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01420A - 信号传输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信号传输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01420A
CN105101420A CN201410194167.6A CN201410194167A CN105101420A CN 105101420 A CN105101420 A CN 105101420A CN 201410194167 A CN201410194167 A CN 201410194167A CN 105101420 A CN105101420 A CN 1051014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band
determined
terminal
time quantum
pseudo rand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941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01420B (zh
Inventor
高秋彬
赵锐
陈文洪
彭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41019416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014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01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1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01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1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终端,用以有效控制带内泄漏干扰,以及提高信号传输的灵活性。该方法为:终端确定子带和/或时域模式参数,以及确定占空比,所述时域模式参数用于确定时域模式,一个时域模式对应终端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的集合,所述占空比表示一段时间内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个数与所述一段时间内包含的总时间单元个数的比值;所述终端根据确定的所述子带的标识和/或所述时域模式参数,以及确定的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所述终端向接收端发送控制信息以及在确定的所述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发送信号,所述控制信息至少用于指示所述占空比及确定的所述子带。

Description

信号传输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传统的蜂窝通信技术中,终端(UE)之间的数据通信流程如图1所示,两个终端的语音、数据等业务通过各自驻留的基站(eNB)以及核心网(服务网关(SGW)和分组数据网关(PGW))进行交互。
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即终端直通技术,是指邻近的终端可以在近距离范围内通过直连链路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不需要通过中心节点(即基站)进行转发,如图2所示。
D2D技术本身的短距离通信特点和直接通信方式使其具有如下优势:
1、终端近距离直接通信方式可实现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的传输延迟和较低的功耗;
2、利用网络中广泛分布的用户终端以及D2D通信链路的短距离特点,可以实现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
3、D2D的直接通信方式能够满足如无线点对点(P2P)等业务的本地数据共享需求,提供具有灵活适应能力的数据服务;
4、D2D直接通信能够利用网络中数量庞大且分布广泛的通信终端以拓展网络的覆盖范围。
由于D2D系统中发送UE位置的不确定性,对于一个接收UE来说,不同发送UE发送的信号到达接收UE时候,其路径损耗的差值可能非常大,从而由于带内泄露的问题导致“远-近”效应问题。带内泄露干扰是指由于误差向量幅度(EVM)、功放非线性等非理想因素导致的信号功率到相邻频带的泄露。
具体如图3所示,例如:接收UE(RxUE)正在接收TxUE1的信号,并且由于信道衰落的影响,TxUE1的信道到达RxUE的信号强度是-100分贝毫瓦(dBmW),同时位于RxUE附近的TxUE2也同时发起一个D2D通信,并且TxUE2的信号到达RxUE的信号强度是-60dBmW,这时即便TxUE1和TxUE2发送信号在频率上是正交的,由于带内泄露的影响,TxUE1的信号会受到较强的来自TxUE2的带内泄露的影响,从而导致TxUE1的信号无法正确接收。
D2D传输会受到带内泄露干扰的影响,“远近”效应导致带内泄露干扰的影响更加严重。带内泄露干扰是指由于EVM、功放非线性等非理想因素导致的信号功率到相邻频带的泄露。
如何有效降低终端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带内泄露干扰,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终端,用以有效控制带内泄漏干扰,以及提高信号传输的灵活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包括:
终端确定子带和/或时域模式参数,以及确定占空比,所述时域模式参数用于确定时域模式,一个时域模式对应终端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的集合,所述占空比表示一段时间内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个数与所述一段时间内包含的总时间单元个数的比值;
所述终端根据确定的所述子带和/或所述时域模式参数,以及确定的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所述终端向接收端发送控制信息以及在确定的所述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发送信号,所述控制信息至少用于指示所述占空比及确定的所述子带。
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包括:
终端根据发送端发送的控制信息确定占空比,并确定子带和/或时域模式参数,所述时域模式参数用于确定时域模式,一个时域模式对应终端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的集合,所述占空比表示一段时间内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个数与所述一段时间内包含的总时间单元个数的比值,所述控制信息至少用于指示所述占空比及所述子带;
所述终端根据确定的所述子带和/或所述时域模式参数,以及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所述终端在确定的所述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接收信号。
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子带和/或时域模式参数,以及确定占空比,所述时域模式参数用于确定时域模式,一个时域模式对应终端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的集合,所述占空比表示一段时间内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个数与所述一段时间内包含的总时间单元个数的比值;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子带和/或所述时域模式参数,以及确定的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控制信息以及在确定的所述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发送信号,所述控制信息至少用于指示所述占空比及确定的所述子带。
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发送端发送的控制信息确定占空比,并确定子带和/或时域模式参数,所述时域模式参数用于确定时域模式,一个时域模式对应终端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的集合,所述占空比表示一段时间内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个数与所述一段时间内包含的总时间单元个数的比值,所述控制信息至少用于指示所述占空比及所述子带;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子带和/或所述时域模式参数,以及确定的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接收模块,用于在确定的所述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接收信号。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确定占空比,根据该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使得信号传输占用的时域资源能够与业务特性相适应,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灵活性,且更有利于控制带内泄漏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蜂窝通信中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流程示意图;
图2为D2D通信中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流程示意图;
图3为终端进行D2D通信中远近效应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资源池配置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时域模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信号发送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信号接收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各实施例中,时间单元包括但不限于子帧、时隙、发送机会,以下实施例中,仅以子帧作为时间单元为例进行说明,对于其它时间单元可以采用相同的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中,子带可以是逻辑子带,也可以是物理子带。其中逻辑子带可通过一定的映射关系映射到物理子带。
例如,逻辑子带n映射到物理子带n。
又例如,逻辑子带n映射到物理子带(n+ceil(N/4))modN,其中N是子带的个数,ceil(x)表示不小于x的最小正整数。
逻辑子带到物理子带的映射关系还可以是时变的。例如,逻辑子带n映射到物理子带(n+k+ceil(N/4))modN,其中k是子帧编号。又例如,逻辑子带n映射到物理子带(n+ceil(kN/4))modN。
如图4所示,终端在一个资源池内的一部分资源上进行信号传输,该信号传输可以是D2D信号的传输,也可以是蜂窝信号的传输。其中,资源池由一些时频资源构成,该时频资源具有一定的时间范围和一定的频率范围,并且资源池中的时频资源可以是以一定的周期在时域内重复出现。
图4所示的资源池在时间和频域内都是连续的,实际上资源池也可以是由不连续的时频资源构成。图4所示的资源池在时域内包括NT个子帧,在频域内包括NF个子带。一个子带的带宽可以是一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Block,PRB)的整数倍,例如子带带宽为1个PRB带宽,为180k赫兹(Hz),或者子带带宽为2个PRB带宽,为360kHz,以此类推。
终端可以占据一个子带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图4中UE1占用子带0,UE2占用子带1进行传输。终端也可以占据多个子带进行传输,例如UE3占用子带2和子带3进行传输。
终端在一个子带进行数据传输时,可以只在其中的一部分子帧内进行传输,例如,在子帧0,2,4,6内传输,其他的子帧不传输任何信号。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时域模式来表示终端进行信号传输的子帧集合,不同的时域模式对应着不同的子帧集合,如图5中,模式0对应着在子帧0,2,4,6内传输信号,模式1对应着在子帧1,3,5,7内传输信号,模式2对应着在子帧0,1,2,3内传输信号,模式3对应着在子帧4,5,6,7内传输信号。
第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终端进行信号发送的详细方法流程如下:
步骤601:终端确定子带和/或时域模式参数,以及确定占空比。
其中,时域模式参数用于确定时域模式。
时域模式参数可以是预先定义的时域模式集合中元素的索引值,或者是伪随机序列初始值参数,该伪随机序列初始值参数取自一个有限元素的集合。
其中,时域模式集合中包括有一个或多个时域模式。
例如,若时域模式参数为伪随机序列初始值参数,则根据预设的伪随机序列初始值参数与伪随机序列初始值的映射关系确定伪随机序列初始值,以及根据伪随机序列初始值与伪随机序列的映射关系,确定伪随机序列,由该伪随机序列确定时域模式。
又例如,若时域模式参数为预先定义的时域模式集合中元素的索引值,则确定子带相关联的时域模式集合,按照该索引值确定该时域模式集合中相应的时域模式。
其中,一个时域模式对应终端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的集合,即每个时域模式对应时间单元的不同组合,每个时域模式对应的不同的时间单元的集合。
其中,占空比表示一段时间内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个数与所述一段时间内包含的总时间单元个数的比值。
具体实施中,终端确定占空比,至少可以有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终端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占空比。
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等,该基站可以是普通基站,也可以是演进型基站(eNodeB)。
网络设备配置占空比可以是在广播信道中广播,例如在系统消息块(SIB)中传输,或者是通过UE专属的信令通知,例如高层信令或者物理层信令。
网络设备配置的占空比可以根据系统内的负载情况进行选择。
例如,网络设备在系统内用户数目较少时,为UE配置数值较大的占空比,以能够充分利用资源进行信号传输;网络设备在系统内的用户数目较多时,为UE配置数值较小的占空比,以降低不同子带上传输的数据之间的干扰。
第二种,终端根据业务类型以及业务质量(QoS)确定占空比。
例如,对于网络电话(VoIP)业务,如果要求在20毫秒(ms)内传输完成一个数据包,且该数据包一次传输需要占用4ms,其占空比可以设置为PA=4/20=0.2。
优选地,确定的占空比属于一个集合,该集合中包含有有限数目的占空比。
例如,确定的占空比属于集合{0.25,0.5,0.75,1}。
具体实施中,终端确定子带至少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子带的配置信息,并获取该一个或多个子带的标识。
该实现方式适用于作为发送端的终端与网络建有连接的情况,由网络设备负责为终端分配用于信号传输的频域资源。
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等,该基站可以是普通基站,也可以是演进型基站(eNodeB)。
第二种,终端在预设的频域资源内选择一个或多个子带,并获取选择的子带的标识。
第三种,终端根据第一测量结果,从预设的频域资源内选择一个或多个子带,并获取选择的子带的标识。
其中,第一测量结果通过对预设的频域资源包含的每个子带上传输的信号进行测量获得。在一个具体实施中,测量预设的频域资源包含的各子带上的接收信号功率作为第一测量结果,选择各接收信号功率中的最小值对应的子带作为进行信号传输的子带。
具体实施中,终端确定时域模式参数,至少可以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终端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时域模式参数。
优选地,网络设备通过物理层信令或高层信令为终端配置时域模式参数。
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等,该基站可以是普通基站,也可以是演进型基站(eNodeB)。
第二种,终端根据自身的标识或接收端的标识确定时域模式参数。
例如时域模式参数Ti=NID,或者Ti=NIDmodM,其中NID表示是终端的标识,M是预先约定好的整数,对数据发送端和接收端都是已知的。
第三种,终端从预设的时域模式参数集合中选择时域模式参数。
步骤602:终端根据确定的子带和/或时域模式参数,以及确定的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优选地,终端根据确定的子带的标识和/或时域模式参数,确定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以及根据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与伪随机序列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伪随机序列;根据预设的时间单元与伪随机序列片段的映射关系,获取时间单元对应的伪随机序列片段;根据获取的伪随机序列片段和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优选地,终端将伪随机序列片段按照预先约定的映射关系映射为判定值,确定该判定值不大于占空比时,将所对应的时间单元确定为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作为发送端的终端根据子带的标识和/或时域模式参数计算得到伪随机数生成器的初始值,根据该初始值以及该伪随机数生成器生成时间单元所对应的伪随机数,根据时间单元对应的伪随机数的取值确定该时间单元是否作为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例如,伪随机数生成器表示为Yk=(A·Yk-1)modD,其中Y-1=210×m+Ti为伪随机数生成器的初始值,m表示子带的标识,Yk表示子帧k所对应的伪随机数,A=39827,D=65537,如果Yk/D≤PA,其中PA表示占空比,则确定终端在子帧k上进行信号传输,否则在子帧k上保持静默。
其中,伪随机数生成器初始值的构造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是确定的时域模式参数,也可以是确定的子带的标识,还可以是根据确定的子带的标识和确定的时域模式参数计算获得。
例如Y-1=Ti,或者Y-1=m,或者Y-1=210×Ti+m等。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中,作为发送端的终端根据子带的标识和/或时域模式参数,计算得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以及根据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与伪随机序列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伪随机序列,根据时间单元与伪随机序列片段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时间单元对应的伪随机序列片段,根据该伪随机序列片段确定该时间单元是否为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例如,对于子帧k,截取伪随机序列的第kQ比特到第(k+1)Q-1比特,将其转化为十进制小数并与PA进行比较,如果其值不大于PA,则终端在子帧k上进行信号传输,否则在子帧k上保持静默。
例如,截取的Q个比特转化为十进制小数可以是其中bq是截取的第q个比特,其中,Q的取值为在终端侧预先设置或者由网络配置给终端。假设Q等于4,截取的4个比特为1010,则其转换成十进制小数为0.625。
其中,伪随机序列初始值的构造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是确定的时域模式参数,也可以是确定的子带的标识,还可以是根据确定的子带的标识和确定的时域模式参数计算获得。
例如cinit=Ti,或者cinit=m,或者cinit=210×Ti+m
以上各实现中,根据伪随机序列初始值以及预设的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与伪随机序列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伪随机序列,可以有多种方式,本发明实施并不做限制,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伪随机序列初始值确定伪随机序列的方式都适用于本发明。
例如,生成M序列,假设M序列的寄存器长度为L,则每个寄存器的初始状态与伪随机序列初始值的关系为:其中x(n)为第n个寄存器的初始状态,取值为0或者1,cinit为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
又例如,根据伪随机序列初始值生成Gold序列。
步骤603:终端向接收端发送控制信息以及在确定的所述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向接收端发送信号。
其中,终端发送的控制信息用于接收端确定接收信号的时频资源,终端在步骤601和步骤602所确定的子带以及时间单元上发送信号。
优选地,控制信息中至少用于指示占空比以及子带。
可选地,该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时域模式参数。
可选地,该控制信息中还携带有作为发送端的终端的标识。
优选地,终端确定子带和/或时域模式参数,以及确定占空比后,在发送信号之前或同时,向接收端发送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中携带有确定的占空比,或者,携带有确定的占空比和时域模式参数。
具体实施中,在时域模式参数根据终端的标识确定的情况下,并且终端在控制信道中或者其他方式中已经向接收端传递了终端的标识,则作为发送端的终端可以不向接收端传递时域模式参数。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终端按照预设次数连续在确定的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时间单元发送携带相同的数据包的信号。
该预设次数由终端根据网络配置信息确定或者根据业务类型以及应用需求确定,或者,与接收端预先约定。
优选地,终端在确定的所述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发送信号之前,将确定的预设次数通知给接收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第二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作为接收端的终端进行信号接收的详细方法流程如下:
步骤701:终端根据发送端发送的控制信息确定占空比,并确定子带和/或时域模式参数。
其中,时域模式参数用于确定时域模式,一个时域模式对应终端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的集合,即每个时域模式对应时间单元的不同组合。
其中,占空比表示一段时间内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个数与一段时间内包含的总时间单元个数的比值。
优选地,控制信息至少用于指示占空比及子带。
可选地,该控制信息中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子带和/或时域模式参数。可选地,该控制信息中还携带有作为发送端的终端的标识。
优选地,根据控制信息确定子带至少有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控制信息中携带的指示信息,终端获取控制信息中携带的一个或多个子带的指示信息,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子带,并获取确定的子带的标识。
具体实施中,控制信息中携带的一个或多个子带的指示信息为子带的标识或编号。
第二种,终端根据发送端发送控制信息时占用的资源位置,确定一个或多个子带,并获取确定的子带的标识。
优选地,终端确定时域模式参数,至少有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终端根据自身的标识或者根据控制信息中携带的发送端的标识确定时域模式参数。
具体实施中,若发送端的标识预先获知,或者通过其它消息获得,则该控制信息中无需携带发送端的标识。
第二种,终端获取控制信息中携带的时域模式参数。
除以上两种实现方式之外,具体实施中也不排除通过网络配置时域模式参数的情况。
步骤702:终端根据确定的子带和/或时域模式参数,以及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优选地,终端根据确定的子带的标识和/或时域模式参数,确定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以及根据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与伪随机序列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伪随机序列;根据预设的时间单元与伪随机序列片段的映射关系,获取时间单元对应的伪随机序列片段,根据该伪随机序列片段和占空比确定该时间单元是否为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优选地,终端将伪随机序列片段按照预先约定的映射关系映射为判定值,确定判定值不大于占空比时,将伪随机序列片段对应的时间单元确定为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其中,根据伪随机序列片段以及占空比确定所对应的时间单元是否为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步骤502所对应部分的描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703:终端在确定的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时间单元接收信号。
一个具体实施中,终端按照预设次数连续在确定的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时间单元接收信号并合并,该预设次数根据网络配置信息确定或由发送端通知。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第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的具体实施可参见上述第一、第二实施例中关于作为发送端的终端的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如图8所示,该终端主要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801,用于确定子带和/或时域模式参数,以及确定占空比,所述时域模式参数用于确定时域模式,所述占空比表示一段时间内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个数与所述一段时间内包含的总时间单元个数的比值;
第二确定模块802,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子带和/或所述时域模式参数,以及确定的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发送模块803,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控制信息以及在确定的所述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向接收端发送信号。
其中,一个时域模式对应终端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的集合,即每个时域模式对应时间单元的不同组合。
优选地,控制信息至少用于指示占空比及确定的子带。
可选地,该控制信息中还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子带的指示信息和/或时域模式参数。可选地,该控制信息中还携带有作为发送端的终端的标识。
优选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占空比;
或者,
根据业务类型以及业务质量确定所述占空比。
优选,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子带的配置信息,并获取所述子带的标识;
或者,
在预设的频域资源内选择一个或多个子带,并获取选择的所述子带的标识;
或者,
根据第一测量结果,从预设的频域资源内选择一个或多个子带,并获取选择的所述子带的标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通过对所述预设的频域资源包含的每个子带上传输的信号进行测量获得。
优选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时域模式参数;
或者,
根据自身的标识或接收端的标识确定所述时域模式参数;
或者,
从预设的时域模式参数集合中选择时域模式参数。
优选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确定的所述子带的标识和/或时域模式参数,确定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以及根据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与伪随机序列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伪随机序列;
根据预设的时间单元与伪随机序列片段的映射关系,获取时间单元对应的伪随机序列片段;
根据所述伪随机序列片段和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优选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伪随机序列片段按照预先约定的映射关系映射为判定值,确定所述判定值不大于所述占空比时,将所述伪随机序列片段对应的所述时间单元确定为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优选地,发送模块在发送信号之前或同时,向接收端发送控制信息。
优选地,发送模块还用于:
按照预设次数连续在确定的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发送携带相同的数据包的信号,所述预设次数根据网络配置信息确定或者根据业务类型以及应用需求确定。
优选地,发送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的所述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发送信号之前,将确定的所述预设次数通知给接收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第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的具体实施可参见上述第一、第二实施例中关于作为接收端的终端的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如图9所示,该终端主要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901,用于根据发送端发送的控制信息确定占空比,并确定子带和/或时域模式参数,所述时域模式参数用于确定时域模式,所述占空比表示一段时间内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个数与所述一段时间内包含的总时间单元个数的比值;
第二确定模块902,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子带和/或所述时域模式参数,以及确定的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接收模块903,用于在确定的所述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接收信号。
其中,一个时域模式对应终端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的集合,每个时域模式对应时间单元的不同组合。
优选地,控制信息至少用于指示占空比及子带。
可选地,该控制信息中还携带有子带的指示信息和/或时域模式参数。可选地,该控制信息中还携带有作为发送端的终端的标识。
优选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控制信息中携带的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子带,并获取确定的所述子带的标识;
或者,
根据发送端发送所述控制信息时占用的资源位置,确定一个或多个子带,并获取确定的所述子带的标识。
优选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终端自身的标识或者根据控制信息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标识确定所述时域模式参数;
或者,
获取所述控制信息中携带的所述时域模式参数。
优选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确定的所述子带的标识和/或时域模式参数,确定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以及根据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与伪随机序列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伪随机序列;
根据预设的时间单元与伪随机序列片段的映射关系,获取时间单元对应的伪随机序列片段;
根据所述伪随机序列片段和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优选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伪随机序列片段按照预先约定的映射关系映射为判定值,确定所述判定值不大于所述占空比时,将所述伪随机序列片段对应的所述时间单元确定为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优选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预设次数连续在确定的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接收信号并合并,所述预设次数根据网络配置信息确定或由发送端通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确定占空比,根据该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使得信号传输占用的时域资源能够与业务特性相适应,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灵活性,且更有利于控制带内泄漏干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0)

1.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确定子带和/或时域模式参数,以及确定占空比,所述时域模式参数用于确定时域模式,一个时域模式对应终端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的集合,所述占空比表示一段时间内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个数与所述一段时间内包含的总时间单元个数的比值;
所述终端根据确定的所述子带和/或所述时域模式参数,以及确定的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所述终端向接收端发送控制信息以及在确定的所述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发送信号,所述控制信息至少用于指示所述占空比及确定的所述子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占空比,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占空比;
或者,
所述终端根据业务类型以及业务质量确定所述占空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子带,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子带的配置信息,并获取所述子带的标识;
或者,
所述终端在预设的频域资源内选择一个或多个子带,并获取选择的所述子带的标识;
或者,
所述终端根据第一测量结果,从预设的频域资源内选择一个或多个子带,并获取选择的所述子带的标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通过对所述预设的频域资源包含的每个子带上传输的信号进行测量获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时域模式参数,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时域模式参数;
或者,
所述终端根据自身的标识或接收端的标识确定所述时域模式参数;
或者,
所述终端从预设的时域模式参数集合中选择时域模式参数。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确定的所述子带和/或所述时域模式参数,以及确定的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确定的所述子带的标识和/或时域模式参数,确定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以及根据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与伪随机序列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伪随机序列;
根据预设的时间单元与伪随机序列片段的映射关系,获取时间单元对应的伪随机序列片段;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伪随机序列片段和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伪随机序列片段和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包括:
所述终端将所述伪随机序列片段按照预先约定的映射关系映射为判定值,确定所述判定值不大于所述占空比时,将所述伪随机序列片段对应的所述时间单元确定为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时域模式参数。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确定的所述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发送信号,还包括:
所述终端按照预设次数连续在确定的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发送携带相同的数据包的信号,所述预设次数由所述终端根据网络配置信息确定或者根据业务类型以及应用需求确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确定的所述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发送信号之前,还包括:
将确定的所述预设次数通知给接收端。
10.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根据发送端发送的控制信息确定占空比,并确定子带和/或时域模式参数,所述时域模式参数用于确定时域模式,一个时域模式对应终端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的集合,所述占空比表示一段时间内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个数与所述一段时间内包含的总时间单元个数的比值,所述控制信息至少用于指示所述占空比及所述子带;
所述终端根据确定的所述子带和/或所述时域模式参数,以及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所述终端在确定的所述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接收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发送端发送的控制信息确定子带,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所述控制信息中携带的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子带,并获取确定的所述子带的标识;
或者,
所述终端根据发送端发送所述控制信息时占用的资源位置,确定一个或多个子带,并获取确定的所述子带的标识。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时域模式参数,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自身的标识或者根据所述控制信息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标识确定所述时域模式参数;
或者,
所述终端获取所述控制信息中携带的所述时域模式参数。
13.如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确定的所述子带和/或所述时域模式参数,以及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确定的所述子带的标识和/或时域模式参数,确定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以及根据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与伪随机序列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伪随机序列;
根据预设的时间单元与伪随机序列片段的映射关系,获取时间单元对应的伪随机序列片段;
根据所述伪随机序列片段和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伪随机序列片段和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包括:
所述终端将所述伪随机序列片段按照预先约定的映射关系映射为判定值,确定所述判定值不大于所述占空比时,将所述伪随机序列片段对应的所述时间单元确定为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15.如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确定的所述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接收信号,包括:
所述终端按照预设次数连续在确定的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接收信号并合并,所述预设次数根据网络配置信息确定或由发送端通知。
1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子带和/或时域模式参数,以及确定占空比,所述时域模式参数用于确定时域模式,一个时域模式对应终端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的集合,所述占空比表示一段时间内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个数与所述一段时间内包含的总时间单元个数的比值;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子带和/或所述时域模式参数,以及确定的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端发送控制信息以及在确定的所述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发送信号,所述控制信息至少用于指示所述占空比及确定的所述子带。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占空比;
或者,
根据业务类型以及业务质量确定所述占空比。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子带的配置信息,并获取所述子带的标识;
或者,
在预设的频域资源内选择一个或多个子带,并获取选择的所述子带的标识;
或者,
根据第一测量结果,从预设的频域资源内选择一个或多个子带,并获取选择的所述子带的标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通过对所述预设的频域资源包含的每个子带上传输的信号进行测量获得。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时域模式参数;
或者,
根据自身的标识或接收端的标识确定所述时域模式参数;
或者,
从预设的时域模式参数集合中选择时域模式参数。
20.如权利要求16-1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确定的所述子带的标识和/或时域模式参数,确定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以及根据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与伪随机序列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伪随机序列;
根据预设的时间单元与伪随机序列片段的映射关系,获取时间单元对应的伪随机序列片段;
根据所述伪随机序列片段和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伪随机序列片段按照预先约定的映射关系映射为判定值,确定所述判定值不大于所述占空比时,将所述伪随机序列片段对应的所述时间单元确定为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22.如权利要求16-1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时域模式参数。
23.如权利要求16-1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按照预设次数连续在确定的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发送携带相同的数据包的信号,所述预设次数根据网络配置信息确定或者根据业务类型以及应用需求确定。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的所述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发送信号之前,将确定的所述预设次数通知给接收端。
2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发送端发送的控制信息确定占空比,并确定子带和/或时域模式参数,所述时域模式参数用于确定时域模式,一个时域模式对应终端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的集合,所述占空比表示一段时间内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个数与所述一段时间内包含的总时间单元个数的比值,所述控制信息至少用于指示所述占空比及所述子带;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子带和/或所述时域模式参数,以及确定的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接收模块,用于在确定的所述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接收信号。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控制信息中携带的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一个或多个子带,并获取确定的所述子带的标识;
或者,
根据发送端发送所述控制信息时占用的资源位置,确定一个或多个子带,并获取确定的所述子带的标识。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终端自身的标识或者所述控制信息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标识确定所述时域模式参数;
或者,
获取所述控制信息中携带的所述时域模式参数。
28.如权利要求25-2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确定的所述子带的标识和/或时域模式参数,确定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以及根据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与伪随机序列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伪随机序列;
根据预设的时间单元与伪随机序列片段的映射关系,获取时间单元对应的伪随机序列片段;
根据所述伪随机序列片段和所述占空比确定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伪随机序列片段按照预先约定的映射关系映射为判定值,确定所述判定值不大于所述占空比时,将所述伪随机序列片段对应的所述时间单元确定为进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
30.如权利要求25-2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预设次数连续在确定的子带上、按照确定的所述时间单元接收信号并合并,所述预设次数根据网络配置信息确定或由发送端通知。
CN201410194167.6A 2014-05-08 2014-05-08 信号传输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05101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94167.6A CN105101420B (zh) 2014-05-08 2014-05-08 信号传输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94167.6A CN105101420B (zh) 2014-05-08 2014-05-08 信号传输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1420A true CN105101420A (zh) 2015-11-25
CN105101420B CN105101420B (zh) 2018-09-11

Family

ID=54580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94167.6A Active CN105101420B (zh) 2014-05-08 2014-05-08 信号传输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0142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7146A1 (zh) * 2017-01-06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收节点、发送节点和传输方法
WO2021228010A1 (zh) * 2020-05-15 2021-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49801A1 (en) * 2008-10-29 2010-05-06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communi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097645A1 (en) * 2009-02-24 2010-09-02 Nokia Corporation Time-hopping for near-fa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02724673A (zh) * 2011-03-30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避免方法、系统及移动设备
CN102917448A (zh) * 2011-08-03 2013-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3122384A1 (ko) * 2012-02-14 2013-08-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장치 대 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49801A1 (en) * 2008-10-29 2010-05-06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communi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097645A1 (en) * 2009-02-24 2010-09-02 Nokia Corporation Time-hopping for near-fa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02724673A (zh) * 2011-03-30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避免方法、系统及移动设备
CN102917448A (zh) * 2011-08-03 2013-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3122384A1 (ko) * 2012-02-14 2013-08-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장치 대 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7146A1 (zh) * 2017-01-06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收节点、发送节点和传输方法
US11323990B2 (en) 2017-01-06 2022-05-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ceiving node, sending node,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WO2021228010A1 (zh) * 2020-05-15 2021-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1420B (zh) 2018-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5405B (zh) D2d通信中资源配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66836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CN109076566B (zh) 调度方法、设备和系统
TWI578806B (zh) 電信設備及方法
WO2019091143A1 (zh) D2d通信中资源配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6452700A (zh)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847608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19214135A1 (zh) 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3702346A (zh) 一种设备到设备用户设备间信道状态测量的方法及设备
CN105515721A (zh) 比特位数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6412794A (zh)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11435909A (zh) 发送和接收反馈信道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0225547A (zh) 一种调度请求发送、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17194003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05450358A (zh) Mac pdu数量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5338467A (zh)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中数据接收方法、发送方法及设备
KR20110007990A (ko) 사용자 페어링 테스트 방법
CN109983817A (zh) 在使用小区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可伸缩发送时间间隔激活/停用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164053A1 (zh) Sr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079570B (zh) 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5101420A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终端
CA3052508A1 (en)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613495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侧行设备
WO2013166814A1 (zh) 触发信道状态信息非周期反馈的方法、ue、基站及系统
Soleymani et al. Implementation aspects of hierarchical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scheme for overlay D2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2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