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00120A - 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00120A
CN105100120A CN201510550995.3A CN201510550995A CN105100120A CN 105100120 A CN105100120 A CN 105100120A CN 201510550995 A CN201510550995 A CN 201510550995A CN 105100120 A CN105100120 A CN 1051001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system
kind operating
information
equations
feedback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509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00120B (zh
Inventor
梁文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509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001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00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0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00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01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5Detecting local intrusion or implementing counter-measures
    • G06F21/56Computer malware detection or handling, e.g. anti-virus arrangements
    • G06F21/566Dynamic detection, i.e. detection performed at run-time, e.g. emulation, suspicious activ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ir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装置以及终端,所述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包括:检测第二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出的周期性反馈信息;当检测到第二类操作系统未接收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出的周期性反馈信息时,确定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快捷地确定终端的操作系统是否出现异常,并在终端的操作系统出现异常时,提醒用户及时处理该客户识别模块,保证了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一种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装置以及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在用银行卡转账时普遍采用短信动态验证码的方式进行验证,通过短信动态验证码的变动性来保证用户的财产安全。
但是,不法分子可以利用假的身份证去电信运营商公司重新补办一张手机卡,并通过该手机卡获取用户银行卡的短信动态验证码进而窃取用户的财产,不能保证用户的财产安全。
相关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
1.目前的手机卡其实取代了银行卡的部分功能;
2.不法分子可以很容易就利用假的身份证去电信运营商公司重新补办一张手机卡;
3.一般的银行卡的账号和密码的关系容易被病毒软件攻破。
例如:一般银行的购物网站,允许用户利用银行卡号,和银行卡的取款密码进行登陆,如果银行卡的密码输错超过三次银行卡就会被锁死,不能再使用,但如果用同一个取款密码,试不同的银行卡号,则可以试无数次,所以理论上取款密码和银行卡号的对应关系有可能已经被攻破,只是破译密码的人没有银行卡所以无法取出破译密码的银行卡的钱,但是,现在很多银行机构允许通过用户手机和银行卡关联,这给不法分子试错的机会,使不法分子可能破译了取款密码,以及和银行卡关联的手机号,此时,不法分子完全可以利用手机号联系用户并套取身份证号,然后再制作假的身份证去电信运营商补卡,来窃取用户银行卡内部的钱。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快捷地确定终端的操作系统是否出现异常,进而保证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快捷地确定终端的操作系统是否出现异常,进而保证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用于终端侧,所述终端侧运行有能够接入核心网的第一类操作系统,以及能够与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进行通信的第二类操作系统,所述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出的周期性反馈信息;当检测到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出的周期性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可以同时运行有能够接入核心网的第一类操作系统,以及能够与第一类操作系统进行通信的第二类操作系统,这样,可以通过第一类操作系统向第二类操作系统发出周期性反馈信息,当第二类操作系统接收到该周期性反馈信息时,则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正常,当第二类操作系统没有接收到该周期性反馈信息时,则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方便快捷地确定终端的操作系统是否出现异常,并在终端的操作系统出现异常时,提醒用户及时处理该客户识别模块,保证了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核心网包括基于基站创建的移动蜂窝网络、局域网网络和设备间通信网络(Device-to-Device)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出的周期性反馈信息,具体包括:控制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周期性地向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送确认信息;检测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针对所述确认信息发出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即作为所述周期性反馈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二类操作系统向第一类操作系统周期性地发送确认信息(例如,短信信息、飞信信息和拨打电话等),在第一类操作系统接收到该确认信息时,就会向第二类操作系统发送反馈信息(即周期性反馈信息),同时关闭第二类操作系统后的预定时间内,再开启第二类操作系统,当第二类操作系统接收到该反馈信息时,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正常,当第二类操作系统没有接收到该反馈信息时,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提醒用户及时处理该客户识别模块,进一步保证了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出的周期性反馈信息,具体包括:检测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周期性发送的授时信息,所述授时信息即作为所述周期性反馈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二类操作系统能够接收到授时信息时,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正常,当第二类操作系统不能接收到授时信息时,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确定终端的操作系统是否出现异常,进而能够在终端的操作系统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处理,保证了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二操作系统通过通信卫星周期性地获取所述授时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信卫星能够周期性地向终端的第二操作系统发送授时信息,并且该授时信息会不间断地发送。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确定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后,发出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包括光学提示信息、声学提示信息、震动提示信息和通信提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后,会通过光学提示信息、声学提示信息、震动提示信息和通信提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终端的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使用户能够及时处理,进而保证了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装置,用于终端侧,所述终端侧运行有能够接入核心网的第一类操作系统,以及能够与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进行通信的第二类操作系统,所述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装置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出的周期性反馈信息;确定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出的周期性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可以同时运行有能够接入核心网的第一类操作系统,以及能够与第一类操作系统进行通信的第二类操作系统,这样,可以通过第一类操作系统向第二类操作系统发出周期性反馈信息,当第二类操作系统接收到该周期性反馈信息时,则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正常,当第二类操作系统没有接收到该周期性反馈信息时,则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方便快捷地确定终端的操作系统是否出现异常,并在终端的操作系统出现异常时,提醒用户及时处理该客户识别模块,保证了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核心网包括基于基站创建的移动蜂窝网络、局域网网络和设备间通信网络(Device-to-Device)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周期性地向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送确认信息;以及检测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针对所述确认信息发出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即作为所述周期性反馈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二类操作系统向第一类操作系统周期性地发送确认信息(例如,短信信息、飞信信息和拨打电话等),在第一类操作系统接收到该确认信息时,就会向第二类操作系统发送反馈信息(即周期性反馈信息),同时关闭第二类操作系统后的预定时间内,再开启第二类操作系统,当第二类操作系统接收到该反馈信息时,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正常,当第二类操作系统没有接收到该反馈信息时,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提醒用户及时处理该客户识别模块,进一步保证了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周期性发送的授时信息,所述授时信息即作为所述周期性反馈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二类操作系统能够接收到授时信息时,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正常,当第二类操作系统不能接收到授时信息时,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确定终端的操作系统是否出现异常,进而能够在终端的操作系统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处理,保证了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获取单元,用于所述第二操作系统通过通信卫星周期性地获取所述授时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信卫星能够周期性地向终端的第二操作系统发送授时信息,并且该授时信息会不间断地发送。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提示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后,发出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包括光学提示信息、声学提示信息、震动提示信息和通信提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后,会通过光学提示信息、声学提示信息、震动提示信息和通信提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终端的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使用户能够及时处理,进而保证了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装置,因此,所述终端具有和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快捷地确定终端的操作系统是否出现异常,并在终端的操作系统出现异常时,提醒用户及时处理该客户识别模块,保证了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包括:步骤102,检测第二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出的周期性反馈信息;步骤104,当检测到第二类操作系统未接收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出的周期性反馈信息时,确定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可以同时运行有能够接入核心网的第一类操作系统,以及能够与第一类操作系统进行通信的第二类操作系统,也这样,可以通过第一类操作系统向第二类操作系统发出周期性反馈信息,当第二类操作系统接收到该周期性反馈信息时,则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正常,当第二类操作系统没有接收到该周期性反馈信息时,则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方便快捷地确定终端的操作系统是否出现异常,并在终端的操作系统出现异常时,提醒用户及时处理该客户识别模块,保证了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核心网包括基于基站创建的移动蜂窝网络、局域网网络和设备间通信网络(Device-to-Device)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步骤102具体包括:控制第二类操作系统周期性地向第一类操作系统发送确认信息;检测第二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第一类操作系统针对确认信息发出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即作为周期性反馈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二类操作系统向第一类操作系统周期性地发送确认信息(例如,短信信息、飞信信息和拨打电话等),在第一类操作系统接收到该确认信息时,就会向第二类操作系统发送反馈信息(即周期性反馈信息),同时关闭第二类操作系统后的预定时间内,再开启第二类操作系统,当第二类操作系统接收到该反馈信息时,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正常,当第二类操作系统没有接收到该反馈信息时,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提醒用户及时处理该客户识别模块,进一步保证了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步骤102具体包括:检测第一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第二类操作系统周期性发送的授时信息,授时信息即作为周期性反馈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二类操作系统能够接收到授时信息时,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正常,当第二类操作系统不能接收到授时信息时,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确定终端的操作系统是否出现异常,进而能够在终端的操作系统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处理,保证了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操作系统通过通信卫星周期性地获取授时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信卫星能够周期性地向终端的第二操作系统发送授时信息,并且该授时信息会不间断地发送。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步骤104之后,发出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包括光学提示信息、声学提示信息、震动提示信息和通信提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后,会通过光学提示信息、声学提示信息、震动提示信息和通信提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终端的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使用户能够及时处理,进而保证了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装置200,包括:检测单元202,用于检测第二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出的周期性反馈信息;确定单元204,用于当检测到第二类操作系统未接收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出的周期性反馈信息时,确定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可以同时运行有能够接入核心网的第一类操作系统,以及能够与第一类操作系统进行通信的第二类操作系统,这样,可以通过第一类操作系统向第二类操作系统发出周期性反馈信息,当第二类操作系统接收到该周期性反馈信息时,则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正常,当第二类操作系统没有接收到该周期性反馈信息时,则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使得能够方便快捷地确定终端的操作系统是否出现异常,并在终端的操作系统出现异常时,提醒用户及时处理该客户识别模块,保证了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核心网包括基于基站创建的移动蜂窝网络、局域网网络和设备间通信网络(Device-to-Device)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单元202还用于:控制第二类操作系统周期性地向第一类操作系统发送确认信息;以及检测第二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第一类操作系统针对确认信息发出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即作为周期性反馈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二类操作系统向第一类操作系统周期性地发送确认信息(例如,短信信息、飞信信息和拨打电话等),在第一类操作系统接收到该确认信息时,就会向第二类操作系统发送反馈信息(即周期性反馈信息),同时关闭第二类操作系统后的预定时间内,再开启第二类操作系统,当第二类操作系统接收到该反馈信息时,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正常,当第二类操作系统没有接收到该反馈信息时,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提醒用户及时处理该客户识别模块,进一步保证了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单元202还用于:检测第一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第二类操作系统周期性发送的授时信息,授时信息即作为周期性反馈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二类操作系统能够接收到授时信息时,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正常,当第二类操作系统不能接收到授时信息时,证明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确定终端的操作系统是否出现异常,进而能够在终端的操作系统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处理,保证了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获取单元206,用于第二操作系统通过通信卫星周期性地获取授时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信卫星能够周期性地向终端的第二操作系统发送授时信息,并且该授时信息会不间断地发送。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提示单元208,用于在确定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后,发出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包括光学提示信息、声学提示信息、震动提示信息和通信提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后,会通过光学提示信息、声学提示信息、震动提示信息和通信提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终端的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使用户能够及时处理,进而保证了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300,包括图2示出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装置200。因此,该终端具有和图2示出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装置200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能够接入核心网的第一操作系统向与第一类操作系统进行通信的第二类操作系统发送测试短信,如果第二类操作系统能够收到测试短信,就可以确认手机卡是正常的,否则手机卡出现异常。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402,第一操作系统利用短信应用(如飞信)每隔5分钟发送测试短信给第二操作系统。其中,第一操作系统也可以每隔一定时间,自动给第二操作系统拨打测试电话,如果第二操作系统收到测试电话,挂断即可;步骤404,第二操作系统收到测试短信,就可以确认手机卡没有被补办或复制;步骤406,第一操作系统利用短信应用每隔半小时发送一条信息给第二操作系统,同时禁止第二操作系统上的手机卡使用几秒钟,然后再重新打开该第二操作系统上的手机卡;步骤408,如果手机卡被补办或复制,则信息可能会被另外的终端接收,那么再次启用第二操作系统上的手机卡时,就无法收到信息,就可以确定第一终端的手机卡出现异常;步骤410,发现手机卡出现异常之后,立即提醒用户及时处理。具体地,在发现手机卡出现异常之后,用户可以立刻向电信公司说明情况,并向公安机关报警,进而保证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
这样,利用双系统手机中一个系统不可能感染病毒的特点,可以判断出手机卡是否被补办/复制。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如果手机不断的发短信,打电话可能影响手机稳定,产生耗电,或者可能影响用户的使用,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方案,先初始判断出手机卡出现异常,再进一步确定手机卡出现异常,方便用户的使用。
一般手机都能够通过3G等移动网络接收来自通信卫星的授时信号,该授时信号会周期性地发送到手机上,此时,第二操作系统就能够根据是否接收到授时信号来判断手机卡是否出现异常,具体流程如下:步骤502,当第二操作系统在一定时间阈值里接收不到授时信号时,判断手机卡出现异常;步骤504,通过第一操作系统向第二操作系统发送短信或打电话,来监测第一操作系统是否能正常收发短信或打电话;步骤506,如果第一操作系统不能正常收发短信或打电话,则通过底层的通信网络函数,判断当地网络信号是否正常,如果当地网络信号正常,确定手机卡出现异常,就立刻发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及时处理。具体地,在发现手机卡出现异常之后,用户可以立刻向电信公司说明情况,并向公安机关报警,进而保证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快捷地确定终端的操作系统是否出现异常,并在终端的操作系统出现异常时,确定处于该操作系统的客户识别模块已经被复制,进而提醒用户及时处理该客户识别模块,保证了用户信息、财产的安全,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再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用于终端侧,所述终端侧运行有能够接入核心网的第一类操作系统,以及能够与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进行通信的第二类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出的周期性反馈信息;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出的周期性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出的周期性反馈信息,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周期性地向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送确认信息;
检测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针对所述确认信息发出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即作为所述周期性反馈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出的周期性反馈信息,具体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周期性发送的授时信息,所述授时信息即作为所述周期性反馈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操作系统通过通信卫星周期性地获取所述授时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后,发出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提示信息包括光学提示信息、声学提示信息、震动提示信息和通信提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装置,用于终端侧,所述终端侧运行有能够接入核心网的第一类操作系统,以及能够与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进行通信的第二类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出的周期性反馈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出的周期性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
控制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周期性地向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发送确认信息;以及检测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针对所述确认信息发出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即作为所述周期性反馈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
检测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类操作系统周期性发送的授时信息,所述授时信息即作为所述周期性反馈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所述第二操作系统通过通信卫星周期性地获取所述授时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类操作系统异常后,发出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提示信息包括光学提示信息、声学提示信息、震动提示信息和通信提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装置。
CN201510550995.3A 2015-08-31 2015-08-31 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Active CN1051001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0995.3A CN105100120B (zh) 2015-08-31 2015-08-31 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0995.3A CN105100120B (zh) 2015-08-31 2015-08-31 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0120A true CN105100120A (zh) 2015-11-25
CN105100120B CN105100120B (zh) 2019-04-12

Family

ID=54579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50995.3A Active CN105100120B (zh) 2015-08-31 2015-08-31 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0012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4727A (zh) * 2015-12-07 2016-05-04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卡安全验证方法、手机卡安全验证装置和终端
US11108795B2 (en) 2018-05-25 2021-08-3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trusion detection using robust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0723A (en) * 1993-01-19 1995-08-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ic immune system for computers and computer networks
CN1584850A (zh) * 2003-08-20 2005-02-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被动式远程判断系统状态的方法
US20070124449A1 (en) * 2005-10-14 2007-05-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yebye message when operation of controlled device in UPnP network is abnormally terminated
CN101345663A (zh) * 2008-08-22 2009-01-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心跳检测方法和心跳检测设备
CN102902909A (zh) * 2012-10-10 2013-01-3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文件被篡改的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0723A (en) * 1993-01-19 1995-08-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ic immune system for computers and computer networks
CN1584850A (zh) * 2003-08-20 2005-02-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被动式远程判断系统状态的方法
US20070124449A1 (en) * 2005-10-14 2007-05-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yebye message when operation of controlled device in UPnP network is abnormally terminated
CN101345663A (zh) * 2008-08-22 2009-01-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心跳检测方法和心跳检测设备
CN102902909A (zh) * 2012-10-10 2013-01-3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文件被篡改的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4727A (zh) * 2015-12-07 2016-05-04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卡安全验证方法、手机卡安全验证装置和终端
CN105554727B (zh) * 2015-12-07 2020-05-19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卡安全验证方法、手机卡安全验证装置和终端
US11108795B2 (en) 2018-05-25 2021-08-3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trusion detection using robust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0120B (zh) 2019-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22090B (zh) 自动识别伪基站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270732B (zh) 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WO2011081311A3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보안을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4735699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数据流量监控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JP2015515156A (ja) モバイル通信デバイスの追跡
CN105992125B (zh) 一种电子设备安全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01818A (zh) 一种在通讯过程中切换操作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74557B (zh) 一种检测未接来电是否有效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81564A (zh) 一种消息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4486761A (zh) 终端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5376711A (zh) 可穿戴设备的位置提示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07071185A (zh) 一种智能终端应急报警方法与装置
CN105721511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身份验证方法
CN104378482B (zh) 移动终端通讯录更新方法和系统
CN105100120A (zh) 客户识别模块的监测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KR101306074B1 (ko) 피싱방지방법 및 피싱방지시스템
CN103546642A (zh) 一种智能手势呼救系统及方法
CN102158848B (zh)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网络实体和接入控制系统
CN105577634B (zh) 一种密话通信建立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US2009011143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monitored mobile phone
CN105517187B (zh) 使无线传感器与接入点控制面板配对的系统和方法
CN106533858A (zh) 一种智能表的入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451233B (zh) 一种反监听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0366184A (zh) 一种识别伪基站短信的方法及智能终端
CN105516394B (zh) Dns地址管理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