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5691B - 一种发送数字出版物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送数字出版物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5691B
CN105095691B CN201410181179.5A CN201410181179A CN105095691B CN 105095691 B CN105095691 B CN 105095691B CN 201410181179 A CN201410181179 A CN 201410181179A CN 105095691 B CN105095691 B CN 1050956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igital
equipment
publicat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811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5691A (zh
Inventor
陈剑
黄金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Runfeng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JIANB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JIANB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JIANB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811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956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95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5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5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5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送数字出版物的方法及设备,克服目前数字出版产业中渠道方超出授权分发数字出版物,损害了版权方合法权益的不足,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获取数字出版物的获取请求;所述获取请求至少包括: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者与所述数字出版物对应的数字凭证;根据所述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所述数字凭证,生成或获得所述数字出版物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发送所述数字出版物。本申请的实施例保证了数字作品尤其是数字出版物的复制权,即许可或禁止他人以复制方式使用作品,并在许可的情况下获得报酬等权利牢牢掌握在版权方手中。

Description

一种发送数字出版物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出版物,尤其涉及一种发送数字出版物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由于出版社和作者在技术、经营理念、运营方面经常落后于技术商和运营商,平台运营商凭借传播渠道和客户资源的垄断地位,获取了数字出版产业的绝大部分利益。出版社和作者等权利方由于缺乏谈判话语权和定价权,合法利益往往难以得到保障。这就导致数字出版产业链利益分配关系严重失衡,版权人利益受损,严重制约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版物复制的经济属性和技术特点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数字出版物比以往更容易复制和获得,在理论上是可以无限复制的。
在这种情况下,版权人希望控制数字网络环境下的每一次复制——不管是商业性复制还是非商业性复制。传统的做法一般是采用许可证形式,将许可授予给请求获得数字出版物的公众,这就造成作品使用者对其合法购买的数字作品只拥有使用权,甚至使用权还可能基于某些原因被收回,从而失去对其个人财产合理处置的权利,这些都将损害出版物合法拥有者及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因此,当下的数字出版产业缺乏一种既能恢复版权人对其作品商业价值的控制,同时还能使数字出版业中作者、出版社、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销售商等各方之间的利益达到平衡的技术措施,难以防止渠道方超出授权将数字出版物提供给用户以及用户之间的私下复制现象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目前数字出版产业中渠道方超出授权分发数字出版物,损害了版权方合法权益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送数字出版物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获取数字出版物的获取请求;所述获取请求至少包括: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者与所述数字出版物对应的数字凭证;根据所述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所述数字凭证,生成或获得所述数字出版物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发送所述数字出版物。
其中,接收用户获取数字出版物的获取请求,包括:接收渠道设备发送的所述获取请求,或接收用户发送的所述获取请求。
其中,接收所述渠道设备发送的所述获取请求时,所述获取请求中还包括所述渠道设备预先获取的授权信息。
其中,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所述获取请求时,所述数字凭证由所述用户预先获取。
其中,所述数字凭证由所述用户从出版发行设备或所述渠道设备处获取;或所述数字凭证由第二用户从拥有所述数字凭证的第一用户处获取。
其中,所述数字凭证由所述用户从所述渠道设备处获取时,所述数字凭证由所述出版发行设备生成并预先发送给所述渠道设备。
其中,所述获取请求还包括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
其中,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所述获取请求时,所述数字凭证由所述用户名下的所述用户设备从用户名下的云端存储空间获取,或由所述用户名下的第一用户设备预先从所述用户名下的第二用户设备处获取。
其中,发送所述数字出版物,包括:根据所述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标识信息、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生成密钥;采用所述密钥对所述数字出版物进行加密;发送所述加密的数字出版物。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发送数字出版物的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用户获取数字出版物的获取请求;所述获取请求至少包括: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者与所述数字出版物对应的数字凭证;标识模块,设置为根据所述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所述数字凭证,生成或获取所述数字出版物的标识信息;发送模块,设置为根据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发送所述数字出版物。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渠道设备或用户发送的所述获取请求。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所述渠道设备发送的所述获取请求时,所述获取请求中还包括所述渠道设备预先获取的授权信息。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所述获取请求时,所述数字凭证由所述用户预先获取。
其中,所述数字凭证由所述用户从出版发行设备或所述渠道设备处获取,或所述数字凭证由第二用户从拥有所述数字凭证的第一用户处获取。
其中,该设备包括:生成模块,设置为生成所述数字凭证;其中,所述发送模块设置为将所述数字凭证预先发送给所述渠道设备,以便所述用户从所述渠道设备获取所述数字凭证。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获取请求还包括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生成单元,设置为根据所述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标识信息、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生成密钥;加密单元,设置为采用所述密钥对所述基础数据进行加密;发送单元,设置为发送所述加密的数字出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实施例,保证了数字作品尤其是数字出版物的复制权,即许可或禁止他人以复制方式使用作品,并在许可的情况下获得报酬等权利牢牢掌握在版权方手中。本申请的实施例,保证首次销售原则在数字出版物的出版发行中,也就是在互联网领域能够充分适用,数字出版物具有可流通的物权属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通过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和/或流程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发送数字出版物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通过渠道设备向出版发行设备请求获取数字出版物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通过渠道设备向出版发行设备请求获取数字凭证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直接向出版发行设备请求获取数字出版物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直接向出版发行设备请求获取数字出版物或数字凭证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版发行设备预先将数字凭证提供给渠道设备的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拥有数字凭证的渠道设备将数字凭证发送给用户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发送数字出版物的设备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相应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在不相冲突前提下的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发送数字出版物的方法,主要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10,接收用户获取数字出版物的获取请求。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获取请求中至少包括有: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者与所述数字出版物对应的数字凭证。
用户的标识信息主要是用来区分不同用户,可以是用户名、手机号、邮箱、身份证号码、用户指纹信息、用户声音信息、人脸识别信息等。
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主要是用来区分不同数字出版物,便于识别用户所选取的是哪种数字出版物,可以是ISBN号、题名、条形码、唯一标识序号等。
与数字出版物对应的数字凭证,表示为条码、二维码、数字文件等,用于提取对应于带有某数字出版物标识信息的数字出版物,由出版发行设备生成,由用户预先从出版发行设备、渠道设备或其他用户等第三方等处获得。
获取请求中的获取的方式可以是下载或以流的方式传输等。获取的一方包括用户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或用户名下的云端存储空间比如各种网盘、网络存储空间等等。
比如,在出版发行设备中有三本电子书《三国演义》、《西游记》以及《红楼梦》可供发行,并各自拥有不同的识别信息。用户在这三本电子书中挑选出《三国演义》并希望获取一本《三国演义》的电子书后,就可以向出版发行设备或渠道设备等发送欲获取《三国演义》电子书的获取请求。其中,获取请求包含有该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三国演义》电子书的识别信息或者与《三国演义》电子书对应的数字凭证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出版发行设备所接收的该获取请求,可以是用户直接向出版发行设备发送的,也可以是由渠道设备接收到用户的请求后,向出版发行设备发送的。
比如,用户在已经拥有《三国演义》、《西游记》、以及《红楼梦》这三本电子书的数字凭证的情况下,欲先将《三国演义》下载到本地设备阅读,那么用户可以直接向出版发行设备发送获取请求,该请求包括用户的标识信息和提取某一《三国演义》电子书的数字凭证。
再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渠道商购买一本《三国演义》的电子书,将欲要获取《三国演义》电子书的请求消息发送给渠道设备。渠道设备收到用户的请求消息后,向出版发行设备发送该获取请求,该获取请求中包含有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三国演义》电子书的识别信息。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出版发行设备主要用于标识、管理、发送数字出版物、提供数字出版物的元数据、生成并分发数字凭证等等。渠道设备主要负责数字出版物的销售、营销、推广等,如直接面向用户并将用户的需求及时转达给出版发行设备。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数字出版物的元数据,主要用于描述数字出版物的内部或外部特征,包括数字出版物的ISBN号、产品形式、题名、丛书、著作者、版本、语种、出版标记、出版者、出版国家、出版日期、原出版物的ISBN号、内容提要、定价、权利信息、备注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除了出版发行设备所属的出版发行方与用户,还可以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渠道方。渠道方可以是数字出版发行体系中的销售或借阅数字出版物的组织,各种代理的机构或个人、批发商、网络图书馆甚至出版发行方及其组合都可以是渠道方并运营渠道设备。不同表现形式的渠道设备、角色分工以及授权政策,可能会影响整个出版发行体系中内容和权利的流转、结算模式以及利益分配等。例如,原创文学(或音乐)网站,联结了作者和读者(或听众),除了负责出版发行设备的工作,同时还要负责渠道设备的工作。某些拥有海量客户资源的移动阅读(视频、音乐、游戏、应用软件)基地和电商,其竞争力有助于他们承接网络上的数字出版物的出版发行业务,甚至直接和作者洽谈出版发行(代理)事宜。
步骤S120,根据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该数字凭证,生成或获得数字出版物的标识信息。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数字出版物的标识信息,用于辨识每一份数字出版物。即便相同内容的数字出版物,比如一千首《let it be》的数字音乐,数字出版物的标识信息能够将这一千首《let it be》之间有效区分,以及这一千首《let it be》中的每一首与其他名称的歌曲等之间的有效区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获取请求中包含的是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将为歌曲文件中生成标识信息,如“No.0005”的,这样,在一个出版发行体系里,当同时出现两个标识信息都为“No.0005”的版本及内容完全相同的《let it be》,就有理由怀疑其中一个是盗版。从而保证了盗版文件等未获授权的数字出版物能够及时被发现并进行后续处理(如删除)。如果获取请求中包含的是数字凭证,将根据该数字凭证获得其已建立过关联关系的标识信息。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数字凭证和数字出版物的标识信息可以表现为同样的信息。
根据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数字凭证生成或获得数字出版物的标识信息之后,就可以通过该数字出版物的标识信息,或通过数字出版物识别信息和标识信息两者共同对已发送的数字出版物形成有效的区分和监控管理。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和标识信息也作为元数据的内容。
步骤S130,根据所接收的用户的标识信息,发送数字出版物。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数字出版物包括数字出版物的基础数据和元数据。数字出版物的基础数据,主要包含了数字出版物的内容以及格式信息等,与元数据等一起,形成完整的数字出版物。比如,一本电子书,其元数据为电子书的ISBN、题名、作者简介、内容提要、价格、封面图像等;其基础数据就是电子书中所记录的内容,以及电子书中内容的排版格式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出版发行设备接收的是渠道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时,该获取请求中还包括有渠道设备预先从出版发行设备处获取的授权信息,便于出版发行设备对渠道设备进行身份和权限核实,确保数字出版物的传输过程中参与各方确有权限以及合法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出版发行设备接收的是用户发送的获取请求时,该数字凭证可以是由用户预先获取的。比如,可以是由用户从出版发行设备或渠道设备处获取,也可以是由第二用户从拥有该数字凭证的第一用户处获取。
在用户向渠道设备发送相关的请求消息时,渠道设备可以根据该请求消息向出版发行设备发送相对应的凭证请求,该凭证请求中包含有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用户所要获取的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出版发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向该用户发送所述数字出版物对应的数字凭证。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出版发行设备经由渠道设备向用户发送所述数字出版物对应的数字凭证。
用户也可以直接向渠道设备请求并获取数字凭证。当数字凭证是由用户从渠道设备处直接获取时,该数字凭证是由出版发行设备生成并预先发送给渠道设备的,渠道设备所属的批发商向出版发行商采购指定数量的数字凭证,用于向用户售卖。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用于提取数字出版物的数字凭证也可以在不同用户之间转移,当数字凭证是由第二用户预先从拥有该数字凭证的第一用户处获取时,先前拥有该数字凭证的第一用户处的数字凭证可以在第一用户发送前述的数字凭证后被删除或被取消使用权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数字凭证是由第二用户预先从拥有该数字凭证的第一用户处获取时,出版发行设备可以接收由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发送的本次数字凭证转移的通知信息,有效防止了未经权利人(如出版发行方等)的同意提取数字出版物的情形发生。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用户或渠道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中,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向出版发行设备请求将数字出版物发送到指定的用户设备上等。其中,出版发行设备接收用户发送的获取请求时,数字出版物相应的数字凭证可以是由该用户名下的用户设备预先从该用户名下的云端存储空间处获取,或也可以是由该用户名下的第一用户设备预先从该用户名下的第二用户设备处获取。先前存储数字出版物相应的数字凭证的用户设备或云端存储空间处的数字凭证在前述的数字凭证发送后可被删除或被取消使用权限。如此,保证了即便是同一用户名下,能够提取数字出版物的数字凭证也只能存在于一处,保证数字出版物一物仅能存在于一处的属性,保护了版权方的利益。
为了进一步防止用户等未经许可进行私自复制传播,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数字出版物进行加密传输,使得只有满足权限要求的用户才能使用数字出版物。对于用户来说,一个数字出版物,比如一本电子书,一般而言,封面、摘要信息等元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主要体现为介绍宣传等的意义;只有其中的基础数据,也即数字出版物的内容及格式信息等,才具有能够阅读等的实质性的含义。在加密中,可以对数字出版物的基础数据进行加密,也可以同时对数字出版物的基础数据和元数据进行加密。因此,采用只有满足权限要求的用户才能进行解密的方式,可以有效防止用户等未经许可进行私自复制和传播。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出版发行平台收到用户或渠道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后,根据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标识信息、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等生成密钥。然后,采用所生成的密钥对数字出版物的基础数据进行加密,然后发送经过加密的基础数据以及含有数字出版物的标识信息的元数据。用户在收到该加密过的数字出版物后,在用户设备上进行解密,就可以在用户设备上使用该数字出版物。采用加密参数中的用户的标识信息和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标识信息才能解密的方式,可以有效防止用户之间未经许可进行私自复制和传播,或将该数字出版物从具有权限的用户设备上复制到其他的用户设备并进行使用,从而控制数字出版物在用户设备之间的非法复制,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清楚地识别出该数字出版物归谁所有,在哪个设备可以使用,使数字出版物具有了和实体出版物相同的物权属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渠道设备向出版发行设备请求获取数字出版物,如图2所示,相应流程中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0,用户向渠道设备发起获取数字出版物的获取请求。
用户可以在浏览渠道设备提供的界面上,向渠道设备发送该获取请求。该获取请求中至少包括有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该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
渠道设备接收该获取请求后,对该获取请求进行处理,如提示用户进行与该获取请求相应的支付,或通过让用户浏览广告并由广告主代付完成该支付等。
步骤S220,渠道设备将用户发起的获取请求发送给出版发行设备。
步骤S230,出版发行设备接收该获取请求后,根据获取请求中的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生成对应的数字出版物的标识信息。
步骤S240,出版发行设备根据用户的标识信息,将数字出版物发送给用户。
如图3所示,用户也可以通过渠道设备从出版发行设备处获取数字出版物的数字凭证。具体的过程如图3所示,用户向渠道设备发起获取数字出版物的数字凭证的凭证请求。渠道设备将该凭证请求转发给出版发行设备。出版发行设备收到该凭证请求后,将数字凭证经由渠道设备发送给用户。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出版发行设备将数字出版物发送给用户,是指发送到用户名下的用户设备或云端存储空间中。
对于出版发行设备将数字出版物发送到用户设备的情形,可以在用户设备直接使用该数字出版物或对加密的数字出版物进行解密后再进行使用。
对于出版发行设备将数字出版物发送到云端存储空间的情形,用户设备可以从云端存储空间上获取数字出版物然后进行使用,或获取数字出版物后,对加密的数字出版物进行解密后再进行使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用户一侧的应用可以由出版发行设备或第三方提供。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出版发行设备可以对数字出版物的基础数据进行加密后再与数字出版物的元数据一起发送给用户。出版发行设备可以在收到该获取请求后,为该用户生成数字证书,并将该数字证书连同数字出版物的元数据以及加密的基础数据一起发送给用户。用户可以根据该数字证书来对加密的基础数据进行解密后使用。
在将数字出版物发送给用户后,出版发行设备可以更新该数字出版物的发送记录。该发送记录比如包括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标识信息、用户标识信息、用户设备标识信息、渠道设备标识信息、发送时间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用户也可以直接向出版发行设备请求获取数字出版物,如图4所示,相应流程中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10,用户向出版发行设备发起获取数字出版物的获取请求。
用户向出版发行设备发送的该获取请求中,至少包括有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预先从出版发行设备或第三方等处获得的与该数字出版物对应的数字凭证。
步骤S420,出版发行设备接收该获取请求后,根据获取请求中的数字凭证,获得对应的数字出版物的标识信息。
步骤S430,出版发行设备根据用户的标识信息,将数字出版物发送给用户。
出版发行设备将数字出版物发送给用户,是指发送到用户名下的用户设备或云端存储空间中。
如图5所示,用户也可以直接向出版发行设备请求获得数字凭证。具体的过程如图5所示,用户向出版发行设备发起获取数字出版物的数字凭证的凭证请求。出版发行设备收到该凭证请求后,将用户所希望获得的数字凭证发送给用户。
如图6a所示,出版发行设备也可以预先将数字凭证提供给渠道设备。
当数字凭证是由出版发行设备生成并预先发送给渠道设备时,用户可以直接从渠道设备处获取数字凭证。如,渠道设备所属的批发商向出版发行商采购指定数量的数字凭证,向用户售卖。用户从渠道设备处获得数字凭证之后,就可以根据该数字凭证直接向出版发行设备发送欲要获取数字出版物的获取请求。如图6b所示,拥有数字凭证的渠道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请求,将数字凭证发送给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的发送数字出版物的设备,如图7所示主要包括有接收模块710、标识模块720以及发送模块730等。
接收模块710,设置为接收用户获取数字出版物的获取请求;获取请求至少包括: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者与数字出版物对应的数字凭证。
标识模块720,与接收模块710相连,设置为根据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数字凭证,生成或获得数字出版物的标识信息。
发送模块730,与接收模块710及标识模块720相连,设置为根据用户的标识信息,发送数字出版物。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接收模块710设置为接收渠道设备或用户发送的获取请求。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接收模块710设置为接收渠道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时,获取请求中还包括渠道设备预先从出版发行设备等处获取的授权信息。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接收模块710设置为接收用户发送的获取请求时,数字凭证由用户预先获取。包括用户从出版发行设备或渠道设备处获取,还可以是由第二用户从拥有数字凭证的第一用户处获取。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该设备还可以包括:生成模块740,与发送模块730相连,设置为生成数字凭证。其中,发送模块730设置为将数字凭证预先发送给渠道设备,以便用户从渠道设备获取数字凭证。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接收模块710接收的获取请求还包括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
如图7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模块730包括生成单元731、加密单元732以及发送单元733等。
生成单元731,与接收模块710相连,设置为根据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标识信息、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生成密钥。
加密单元732,与生成单元相连,设置为采用密钥对数字出版物进行加密。
发送单元733,与标识模块720及加密单元732相连,设置为发送加密的数字出版物。
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发送数字出版物的设备,还请参照图1至图6b所示实施例的发送数字出版物的方法的内容进行理解。
本申请的实施例使得数字出版行业全产业链的分工合作更加明确和细致,同时也使得整个数字出版发行市场更加规范。
相比目前的数字出版发行模式,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了全程版权保护技术。具体体现为从出版、发行、销售到使用等的完整流程中,为每一份数字出版物创建唯一标识信息(what),通过反馈、登记、使用并监控与这一标识信息关联的时间(when)、设备(where)、用户(who)以及状态(how),结合加密技术,实现对数字出版物使用的管控。本申请的实施例使得借助于电子设备呈现(而又无需依赖于固定设备)的数字出版物,具有物权属性,并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能够提高内容提供商在数字版权交易中的议价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产业链的细分,每个环节都可以由不同的实体来执行。比如,用户处的存储和应用,可以由出版发行方/渠道方/第三方提供并运营,也可以将提供技术方案和运营服务的实体分开。又如,出版发行方可以是由官方指定机构或民间协会推举机构运营的“中央发行系统”,也可以由不同出版发行机构单独运营的“独立发行系统”。因此,前述的实施例主要是通过举例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实现方式,并不以前述的实施例为限。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和/或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以及方法中的各步骤,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发送数字出版物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获取数字出版物的获取请求;所述获取请求至少包括: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者与所述数字出版物对应的数字凭证;
根据所述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所述数字凭证,生成或获得所述数字出版物的标识信息,其中,每一份数字出版物具有唯一标识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发送具有唯一标识信息的所述数字出版物,
其中,所述获取请求还包括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
其中,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所述获取请求时,所述数字凭证由所述用户名下的所述用户设备从用户名下的云端存储空间获取,或由所述用户名下的第一用户设备从所述用户名下的第二用户设备处获取,
其中,发送所述数字出版物,包括:
根据所述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标识信息、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生成密钥;
采用所述密钥对所述数字出版物进行加密;
发送所述加密的数字出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用户获取数字出版物的获取请求,包括:
接收渠道设备发送的所述获取请求,或
接收用户发送的所述获取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
接收所述渠道设备发送的所述获取请求时,所述获取请求中还包括所述渠道设备预先获取的授权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
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所述获取请求时,所述数字凭证由所述用户预先获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数字凭证由所述用户从出版发行设备或所述渠道设备处获取;或
所述数字凭证由第二用户从拥有所述数字凭证的第一用户处获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数字凭证由所述用户从所述渠道设备处获取时,所述数字凭证由所述出版发行设备生成并预先发送给所述渠道设备。
7.一种发送数字出版物的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用户获取数字出版物的获取请求;所述获取请求至少包括: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者与所述数字出版物对应的数字凭证;
标识模块,设置为根据所述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所述数字凭证,生成或获取所述数字出版物的标识信息,其中,每一份数字出版物具有唯一标识信息;
发送模块,设置为根据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发送具有唯一标识信息的所述数字出版物,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获取请求还包括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所述获取请求时,所述数字凭证由所述用户名下的所述用户设备从用户名下的云端存储空间获取,或由所述用户名下的第一用户设备从所述用户名下的第二用户设备处获取,
其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生成单元,设置为根据所述数字出版物的识别信息或标识信息、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信息,生成密钥;
加密单元,设置为采用所述密钥对所述数字出版物进行加密;
发送单元,设置为发送所述加密的数字出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渠道设备或用户发送的所述获取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所述渠道设备发送的所述获取请求时,所述获取请求中还包括所述渠道设备预先获取的授权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所述用户发送的所述获取请求时,所述数字凭证由所述用户预先获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数字凭证由所述用户从出版发行设备或所述渠道设备处获取,或
所述数字凭证由第二用户从拥有所述数字凭证的第一用户处获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
生成模块,设置为生成所述数字凭证;
其中,所述发送模块设置为将所述数字凭证预先发送给所述渠道设备,以便所述用户从所述渠道设备获取所述数字凭证。
CN201410181179.5A 2014-04-24 2014-04-30 一种发送数字出版物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50956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1179.5A CN105095691B (zh) 2014-04-24 2014-04-30 一种发送数字出版物的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25963 2014-04-24
CN201410172596 2014-04-24
CN201410181179.5A CN105095691B (zh) 2014-04-24 2014-04-30 一种发送数字出版物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5691A CN105095691A (zh) 2015-11-25
CN105095691B true CN105095691B (zh) 2019-11-22

Family

ID=54576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81179.5A Active CN105095691B (zh) 2014-04-24 2014-04-30 一种发送数字出版物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956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9353B (zh) * 2016-07-12 2019-11-15 厦门简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多个出版单位的数字资源发售系统及方法
CN107609354B (zh) * 2016-07-12 2020-11-10 厦门润丰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元数据的数字资源发售系统及方法
CN107609355B (zh) * 2016-07-12 2020-11-10 厦门润丰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数字资源多元发售的系统及方法
CN107609926B (zh) * 2016-07-12 2021-05-11 厦门润丰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多个渠道用户的数字资源交易系统及方法
CN107590367A (zh) * 2017-08-31 2018-01-16 杜敬红 借阅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632010B (zh) * 2020-12-29 2024-03-19 深圳市天朗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sli元数据的文件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2027A (zh) * 1999-12-27 2001-07-04 英业达集团(上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互联网电子读物的下载与加密方法
CN102118685A (zh) * 2011-01-20 2011-07-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书推送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02780699A (zh) * 2012-07-09 2012-11-14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认证服务器软件版权保护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6366B (zh) * 2009-02-11 2011-11-30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2164303B (zh) * 2010-02-24 2016-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版权保护方法、系统及视频发布方实体
KR101983048B1 (ko) * 2011-12-21 2019-05-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클라우드 기반의 디지털 저작권 관리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와 그 시스템
CN103377567A (zh) * 2012-04-23 2013-10-30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数字电子书的阅读方法及装置
CN102799818B (zh) * 2012-07-03 2014-11-05 厦门简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资源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2027A (zh) * 1999-12-27 2001-07-04 英业达集团(上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互联网电子读物的下载与加密方法
CN102118685A (zh) * 2011-01-20 2011-07-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书推送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02780699A (zh) * 2012-07-09 2012-11-14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认证服务器软件版权保护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5691A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40406A1 (ko) 블록체인 기반 저작권 관리 시스템
CN105095691B (zh) 一种发送数字出版物的方法及设备
Zhang et al. A design of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mechanism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CN101390134B (zh) 用于重新分发drm保护的内容的方法
KR101628005B1 (ko) 블록체인을 기반으로 하는 디지털 콘텐츠의 저작권리 위변조 감지시스템
US20210342801A1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reselling digital media rights
US738927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ederated rights management
US889269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sumer-to-consumer lending of digital content
CN109697365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区块链节点、电子设备
US749654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digital content
US2017011669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centralizing Commerce and Rights Management for Digital Assets Using a Blockchain Rights Ledger
TW486902B (en) Method capable of preventing electronic documents from being illegally copied and its system
JP2004070914A (ja) オンラインコンテンツ分配方法及び装置
CN105303069B (zh) 一种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1196970A (zh) 基于数字水印和移动代理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
KR101983530B1 (ko) 블록체인에 저작물을 저장하는 등록 시스템
CN103793631B (zh) 数字内容产品权限转移方法及装置
KR100888118B1 (ko) 소유권과 배포권을 제공하는 디지털 콘텐츠 유통 시스템 및방법
KR20210037274A (ko) 저작물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03793632A (zh) 数字内容产品访问权限控制服务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GB2607026A (en) A smart contract based blockchain application using non-fungible token for authorized asset sharing
CN103366304A (zh) 一种虚拟商品使用权的转让方法、装置和设备
KR20200000659A (ko) 블록체인기술을 활용한 디지탈콘텐츠 재판매 시스템
KR20070061605A (ko) 합법적 네트워크 마케팅 유통 지원 및 저작권 파일 무단전송/복제의 차단 및 탐지 가능한 저작권 보호 p2p 시스템
KR101979323B1 (ko) 소프트웨어 저작권 인증 관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7

Address after: 361000 room D, 19th floor, Guomao building, 388 Hubin South Road, Simi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men Runfeng Invest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Xiamen Software Park Siming District of Xiamen city in Fujian province 361008 two expected Road No. 63 unit 802B

Patentee before: XIAMEN GEEBOO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