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4328A - 移动设备、动作进行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设备、动作进行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4328A
CN105094328A CN201510434383.8A CN201510434383A CN105094328A CN 105094328 A CN105094328 A CN 105094328A CN 201510434383 A CN201510434383 A CN 201510434383A CN 105094328 A CN105094328 A CN 1050943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equipment
mobile device
action
current ac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343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春广
李培
苏霄
范泽阳
吕继刚
唐金超
郭彩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3438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9432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94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4328A/zh
Priority to US15/146,970 priority patent/US20170025095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2Networking aspects
    • G09G2370/025LAN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4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6Use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display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设备、动作进行系统和方法,属于移动设备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多屏互动技术操作麻烦、容易出现失误的问题。本发明的移动设备包括:执行模块,用于进行显示图像和/或播放声音的动作;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固定设备的备选信息,并根据所述备选信息判断是否将当前动作转移至固定设备,所述备选信息包括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间的距离;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所述移动设备以无线方式与固定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信息交互包括将进行当前动作所需的信息发送至固定设备。

Description

移动设备、动作进行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设备、动作进行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些移动设备经常要进行显示图像(如看视频、看文档、玩游戏)、播放声音(如听音乐、听视频声音等)等动作。显然,移动设备的显示屏尺寸、分辨率,以及功放音量、音质等都受到很大限制,一般不如固定设备(如电视、电脑、显示器、音响等)。因此,如果能将在移动设备中进行的动作转到固定设备中进行(如将手机中存储的电影在电视上播放),则可获得更好的体验效果,这种方式称为“动作转移”。
现有技术中可通过多屏互动技术实现动作转移,其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将手机与家中的wifi连接-将家中的电视接入与手机相同的wifi-在电视上安装多屏互动软件-打开电视上的多屏互动软件以寻找和配对手机-打开手机中的视频播放器-选择要将视频转移至电视上播放并确定。
可见,现有的多屏互动技术需要用户自己选择固定设备(电视)并进行将动作转移至固定设备的操作,这需要很多专业知识,一般用户难以实现,且操作麻烦,容易因为失误等造成动作无法成功转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多屏互动技术操作麻烦、容易出现失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简便的实现动作转移的移动设备、动作进行系统和方法。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设备,其包括:
执行模块,用于进行显示图像和/或播放声音的动作;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固定设备的备选信息,并根据所述备选信息判断是否将当前动作转移至所述固定设备,所述备选信息包括所述固定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间的距离;
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所述移动设备以无线方式与所述固定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信息交互包括将进行当前动作所需的信息发送至固定设备。
优选的是,所述备选信息还包括:当前动作类型、固定设备属性、动作转移历史记录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当前动作转移至固定设备后,根据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间的距离判断是否将当前动作转移回移动设备。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为无线局域网模块。
优选的是,所述移动设备为移动通讯终端或平板电脑。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作进行系统,其包括:
一个上述的移动设备;
至少一个能进行显示图像和/或播放声音的动作的固定设备,其包括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所述固定设备以无线方式与所述移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信息交互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移动设备的进行当前动作所需的信息;
测距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固定设备间的距离,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设备为多个;所述根据备选信息判断是否将当前动作转移至所述固定设备包括:对各所述固定设备的备选信息进行比较,并决定将当前动作转移至一个所述固定设备或不转移当前动作。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为无线局域网模块。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设备包括电视、电脑、显示器、音响中的一种或多种。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作进行方法,其包括:
移动设备进行显示图像和/或播放声音的动作;
所述移动设备获取固定设备的备选信息,所述备选信息包括所述固定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间的距离;
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备选信息判断是否将当前动作转移至所述固定设备;
若判断应将当前动作转移至所述固定设备,则以无线方式将进行当前动作所需的信息发送至所述固定设备,所述固定设备进行当前动作。
优选的是,在当前动作转移至固定设备后,还包括: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固定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间的距离判断是否将当前动作转移回所述移动设备;若判断应将当前动作转移回所述移动设备,则所述固定设备停止进行当前动作,所述移动设备继续进行当前动作。
本发明的移动设备具有处理模块,其可根据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间的距离判断是否应将动作转移至固定设备,故该移动设备可在距固定设备较近时自动将动作转移至固定设备以获得更好的体验效果,而不需要用户自己进行操作,从而其操作简单、失误少、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动作进行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动作进行方法的各阶段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设备,其包括执行模块、处理模块、第一无线通讯模块。
其中,执行模块用于进行显示图像和/或播放声音的动作。
也就是说,该移动设备是指具有显示图像、播放声音的功能的,可被用户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例如,移动设备可进行播放电影、看电子书、玩游戏、放音乐等动作,其中的执行模块可为显示屏、功放等。
优选的,该移动设备为移动通讯终端(如手机)或平板电脑(如IPad)。以上两种是目前最常用的移动设备类型。当然,若移动设备为其他类型,也是可行的。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固定设备的备选信息,并根据备选信息判断是否将当前动作转移至固定设备,备选信息包括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间的距离。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移动设备包括处理模块,该处理模块可获取有关固定设备的信息(备选信息,其中至少包括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间的距离),并根据备选信息判断是否应将当前正在进行的动作转移至固定设备。显然,当用户携带移动设备在家中移动时,移动设备与家中各固定设备间的距离也在不断变化,当移动设备与某固定设备间的距离满足要求一定要求时(如距离电视5米以内),移动设备即可将其进行的动作转移至该固定设备。
本实施例的移动设备具有处理模块,其可根据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间的距离判断是否应将动作转移至固定设备,故该移动设备可在距固定设备较近时自动将动作转移以获得更好的体验效果,而不需要用户自己进行操作,从而避免了操作麻烦、容易误操作等问题。
优选的,备选信息还包括:当前动作类型、固定设备属性、动作转移历史记录中的至少一种。
也就是说,除以上距离外,处理模块还可根据其他的信息综合判断是否应转移动作。
其中,“当前动作类型”包括当前进行的是什么动作、该动作有什么要求等,这决定了当前动作可转移至哪些固定设备。例如,若当前进行的是看电子书的动作,则其只要求目标固定设备具有显示图像的功能即可,而若当前进行的是看电影的动作,则优选要求目标固定设备除能显示图像外,还能播放声音。
“固定设备属性”则包括固定设备的类型、型号、硬件情况、软件信息等,具体如固定设备显示屏的尺寸、是否具有触控功能、处理器型号等,这些信息决定了固定设备适用于哪些动作。例如,电视的尺寸一般比显示器更大,故其比显示器更适于进行播放视频的动作,而音箱只有播放声音的功能,故其只可用于播放音乐等的动作,而不能用于看电子书等的动作。
“动作转移历史记录”是指之前曾经进行过的动作转移的记录,其包括在什么情况下将什么动作转移到了什么固定设备,处理模块可根据该历史记录判断是否应进行转移。
优选的,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当前动作转移至固定设备后,根据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间的距离判断是否将当前动作转移回移动设备。
显然,在动作转移至某固定设备之后,用户可能携带移动设备移动到远离该固定设备的位置(如离开放电视的房间),故此时继续在该固定设备中进行动作就不合适了,因此处理模块可在发现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间的距离过远时,再将动作转回移动设备继续进行。
其中,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用于移动设备以无线方式与固定设备进行信息交互,该信息交互包括将进行当前动作所需的信息发送至固定设备。
显然,由于动作原本是在移动设备中进行的,故其相关的信息都在移动设备中(如视频文件存储在手机中),因此若要在固定设备中进行该动作,则必须把进行动作所需的信息(如视频播放进度、码流等)发送给固定设备,而此工作要靠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实现。
优选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为无线局域网模块。
也就是说,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可为无线局域网模块(WLAN模块),更具体的可为wifi模块。这是因为无线局域网传输稳定、速度快,且一般不产生流量费用;同时,固定设备一般都设在家中等固定场合,也比较便于实现无线局域网的连接。当然,若不使用无线局域网模块,而采用公共无线网络模块(3G、4G等)、蓝牙模块、红外通讯模块等作为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也是可行的。
同时,如前所述,处理模块需要获得固定设备的备选信息,在备选信息中有一些可能存储在固定设备中(如固定设备属性等),故这些信息也可依靠第一无线通讯模块进行传递。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动作进行系统,其包括:
一个上述的移动设备。
至少一个能进行显示图像和/或播放声音的动作的固定设备,其包括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固定设备以无线方式与移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信息交互包括接收来自移动设备的进行当前动作所需的信息。
测距模块,用于检测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间的距离,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处理模块。
也就是说,本实施提供一种能进行动作的系统,其包括一个上述的移动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固定设备,从而当用户携带该移动设备来到这些固定设备附近时,可自动将移动设备的动作转移至相应的固定设备进行。
其中,移动设备为上述的移动设备,如移动通讯终端、平板电脑等。
固定设备则是指通常设于固定位置的、具有进行动作的能力的设备。优选的,固定设备包括电视、电脑、显示器、音响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与移动设备中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实现信息交互,故每个固定设备中均应设有相应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块至少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进行动作所需的信息,且还可向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发送固定设备属性等其他信息。优选的,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也为无线局域网模块(如wifi模块)。
优选的,固定设备为多个;而处理模块进行的根据备选信息判断是否将当前动作转移至固定设备的步骤具体可包括:对各固定设备的备选信息进行比较,并决定将当前动作转移至一个固定设备或不转移当前动作。
也就是说,当固定设备有多个时(如设在用户家中的多个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如用户的手机)可能会发现其附近同时有多个固定设备(当然各固定设备与其的距离可能不同),而此时优选只要将动作转移至一个固定设备即可;因此,处理模块需要比较各固定设备的备选信息,从而选出应当将动作转移至哪个固定设备(或不转移)。
具体的,此处的判断是根据上述备选信息进行的,即其至少根据移动设备与各固定设备间的距离进行,如选择距离最接近的固定设备进行转移。
当然,当备选信息中包括更多的其他信息时,还可根据这些信息综合判断应当将动作转移至哪个设备。
例如,作为一种具体的判断方式,可根据距离、固定设备对动作的适用程度(由当前动作类型、固定设备属性得出)、动作转移历史记录等为每个固定设备评分,并将动作转移至得分最高的固定设备。具体的,如当移动设备进行阅读电子书的动作时,假设其距离电视较远而距离显示器较近,但同时电视的屏幕又更大,更适于进行动作,故此时就可判断该距离的差别和屏幕尺寸的差别谁的影响更大(谁的得分更高),并据此决定如何转移动作。
再如,作为另一种具体的判断方式,也可为以上各信息设定不同的优先级,并先根据最高优先级的信息进行判断,当根据高优先级的信息无法判断时,再根据较低优先级的信息进行判断。具体的,如可先根据距离进行判断,而当两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间的距离相差不大时,则再根据动作转移历史记录判断应将动作转移至哪个固定设备。
总之,此时只要根据备选信息(至少包括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间的距离)判断应当将动作转移至哪个固定设备即可,而其具体的判断标准可预先设定,也可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临时设定,由于其具体的判断方式、标准等是多样且已知的,故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其中,当移动设备的动作转移至某固定设备之后,用户还可能携带移动设备继续移动,故此时最适于进行该动作的固定设备可能发生变化,而此时移动设备可先将动作转移回来,之后再次将动作转移至其他固定设备。请注意,该过程不应视作动作在固定设备间转移。
以上的测距模块则用于检测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间的距离,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处理模块。
显然,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间的距离是随着移动设备的移动而不断变化的,故必须有相应的测距模块测量该距离。
具体的,该测距模块可为红外测距模块等已知形式,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而测距模块的具体设置位置也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可如图1所示,在每个固定设备上都设有测距模块,随时检测其与移动设备间的距离,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移动设备(如通过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发送)。或者,测距模块也可设于移动设备上,并分别检测其与各固定设备间的距离。或者,测距模块也可单独设置,并检测移动设备和固定设备与其的相对位置,进而计算出移动设备和固定设备间的距离并发送给固定设备。总之,不论设置在哪里,只要该测距模块能检测出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间的距离,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移动设备的处理模块即可。
本实施例的动作进行系统由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组成,其中的固定设备可设于一个特定范围内(如设在用户家中),这样当用户携带手机等移动设备回家并在家中移动时,移动设备可随时获取其与各固定设备间的距离,并在合适时自动将动作转移至相应的固定设备,从而获得更好的体验效果,且该转移过程是自动的,不需用户自己操作,实现方便,不易产生错误。
当然,此处的“自动”转移并不表示用户不能对该过程进行干涉。例如,用户可预先进行隐私设置,而被设定为隐私时动作不会进行动作转移。再如,当要实际进行动作转移之前,也可在移动设备中弹出窗口让用户确定,待用户确定后再实际进行动作转移等。
实施例2: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动作进行方法,其包括:
S01、移动设备进行显示图像和/或播放声音的动作。
也就是说,移动设备开始进行看视频、玩游戏、放音乐等动作。
S02、可选的,移动设备进入无线网络的范围,进入检测新设备的状态。
也就是说,当移动设备正在进行动作并处于无线网络(以wifi网络为例)覆盖的范围内时(如用户回到家中),其开始准备接收来自固定设备的信息。
S03、可选的,各固定设备发送广播。
也就是说,当wifi网络范围内有移动设备时,各固定设备开始发出广播信号,以便进行匹配。
S04、可选的,移动设备接收到固定设备的广播,并向固定设备发出匹配邀请。
也就是说,移动设备接收到以上广播后,向固定设备发出邀请,准备与该固定设备建立连接。
以上的匹配过程用于验证移动设备是否应当与固定设备进行动作转移,这是因为有时移动设备可能进入到其他固定设备附近(如用户进入到朋友家),这种情况下可能并不希望该移动设备与这些固定设备间进行动作转移。
当然,以上的匹配过程并非是必须的,且其具体方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如可要求用户输入密码后才能完成匹配。
S05、移动设备获取固定设备的备选信息,备选信息包括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间的距离。
也就是说,当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间的匹配完成后,即可通过上述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与移动设备间建立连接,并将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间的距离、固定设备属性等备选信息发送给移动设备。
S06、移动设备根据备选信息判断是否将当前动作转移至固定设备。
也就是说,移动设备的处理模块根据备选信息判断是否应将当前动作转移至固定设备。当固定设备为有多是,其具体还包括判断应将当前动作转移至哪个固定设备。
S07、若判断应将当前动作转移至固定设备,则以无线方式将进行当前动作所需的信息发送至固定设备,固定设备进行当前动作。
也就是说,如果判断的结果是要将当前动作转移至某固定设备,则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将进行该动作所需的信息发送至固定设备,而固定设备开始进行该动作,即动作发生转移。其中,进行动作所需的信息包括视频地址、码流、播放进度等(以动作为播放视频为例)。
S08、可选的,固定设备进行状态反馈。
也就是说,当固定设备开始进行动作后,则向移动设备发出反馈,从而确定动作已成功转移,固定设备持续的进行该动作(移动设备持续提供进行动作所需的信息)。
S09、移动设备根据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间的距离判断是否将当前动作转移回移动设备。
也就是说,在当前动作转移至固定设备后,用户可能携带移动设备继续移动,从而使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间的距离变大,固定设备不再适于进行动作,故此时需要判断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间的距离是否过大,并据此决定是否应将当前动作转移回移动设备。
S10、若判断应将当前动作转移回移动设备,则固定设备停止进行当前动作,移动设备继续进行当前动作。
也就是说,当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间的距离过大时,则判断应当将当前动作转移回移动设备,从而移动设备向固定设备发出停止动作的指令,固定设备停止进行动作,移动设备则继续进行当前动作。
S11、优选的,回到步骤S06,继续判断此时是否应将当前动作转移至固定设备。
当动作转移回移动设备后,相当于又是移动设备在进行动作了,而此时移动设备可能变得距其他固定设备很近,故可继续判断是否应将当动作转移至固定设备(通常为其他的固定设备)。
其中,本步骤的转移过程可能很快,故当用户携带移动设备从某固定设备附近移动至另一固定设备附近时,可能根本无法注意到动作曾转移回移动设备,而只感觉到动作从一固定设备转移至另一固定设备。但应当理解,这并不代表动作可在固定设备间转移,其实际进行的仍然是“动作转移回移动设备-动作再次转移至另一固定设备”的过程。
当然,若此时发现没有合适的固定设备可供转移,则可由移动设备持续的进行动作;或者,若发现此时移动设备已经离开了wifi网络的范围,则可停止本方法,不再进行转移动作的尝试。
当然,以上的动作进行方法还可进行许多已知的变化。例如,用户可预先进行隐私设置,被设定为隐私时动作不会进行转移;再如,当要实际进行动作转移之前,可在移动设备中弹出窗口让用户进行确定,待用户确定后再实际进行转移等。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执行模块,用于进行显示图像和/或播放声音的动作;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固定设备的备选信息,并根据所述备选信息判断是否将当前动作转移至所述固定设备,所述备选信息包括所述固定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间的距离;
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所述移动设备以无线方式与所述固定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信息交互包括将进行当前动作所需的信息发送至固定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备选信息还包括:
当前动作类型、固定设备属性、动作转移历史记录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当前动作转移至固定设备后,根据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间的距离判断是否将当前动作转移回移动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为无线局域网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设备为移动通讯终端或平板电脑。
6.一种动作进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
至少一个能进行显示图像和/或播放声音的动作的固定设备,其包括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所述固定设备以无线方式与所述移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所述信息交互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移动设备的进行当前动作所需的信息;
测距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固定设备间的距离,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作进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设备为多个;
所述根据备选信息判断是否将当前动作转移至所述固定设备包括:对各所述固定设备的备选信息进行比较,并决定将当前动作转移至一个所述固定设备或不转移当前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作进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为无线局域网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动作进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设备包括电视、电脑、显示器、音响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动作进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设备进行显示图像和/或播放声音的动作;
所述移动设备获取固定设备的备选信息,所述备选信息包括所述固定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间的距离;
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备选信息判断是否将当前动作转移至所述固定设备;
若判断应将当前动作转移至所述固定设备,则以无线方式将进行当前动作所需的信息发送至所述固定设备,所述固定设备进行当前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作进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前动作转移至固定设备后,还包括:
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固定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间的距离判断是否将当前动作转移回所述移动设备;若判断应将当前动作转移回所述移动设备,则所述固定设备停止进行当前动作,所述移动设备继续进行当前动作。
CN201510434383.8A 2015-07-22 2015-07-22 移动设备、动作进行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050943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4383.8A CN105094328A (zh) 2015-07-22 2015-07-22 移动设备、动作进行系统和方法
US15/146,970 US20170025095A1 (en) 2015-07-22 2016-05-05 Mobile Device, Action Performing System and Action Perform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4383.8A CN105094328A (zh) 2015-07-22 2015-07-22 移动设备、动作进行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4328A true CN105094328A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74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34383.8A Pending CN105094328A (zh) 2015-07-22 2015-07-22 移动设备、动作进行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025095A1 (zh)
CN (1) CN10509432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9781A (zh) * 2016-04-26 2016-09-21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自动推送媒体内容的系统及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676A (zh) * 2010-05-14 2011-11-1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与其他设备共享电子设备的内容的方法
CN103578259A (zh) * 2012-07-19 2014-02-12 青岛海尔电子有限公司 启动遥控的方法及系统
CN103576125A (zh) * 2012-08-10 2014-02-12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多装置间转移工作的方法及手持通信装置
CN103684532A (zh) * 2012-09-05 2014-03-26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在计算机上的扩展显示方法
US20150058888A1 (en) * 2010-02-12 2015-02-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ideo system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display apparatu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32783A1 (en) * 2010-08-09 2012-0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reader system with external display interfac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EP2605413B1 (en) * 2010-08-13 2018-10-10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system comprising the mobile terminal and a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8786517B2 (en) * 2012-02-21 2014-07-22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 user interface across multiple electronic devices
KR20150031098A (ko) * 2013-09-13 2015-03-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면 미러링 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디스플레이 기기
JP2015095885A (ja) * 2013-11-14 2015-05-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命令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命令処理方法
KR20160095903A (ko) * 2015-02-04 2016-08-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기기 및 그 동작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58888A1 (en) * 2010-02-12 2015-02-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ideo system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display apparatuses
CN102244676A (zh) * 2010-05-14 2011-11-1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与其他设备共享电子设备的内容的方法
CN103578259A (zh) * 2012-07-19 2014-02-12 青岛海尔电子有限公司 启动遥控的方法及系统
CN103576125A (zh) * 2012-08-10 2014-02-12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多装置间转移工作的方法及手持通信装置
CN103684532A (zh) * 2012-09-05 2014-03-26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在计算机上的扩展显示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9781A (zh) * 2016-04-26 2016-09-21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自动推送媒体内容的系统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25095A1 (en) 2017-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9092B (zh) 一种路由器管理应用与路由器固件的兼容方法和装置
US11372537B2 (en) Image shar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80990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for device group management
CN104703295A (zh)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7035997A1 (zh) 连接状态提示方法和装置
CN110662209B (zh) 一种隔离网络中的投屏设备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3997676A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168503A (zh) 共享视频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38399A (zh) 图像获取方法及装置
WO2015058623A1 (zh) 一种多媒体数据共享方法和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4703252A (zh) 终端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73900B (zh) 发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70727A (zh) 信息传播方法及装置
KR20170021802A (ko) 사용자 디바이스와 스트리밍 미디어 콘텐츠 디바이스 간의 연결을 인증하기 위한 방법들, 시스템들, 및 매체들
CN101138202B (zh) 通信连接方法及装置
US20120296979A1 (en) Conference system, conference management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ference management,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6034319A (zh) 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1601121A (zh) 无线影音传输系统中的设备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05159676A (zh) 进度条的加载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243607A (zh) 获取设备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88024B (zh) 接入网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07288A (zh) 断开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30974A (zh) 页面的刷新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578391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5516972A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