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89615A - 一种基于油藏模型的测井数据历史回归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油藏模型的测井数据历史回归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89615A
CN105089615A CN201410206546.2A CN201410206546A CN105089615A CN 105089615 A CN105089615 A CN 105089615A CN 201410206546 A CN201410206546 A CN 201410206546A CN 105089615 A CN105089615 A CN 105089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locity
data
density
reservoir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65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89615B (zh
Inventor
刘立彬
李海涛
单联瑜
李法律
李玉凤
尚新民
王延光
王兴谋
芮拥军
苗永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2065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896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89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96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89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96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油藏模型的测井数据历史回归处理方法。包括:1)建立油藏模型;2)建立地震响应参数与岩石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3)合成油藏模型的动态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密度;4)分别计算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密度的变化率;5)利用实测和计算所得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的变化率,计算对应地震数据采集时间点的实测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6)利用回归后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进行正演,得到的合成记录与采集的地震记录进行一致性对比分析,以判别回归的测井数据是否正确。本发明客观、真实的反应了地下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的变化,为准确预测地下油藏位置及油藏变化建立良好的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油藏模型的测井数据历史回归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发的测井、地震、油藏综合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油藏模型的测井数据历史回归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测井是石油勘探、开发的“眼睛”。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石油测井的目的和任务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裸眼井测井(下套管之前的井称裸眼井,因此下套管之前进行的测井称为裸眼井测井)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发现和评价油气层的储集性能及生产能力;而生产测井(油水井投入生产以后进行的测井称为生产测井)的主要目的是见识和分析油气层的开发动态及生产情况。开发测井是指在油气田整个开发期间进行的所有测井项目。开发测井的主要对象为裸眼完成的生产井和下套管的生产井,用于分析目前的生产动态及井内技术状况。
测井数据详细的记录了地层岩性、物性在纵向上的细微变化,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在井位置处,能准确的计算储层参数,正确评价储层。地震资料连续地记录了地层在横向上的变化,具有较好的横向连续性。因此,在勘探和开发阶段往往是结合测井和地震数据进行综合研究。通常测井数据的采集时间点与地震数据的时间点很少一致,因此,当地下储层物性变化较大时,如果直接拿来进行综合研究,则会因采集时间点的不一致给综合研究带来很大误差,因此,需要对测井数据进行历史回归处理,将实际测井数据校正到地震数据的采集时间点,为更好、更准确的研究储层建立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测井技术在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油藏模型的测井数据历史回归处理方法,即测井与地震进行综合研究时,二者的采集时间点往往不一致所带来的系统误差。
本发明总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油藏模型的测井数据历史回归方法,包括:
1)根据地震解释数据、测井解释数据、生产数据以及岩心数据,通过历史拟合,建立油藏模型;
2)利用工区测井解释数据和油藏模型数据对岩石物理模型标定,建立地震响应参数与岩石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3)合成油藏模型的动态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密度;
4)根据合成的动态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密度,以地震数据采集时间点作为基准,分别计算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密度的变化率;
5)利用实测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以及步骤四中计算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的变化率,计算对应地震数据采集时间点的实测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
6)利用回归后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进行正演,得到的合成记录与采集的地震记录进行一致性对比分析,以判别回归的测井数据是否正确。
上述方案的细化方案包括:
1)根据工区地震解释数据、测井解释数据、生产数据以及岩心数据,通过历史拟合,建立油藏模型;
所述地震解释数据包括:由地震数据解释的层位,断层数据;
所述测井解释数据包括:地质分层、单井相、砂泥岩分布、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
所述生产数据包括:实时的流体的流量、含水饱和度、温度、压力;
所述岩心数据是指钻井时从地下取出的岩心,在实验室进行测量,主要包括:渗透率、孔隙度、电阻率;
所述的建立油藏模型:第一步是利用地震解释的层位和断层数据,通过空间上的网格剖分,建立空间上的格架模型,并将油藏剖分为一系列独立的单元体;第二步是结合测井数据以及岩心数据,通过空间上的插值,在空间上的每一个单元中赋值,赋予不同的物理属性;第三步:通过模拟器对历史的油气藏动态数据进行模拟,并且与实际的井点上的油气藏动态数据进行对比,以确定模拟的油气藏动态数据是否准确,如果模拟的动态数据与油藏实际动态数据差别较大,则调整输入的模型参数,重新进行拟合,最终得到与实际油气藏动态数据一致的油藏模型;
2)利用工区测井解释数据和油藏模型数据对岩石物理模型标定,建立地震响应参数与岩石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所述的岩石物理模型是Gassmann理论模型;
所述标定是指确定岩石物理模型中的各项参数;
所述的建立地震响应参数与岩石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是建立声波参数、弹性参数与岩石物性、流体参数之间的关系;
3)根据油藏模型的流体参数及弹性参数,利用标定后的岩石物理模型,计算油藏模型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以及密度;再将纵波速度与密度相乘得到合成的阻抗;
所述计算采用gassmann模型,岩石体积弹性模量K计算:
其中,Ks为岩石颗粒弹性模量;Kd为干岩石弹性模量;Φ为孔隙度;
Kf为流体弹性模量,由下式计算:
其中,Kw,Ko,Kg分别是水、油、气的弹性模量,Sw,So分别是水、油的饱和度,1-Sw-So为含气饱和度;
声波在岩石中的纵波速度Vp由下式计算:
其中,μ为岩石剪切模量;ρ为岩石密度;Vs为横波速度。
其中,ρw、ρo、ρg分别是水、油、气密度,ρma为岩石骨架密度。
4)利用步骤3)中计算的各个时间点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与地震数据采集时间点时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计算油藏模型在各个开发时间点的变化率;
所述油藏模型的各个开发时间点是在建立油藏模型时,人为给定的具有相同时间间隔的各个时间状态;
所述纵波为传播方向与振动防线一致的波,横波为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5)对比实测测井数据时间点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与油藏模型对应时间点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判断二者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返回步骤2),调整岩石物理模型参数,如一致,则可进入步骤6);
所述实测的测井数据是指利用测井仪器在井筒中实际测量的曲线数据,包括声波时差(DT)、横波声波时差(DTS)、密度(RHOB),其中,纵波速度为DT的倒数乘以106,横波速度为DTS的倒数乘以106
所述二者是否一致是指同一时间状态标准下合成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与实际测量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在趋势以及数值范围上是否一致;
6)结合实测测井数据与油藏模型计算的各个开发时间段的变化率,将实测测井数据回归到地震数据采集时间点;
所述变化率是指以地震数据采集的时间点作为基础,计算别的时间点的油藏动态变化百分比;
所述回归是指以计算的变化率,对实测测井数据进行基于时间点的校正。
其中:步骤2)中标定岩石物理模型中的各项参数包括岩石岩性、孔隙度、孔隙类型、孔隙流体、流体饱和度和频率,以及反应岩石中弹性性质的包括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及衰减的参数。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由于油藏模型数据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数据,其客观、真实的反应了地下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的变化,因此,以岩石物理模型为桥梁将地下油藏的变化转换为声学上的变化,即得到地下油藏在开发中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的变化,将这种真实的变化再应用到实测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中,则可以将实测的测井数据回归到地震数据采集的时间点上,这样在进行测井、地震综合研究时,二者处于同一测量时间点,为准确预测地下油藏位置及油藏变化建立良好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油藏模型的测井数据历史回归处理方法流程;
图2为根据油藏模型和井点解释结果,调整为最佳的岩石物理模型参数;
图3为岩石物理模型模板,纵波速度与孔隙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4为在井点位置通过油藏模型合成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
图5为在井点位置分别计算的在两个地震数据采集时间点,纵波速度、横波速度的变化率;
图6为在井点位置分别回归到与两个地震数据采集时间点的实测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
图7为在井点位置在第一个地震数据采集时间点的测井正演结果与实际采集地震数据对比;
图8为在井点位置在第二个地震数据采集时间点的测井正演结果与实际采集地震数据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测井数据历史回归处理方法流程。
首先,根据地震解释数据、测井解释数据、生产数据以及岩心数据,通过历史拟合,建立油藏模型。地质学家对油田进行详细的油藏描述工作,基于地震解释数据,测井解释数据,岩芯数据以及结合地质家对油田的认识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流程进入到步骤2。
其二,利用工区测井解释数据和油藏模型数据对岩石物理模型标定,建立地震响应参数与岩石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油藏模型数据里没有速度和密度这些值,因此需要利用测井数据解释结果与油藏模型对应的测井位置的一些动态参数进行拟合,这样一个过程称之为标定。即:岩石物理模型标定是将通过对各种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岩石岩性、孔隙度、孔隙类型、孔隙流体、流体饱和度和频率等对岩石中弹性性质如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及衰减的影响,并提出利用地震响应预测岩石物理性质的理论和方法,是地震响应与储层岩石参数之间联系的桥梁,是进行定量储层预测的基本前提。图2为标定后岩石物理模型参数,图3为岩石物理模型模板,纵波速度与孔隙度之间的关系。
其三,合成油藏模型的动态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密度,即根据油藏模型的各个时间点,合成各个时间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图4为在井点位置在某一时间点合成的纵波速度及横波速度。
其四,根据合成的动态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密度,以地震数据采集时间点作为基准,分别计算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密度的变化率,图5为测井数据采集时间点相对地震数据采集时间点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的变化率,可以看到在本实例中有两次采集的地震数据分别为1991年和2010年。
其五,利用实测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以及步骤四中计算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的变化率,计算对应地震数据采集时间点的实测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图6为本实例中选取的井计算的经过回归后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
其六,利用回归后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进行正演,得到的合成记录与采集的地震记录进行一致性对比分析,以判别回归的测井数据是否正确,图7和图8分别为向两个时间点(1991年和2010年)回归的测井数据正演的结果与采集的地震记录的对比分析。
下面通过典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加细化的说明。
典型本实施例的包括下列步骤:
1)根据胜利油田单56工区地震解释数据、测井解释数据、生产数据以及岩心数据,通过历史拟合,建立油藏模型;
所述地震解释数据包括:由地震数据解释的层位,断层数据;
所述测井解释数据包括:地质分层、单井相、砂泥岩分布、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等;
所述生产数据包括:实时的流体的流量、含水饱和度、温度、压力等;
所述岩心数据是指钻井时从地下取出的岩心,在实验室进行测量,主要包括:渗透率、孔隙度、电阻率等;
所述历史拟合是指由油藏模型被建立起来以后,是否完全反映油气藏实际,并未经过检验。只有利用将生产和注入的历史数据输入模型并运行模拟器,再将计算结果与油气藏实际动态相比,才能确定模型中采用的油气藏描述是否有效。若计算获得的动态数据与油藏实际动态数据差别甚远,我们就必须不断调整输入模型基本数据,直到由模拟器计算得到的动态与油藏生产的实际动态达到满意的拟合为止。
所述的建立油藏模型:第一步是利用地震解释的层位和断层数据,通过空间上的网格剖分,建立空间上的格架模型,并将油藏剖分为一系列独立的单元体;第二步是结合测井数据以及岩心数据,通过空间上的插值,在空间上的每一个单元中赋值,赋予不同的物理属性;第三步:通过模拟器对历史的油气藏动态数据进行模拟,并且与实际的井点上的油气藏动态数据进行对比,以确定模拟的油气藏动态数据是否准确。如果模拟的动态数据与油藏实际动态数据差别较大,则调整输入的模型参数,重新进行拟合,最终得到与实际油气藏动态数据一致的油藏模型。
2)利用工区测井解释数据和油藏模型数据对岩石物理模型标定,建立地震响应参数与岩石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所述的岩石物理模型是Gassmann理论模型。
所述标定是指确定岩石物理模型中的各项参数。
所述的建立地震响应参数与岩石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是建立声波参数、弹性参数与岩石物性、流体参数之间的关系。
3)根据油藏模型的流体参数及弹性参数,利用标定后的岩石物理模型,计算油藏模型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以及密度;再将纵波速度与密度相乘得到合成的阻抗;
所述的岩石物理模型是Gassmann理论模型。
所述计算采用gassmann模型,岩石体积弹性模量K计算:
其中,Ks为岩石颗粒弹性模量;Kd为干岩石弹性模量;Φ为孔隙度;
Kf为流体弹性模量,由下式计算:
其中,Kw,Ko,Kg分别是水、油、气的弹性模量,Sw,So分别是水、油的饱和度,1-Sw-So为含气饱和度;
声波在岩石中的纵波速度Vp由下式计算:
其中,μ为岩石剪切模量;ρ为岩石密度;Vs为横波速度。
其中,ρw、ρo、ρg分别是水、油、气密度,ρma为岩石骨架密度。
4)利用步骤3)中计算的各个时间点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与地震数据采集时间点时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计算油藏模型在各个开发时间点的变化率;
所述油藏模型的各个开发时间点是在建立油藏模型时,人为给定的具有相同时间间隔的各个时间状态;
所述纵波为传播方向与振动防线一致的波,横波为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5)对比实测测井数据时间点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与油藏模型对应时间点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判断二者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返回步骤2),调整岩石物理模型参数,如一致,则可进入步骤6);
所述实测的测井数据是指利用测井仪器在井筒中实际测量的曲线数据,这里主要用的的DT(声波时差)、DTS(横波声波时差)、RHOB(密度),通常纵波速度为DT的倒数乘以106,横波速度为DTS的倒数乘以106
所述二者是否一致是指同一时间状态标准下合成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与实际测量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在趋势以及数值范围上是否一致。
6)结合实测测井数据与油藏模型计算的各个开发时间段的变化率,将实测测井数据回归到地震数据采集时间点。
所述变化率是指以地震数据采集的时间点作为基础,计算别的时间点的油藏动态变化百分比;
所述回归是指以计算的变化率,对实测测井数据进行基于时间点的校正。
上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基于油藏模型的测井数据历史回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根据地震解释数据、测井解释数据、生产数据以及岩心数据,通过历史拟合,建立油藏模型;
2)利用工区测井解释数据和油藏模型数据对岩石物理模型标定,建立地震响应参数与岩石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3)合成油藏模型的动态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密度;
4)根据合成的动态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密度,以地震数据采集时间点作为基准,分别计算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密度的变化率;
5)利用实测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以及步骤四中计算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的变化率,计算对应地震数据采集时间点的实测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
6)利用回归后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进行正演,得到的合成记录与采集的地震记录进行一致性对比分析,以判别回归的测井数据是否正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油藏模型的测井数据历史回归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实施步骤包括:
1)根据工区地震解释数据、测井解释数据、生产数据以及岩心数据,通过历史拟合,建立油藏模型;
所述地震解释数据包括:由地震数据解释的层位,断层数据;
所述测井解释数据包括:地质分层、单井相、砂泥岩分布、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
所述生产数据包括:实时的流体的流量、含水饱和度、温度、压力;
所述岩心数据是指钻井时从地下取出的岩心,在实验室进行测量,主要包括:渗透率、孔隙度、电阻率;
所述的建立油藏模型:第一步是利用地震解释的层位和断层数据,通过空间上的网格剖分,建立空间上的格架模型,并将油藏剖分为一系列独立的单元体;第二步是结合测井数据以及岩心数据,通过空间上的插值,在空间上的每一个单元中赋值,赋予不同的物理属性;第三步:通过模拟器对历史的油气藏动态数据进行模拟,并且与实际的井点上的油气藏动态数据进行对比,以确定模拟的油气藏动态数据是否准确,如果模拟的动态数据与油藏实际动态数据差别较大,则调整输入的模型参数,重新进行拟合,最终得到与实际油气藏动态数据一致的油藏模型;
2)利用工区测井解释数据和油藏模型数据对岩石物理模型标定,建立地震响应参数与岩石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所述的岩石物理模型是Gassmann理论模型;
所述标定是指确定岩石物理模型中的各项参数;
所述的建立地震响应参数与岩石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是建立声波参数、弹性参数与岩石物性、流体参数之间的关系;
3)根据油藏模型的流体参数及弹性参数,利用标定后的岩石物理模型,计算油藏模型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以及密度;再将纵波速度与密度相乘得到合成的阻抗;
所述计算采用gassmann模型,岩石体积弹性模量K计算:
其中,Ks为岩石颗粒弹性模量;Kd为干岩石弹性模量;Φ为孔隙度;
Kf为流体弹性模量,由下式计算:
其中,Kw,Ko,Kg分别是水、油、气的弹性模量,Sw,So分别是水、油的饱和度,1-Sw-So为含气饱和度;
声波在岩石中的纵波速度Vp由下式计算:
其中,μ为岩石剪切模量;ρ为岩石密度;Vs为横波速度。
其中,ρw、ρo、ρg分别是水、油、气密度,ρma为岩石骨架密度。
4)利用步骤3)中计算的各个时间点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与地震数据采集时间点时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计算油藏模型在各个开发时间点的变化率;
所述油藏模型的各个开发时间点是在建立油藏模型时,人为给定的具有相同时间间隔的各个时间状态;
所述纵波为传播方向与振动防线一致的波,横波为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5)对比实测测井数据时间点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与油藏模型对应时间点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判断二者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返回步骤2),调整岩石物理模型参数,如一致,则可进入步骤6);
所述实测的测井数据是指利用测井仪器在井筒中实际测量的曲线数据,包括声波时差(DT)、横波声波时差(DTS)、密度(RHOB),其中,纵波速度为DT的倒数乘以106,横波速度为DTS的倒数乘以106
所述二者是否一致是指同一时间状态标准下合成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与实际测量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在趋势以及数值范围上是否一致;
6)结合实测测井数据与油藏模型计算的各个开发时间段的变化率,将实测测井数据回归到地震数据采集时间点;
所述变化率是指以地震数据采集的时间点作为基础,计算别的时间点的油藏动态变化百分比;
所述回归是指以计算的变化率,对实测测井数据进行基于时间点的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油藏模型的测井数据历史回归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标定岩石物理模型中的各项参数包括岩石岩性、孔隙度、孔隙类型、孔隙流体、流体饱和度和频率,以及反应岩石中弹性性质的包括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及衰减的参数。
CN201410206546.2A 2014-05-16 2014-05-16 一种基于油藏模型的测井数据历史回归处理方法 Active CN1050896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6546.2A CN105089615B (zh) 2014-05-16 2014-05-16 一种基于油藏模型的测井数据历史回归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6546.2A CN105089615B (zh) 2014-05-16 2014-05-16 一种基于油藏模型的测井数据历史回归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9615A true CN105089615A (zh) 2015-11-25
CN105089615B CN105089615B (zh) 2018-11-20

Family

ID=54570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6546.2A Active CN105089615B (zh) 2014-05-16 2014-05-16 一种基于油藏模型的测井数据历史回归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89615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5761A (zh) * 2016-04-29 2016-09-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油气藏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93428A (zh) * 2016-12-22 2017-04-26 杭州瑞利声电技术公司 一种软件聚焦阵列侧向回控方法
CN107179545A (zh) * 2016-03-11 2017-09-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非线性avo反演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43896A (zh) * 2018-04-16 2018-10-1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基于断层遮挡的油藏含油高度定量评价方法
CN108825223A (zh) * 2018-06-22 2018-11-1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页岩地层的层理特征提取方法
CN110441817A (zh) * 2019-06-27 2019-11-12 西北大学 孔隙介质中基于4d pp-ps波反演ccus压力和饱和度变化的方法
CN111638642A (zh) * 2019-03-01 2020-09-08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三相分离器运行状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706318A (zh) * 2020-05-26 2020-09-2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低渗储层剩余油分布状况的方法
CN112965104A (zh) * 2021-02-24 2021-06-15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油气丛式井网井下微地震监控方法
CN114114411A (zh) * 2020-09-01 2022-03-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断层疏导性的定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7572503A (zh) * 2024-01-15 2024-02-20 湖北神龙工程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岩石波速测试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9130A (en) * 1989-09-29 1990-11-06 Scientific Software Intercomp, Inc. System for monitoring the changes in fluid content of a petroleum reservoir
US20020053430A1 (en) * 2000-06-19 2002-05-09 Curtis Michael P.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pplying time lapse VSP to monitor a reservoir
CN102508293A (zh) * 2011-11-28 2012-06-2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叠前反演的薄层含油气性识别方法
US20130032817A1 (en) * 2011-08-04 2013-0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ower amplifier
CN103422852A (zh) * 2012-05-24 2013-12-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井间气测值转换对比方法
CN103576196A (zh) * 2013-10-28 2014-02-12 西北大学 一种随压力变化的孔隙介质横波速度预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9130A (en) * 1989-09-29 1990-11-06 Scientific Software Intercomp, Inc. System for monitoring the changes in fluid content of a petroleum reservoir
US20020053430A1 (en) * 2000-06-19 2002-05-09 Curtis Michael P.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pplying time lapse VSP to monitor a reservoir
US20130032817A1 (en) * 2011-08-04 2013-0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ower amplifier
CN102508293A (zh) * 2011-11-28 2012-06-2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叠前反演的薄层含油气性识别方法
CN103422852A (zh) * 2012-05-24 2013-12-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井间气测值转换对比方法
CN103576196A (zh) * 2013-10-28 2014-02-12 西北大学 一种随压力变化的孔隙介质横波速度预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甘利灯等: "高含水油田地震油藏描述关键技术", 《石油勘探与开发》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9545A (zh) * 2016-03-11 2017-09-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非线性avo反演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75761A (zh) * 2016-04-29 2016-09-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油气藏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75761B (zh) * 2016-04-29 2018-11-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油气藏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93428A (zh) * 2016-12-22 2017-04-26 杭州瑞利声电技术公司 一种软件聚焦阵列侧向回控方法
CN106593428B (zh) * 2016-12-22 2019-12-27 杭州瑞利声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聚焦阵列侧向回控方法
CN108643896A (zh) * 2018-04-16 2018-10-1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基于断层遮挡的油藏含油高度定量评价方法
CN108825223A (zh) * 2018-06-22 2018-11-1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页岩地层的层理特征提取方法
CN108825223B (zh) * 2018-06-22 2021-10-2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页岩地层的层理特征提取方法
CN111638642A (zh) * 2019-03-01 2020-09-08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三相分离器运行状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441817A (zh) * 2019-06-27 2019-11-12 西北大学 孔隙介质中基于4d pp-ps波反演ccus压力和饱和度变化的方法
CN111706318A (zh) * 2020-05-26 2020-09-2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低渗储层剩余油分布状况的方法
CN111706318B (zh) * 2020-05-26 2023-08-2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低渗储层剩余油分布状况的方法
CN114114411A (zh) * 2020-09-01 2022-03-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断层疏导性的定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4114411B (zh) * 2020-09-01 2023-08-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断层疏导性的定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965104A (zh) * 2021-02-24 2021-06-15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油气丛式井网井下微地震监控方法
CN112965104B (zh) * 2021-02-24 2023-03-28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油气丛式井网井下微地震监控方法
CN117572503A (zh) * 2024-01-15 2024-02-20 湖北神龙工程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岩石波速测试方法
CN117572503B (zh) * 2024-01-15 2024-03-26 湖北神龙工程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岩石波速测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9615B (zh) 2018-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89615B (zh) 一种基于油藏模型的测井数据历史回归处理方法
CA2895549C (en) Fracturing and reactivated fracture volumes
CN106368691B (zh) 基于岩石物理地震信息三维异常孔隙压力预测方法
US7933750B2 (en) Method for defining regions in reservoir simulation
US20170145793A1 (en) Method For Modeling Stimulated Reservoir Properties Resulting From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
AU2013266805C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dicting rock strength
US10810331B2 (en) System for predicting induced seismicity potential resulting from injection of fluids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
US2014015103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wellbore fracture operations
CN103857876A (zh) 用于执行井眼压裂作业的系统和方法
US20150370934A1 (en) Completion design based on logging while drilling (lwd) data
CA2920884A1 (en) Formation stability modeling
NO342764B1 (no) Modellforenlig struktur rekonstruksjon for geomekanisk og petroleumsystemsmodellering
CN104252007A (zh) 一种相容性岩石物理建模方法
US20220163692A1 (en) Modeling and simulating faults in subterranean formations
Chang et al. Data assimilation of coupled fluid flow and geomechanics using the ensemble Kalman filter
WO2020153972A1 (en) Evaluating anisotropic effective permeability in rock formations having natural fracture networks
Taleghani et al. Post-treatment assessment of induced fracture networks
CN108665545A (zh) 录井参数三维地质模型建立方法
US20230204816A1 (en) Modeling methods for minimizing grid sensitivity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racture propagation
Gong et al. Application of multi-level and high-resolution fracture modeling in field-scale reservoir simulation study
Vo et al. Reservoir modeling and production history matching in a Triassic naturally fractured carbonate reservoir in Sichuan, China
CN113376692B (zh) 致密砂岩气水平井压裂改造方案优化方法及装置
Sosio et al. Integrated geological, fluid flow and geomechanical model of a geothermal field
US10460051B2 (en) Computationally-efficient modeling of viscous fingering effect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EOR) agent injected at multiple injection concentrations
McCarthy et al. Using geostatistical inversion of seismic and borehole data to generate reservoir models for flow simulations of Magnolia Field, deepwater Gulf of Mexic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