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5995B - 一种斗米虫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斗米虫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5995B
CN105075995B CN201510624543.5A CN201510624543A CN105075995B CN 105075995 B CN105075995 B CN 105075995B CN 201510624543 A CN201510624543 A CN 201510624543A CN 105075995 B CN105075995 B CN 1050759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e
mysorethorn
cadelle
bucket
bucket cadel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245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75995A (zh
Inventor
叶军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6245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759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75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59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759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59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斗米虫养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斗米虫培育方法。一种斗米虫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云实树周围种植无花果;引入天牛幼虫;一年后在所述云实树上采摘即得所述斗米虫。本发明提供的斗米虫培育方法,通过在云实树周围种植无花果,由于天牛幼虫喜欢吃无花果,天然云实树自身寄生的天牛幼虫或外来引入的天牛幼虫就会在无花果上得以生长,然后天牛幼虫进入云实树,汲取云实树的树汁,生长得到斗米虫。该方法使斗米虫不断自动繁衍,整个过程中基本不用人工操作,只要按时进行采摘即可,得到的斗米虫身体饱满、透白、身长约6‑8公分,与原生野生斗米虫一样,按品质分类为上等斗米虫。

Description

一种斗米虫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斗米虫养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斗米虫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斗米虫,民间又称其为“汪汪浪虫”,因传说古时候人家拿一斗米换这么一条虫子,所以称为“斗米虫”。“斗米虫”的《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古代药典中均有记载,对小孩“疳积”引起的厌食、哭夜尿床等有特效,同时对发育迟缓、流口水、磨牙、痔疮和筋骨疼痛有效果,该虫被一直用在浙江民间偏方中。
斗米虫也被称作云实蛀虫、黄牛刺虫《浙江中医》,黄寮刺虫、天牛幼虫(《浙江天目山药植志》),云实蠢虫(江西《草药手册》),是寄生于豆科植物云实树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因传说古时候人家拿一斗米换这么一条虫子,所以称为“斗米虫”。
斗米虫自身缩蕴藏的神奇物质,是任何动植物本身缩无法比拟的。这种稀缺蛋白将是改变人体质的一种最好添加剂。经研究表明,该幼虫的活性蛋白具有神奇的药用和保健作用:
一、免疫特警
该幼虫的活性蛋白独含的抗菌肽成份,当肌体受损或病原微生物入侵时,抗菌肽快速跟踪、追求入侵者,抗菌肽就像免疫特警一样,用锐利的尖刀迎击“敌人”,在细菌、病毒的胞膜结构上凿出离子通道,使细菌胞膜结构破坏,引起细胞内水溶性物质外流,从而彻底杀死细菌。人类常食昆虫蛋白,就象给身体安上一道道屏障,百病难浸。
二、免疫清道夫
该幼虫的活性蛋白富含几丁质。几丁质是一切生物生命的重要支柱之一,被誉为继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之后的“第六生命营养要素”。它就像辛勤的园丁,在人体免疫系统内起着三调(双向免设调查节、调节PH值、调节荷尔蒙)、三排(排细胞和液有害物质、排重金属离子、排氧毒素)的作用,不断维护人体的内部环境。
三、免疫营养
该幼虫的活性蛋白富含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17种其他氨基酸,肽类物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强化营养,活化细胞,非常适合人体吸收,是天然的高级营养强化剂。
四、免疫修复
据CCTV报道,该幼虫的活性蛋白缩特有的防御是一种小分子蛋白,具有帮忙艾滋病人重建免疫系统的重要作用。
五、免疫激活
防抗菌肽、防御素外,昆虫活性蛋白还含外源性凝集素,它可以促进细胞相互粘接并抑制其增殖,不仅能使正常细胞更富活性,并能杀灭变异细胞,抵御病毒蔓延,激活免疫力,有效防治胃肠道炎症及各种感染性疾病。
现有的斗米虫偏方如下:
1、关于儿童:
治小儿疳积:一黄牛刺虫至二十条,焙研细未,不拘用量及次数,掺入粥内拌食。暂时忌吃不易消化食物。(《浙江中医》二天牛幼虫,焙干炒蛋食用(《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治小儿麻疹失透:天牛幼虫二条,捣碎,泡开水送服。
治筋骨痛:云实蠢虫,研未,每用二至三分,甜酒送服。
治小儿初生不乳:云实蠢虫,研未,每用一分,和人乳调匀,涂患儿口内。
2、关于成人
1)、肝腹水肝硬化:一天两餐,每餐4-6条。根据大小服用,早晚各一次,饭前服用。
2)、肾小球肾炎浮肿:一日三餐,每餐2-3条,饭前使用。
3)、血液病白细胞减少者:一天三餐,每餐4-6条。根据大小服用,早晚各一次,饭前服用。
4)、乳腺癌、食道癌、肠癌:一天三餐,每餐4-6条,根据大小服用,早晚各一次,饭前服用。
5)、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一日三餐,每餐2-3条,饭前服用。
6)、体质虚弱,提高机体免疫力:一日三餐,每餐2条,饭前服用。
7)、痛疖肿毒,痔疮、痱疹、皮肤湿疹:早晚各一次,捣碎外用。
8)、筋骨酸痛:一日三餐,每餐2-3条,饭前服用,用甜酒送服。
9)、对外伤出血、疮疡不敛、术后刀口愈合者;一日三餐,每餐2-3条,饭前服用。
10)、补肾壮阳:用20-30条活体虫浸泡2斤75度以上白酒中,一天三次,每次一两。
但中医表示,该虫确实有它独特的功效,但临床上,这种虫应用极少,功效缺少临床验证,毒副作用尚不可知,食用存在一定风险,所以在正规医院里,几乎没有用这种虫子配药。鉴于此,食用这种虫,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斗米虫的效果确实好,但容易与苏木树虫、柳树虫、松树虫、杨树虫、楠木树虫、象栗树虫、桑树虫、无花果虫、漆树虫、橘子树虫和青冈树虫等种类不同的昆虫混淆。因为不一样植物的虫,取食的营养成分和精华不一,所以虫的有效成分和药理功效也是截然不同的。
有捉虫经验的老人知道,只有在长倒刺的灌木树里面捉到的才是“斗米虫”,而捉这种虫子越来越困难,其价格也随之升高,可达到上百元一条。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斗米虫培育方法,该方法使斗米虫不断自动繁衍,整个过程中基本不用人工操作,只要按时进行采摘即可,得到的斗米虫身体饱满、透白、身长约6-8公分,与原生野生斗米虫一样,按品质分类为上等斗米虫。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斗米虫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云实树周围种植无花果;
引入天牛幼虫;
一年后在所述云实树上采摘即得所述斗米虫。
本发明提供的斗米虫培育方法,通过在云实树周围种植无花果,由于天牛幼虫喜欢吃无花果,天然云实树自身寄生的天牛幼虫或外来引入的天牛幼虫就会在无花果上得以生长,然后天牛幼虫进入云实树,汲取云实树的树汁,生长得到斗米虫。该方法使斗米虫不断自动繁衍,整个过程中基本不用人工操作,只要按时进行采摘即可,得到的斗米虫身体饱满、透白、身长约6-8公分,与原生野生斗米虫一样,按品质分类为上等斗米虫。
云实树之间有一定的间距,接受阳光的照耀,树体生长的更为茂盛,才能为幼虫提供更充足的营养。因此,为了保证天牛幼虫进入云实树后能更好的生长,汲取充足的养分,得到品质更高的斗米虫,优选地,所述云实树之间的距离为5-8m。如云实树之间的距离可以为5m、6m、7m、8m等等。
为了使天牛幼虫饱食后易于进入云实树进一步的生长,以得到斗米虫,优选地,海拔在100米以下,每亩云实树种植3-4棵无花果;
海拔在100米以上,每亩云实树种植10-15棵无花果。
以这种密度种植无花果既可满足天牛幼虫生长的需要,同时又不会对云实树造成损害。无花果一般随机均等分布种植,以便于无花果上的天牛幼虫进入云实树寄生,最终采摘得到斗米虫。
优选地,所述天牛幼虫通过以下方法引入:
在所述云实树之间种植桑叶树以吸引天牛,所述天牛产卵长成天牛幼虫。
通过在云实树之间种植桑叶树,自动引诱自然界存在的天牛在桑叶树上停留,并产卵,进而得到天牛幼虫;通过该方法引入天牛幼虫,可使整个系统形成自动繁衍的生物链,只需要人工定时采摘斗米虫即可,节约人力,且产出的斗米虫效率高,质量好。
为了提供足量的天牛幼虫,进一步地,每亩云实树种植1-2棵所述桑叶树。
云实树上有天然保护体(刺),会保护幼虫。天牛幼虫在云实树上1年左右就能生产成熟,得到斗米虫,但生长越久,品质越好,药效更高,尤以3-5年最佳。进一步地,所述天牛幼虫在所述云实树上寄生1-5年后即可采摘得到所述斗米虫。优选地,所述天牛幼虫在所述云实树上寄生3-5年后即可采摘得到所述斗米虫。而时间更久,则斗米虫变为斗米虫飞蛾飞走。
天牛幼虫在云实树上贮藏,天牛幼虫会对云实树的生长造成破坏,当云实树驻虫比较厉害时,如云实树主树干上有虫眼时,一般再生长一年即可将整棵树锯掉,重新种植云实树。若云实树的主树干没有虫眼,云实树的树龄可用年限为15年。
优选地,采摘的时间在大寒至清明时段。该时段斗米虫集中在一处,易于采摘,并且采摘得到的斗米虫品质高。
为了防止采摘斗米虫对云实树造成的损伤,进一步地,所述斗米虫在云实树上有虫眼位进行采摘。一棵云实树能采摘7个斗米虫以上,一般为8-12个。
由于高大的树木会遮挡阳光的照射,影响云实树的生长,因此,其周围不要种植高大的树木,朝阳种植,生长过程中保持全面光照,云实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才能生长的更为茂盛,树体的营养成分高,充分的为幼虫提供营养,使得到的斗米虫品质更优越。优选地,每棵所述云实树在生长过程中均保持阳光照射。
为了得到更多量以及质量更优的斗米虫,在斗米虫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预防其天敌的侵入,进一步地,斗米虫在生长过程中预防天敌蚂蚁类。另外,菅和苎麻类植物的生长会影响云实树的生长,因此,在所述云实树之间避免菅和苎麻类植物的生长。预防天敌蚂蚁类可通过提前喷药或抹药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斗米虫培育方法,通过在云实树周围种植无花果,由于天牛幼虫喜欢吃无花果,天然云实树自身寄生的天牛幼虫或外来引入的天牛幼虫就会在无花果上得以生长,然后天牛幼虫进入云实树,汲取云实树的树汁,生长得到斗米虫。
(2)本发明提供的斗米虫培育方法,在云实树之间种植桑叶树,自动引诱自然界存在的天牛在桑叶树上停留,并产卵,进而得到天牛幼虫,天牛幼虫借助大自然不断自动繁衍,形成生物链,整个过程中基本不用人工操作,只要按时进行采摘即可,得到的斗米虫身体饱满、透白、身长约6-8公分,与原生野生斗米虫一样,按品质分类为上等斗米虫。
(3)本发明还限定了无花果的种植密度,以既可满足天牛生长的需要,同时又不会对云实树造成损害。
(4)本发明还限定了云实树之间的距离,每棵云实树在生长过程中均保持阳光照射,并在云实树之间避免菅和苎麻类植物的生长,,以使云实树生长的更旺盛,从而为斗米虫提供更丰富的营养,得到的斗米虫品质更高。
(5)本发明还限定了斗米虫的采摘时间以及采摘时段,以便于采摘,节约人工成本,且采摘得到的斗米虫品质高。
(6)本发明还限定了再斗米虫在生长过程中预防天敌蚂蚁类,以得到更多量以及质量更优的斗米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一种斗米虫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云实树以间距为5m种植,云实树周围不能有高大树木,以使得每棵云实树在生长过程中保持阳光照射,云实树之间避免菅和苎麻类植物的生长;
海拔在100米以下,每亩云实树均等种植4棵无花果;
人工引入天牛幼虫;
斗米虫在生长过程中预防天敌蚂蚁类;
一年后于大寒至清明时段在云实树上采摘,采摘的地方为云实树虫眼位的地方,每棵云实树平均采摘7只斗米虫;
以后每年可循环采摘得到斗米虫。
得到的斗米虫身体饱满、透白、身长约6-8公分,与原生野生斗米虫一样,按品质分类为上等斗米虫。
实施例2
一种斗米虫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云实树以间距为7m种植,云实树周围不能有高大树木,以使得每棵云实树在生长过程中保持阳光照射,云实树之间避免菅和苎麻类植物的生长;
海拔在100米以下,每亩云实树均等种植4棵无花果;
每亩云实树种植1棵桑叶树,自动引诱自然界存在的天牛在桑叶树上停留,并产卵,进而得到天牛幼虫;
斗米虫在生长过程中预防天敌蚂蚁类;
3年后于大寒至清明时段在云实树上采摘,采摘的地方为云实树虫眼位的地方,每棵云实树平均采摘9只斗米虫;
以后每年均可循环采摘得到斗米虫。
得到的斗米虫身体饱满、透白、身长约6-8公分,与原生野生斗米虫一样,按品质分类为上等斗米虫。
实施例3
一种斗米虫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云实树以间距为8m种植,云实树周围不能有高大树木,以使得每棵云实树在生长过程中保持阳光照射,云实树之间避免菅和苎麻类植物的生长;
海拔在200米,每亩云实树均等种植10棵无花果;
每亩云实树种植1棵桑叶树,自动引诱自然界存在的天牛在桑叶树上停留,并产卵,进而得到天牛幼虫;
斗米虫在生长过程中预防天敌蚂蚁类;
4年后于大寒至清明时段在云实树上采摘,采摘的地方为云实树虫眼位的地方,每棵云实树平均采摘10只斗米虫;
以后每年均可循环采摘得到斗米虫。
得到的斗米虫身体饱满、透白、身长约6-8公分,与原生野生斗米虫一样,按品质分类为上等斗米虫。
实施例4
一种斗米虫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云实树以间距为7m种植,云实树周围不能有高大树木,以使得每棵云实树在生长过程中保持阳光照射,云实树之间避免菅和苎麻类植物的生长;
海拔在100米以下,每亩云实树均等种植3棵无花果;
每亩云实树种植1棵桑叶树,自动引诱自然界存在的天牛在桑叶树上停留,并产卵,进而得到天牛幼虫;
斗米虫在生长过程中预防天敌蚂蚁类;
2年后于大寒至清明时段在云实树上采摘,采摘的地方为云实树虫眼位的地方,每棵树平均采摘7只斗米虫;
以后每年均可循环采摘得到斗米虫。
得到的斗米虫身体饱满、透白、身长约6-8公分,与原生野生斗米虫一样,按品质分类为上等斗米虫。
实施例5
一种斗米虫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云实树以间距为8m种植,云实树周围不能有高大树木,以使得每棵云实树在生长过程中保持阳光照射,云实树之间避免菅和苎麻类植物的生长;
海拔在100米以下,每亩云实树均等种植3棵无花果;
每亩云实树种植1棵桑叶树,自动引诱自然界存在的天牛在桑叶树上停留,并产卵,进而得到天牛幼虫;
斗米虫在生长过程中预防天敌蚂蚁类;
3年后于大寒至清明时段在云实树上采摘,采摘的地方为云实树虫眼位的地方,每棵云实树平均采摘9只斗米虫;
以后每年均可循环采摘得到斗米虫。
得到的斗米虫身体饱满、透白、身长约6-8公分,与原生野生斗米虫一样,按品质分类为上等斗米虫。
实施例6
一种斗米虫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云实树以间距为6m种植,云实树周围不能有高大树木,以使得每棵云实树在生长过程中保持阳光照射,云实树之间避免菅和苎麻类植物的生长;
海拔在150米,每亩云实树均等种植15棵无花果;
每亩云实树种植2棵桑叶树,自动引诱自然界存在的天牛在桑叶树上停留,并产卵,进而得到天牛幼虫;
斗米虫在生长过程中预防天敌蚂蚁类;
4年后于大寒至清明时段在云实树上采摘,采摘的地方为云实树虫眼位的地方,每棵云实树平均采摘12只斗米虫;
以后每年均可循环采摘得到斗米虫。
得到的斗米虫身体饱满、透白、身长约6-8公分,与原生野生斗米虫一样,按品质分类为上等斗米虫。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Claims (6)

1.一种斗米虫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云实树周围种植无花果;
引入天牛幼虫;
一年后在所述云实树上采摘即得所述斗米虫;
所述云实树之间的距离为5-8m;
海拔在100米以下,每亩云实树种植3-4棵无花果;
海拔在100米以上,每亩云实树种植10-15棵无花果;
所述天牛幼虫通过以下方法引入:
在所述云实树之间种植桑叶树以吸引天牛,所述天牛产卵长成天牛幼虫;
每亩云实树种植1-2棵所述桑叶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米虫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牛幼虫在所述云实树上寄生1-5年后即可采摘得到所述斗米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斗米虫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牛幼虫在所述云实树上寄生3-5年后即可采摘得到所述斗米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斗米虫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摘的时间在大寒至清明时段。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斗米虫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棵所述云实树在生长过程中均保持阳光照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斗米虫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斗米虫在生长过程中预防天敌蚂蚁类,在所述云实树之间避免菅和苎麻类植物的生长。
CN201510624543.5A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斗米虫培育方法 Active CN1050759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4543.5A CN105075995B (zh)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斗米虫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24543.5A CN105075995B (zh)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斗米虫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5995A CN105075995A (zh) 2015-11-25
CN105075995B true CN105075995B (zh) 2017-10-31

Family

ID=54558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24543.5A Active CN105075995B (zh) 2015-09-25 2015-09-25 一种斗米虫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759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9069A (zh) * 2016-04-05 2016-09-07 蔡凤文 一种柴虫罐头
CN106508813B (zh) * 2016-11-01 2020-03-31 金华市森林之宝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云实蛀虫的仿野生繁殖方法
CN107821337A (zh) * 2017-11-23 2018-03-23 南宁市生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柴虫养殖箱
CN108634136A (zh) * 2018-06-01 2018-10-12 徐华潮 一种斗米虫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8853A (zh) * 2007-01-23 2008-07-3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松褐天牛人工饲养和传代方法及其幼虫人工饲料
CN101574075A (zh) * 2008-05-05 2009-11-1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及应用于防治栗山天牛的技术
CN104054634A (zh) * 2013-07-11 2014-09-24 叶卫邦 一种云实蛀虫的人工繁殖技术
CN104054920A (zh) * 2013-07-11 2014-09-24 叶卫邦 一种云实蛀虫的组方饲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1331A (ja) * 1993-07-16 1995-02-03 Haruo Nagai カブト虫の養殖方法と養殖用容器
JP2000197428A (ja) * 1999-01-07 2000-07-18 Rikimi:Kk 昆虫類の飼育装置及び飼育方法並びに飼育観察容器
KR100830400B1 (ko) * 2006-11-23 2008-05-20 이상현 장수풍뎅이 유충의 대량증식을 위한 실내사육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8853A (zh) * 2007-01-23 2008-07-3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松褐天牛人工饲养和传代方法及其幼虫人工饲料
CN101574075A (zh) * 2008-05-05 2009-11-1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山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繁殖及应用于防治栗山天牛的技术
CN104054634A (zh) * 2013-07-11 2014-09-24 叶卫邦 一种云实蛀虫的人工繁殖技术
CN104054920A (zh) * 2013-07-11 2014-09-24 叶卫邦 一种云实蛀虫的组方饲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淳安林下种植结出硕果;唐陆法等;《浙江林业》;20111215(第12期);第2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5995A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 Overview of sea cucumber farming and sea ranching practices in China
Baumberger A nutritional study of insect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microörganisms and their substrata
CN105994140A (zh) 一种生态养鸡的方法
KR101623744B1 (ko) 흰점박이꽃무지의 사료 조성물
CN106070083B (zh) 一种蜜蜂的高产养殖方法
CN106577486A (zh) 生态养鸡方法
CN105075995B (zh) 一种斗米虫培育方法
CN104920298B (zh) 种蛙温室管理方法
CN105900926A (zh) 一种生态养鹅的方法
KR20150045105A (ko) 혼합과당을 이용한 꿀벌의 영양사료 혼합설탕추출발효조성물 제조방법
CN108703010A (zh) 一种猴头菇林下仿野生种植方法
CN107213408A (zh) 一种黑猪皮肤炎症防治方法
CN106577536A (zh) 一种防草鱼肠炎病的养殖方法
CN108967349A (zh) 一种林麝人工饲养管理方法
CN108157289A (zh) 一种土鸡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8522427A (zh) 一种蜜蜂的养殖方法
CN104472432A (zh) 可去除德化黑鸡养殖过程中体内残留药物的养殖方法
CN106258282A (zh) 杏树下套种黄花菜的栽培方法
CN109329645A (zh) 一种生态养殖鸡饲料
CN107549108A (zh) 一种五黑鸡的养殖方法
CN101049161B (zh) 一种在太空基地环境中饲养蚕的方法
CN107432268A (zh) 一种菲牛水蛭工厂化仿生态高密度人工养殖方法
CN106070025A (zh) 一种青钱柳土鸡的饲养方法
CN104304649A (zh) 一种亲鲵培育混合饲料
CN103999690A (zh) 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