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4560U - 一种面向电力作业风险管控的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向电力作业风险管控的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54560U
CN213754560U CN202021714869.XU CN202021714869U CN213754560U CN 213754560 U CN213754560 U CN 213754560U CN 202021714869 U CN202021714869 U CN 202021714869U CN 213754560 U CN213754560 U CN 213754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ata
control terminal
mobile control
r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148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翔宇
张炜
彭博雅
王孔耀
丘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1486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54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54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54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向电力作业风险管控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控制终端包括位置服务模块、现场监控模块、任务管理模块、作业管理模块、勘察记录模块、违章/风险告警模块、资质查看模块、资讯查看模块、外围设备管理模块、现场数据归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交换模块、外围设备接口、人工智能芯片,各模块的数据信号接口与人工智能芯片连接,实现各模块之间数据信息交互。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解决电力作业全过程的风险远程管控、风险实时快速监测,有效降低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面向电力作业风险管控的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作业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电力作业风险管控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网公司所管辖变电站不断扩大,电网设备不断增多,电力作业人员的工作量明显增大,工作强度明显增强,且跨专业作业、交叉作业明显增多,同时受人员技能水平、身体状态、气象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电力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已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而电力作业全过程中,风险管控信息种类繁多,信息来源渠道复杂多样,信息管控条件变换不定等一系列复杂情况,使得风险管控数据难以有效对接转换,多种数据(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之间有效信息难以准确提取,全过程作业管控信息难以有效融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面向电力作业风险管控的移动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面向电力作业风险管控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控制终端包括人工智能芯片,及与所述人工智能芯片基于数据信号接口相连接的位置服务模块、现场监控模块、任务管理模块、作业管理模块、勘察记录模块、违章/风险告警模块、资质查看模块、资讯查看模块、外围设备管理模块、现场数据归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交换模块、外围设备接口。
所述移动控制终端数据交换模块与电力生产作业风险管控的主站系统交互;主站系统数据下载到移动控制终端,以及移动控制终端数据上传至主站系统。
所述移动控制终端的外围设备接口通过通信网络中的无线局域网与系统支撑中的外围设备连接,采集外围设备的数据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存储在本地,并与系统业务数据整合。其中,外围设备包括作业现场移动视频终端、安监机器人、智能头盔、传感器。
可选的,移动控制终端自动发现外围设备并与外围设备组建无线局域网,与外围设备连接。
所述外围设备基于移动控制终端的人工智能芯片将现场的采集数据实时传输主站系统。
所述移动控制终端数据交换模块与电力生产作业风险管控的主站系统交互。主站系统数据下载到移动控制终端,以及移动控制终端数据上传至主站系统;
所述数据交换模块与主站系统数据交互,数据交换模块实时监测与主站系统通信,当通信条件不好时,将数据交互任务放在本地,待恢复网络通信后,继续执行数据交互。
所述移动控制终端通过定位功能模块的实时传输作业位置信息,基于内置的人工智能芯片,向主站系统传输实时数据。
所述移动控制终端,在良好通信环境中,激活移动控制终端内的人工智能芯片实现近端数据存储、作业监测、数据远端流转功能,保障移动控制终端与远端电力作业风险管控系统的实时通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各类传感器进行现场的数据采集并基于移动控制终端,向上层主站系统传输实时数据,减少对作业人员的依赖性,解决电力作业全过程的风险远程管控、风险实时快速监测,有效降低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控制终端系统总体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控制终端系统的接口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控制终端系统的电力作业风险管控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控制终端系统总体架构示意图。
参见图1,本申请的一种面向电力作业风险管控的移动终端,其包括位置服务模块104、现场监控模块108、任务管理模块110、作业管理模块113、勘察记录模块112、违章/风险告警模块107、资质查看模块109、资讯查看模块106、外围设备管理模块105、现场数据归集模块103、数据管理模块 111、数据交换模块102、外围设备接口114、人工智能芯片101,各模块的数据信号接口与人工智能芯片连接,实现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信息交互。同时,移动控制终端基于底层数据交换模块通信网络的综合数据网与主站系统交互(上传、下载/接收)数据;所述移动控制终端的外围设备接口通过通信网络中的无线局域网与外围设备连接。在主站系统中,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利用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而对于外围设备,各移动端跨平台结合,利用Native与H5技术,增强外围设备交互的灵活性。
其中,对于基础组件:
(1)现场数据归集模块:移动控制终端通过外围设备接口层,采集作业现场移动视频终端、安监机器人、智能头盔的数据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存储在本地(Native),并与系统业务数据整合。
(2)数据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对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的统一维护管理。
(3)数据交换模块:主要用于移动控制终端与主站系统之间得数据交互,包括移动控制终端接收主站系统数据,以及移动控制终端数据上传至主站系统,支持通用数据交换文件格式。参见图3,数据交换模块实时监测与主站系统的通信,当通信条件不好时,将数据交互任务放在本地,待恢复网络通信后,继续执行数据交互。
(4)外围设备接口:参见图2,主要实现接入包括现场移动视频终端25、安监机器人、智能头盔24、传感器26在内的外围设备。移动控制终端 1能自动发现外围设备并与外围设备组建无线局域网28,实现与外围设备连接;所述传感器26包括深基坑传感器261、压力传感器262、水位传感器263,在传感器26与无线局域网8之间设置物联网网关27。
(5)违章/风险告警模块:主站系统将计算模型下发移动控制终端,移动控制终端集成智能算法,实现在无网条件下识别现场风险或违章情况,并予以告警。
具体地,移动控制终端系统的功能架构主要划分为位置服务模块、信息归集模块、任务管理模块、告警管理模块、勘察管理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各模块的功能划分如下表1所示:
表1 移动控制终端系统功能划分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03444843000004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034448430000051
根据功能的描述,移动控制终端对作业人员实时记录数据,作业人员可通过移动控制终端的任务管理功能查看该作业人员的任务内容及任务地点;根据位置服务模块实时定位该移动控制终端的位置,向作业人员提供作业地点的相关线路以及标柱作业所在区域的气象情况;信息归集模块采集作业人员的图像信息;将位置、天气、图像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判断信息是否有违规、危险以及是不是作业员,若判断信息有违规、危险、不是作业员,告警管理模块会对作业人员发出相应的告警,并记录数据传输到主站系统。
请参考图2,图2是移动控制终端的接口构架示意图。
参考图2,在移动控制终端21外围设备的接口架构中,移动控制终端 21与智能头盔24、移动视频终端25、传感器26、物联网网关27、安监机器人在内外围设备通过无线局域网28连接,连接主要通过MQTT物联网协议实现通信。移动控制终端21安装MQTT服务端23,用于侦听MQTT 消息,外围设备通过向MQTT服务端23发送消息,进而移动控制终端应用 22通过内部程序消费MQTT服务端23侦听的消息,获取外围设备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如果需要智能识别,则调用智能算法,根据设备提供的数据向智能算法输入,由智能算法反馈结果给移动控制终端应用22,移动控制终端应用22对反馈结果进行处理。
移动控制终端系统设计满足在输/变/配/基建专业等作业场景下应用的需要,并具备定位、归集、存储分析、远传功能模块。移动控制终端定位功能模块应能够实时传输作业所处位置的信息;归集功能模块应能够根据来自作业现场智能头盔24、移动视频终端25、安监机器人、传感器26等外围设备提供的API接口,归集其发送的信息;存储功能模块应能够存储智能头盔24、移动视频终端25、安监机器人、传感器26等外围设备的API接口发送的信息;外围设备提供统一的标准API接口且能调用移动控制终端接口API;分析功能模块能够履行主站系统中关于违章/风险识别管理、资质管理等的相关功能;远传功能能够基于内置的人工智能芯片向主站系统传输实时数据。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控制终端系统的电力作业风险管控模型。
参阅图3,移动控制终端系统与远端电力作业风险管控系统34进行数据信息交互时,首先通过具有定位功能的移动控制终端,实时传输作业位置信息,基于其内置的人工智能芯片,向上层远端电力作业风险管控系统传输作业现场实时数据31,同时,利用移动控制终端的分析功能模块,判断作业现场通信条件32,考虑到部分作业场位置偏僻,不具有良好通信条件,即作业现场通信条件较弱时,为实现现场实时作业中的风险管控,将部分远端系统功能下沉至移动控制终端,实现作业现场风险实时快速监测,同时对作业信息进行实时数据归集333,后续传输至远端系统,从而完善作业风险管控系统的精益化管控目的。而在良好通信环境中则激活移动控制终端内的人工智能芯片实现近端数据存储332、作业监测331、数据远端流转功能,保障移动控制终端与远端电力作业风险管控系统的实时通信。其中主站系统功能下沉至移动控制终端系统的功能包括:现场风险识别与预警、违章抓拍及告警、作业任务签到、作业情况记录、作业风险评估、作业督查执行、违章通知单录入、人员辨识、人员和机具定位,确保不良通信条件下的作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各类传感器进行现场的数据采集并基于移动控制终端,向上层主站系统传输实时数据,减少对作业人员的依赖性,解决电力作业全过程的风险远程管控、风险实时快速监测,有效降低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采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面向电力作业风险管控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控制终端包括人工智能芯片,及与所述人工智能芯片基于数据信号接口相连接的位置服务模块、现场监控模块、任务管理模块、作业管理模块、勘察记录模块、违章/风险告警模块、资质查看模块、资讯查看模块、外围设备管理模块、现场数据归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交换模块、外围设备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设备接口通过通讯网络中的无线局域网与外围设备连接,采集外围设备的数据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存储在本地,并与系统业务数据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设备包括作业现场移动视频终端、安监机器人、智能头盔、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设备接口通过通讯网络中的无线局域网与外围设备连接,包括:
移动控制终端自动发现外围设备并与外围设备组建无线局域网,与外围设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设备基于移动控制终端内的人工智能芯片将现场的采集数据实时传输主站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换模块用于与电力生产作业风险管控的主站系统进行数据的交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换模块与所述主站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时,所述数据交换模块实时监测与主站系统通信条件,当所述通信条件不好时,所述数据交换模块将数据交互任务放在本地,待恢复网络通信条件后,继续执行数据交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换模块与所述主站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时,所述移动控制终端通过定位功能模块的实时传输作业位置信息,基于内置的人工智能芯片,向上层远端电力作用风险管控系统传输实时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换模块与所述主站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时,在良好通信环境中,激活所述移动控制终端内的人工智能芯片实现近端数据存储、作业监测、数据远端流转功能,保障移动控制终端与远端电力作业风险管控系统的实时通信。
CN202021714869.XU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面向电力作业风险管控的移动终端 Active CN213754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4869.XU CN213754560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面向电力作业风险管控的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4869.XU CN213754560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面向电力作业风险管控的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54560U true CN213754560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40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14869.XU Active CN213754560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面向电力作业风险管控的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545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2920A (zh) * 2021-08-23 2021-12-07 迟源 电能计量作业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2920A (zh) * 2021-08-23 2021-12-07 迟源 电能计量作业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7823B (zh) 基于边云协同的变电设备典型视觉缺陷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0994798A (zh) 变电设备监控系统
CN204465736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输电线路智能远程监控系统
CN101673420B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综合巡检系统及其巡检方法
CN110807460B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变电站智能巡视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6982229B (zh) 一种分层分布式协同的网络安全监管系统及协同监管方法
CN105681469A (zh) 一种用于水电站的移动终端、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566528A (zh) 基于云端数据共享的污水处理厂监控系统
CN206224618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基站远程巡检系统
CN111062504A (zh) 一种基于ar技术的智能配电站运维系统及方法
CN111147823B (zh) 一种采用监控平台对变电站抢修实现远程监控及支持的方法
CN104581030A (zh) 便携式智能监控系统
CN109240126A (zh) 一种具有模拟操作功能的分布式应用服务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2698593A (zh) 一种物联网平台管理系统
CN213754560U (zh) 一种面向电力作业风险管控的移动终端
CN110009195A (zh) 基于虚拟物理信息融合技术的火电厂风险预控管理系统
CN109785557B (zh) 一种智能电力光缆反外损监测预警系统及其监测预警方法
CN104469314A (zh) 一种电力施工现场的视频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5375631A (zh) 用于电网的地下电缆监控系统
CN103150783B (zh) 基于标签的环保数据采集器的实现方法
CN104966329A (zh) 实现光伏电站智能调度巡检的系统
CN114186826A (zh) 施工现场智能单兵安全作业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4092279A (zh) 全业务泛在可视化智慧电力运维系统
CN111147822B (zh) 一种用于变电站抢修的监控系统
CN111083047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多协议通信的网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