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1903A - 步行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步行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91903A CN105091903A CN201510379086.8A CN201510379086A CN105091903A CN 105091903 A CN105091903 A CN 105091903A CN 201510379086 A CN201510379086 A CN 201510379086A CN 105091903 A CN105091903 A CN 1050919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n height
- determination module
- user
- length
- lift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3/00—Combined instruments indicating more than one navigational value, e.g. for aircraft; Combined measuring device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of movement, e.g. distance, speed or accel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步行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用户在步行过程中的实际步长和实际抬脚高度;确定所述实际步长相对于初始步长的步长校正量和所述实际抬脚高度相对于初始抬脚高度的抬脚高度校正量;根据所述步长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本公开技术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具体步行习惯来判断用户当前的步行状态,从而能够更精确地确定用户的步行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步行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智能手环通过感知手臂有规律的运动,实现计步监测的功能,由于手部和脚部的位置和功能的差异,在计步应用中,手腕的运动并不必然伴随着脚部的动作,因此通过手环所监测到的步行状态只能是粗略的结果,并不能精确地反映出用户的步行状态。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步行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步行检测的准确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步行状态监测方法,应用在智能脚环上,包括:
确定用户在步行过程中的实际步长和实际抬脚高度;
确定所述实际步长相对于初始步长的步长校正量和所述实际抬脚高度相对于初始抬脚高度的抬脚高度校正量;
根据所述步长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实际步长相对于初始步长的步长校正量和所述实际抬脚高度相对于初始抬脚高度的抬脚高度校正量,可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在设定时间段内所走的每一步的步长和每一步的抬脚高度;
根据所述每一步的步长和每一步的抬脚高度确定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步长和平均抬脚高度;
根据所述平均步长和所述初始步长确定所述步长校正量;
根据所述平均抬脚高度和所述初始抬脚高度确定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步长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可包括:
确定所述步长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分别对应的范围;
根据所述范围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确定所述实际抬脚高度是否大于所述初始抬脚高度与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的和值;
确定所述实际步长是否小于所述初始步长和所述步长校正量的差值;
如果所述实际抬脚高度大于所述和值并且所述实际步长小于所述差值,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为跳跃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为所述跳跃状态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跳跃状态的跳跃频率;
根据所述跳跃频率确定所述用户在设定时间段内的跳跃次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在行走时的迈步频率;
根据所述迈步频率、所述初始步长与所述步长校正量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步行状态的行走速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确定所述智能手环检测到的实际步长是否超出所述步行校正量所界定的正常范围的第一边界;
确定所述智能手环检测到的实际抬脚高度是否超出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所界定的正常范围的第二边界;
如果所述实际步长超出所述第一边界或者所述实际抬脚高度超出所述第二边界,锁定所述智能脚环;
提示所述智能脚环的使用者重新确定所述步行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步行状态监测装置,应用在智能脚环上,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用户在步行过程中的实际步长和实际抬脚高度;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实际步长相对于初始步长的步长校正量和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实际抬脚高度相对于初始抬脚高度的抬脚高度校正量;
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步长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可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用户在设定时间段内所走的每一步的步长和每一步的抬脚高度;
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确定的所述每一步的步长和每一步的抬脚高度确定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步长和平均抬脚高度;
第三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确定的所述平均步长和所述初始步长确定所述步长校正量;
第四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确定的所述平均抬脚高度和所述初始抬脚高度确定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可包括:
第五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步长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分别对应的范围;
第六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五确定子模块确定的所述范围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实际抬脚高度是否大于所述初始抬脚高度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的和值;
第五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实际步长是否小于所述初始步长和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步长校正量的差值;
第六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第四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实际抬脚高度大于所述和值并且所述第五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实际步长小于所述差值,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为跳跃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第七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为所述跳跃状态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跳跃状态的跳跃频率;
第八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七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跳跃频率确定所述用户在设定时间段内的跳跃次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第九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用户在行走时的迈步频率;
第十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九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迈步频率、所述初始步长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步长校正量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步行状态的行走速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第十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实际步长是否超出所述步行校正量所界定的正常范围的第一边界;
第十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实际抬脚高度是否超出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所界定的正常范围的第二边界;
第十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第十一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实际步长超出所述第一边界或者所述第十二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实际抬脚高度超出所述第二边界,锁定所述智能脚环;
提示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十三确定模块锁定所述智能脚环后,提示所述智能脚环的使用者重新确定所述步行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步行状态监测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用户在步行过程中的实际步长和实际抬脚高度;
确定所述实际步长相对于初始步长的步长校正量和所述实际抬脚高度相对于初始抬脚高度的抬脚高度校正量;
根据所述步长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确定用户的步行状态,由于不同用户对应的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不同,因此本公开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具体步行习惯来判断用户当前的步行状态,从而能够更精确地确定用户的步行状态。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步行状态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1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迈步模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一示出的步行状态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二示出的步行状态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三示出的步行状态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三示出的跳跃模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四示出的步行状态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步行状态监测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步行状态监测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适用于步行状态监测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步行状态监测方法的流程图,图1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迈步模型图;该步行状态监测方法可以应用在智能脚环上,如图1A所示,该步行状态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S103:
在步骤S101中,确定用户在步行过程中的实际步长和实际抬脚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可以通过设置在智能脚环上的3D传感器来检测用户在步行过程中的实际步长L和实际抬脚高度H。
在步骤S102中,确定实际步长相对于初始步长的步长校正量和实际抬脚高度相对于初始抬脚高度的抬脚高度校正量。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设定人数的用户在不同步行状态下的统计得到初始步长L0和初始抬脚高度H0,并将初始步长L0和初始抬脚高度H0初始化到智能脚环中。在一实施例中,假定实际步长为L,实际抬脚高度为H,则步长校正量为ΔL=|L-L0|,抬脚高度校正量为ΔH=|H-H0|。
在步骤S103中,根据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确定用户的步行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步行状态可以包括用户处于大步走、正常走、碎步走。在一实施例中,在大步走的步行状态中,相应的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为:ΔHmax、ΔLmax,在正常走的步行状态中,相应的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为:ΔHtyp、ΔLtyp,在碎步走的步行状态中,相应的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为:ΔHmin、ΔLmin,相应地,在用户处于跑步运动的步行状态时,步长校正量会更长,抬脚高度校正量会更大。
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确定用户的步行状态,由于不同用户对应的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不同,因此本公开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具体步行习惯来判断用户当前的步行状态,从而能够更精确地确定用户的步行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实际步长相对于初始步长的步长校正量和实际抬脚高度相对于初始抬脚高度的抬脚高度校正量,可包括:
确定用户在设定时间段内所走的每一步的步长和每一步的抬脚高度;
根据每一步的步长和每一步的抬脚高度确定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步长和平均抬脚高度;
根据平均步长和初始步长确定步长校正量;
根据平均抬脚高度和初始抬脚高度确定抬脚高度校正量。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确定用户的步行状态,可包括:
确定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分别对应的范围;
根据范围确定用户的步行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方法还可包括:
确定实际抬脚高度是否大于初始抬脚高度与抬脚高度校正量的和值;
确定实际步长是否小于初始步长和步长校正量的差值;
如果实际抬脚高度大于和值并且实际步长小于差值,确定用户的步行状态为跳跃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方法还可包括:
在检测到用户的步行状态为跳跃状态时,确定用户在跳跃状态的跳跃频率;
根据跳跃频率确定用户在设定时间段内的跳跃次数。
在一实施例中,方法还可包括:
确定用户在行走时的迈步频率;
根据迈步频率、初始步长与步长校正量确定用户在步行状态的行走速度。
在一实施例中,方法还可包括:
确定智能手环检测到的实际步长是否超出步行校正量所界定的正常范围的第一边界;
确定智能手环检测到的实际抬脚高度是否超出抬脚高度校正量所界定的正常范围的第二边界;
如果实际步长超出第一边界或者实际抬脚高度超出第二边界,锁定所述智能脚环;
提示智能脚环的使用者重新确定步行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
具体如何监测用户的步行状态的,请参考后续实施例。
至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具体步行习惯来判断用户当前的步行状态,能够更精确地确定用户的步行状态。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一示出的步行状态监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利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以如何确定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201中,确定用户在设定时间段内所走的每一步的步长和每一步的抬脚高度。
在步骤S202中,根据每一步的步长和每一步的抬脚高度确定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步长和平均抬脚高度。
在步骤S203中,根据平均步长和初始步长确定步长校正量。
在步骤S204中,根据平均抬脚高度和初始抬脚高度确定抬脚高度校正量。
在一示例性场景中,用户A在5分钟之内以正常走的步行状态进行步行,可以记录用户A在该5分钟之内所走的每一步的步长(L1、L2、L3、…LN),以及每一步的抬脚高度(H1、H2、H3、…HN),N为5分钟之内的步数。对上述5分钟之内所走的每一步的步长求和,得到步长总和对上述5分钟之内所走的每一步的抬脚高度求和,得到抬脚高度总和将步长总和除以步数得到平均步长将抬脚高度总和除以抬脚次数(在一实施例中,步数与抬脚次数是相同的)得到平均抬脚高度步长校正量为 抬脚高度校正量为
与上述正常走的步行状态相类似,可以通过上述过程确定用于以大步走、碎步走、以及跑步的步行状态对应的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本公开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校正用户在不同步行状态时步长修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可以兼顾到不同用户的特殊运动习惯,从而确保后续通过传感器感知用户的重复步行动作来实现计步。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二示出的步行状态监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利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以如何通过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来确定步行状态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301中,确定用户在步行过程中的实际步长和实际抬脚高度。
在步骤S302中,确定实际步长相对于初始步长的步长校正量和实际抬脚高度相对于初始抬脚高度的抬脚高度校正量。
步骤S301和步骤S302的描述可以参见上述步骤S101和步骤S102的描述,在此不再详述。
在步骤S303中,确定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分别对应的范围。
在步骤S304中,根据范围确定用户的步行状态。
在步骤S303和步骤S304中,在一实施例中,对于同一用户不同的步行状态,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可以处于不同的范围,例如,用户在大步走时,相应的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为:ΔHmax、ΔLmax,其中,ΔHmax∈[a1,a2],ΔLmax∈[b1,b2];在正常走的步行状态中,相应的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为:ΔHtyp、ΔLtyp,其中,ΔHtyp∈[a3,a4],ΔΔLtyp∈[b3,b4];在碎步走的步行状态中,相应的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为:ΔHmin、ΔLmin,其中,ΔHmin∈[a5,a6],ΔLmin∈[b5,b6];相应地,在用户处于跑步运动的步行状态时,步长校正量会更长,抬脚高度校正量会更大。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来确定不同的a1、a2、a3、a4、a5、a6,以及b1、b2、b3、b4、b5、b6,例如,通过检测用户步行时的行为,确定用户在大步走时的步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将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设置为a1和a2,以及确定用户在大步走时的抬脚高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将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设置为b1和b2;确定用户在正常走时的抬脚高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将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设置为b3和b4,确定用户在碎步走时的抬脚高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将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设置为b5和b6。
在步骤S305中,确定用户在行走时的迈步频率。
在步骤S306中,根据迈步频率、初始步长与步长校正量确定用户在所述步行状态的行走速度。
在步骤S305和步骤S306中,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智能脚环上的传感器记录的用户在行走时的迈步频率f,通过v=fL,即可计算出用户在正常走或者跑步时的速度v,从而可以作为一种准确的测速方式,以此弥补GPS测速对终端设备的硬件成本和使用环境的要求。
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同的用户在不同步行状态时的步长修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不同,因此本实施例根据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分别对应的范围确定用户的步行状态,可以对用户在步行时的检测更准确并更具针对性。此外,通过迈步频率、初始步长与步长校正量确定用户在步行状态的行走速度,因此可以使智能脚环作为一种准确的测速方式,弥补了GPS测速对终端设备的硬件成本和使用环境的要求。
图4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三示出的步行状态监测方法的流程图,图4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三示出的跳跃模型图;本实施例利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以如何确定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4A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401中,确定实际抬脚高度是否大于初始抬脚高度与抬脚高度校正量的和值。
在步骤S402中,确定实际步长是否小于初始步长和步长校正量的差值。
在步骤S403中,如果实际抬脚高度大于和值并且实际步长小于差值,确定用户的步行状态为跳跃状态。
在步骤S404中,在检测到用户的步行状态为跳跃状态时,确定用户在跳跃状态的跳跃频率。
在步骤S405中,根据跳跃频率确定用户在设定时间段内的跳跃次数。
在一实施例中,智能脚环所建立的跳跃模型图如图4B所示,当实际抬脚高度大于初始抬脚高度与抬脚高度校正量的和值并且实际步长L小于初始步长和步长校正量的差值,即,H是否大于H0+ΔHmax,并且,L是否小于L0-ΔLmax,可以确定用户的步行状态为跳跃状态;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上一定的增量(Δ),例如,当实际抬脚高度H大于H0+ΔHmax+Δ并且L小于L0-ΔLmax-Δ时,确定用户的步行状态为跳跃状态;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H与L的比值来确定用户的步行状态是否为跳跃状态,例如,通过θ=H/L是否大于一个预设阈值来确定用户的步行状态是否为跳跃状态,预设阈值可以根据用户在实际跳跃时的具体情况来设置。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智能脚环上的传感器检测用户在跳跃状态时的跳跃频率,从而对用户在跳跃状态时实现跳跃记数。
本实施例中,由于脚部和手部实现的不同的身体功能,通过智能脚环所采集的用户的实际抬脚高度和实际步长来确定用户是否处于跳跃状态,从而可以使实现智能手环无法实现的监测用户的跳跃状态,并对跳跃次数进行计数的功能,使用户能够在跳跃状态时对跳跃次数进行准确计数。
图5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四示出的步行状态监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利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以如何确定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501中,确定智能手环检测到的实际步长是否超出步行校正量所界定的正常范围的第一边界。
在步骤S502中,确定智能手环检测到的实际抬脚高度是否超出抬脚高度校正量所界定的正常范围的第二边界。
在步骤S501和步骤S502中,在一实施例中,用户在大步走时,相应的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为:ΔHmax、ΔLmax,其中,ΔHmax∈[a1,a2],ΔLmax∈[b1,b2];在正常走的步行状态中,相应的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为:ΔHtyp、ΔLtyp,其中,ΔHtyp∈[a3,a4],ΔΔLtyp∈[b3,b4];在碎步走的步行状态中,相应的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为:ΔHmin、ΔLmin,其中,ΔHmin∈[a5,a6],ΔLmin∈[b5,b6];相应地,a1、a2、a3、a4、a5、a6,以及b1、b2、b3、b4、b5、b6即可为不同步行状态时对应的边界。例如,检测到用户处于大步走的步行状态,则步行校正量所界定的正常范围的第一边界对应a1和a2,抬脚高度校正量的正常范围的第二边界对应b1和b2。
在步骤S503中,如果实际步长超出第一边界或者实际抬脚高度超出第二边界,锁定智能脚环。
在一实施例中,如果实际步长超出第一边界或者实际抬脚高度超出第二边界,则可以认定智能脚环更换了新的用户。在一实施例中,智能脚环之前的合法用户可以设定符合该条件时将智能脚环锁定,从而可以使他人即使拿到了智能脚环也不能正常使用智能脚环。
在步骤S504中,提示智能脚环的使用者重新确定步行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语音的方式提示使用者更新步行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也可以通过震动的方式提示使用者更新步行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
本实施例中,通过锁定智能脚环,可以使他人即使拿到了智能脚环也不能正常使用智能脚环;在确定智能手环更换了用户后,提醒使用者重新校准,从而能够根据新的使用者的用户步行习惯得到该新的使用者的不行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确保即使更换了用户,也能够准确检测新的用户的步行状态。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步行状态监测装置的框图,如图6所示,步行状态监测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61,被配置为确定用户在步行过程中的实际步长和实际抬脚高度;
第二确定模块62,被配置为确定第一确定模块61确定的实际步长相对于初始步长的步长校正量和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实际抬脚高度相对于初始抬脚高度的抬脚高度校正量;
第三确定模块63,被配置为根据第二确定模块62确定的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确定用户的步行状态。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步行状态监测装置的框图,如图7所示,在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62可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621,被配置为确定用户在设定时间段内所走的每一步的步长和每一步的抬脚高度;
第二确定子模块622,被配置为根据第一确定子模块621确定的每一步的步长和每一步的抬脚高度确定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步长和平均抬脚高度;
第三确定子模块623,被配置为根据第二确定子模块622确定的平均步长和初始步长确定步长校正量;
第四确定子模块624,被配置为根据第二确定子模块622确定的平均抬脚高度和初始抬脚高度确定抬脚高度校正量。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确定模块63可包括:
第五确定子模块631,被配置为确定步长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分别对应的范围;
第六确定子模块632,被配置为根据第五确定子模块631确定的范围确定用户的步行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还可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64,被配置为确定第一确定模块61确定的实际抬脚高度是否大于初始抬脚高度与第二确定模块62确定的抬脚高度校正量的和值;
第五确定模块65,被配置为确定第一确定模块61确定的实际步长是否小于初始步长和第二确定模块62确定的步长校正量的差值;
第六确定模块66,被配置为如果第四确定模块64确定实际抬脚高度大于和值并且第五确定模块65确定实际步长小于差值,确定用户的步行状态为跳跃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还可包括:
第七确定模块67,被配置为在第三确定模块63检测到用户的步行状态为跳跃状态时,确定用户在跳跃状态的跳跃频率;
第八确定模块68,被配置为根据第七确定模块67确定的跳跃频率确定用户在设定时间段内的跳跃次数。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还可包括:
第九确定模块69,被配置为确定用户在行走时的迈步频率;
第十确定模块70,被配置为根据第九确定模块69确定的迈步频率、初始步长与第二确定模块62确定的步长校正量确定用户在步行状态的行走速度。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还可包括:
第十一确定模块71,被配置为确定第一确定模块61确定的实际步长是否超出步行校正量所界定的正常范围的第一边界;
第十二确定模块72,被配置为确定第一确定模块61确定的实际抬脚高度是否超出抬脚高度校正量所界定的正常范围的第二边界;
第十三确定模块73,被配置为如果第十一确定模块72确定实际步长超出第一边界或者第十二确定模块72确定实际抬脚高度超出第二边界,锁定智能脚环;
提示模块74,被配置为在第十三确定模块73锁定智能脚环后,提示智能脚环的使用者重新确定步行校正量和抬脚高度校正量。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适用于步行状态监测装置的框图。例如,装置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8,装置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装置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元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部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806为装置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装置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设备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装置800或装置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部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部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5)
1.一种步行状态监测方法,应用在智能脚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用户在步行过程中的实际步长和实际抬脚高度;
确定所述实际步长相对于初始步长的步长校正量和所述实际抬脚高度相对于初始抬脚高度的抬脚高度校正量;
根据所述步长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实际步长相对于初始步长的步长校正量和所述实际抬脚高度相对于初始抬脚高度的抬脚高度校正量,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在设定时间段内所走的每一步的步长和每一步的抬脚高度;
根据所述每一步的步长和每一步的抬脚高度确定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步长和平均抬脚高度;
根据所述平均步长和所述初始步长确定所述步长校正量;
根据所述平均抬脚高度和所述初始抬脚高度确定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步长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包括:
确定所述步长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分别对应的范围;
根据所述范围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实际抬脚高度是否大于所述初始抬脚高度与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的和值;
确定所述实际步长是否小于所述初始步长和所述步长校正量的差值;
如果所述实际抬脚高度大于所述和值并且所述实际步长小于所述差值,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为跳跃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为所述跳跃状态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跳跃状态的跳跃频率;
根据所述跳跃频率确定所述用户在设定时间段内的跳跃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在行走时的迈步频率;
根据所述迈步频率、所述初始步长与所述步长校正量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步行状态的行走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智能手环检测到的实际步长是否超出所述步行校正量所界定的正常范围的第一边界;
确定所述智能手环检测到的实际抬脚高度是否超出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所界定的正常范围的第二边界;
如果所述实际步长超出所述第一边界或者所述实际抬脚高度超出所述第二边界,锁定所述智能脚环;
提示所述智能脚环的使用者重新确定所述步行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
8.一种步行状态监测装置,应用在智能脚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用户在步行过程中的实际步长和实际抬脚高度;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实际步长相对于初始步长的步长校正量和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实际抬脚高度相对于初始抬脚高度的抬脚高度校正量;
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步长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用户在设定时间段内所走的每一步的步长和每一步的抬脚高度;
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确定的所述每一步的步长和每一步的抬脚高度确定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步长和平均抬脚高度;
第三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确定的所述平均步长和所述初始步长确定所述步长校正量;
第四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确定的所述平均抬脚高度和所述初始抬脚高度确定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第五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步长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分别对应的范围;
第六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五确定子模块确定的所述范围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实际抬脚高度是否大于所述初始抬脚高度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的和值;
第五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实际步长是否小于所述初始步长和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步长校正量的差值;
第六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第四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实际抬脚高度大于所述和值并且所述第五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实际步长小于所述差值,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为跳跃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七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为所述跳跃状态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跳跃状态的跳跃频率;
第八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七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跳跃频率确定所述用户在设定时间段内的跳跃次数。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九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用户在行走时的迈步频率;
第十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九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迈步频率、所述初始步长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步长校正量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步行状态的行走速度。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实际步长是否超出所述步行校正量所界定的正常范围的第一边界;
第十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实际抬脚高度是否超出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所界定的正常范围的第二边界;
第十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第十一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实际步长超出所述第一边界或者所述第十二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实际抬脚高度超出所述第二边界,锁定所述智能脚环;
提示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十三确定模块锁定所述智能脚环后,提示所述智能脚环的使用者重新确定所述步行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
15.一种步行状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用户在步行过程中的实际步长和实际抬脚高度;
确定所述实际步长相对于初始步长的步长校正量和所述实际抬脚高度相对于初始抬脚高度的抬脚高度校正量;
根据所述步长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79086.8A CN105091903B (zh) | 2015-06-30 | 2015-06-30 | 步行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79086.8A CN105091903B (zh) | 2015-06-30 | 2015-06-30 | 步行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91903A true CN105091903A (zh) | 2015-11-25 |
CN105091903B CN105091903B (zh) | 2018-04-13 |
Family
ID=54572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79086.8A Active CN105091903B (zh) | 2015-06-30 | 2015-06-30 | 步行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91903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25068A (zh) * | 2016-11-08 | 2017-03-22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计步方法及终端 |
CN116520049A (zh) * | 2023-04-13 | 2023-08-01 | 广州致远仪器有限公司 | 波形输出设置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9713A (zh) * | 1998-10-28 | 2002-01-02 | 以诺利格英莫申的名义经营的诺莫公司 | 计步器 |
CN102278988A (zh) * | 2011-07-01 | 2011-12-14 | 微迈森惯性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步行定位方法与设备 |
CN102469955A (zh) * | 2009-07-10 | 2012-05-23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跌倒预防 |
US20130138394A1 (en) * | 2011-11-29 | 2013-05-3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State detecting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program |
US20140129177A1 (en) * | 2012-11-07 | 2014-05-08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requency-Based Stride Length Correction in a Pedometer Device |
CN103884337A (zh) * | 2012-12-19 | 2014-06-25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多姿态步距校正定位系统与方法 |
-
2015
- 2015-06-30 CN CN201510379086.8A patent/CN1050919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9713A (zh) * | 1998-10-28 | 2002-01-02 | 以诺利格英莫申的名义经营的诺莫公司 | 计步器 |
CN102469955A (zh) * | 2009-07-10 | 2012-05-23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跌倒预防 |
CN102278988A (zh) * | 2011-07-01 | 2011-12-14 | 微迈森惯性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步行定位方法与设备 |
US20130138394A1 (en) * | 2011-11-29 | 2013-05-3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State detecting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program |
US20140129177A1 (en) * | 2012-11-07 | 2014-05-08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requency-Based Stride Length Correction in a Pedometer Device |
CN103884337A (zh) * | 2012-12-19 | 2014-06-25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多姿态步距校正定位系统与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25068A (zh) * | 2016-11-08 | 2017-03-22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计步方法及终端 |
CN116520049A (zh) * | 2023-04-13 | 2023-08-01 | 广州致远仪器有限公司 | 波形输出设置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N116520049B (zh) * | 2023-04-13 | 2024-05-17 | 广州致远仪器有限公司 | 波形输出设置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91903B (zh) | 2018-04-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413549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notification information | |
US20160283022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wakening an Element | |
CN103885588B (zh) | 自动切换方法及装置 | |
CN107102772B (zh) | 触控方法及装置 | |
CN105260732A (zh) | 图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4657057A (zh) | 终端唤醒方法及装置 | |
CN105469056A (zh) | 人脸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4661176A (zh) | 提醒方法及装置 | |
CN105224349A (zh) | 应用程序的删除提示方法和装置 | |
CN107102801A (zh) | 终端屏幕旋转方法及装置 | |
CN104866140A (zh) | 屏幕校准方法及装置 | |
CN103995666A (zh) | 一种设置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516586A (zh) | 图片拍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20180238748A1 (en) | Pressure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4464768A (zh) | 多媒体播放方法及装置 | |
CN105657186A (zh) | 音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4464674B (zh) | 液晶显示器调整方法及装置 | |
CN104537380A (zh) | 聚类方法和装置 | |
CN104331228A (zh) | 锁屏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353901A (zh) | 对触摸操作进行有效性判断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472157A (zh) | 终端运动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4332037A (zh) | 告警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214197A (zh) | 提醒方法及装置 | |
CN104077563A (zh) | 人脸识别方法和装置 | |
CN105261209B (zh) | 客流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