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00545A - 画面亮度调整方法、多点控制单元mcu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画面亮度调整方法、多点控制单元mcu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00545A
CN105100545A CN201410223407.0A CN201410223407A CN105100545A CN 105100545 A CN105100545 A CN 105100545A CN 201410223407 A CN201410223407 A CN 201410223407A CN 105100545 A CN105100545 A CN 105100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sprite
adjustment
mcu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234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军
孙博
李军
丁元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A ZHONGXING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A ZHONGXING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A ZHONGXING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A ZHONGXING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2340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0054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9491 priority patent/WO201517648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100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05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画面亮度调整方法、多点控制单元MCU及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多点控制单元MCU确定对多画面中一个或多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MCU依据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对多画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其中,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由MCU确定亮度调整值的方式、由接收多画面的远端终端确定亮度调整值的方式,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多会议画面系统的画面存在亮度偏差大,影响画面观感的问题,进而达到了能够对多画面中的某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节,提高整个画面观感的效果。

Description

画面亮度调整方法、多点控制单元MCU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画面亮度调整方法、多点控制单元MCU及终端。
背景技术
一个基本的多画面会议电视系统一般由至少两台终端设备、传输网络、多点控制单元(MultipointControllerUnit,简称为MCU)组成。MCU是会议电视系统的核心,在多画面会议中MCU负责将各个终端发送过来的视频进行解码,然后合成为多画面,根据会议的要求再编码送给各个终端。
在融合通讯的大背景下,MCU会接入除传统会议电视终端外的各种具备视频通信能力的设备,例如,各种监控设备、录播设备、智能手机、桌面终端等等。目前在合成多画面时,MCU并不对各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有可能出现某个/些子画面和其余子画面亮度存在偏差,即偏亮或偏暗的现象。如果这个终端过来的图像被选做广播源向各个会场广播,那各个会场都将看到偏亮或偏暗的图像,直接影响会议电视的观感。
因此,在相关技术中,多会议画面系统的画面存在亮度偏差大,影响画面观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画面亮度调整方法、多点控制单元MCU及终端,以至少解决在相关技术中,多会议画面系统的画面存在亮度偏差大,影响画面观感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画面亮度调整方法,包括:多点控制单元MCU确定对多画面中一个或多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所述MCU依据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对所述多画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其中,所述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由所述MCU确定亮度调整值的方式、由接收所述多画面的远端终端确定亮度调整值的方式。
优选地,在所述预定亮度调整方式为由所述MCU确定所述亮度调整值的方式的情况下,所述MCU依据所述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对所述多画面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包括:获取所述多画面的整体平均亮度值和所述多画面中各个子画面的子画面平均亮度值;判断所述整体平均亮度值与所述子画面平均亮度值的差值是否超过预定阈值;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所述差值作为所述亮度调整值对所述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
优选地,将所述差值作为所述亮度调整值对所述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包括:将依据所述差值对所述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后对应的码流发送给所述远端终端,其中,所述码流由所述MCU和/或由所述子画面对应的源编码终端依据所述差值对所述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而得到。
优选地,在所述预定亮度调整方式为由接收所述多画面的远端终端确定所述亮度调整值的方式的情况下,依据所述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对所述多画面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包括:接收到所述远端终端发送的用于对子画面进行亮度调节的亮度调节请求,其中,所述亮度调节请求包括调整亮度的子画面的标识,以及所述亮度调整值;依据所述亮度调整值,对所述标识对应的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
优选地,依据所述亮度调整值,对所述标识对应的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包括:将依据所述亮度调整值对所述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后对应的码流发送给所述远端终端,其中,所述码流由所述MCU和/或由所述子画面对应的源编码终端依据所述亮度调整值对所述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而得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画面亮度调整方法,包括:接收输入信息,其中,所述输入信息用于指示对多画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向多点控制单元MCU发送用于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的亮度调整请求;接收所述MCU发送的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后的码流。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点控制单元MCU,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对多画面中一个或多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调整模块,用于依据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对所述多画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其中,所述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由所述MCU确定亮度调整值的方式、由接收所述多画面的远端终端确定亮度调整值的方式。
优选地,所述调整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预定亮度调整方式为由所述MCU确定所述亮度调整值的方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多画面的整体平均亮度值和所述多画面中各个子画面的子画面平均亮度值;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整体平均亮度值与所述子画面平均亮度值的差值是否超过预定阈值;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所述差值作为所述亮度调整值对所述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整单元包括: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将依据所述差值对所述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后对应的码流发送给所述远端终端,其中,所述码流由所述MCU和/或由所述子画面对应的源编码终端依据所述差值对所述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而得到。
优选地,所述调整模块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预定亮度调整方式为由接收所述多画面的远端终端确定所述亮度调整值的方式的情况下,接收到所述远端终端发送的用于对子画面进行亮度调节的亮度调节请求,其中,所述亮度调节请求包括调整亮度的子画面的标识,以及所述亮度调整值;第二调整单元,用于依据所述亮度调整值,对所述标识对应的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
优选地,所述第二调整单元包括:第二发送子单元,用于将依据所述亮度调整值对所述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后对应的码流发送给所述远端终端,其中,所述码流由所述MCU和/或由所述子画面对应的源编码终端依据所述亮度调整值对所述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而得到。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输入装置,用于接收输入信息,其中,所述输入信息用于指示对多画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发送装置,用于向多点控制单元MCU发送用于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的亮度调整请求;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MCU发送的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后的码流。
通过本发明,采用多点控制单元MCU确定对多画面中一个或多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所述MCU依据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对所述多画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其中,所述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由所述MCU确定亮度调整值的方式、由接收所述多画面的远端终端确定亮度调整值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多会议画面系统的画面存在亮度偏差大,影响画面观感的问题,进而达到了能够对多画面中的某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节,提高整个画面观感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画面亮度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画面亮度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点控制单元MCU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点控制单元MCU中调整模块34的优选结构框图一;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点控制单元MCU中调整模块34中第一调整单元46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点控制单元MCU中调整模块34的优选结构框图二;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点控制单元MCU中调整模块34中第二调整单元64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调节子画面亮度方案的会议电视系统框图;
图10是本发明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MCU调整子画面亮度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终端调整子画面亮度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画面亮度调整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画面亮度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多点控制单元MCU确定对多画面中一个或多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
步骤S104,MCU依据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对多画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其中,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由MCU确定亮度调整值的方式、由接收多画面的远端终端确定亮度调整值的方式。
通过上述步骤,通过对多画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不仅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多会议画面系统的画面存在亮度偏差大,影响画面观感的问题,进而达到了能够对多画面中的某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节,提高整个画面观感的效果。
在对多画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时,依据预定亮度调整方式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调整处理:
例如,在预定亮度调整方式为由MCU确定亮度调整值的方式的情况下,MCU依据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对多画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包括:先获取多画面的整体平均亮度值和多画面中各个子画面的子画面平均亮度值;之后,判断整体平均亮度值与子画面平均亮度值的差值是否超过预定阈值;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差值作为亮度调整值对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
其中,将差值作为亮度调整值对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时,可以采用以下处理:将依据差值对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后对应的码流发送给远端终端,其中,码流可以由MCU依据差值对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而得到,也可以由MCU向子画面对应的源编码终端发送子画面亮度调整请求,由该子画面对应的源编码终端依据差值对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而得到。
又例如,在预定亮度调整方式为由接收多画面的远端终端确定亮度调整值的方式的情况下,依据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对多画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时,可以采用以下处理:接收到远端终端发送的用于对子画面进行亮度调节的亮度调节请求,其中,亮度调节请求包括调整亮度的子画面的标识,以及亮度调整值;依据亮度调整值,对标识对应的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
同样,依据亮度调整值,对标识对应的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也可以采用以下处理:将依据亮度调整值对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后对应的码流发送给远端终端,其中,码流可以由MCU依据亮度调整值对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而得到,也可以由MCU向子画面对应的源编码终端发送子画面亮度调整请求,由该子画面对应的源编码终端依据亮度调整值对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而得到。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画面亮度调整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画面亮度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接收输入信息,其中,输入信息用于指示对多画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
步骤S204,向多点控制单元MCU发送用于对一个或多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的亮度调整请求;
步骤S206,接收MCU发送的对一个或多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后的码流。
通过上述步骤,通过向MCU发送子画面亮度请求,之后接收MCU发送的对该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后的码流,不仅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多会议画面系统的画面存在亮度偏差大,影响画面观感的问题,进而达到了能够对多画面中的某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节,提高整个画面观感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多点控制单元MCU及终端,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点控制单元MCU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32和调整模块34,下面对该多点控制单元MCU进行说明。
确定模块32,用于确定对多画面中一个或多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调整模块34,连接至上述确定模块32,用于依据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对多画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其中,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由MCU确定亮度调整值的方式、由接收多画面的远端终端确定亮度调整值的方式。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点控制单元MCU中调整模块34的优选结构框图一,如图4所示,该调整模块34包括:获取单元42、判断单元44和第一调整单元46,下面对该调整模块34进行说明。
获取单元42,用于在预定亮度调整方式为由MCU确定亮度调整值的方式的情况下,获取多画面的整体平均亮度值和多画面中各个子画面的子画面平均亮度值;判断单元44,连接到上述获取单元42,用于判断整体平均亮度值与子画面平均亮度值的差值是否超过预定阈值;第一调整单元46,连接到上述判断单元44,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差值作为亮度调整值对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点控制单元MCU中调整模块34中第一调整单元46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第一调整单元46包括第一发送子单元52,下面对该第一发送子单元52进行说明。
第一发送子单元52,用于将依据差值对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后对应的码流发送给远端终端,其中,码流由MCU和/或由子画面对应的源编码终端依据差值对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而得到。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点控制单元MCU中调整模块34的优选结构框图二,如图6所示,该调整模块34包括接收单元62和第二调整单元64,下面对该调整模块34进行说明。
接收单元62,用于在预定亮度调整方式为由接收多画面的远端终端确定亮度调整值的方式的情况下,接收到远端终端发送的用于对子画面进行亮度调节的亮度调节请求,其中,亮度调节请求包括调整亮度的子画面的标识,以及亮度调整值;第二调整单元64,连接至接收单元62,用于依据亮度调整值,对标识对应的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点控制单元MCU中调整模块34中第二调整单元64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该第二调整单元64包括第二发送子单元72,下面对该第二发送子单元72进行说明。
第二发送子单元72,用于将依据亮度调整值对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后对应的码流发送给远端终端,其中,码流由MCU和/或由子画面对应的源编码终端依据亮度调整值对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而得到。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终端80包括输入装置82、发送装置84和接收装置86,下面对该终端80进行说明。
输入装置82,用于接收输入信息,其中,输入信息用于指示对多画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需要说明的是,该输入装置可以触摸屏,也可可以是鼠标点击的网页页面,当然不限于此,只要是支持鼠标或触摸屏进行屏幕拖拽输入操作功能的设备均可;发送装置84,连接至上述输入装置82,用于向多点控制单元MCU发送用于对一个或多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的亮度调整请求;接收装置86,连接至上述发送装置84,用于接收MCU发送的对一个或多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后的码流。
针对相关技术中,多会议画面系统的画面存在亮度偏差,影响画面观感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多画面会议电视中实现子画面亮度调节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在不改变现有MCU、终端的硬件以及组网条件的情况下,会议电视用户在接入源亮度不均的终端时,可以实现多画面会议中各个子画面亮度的自动或手动调节。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该技术方案包括如下对MCU和终端的处理:
1、MCU接收从各个终端发过来的码流,解码视频,算出合成之后多画面的平均亮度;
2、对超过或低于平均亮度达到一定阈值的子画面,MCU根据终端的种类,做出调低或调高子画面亮度的操作;
3、对于不具编解码能力的终端,如录播服务器,MCU自行调节该路码流的亮度;
4、对于具编解码能力的终端,如传统的会议电视终端,MCU通过命令让终端来调节该路码流的亮度;
5、对于支持输出端可调的终端(比如支持鼠标或触屏进行屏幕拖拽操作的终端),用户可以选中想要调节亮度的子画面,由终端向MCU发出调节选中子画面亮度的请求,由MCU决定自行调整亮度,还是通过命令由编码测终端来调整亮度;
6、对于方案5中的终端,选中子画面之后可以请求MCU给其发单画面,在显示单画面之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本端自行调节亮度;
7、对于装备有摄像头的终端而言,终端拍摄本端所处会场的场景,然后计算出摄像头所指像场的平均亮度,并以此亮度作为参照,用适合环境亮度的参数自行调整本端输出的整体亮度,此输出为包含子画面的多画面。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调节子画面亮度方案的会议电视系统框图,如图9所示,该会议电视系统包括如下:
MCU101,作为多点会议电视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终端103~108会场的接入以及多画面的生成;在调节子画面亮度的时候,MCU还要承担调整某个亮度异常终端的任务;
网络102,终端103~108通过网络102与MCU101相连,终端103~108向MCU101发送单画面视频数据,同时接收MCU101发出的多画面或指定单画面视频数据,这里提到的视频数据都是经过某种编码算法处理的压缩码流;
图像台类型的终端103,此类终端不装备摄像头通常只具备解码能力,可以按照MCU的命令完成码流的播放,图像台的用户可以通过web页面向MCU发出对它所监控单画面进行亮度调节的请求,MCU可根据情况选择自行处理还是由远端编码端来处理;
录播类型的终端104,此类终端不装备摄像头也不具备编解码能力,可以按照MCU的命令完成码流的录制和播放,播放码流时可以作为一幅子画面参与多画面的合成。由于是首先录制的会议,存在和其它子画面亮度不一致的情形,如果计算出来是它需要调整,那么MCU自行调整该路子画面的亮度;
桌面类的终端105,此类终端装备摄像头也具备编解码能力,而且具备支持鼠标或触屏进行屏幕拖拽的操作,用户可以选中想要调节亮度的子画面,然后向MCU发出调节亮度的请求,MCU可根据情况选择自行处理还是由远端编码端来处理,这类终端可以根据MCU的命令来调整输出码流的亮度。它也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光的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本端输出的整体亮度;
移动类的终端106,此类终端装备摄像头也具备编解码能力,而且具备触屏进行屏幕拖拽的操作,用户可以选中想要调节亮度的子画面,然后向MCU发出调节亮度的请求,MCU可根据情况选择自行处理还是由远端编码端来处理,这类终端可以根据MCU的命令来调整输出码流的亮度。它也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光的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本端输出的整体亮度;
传统的会议电视终端107,此类终端装备摄像头也具备编解码能力,MCU计算出多画面的整体亮度,然后对比参与多画面合成的各子画面的亮度,根据情况对超出阈值的子画面,选择自行处理还是由远端编码端来处理,这类终端可以根据MCU的命令来调整输出码流的亮度。它也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光的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本端输出的整体亮度;
监控类的终端108,此类终端装备摄像头一般只具备编码能力,MCU计算出多画面的整体亮度,然后对比参与多画面合成的各子画面的亮度,根据情况对超出阈值的子画面,选择自行处理还是由远端编码端来处理,这类终端可以根据MCU的命令来调整输出码流的亮度。
图10是本发明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MCU调整子画面亮度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2,MCU101解码参与合成多画面的各终端(103~108)的码流,按照多画面的布局,对每路码流进行相应的缩放形成子画面,并计算缩放后子画面各自的平均亮度;
步骤S1004,MCU101按照多画面的布局,把缩放后的子画面放置于多画面指定位置,拼接成一幅多画面图像,然后计算其平均亮度;
步骤S1006,MCU101需要判断随后的子画面亮度调整,是由MCU101发起自动调节还是由用户通过会议控制界面以任意数值自行调整任意子画面的亮度;如果是MCU101发起自动调节,则转至步骤S1014执行;如果选择用户自行调整,则转至步骤S1008执行;
步骤S1008,用户通过会议控制界面以任意数值自行调整任意子画面的亮度,以这个设定值来调整子画面的亮度,是由远端的终端还是MCU来执行,如果终端具备编码能力的话,则转至步骤205执行;如果终端不具备编码能力的话,则转至步骤S1006执行;
步骤S1010,按用户设定的数值,MCU101向远端终端发出调整编码输出亮度的命令,并携带用户设定的亮度数值,然后远端终端发出亮度已经修改的码流;
步骤S1012,按用户设定的数值,MCU101按照用户设定的亮度数值自行调整该路码流输出的亮度;
步骤S1014,MCU101比较多画面和子画面的平均亮度,逐一比较每个子画面的亮度差值;
步骤S1016,判断多画面和子画面平均亮度的差值是否超过阈值,如果不超过阈值,则转至步骤S1018执行;如果超过阈值,则转至步骤S1020a执行;
步骤S1018,子画面的亮度不做调节,MCU101发送多画面;
步骤S1020a,多画面和子画面平均亮度的差值已经超过阈值,MCU101需要判断子画面亮度调整,是自行执行还是由远端终端来执行,如果终端具备编码能力的话,则转至步骤S1020c执行;如果终端不具备编码能力的话,则转至步骤S1020b执行;
步骤S1020b,MCU101按照计算出来的亮度差值自行调整该路码流输出的亮度;
步骤S1020c,MCU101向远端终端发出调整编码输出亮度的命令,并携带计算出来的亮度差值,然后远端终端发出亮度已经修改的码流。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终端调整子画面亮度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2,选择在多画面播放中可以选中子画面并进行操作的终端,对于不同类型的终端采用不同的操作处理:
图像台类型的终端103,此类终端的用户可以通过web页面向MCU发出对它所监控单画面进行亮度调节的请求,也可以选中它所监控的多画面中的子画面发送单独的亮度调节请求;
桌面类的终端105,此类终的用户可以通过鼠标或触屏选中想要调节亮度的子画面,然后向MCU发出调节亮度的请求;
移动类的终端106,此类终端的用户可以通过触屏选中想要调节亮度的子画面,然后向MCU发出调节亮度的请求;
传统的会议电视终端107,此类终端的用户可以在会控界面中的多画面中,用鼠标选中想要调节亮度的子画面,然后向MCU发出调节亮度的请求;
步骤S1104,由于存在多个终端以及MCU都要调整子画面亮度的可能,终端在操作前先需要判断下是否获取了控制权,如果获取了控制权则转至步骤S1106执行;如果没有获取的话则转至步骤S1108执行;
步骤S1106,用户调节亮度滑块,终端向MCU发出调节子画面的请求。MCU101则执行步骤S1006~步骤S1012;
步骤S1108,操作界面上的亮度滑块灰掉,此时用户不能调节子画面的亮度。
通过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使会议电视的可操控性得到提高,在MCU的硬件架构不做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可以满足会议电视对某个子画面单独调节亮度的需求,提高整个多画面的观感。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画面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点控制单元MCU确定对多画面中一个或多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
所述MCU依据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对所述多画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其中,所述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由所述MCU确定亮度调整值的方式、由接收所述多画面的远端终端确定亮度调整值的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定亮度调整方式为由所述MCU确定所述亮度调整值的方式的情况下,所述MCU依据所述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对所述多画面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包括:
获取所述多画面的整体平均亮度值和所述多画面中各个子画面的子画面平均亮度值;
判断所述整体平均亮度值与所述子画面平均亮度值的差值是否超过预定阈值;
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所述差值作为所述亮度调整值对所述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差值作为所述亮度调整值对所述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包括:
将依据所述差值对所述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后对应的码流发送给所述远端终端,其中,所述码流由所述MCU和/或由所述子画面对应的源编码终端依据所述差值对所述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而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定亮度调整方式为由接收所述多画面的远端终端确定所述亮度调整值的方式的情况下,依据所述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对所述多画面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包括:
接收到所述远端终端发送的用于对子画面进行亮度调节的亮度调节请求,其中,所述亮度调节请求包括调整亮度的子画面的标识,以及所述亮度调整值;
依据所述亮度调整值,对所述标识对应的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亮度调整值,对所述标识对应的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包括:
将依据所述亮度调整值对所述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后对应的码流发送给所述远端终端,其中,所述码流由所述MCU和/或由所述子画面对应的源编码终端依据所述亮度调整值对所述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而得到。
6.一种画面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输入信息,其中,所述输入信息用于指示对多画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
向多点控制单元MCU发送用于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的亮度调整请求;
接收所述MCU发送的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后的码流。
7.一种多点控制单元MCU,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对多画面中一个或多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
调整模块,用于依据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对所述多画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其中,所述预定亮度调整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由所述MCU确定亮度调整值的方式、由接收所述多画面的远端终端确定亮度调整值的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预定亮度调整方式为由所述MCU确定所述亮度调整值的方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多画面的整体平均亮度值和所述多画面中各个子画面的子画面平均亮度值;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整体平均亮度值与所述子画面平均亮度值的差值是否超过预定阈值;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所述差值作为所述亮度调整值对所述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将依据所述差值对所述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后对应的码流发送给所述远端终端,其中,所述码流由所述MCU和/或由所述子画面对应的源编码终端依据所述差值对所述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而得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预定亮度调整方式为由接收所述多画面的远端终端确定所述亮度调整值的方式的情况下,接收到所述远端终端发送的用于对子画面进行亮度调节的亮度调节请求,其中,所述亮度调节请求包括调整亮度的子画面的标识,以及所述亮度调整值;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依据所述亮度调整值,对所述标识对应的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单元包括:
第二发送子单元,用于将依据所述亮度调整值对所述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后对应的码流发送给所述远端终端,其中,所述码流由所述MCU和/或由所述子画面对应的源编码终端依据所述亮度调整值对所述子画面亮度进行调整而得到。
1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装置,用于接收输入信息,其中,所述输入信息用于指示对多画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画面的亮度进行调整;
发送装置,用于向多点控制单元MCU发送用于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的亮度调整请求;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MCU发送的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子画面进行亮度调整后的码流。
CN201410223407.0A 2014-05-23 2014-05-23 画面亮度调整方法、多点控制单元mcu及终端 Pending CN1051005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3407.0A CN105100545A (zh) 2014-05-23 2014-05-23 画面亮度调整方法、多点控制单元mcu及终端
PCT/CN2014/089491 WO2015176489A1 (zh) 2014-05-23 2014-10-24 画面亮度调整方法、多点控制单元mcu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3407.0A CN105100545A (zh) 2014-05-23 2014-05-23 画面亮度调整方法、多点控制单元mcu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0545A true CN105100545A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53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23407.0A Pending CN105100545A (zh) 2014-05-23 2014-05-23 画面亮度调整方法、多点控制单元mcu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00545A (zh)
WO (1) WO201517648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7863B (zh) * 2018-07-04 2020-03-11 圓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與其的操作方法
CN113556504A (zh) * 2021-07-19 2021-10-26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会议的显示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视频会议系统
CN114419720A (zh) * 2022-03-30 2022-04-29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遮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64198B (zh) * 2023-04-28 2023-12-12 浙江新再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智能屏远程控制管理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4381A (zh) * 2007-06-21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电视系统中的多画面远端摄像机遥控方法
CN101141614A (zh) * 2007-10-16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电视终端视频参数的远程调整方法
CN101179696A (zh) * 2007-12-04 2008-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调节会议电视终端图像参数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US20080218585A1 (en) * 2007-03-09 2008-09-11 Polycom, Inc Appearance matching for videoconferencing
CN101778246A (zh) * 2010-01-29 2010-07-1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多画面视频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18585A1 (en) * 2007-03-09 2008-09-11 Polycom, Inc Appearance matching for videoconferencing
CN101094381A (zh) * 2007-06-21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电视系统中的多画面远端摄像机遥控方法
CN101141614A (zh) * 2007-10-16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电视终端视频参数的远程调整方法
CN101179696A (zh) * 2007-12-04 2008-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调节会议电视终端图像参数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778246A (zh) * 2010-01-29 2010-07-1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多画面视频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7863B (zh) * 2018-07-04 2020-03-11 圓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與其的操作方法
CN113556504A (zh) * 2021-07-19 2021-10-26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会议的显示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视频会议系统
CN114419720A (zh) * 2022-03-30 2022-04-29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遮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19720B (zh) * 2022-03-30 2022-10-18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遮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76489A1 (zh) 2015-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53336B1 (en) Video conferencing with adaptive client-controlled resource utilization
US8305914B2 (en) Method for signal adjustment through latency control
US770724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users in a visual conference between locations
CN102833518B (zh) 一种mcu多画面优化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71526B (zh) 会场带宽的调整方法、装置、会议终端和媒体控制服务器
EP3866474B1 (en) Video self-adaptation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50381935A1 (en) User-Defined Content Magnification and Multi-Point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Method and Logic
CN101383959B (zh) 流媒体业务中获取关键帧的方法、系统及用户设备
WO2020220902A1 (zh) 视频资源的传输参数分发方法及装置
CN106454407A (zh) 视频直播方法及装置
US8208004B2 (en) Device, methods, and media for providing multi-point video conferencing unit functions
CN103155548A (zh) 对用户接口进行控制来自动对焦地显示呼叫参与者
CN105282051B (zh) 一种带宽调整方法及带宽服务器
CN106303648A (zh) 一种同步播放多媒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70552A (zh) 一种视频会议系统及其中使用的处理方法
CN101848382A (zh) 一种视频流图像分辨率和码流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Vucic et al. The impact of mobile device factors on QoE for multi-party video conferencing via WebRTC
CN101370114A (zh) 视频及音频处理方法、多点控制单元和视频会议系统
CN104836964B (zh) 分布式视频融合系统中视频融合设备控制装置
CN102025970A (zh) 自动调整视频会议显示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CN105100545A (zh) 画面亮度调整方法、多点控制单元mcu及终端
CN105812711A (zh) 视频通话过程中优化图像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US20140157294A1 (en) Content providing apparatus, content providing method, image display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08055497A (zh) 一种会议信号播放方法和装置、视频会议终端、移动设备
CN105812710A (zh) 视频通话过程中优化图像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