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69374B - 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69374B
CN105069374B CN201510477096.5A CN201510477096A CN105069374B CN 105069374 B CN105069374 B CN 105069374B CN 201510477096 A CN201510477096 A CN 201510477096A CN 105069374 B CN105069374 B CN 1050693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vate data
label
data
dialog box
intercep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770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69374A (zh
Inventor
金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Lianj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770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693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69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9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69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9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及系统,用于对带触屏操作的智能终端中的隐私数据进行拦截保护,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智能终端内确认的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在所述智能终端的数据出口处拦截带有标签的隐私数据。具体为:长按所述隐私数据直至弹出可进行为所述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操作的对话框;根据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别通过所述对话框在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属性后添加标签标识符并可通过所述对话框查看所述隐私数据是否添加对应标签,然后在2G/3G/4G网络出口、WiFi网络出口、蓝牙出口、NFC出口以及短消息网络出口拦截带有标签的隐私数据。本发明可以防止被标签的隐私数据在没有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泄露。

Description

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智能终端内的数据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物联网和智能手机,以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融合发展,智能手机在影响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会给用户带来困扰,智能机恶意软件和高危软件不断上升,隐私窃取类恶意软件已经呈现出迅猛上涨的趋势下。窃取的隐私信息除了用户地理位置、通讯录、短信、相册照片、录音视频等,还包括很多移动支付涉及的用户账号信息等。
市场上有很多的系统安全技术,怎么才能对用户隐私数据进行保护进行管控,市场上有很多技术,其中有数据流追踪控制是智能移动终端隐私防护,目前的数据流追踪控制方案为敏感隐私数据添加污点标签,监测安卓应用程序中处理隐私数据的指令运行,设定规则保证污点标签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有效传播,从而跟踪隐私数据的流向,直至数据流离开手机的各种渠道,防止隐私数据的非授权泄漏。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基于标签的安卓用户隐私泄露黑盒检测方法及系统,在该方法中奖检测步骤分为:1)对安卓用户终端创建用户隐私数据并将类别标签添加到所述用户隐私数据中;2)在安卓用户终端安装不少于一个待检测应用程序并触发所述待检测应用程序;3)在Internet,蓝牙,短消息网络出口检测所述应用程序向外发送的数据包中携带的类别标签;4)根据所述数据包中携带的类别标签判断隐私数据类别,记录结果。节省了大量指令分析和污点传播的时间,也避免了为应用程序所有指令中的变量和计算时的中间变量,同时节省了大量的内存开销。采用黑盒快速追踪的方式,在源头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数据添加类型特征标签,随后安装待检测应用程序,并自动触发应用行为,将数据在应用程序内部的所有处理过程视为黑盒,不予干涉,仅在网络信息出口处,拦截外传数据,检测出带有标签的数据包,判定应用程序向外发送何种隐私数据。这需要在系统中另外开辟大量内存,存储和传播数据源和中间数据的隐私标签,才能跟踪隐私数据流,检测出隐私数据。此种方式给计算资源本就受限的移动终端带来大量的性能消耗,不适合在手持终端设备中。
如何对这些隐私数据进行避免上述问题的快速拦截的方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拦截保护隐私数据占用大量的时间和内存开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用于对带触屏操作的智能终端中的隐私数据进行拦截保护,所述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包括:根据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智能终端内确认的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在所述智能终端的数据出口处拦截带有标签的隐私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根据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具体包括:长按所述隐私数据直至弹出可进行为所述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操作的对话框;根据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别通过所述对话框为所述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为所述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具体为:在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属性后添加标签标识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通过所述对话框查看所述隐私数据是否添加对应标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数据出口包括2G/3G/4G网络出口、WiFi网络出口、蓝牙出口、NFC出口以及短消息网络出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系统,用于对带触屏操作的智能终端中的隐私数据进行拦截保护,所述隐私数据拦截保护系统包括:标签添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智能终端内确认的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拦截模块,与所述标签添加模块相连,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的数据出口处拦截带有标签的隐私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标签添加模块包括:对话框单元,用于在长按所述隐私数据时弹出可进行为所述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操作的对话框;添加单元,与所述对话框单元相连,根据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别通过所述对话框为所述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标签添加模块中,在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属性后添加标签标识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通过所述对话框查看所述隐私数据是否添加对应标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数据出口包括2G/3G/4G网络出口、WiFi网络出口、蓝牙出口、NFC出口以及短消息网络出口。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隐私数据进行标签化操作,许多应用程序向外发送用户的隐私数据时,只需要在智能终端的数据出口处,建立对NFC,蓝牙,网络,短消息网络出口拦截标签化操作,防止用被标签的户隐私数据在没有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泄露。在本发明中不需要建立相应的隐私数据拦截分析系统,所以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拦截保护隐私数据占用大量的时间和内存开销的问题。本发明简单高效,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实施过程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的中隐私数据标签化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的中拦截隐私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发明的隐私数据拦截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隐私数据拦截保护系统
11 标签添加模块
111 对话框单元
112 添加单元
12 拦截模块
S11~S12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拦截保护隐私数据占用大量的时间和内存开销的问题。以下将详细阐述本发明的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及系统的原理及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理解本发明的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及系统。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及系统,利用标签化操作,对所有的隐私数据进行标签化操作,不需要建立相应的隐私数据拦截分析系统,只需要在智能机网络出口处,建立对NFC,蓝牙,网络,短消息网络出口拦截标签化操作,防止用被标签的户隐私数据在没有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泄露。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用于对带触屏操作的智能终端中的隐私数据进行拦截保护,在此,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信息处理,而且具有多媒体影音功能的电子设备,其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触屏终端等。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根据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智能终端内确认的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具体地,在执行步骤S11前,应确定智能终端中用户的隐私数据:用户在进行标签统计的时候,首先确定哪些是用户的隐私数据,因为在不同的用户对应的隐私的概念不一样,有的将网络访问记录,聊天记录视为隐私数据,有的将通话记录,短消息记录视为隐私数据。所以,具体哪些是用户的隐私数由用户自由确定。
对用户确定的隐私数据加上特殊标签:对获取的用户隐私数据,如果需要进行管控,就需要对隐私数据绩效加标签操作,本实施例中利用智能终端的方便特点,在相应的隐私数据上采用长按操作系统弹出相应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进行标签后操作,相应的标签信息就加到用户隐私信息上面。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具体包括:长按所述隐私数据直至弹出可进行为所述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操作的对话框;根据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别通过所述对话框为所述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
也就是说,在步骤S11中,首先应对相应的隐私数据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的标签化操作。在进行标签化操作的时候注意是针对相应的隐私数据的类进行的,具体如表1所示。
表1隐私数据分类和标签对应关系
隐私数据类别 相应类 隐私数据上标签创建
媒体信息(图片,音频,视频) Media,picture,Audio Meido_lable,Audio_lable
SD卡文件,文本 File Sdcard,EmmC File_lable
SMS,MMS短信材料 SMS,MMS SMS_lable,MMS_lable
联系人号码,消息 Contacts,message Contacts_lablemessage_lable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为所述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具体为:在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属性后添加标签标识符。通过所述对话框查看所述隐私数据是否添加对应标签。
步骤S12,在所述智能终端的数据出口处拦截带有标签的隐私数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数据接口处检查隐私数据上的特殊标签进行拦截:由于大部分用户隐私的数据是采用对媒体,文件的信息存储,在对用户隐私数据进行标签化处理后,在网络接口处对带有标签的数据进行拦截,没有带有标签的隐私数据不需要进行拦截。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出口包括单不限于2G/3G/4G网络出口、WiFi网络出口、蓝牙出口、NFC出口以及短消息网络出口。
本实施例的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通过在智能操作系统上,对相应的隐私数据进行确定,如果相应的隐私数据包括媒体文件,SD卡文件,已经相应的SMS,MMS短信彩信,联系人号码。在相应的隐私文件上长按,右键弹出,对相应的隐私数据进行标签化操作。这个时候就将相应的隐私数据进行了添加标签操作。在网络系统接口处,主要是NFC,蓝牙,短信彩信接口,网络接口主要针对标签的隐私数据进行拦截操作,如果相应的隐私数据没有标签操作,数据可以直接出去,如果已经加了标签化操作,相应的接口会提醒用户进行拦截。本实施例的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可以简化用户隐私数据管控操作,不去像以往方法对隐私数据管控进行分析行为操作,涉及指令涉及百条、千条、万条甚至更高的数量级采样,以往的方式将带来大量的时间和内存开销。在本实施例的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中许多应用程序向外发送用户的隐私数据时,只需要在智能终端网络出口处,建立对NFC,蓝牙,网络,短消息网络出口拦截标签化操作,防止被标签的户隐私数据在没有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泄露。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以下将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中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的实施过程。
一、如图3所示,首先进行隐私数据标签化操作:
1)确定隐私数据:智能终端中用户的隐私数据包括多媒体,联系人,用户关心的短信彩信,这些都是隐私数据。
2)对隐私数据进行长按操作,弹出对话框:智能系统在确定了隐私数据后,通过在隐私数据上进行长按操作系统弹出对话框,对话框中包括标签化操作选项。如果用户按下了标签化按钮后系统提示是否进行隐私数据是否标签化操作。
3)隐私数据是否已标签化操作:对隐私数据是否进行标签化判断,如果隐私数据没有标签化操作,接着继续执行下面的操作,否则隐私数据表示已经进行了标签化操作,不需要再进行标签后操作,结束。
4)隐私数据标签化操作:在判断用户隐私数据没有进行标签化操作后,启动相应的隐私数据标签化操作。
隐私数据标签化操作首先要对隐私数据进行分类,将隐私数据分为媒体信息(音频,视频,图片等)。我们知道媒体的media类有picture,Audio等媒体隐私信息,在对其进行标签化操作后,将相应的类进行序列化操作加入“*_lable”操作。这样一个用户隐私数据和用户隐私数据标签化操作后的比较区别就是,标签化操作后,隐私数据相应的类后面带有相应的“*_lable”标识符。这点不同于一般的加密操作,现有技术中很多采用对隐私数据调用加密算法对隐私数据进行加密操作,但是加密操作会浪费系统开销。
二、如图4所示,进行拦截标签化的隐私数据操作:
1)数据接口侦听检查外送的隐私数据:智能终端中之所以出现隐私数据泄露,无非通过相应的网络接口(数据接口)将用户的隐私数据进行泄露,如果我们采用方法,将相应的网络接口进行管控,那么就不存在相应的数据泄露。这里的网络接口主要包括无线外围接口进行管控(包括NFC,蓝牙,网络接口,短信彩信接口),在这些网络接口设置侦听操作隐私数据标签“*_lable”操作。
2)判断隐私数据的标签标识符,如果发现了隐私数据的标签,接着继续执行下面的操作3),如果没有发现到隐私数据的标签,接着继续执行下面的操作4)。
3)如果检查到用户隐私数据的标签,启动拦截操作,对相应的隐私数据进行拦截,智能终端弹出对话框让用户确认进行拦截操作。表示外围接口处有上次用户隐私数据的行为,这里由于采用了前期标签化操作,所有隐私数据可以被拦截。
4)由于前期没有对隐私数据进行标签化操作,所以智能终端认为该隐私数据不重要,没有必要进行标签化操作,网络外围接口对非用户隐私数据可行像普通的文件一样进行上传,下载操作而不去提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系统,用于对带触屏操作的智能终端中的隐私数据进行拦截保护,通过在智能操作系统上,对相应的隐私数据进行确定,如果相应的隐私数据包括媒体文件,SD卡文件,已经相应的SMS,MMS短信彩信,联系人号码。在相应的隐私文件上长按,右键弹出,对相应的隐私数据进行标签化操作。这个时候就将相应的隐私数据进行了添加标签操作。在网络系统接口处,主要是NFC,蓝牙,短信彩信接口,网络接口主要针对标签的隐私数据进行拦截操作,如果相应的隐私数据没有标签操作,数据可以直接出去,如果已经加了标签化操作,相应的接口会提醒用户进行拦截。
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隐私数据拦截保护系统1包括:标签添加模块11和拦截模块12。
标签添加模块11用于根据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智能终端内确认的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标签添加模块11中,在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属性后添加标签标识符。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标签添加模块11包括:对话框单元111和添加单元112。
对话框单元111用于在长按所述隐私数据时弹出可进行为所述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操作的对话框,可通过所述对话框查看所述隐私数据是否添加对应标签。
用户在进行标签统计的时候,首先确定哪些是用户的隐私数据,因为在不同的用户对应的隐私的概念不一样,有的将网络访问记录,聊天记录视为隐私数据,有的将通话记录,短消息记录视为隐私数据。所以,具体哪些是用户的隐私数由用户自由确定。
添加单元112与所述对话框单元111相连,根据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别通过所述对话框为所述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
对用户确定的隐私数据加上特殊标签:对获取的用户隐私数据,如果需要进行管控,就需要对隐私数据绩效加标签操作,本实施例中利用智能终端的方便特点,在相应的隐私数据上采用长按操作系统弹出相应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进行标签后操作,相应的标签信息就加到用户隐私信息上面。也就是说,在标签添加模块11中,首先应对相应的隐私数据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的标签化操作。在进行标签化操作的时候注意是针对相应的隐私数据的类进行的,具体如前所示的表1所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属性后添加标签标识符。通过所述对话框查看所述隐私数据是否添加对应标签。
拦截模块12与所述标签添加模块11相连,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的数据出口处拦截带有标签的隐私数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拦截模块12在数据接口处检查隐私数据上的特殊标签进行拦截:由于大部分用户隐私的数据是采用对媒体,文件的信息存储,在对用户隐私数据进行标签化处理后,在网络接口处对带有标签的数据进行拦截,没有带有标签的隐私数据不需要进行拦截。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出口包括但不限于2G/3G/4G网络出口、WiFi网络出口、蓝牙出口、NFC出口以及短消息网络出口。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隐私数据拦截保护系统1,以下将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中隐私数据拦截保护系统1的工作过程。
首先通过标签添加模块11进行隐私数据标签化操作:
对隐私数据进行长按操作,对话框单元111弹出对话框:智能系统在确定了隐私数据后,通过在隐私数据上进行长按操作系统弹出对话框,对话框中包括标签化操作选项。如果用户按下了标签化按钮后系统提示是否进行隐私数据是否标签化操作。对隐私数据是否进行标签化判断,如果隐私数据没有标签化操作,启动相应的隐私数据标签化操作。否则隐私数据表示已经进行了标签化操作,不需要再进行标签后操作,结束。在隐私数据标签化操作时:在判断用户隐私数据没有进行标签化操作后,隐私数据标签化操作首先要对隐私数据进行分类,将隐私数据分为媒体信息(音频,视频,图片等)。我们知道媒体的media类有picture,Audio等媒体隐私信息,在对其进行标签化操作后,通过添加单元112将相应的类进行序列化操作加入“*_lable”操作。这样一个用户隐私数据和用户隐私数据标签化操作后的比较区别就是,标签化操作后,隐私数据相应的类后面带有相应的“*_lable”标识符。这点不同于一般的加密操作,现有技术中很多采用对隐私数据调用加密算法对隐私数据进行加密操作,但是加密操作会浪费系统开销。
在完成隐私数据的标签化操作后,通过拦截模块12进行拦截标签化的隐私数据操作。拦截模块12在数据接口侦听检查外送的隐私数据:智能终端中之所以出现隐私数据泄露,无非通过相应的网络接口(数据接口)将用户的隐私数据进行泄露,如果我们将相应的网络接口进行管控,那么就不存在相应的数据泄露。这里的网络接口主要包括无线外围接口进行管控(包括NFC,蓝牙,网络接口,短信彩信接口),在这些网络接口设置侦听操作隐私数据标签“*_lable”操作。如果拦截模块12发现了隐私数据的标签,启动拦截操作,对相应的隐私数据进行拦截,智能终端弹出对话框让用户确认进行拦截操作。表示外围接口处有上次用户隐私数据的行为,这里由于采用了前期标签化操作,所有隐私数据可以被拦截。如果拦截模块12没有发现到隐私数据的标签,是由于前期没有对隐私数据进行标签化操作,所以智能终端认为是用户认为该隐私数据不重要,没有必要进行标签化操作,网络外围接口对非用户隐私数据可行像普通的文件一样进行上传,下载操作而不去提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将隐私数据进行标签化操作,许多应用程序向外发送用户的隐私数据时,只需要在智能终端的数据出口处,建立对NFC,蓝牙,网络,短消息网络出口拦截标签化操作,防止用被标签的户隐私数据在没有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泄露。在本发明中不需要建立相应的隐私数据拦截分析系统,所以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拦截保护隐私数据占用大量的时间和内存开销的问题。本发明简单高效,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用于对带触屏操作的智能终端中的隐私数据进行拦截保护,其特征在于:所述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智能终端内确认的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
在所述智能终端的数据出口处拦截带有标签的隐私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具体包括:
长按所述隐私数据直至弹出可进行为所述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操作的对话框;根据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别通过所述对话框为所述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具体为:在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属性后添加标签标识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对话框查看所述隐私数据是否添加对应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出口包括2G/3G/4G网络出口、WiFi网络出口、蓝牙出口、NFC出口以及短消息网络出口。
5.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系统,用于对带触屏操作的智能终端中的隐私数据进行拦截保护,其特征在于:所述隐私数据拦截保护系统包括:
标签添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别为所述智能终端内确认的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
拦截模块,与所述标签添加模块相连,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的数据出口处拦截带有标签的隐私数据;
所述标签添加模块包括:
对话框单元,用于在长按所述隐私数据时弹出可进行为所述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操作的对话框;
添加单元,与所述对话框单元相连,根据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别通过所述对话框为所述隐私数据添加对应标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私数据拦截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标签添加模块中,在所述隐私数据的类属性后添加标签标识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私数据拦截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对话框查看所述隐私数据是否添加对应标签。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私数据拦截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出口包括2G/3G/4G网络出口、WiFi网络出口、蓝牙出口、NFC出口以及短消息网络出口。
CN201510477096.5A 2015-08-06 2015-08-06 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50693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7096.5A CN105069374B (zh) 2015-08-06 2015-08-06 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7096.5A CN105069374B (zh) 2015-08-06 2015-08-06 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9374A CN105069374A (zh) 2015-11-18
CN105069374B true CN105069374B (zh) 2018-02-13

Family

ID=54498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7096.5A Active CN105069374B (zh) 2015-08-06 2015-08-06 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693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4529A (zh) * 2019-06-24 2019-10-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音频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5459A (zh) * 2015-12-29 2016-06-0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移动终端
EP3381211B1 (en) * 2016-02-26 2021-08-11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Device privacy protection
CN105956489B (zh) * 2016-04-29 2019-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956486B (zh) * 2016-04-29 2019-03-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180202B (zh) * 2017-05-10 2019-11-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信息流标签的Web用户隐私保护系统和方法
US11531703B2 (en) * 2019-06-28 2022-12-20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Determining data categorizations based on an ontology and a machine-learning mode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2047B2 (en) * 2000-11-13 2008-01-22 Digital Doors, Inc. Data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associated with data mining
CN103309808A (zh) * 2013-06-13 2013-09-18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基于标签的安卓用户隐私泄露黑盒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3327183A (zh) * 2013-06-13 2013-09-25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基于标签的安卓用户隐私数据黑盒防护方法及系统
CN103729595A (zh) * 2014-01-02 2014-04-16 东南大学 一种Android应用程序隐私数据泄露离线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2047B2 (en) * 2000-11-13 2008-01-22 Digital Doors, Inc. Data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associated with data mining
CN103309808A (zh) * 2013-06-13 2013-09-18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基于标签的安卓用户隐私泄露黑盒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3327183A (zh) * 2013-06-13 2013-09-25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基于标签的安卓用户隐私数据黑盒防护方法及系统
CN103729595A (zh) * 2014-01-02 2014-04-16 东南大学 一种Android应用程序隐私数据泄露离线检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4529A (zh) * 2019-06-24 2019-10-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音频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9374A (zh) 2015-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9374B (zh) 一种隐私数据拦截保护方法及系统
US1042536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server,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4144110B (zh) 推送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4217164B (zh) 智能移动终端恶意软件的检测方法与装置
CN102752730B (zh) 消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27183B (zh) 基于标签的安卓用户隐私数据黑盒防护方法及系统
EP2680182B1 (en)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to monitor a baseband processor in relation to the actions on an application processor
CN105117643B (zh) 一种处理弹窗的方法及装置
WO2014198171A1 (zh) 基于标签的安卓用户隐私泄露黑盒检测方法及系统
US20140004829A1 (en)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to monitor a baseband processor in relation to the actions on an applicaton processor
CN103886025B (zh) 网页中图片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4933207B (zh) 应用程序中用户行为数据的获取方法和系统
CN103544435A (zh) 防止偷拍的方法与装置
CN109190369A (zh) 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506637A (zh) 信息展示方法和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462973A (zh) 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的动态恶意行为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4253714A (zh) 监控方法、系统、浏览器及服务器
CN103699835B (zh) 一种面向Android系统资源的访问控制方法
CN107872555A (zh) 通话录音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79561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
CN106790926A (zh) 一种联系人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11818469B (zh) 呼叫方法、呼叫装置、电子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7679563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
CN10509427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559211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审计预警分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5

Address after: Room 10242, No. 260, Jiangshu Road, Xixing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j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616 Shanghai city Songjiang District Sixian Road No. 3666

Patentee before: Phicomm (Shangha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6

Address after: 5 / F, block C, outsourcing service building, 301 Hanzhongmen street, Gulo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after: Nanjing Junya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242, No. 260, Jiangshu Road, Xixing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Jij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5

Address after: 313000 room 1019, Xintiandi commercial office, Yishan street, Wuxing District, Huzhou, Zhejiang, China

Patentee after: Huzhou YingLi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 / F, block C, outsourcing service building, 301 Hanzhongmen street, Gulo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Junya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5

Address after: Room 2007, No. 93, Hubin East Road, Simi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Patentee after: Xiamen Lianj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000 room 1019, Xintiandi commercial office, Yishan street, Wuxing District, Huzhou, Zhejia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Huzhou YingLi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