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9790A -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方法及其交互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方法及其交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9790A
CN105099790A CN201510556856.1A CN201510556856A CN105099790A CN 105099790 A CN105099790 A CN 105099790A CN 201510556856 A CN201510556856 A CN 201510556856A CN 105099790 A CN105099790 A CN 105099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ata
cloud server
microprocessor
mon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568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9790B (zh
Inventor
李刚
赵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ritish Mdt Info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anzh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anzh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anzh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568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997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99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9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9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9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方法及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器、微处理器、基站以及云端服务器与若干个移动手持设备,所述监测器包括安置于待监测位上的至少一个传感器以及网络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包括分析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及网络模块,所述微处理器经网络模块接收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数据信号,并经网络模块发送数据至所述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无线收发装置及控制器,所述基站经无线收发装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数据信号至所述云端服务器,所述移动手持设备经无线网络与所述云端服务器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实时了解企业环境和安全信息,统一管理,简化监管流程,减轻巡察人员的工作量,降低管理成本。

Description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方法及其交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环安在线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方法及其交互系统,主要针对工厂企业内的环保设施排放、作业场所卫生环境、消防预警实时生产环境、职业安全环境的无线监测、管理。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规模工业生产场所越来越多,大型工厂内部由于受到厂房设计、生产工艺、原辅材料使用等影响,不可避免的会有各种各样的危害因素,如噪声、辐射、化学气体、火灾等各种现实或潜在危害因素存在。由于用人成本的不断攀升,使用大量的环境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管控已经变得不再现实,必须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条件下,实现对大量危害因素和点位的有效管控,因此的环境与安全管控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现有的技术已部分实现对工厂内危害点位的实时监测和报警,但仍需要人力不断的进行现场记录和观察,一旦管理人员离开有效接收范围(如工厂),便无法及时获得监测和报警数据,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另外,通常监测系统都相对独立,从传感器的种类来看,物理类的传感器与化学类的传感器分别对应独立的处理系统,巡察人员需要观测多个系统,工作量大,操控不方便。从监测的范围来看,以一个厂区为一个系统的观测范围居多,离开该厂区便需要建立新的系统,也就造成同一公司有几个厂区就会有几个监测系统,数据统计、分析管理均很繁琐;还会有另一种情况,小规模的企业,多个独立公司在同一厂区(工业坊)内,每个公司会单独建立一套监测系统,重复投入人力物力,给小规模企业在创业初期带来成本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方法及其交互系统,通过使用本系统,简化监管流程,减轻巡察人员的工作量,实时测控,避免安全隐患,同时可降低成本,易于统一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交互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监测微网,至少一个基站以及一云端服务器与若干个移动手持设备,每一所述监测微网包括至少一个监测器与一微处理器,其中,所述监测器包括安置于待监测位上的至少一个传感器以及网络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包括分析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及网络模块,所述微处理器经网络模块接收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数据信号,并经网络模块发送数据至所述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无线收发装置及控制器,所述基站经无线收发装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数据信号至所述云端服务器,所述移动手持设备经无线网络与所述云端服务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手持设备为带有无线网络模块的智能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或是平板电脑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感器包括物理类传感器和化学类传感器,所述网络模块为无线网络模块或有线网络模块。物理类的有温度、湿度、照度、颗粒物、辐射的、偏移度、倾斜度等类型。化学类的传感器有机蒸汽类、无机气体类、TVOC类、以及不同介质中的重金属类等。这些传感器安置在工厂的不同区域点位采集相关数据、用于对工厂内环境污染物排放、作业场所卫生环境及安全状况的实时了解。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有若干个报警装置,对应每一所述待监测位处设有一所述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接收该监测位处所述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所述报警装置发送光电信号或声音信号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的方法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方法,包括至少一个监测微网,至少一个基站以及一云端服务器与若干个移动手持设备,每一所述监测微网包括至少一个监测器与一微处理器,所述监测器包括安置于待监测位上的至少一个传感器以及网络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包括分析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及网络模块,其中:
a.所述监测器:采集待监测位处相应参数的数据信号,通过网络模块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同时发送该监测器的编码信号;
b.所述微处理器:对应每一监测器预存有相应的参数范围,通过接收到的编码信号进行一一对应,由分析模块判断接收到的数据信号是否在参数范围内,控制模块根据分析结果作相应处理,通过网络模块将数据信号、监测器的编码信号或微处理器的编号及处理信号发送至所述基站;
c.所述基站:接收至少一个微处理器发送来的数据信号、监测器的编码信号或微处理器的编号及处理信号,一并转发送给云端服务器;
d.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监测器的编码信号或微处理器的编号一一对应存储数据信号及处理信号至主存储器中,并根据处理信号判断是否作出异常处理模式,所述异常处理模式包括远程提醒与现场提醒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远程提醒为所述云端服务器推送提示信息至手持移动设备上;
e.手持移动设备:安装有与云端服务器通讯的APP客户端软件,通过无线网络接收相应监测器编码信号或微处理器的编号下的数据信号及处理信号,并在启动APP客户端软件状态下显示出来,同时接收由云端服务器推送的提示信息,在APP客户端软件启动或关闭状态下均主动显示出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微处理器的分析模块的分析过程为:查找与接收到的监测器的编码信号相对应的参数范围,比较接收数据信号与额定的参数范围的大小,当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落入额定参数范围中时,由控制模块将数据信号存放于存储模块中,同时经网络模块将数据信号、监测器的编码信号或微处理器的编号及处理信号发送至基站;当数据信号未落入额定参数范围内,则由控制模块将数据信号存放于存储模块中,并标记异常数据信号,经网络模块将数据信号、监测器的编码信号或微处理器的编号及处理信号发送至基站,由基站转发至云端服务器,当云端服务器在接收到标记异常数据信号的处理信号后,启动所述异常处理模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d中的异常模式包括两级预警,分别对应两个数据范围,云端服务器对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比较判断,属于两级预警中的哪一级数据范围,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其中,
一级预警为,云服务器推送提示信息至手持移动设备上;
二级预警为,对应每一所述待监测位处设有一报警装置,云服务器推送提示信息至手持移动设备上,同时该待监测位处的微处理器发送报警信号至所述报警装置,由报警装置发送光电信号或声音信号中的一种或两种进行现场提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站包括无线收发装置及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发送功率,确定接收一个或多个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的各个信号。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云服务器上对应至少一个微处理器的编号下,设定有一个企业ID号,在该企业ID号下,设有若干个登录帐号,授权对应个数的所述手持移动设备登录相应帐号,接收云端服务器上该企业ID号下的数据信号、处理信号以及推送的提示信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云服务器上设有共享平台,不同企业ID号下的手持移动设备可以通过登录帐号进入所述共享平台,每一个手持移动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和下载该共享平台上的信息。
上述云端数据服务器包括三大功能:
①分级预警功能,根据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对数据综合分析。根据监测数据决定预警级别,预警级别根据不同浓度限值和预警方式分为二级,一级预警为客户端信息推送预警,二级预警为客户端信息推送和监测端报警器同时预警。
②综合解决方案功能,一旦有超限值数据出现,将根据用户情况分析可能的原因,提供参考解决方案。在云端服务器的存储模块中,可预存各类解决方案,当出现异常数据信号时,用户可通过查询问题关键词来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也可以由云端服务自动在预存的解决方案中寻找匹配的解决方案,推送给用户,以便快速解决用户困难。另外,云端服务器上的存储的解决方案内容,可以通过用户共享添加或是系统维护人员主动添加,以便及时更新解决方案数据库内信息。
③评级功能,云端服务器可以对一个企业ID下的所有监测数据进行进行综合分析,对整个企业的环安状况给出评级,评级可设置为优、良、中、差或百分制等方式,同时对影响评级级别的数据给出提示,评级系统力求做到客观、公正,未来可作为相关主管部位考察企业环安现状的参考之一。
上述APP客户端软件除接收和显示信息外,还具有一系列实用的交互功能:
①通讯功能,客户端软件的通讯功能分为局域通讯和广域通讯功能,局域通讯即同一个企业ID下的用户之间的通讯,可直接发送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在内的各类信息;广域通讯功能即不同企业ID下的所有使用该客户端软件的用户之间的通讯有两种,第一种是使用软件自带的论坛功能交流和分享关于企业环境、职业卫生、安防的问题,第二种是通过添加好友方式完成安全认证,之后可发送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在内的各类信息。
②事件功能,在一个企业ID下,用户使用事件功能创建事件,发送给指定的一个或几个用户,接收事件的用户通过对事件添加进程完成对事件进展反馈,配合事件创建者完成整个事件从创建到完成的跟踪过程。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
1.本发明通过分布于各个待测位置处的监测器采集相应的环境、位置数据,由微处理器初步分析,并传送至基站,由基站发送到云服务器上,在通过认证后的移动手持设备可通过无线网络实时接收数据信号,而当数据信号出现异常时,进入异常处理模式,云服务器将主动推送异常信息给移动手持设备,如此可及时提醒,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即便是移动手持设备不在待测位置范围内,云服务器可借用无线网络(包括WI-FI、4G\3G\2G等)通知到移动手持设备上,突破距离范围限制,使用者无需到达现场也可实时了解各项数据指标,简化操作,减轻工作量;
2.用于采集数据信号的监测器包括传感器及网络模块,根据实际待测位处的需求,采用合适的传感器种类,本发明将各类传感器收集的信号统一发送给微处理器,在微处理器中预存各类数据范围,由分析模块去比较判断,将分析结果经基站发送给云服务器存储,因而可以通过单个移动手持设备读取到各种数据信号,便于观察、统计、管理;
3.在本发明中,一个监测微网中可包括多个监测器,多个监测微网可同时发送给一个基站,而基站可根据发送功率分配确定同时发送的上限,统一发送给同一个云服务器,统一管理,整套系统可以是一个大型企业几个厂区的内部生产环境管理,也可以是一个工业坊区内多个小型企业的统一生产环境管理,与以往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可方便大型企业的管理,而对小型企业来说,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同时还可统一管理水平,避免安全隐患,更便于检查机构的随时检查;
4.移动手持设备可选择普遍使用的智能手机,从云端服器上下载安装包后,安装APP客户端软件,在相应企业ID号下注册帐号,在通过认证后,可主动在云端服务器上浏览企业ID号下的数据信号,也可借助云端服务器上的共享平台读取共享资源,上传管理心德,各个企业ID号下的注册帐号可相互讨论分析,分享管理经验,有助于企业在环境安全管理上的共同进步。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于本发明的网络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主要通过程序、步骤、逻辑块、过程或其他象征性的描述来呈现,其直接或间接地模拟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的运作。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中”或“实施例”是指与所述实施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至少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必须都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必须是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单独或选择实施例。此外,表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或功能框图中的模块顺序并非固定的指代任何特定顺序,也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示出本发明可通过Internet以无线的方式与各类移动手持设备连接并实现发送与接收信号,针对不同的移动手持设备选择适合的无线网络,无线网络包括WI-FI(WirelessFidelity)网络,4G\3G网络或通用数据无线业务(GPRS)网络,移动电话、移动通讯装置、IPAD平板电脑均可成为移动手持设备中的一种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携带方便,使用普遍。
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两个监测微网,一个基站以及一云端服务器与若干个智能手机,每一所述监测微网包括三个监测器与一微处理器,其中,所述监测器包括安置于待监测位上的至少一个传感器以及网络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包括分析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及网络模块,所述微处理器经网络模块接收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数据信号,并经网络模块发送数据至所述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无线收发装置及控制器,所述基站经无线收发装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数据信号至所述云端服务器,所述移动手持设备经无线网络与所述云端服务器连接。
在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包括物理类传感器和化学类传感器,所述网络模块为无线网络模块或有线网络模块。物理类的有温度、湿度、照度、烟雾、颗粒物、辐射、偏移度、倾斜度等类型。化学类的传感器有机蒸汽类、无机气体类、TVOC类,以及不同介质中的重金属等。这些传感器安置在工厂的不同区域点位采集相关数据、用于对工厂内污染物排放、作业场所卫生环境及安全状况的实时了解。如:职业危害是指工厂内生产场所所产生的物理(噪声、辐射)或化学类(有毒有害气体)危害因素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当操作区域内安装了监测器后,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人员就可以实时了解该区域的危害因素强度、浓度、状态等,有效加强了管理。所述网络模块为无线网络模块或有线网络模块,根据实际安装环境确定,无线网络模块更为优选。
在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若干个报警装置,对应每一所述待监测位处设有一所述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接收该监测位处所述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所述报警装置发送光电信号或声音信号中的一种或两种,由微处理器控制,在出现标记异常信号后,报警提示现场人员。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a.所述监测器:采集待监测位处相应参数的数据信号,通过网络模块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同时发送该监测器的编码信号;
b.所述微处理器:对应每一监测器预存有相应的参数范围,通过接收到的编码信号进行一一对应,由分析模块判断接收到的数据信号是否在参数范围内,控制模块根据分析结果作相应处理,通过网络模块将数据信号、监测器的编码信号或微处理器的编号及处理信号发送至所述基站;
c.所述基站:接收至少一个微处理器发送来的数据信号、监测器的编码信号或微处理器的编号及处理信号,一并转发送给云端服务器;
d.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监测器的编码信号或微处理器的编号一一对应存储数据信号及处理信号至主存储器中,并根据处理信号判断是否作出异常处理模式,所述异常处理模式包括远程提醒与现场提醒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远程提醒为所述云端服务器推送提示信息至手持移动设备上;
e.手持移动设备:安装有与云端服务器通讯的APP客户端软件,通过无线网络接收相应监测器编码信号或微处理器的编号下的数据信号及处理信号,并在启动APP客户端软件状态下显示出来,同时接收由云端服务器推送的提示信息,在APP客户端软件启动或关闭状态下均主动显示出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处理器的分析模块的分析过程为:查找与接收到的监测器的编码信号相对应的参数范围,比较接收数据信号与额定的参数范围的大小,当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落入额定参数范围中时,由控制模块将数据信号存放于存储模块中,同时经网络模块将数据信号、监测器的编码信号或微处理器的编号及处理信号发送至基站;当数据信号未落入额定参数范围内,则由控制模块将数据信号存放于存储模块中,并标记异常数据信号,经网络模块将数据信号、监测器的编码信号或微处理器的编号及处理信号发送至基站,由基站转发至云端服务器,当云端服务器在接收到标记异常数据信号的处理信号后,启动所述异常处理模式。异常模式包括两级预警,分别对应两个数据范围,云端服务器对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比较判断,属于两级预警中的哪一级数据范围,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其中,一级预警为,云服务器推送提示信息至手持移动设备上;二级预警为,对应每一所述待监测位处设有一报警装置,云服务器推送提示信息至手持移动设备上,同时微处理器发送报警信号至所述报警装置,由报警装置发送光电信号或声音信号进行现场提示。
如安装在某机器旁测噪音的1号传感器,设置参数范围为60~90分贝,传感器采集到噪音数据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对1号传感器的预设参数范围和采集值进行对比,如果采集数据在范围之内时,则不做处理,直接发送给基站,如果采集数据不在预设参数范围内(二级预警)或接近上限值的90%以上(一级预警)时,微处理器将该数据标注为异常数据,然后发送给基站,基站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根据预警等级不同,作出相应处理:当采集到的噪音为88分贝,接近90分贝,一级预警,推送提示信息至手持移动设备上;当采集到的噪音为100分贝,二级预警,微处理器对该数据进行两步处理,第一是将该数据标注为异常数据,然后发送给基站,第二是可反馈信号给传感器所在区域设置的报警装置,给予现场光电报警警示,同时云端服务器推送提示信息至手持移动设备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包括无线收发装置及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发送功率,确定接收一个或多个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的各个信号。每一个基站根据其发送功率的不同,其可接收数据的区域大小不同,一个基站至少对应一个监测微网,根据其功率分配确定上限,即存在一个或几个大的监测微网对应一个基站的情况,也存在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小型监测微网对应一个基站。
所述云服务器上对应至少一个微处理器的编号下,设定有一个企业ID号,在该企业ID号下,设有若干个登录帐号,授权对应个数的所述手持移动设备登录相应帐号,接收云端服务器上该企业ID号下的数据信号、处理信号以及推送的提示信息;所述云服务器上设有共享平台,不同企业ID号下的手持移动设备可以通过登录帐号进入所述共享平台,每一个智能手机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和下载该共享平台上的信息。
智能手机APP客户端将采用认证注册,由于每一个微处理器具有唯一编号,所以若干个微处理器器编号可以对应一个企业ID,在该企业ID下,系统管理者经授权若干个使用者账户,经过授权的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机APP客户端在无线网络下随时查看该企业ID下所对应的各微处理器发送到云服务器的监测数据信号和分析结果。通过系统内部编号和命名,每个监测器都将按照其位置或区域的名字显示在手机APP客户端内,使用者可以在手机端随时查看,其工厂内各点位上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实时监测数值。
手机APP客户端的互交功能主要体现在,借助云端服务器上的共享平台,企业ID下的若干使用者,可以通过APP客户端内的通信功能,进行数据分享,在线交流,事件跟踪等。还可以将数据分享至互联网,供不同企业ID号下的更多人分享,有助于同行之间的技术交流。
上文对本发明进行了足够详细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是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实施例中的上述描述来限定的。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监测微网,至少一个基站以及一云端服务器与若干个移动手持设备,每一所述监测微网包括至少一个监测器与一微处理器,其中,所述监测器包括安置于待监测位上的至少一个传感器以及网络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包括分析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及网络模块,所述微处理器经网络模块接收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数据信号,并经网络模块发送数据至所述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无线收发装置及控制器,所述基站经无线收发装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数据信号至所述云端服务器,所述移动手持设备经无线网络与所述云端服务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手持设备为带有无线网络模块的智能移动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物理类传感器和化学类传感器,所述网络模块为无线网络模块或有线网络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若干个报警装置,对应每一所述待监测位处设有一所述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接收该监测位处所述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所述报警装置发送光电信号或声音信号中的一种或两种。
5.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监测微网,至少一个基站以及一云端服务器与若干个移动手持设备,每一所述监测微网包括至少一个监测器与一微处理器,所述监测器包括安置于待监测位上的至少一个传感器以及网络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包括分析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及网络模块,其中:
a.所述监测器:采集待监测位处相应参数的数据信号,通过网络模块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同时发送该监测器的编码信号;
b.所述微处理器:对应每一监测器预存有相应的参数范围,通过接收到的编码信号进行一一对应,由分析模块判断接收到的数据信号是否在参数范围内,控制模块根据分析结果作相应处理,通过网络模块将数据信号、监测器的编码信号或微处理器的编号及处理信号发送至所述基站;
c.所述基站:接收至少一个微处理器发送来的数据信号、监测器的编码信号或微处理器的编号及处理信号,一并转发送给云端服务器;
d.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监测器的编码信号或微处理器的编号一一对应存储数据信号及处理信号至主存储器中,并根据处理信号判断是否作出异常处理模式,所述异常处理模式包括远程提醒与现场提醒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远程提醒为所述云端服务器推送提示信息至手持移动设备上;
e.手持移动设备:安装有与云端服务器通讯的APP客户端软件,通过无线网络接收相应监测器编码信号或微处理器的编号下的数据信号及处理信号,并在启动APP客户端软件状态下显示出来,同时接收由云端服务器推送的提示信息,在APP客户端软件启动或关闭状态下均主动显示出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的分析模块的分析过程为:查找与接收到的监测器的编码信号相对应的参数范围,比较接收数据信号与额定的参数范围的大小,当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落入额定参数范围中时,由控制模块将数据信号存放于存储模块中,同时经网络模块将数据信号、监测器的编码信号或微处理器的编号及处理信号发送至基站;当数据信号未落入额定参数范围内,则由控制模块将数据信号存放于存储模块中,并标记异常数据信号,经网络模块将数据信号、监测器的编码信号或微处理器的编号及处理信号发送至基站,由基站转发至云端服务器,当云端服务器在接收到标记异常数据信号的处理信号后,启动所述异常处理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异常模式包括两级预警,分别对应两个数据范围,云端服务器对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比较判断,属于两级预警中的哪一级数据范围,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其中,
一级预警为:云服务器推送提示信息至手持移动设备上;
二级预警为:对应每一所述待监测位处设有一报警装置,云服务器推送提示信息至手持移动设备上,同时该待监测位处的微处理器发送报警信号至所述报警装置,由报警装置发送光电信号或声音信号中的一种或两种进行现场提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无线收发装置及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发送功率,确定接收一个或多个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的各个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上对应至少一个微处理器的编号下,设定有一个企业ID号,在该企业ID号下,设有若干个登录帐号,授权对应个数的所述手持移动设备登录相应帐号,接收云端服务器上该企业ID号下的数据信号、处理信号以及推送的提示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上设有共享平台,不同企业ID号下的手持移动设备可以通过登录帐号进入所述共享平台,每一个手持移动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和下载该共享平台上的信息。
CN201510556856.1A 2015-09-02 2015-09-02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方法及其交互系统 Active CN1050997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6856.1A CN105099790B (zh) 2015-09-02 2015-09-02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方法及其交互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6856.1A CN105099790B (zh) 2015-09-02 2015-09-02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方法及其交互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9790A true CN105099790A (zh) 2015-11-25
CN105099790B CN105099790B (zh) 2019-05-24

Family

ID=54579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56856.1A Active CN105099790B (zh) 2015-09-02 2015-09-02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方法及其交互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99790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7805A (zh) * 2016-10-31 2017-01-25 成都加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场所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024245A (zh) * 2017-05-16 2017-08-08 摩瑞尔电器(昆山)有限公司 环境监测方法
CN107036656A (zh) * 2017-05-16 2017-08-11 摩瑞尔电器(昆山)有限公司 环境监测系统
CN107037796A (zh) * 2017-05-08 2017-08-11 蒋正荣 一种远程实景控制系统
CN107102103A (zh) * 2017-05-16 2017-08-29 摩瑞尔电器(昆山)有限公司 环境监测系统
CN109191760A (zh) * 2018-08-16 2019-01-11 南阳师范学院 一种应急消防系统
CN109513034A (zh) * 2018-11-30 2019-03-26 湖南普泰尔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异味处理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401699A (zh) * 2019-07-02 2019-11-01 牟华锋 一种岩土工程用监测装置及其工作流程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53755U (zh) * 2011-08-15 2012-02-29 南京三宝通信技术实业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传感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监测监控系统
CN102722165A (zh) * 2012-06-27 2012-10-10 上海海事大学 可靠性试验远程监控系统
CN103196486A (zh) * 2013-02-22 2013-07-10 昆明维萌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烟草仓储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4237458A (zh) * 2014-05-27 2014-12-24 李岩 基站式空气质量监测方法与系统
CN104852992A (zh) * 2015-06-09 2015-08-19 湖北天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通信网络与传感设备的安全应急在线智能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53755U (zh) * 2011-08-15 2012-02-29 南京三宝通信技术实业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传感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监测监控系统
CN102722165A (zh) * 2012-06-27 2012-10-10 上海海事大学 可靠性试验远程监控系统
CN103196486A (zh) * 2013-02-22 2013-07-10 昆明维萌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烟草仓储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4237458A (zh) * 2014-05-27 2014-12-24 李岩 基站式空气质量监测方法与系统
CN104852992A (zh) * 2015-06-09 2015-08-19 湖北天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通信网络与传感设备的安全应急在线智能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7805A (zh) * 2016-10-31 2017-01-25 成都加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场所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037796A (zh) * 2017-05-08 2017-08-11 蒋正荣 一种远程实景控制系统
CN107024245A (zh) * 2017-05-16 2017-08-08 摩瑞尔电器(昆山)有限公司 环境监测方法
CN107036656A (zh) * 2017-05-16 2017-08-11 摩瑞尔电器(昆山)有限公司 环境监测系统
CN107102103A (zh) * 2017-05-16 2017-08-29 摩瑞尔电器(昆山)有限公司 环境监测系统
CN109191760A (zh) * 2018-08-16 2019-01-11 南阳师范学院 一种应急消防系统
CN109513034A (zh) * 2018-11-30 2019-03-26 湖南普泰尔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异味处理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401699A (zh) * 2019-07-02 2019-11-01 牟华锋 一种岩土工程用监测装置及其工作流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9790B (zh) 2019-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9790A (zh)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环安管理方法及其交互系统
CN110930673A (zh) 智能无线温湿度监测器的双通讯自动切换系统及方法
KR102097448B1 (ko) 공장 자동화를 위한 분산 데이터 수집 및 분산 제어 명령 시스템, 그리고 이를 위한 분산 데이터 수집 및 분산 제어 방법
CN103617360A (zh) 预警事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236118B (zh) 基于移动基站定位技术的移动金融终端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8304983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数据采集的输油输气管道巡检修管理平台
CN103296112A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及智能监测系统
CN106672733A (zh) 一种基于微云智能终端的电梯故障分析预警系统及其方法
CN102722165A (zh) 可靠性试验远程监控系统
CN107180214A (zh) 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设备监控系统
CN106296132A (zh) 用于实验室工程管理的大数据服务器系统
CN112859795A (zh) 用于油气设备的安全数据采集、管理方法以及系统
CN102932411B (zh) 一种基于gis矿用手机安全监测方法
CN102945025A (zh) 热处理工业设备的移动监控方法
Altamura et al. SAFE: Smart helmet for advanced factory environment
CN207148847U (zh) 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设备监控系统
CN104898567A (zh) 破碎机远程监视管理平台
CN214224199U (zh) 烟叶仓储质量监控系统
CN202300526U (zh) 煤矿安全监测巡检管理系统
CN213754560U (zh) 一种面向电力作业风险管控的移动终端
CN204517859U (zh) 一种可实时数据采集发布的电磁辐射应用服务监测平台
CN106768652A (zh) 油库监测方法和系统
CN108956885B (zh)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气体检测智能风险预警系统
CN207856142U (zh) 一种新型建筑消防检测与维护设备
CN105915607A (zh) 工程监理的远程监控信息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14

Address after: 215555 south side of Xinyang Road, Xinzhuang Town, Jiangsu, Changshou City

Applicant after: Suzhou British Mdt InfoTech Ltd

Address before: 215001 Jiangsu city of Suzhou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Huashan Lu Dong Bang Xin Yuan 11-201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HUANZH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