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67510A - 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 - Google Patents

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67510A
CN105067510A CN201510496143.0A CN201510496143A CN105067510A CN 105067510 A CN105067510 A CN 105067510A CN 201510496143 A CN201510496143 A CN 201510496143A CN 105067510 A CN105067510 A CN 105067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lectrolytic tank
upper cover
electrolytic
corro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961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67510B (zh
Inventor
程庆利
张卫华
陶彬
郎需庆
张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49614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67510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51049614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5067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67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7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67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7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对缝隙腐蚀过程进行原位地监测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所述电解槽具有上盖、筒形侧壁、作为工作电极的待测金属材料,电解槽上下都有密封圈,分别与上盖和底部材料接触,所述上盖中间有孔,加压杆通过此孔,底部材料为底部的密封电解池,电解槽侧壁有参比电极入口、惰性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底部材料置于底座上,在底座和材料之间有橡胶垫片;所述上盖和底座之间通过定位螺栓固定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中。

Description

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
背景技术
金属构件缝隙处常会发生局部缝隙腐蚀。缝隙腐蚀问题是许多工业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金属构件的螺钉、焊等法兰连接件或焊接接头缺陷处都存在狭窄的缝隙,溶解氧难以达到缝隙内部,当缝隙内部发生腐蚀时,溶解氧由于氧化还原消耗完,阴极反应终止,缝隙内部继续发生阳极溶解,构成供氧浓差电池;同时缝隙内部阳极溶解过程的产物扩散受到限制,缝隙内部的金属阳离子发生水解反应,金属离子水解使得缝隙内部酸化,导致pH值下降,加剧缝隙内部腐蚀,二缝隙外部缺受到阴极保护。如在石化行业,很多储罐垫脚螺栓、连接管道到螺栓由于缝隙腐蚀导致其失效断裂,从而引发事故发生。因此,原位研究金属材料的缝隙腐蚀行为与机理,对积累数据,对石化行业的安全设计、运行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评价材料在常规环境(室温、低压)中的缝隙腐蚀行为可采用标准试样(如:GB13671-92、ASTMG48等)开展实验,构造缝隙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等。现行标准最大的缺陷在于,不能对腐蚀过程中试样的腐蚀机理进行阐述;其次,不能对缝隙腐蚀过程进行原位地监测,因此无法正确地评价缝隙下材料的缝隙腐蚀机理。
本发明有针对性的解决了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不能对缝隙腐蚀过程进行原位地监测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该电解槽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中,具有能对缝隙腐蚀过程进行原位地监测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所述电解槽具有上盖、筒形侧壁、作为工作电极的待测金属材料,电解槽上下都有密封圈,分别与上盖和底部材料接触,所述上盖中间有孔,加压杆通过此孔,底部材料为底部的密封电解池,电解槽侧壁有参比电极入口、惰性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底部材料置于底座上,在底座和材料之间有橡胶垫片;所述上盖和底座之间通过定位螺栓固定;所述参比电极入口处充满饱和KCl琼脂作为盐桥,盐桥与电解槽入口处密封,盐桥上插入参比电极;盐桥尖端浸入电解液中并与所述底部垂直;所述对电极入口位于上盖的中心位置一侧,对电极为环形对电极,置于电解液中并与所述底部平行,并使惰性气体入气口位置位于环形参比电极上方;该环形对电极距电解液面的距离为电解液深度的1/2-2/3,且距底部的距离大于参比电极与底部间的距离;该环形对电极的引线通过该对电极入口伸出电解池;所述工作电极的引线从所述待测金属材料不与电解液接触的一面引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对电极的引线为带有绝缘层的金属引线;所述参比电极为银氯化银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或汞硫酸亚汞电极,参比电极外套有鲁金毛细管,所述鲁金毛细管里面充满饱和KCl琼脂,鲁金毛细管尖端离测试电极表面大于1mm。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对电极为由铂、金或钌钛制成的金属圆环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上盖中间有一个圆孔,加压杆顶端有一个玻璃球,加压杆通过中间圆孔,并穿过对电极金属圆形丝中间,玻璃球与测量金属接触,通过扭动带螺纹的加压杆顶端的加压螺母向测量金属施加一定压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加压螺母与上盖之间有密封垫圈,螺母与螺栓之间有密封黄油。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解槽与惰性气体提供装置之间通过电解槽侧壁的惰性气体进口连接,进气口位于电解液下方,对电极上方,出气口位于电解槽另一侧,且在液面上方;所述电解槽出气口通过空气收集装置回收。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解槽中具有电解液。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解槽底部与侧壁之间、加压螺栓与上盖之间、以及侧壁与上盖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待测金属材料的表面与所述电解槽侧壁下端缘相重合,所述侧壁的下端表面设置有环形刻槽,所述密封圈置于该环形槽中,并套在所述待测金属材料的外周缘,电解槽上端表面设置有环形刻槽,所述密封圈位于上端环形刻槽,并通过所述底座与上盖的固定螺栓实现所述底部和上盖与所述电解槽侧壁之间的密封。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待测量材料的外周缘超出所述电解槽侧壁下端缘,所述的测量材料位于橡胶板上面,橡胶板位于底座上。
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装置能够完成在不同溶液条件下的缝隙腐蚀性能评价,同时能够进行原位的电化学参数测试,可以对一个试样进行连续不同局域重复测试,提高测量精确度,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电解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工作电极引线、2—橡胶垫、3—工作电极、4—密封圈、5—鲁金毛细管盐桥、6—参比电极引线、7—参比电极引出线、8—气体出口、9—定位螺栓、10—对电极引线、11—密封垫片、12—加压螺母、13—气体入口、14—加压传杆、15—电解槽、16—对电极、17—玻璃球、18—支架底座、19—电解槽上盖。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仅限于本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缝隙腐蚀原位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设有工作电极引线1、橡胶垫片2、工作电极3、密封圈4、鲁金毛细管盐桥5、参比电极6、参比电极引出线7、气体出口8、定位螺栓9、对电极引线10、密封垫片11、加压螺母12、气体入口13、加压传杆14、电解槽15、对电极16、玻璃球17、支架底座18、电解槽上盖19。所述电解槽具有上盖19、电解槽15、并以作为工作电极3的待测量的金属片,电解槽上下密封圈4,分别与上盖19和底部工作电极3材料接触,所述的电解槽上盖19中间有孔,加压传杆14通过此孔,扭动加压传杆顶部的加压螺母12向加压传杆底14端的玻璃球17施加压力与工作电极3上,所述电解槽15中具有电解液,电解槽侧壁有惰性气体入口13和气体出口8;所述工作电极3置于橡胶垫片2上,橡胶垫片2位于支架底座18;所述电解槽上盖19和支架底座18之间通过定位螺栓9固定,所述密封圈4能够在定位螺栓9固定过程产生的压力作用下实现对所述电解槽15的密封;所述电解槽15侧壁有鲁金毛细管盐桥5入口,鲁金毛细管盐桥5与电解槽15侧壁之间密封,鲁金毛细管盐桥5上插入参比电极6;盐桥尖端浸入电解液中并与所述工作电极3垂直,距离大于1mm;所述对电极16入口位于电解槽上盖19的中心位置一侧,对电极16为环形对电极,置于电解液中并与所述工作电极3平行,并使气体入气口8位置位于环形对电极16的上方;该环形对电极16距电解液面的距离为电解液深度的1/2,且距工作电极3的距离大于参比电极6与工作电极3之间的距离;该环形对电极16的引线10通过该对电极入口伸出电解池。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槽,用于测试的工作电极为316不锈钢。步骤如下:
(1)样品的制备:把片状样品进行打磨抛光至1μm级别,然后用蒸馏水冲洗,丙酮除油,用冷风机吹至干燥,放在干燥器中24h备用。用导电银胶连接引线和样品,样品作为工作电极。
(2)样品安装:通过本实例提供的电解槽进行316不锈钢的缝隙腐蚀测试,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槽为具有电解槽上盖19、电解槽15侧壁、并以作为工作电极3的待测量的316不锈钢,316不锈钢作为底部的密封电解槽,所述电解槽中具有1mol/LNaCl电解液,所述电解槽上盖19设有对电极16和加压杆14的入口,所述电解槽15侧壁的下端表面设置有环形刻槽(未展示),所述电解槽上盖19的外周缘超出所述电解槽19侧壁的上端缘,所述电解槽19侧壁的上端表面设置有环形刻槽。加压杆14顶端玻璃球17的直径为4mm。所述底部(即工作电极:待测量的316不锈钢)放置在底座的橡胶垫2上,工作面(即抛光至至1μm级别的316不锈钢)置上,密封圈4置于所述电解槽15侧壁下端表面设置的环形槽中,并套设在所述工作电极3上,另一密封圈4置于所述电解槽15侧壁的上端表面设置的环形槽中且上缘抵顶于所述上盖,通过所述支架底座18与电解槽上盖19的固定实现所述底部与所述电解槽15侧壁之间,以及所述电解槽上盖19与所述电解槽侧壁之间的密封;所述底座与电解槽上盖19的固定通过旋紧设置在电解池上盖与底座之间的4个定位螺栓9实现。所述电解槽15侧壁有鲁金毛细管盐桥5入口,鲁金毛细管盐桥5与电解槽15侧壁之间密封,鲁金毛细管盐桥5上插入参比电极6;盐桥尖端浸入电解液中并与所述工作电极3垂直,距离大于1mm;把除过氧的电解液通过电解槽上盖19中间孔加入电解槽中,同时通过进气口13不停向电解槽里通入高纯氮气;所述的电解槽上盖19中间有孔,先放入环形对电极16,加压传杆14通过上盖中间孔和环形对电极16中间,扭动加压传杆顶部的加压螺母12向加压传杆底14端的玻璃球17施加压力与工作电极3上;电解槽下端密封圈包围的工作电极面积为直径为12mm的圆形;控制室温温度在24℃。
(3)测试过程和数据采集:工作电极首先在-1.00V(相对饱和甘汞电极)下极化10分钟,然后关闭工作站10分钟,然后再次打开工作站,工作电极电位很细致从-1.00V改至-0.20V,在此过程中,电极表面钝化2小时,电极降至5μA之下,从此刻开始,电位从-0.20V扫描至0.00V,扫描速度为0.5mV/sec,然后通过加压螺母扭动把玻璃球压在工作电极的表面上,电位保持在0.00V,接着通过工作站记录其电流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用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可以很清楚测得缝隙腐蚀对电流的腐蚀电流影响。
【实施例2】
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条件,只是该环形对电极16距电解液面的距离为电解液深度的2/3。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条件,只是该环形对电极16距电解液面的距离为电解液深度的5/8。
显然,本发明相对现有的缝隙测试装置,其构造缝隙较为简单,操作方便,实验条件控制较为准确。此外,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装置能够完成在不同溶液条件下的缝隙腐蚀性能评价,可以对一个试样不同局部区域进行连续的重复测试,这有利于提高测量精确度和可信度。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所述电解槽具有上盖、筒形侧壁、作为工作电极的待测金属材料,电解槽上下都有密封圈,分别与上盖和底部材料接触,所述上盖中间有孔,加压杆通过此孔,底部材料为底部的密封电解池,电解槽侧壁有参比电极入口、惰性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底部材料置于底座上,在底座和材料之间有橡胶垫片;所述上盖和底座之间通过定位螺栓固定;所述参比电极入口处充满饱和KCl琼脂作为盐桥,盐桥与电解槽入口处密封,盐桥上插入参比电极;盐桥尖端浸入电解液中并与所述底部垂直;所述对电极入口位于上盖的中心位置一侧,对电极为环形对电极,置于电解液中并与所述底部平行,并使惰性气体入气口位置位于环形参比电极上方;该环形对电极距电解液面的距离为电解液深度的1/2-2/3,且距底部的距离大于参比电极与底部间的距离;该环形对电极的引线通过该对电极入口伸出电解池;所述工作电极的引线从所述待测金属材料不与电解液接触的一面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电极的引线为带有绝缘层的金属引线;所述参比电极为银氯化银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或汞硫酸亚汞电极,参比电极外套有鲁金毛细管,所述鲁金毛细管里面充满饱和KCl琼脂,鲁金毛细管尖端离测试电极表面大于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电极为由铂、金或钌钛制成的金属圆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中间有一个圆孔,加压杆顶端有一个玻璃球,加压杆通过中间圆孔,并穿过对电极金属圆形丝中间,玻璃球与测量金属接触,通过扭动带螺纹的加压杆顶端的加压螺母向测量金属施加一定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螺母与上盖之间有密封垫圈,螺母与螺栓之间有密封黄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与惰性气体提供装置之间通过电解槽侧壁的惰性气体进口连接,进气口位于电解液下方,对电极上方,出气口位于电解槽另一侧,且在液面上方;所述电解槽出气口通过空气收集装置回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中具有电解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底部与侧壁之间、加压螺栓与上盖之间、以及侧壁与上盖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金属材料的表面与所述电解槽侧壁下端缘相重合,所述侧壁的下端表面设置有环形刻槽,所述密封圈置于该环形槽中,并套在所述待测金属材料的外周缘,电解槽上端表面设置有环形刻槽,所述密封圈位于上端环形刻槽,并通过所述底座与上盖的固定螺栓实现所述底部和上盖与所述电解槽侧壁之间的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待测量材料的外周缘超出所述电解槽侧壁下端缘,所述的测量材料位于橡胶板上面,橡胶板位于底座上。
CN201510496143.0A 2015-08-13 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 Active CN105067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96143.0A CN105067510B (zh) 2015-08-13 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96143.0A CN105067510B (zh) 2015-08-13 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7510A true CN105067510A (zh) 2015-11-18
CN105067510B CN105067510B (zh) 2018-06-01

Family

ID=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8042A (zh) * 2019-10-18 2019-12-13 咸阳师范学院 采用纳米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的电化学分析装置及其应用
CN111307707A (zh) * 2020-04-02 2020-06-19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可原位实时调控缝隙尺寸的缝隙腐蚀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12014307A (zh) * 2020-07-24 2020-12-0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缝隙腐蚀原位监测方法
CN112763407A (zh) * 2020-12-21 2021-05-07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腐蚀检测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4559A (zh) * 2005-03-25 2005-09-07 北京科技大学 动态高温高压电化学测试实验装置
CN201083673Y (zh) * 2007-07-23 2008-07-0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沟槽腐蚀敏感性测试的电解池
CN101216411A (zh) * 2008-01-18 2008-07-09 北京科技大学 动态环境微生物电化学腐蚀实验装置
CN102072872A (zh) * 2009-11-23 2011-05-25 辽宁科技大学 金属薄液膜腐蚀的薄层液膜测控方法及其电解池装置
CN102706795A (zh) * 2012-05-29 2012-10-03 奥瑞金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包装材料耐腐蚀性的电解池
CN202614653U (zh) * 2012-04-26 2012-12-19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种海水冷却系统金属材料腐蚀模拟试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4559A (zh) * 2005-03-25 2005-09-07 北京科技大学 动态高温高压电化学测试实验装置
CN201083673Y (zh) * 2007-07-23 2008-07-0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沟槽腐蚀敏感性测试的电解池
CN101216411A (zh) * 2008-01-18 2008-07-09 北京科技大学 动态环境微生物电化学腐蚀实验装置
CN102072872A (zh) * 2009-11-23 2011-05-25 辽宁科技大学 金属薄液膜腐蚀的薄层液膜测控方法及其电解池装置
CN202614653U (zh) * 2012-04-26 2012-12-19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种海水冷却系统金属材料腐蚀模拟试验装置
CN102706795A (zh) * 2012-05-29 2012-10-03 奥瑞金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包装材料耐腐蚀性的电解池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8042A (zh) * 2019-10-18 2019-12-13 咸阳师范学院 采用纳米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的电化学分析装置及其应用
CN111307707A (zh) * 2020-04-02 2020-06-19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可原位实时调控缝隙尺寸的缝隙腐蚀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12014307A (zh) * 2020-07-24 2020-12-0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缝隙腐蚀原位监测方法
CN112763407A (zh) * 2020-12-21 2021-05-07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腐蚀检测装置
CN112763407B (zh) * 2020-12-21 2024-01-05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腐蚀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8944A (zh) 一种缝隙腐蚀电化学性能试验装置
CN107228822B (zh) 流动体系下再生水管道系统腐蚀电化学测试装置与方法
CN203519471U (zh) 一种缝隙腐蚀电化学性能试验装置
DE2612498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messen des polarisationspotentials von in einem elektrolyt im stromfeld angeordneten metall-gegenstaenden
CN102564935B (zh) 一种金属涂层防腐性能测试方法
US9625405B2 (en) Ozone water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ozone water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 method
CN110274870A (zh) 一种可控缝隙腐蚀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0196184A (zh) 一种储罐底板钢点蚀在线声发射-电化学联合实验装置
CN107941686A (zh) 研究铁质管道电化学腐蚀和管网水质变化的试验模拟平台
CN202994715U (zh) 金属氢渗透双电池实验装置
US4163698A (en) In situ reference electrode for diaphragm cells
CN107436283B (zh) 一种检测金属管线外壁腐蚀的方法
CN105067510A (zh) 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
CN105067510B (zh) 用于原位测量材料缝隙腐蚀的电解槽
Baldo et al. A study on the suitability of carbon disk microelectrodes for trace analysis of lead and copper by ASV
CN104359955B (zh) 一种新型电解池
CN105891097B (zh) 一种用于测量金属管外壁腐蚀的传感器
CN212459342U (zh) 一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监测装置
EP0249267B1 (en)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the measurement of corrosion in metal equipment
CN113109244B (zh) 一种介质流动状态下缝隙腐蚀电化学测试装置
CN111443124A (zh) 一种杂散电流腐蚀模拟及近表面微区pH测量的实验装置
CN103604740B (zh) 基于输电线路在线的电化学测量方法
TW201821786A (zh) 塗裝加速腐蝕試驗方法
Ferreira et al. Voltammetric determination of chloride ion in automotive fuel ethanol
CN203672761U (zh) 基于输电线路在线电化学测量的电解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7

Address after: 266071 218 Yanan three road, Shin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Co., Ltd.

Applicant after: Sinopec Corp.

Address before: 100728 Chaoyangme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Sinopec Corp.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