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5804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5804A
CN105095804A CN201410184590.8A CN201410184590A CN105095804A CN 105095804 A CN105095804 A CN 105095804A CN 201410184590 A CN201410184590 A CN 201410184590A CN 105095804 A CN105095804 A CN 105095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instruc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845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5804B (zh
Inventor
程虹
李雪霞
卢海
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8459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95804B/zh
Priority to US14/585,937 priority patent/US9537542B2/en
Publication of CN105095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5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5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58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向覆盖范围内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采用本发明能提供更丰富的人机交互使用场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具备电容触屏的电子设备中,除了目前用户使用越来越频繁的人与设备直接交互的操作,比如使用手指在触屏上进行操作之外,有时,还需要电子设备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交互场景,使电子设备能够感应到电容触屏上的实体的类型以及实体的位置,比如,用户可以使电子设备的屏幕显示一个棋盘,然后将棋子放在棋盘上,电子设备能够感应出棋子的位置以及棋子的类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能提供更丰富的人机交互使用场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及第一采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向覆盖范围内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询问标识信息;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询问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指令提取标识信息;
发送所述标识信息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个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射频识别单元,用于向自身覆盖范围内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询问标识信息;以及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
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控制第一采集单元进行操作;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第一采集单元,用于根据信息处理单元的控制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二射频识别单元,用于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询问标识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指令提取标识信息,发送所述标识信息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个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控制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标识信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及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上述电子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上述设备。
本发明所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能使第一电子设备识别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并采集到所述第二设备在第一采集单元处的位置,通过将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及位置信息进行关联,获取用户通过第二设备进行的操作,如此,提供更丰富的人机交互使用场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侧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及第二设备的位置关系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及第二设备的位置关系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使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侧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侧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中第二设备侧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中第二设备侧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设备的一种电路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及第一采集单元,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向覆盖范围内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询问标识信息;
步骤102: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
步骤103: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
步骤104: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这里,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可以为具备发送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射频信号功能的单元,比如可以包括图2中所示的RFID天线22,并且还可以包括阅读器(Reader)。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的所述覆盖范围可以如图3所示的覆盖范围34,即第一电子设备的上表面的范围内。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可以为RFID技术中的标签,可以为有源标签也可以为无源标签,如图2中的标签一231、标签二232及标签三233。
所述第一指令可以为:通过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发出的一个预设频率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的作用可以为通过通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入第一射频识别单元的磁场范围,从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返回其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预设频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做赘述。
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可以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电容触屏。
所述关联可以为将位置信息与标识信息进行配对保存。
优选地,上述步骤101可以周期性的执行,比如当用户使用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交互性操作,比如下棋时,可以设定以20秒为一个周期执行步骤101,如此,能够保证实时更新当前的第二设备的数量以及其对应的位置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当多次获取同一个第二设备的不同位置信息时,可以将原位置信息删除,只将最近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也可以通过记录获取位置信息的时间,来标识最近获取到的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或者,还可以为设置保存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数量,比如,可以设置仅保存最近的三次获取到的位置信息。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进行描述,假设,如图4所示,第一电子设备为具备大型电容触屏的电子设备,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一个象棋棋盘41,三个第二设备作为象棋;
首先,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发出第一指令给上述三个第二设备;
接收三个第二设备返回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三个第二设备返回的标识信息识别出三个第二设备分别为第二设备A421、第二设备B422以及第二设备C423;
然后,第一电子设备再逐个获取三个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
最后将所述三个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及其标识信息进行关联,从而第一电子设备就可以最终确定第二设备A421、第二设备B422及第二设备C423分别所处的位置。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保证第一电子设备识别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并采集到所述第二设备在第一采集单元处的位置,通过将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及位置信息进行关联,获取用户通过第二设备进行的操作,如此,提供更丰富的人机交互使用场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及第一采集单元,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01: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向覆盖范围内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询问标识信息;
步骤502: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
步骤503:逐个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中提取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
步骤504:利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生成第二指令;
步骤505:控制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向覆盖范围内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出第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令中的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标识信息进行匹配,当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特定的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匹配时,使得所述特定的第二设备激活自身的第二定位单元;
步骤506:控制第一采集单元获取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位置信息;将获取到的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特定的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
步骤507:将所述特定的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这里,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步骤503-步骤507为循环执行的步骤,直至全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均与位置信息完成关联为止。
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可以为具备发送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射频信号功能的单元,比如可以包括图2中所示的RFID天线22,并且还可以包括阅读器(Reader)。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的所述覆盖范围可以如图3所示的覆盖范围34,即第一电子设备的上表面的范围内。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可以为RFID技术中的标签,可以为有源标签也可以为无源标签,如图2中的标签一231、标签二232及标签三233。
优选地,所述第一指令可以为:通过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发出的一个预设频率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的作用可以为通过通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入第一射频识别单元的磁场范围,从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返回其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预设频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做赘述。
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可以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电容触屏。
所述利用第一标识信息生成第二指令可以为根据预设的调制方式,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调制为预设频率的射频指令;其中,所述预设的调制方法为所述RFID技术中规定使用的调制方式,比如可以包括OOK调制方式、BPSK调制方式、任意调制因子的ASK调制方式、PR-ASK调制方式等,这里不做赘述。
优选地,上述步骤501可以周期性的执行,比如当用户使用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交互性操作,比如下棋时,可以设定以20秒为一个周期执行步骤501,如此,能够保证实时更新当前的第二设备的数量以及其对应的位置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当多次获取同一个第二设备的不同位置信息时,可以将原位置信息删除,只将最近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也可以通过记录获取位置信息的时间,来标识最近获取到的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或者,还可以为设置保存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数量,比如,可以设置仅保存最近的三次获取到的位置信息。
所述逐个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中提取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可以包括:根据接收到所述标识信息的时刻先后为顺序,逐个提取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或者,根据接收到所述标识信息的大小为顺序,逐个提取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或者,不对提取标识信息的顺序进行规定,随机的提取未被提取过的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
下面仍然采用实施例一的场景,对本实施例进行描述,如图4所示,第一电子设备为具备大型电容触屏的电子设备,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一个象棋棋盘41,三个第二设备作为象棋;
首先,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发出第一指令给上述三个第二设备;
接收三个第二设备返回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三个第二设备返回的标识信息识别出三个第二设备分别为第二设备A421、第二设备B422以及第二设备C423;
然后,第一电子设备逐个从三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中提取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本实施例以先提取第二设备A421对应的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为例进行说明;
利用所述第二设备A421的第一标识信息生成第二指令;
由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发出第二指令,此时,三个第二设备即第二设备A421、第二设备B422以及第二设备C423,均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但是,仅有第二设备A421判断到第二指令中的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的标识信息匹配,则第二设备A421激活其第二定位单元;
第一采集单元获取所述第二设备A421的第二定位单元的位置信息;
将第二设备A421的位置信息及其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然后按照上述流程第一电子设备完成获取其他两个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并进行关联的操作。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保证第一电子设备识别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并采集到所述第二设备在第一采集单元处的位置,通过将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及位置信息进行关联,获取用户通过第二设备进行的操作,如此,提供更丰富的人机交互使用场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及第一采集单元,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601:开启第一应用后,显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表征询问是否开启第一射频识别单元;
步骤602:接收针对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的第一选择信息,当所述第一选择信息为确认开启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时,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第一图像;
步骤603: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向覆盖范围内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询问标识信息;
步骤604: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
步骤605:逐个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中提取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
步骤606:利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生成第二指令;
步骤607:控制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向覆盖范围内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出第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令中的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标识信息进行匹配,当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特定的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匹配时,使得所述特定的第二设备激活自身的第二定位单元;
步骤608:控制第一采集单元获取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位置信息;将获取到的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特定的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
步骤609:将所述特定的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这里,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步骤605-步骤609为循环执行的步骤,直至全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均与位置信息完成关联为止。
上述第一提示信息可以包括:当用户开启第一应用时,该应用需要开启第一射频识别功能,则询问用户是否开启第一射频识别功能;其中,所述第一应用可以为需要通过多个第二设备完成交互的应用,比如图4中展示的一个通过触屏显示的棋盘、以及多个第二设备共同完成下象棋功能的一个应用。
相对的,所述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图像可以为根据所述开启的第一应用显示的图像,比如图4中的棋盘41。
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可以为具备发送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射频信号功能的单元,比如可以包括图2中所示的RFID天线22,并且还可以包括阅读器(Reader)。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的所述覆盖范围可以如图3所示的覆盖范围34,即第一电子设备的上表面的范围内,通过图3可见,在覆盖范围34内覆盖了第二设备一331、第二设备二332及第二设备三333。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可以为RFID技术中的标签,可以为有源标签也可以为无源标签,如图2中的标签一231、标签二232及标签三233。
优选地,所述第一指令可以为:通过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发出的一个预设频率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的作用可以为通过通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入第一射频识别单元的磁场范围,从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返回其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预设频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做赘述。
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可以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电容触屏。
所述利用第一标识信息生成第二指令可以为根据预设的调制方式,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调制为预设频率的射频指令;其中,所述预设的调制方法为所述RFID技术中规定使用的调制方式,比如可以包括OOK调制方式、BPSK调制方式、任意调制因子的ASK调制方式、PR-ASK调制方式等,这里不做赘述。
优选地,上述步骤603可以周期性的执行,比如当用户使用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交互性操作,比如下棋时,可以设定以20秒为一个周期执行,如此,能够保证实时更新当前的第二设备的数量以及其对应的位置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当多次获取同一个第二设备的不同位置信息时,可以将原位置信息删除,只将最近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也可以通过记录获取位置信息的时间,来标识最近获取到的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或者,还可以为设置保存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数量,比如,可以设置仅保存最近的三次获取到的位置信息。
所述逐个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中提取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可以包括:根据接收到所述标识信息的时刻先后为顺序,逐个提取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或者,根据接收到所述标识信息的大小为顺序,逐个提取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或者,不对提取标识信息的顺序进行规定,随机的提取未被提取过的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
下面仍然采用实施例一的场景,对本实施例进行描述,如图4所示,第一电子设备为具备大型电容触屏的电子设备,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一个象棋棋盘41,三个第二设备作为象棋;
首先,用户选择开启第一应用,该第一应用即为一个通过显示象棋棋盘,使得用户能够使用多个第二设备下象棋的应用;
显示第一提示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开启第一射频识别单元;
当用户选择确认开启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式,显示第一图像即为棋盘41;
然后,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发出第一指令给上述三个第二设备;
接收三个第二设备返回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三个第二设备返回的标识信息识别出三个第二设备分别为第二设备A421、第二设备B422以及第二设备C423;
第一电子设备逐个从三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中提取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本实施例以先提取第二设备A421对应的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为例进行说明;
利用所述第二设备A421的第一标识信息生成第二指令;
由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发出第二指令,此时,三个第二设备即第二设备A421、第二设备B422以及第二设备C423,均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但是,仅有第二设备A421判断到第二指令中的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的标识信息匹配,则第二设备A421激活其第二定位单元;
第一采集单元获取所述第二设备A421的第二定位单元的位置信息;
将第二设备A421的位置信息及其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按照上述流程第一电子设备完成获取其他两个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并进行关联的操作。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保证第一电子设备识别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并采集到所述第二设备在第一采集单元处的位置,通过将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及位置信息进行关联,获取用户通过第二设备进行的操作,如此,提供更丰富的人机交互使用场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701: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询问标识信息;
步骤702:根据所述第一指令提取标识信息;
步骤703:发送所述标识信息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个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这里,所述第二设备可以为RFID技术中的标签,如图2中的标签一231,可以为有源标签也可以为无源标签。
所述第一指令可以为一个预设频率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的作用可以为通过通知第二设备进入第一电子设备的磁场范围;其中,所述预设频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做赘述。
所述标识信息为预设在第二设备的用于唯一识别自身的信息,可以为一个编码信息。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使得发起第一指令的电子设备感应到自身电容触屏上的实体的类型及位置,如此,就提供给用户更丰富的人机交互使用场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如图8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801: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询问标识信息;
步骤802:根据所述第一指令提取标识信息;
步骤803:发送所述标识信息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步骤804: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二指令;
步骤805:获取所述第二指令中的第一标识信息;
步骤806:判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的标识信息是否匹配,当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的标识信息不匹配时,不激活第二定位单元,执行步骤804;否则,执行步骤807。
步骤807:当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的标识信息匹配时,激活第二定位单元,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位置信息,并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这里,所述第二设备可以为RFID技术中的标签,如图2中的标签一231,可以为有源标签也可以为无源标签。
所述第一指令可以为一个预设频率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的作用可以为通过通知第二设备进入第一电子设备的磁场范围,即第二设备一旦感应到自身进入RFID天线的磁场范围内,即为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一指令;其中,所述预设频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做赘述。
所述标识信息为预设在第二设备的用于唯一识别自身的信息,可以为一个编码信息。
所述第二指令可以为根据预设的调制方式,将所述标识信息调制为预设频率的射频指令;其中,所述预设的调制方法为所述RFID技术中规定使用的调制方式,比如可以包括OOK调制方式、BPSK调制方式、任意调制因子的ASK调制方式、PR-ASK调制方式等,这里不做赘述。
相应的,所述获取所述第二指令中的第一标识信息可以为使用与所述预设的调制方法相应的解调方式解调所述第二指令,得到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匹配可以为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存储的标识信息相同。
下面对本实施例进行描述,如图4所示,第一电子设备为具备大型电容触屏的电子设备,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一个象棋棋盘41,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设备可以为图4中的第二设备C423;
首先,第二设备接收第一指令,根据第一指令提取自身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然后,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二指令;
从所述第二指令中提取第一标识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是否与自身保存的标识信息匹配,当匹配时,激活自身的第二定位单元,使得第一电子设备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与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使得发起第一指令的电子设备感应到自身电容触屏上的实体的类型及位置,如此,就提供给用户更丰富的人机交互使用场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如图9所示,包括:
第一射频识别单元901,用于向自身覆盖范围内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询问标识信息;以及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
信息处理单元902,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控制第一采集单元进行操作;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第一采集单元903,用于根据信息处理单元的控制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
这里,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可以包括RFID天线,并且还可以包括阅读器(Reader)。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的所述覆盖范围可以如图3所示的覆盖范围34,即第一电子设备的上表面的范围内。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可以为RFID技术中的标签,可以为有源标签也可以为无源标签,如图2中的标签一231、标签二232及标签三233。
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901,具体用于发出一个预设频率的射频信号作为第一指令,所述射频信号的作用可以为通过通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入第一射频识别单元的磁场范围,从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返回其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预设频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做赘述。
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可以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电容触屏。
所述关联可以为将位置信息与标识信息进行配对保存。
优选地,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901可以周期性的执行向自身覆盖范围内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的操作,比如当用户使用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交互性操作,比如下棋时,可以设定以20秒为一个周期,101,如此,能够保证实时更新当前的第二设备的数量以及其对应的位置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当多次获取同一个第二设备的不同位置信息时,可以将原位置信息删除,只将最近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也可以通过记录获取位置信息的时间,来标识最近获取到的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或者,还可以为设置保存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数量,比如,可以设置仅保存最近的三次获取到的位置信息。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保证第一电子设备识别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并采集到所述第二设备在自身第一采集单元处的位置,通过将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及位置信息进行关联,获取用户通过第二设备完成的交互操作,如此,就提供给用户更丰富的人机交互使用场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射频识别单元,用于向自身覆盖范围内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询问标识信息;以及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
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控制第一采集单元进行操作;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第一采集单元,用于根据信息处理单元的控制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逐个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中提取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利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生成第二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发送第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令中的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标识信息进行匹配,当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特定的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匹配时,使得所述特定的第二设备激活自身的第二定位单元;并且控制第一采集单元获取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位置信息;将获取到的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特定的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相应的,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还用于向自身覆盖范围内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令。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特定的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所述信息处理单元为循环执行的获取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并进行关联的操作,直至全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均与位置信息完成关联为止。
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可以为具备发送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射频信号功能的单元,比如可以包括图2中所示的RFID天线22,并且还可以包括阅读器(Reader)。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的所述覆盖范围可以如图3所示的覆盖范围34,即第一电子设备的上表面的范围内。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可以为RFID技术中的标签,可以为有源标签也可以为无源标签,如图2中的标签一231、标签二232及标签三233。
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具体用于发出的一个预设频率的射频信号作为第一指令,所述射频信号的作用可以为通过通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入第一射频识别单元的磁场范围,从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返回其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预设频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做赘述。
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可以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电容触屏。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调制为预设频率的射频指令作为第二指令;其中,所述预设的调制方法为所述RFID技术中规定使用的调制方式,比如可以包括OOK调制方式、BPSK调制方式、任意调制因子的ASK调制方式、PR-ASK调制方式等,这里不做赘述。
优选地,上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可以周期性的执行发出第一指令的操作,比如当用户使用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交互性操作,比如下棋时,可以设定以20秒为一个周期,如此,能够保证实时更新当前的第二设备的数量以及其对应的位置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当多次获取同一个第二设备的不同位置信息时,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可以将原位置信息删除,只将最近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也可以通过记录获取位置信息的时间,来标识最近获取到的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或者,还可以为设置保存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数量,比如,可以设置仅保存最近的三次获取到的位置信息。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所述标识信息的时刻先后为顺序,逐个提取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或者,根据接收到所述标识信息的大小为顺序,逐个提取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或者,不对提取标识信息的顺序进行规定,随机的提取未被提取过的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保证第一电子设备识别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并采集到所述第二设备在自身第一采集单元处的位置,通过将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及位置信息进行关联,获取用户通过第二设备完成的交互操作,如此,就提供给用户更丰富的人机交互使用场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射频识别单元,用于向自身覆盖范围内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询问标识信息;以及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
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控制第一采集单元进行操作;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第一采集单元,用于根据信息处理单元的控制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逐个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中提取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利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生成第二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发送第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令中的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标识信息进行匹配,当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特定的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匹配时,使得所述特定的第二设备激活自身的第二定位单元;并且控制第一采集单元获取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位置信息;将获取到的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特定的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相应的,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还用于向自身覆盖范围内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令。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特定的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开启第一应用后,显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表征询问是否开启第一射频识别单元;接收针对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的第一选择信息,当所述第一选择信息为确认开启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时,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第一图像。
这里,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所述信息处理单元为循环执行的获取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并进行关联的操作,直至全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均与位置信息完成关联为止。
上述第一提示信息可以包括:当用户开启第一应用时,该应用需要开启第一射频识别功能,则询问用户是否开启第一射频识别功能;其中,所述第一应用可以为需要通过多个第二设备完成交互的应用,比如图4中展示的一个通过触屏显示的棋盘、以及多个第二设备共同完成下象棋功能的一个应用。
相对的,所述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图像可以为根据所述开启的第一应用显示的图像,比如图4中的棋盘41。
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可以为具备发送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射频信号功能的单元,比如可以包括图2中所示的RFID天线22,并且还可以包括阅读器(Reader)。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的所述覆盖范围可以如图3所示的覆盖范围34,即第一电子设备的上表面的范围内,通过图3可见,在覆盖范围34内覆盖了第二设备一331、第二设备二332及第二设备三333。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可以为RFID技术中的标签,可以为有源标签也可以为无源标签,如图2中的标签一231、标签二232及标签三233。
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具体用于发出的一个预设频率的射频信号作为第一指令,所述射频信号的作用可以为通过通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入第一射频识别单元的磁场范围,从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返回其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预设频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做赘述。
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可以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电容触屏。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调制为预设频率的射频指令作为第二指令;其中,所述预设的调制方法为所述RFID技术中规定使用的调制方式,比如可以包括OOK调制方式、BPSK调制方式、任意调制因子的ASK调制方式、PR-ASK调制方式等,这里不做赘述。
优选地,上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可以周期性的执行发出第一指令的操作,比如当用户使用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交互性操作,比如下棋时,可以设定以20秒为一个周期,如此,能够保证实时更新当前的第二设备的数量以及其对应的位置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当多次获取同一个第二设备的不同位置信息时,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可以将原位置信息删除,只将最近获取到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也可以通过记录获取位置信息的时间,来标识最近获取到的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或者,还可以为设置保存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数量,比如,可以设置仅保存最近的三次获取到的位置信息。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所述标识信息的时刻先后为顺序,逐个提取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或者,根据接收到所述标识信息的大小为顺序,逐个提取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或者,不对提取标识信息的顺序进行规定,随机的提取未被提取过的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
下面对本实施例进行描述,如图4所示,第一电子设备为具备电容触屏的电子设备,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一个象棋棋盘41,三个第二设备作为象棋;
首先,用户选择开启第一应用,该第一应用即为一个通过显示象棋棋盘,使得用户能够使用多个第二设备下象棋的应用;
显示第一提示信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开启第一射频识别单元;
当用户选择确认开启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式,显示第一图像即为棋盘41;
然后,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发出第一指令给上述三个第二设备;
接收三个第二设备返回的标识信息;
通过三个第二设备返回的标识信息识别出三个第二设备分别为第二设备A421、第二设备B422以及第二设备C423;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逐个从三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中提取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本实施例以先提取第二设备A421对应的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为例进行说明;
利用所述第二设备A421的第一标识信息生成第二指令;
由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发出第二指令,此时,三个第二设备即第二设备A421、第二设备B422以及第二设备C423,均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但是,仅有第二设备A421判断到第二指令中的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的标识信息匹配,则第二设备A421激活其第二定位单元;
第一采集单元获取所述第二设备A421的第二定位单元的位置信息;
将第二设备A421的位置信息及其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按照上述流程完成获取其他两个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并进行关联的操作。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保证第一电子设备识别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并采集到所述第二设备在自身第一采集单元处的位置,通过将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及位置信息进行关联,获取用户通过第二设备完成的交互操作,如此,就提供给用户更丰富的人机交互使用场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如图10所示,包括:
第二射频识别单元1001,用于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询问标识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指令提取标识信息,发送所述标识信息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个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控制存储单元1002,用于存储标识信息。
这里,所述第二设备可以为RFID技术中的标签,如图2中的标签一231,可以为有源标签也可以为无源标签。
所述第一指令可以为一个预设频率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的作用可以为通过通知第二设备进入第一电子设备的磁场范围;其中,所述预设频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做赘述。
所述标识信息为预设的用于唯一识别自身的信息,可以为一个编码信息。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使得发起第一指令的电子设备感应到自身电容触屏上的实体的类型及位置,如此,就提供给用户更丰富的人机交互使用场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如图11所示,包括:
第二射频识别单元1101,用于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询问标识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指令提取标识信息,发送所述标识信息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个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控制存储单元1102,用于存储标识信息。
优选地,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定位单元1103,用于接收控制存储单元的控制;相应的,所述控制存储单元1102,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射频识别单元接收第二指令,并获取所述第二指令中的第一标识信息,判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的标识信息是否匹配,当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的标识信息匹配时,通过第二激活单元1104激活第二定位单元1103,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位置信息,并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所述控制存储单元1102,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的标识信息不匹配时,不激活第二定位单元1103。
这里,所述第二设备可以为RFID技术中的标签,如图2中的标签一231,可以为有源标签也可以为无源标签。
所述第一指令可以为一个预设频率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的作用可以为通过通知第二设备进入第一电子设备的磁场范围,即第二设备一旦感应到自身进入RFID天线的磁场范围内,即为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一指令;其中,所述预设频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做赘述。
所述标识信息为预设的用于唯一识别自身的信息,可以为一个编码信息。
所述第二指令可以为根据预设的调制方式,将所述标识信息调制为预设频率的射频指令;其中,所述预设的调制方法为所述RFID技术中规定使用的调制方式,比如可以包括OOK调制方式、BPSK调制方式、任意调制因子的ASK调制方式、PR-ASK调制方式等,这里不做赘述。
相应的,所述获取所述第二指令中的第一标识信息可以为使用与所述预设的调制方法相应的解调方式解调所述第二指令,得到第一标识信息。
图1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一种电路连接关系图,其中,选通电路1201可以为控制存储单元以及第二射频识别单元的实现硬件;开关1202可以为第二激活单元的硬件;电容触点1204及电容触点的开启部分1203可以为实现第二定位单元的硬件,在使用时,电容触点1204接触电容触屏;所述电容触点的开启部分1203是一种接地方式,可以是人手可以触摸的导线,在使用时接触人体,通过人体连接物理地也可以是虚拟接地等其它接地方式;
具体的,选通电路1201存储标识信息,并接收第一指令,根据第一指令提取自身的标识信息,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然后接收第二指令,提取第二指令中的第一标识信息,比对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所存储标识信息是否匹配,当匹配时,使开关1202闭合;
当开关1202闭合时,电容触点的开启部分1203与电容触点1204连通,从而使得第一电子设备的电容触屏获取到电容触点1204的位置信。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使得发起第一指令的电子设备感应到自身电容触屏上的实体的类型及位置,如此,就提供给用户更丰富的人机交互使用场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十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系统,如图13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301及至少一个第二设备1302;其中,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1301,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向覆盖范围内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询问标识信息;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所述第二设备1302,用于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询问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指令提取标识信息;发送所述标识信息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1301及第二设备1302的具体功能,均已在上述实施例中做出详细阐述,这里不做赘述。
通过上述方案,能够使得发起第一指令的第一电子设备感应到自身电容触屏上的第二设备的类型及位置,如此,就提供给用户更丰富的人机交互使用场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及第一采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向覆盖范围内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询问标识信息;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包括:
逐个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中提取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生成第二指令;
控制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向覆盖范围内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出第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令中的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标识信息进行匹配,当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特定的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匹配时,使得所述特定的第二设备激活自身的第二定位单元;
控制第一采集单元获取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位置信息;
将获取到的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特定的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包括:
将所述特定的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向覆盖范围内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开启第一应用后,显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表征询问是否开启第一射频识别单元;
接收针对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的第一选择信息,当所述第一选择信息为确认开启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时,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第一图像。
5.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询问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指令提取标识信息;
发送所述标识信息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个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个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二指令;
获取所述第二指令中的第一标识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的标识信息是否匹配,
当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的标识信息匹配时,激活第二定位单元,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位置信息,并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的标识信息是否匹配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的标识信息不匹配时,不激活第二定位单元,继续执行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二指令的步骤。
8.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射频识别单元,用于向自身覆盖范围内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询问标识信息;以及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
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控制第一采集单元进行操作;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第一采集单元,用于根据信息处理单元的控制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逐个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中提取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利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生成第二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发送第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令中的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标识信息进行匹配,当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特定的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匹配时,使得所述特定的第二设备激活自身的第二定位单元;并且控制第一采集单元获取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位置信息;将获取到的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特定的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
相应的,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还用于向自身覆盖范围内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特定的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开启第一应用后,显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表征询问是否开启第一射频识别单元;接收针对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的第一选择信息,当所述第一选择信息为确认开启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单元时,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第一图像。
12.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二射频识别单元,用于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询问标识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指令提取标识信息,发送所述标识信息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个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及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控制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标识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定位单元,用于接收控制存储单元的控制;
相应的,所述控制存储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射频识别单元接收第二指令,并获取所述第二指令中的第一标识信息,判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的标识信息是否匹配,当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的标识信息匹配时,通过第二激活单元激活第二定位单元,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位置信息,并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进行关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存储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自身的标识信息不匹配时,不激活第二定位单元。
15.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及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上述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第二设备为上述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设备。
CN201410184590.8A 2014-05-04 2014-05-0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050958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4590.8A CN105095804B (zh) 2014-05-04 2014-05-0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US14/585,937 US9537542B2 (en) 2014-05-04 2014-12-30 Method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4590.8A CN105095804B (zh) 2014-05-04 2014-05-0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5804A true CN105095804A (zh) 2015-11-25
CN105095804B CN105095804B (zh) 2018-03-27

Family

ID=54576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84590.8A Active CN105095804B (zh) 2014-05-04 2014-05-0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9580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9954A (zh) * 2017-06-06 2017-09-29 非凡部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3327A (en) * 1994-07-28 1998-12-29 Super Dimension, Inc. Computerized game board
US7612675B2 (en) * 2006-02-14 2009-11-03 Miller Ronald N RFID—sensor system for lateral discrimination
EP2123335A1 (en) * 2004-11-23 2009-11-25 Mattel, Inc. Electronic game board
CN102039045A (zh) * 2009-10-12 2011-05-04 朱立圣 电子化棋盘类游戏系统
CN202933472U (zh) * 2012-08-09 2013-05-15 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带记忆功能的电子棋具
CN103189825A (zh) * 2010-09-03 2013-07-03 Epawn公司 多个移动部件与计算机系统实时经界面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3327A (en) * 1994-07-28 1998-12-29 Super Dimension, Inc. Computerized game board
EP2123335A1 (en) * 2004-11-23 2009-11-25 Mattel, Inc. Electronic game board
US7612675B2 (en) * 2006-02-14 2009-11-03 Miller Ronald N RFID—sensor system for lateral discrimination
CN102039045A (zh) * 2009-10-12 2011-05-04 朱立圣 电子化棋盘类游戏系统
CN103189825A (zh) * 2010-09-03 2013-07-03 Epawn公司 多个移动部件与计算机系统实时经界面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CN202933472U (zh) * 2012-08-09 2013-05-15 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带记忆功能的电子棋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9954A (zh) * 2017-06-06 2017-09-29 非凡部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5804B (zh) 2018-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51941C1 (ru) Система мониторинга разъемных соединений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радиочастотных меток
WO201413934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 object's id and location relative to an interactive surface
CN103914047A (zh) 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03061060A3 (en) Intelligent station using multiple rf antennae and inventory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incorporating same
CN101226581A (zh) 芯片与天线分离复用的电子标签阵列及系统、实现方法
CN112732380A (zh) 智能家居的可视化展示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207458230U (zh) 一种储物柜控制装置及系统
CN105095804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EP3144847A1 (en) Tracking spatial placement of hf rfid tag objects on a surface using multiple reception antennas
CN103337104A (zh) 识别信号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3679075A (zh) 无源超高频rfid标签多用户移动应用随机访问方法
US9537542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2324050A (zh) 利用rfid芯片记录家电控制器信息的方法及专用装置
CN106707805A (zh) 交互板上的多物体的语音控制系统
CN104867253A (zh) 智能书柜
CN202463856U (zh) 移动盘点车
CN105282604A (zh) 一种电视机及其信源智能选择方法
CN102222205B (zh) 一种扩展接触式智能卡接口的桥接设备
CN204904303U (zh) 一种刷卡代理装置
CN104125291A (zh) 一种电气设备物联网节点下对应电气设备配置方法
CN104809493B (zh) 射频标签、对射频标签进行访问的方法及电子系统
CN110794692B (zh) 家电设备的移动控制方法、装置及家电设备
CN204331760U (zh) 一种漏波天线与rfid读写器一体化装置
CN104965446A (zh) 一种可调控按键开关系统及其控制、绑定方法
EP3543895A1 (en) Intelligent shelf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