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68610B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68610B
CN105068610B CN201510526806.9A CN201510526806A CN105068610B CN 105068610 B CN105068610 B CN 105068610B CN 201510526806 A CN201510526806 A CN 201510526806A CN 105068610 B CN105068610 B CN 1050686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ulating device
electronic equipment
parameter
processor
noumen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68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68610A (zh
Inventor
许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2680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686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68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8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68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8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可形变的第一本体;图像采集装置;M个调节装置;其中,当设置所述M个调节装置的第一区域未发生形变时,所述M个调节装置处于第一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M个调节装置无法被操作;当所述第一区域发生形变时,带动所述M个调节装置处于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M个调节装置能够被操作,所述M个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第一参数。本发明提供上述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因受电子设备空间限制,导致图像采集装置的硬件配置较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安装了图像采集单元的电子设备,如安装相机的智能手机,能够方便人们随时随地拍照和摄像。带有摄像功能的电子设备出现后,逐渐代替传统的相机,成为了人们拍照的首选设备。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尽管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是为了携带方便、外形美观,电子设备做的越来越薄,图像采集装置受电子设备的空间限制被压缩到电子设备的内部。因为电子设备内部空间有限,所以图像采集装置的硬件设计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比如:光圈装置不能调节光圈的大小,调焦装置只能进行数码对焦。如此一来,当电子设备需要提高图像拍摄质量时,不能通过增加硬件配置的方式,只能在现有的硬件和软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即通过提高现有的硬件配置,例如提高图像采集装置的像素,或者提高相关软件的图像处理能力,例如数码对焦技术。硬件配置的安装受电子设备的空间限制会影响图像的拍摄效果,不能满足用户对高质量摄影的追求,影响用户体验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因受电子设备空间限制,导致图像采集装置的硬件配置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可形变的第一本体;
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上;
M个调节装置,所述M个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面上,所述M个调节装置的中心点重合,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当设置所述M个调节装置的第一区域未发生形变时,所述M个调节装置处于第一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M个调节装置无法被操作;当所述第一区域发生形变时,带动所述M个调节装置处于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M个调节装置能够被操作,所述M个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第一参数。
可选的,所述M个调节装置包括:
调焦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焦距。
可选的,所述调焦装置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连接,通过操作所述调焦装置带动所述镜头移动,以调整所述焦距。
可选的,所述M个调节装置包括:
光圈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进光量。
可选的,所述光圈装置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光圈连接,通过操作所述光圈装置改变所述光圈的大小,进而改变所述进光量。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本体内;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本体内,与所述处理器、所述M个调节装置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M个调节装置被调节时的第二参数的第二参数值,并将所述第二参数值发送到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参数值确定所述第一参数的值为第一参数值,并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将所述第一参数的值调整为所述第一参数值。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输入装置以及处理器;
其中,在所述输入装置检测获得用于调节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所述第一参数的调节操作信息时,将所述调节操作信息发送到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调节操作信息调节所述第一参数。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处理器;
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本体内,与所述处理器、所述M个调节装置连接,用于锁定所述M个调节装置;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M个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面间处于共面状态,且检测到对所述锁定装置进行的开启操作时,控制所述锁定装置锁住所述M个调节装置;当所述M个调节装置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区域发生形变带动所述M个调节装置发生相应的形变,使得所述M个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本体间保持在所述共面状态。
可选的,当所述M个调节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M个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面共面。
通过本发明中的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或多个实施例,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本体的第一区域上设置M个调节装置,当第一区域发生形变时带动M个调节装置的状态变为可操作的状态,使得用户可以通过M个调节装置调节图像采集装置的第一参数。进一步,当第一区域未发生形变时,M个调节装置处于无法被操作的状态,保证了电子设备的携带方便和外形美观。可见,本申请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因受电子设备空间限制,导致图像采集装置的硬件配置较低的技术问题,通过增加调节装置有效提高了电子设备在空间有限的情况有效实现了提高硬件配置的技术效果。
2、由于本申请的M个调节装置包括调焦装置,即:通过操作调焦装置带动镜头移动,便能够调整焦距的设计,实现了通过灵活调节焦距,以实现对图像的视角、远近、大小、透视关系等进行灵活调节的技术效果。
3、由于本申请的M个调节装置包括光圈装置,所以,通过操作光圈装置就能改变光圈的大小,进而改变进光量的设计;同时,通过调节光圈装置还可以改变图像的景深,比如将背景虚化或将背景清晰化。由此可知,本申请通过采用灵活可调节的光圈装置的设计能够实现灵活调节进光量和图像景深的技术效果。
4、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了通过传感器去获取M个调节装置被调节时的第二参数的第二参数值,并将第二参数值发送到处理器;处理器根据第二参数值确定第一参数的值为第一参数值,并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将第一参数的值调整为第一参数值的设计,即,在本申请中,当用户通过机械调节的方式调节M个调节装置的第二参数时,处理器获取第二参数并根据第二参数值以软件调节方式确定图像采集装置的第一参数值。所以,本申请具有通过机械调节和软件调节相结合的调节方式实现丰富图像拍摄方式的技术效果。
5、本申请采用的在输入装置检测获得用于控制M个调节装置的调节操作信息时,处理器根据调节操作信息调节M个调节装置,进而调节图像采集装置的第一参数的设计,使得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具有自动调节第一参数,进而改变图像拍摄效果的技术效果。
6、由于在本申请中,当M个调节装置与第一面间处于共面状态,且检测到对锁定装置进行的开启操作时,可以通过控制锁定装置锁住M个调节装置;当M个调节装置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区域发生形变带动M个调节装置发生相应的形变,使得M个调节装置与第一本体间保持在共面状态,可见,在本申请中,通过将M个调节装置锁定,可以使M个调节装置与第一本体间保持在共面状态,进而使电子设备具有保持外观美观及便于携带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未发生形变时的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图像采集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发生形变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M个调节装置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M个调节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方框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传感器的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方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因受电子设备空间限制,导致图像采集装置的硬件配置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可形变的第一本体;图像采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第一本体上;M个调节装置,M个调节装置设置在第一本体的第一面上,M个调节装置的中心点重合,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当设置M个调节装置的第一区域未发生形变时,M个调节装置处于第一状态,在第一状态下,M个调节装置无法被操作;当第一区域发生形变时,带动M个调节装置处于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下,M个调节装置能够被操作,M个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图像采集装置的第一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中,在第一本体的第一区域上设置M个调节装置,当第一区域发生形变时带动M个调节装置的状态变为可操作的状态,使得用户在拍摄图像时,可以通过M个调节装置直接对图像采集装置的第一参数进行手动调节,进而获取用户所需要的图像拍摄效果。进一步,当第一区域未发生形变时,M个调节装置处于无法被操作的状态,保证了电子设备的携带方便和外形美观。可见,本申请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因受电子设备空间限制,导致图像采集装置的硬件配置较低的技术问题,通过增加调节装置有效提高了电子设备在空间有限的情况有效实现了提高硬件配置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指手机、PAD(平板电脑)等等不同的电子设备,对于所述电子设备具体是什么样的设备本发明不做限制,只要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即可。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在不做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可形变的第一本体101;
图像采集装置102,所述图像采集装置102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101上;
M个调节装置103,所述M个调节装置103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101的第一面上,所述M个调节装置103的中心点重合,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当设置所述M个调节装置103的第一区域未发生形变时,所述M个调节装置103处于第一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M个调节装置103无法被操作;当所述第一区域发生形变时,带动所述M个调节装置103处于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M个调节装置103能够被操作,所述M个调节装置103用于调节所述图像采集装置102的第一参数。
具体来讲,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形变的第一本体101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主体部分,包括外壳、显示屏和内部的电子器件与集成。其中,第一本体101可发生形变,第一本体101的外壳和显示屏的材料为柔性玻璃、柔性塑料或者柔性的玻璃塑料混合物,内部的电子器件与集成的材料也是柔性的。第一本体101在受到外力时可进行各种类型的形变,或者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自动进行相应的形变,例如第一本体101的一角、一部分或者整个部分进行曲线式、卷曲式、褶皱式或隆起式的形变。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使第一本体101产生形变,本申请不做限定。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图像采集装置102设置在第一本体101背面的中上方,在实际应用中,具体的设置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中,图像采集装置102由不同的部件组成,例如图2所示,图像采集装置102包括图像传感器201、镜头202、光圈203和快门204。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图像传感器201是一种能够感受光学图像信息并将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广泛使用的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hargeCoupled Device,CCD),另外一种是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CMOS),两者都是利用感光二极管进行光电转换,将图像转换为数字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镜头202是图像采集装置102最主要的光学部件,起到成像的作用,其中镜头202包括多个镜片,使景物成倒象聚焦在图像传感器201上。为了使不同位置的被摄物体成像清晰,镜头202中的不同镜片可以前后移动进行调焦,从而把被摄物体尽可能清晰、准确的还原。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镜头202不但可以设计为潜望式镜头,还可以设计成伸缩式镜头。潜望式镜头把调焦镜头所需的深度转为垂直或横置方式,来达到缩减电子设备机身厚度的目的,使用潜望式镜头的图像采集装置102在调焦时镜头并不向外伸出。伸缩式镜头在拍摄图像时可以像单反相机一样伸出机身,可伸缩的镜头可以实现快速调焦,并且图像采集装置不会被遮挡光线和视角,可以提高图像拍摄质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圈203和快门204用于控制进光量,具体地,为了使亮暗不同的拍摄对象在图像传感器201上获得正确的进光量,一方面需要通过光圈203调节进入镜头202的光线的强弱,另外一方面需要通过快门204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
光圈203是装在镜头202里可以调节光孔大小的金属叶片装置,通过改变金属叶片的间隙可以调节光圈203的大小,进而控制图像传感器201的进光量。
快门204是从时间上控制图像传感器201进光量的装置,其作用是通过调节快门204启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图像传感器201的进光量。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M个调节装置103,可以是一个调节装置,也可以是多个调节装置,具体地,M个调节装置103设置在第一本体101的第一面上,当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时,M个调节装置103可以设置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的背面的图像采集装置102的周围区域上。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M个调节装置103与图像采集装置102套设在一起,即M个调节装置103的M个中心点不但自身重合,并且与图像采集装置102的中心点重合。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如图1所示,当第一本体101上设置M个调节装置103的第一区域设置没有发生形变时,M个调节装置103处于第一状态,在第一状态下M个调节装置103无法被操作。例如,在电子设备的中上方安装了图像采集装置102和M个调节装置103,当电子设备处于自然的直板状态,并没有进行任何形变时,在该状态下,M个调节装置103也没有进行形变,即M个调节装置103处于第一状态。再例如,M个调节装置103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中上方,当电子设备的一角或者下半部分进行形变时,第一本体101上设置M个调节装置103的第一区域并未发生形变,在该情况中,M个调节装置103也处于第一状态。其中,在第一状态下,M个调节装置103与第一本体101完全啮合在一起,并处于一个平面上,用手摸起来是平坦的,所以在第一状态下,M个调节装置103无法被操作,实现了电子设备的携带方便和外形轻薄美观的特性。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当第一区域发生形变时,带动M个调节装置103处于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下,M个调节装置103能够被操作,M个调节装置103用于调节图像采集装置102的第一参数。举例来说,如果M个调节装置103的材料不是柔性材料,当第一区域进行形变时,M个调节装置103并不进行形变,如此一来,M个调节装置103会从第一区域中凸显出来。再例如,当M个调节装置103的材料是柔性材料时,第一区域发生形变可以带动M个调节装置103进行形变,当第一本体101和M个调节装置103的柔性材料的材质不同时,或者两者受外界作用力不同时,或者两者的啮合较松时,则第一本体101和M个调节装置103进行的形变不同,使得M个调节装置103也会从第一区域中凸显出来。当M个调节装置103从第一区域中凸显出来后,M个调节装置103处于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下,M个调节装置103能够被操作,即用户可以调节M个调节装置103,进而可以调节图像采集装置102第一参数。其中,第一参数包括图像采集装置102的镜头202的焦距和光圈203的光圈值。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安装了用户可进行操作的M个调节装置103,进而调节图像采集装置102的第一参数,进一步,当第一区域未发生形变时,M个调节装置103处于无法被操作的状态,保证了电子设备的携带方便和外形美观。可见,本申请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因受电子设备空间限制,导致图像采集装置102的硬件配置较低的技术问题,通过增加调节装置有效提高了电子设备在空间有限的情况有效实现了提高硬件配置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M个调节装置103包括调焦装置301,用于调节图像采集装置102的镜头202的焦距。调焦装置301与镜头202连接,当调节调焦装置301时带动镜头202中多个镜片的移动,以调整图像采集装置102的第一参数中的焦距。
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调焦装置301包括变焦环401和/或对焦环402,变焦环401和对焦环402的中心点重合,并与图像采集装置102的镜头202连接。其中,变焦环401的作用是通过调节镜头202中多个镜片的相对位置来改变图像采集装置102的焦距,进而调节拍摄图像的视角、被摄主体的大小、各个主体间的透视关系,即通过镜头202中的镜片的移动来放大或缩小被拍摄物体,把被拍摄物体拉近或拉远。对焦环402的作用是通过改变成像最清晰的平面到镜头202的距离来获取清晰的图片,即:当取景器里的画面很是模糊的时候,调节对焦环402可以使焦点变清晰,保证被摄主体是清晰的。由于本申请的M个调节装置103包括调焦装置301,即:通过操作调焦装置301带动镜头202移动,便能够调整焦距的设计,实现了通过灵活调节焦距,以实现对图像的视角、远近、大小、透视关系等进行灵活调节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M个调节装置103包括光圈装置302,用于调节图像采集装置102的进光量。其中,光圈装置302与图像采集装置102中的光圈203连接,通过调节光圈装置302可以改变光圈203的大小,进而改变图像采集装置102的第一参数的进光量。
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光圈装置302为M个调焦装置中的光圈环403,与图像采集装置102的光圈203连接,光圈环403上面标有数值,表示不同的光圈203大小。其中,数字越小,则光圈203叶片的间隙越大,通过镜头202进入到图像传感器201上的光线就越多,拍出的照片也就越亮。数字越大,光圈203叶片的间隙越小,通过镜头202进入到图像传感器201上的光线就越少,拍出的照片就越暗。但是,当进光量不合适时均可以通过改变快门204的启闭时间做补偿,光圈203和快门204相配合来控制图像传感器201的进光量,使最终的进光量正常。由于本申请的M个调节装置包括光圈装置,所以,通过操作光圈装置就能改变光圈的大小,进而改变进光量的设计;同时,通过调节光圈装置还可以改变图像的景深,比如将背景虚化或将背景清晰化。由此可知,本申请通过采用灵活可调节的光圈装置的设计能够实现灵活调节进光量和图像景深的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M个调节装置调节图像采集装置102的第一参数有多种实现方式,以下将进行详细的描述,在实际运用中,不限于以下四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机械的方式调节图像采集装置102,即:用户通过手动调节的方式调节M个调节装置103,进而调节图像采集装置102的第一参数。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用户需要调节M个调节装置103时,首先弯曲第一本体101上安装M个调节装置103的第一区域,用户可以通过手动掰动第一本体101的方式,也可以选择屏幕中的图像拍摄界面的操作项,使电子设备的第一区域进行自动弯曲。当第一区域弯曲后,M个调节装置103在第一本体101上凸显出来,用户调节M个调节装置103的变焦环401、对焦环402和光圈环403的旋转角度的大小,相应的可以调节图像采集装置102的第一参数中的焦距和进光量。
具体来说,用户拍摄图像时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的图像拍摄效果来调节M个调节装置103,例如,用户需要拍摄较远的景物时,可以通过手动旋转的方式来调节在第一本体101上凸显出来的变焦环401,当用户旋转变焦环401时,镜头202中的镜片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进而改变了镜头202的焦距,将焦点对焦到需要拍摄的景物上。再例如,当显示屏上的拍摄主体模糊不清时,用户通过手动旋转的方式来调节在第一本体101上凸显出来的对焦环402,当用户旋转变对焦环402时,可以改变成像最清晰的平面到镜头202的距离,使显示屏上的拍摄对象变清晰。再例如,当用户拍摄较暗的树林时,可以通过手动旋转的方式调节凸显出来的光圈环403,进而使光圈203的金属叶片之间的间隙的变大,增加进光量,使显示屏上较暗的树林变的明亮。
在该实现方式中,采用的是机械的方式调节图像采集装置102,用户可以根据显示屏上显示的图像效果,直接手动调节M个调节装置103,进而调节图像采集装置102的镜头202的焦距和光圈203的进光量,获取不同远近、东西、明暗和景深的图像。
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用户手动调节M个调节装置103时,电子设备通过软件的方式调节图像采集装置102的第一参数,即:采用机械调节和软件调节相结合的方式调节图像采集装置102。具体来说,如图6所示,在本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安装了处理器501和传感器502,处理器501和传感器502都安装在第一本体101内;其中,传感器502与处理器501、M个调节装置103连接,传感器502用于获取M个调节装置103被调节时的第二参数的第二参数值,并将第二参数值发送到处理器501。处理器501根据第二参数值确定第一参数的值为第一参数值,并控制图像采集装置102将第一参数的值调整为第一参数值。
具体来说,如图7所示,传感器502为触摸传感器601和角度传感器602,触摸传感器601可以判断用户的操作对象是变焦环401、对焦环402还是光圈环403,并将确定出的操作对象发送到处理器501。角度传感器602可以获取M个调节装置103的变焦环401、对焦环402或光圈环403的旋转角度的大小,即M个调节装置103被调节时的第二参数的第二参数值。角度传感器602将表征M个调节装置103的旋转角度大小的第二参数值发送到处理器501。处理器501接收到触摸传感器601发送的操作对象和角度传感器602发送的第二参数值以后,根据操作对象和旋转角度的大小确定图像采集装置102的相应的第一参数值,即焦距的大小或者进光量的大小。其中,当处理器501确定了图像采集装置102的焦距的大小之后,调节镜头202中的镜片的相对位置,控制其焦距长度为确定出的焦距的大小。当处理器501确定了图像采集装置102的进光量的大小之后,调节光圈203叶片间隙的大小,使图像采集装置102透出的光达到确定出的进光量。
在该实现方式中,当用户通过机械调节的方式调节M个调节装置的第二参数时,处理器获取第二参数并根据第二参数值以软件调节方式确定图像采集装置的第一参数值。所以,本申请具有通过机械调节和软件调节相结合的调节方式实现丰富图像拍摄方式的技术效果。
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用户对电子设备输入调节操作信息时,电子设备通过软件自动调节图像采集装置102的第一参数。在本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安装了输入装置以及处理器501,其中,在输入装置检测获得用于调节图像采集装置102的第一参数的调节操作信息时,将调节操作信息发送到处理器501,处理器501根据调节操作信息调节第一参数。
具体来说,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软件对图像采集装置102的第一参数进行自动调节。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的用于照相的应用程序上有各种功能不同的操作项,如转换前后置摄像头、选择美颜级别、使用闪光灯等,当应用程序中有调节光圈和焦距的操作项时,用户可以在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上对光圈或者焦距输入调节操作信息,电子设备根据调节操作信息自动调节镜头202的焦距的大小或者光圈203的进光量。例如,当用户点击应用程序中显示的图像中的某个人或者某个物体时,电子设备自动调节镜头202中不同镜片的相对位置使得焦距对焦在选择对象上,当选择对象较暗时,自动调大光圈203的金属叶片间隙的大小使之变亮,在该方式下,调节操作信息为用户在应用程序显示的图像中选择的操作对象。再例如,应用程序在其显示界面上的中心点上设置了一个圆圈,当用户移动电子设备时,圆圈可以对准不同的拍摄对象,电子设备根据圆圈对准的拍摄对象自动调节图像采集装置102的第一参数,如将焦点对焦到圆圈内的拍摄对象,或者调节光圈203使拍摄对象有较佳的进光量,在该方式下,调节操作信息为用户移动电子设备时圆圈所对准的拍摄对象。
当输入装置检测获得调节操作信息后,将调节操作信息发送到处理器501,处理器501根据调节操作信息自动调节图像采集装置102的第一参数。举例来说,电子设备根据用户在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选择的光圈或者焦距的大小、图像中选择的操作对象或圆圈内的拍摄对象来确定调节操作信息,进而调节图像采集装置102的第一参数。
在该实现方式中,采用的在输入装置检测获得用于控制M个调节装置的调节操作信息时,处理器根据调节操作信息调节M个调节装置,进而调节图像采集装置的第一参数的设计,使得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具有自动调节第一参数,进而改变图像拍摄效果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安装了处理器501、锁定装置701,锁定装置701安装在第一本体101内,与处理器501、M个调节装置103连接,用于锁定M个调节装置103。当M个调节装置103与第一面间处于共面状态,且检测到对锁定装置701进行的开启操作时,控制锁定装置701锁住M个调节装置103。当M个调节装置103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区域发生形变带动M个调节装置103发生相应的形变,使得M个调节装置103与所述第一本体101间保持在所述共面状态。
由于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每次第一区域发生形变都带动M个调节装置103凸出第一本体101,会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携带和美观,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不使用电子设备的拍照功能的时候,将M个调节装置103进行锁定操作,使其与第一本体101间保持在共面状态。
具体来说,当M个调节装置103与第一面间处于共面状态时,且检测到对锁定装置进行的开启操作时,控制锁定装置锁住M个调节装置。例如电子设备处于直板状态,或者第一区域没有发送形变的情况下开启锁定装置701。当检测到对锁定装置701进行的开启操作时,处理器501打开锁定装置701,并控制锁定装置701锁住M个调节装置103。
其中,锁定装置701的结构有多种类型。例如锁定装置701为一个根据M个调节装置103的形状设计的调节装置盖,当处于未锁定状态时,调节装置盖隐藏在第一本体内,当启动锁定操作时,处理器控制弹出调节装置盖,并将M个调节装置103盖住。再例如,锁定装置701为柔性齿轮,与M个调节装置103通过啮合的方式连接,当处于未锁定状态时,处理器控制柔性齿轮与M个调节装置103之间的啮合间隙变大,使得M个调节装置在发生形变时可以凸出第一本体101,当启动锁定操作时,处理器控制柔性齿轮与M个调节装置103之间的啮合间隙缩小,使M个调节装置103与第一本体101紧紧啮合在一起,当M个调节装置发生形变时,不会凸出第一本体101。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计锁定装置701的结构,本申请不做限定。
当M个调节装置103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区域发生形变可带动所述M个调节装置103发生相应的形变,且形变与第一区域发生的形变相同,并不会凸出第一区域,即保持M个调节装置103与所述第一本体101间处于共面状态。通过该设计,可以使用户根据图像采集装置102的使用情况对M个调节装置103进行锁定操作,当不需要拍摄照片时,M个调节装置103不会因为第一区域发送形变而凸出第一本体101。通过本方案的设计,用户可以在拍照时使用M个调节装置103,不拍照时锁定M个调节装置103,可以使M个调节装置与第一本体间保持在共面状态,进而使电子设备具有保持外观美观及便于携带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所述M个调节装置103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M个调节装置103与所述第一面共面,即当电子设备处于直板状态时,M个调节装置不凸出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通过该设计,使电子设备具有在硬件配置方面增加了调节装置的同时还保证了电子设备外形美观的技术效果。
通过本发明中的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或多个实施例,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本体的第一区域上设置M个调节装置,当第一区域发生形变时带动M个调节装置的状态变为可操作的状态,使得用户可以通过M个调节装置调节图像采集装置的第一参数。进一步,当第一区域未发生形变时,M个调节装置处于无法被操作的状态,保证了电子设备的携带方便和外形美观。可见,本申请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因受电子设备空间限制,导致图像采集装置的硬件配置较低的技术问题,通过增加调节装置有效提高了电子设备在空间有限的情况有效实现了提高硬件配置的技术效果。
2、由于本申请的M个调节装置包括调焦装置,即:通过操作调焦装置带动镜头移动,便能够调整焦距的设计,实现了通过灵活调节焦距,以实现对图像的视角、远近、大小、透视关系等进行灵活调节的技术效果。
3、由于本申请的M个调节装置包括光圈装置,所以,通过操作光圈装置就能改变光圈的大小,进而改变进光量的设计;同时,通过调节光圈装置还可以改变图像的景深,比如将背景虚化或将背景清晰化。由此可知,本申请通过采用灵活可调节的光圈装置的设计能够实现灵活调节进光量和图像景深的技术效果。
4、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了通过传感器去获取M个调节装置被调节时的第二参数的第二参数值,并将第二参数值发送到处理器;处理器根据第二参数值确定第一参数的值为第一参数值,并控制图像采集装置将第一参数的值调整为第一参数值的设计,即,在本申请中,当用户通过机械调节的方式调节M个调节装置的第二参数时,处理器获取第二参数并根据第二参数值以软件调节方式确定图像采集装置的第一参数值。所以,本申请具有通过机械调节和软件调节相结合的调节方式实现丰富图像拍摄方式的技术效果。
5、本申请采用的在输入装置检测获得用于控制M个调节装置的调节操作信息时,处理器根据调节操作信息调节M个调节装置,进而调节图像采集装置的第一参数的设计,使得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具有自动调节第一参数,进而改变图像拍摄效果的技术效果。
6、由于在本申请中,当M个调节装置与第一面间处于共面状态,且检测到对锁定装置进行的开启操作时,可以通过控制锁定装置锁住M个调节装置;当M个调节装置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区域发生形变带动M个调节装置发生相应的形变,使得M个调节装置与第一本体间保持在共面状态,可见,在本申请中,通过将M个调节装置锁定,可以使M个调节装置与第一本体间保持在共面状态,进而使电子设备具有保持外观美观及便于携带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可形变的第一本体;
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上;
M个调节装置,所述M个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面上,所述M个调节装置的中心点重合,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当设置所述M个调节装置的第一区域未发生形变时,所述M个调节装置处于第一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M个调节装置无法被操作;当所述第一区域发生形变时,带动所述M个调节装置处于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M个调节装置能够被操作,所述M个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第一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调节装置包括:
调焦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焦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装置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连接,通过操作所述调焦装置带动所述镜头移动,以调整所述焦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调节装置包括:
光圈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进光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装置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光圈连接,通过操作所述光圈装置改变所述光圈的大小,进而改变所述进光量。
6.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本体内;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本体内,与所述处理器、所述M个调节装置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M个调节装置被调节时的第二参数的第二参数值,并将所述第二参数值发送到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参数值确定所述第一参数的值为第一参数值,并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将所述第一参数的值调整为所述第一参数值。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输入装置以及处理器;
其中,在所述输入装置检测获得用于调节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所述第一参数的调节操作信息时,将所述调节操作信息发送到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调节操作信息调节所述第一参数。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处理器;
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本体内,与所述处理器、所述M个调节装置连接,用于锁定所述M个调节装置;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M个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面间处于共面状态,且检测到对所述锁定装置进行的开启操作时,控制所述锁定装置锁住所述M个调节装置;当所述M个调节装置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区域发生形变带动所述M个调节装置发生相应的形变,使得所述M个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本体间保持在所述共面状态。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M个调节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M个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面共面。
CN201510526806.9A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068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6806.9A CN105068610B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6806.9A CN105068610B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8610A CN105068610A (zh) 2015-11-18
CN105068610B true CN105068610B (zh) 2018-12-14

Family

ID=54497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6806.9A Active CN105068610B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686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8153B (zh) * 2017-12-27 2022-06-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付码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24345A (zh) * 2018-06-20 2018-11-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8776A (zh) * 2003-04-17 2004-10-20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透镜驱动装置、薄型照相机以及带照相机的便携式电话机
CN102103245A (zh) * 2009-12-21 2011-06-22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
CN104755978A (zh) * 2012-08-10 2015-07-01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柔性印刷电路延伸的自动聚焦相机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5535B2 (en) * 2002-08-27 2006-04-25 Pentax Corporation Optical element retracting mechanism for a retractable photographing le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8776A (zh) * 2003-04-17 2004-10-20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透镜驱动装置、薄型照相机以及带照相机的便携式电话机
CN102103245A (zh) * 2009-12-21 2011-06-22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
CN104755978A (zh) * 2012-08-10 2015-07-01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柔性印刷电路延伸的自动聚焦相机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8610A (zh) 2015-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262260A1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EP3346329B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213405B (zh)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控制方法
EP3818688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multiple cameras for digital photography
WO2017049922A1 (zh) 一种图像信息采集装置、图像采集方法及其用途
CN102404494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获取确定区域中图像的方法
US20130222635A1 (en)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3905182B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设备
TWI594629B (zh) 具有照明補充調整功能之攝影裝置及應用於其上之照明補充調整方法
CN116055897B (zh) 拍照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3329172B (zh) 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12110037A (ja) 情報機器
CN105376554A (zh) 3d摄像头机构、具有该机构的移动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5068610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3810590A (zh) 图像处理方法、电子设备、介质和系统
CN104902187A (zh) 一种移动终端自拍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系统
US20240179397A1 (en)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681245B2 (en)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bokeh effects
EP2890116B1 (en) Method of displaying a photographing mode by using lens characteristics,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of recording the method and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KR20110060296A (ko)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107172338B (zh) 一种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CN115633252B (zh) 拍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06921831B (zh) 产生包含旋转轨迹的相片的方法及相关摄影装置
KR101696683B1 (ko) 사진 촬영이 가능한 휴대용 단말기
WO2021154807A1 (en) Sensor prioritization for composite image cap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