜62,因此顶杆8无需贯穿溶剂杯底部63,溶剂杯底部63也不存在用于贯穿的通孔,溶剂也就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从缝隙泄漏的情况,溶剂杯6杯口在利用密封薄膜62进行密封后,所述溶剂杯6内形成一个密封腔体用于盛装溶解剂,使所述溶剂杯6中溶解剂得到有效的密封和存储。所述螺纹阶梯状的溶剂杯底部63可在受外力作用时产生较大形变,增加设置在溶剂杯底部63内侧导向槽61内的顶杆8的行程,保证设置在顶杆8一端的尖锐凸起部81顺利刺穿溶剂杯6杯口的密封薄膜62。所述螺纹阶梯状的底盖7可在受外力作用时产生较大形变,进一步增加推动溶剂杯底部63产生较大形变,增加设置在溶剂杯底部63内侧导向槽61内的顶杆8的行程,进一步保证设置在顶杆8一端的尖锐凸起部81顺利刺穿溶剂杯6杯口的密封薄膜62。
所述底盖7边缘设置有内翻边,所述罐体2两端设置有外翻边,所述反应杯4杯口设置有外翻边,所述底盖内翻边71、罐体外翻边21、反应杯杯口外翻边43相互匹配。在生产过程中,将所述底盖内翻边71、罐体外翻边21、反应杯杯口外翻边43一起进行卷边,一次性卷边封口,密封效果较好。所述顶盖1为易拉盖或全开盖。所述外罐可以是饮料罐、酒罐、八宝粥罐、方便食品罐,可满足对不同材料的制冷,操作方便,适用范围较广。
实施例2
如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所示,本发明具有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反应杯4呈两级阶梯状,包括一级阶梯41和二级阶梯42,所述反应杯4内还设置有支架5,所述支架5设置于一级阶梯41和二级阶梯42交界处,所述溶剂杯6杯口与所述支架5接触,所述支架5上设有与所述尖锐凸起部81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制冷剂放置在所述一级阶梯41内。通过设置在反应装置3内的支架5,限制了密封薄膜62受力时的延展范围,保证设置在顶杆顶端的尖锐凸起部81能顺利刺穿溶剂杯6杯口的密封薄膜62,使所述一级阶梯41内的制冷剂与所述溶剂杯6内的溶解剂混合,实现制冷剂制冷。所述顶杆顶端的尖锐凸起部81包括切刀82和尖刺83,当利用顶杆8上的尖锐凸起部81刺穿密封薄膜62时,所述尖刺83由于受力面积较小,压强较大,能容易地刺穿密封薄膜62,产生穿孔,再加上切刀82具有大面积撕裂作用,使顶杆8上的尖锐凸起部81能顺利刺穿密封薄膜62,保证制冷剂对饮料的制冷顺利进行。
以下,通过实施例2~5和对比例1~3来考察本发明所述饮料罐中内置的制冷剂的制冷效果。
实施例3
将40g NH4NO3、35g NaCO3·10H2O、25g CO(NH2)2混合成为固态混合物,然后溶解于75g NaCl溶液(NaCl的质量百分数为10%)中,混匀,实现制冷剂制冷。
实施例3所述的制冷剂在1min内,其温度从常温降低至-15℃。当达到-15℃开时计时,在不采取任何保温措施的情况下恢复到0℃,需耗时9min。本实施例制冷剂制冷时间可维持12min。
将实施例3所述的制冷剂对250ml的水进行制冷,1.5min内可以使水的温度从常温降低至8℃;经过15min后水的温度仍然可维持在12℃。
实施例4
将80g NH4NO3、10g NaCO3·10H2O、10g CO(NH2)2混合成为固态混合物,然后溶解于75g NaCl溶液(NaCl的质量百分数为15%)中,混匀,实现制冷剂制冷。
实施例4所述的制冷剂在1min内,其温度从常温降低至-12℃,制冷时间可维持9min。
将实施例4所述的制冷剂对250ml的水进行制冷,1.5min内可以使水的温度从常温降低至12℃;经过15min后水的温度可维持在15℃。
实施例5
将30g NH4NO3、50g NaCO3·10H2O、10g CO(NH2)2混合成为固态混合物,然后溶解于120g NaCl溶液(NaCl的质量百分数为5%)中,混匀,实现制冷剂制冷。
实施例5所述的制冷剂在1min内,其温度从常温降低至-12℃,制冷时间可维持8min。
将实施例5所述的制冷剂对250ml的水进行制冷,1.5min内可以使水的温度从常温降低至12℃;经过15min后水的温度可维持在16℃。
实施例6
将40g NH4NO3、10g NaCO3·10H2O、50g CO(NH2)2混合成为固态混合物,然后溶解于80g NaCl溶液(NaCl的质量百分数为10%)中,混匀,实现制冷剂制冷。
实施例6所述的制冷剂在1min内,其温度从常温降低至-10℃,制冷时间可维持9min。
将实施例6所述的制冷剂对250ml的水进行制冷,1.5min内可以使水的温度从常温降低至13℃;经过15min后水的温度可维持在16℃。
由实施例3~6可知,本发明所述的制冷剂在1min内,可使其温度从常温降低至-15~-10℃,制冷时间可维持在8~12min。其中,实施例3所述的制冷剂,其制冷温度为-15℃,制冷时间为12min,与实施例4~6相比,其制冷温度分别降低了3~5℃左右,其制冷时间分别延长了3~4min,以较小的优势处于较佳的效果,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
对比例1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考察制冷剂各原料重量份配比对制冷剂的影响。
(1)制冷剂A:制冷剂组成为10g NH4NO3、80g NaCO3·10H2O、10g CO(NH2)2,其余均同实施例1。
(2)制冷剂B:制冷剂组成为85g NH4NO3、10g NaCO3·10H2O、5g CO(NH2)2,其余均同实施例1。
(3)制冷剂C:制冷剂组成为15g NH4NO3、10g NaCO3·10H2O、75g CO(NH2)2,其余均同实施例1。
经检测:本对比例所述的制冷剂A在1min内,其温度从常温降低至-8℃,制冷时间仅可维持4min左右;制冷剂B在1min内,其温度从常温降低至-6℃,制冷时间仅可维持4min左右;制冷剂C在1min内,其温度从常温降低至-7℃,制冷时间仅可维持3min左右。
由本对比例可知,制冷剂A~C由于其重量份配比不在本发明所述的范围内,导致其制冷温度与实施例1相比,分别降低了7℃、9℃、8℃,其制冷时间分别较实施例1缩短了8min、8min和9min左右,表明本发明所述制冷剂组分的重量份配比取得了非显而易见的技术效果。
对比例2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考察制冷剂组分对制冷剂的影响。
(1)制冷剂D:制冷剂的组成为40g NH4NO3、25g CO(NH2)2,其余均同实施例1;
(2)制冷剂E:制冷剂的组成为40g NH4NO3、35g NaCO3·10H2O,其余均同实施例1;
(3)制冷剂F:制冷剂的组成为35g NaCO3·10H2O、25g CO(NH2)2,其余均同实施例1。
经检测:本对比例所述的制冷剂D在1min内,其温度从常温降低至-5℃,制冷时间仅可维持3min左右;制冷剂E在1min内,其温度从常温降低至-6℃,制冷时间仅可维持2min左右;制冷剂F在1min内,其温度从常温降低至-1℃,制冷时间仅可维持3min左右。
由本对比例可知,制冷剂D由于缺少组分NaCO3·10H2O,其制冷温度由-15℃降低至-5℃,降低了10℃;制冷时间由12min降低至3min,降低了9min左右。而制冷剂E由于缺少组分CO(NH2)2,其制冷温度降低了9℃;制冷时间缩短了10min左右;制冷剂F由于缺少组分NH4NO3,其制冷温度降低了14℃;制冷时间缩短了9min左右。
由对比例1和对比例2可知,本发明所述制冷剂以NH4NO3、NaCO3·10H2O和CO(NH2)2为原料组分,并调节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NH4NO320~80%、NaCO3·10H2O 10~70%、CO(NH2)210~60%,使三组分间产生协同增强的作用,显著降低了制冷温度,延长了制冷时间,取得了非显而易见的技术效果。
对比例3
按照发明专利申请CN 1443826A进行,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将25g NH4NO3、6g NaOH、56g CO(NH2)2、22gNaCl混合成为固态混合物,然后溶解于82g去离子水中,混匀,制冷剂开始制冷。
对比例3所述的制冷剂在1min内,其温度从常温降低至-1℃,制冷时间仅可维持2min左右。
将实施例1所述的制冷剂对250ml的水进行制冷,2min内可以使水的温度从常温降低至16℃;经过10min后水的温度即恢复至常温,制冷效果差。
对比例3表明本发明所述的制冷剂以NH4NO3、NaCO3·10H2O和CO(NH2)2为原料组分,其制冷效果明显优于以NH4NO3、NaOH和CO(NH2)2为原料组分的制冷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饮料罐内置的制冷剂制冷温度更低,制冷时间更长,可有效地对饮料罐中的饮料进行制冷。

Claims (8)

1.一种具有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包括外罐,所述外罐包括罐体、顶盖和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内设置有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杯和设置在所述反应杯内的溶剂杯,所述反应杯内装有制冷剂,所述溶剂杯内装有溶解剂,所述反应杯杯口与所述底盖密封配合,所述溶剂杯杯口设置有密封薄膜,所述溶剂杯底部设置在所述底盖上,所述溶剂杯底部内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插有顶杆,所述顶杆底端插在所述溶剂杯底部的导向槽内,顶端朝向所述密封薄膜,并在顶杆的顶端上设置有尖锐凸起部;所述底盖可推动所述溶剂杯底部向罐体内部变形,进而推动顶杆;所述制冷剂由NH4NO3、NaCO3·10H2O、CO(NH2)2三种组分组成;所述溶解剂为NaCl溶液;所述制冷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NH4NO320~80%、NaCO3·10H2O10~70%、CO(NH2)210~60%;所述NaCl溶液中NaCl的质量百分数为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杯底部呈螺纹阶梯状;所述底盖呈螺纹阶梯状;所述反应杯呈两级阶梯状,包括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所述反应杯内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处,所述溶剂杯杯口与所述支架接触,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尖锐凸起部相对应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顶端的尖锐凸起部包括切刀和尖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边缘设置有内翻边,所述罐体两端设置有外翻边,所述反应杯杯口设置有外翻边,所述底盖的内翻边、罐体两端的外翻边、反应杯杯口的外翻边相互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NH4NO320~50%、NaCO3·10H2O20~60%、CO(NH2)220~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NH4NO330~45%、NaCO3·10H2O25~40%、CO(NH2)220~4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NH4NO340%、NaCO3·10H2O35%、CO(NH2)2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与NaCl溶液的重量比为3~5:2~4。
CN201510420465.7A 2015-07-16 2015-07-16 一种具有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098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0465.7A CN105109829B (zh) 2015-07-16 2015-07-16 一种具有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0465.7A CN105109829B (zh) 2015-07-16 2015-07-16 一种具有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9829A CN105109829A (zh) 2015-12-02
CN105109829B true CN105109829B (zh) 2018-09-28

Family

ID=54658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2046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09829B (zh) 2015-07-16 2015-07-16 一种具有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098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7692A (zh) * 2016-04-01 2016-06-01 赵震 一种自制冷包装容器反应座
CN105668013A (zh) * 2016-04-01 2016-06-15 赵震 一种用于自制冷\自加热两片罐易拉罐的反应器
CN105620927A (zh) * 2016-04-01 2016-06-01 赵震 一种用于自制冷\自加热两片罐易拉罐的液体盛装盒
CN105775416A (zh) * 2016-04-01 2016-07-20 赵震 用于罐体容器的致冷致热反应装置
CN107289732B (zh) * 2017-07-28 2019-12-03 山东景耀玻璃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降温的啤酒瓶
CN108814807A (zh) * 2018-05-08 2018-11-16 四川省肿瘤医院 异型冰敷件及异型冰敷件系统
CN109178671A (zh) * 2018-08-13 2019-01-11 马默涵 一种调节饮料罐内温度的方法
CN110254909A (zh) * 2019-06-03 2019-09-20 中山市华宝勒生活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及其容器
CN110906689A (zh) * 2019-12-05 2020-03-24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快捷制冷杯
CN112048287B (zh) * 2020-09-17 2022-04-15 陕西合鼎森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环保型的制冷剂及其冷敷包、饮料罐
CN114264207B (zh) * 2021-08-16 2024-01-09 北方工业大学 一种炮眼自动封堵炮泥装置及炮眼封堵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8677A (zh) * 1986-05-30 1987-12-09 G·W·索尔堡公司 带有穿刺机构的两腔容器
CN1096487A (zh) * 1993-06-18 1994-12-21 徐玉堂 罐装饮料自动冷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351399Y (zh) * 1999-01-11 1999-12-01 王海滨 隔离存放与快速混合装置
CN2393834Y (zh) * 1999-11-04 2000-08-30 苏哲仁 带热源或冷源的饮料罐
CN1315642A (zh) * 2000-03-25 2001-10-03 宋展涛 内置式液体降温器
CN201046819Y (zh) * 2007-04-17 2008-04-16 北京中泰洋食品有限公司 自体制冷的食品、饮料罐
CN203186820U (zh) * 2013-02-05 2013-09-11 王松杰 可致冷、致热的易拉罐
CN203698981U (zh) * 2014-02-09 2014-07-09 曹桂芳 一种调温饮品罐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5546Y (zh) * 1992-08-29 1993-06-09 陈昱 自冷式易拉罐
US6513650B2 (en) * 1997-10-14 2003-02-04 Biogaia Ab Two-compartment container
CN1443826A (zh) * 2002-03-08 2003-09-24 孟绍东 一种化学制冷剂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8677A (zh) * 1986-05-30 1987-12-09 G·W·索尔堡公司 带有穿刺机构的两腔容器
CN1096487A (zh) * 1993-06-18 1994-12-21 徐玉堂 罐装饮料自动冷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351399Y (zh) * 1999-01-11 1999-12-01 王海滨 隔离存放与快速混合装置
CN2393834Y (zh) * 1999-11-04 2000-08-30 苏哲仁 带热源或冷源的饮料罐
CN1315642A (zh) * 2000-03-25 2001-10-03 宋展涛 内置式液体降温器
CN201046819Y (zh) * 2007-04-17 2008-04-16 北京中泰洋食品有限公司 自体制冷的食品、饮料罐
CN203186820U (zh) * 2013-02-05 2013-09-11 王松杰 可致冷、致热的易拉罐
CN203698981U (zh) * 2014-02-09 2014-07-09 曹桂芳 一种调温饮品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9829A (zh) 2015-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9829B (zh) 一种具有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
CN204937910U (zh) 一种具有可加热、可制冷装置的饮料罐
CN102308164B (zh) 用于提供自冷容器的系统和方法
US20130174581A1 (en) Self cooling container and a cooling device
CN107719984A (zh) 一种可制冷或制热食品的罐装或瓶装容器
CN102947655B (zh) 自冷容器及冷却装置
CN110356717A (zh) 具有调温功能的瓶子
CN103010590A (zh)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保鲜包装膜袋
CN102602606A (zh) 饮料罐
CN107031990A (zh) 一种具有可自动制冷装置的饮料罐
CN209042846U (zh) 一种冷却装置
CN2135546Y (zh) 自冷式易拉罐
US10018395B2 (en) Beverage cooling or heating device
CN201046819Y (zh) 自体制冷的食品、饮料罐
CN204368624U (zh) 一种碳酸瓶瓶底结构
CN205989893U (zh) 一种速冷包装袋
CN207400627U (zh) 用于食物加工机的螺旋推进器及食物加工机
CN100498156C (zh) 泡菜冰箱
CN214825656U (zh) 一种可自行添加粉末的饮料瓶瓶盖
CN202687115U (zh) 一种瓶装饮品加热盒
CN201011476Y (zh) 可携式致冷器
CN208631191U (zh) 一种固液分装瓶盖
CN205418582U (zh) 自热式食品包装盒
CN201186791Y (zh) 一种瓶装葡萄酒的包装存放卧式箱
CN202457545U (zh) 一种速冻果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108

Address after: 610020, No. 17, 13 floor, 16 Da Yip Road, Chengdu, Sichuan, Jinjiang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Chengdu Zhuo Jin Cci Capital Ltd

Address before: 618000 Deyang province Sichuan City Luoj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shan Industrial Park Qiong sea

Applicant before: SICHUAN SHIDANFU FOOD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118

Address after: 610020, No. 17, 13 floor, 16 Da Yip Road, Chengdu, Sichuan, Jinjiang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Chengdu Zhuo Jin Cci Capital Ltd

Address before: 618000 Deyang province Sichuan City Luoj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shan Industrial Park Qiong sea

Applicant before: SICHUAN SHIDANFU FOOD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