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6086B - 茶树害虫诱捕器 - Google Patents

茶树害虫诱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6086B
CN105076086B CN201510536541.0A CN201510536541A CN105076086B CN 105076086 B CN105076086 B CN 105076086B CN 201510536541 A CN201510536541 A CN 201510536541A CN 105076086 B CN105076086 B CN 1050760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r
housing
groove
power network
tra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365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76086A (zh
Inventor
徐健
谢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wu Hong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wu Hongyu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wu Hongyu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wu Hongyu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365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760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76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6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76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60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害虫诱捕器,包括:壳体,其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下部设置有收集口,顶部设置有一圆柱形的筒体,筒体中设置有第二通孔,筒体上设置有一对第一凹槽;电网,其设置在容置空间内;挡板,其设置在容置空间内;防堵装置,其由支撑面和第一凸起组成;第一支撑杆,其一端与支撑面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一手柄,第一支撑杆上与一对第一凹槽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对第二凸起,一对第二凸起设置为使得第一支撑杆向下运动时,一对第二凸起能沿着一对第一凹槽向下运动。本发明操作简单,可防止电网堵塞,节省了人力,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Description

茶树害虫诱捕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捕器,尤其涉及一种茶树害虫诱捕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茶树种植过程中对害虫的防治采用的是集中喷洒农药的方式,这种方式耗费人力,易污染环境,易造成农药残留及操作人员中毒等。
害虫的灯光诱杀技术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将具有趋光性的害虫引诱到灯体周围,然后再用一些物理或化学手段消灭这些聚集过来的害虫的技术。这种技术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消灭害虫不使用农药,不污染环境,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是现阶段绿色生产的手段之一。
害虫诱捕器是结合灯光诱杀技术研制出的防治害虫的装置,现有的诱捕器存在着电网易堵塞,导致无法正常工作,诱捕器无法根据茶树的生长调节高度等问题,诱捕器挂在树上,给树造成负担,不利于树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害虫的趋光特性,将害虫引诱至壳体内,由高压电网电击后顺着倾斜的挡板落入收集口进行收集,当电网堵塞后,防堵装置可将堵塞的电网网孔打通,使其继续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茶树害虫诱捕器,包括:
壳体,其为圆柱体形,所述壳体的中部沿其轴向方向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为圆柱体形,所述壳体的上底面与所述壳体的侧面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壳体的上部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壳体的下部设置有收集口,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一圆柱形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一圆柱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筒体之间沿所述筒体的轴向方向设置有一对第一凹槽,所述一对第一凹槽相对于所述筒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电网,其为圆形,所述电网的网孔为圆形,所述电网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电网的竖直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竖直高度,所述电网的直径与所述壳体的内径相等;
挡板,其为椭圆形,所述挡板呈倾斜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电网的底部,并与所述电网相隔一定距离,所述挡板在所述壳体底部的竖直投影的直径与所述壳体的内径相等,所述挡板上高度较低的一端与所述收集口连接;
防堵装置,其包括一圆形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支撑面位于所述电网的顶部,并与所述电网相隔一定距离,所述支撑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电网上的各个网孔一一相对的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为圆柱体形,所述第一凸起的直径小于所述电网的网孔的孔径,由所述支撑面和多个所述第一凸起组成所述防堵装置;
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上底面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手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与所述一对第一凹槽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对第二凸起,所述一对第二凸起设置为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向下运动时,所述一对第二凸起能沿着所述一对第一凹槽向下运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中,还包括:
LED光源,其设置在所述挡板的顶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中,还包括:
伸缩杆,其包括:
第二支撑杆,其为圆柱体形,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壁上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二凹槽上相对的两个侧面中的其中一个侧面上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
第三支撑杆,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内径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三支撑杆上沿其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的多个第三凸起,相邻的两个第三凸起间的间距与相邻的两个第三凹槽间的间距相等;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三凸起设置为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杆在所述第三支撑杆中上下移动时,所述第三凸起能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移动,所述第三凹槽设置为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杆在所述第三支撑杆中转动时,所述第三凸起能插入所述第三凹槽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中,还包括:
顶盖,其为内部中空的圆台形,所述顶盖的上底面的直径与所述壳体的外径相等,所述顶盖的上底面与所述壳体的上底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中,所述壳体的底部中央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为圆柱体形,所述第四凹槽的直径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插入所述第四凹槽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中,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间设置有一空隙α,0mm<α≤2mm。
优选的是,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中,所述筒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中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面的中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中,所述防堵装置由绝缘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中,所述防堵装置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害虫的趋光特性,将害虫引诱至壳体内,由高压电网电击后顺着倾斜的挡板落入收集口进行收集,当电网堵塞后,防堵装置可将堵塞的电网网孔打通,使其继续工作,从而杀灭更多的害虫。
本发明将伸缩杆插入地里以固定害虫诱捕器,无需挂在树上,随着树的生长,可通过伸缩杆调节害虫诱捕器的高度,使其处在适宜捕获害虫的高度,以便捕杀更多的害虫。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第二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第三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至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茶树害虫诱捕器,包括:
壳体100,其为圆柱体形,所述壳体100的中部沿其轴向方向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为圆柱体形,所述壳体100的上底面与所述壳体100的侧面可拆卸地连接,方便检修和更换部件,所述壳体100的上部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01,害虫在灯光的吸引下从第一通孔101进入壳体100内,所述壳体100的下部设置有收集口102,所述壳体100的顶部设置有一圆柱形的筒体110,所述筒体110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一圆柱形的第二通孔111,所述第二通孔111与所述筒体110之间沿所述筒体110的轴向方向设置有一对第一凹槽,所述一对第一凹槽相对于所述筒体11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电网120,其为圆形,所述电网120的网孔为圆形,所述电网120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电网120的竖直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通孔101的竖直高度,所述电网120的直径与所述壳体100的内径相等;
挡板130,其为椭圆形,所述挡板130呈倾斜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挡板130位于所述电网120的底部,并与所述电网120相隔一定距离,所述挡板130在所述壳体100底部的竖直投影的直径与所述壳体100的内径相等,所述挡板130上高度较低的一端与所述收集口102连接;
防堵装置140,其包括一圆形的支撑面141,所述支撑面141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支撑面141位于所述电网120的顶部,并与所述电网120相隔一定距离,所述支撑面141上设置有与所述电网120的网孔相对的第一凸起142,所述第一凸起142为圆柱体形,所述第一凸起142的直径小于所述电网120的网孔的孔径,由所述支撑面141和所述第一凸起142组成所述防堵装置140;
第一支撑杆150,所述第一支撑杆150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面1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5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100的上底面和所述第二通孔111,所述第一支撑杆150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手柄151,所述第一支撑杆150上与所述一对第一凹槽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对第二凸起152,所述一对第二凸起152设置为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150向下运动时,所述一对第二凸起152能沿着所述一对第一凹槽向下运动。
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中,还包括:
LED光源160,其设置在所述挡板130的顶部。
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中,还包括:
伸缩杆170,其包括:
第二支撑杆171,其为圆柱体形,所述第二支撑杆171的外壁上沿所述第二支撑杆171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二凹槽172,所述第二凹槽172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二凹槽172上相对的两个侧面中的其中一个侧面上沿所述第二支撑杆171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173;
第三支撑杆174,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所述第三支撑杆174的内径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71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三支撑杆174上沿其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172相对的多个第三凸起175,相邻的两个第三凸起175间的间距与相邻的两个第三凹槽173间的间距相等;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杆171的顶部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三凸起设置为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杆171在所述第三支撑杆174中上下移动时,所述第三凸起能在所述第二凹槽172内移动,所述第三凹槽173设置为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杆171在所述第三支撑杆174中转动时,所述第三凸起能插入所述第三凹槽173中。第二支撑杆171插入第三支撑杆174中,当第三凸起对着第二凹槽172时,第三凸起能在第二凹槽172内上下移动,因而,第二支撑杆171能在第三支撑杆174中上下移动,当移动到需要的高度时,转动第二支撑杆171,使第三凸起插入第三凹槽173中,此时即可固定第二支撑杆171和第三支撑杆174,使伸缩杆170实现伸缩的功能。
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中,还包括:
顶盖180,其为内部中空的圆台形,所述顶盖180的上底面的直径与所述壳体100的外径相等,所述顶盖180的上底面与所述壳体100的上底面固定连接。顶盖180具有防雨的作用。
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中,所述壳体100的底部中央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为圆柱体形,所述第四凹槽的直径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71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二支撑杆171的顶部插入所述第四凹槽中,以此固定和支撑壳体100。
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中,所述支撑面141与所述壳体100的内壁间设置有一空隙α,0mm<α≤2mm。能使支撑面141在壳体100内易于上下运动。
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中,所述筒体11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顶部中央,所述第一支撑杆150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面141的中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中,所述防堵装置140由绝缘材料制成。
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中,所述防堵装置140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本发明在使用时,利用害虫的趋光特性,将害虫引诱至壳体100内,害虫由高压电网120电击后顺着倾斜的挡板130落入收集口102进行收集,当电网120堵塞后,电网120停止通电,防堵装置140可将堵塞的电网120网孔打通,通电后使电网120继续工作。
电网120堵塞后,转动手柄151,使一对第二凸起152对着一对第一凹槽,第一支撑杆150向下移动,此时防堵装置140向下移动,使第一凸起142戳开电网120网孔中堵塞的害虫,害虫落至挡板130上进行收集,完毕后,提起手柄151,转动第一支撑杆150,使一对第二凸起152不对着一对第一凹槽,一对第二凸起152搁置在筒体110上,从而固定防堵装置140。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茶树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为圆柱体形,所述壳体的中部沿其轴向方向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为圆柱体形,所述壳体的上底面与所述壳体的侧面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壳体的上部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壳体的下部设置有收集口,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一圆柱形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一圆柱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筒体之间沿所述筒体的轴向方向设置有一对第一凹槽,所述一对第一凹槽相对于所述筒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电网,其为圆形,所述电网的网孔为圆形,所述电网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电网的竖直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竖直高度,所述电网的直径与所述壳体的内径相等;
挡板,其为椭圆形,所述挡板呈倾斜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电网的底部,并与所述电网相隔一定距离,所述挡板在所述壳体底部的竖直投影的直径与所述壳体的内径相等,所述挡板上高度较低的一端与所述收集口连接;
防堵装置,其包括一圆形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支撑面位于所述电网的顶部,并与所述电网相隔一定距离,所述支撑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电网上的各个网孔一一相对的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为圆柱体形,所述第一凸起的直径小于所述电网的网孔的孔径,由所述支撑面和多个所述第一凸起组成所述防堵装置;
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上底面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手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与所述一对第一凹槽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对第二凸起,所述一对第二凸起设置为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向下运动时,所述一对第二凸起能沿着所述一对第一凹槽向下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LED光源,其设置在所述挡板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伸缩杆,其包括:
第二支撑杆,其为圆柱体形,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壁上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二凹槽上相对的两个侧面中的其中一个侧面上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
第三支撑杆,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内径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三支撑杆上沿其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的多个第三凸起,相邻的两个第三凸起间的间距与相邻的两个第三凹槽间的间距相等;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三凸起设置为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杆在所述第三支撑杆中上下移动时,所述第三凸起能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移动,所述第三凹槽设置为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杆在所述第三支撑杆中转动时,所述第三凸起能插入所述第三凹槽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顶盖,其为内部中空的圆台形,所述顶盖的上底面的直径与所述壳体的外径相等,所述顶盖的上底面与所述壳体的上底面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中央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为圆柱体形,所述第四凹槽的直径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插入所述第四凹槽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间设置有一空隙α,0mm<α≤2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中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面的中部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装置由绝缘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装置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CN201510536541.0A 2015-08-28 2015-08-28 茶树害虫诱捕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760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6541.0A CN105076086B (zh) 2015-08-28 2015-08-28 茶树害虫诱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6541.0A CN105076086B (zh) 2015-08-28 2015-08-28 茶树害虫诱捕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6086A CN105076086A (zh) 2015-11-25
CN105076086B true CN105076086B (zh) 2017-06-20

Family

ID=54558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3654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76086B (zh) 2015-08-28 2015-08-28 茶树害虫诱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760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3650B (zh) * 2017-09-18 2020-09-01 成都市新都绿控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诱捕害虫设备
CN107926924B (zh) * 2017-11-20 2021-06-04 渭南师范学院 一种农业用超声波驱虫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20069Y (zh) * 2005-08-30 2006-09-27 马卫宏 吸尘器上的伸缩吸尘管
CN202524943U (zh) * 2012-04-27 2012-11-14 李晨 一种灭虫灯
CN103418510A (zh) * 2013-07-13 2013-12-04 张君贝 防堵无滴水花洒
CN203425942U (zh) * 2013-07-13 2014-02-12 柴盛海 防堵花洒
CN203675929U (zh) * 2013-12-30 2014-07-02 四川瑞进特科技有限公司 昆虫诱捕器
CN204467325U (zh) * 2015-03-25 2015-07-15 杭州莱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伸缩式化妆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59040A1 (en) * 2003-02-13 2004-08-19 Chen Chung Ming Mosquito trap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20069Y (zh) * 2005-08-30 2006-09-27 马卫宏 吸尘器上的伸缩吸尘管
CN202524943U (zh) * 2012-04-27 2012-11-14 李晨 一种灭虫灯
CN103418510A (zh) * 2013-07-13 2013-12-04 张君贝 防堵无滴水花洒
CN203425942U (zh) * 2013-07-13 2014-02-12 柴盛海 防堵花洒
CN203675929U (zh) * 2013-12-30 2014-07-02 四川瑞进特科技有限公司 昆虫诱捕器
CN204467325U (zh) * 2015-03-25 2015-07-15 杭州莱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伸缩式化妆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6086A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3013B (zh) 一种光诱电击杀和胶粘杀集成物理杀虫装置
CN105076086B (zh) 茶树害虫诱捕器
CN107969399B (zh) 一种多种单波段的诱虫灯管及其控制方法
KR101123138B1 (ko) 모기 유인 채집기
CN206333237U (zh) 一种太阳能杀虫灯
CN202603451U (zh) 一种甲虫诱捕器的引诱装置
CN107173353A (zh) 一种栽培大棚用害虫诱捕器
CN211861575U (zh) 一种昆虫野外采集盒
KR20190063011A (ko) 큐브형 포충기
US20170367313A1 (en) Crawling insect trap
CN210869531U (zh) 一种保护庄稼用的灭虫装置
CN211558541U (zh) 一种昼夜两用高效农林业害虫诱捕器
CN212014176U (zh) 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
CN211064733U (zh) 一种灭蝇装置
KR20130121688A (ko) 접촉 트랩
CN208657753U (zh) 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CN207531736U (zh) 一种农业用驱虫装置
CN207820903U (zh) 一种栽培大棚用害虫诱捕器
CN206402986U (zh) 一种无毒性园林用害虫诱捕灯
CN207151699U (zh) 一种高效蚊虫灭除装置
CN216821383U (zh) 一种基于红外线灭杀的杀虫器
CN110250133A (zh) 一种用于果园的可移动型的诱捕害虫的果园管理机器人
CN215380952U (zh) 一种植物保护用防逃杀虫箱
CN210406802U (zh) 一种用于农业的病虫害防治箱
CN216983259U (zh) 新型灭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 Jian

Inventor after: Xie Ping

Inventor before: Xu Ji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24

Address after: The four Temple Village Road three town 432814 Hubei province Dawu County Jia Bang

Applicant after: DAWU HONGY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2827 Hubei province Dawu County four Gu Zhen prosperity Street No. 26

Applicant before: Xie P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