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64929B - 一种防止油井杆管偏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油井杆管偏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64929B
CN105064929B CN201510459605.1A CN201510459605A CN105064929B CN 105064929 B CN105064929 B CN 105064929B CN 201510459605 A CN201510459605 A CN 201510459605A CN 105064929 B CN105064929 B CN 1050649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oil
sucker rod
well section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596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64929A (zh
Inventor
付亚荣
严建奇
马永忠
刘春平
李小永
王爱芳
张志明
李云
靳利
姜超
姜一超
姚庆童
李冬青
付丽霞
付茜
曹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5960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649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64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4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64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4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油井杆管偏磨的方法,属于石油工业采油工程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施工油井的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根据所述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确定设置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井段和数量;在所述施工油井内下入抽油泵泵筒、油管、油管悬挂器;在确定的所述井段的所述油管内下入抽油泵柱塞、抽油杆、所述抽油杆扶正器、以及所述抽油杆导向器;在其它井段的所述油管内下入抽油泵柱塞、抽油杆,所述其它井段为所述施工油井的各井段中,除确定的所述井段之外的井段。本发明在30余口油井现场应用后,油井单井平均检泵周期延长307天。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油井杆管偏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业采油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油井杆管偏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抽油杆在油管内往复运动,抽油杆与油管内壁之间产生摩擦,俗称偏磨。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油管与抽油杆之间的偏磨现象日益严重。井斜、管柱结构、杆管组合、工作制度不合理都可能成为杆管偏磨的原因,同时杆管的材料、产出液体的性质也可能影响杆管偏磨。
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防止各种情况的杆管偏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防止各种情况的杆管偏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油井杆管偏磨的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油井杆管偏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录取施工油井的全角变化率;
在地质资料库施工井井斜数据表中录取油井井眼每25m井深的全角变化率;
(2)根据全角变化率的大小确定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导向器下入位置及个数;
当全角变化率≥3时,需要下入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导向器,下入个数为:
其中,N为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导向器的下入个数,N取2的整数倍,N的单位为个;L为全角变化率≥3的井段的长度,L的单位为m;h1为抽油杆的长度,h1的单位为m;h2为抽油杆扶正器的长度,h2的单位为m;h3为抽油杆导向器的长度,h3的单位为m;
(3)按施工油井施工工程设计方案在油井内下入抽油泵泵筒、油管、油管悬挂器;其中,在全角变化率≥3的井段,下入内衬油管代替普通油管;
(4)在油管内按设计下入抽油泵柱塞、抽油杆杆柱;在全角变化率≥3的井段,按“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导向器+抽油杆导向器+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下入;
(5)完井。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油井杆管偏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施工油井的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
根据所述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确定设置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井段和数量;
在所述施工油井内下入抽油泵泵筒、油管、油管悬挂器;
在确定的所述井段的所述油管内下入抽油泵柱塞、抽油杆、所述抽油杆扶正器、以及所述抽油杆导向器;
在其它井段的所述油管内下入抽油泵柱塞、抽油杆,所述其它井段为所述施工油井的各井段中,除确定的所述井段之外的井段,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确定设置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井段和数量,包括:
将全角变化率大于设定值的井段,确定为设置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井段;
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数量:
N≤n<N+2;
n为偶数;
其中,n为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数量,N为计算n的中间结果,L为确定的所述井段的长度,h1为所述抽油杆的长度,h2为所述抽油杆扶正器的长度,h3为所述抽油杆导向器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设定值为3。
在本发明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确定的所述井段的所述油管内下入抽油泵柱塞、抽油杆、所述抽油杆扶正器、以及所述抽油杆导向器,包括:
按如下顺序重复下入抽油杆、所述抽油杆扶正器、以及所述抽油杆导向器:
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导向器、抽油杆导向器、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
在本发明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施工油井内下入抽油泵泵筒、油管、油管悬挂器,包括:
在确定的所述井段内下入内衬油管。
在本发明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各井段的长度为25m。
在本发明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施工油井的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包括:
从记录有全角变化率的井斜数据表中获取施工油井的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
在本发明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施工油井的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施工油井的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
K=γ/△L;
cosγ=cosα1×cosα2+sinα1×sinα2×cos(β12);
其中,K为全角变化率,γ为计算K的中间结果,△L为各井段的长度,α1为上一测点的井斜角,α2为当前测点的井斜角,β1为上一测点的方位角,β2为当前测点的方位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确定设置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井段和数量,并在确定的井段的油管内下入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以及抽油杆导向器,可以有效克服杆管在“狗腿”井段(全角变化率大于设定值)的偏磨问题,在30余口油井现场应用后,油井单井平均检泵周期延长307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防止油井杆管偏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防止油井杆管偏磨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油井杆管偏磨的方法,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确定施工油井的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
步骤102:根据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确定设置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井段和数量。
步骤103:在施工油井内下入抽油泵泵筒、油管、油管悬挂器。
步骤104:在确定的井段的油管内下入抽油泵柱塞、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以及抽油杆导向器,在其它井段的油管内下入抽油泵柱塞、抽油杆。
在本实施例中,其它井段为施工油井的各井段中,除确定的井段之外的井段。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确定设置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井段和数量,并在确定的井段的油管内下入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以及抽油杆导向器,可以有效克服杆管在“狗腿”井段(全角变化率大于设定值)的偏磨问题,在30余口油井现场应用后,油井单井平均检泵周期延长307天。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油井杆管偏磨的方法,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确定施工油井的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
可选地,各井段的长度可以为25m。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201可以包括:
从记录有全角变化率的井斜数据表中获取施工油井的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
在实际应用中,地质资料库的井斜数据表中记录有油井井眼每25m井深的全角变化率,可以直接从中获取施工油井的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201可以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1)、(2)计算施工油井的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
K=γ/△L; (1)
cosγ=cosα1×cosα2+sinα1×sinα2×cos(β12); (2)
其中,K为全角变化率,γ为计算K的中间结果,△L为各井段的长度,α1为上一测点的井斜角,α2为当前测点的井斜角,β1为上一测点的方位角,β2为当前测点的方位角。
步骤202:根据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确定设置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井段和数量。
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步骤202可以包括:
将全角变化率大于设定值的井段,确定为设置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井段;
按照如下公式(3)计算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数量:
N≤n<N+2;
n为偶数;
其中,n为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数量,N为计算n的中间结果,L为确定的井段的长度,h1为抽油杆的长度,h2为抽油杆扶正器的长度,h3为抽油杆导向器的长度。
例如,若N=17.3,则n=18;若N=16.3,则n=18。
又如,若L=750,h1=8,h2=0.28,h3=0.58,则N=42.33,n=44。
具体地,n的单位为个,L、h1、h2、h3的单位均为m。
优选地,设定值可以为3。对全角变化率大于3的井段,设置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油井杆管偏磨,另一方面也节省了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使用。
步骤203:在施工油井内下入抽油泵泵筒、油管、油管悬挂器。
可选地,该步骤203可以包括:
在确定的井段内下入内衬油管。
容易知道,内衬油管的衬层可以避免抽油杆与油管间的直接摩擦,从而防止油管内壁磨损,延长抽油杆管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该步骤203还可以包括:
在其它井段内下入普通油管,其它井段为施工油井的各井段中,除确定的井段之外的井段。
容易知道,普通油管就是油井内通常使用的油管,实现成本较低。
步骤204:在确定的井段的油管内下入抽油泵柱塞、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以及抽油杆导向器,在其它井段的油管内下入抽油泵柱塞、抽油杆。
在本实施例中,其它井段为施工油井的各井段中,除确定的井段之外的井段。
可选地,在确定的井段的油管内下入抽油泵柱塞、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以及抽油杆导向器,可以包括:
按如下顺序重复下入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以及抽油杆导向器:
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导向器、抽油杆导向器、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
具体地,在确定的井段的油管内的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以及抽油杆导向器的下入顺序为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导向器、抽油杆导向器、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导向器、抽油杆导向器、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导向器、抽油杆导向器、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如此不断重复。
举例来说,TWX09井中全角变化率大于3的井段为1225m~1975m,长度为1975m-1225m=750m,在此井段内需要下入抽油杆导向器和抽油杆扶正器,N=750/(8+0.28+0.58)≈42.33,下入个数n=44。下入顺序为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导向器、抽油杆导向器、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结果表明,该井实施之后,油井检泵周期延长419天。
步骤205:完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确定设置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井段和数量,并在确定的井段的油管内下入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以及抽油杆导向器,可以有效克服杆管在“狗腿”井段(全角变化率大于设定值)的偏磨问题,在30余口油井现场应用后,油井单井平均检泵周期延长307天。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油井杆管偏磨的方法,本实施例以TXW09井为例,按如下步骤进行:
1、录取TXW09井全角变化率。
在地质资料库TXW09井井斜数据表中录取油井井眼每25m井深的全角变化率。
2、根据全角变化率的大小确定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导向器下入位置及个数。
TXW09井全角变化率大于3的井段为1225m~1975m,长度为750m,在此井段需要下入抽油杆导向器和扶正器。下入位置为: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油导向器+抽油油导向器+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下入个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导向器的下入个数,N取2的整数倍,N的单位为个;L为全角变化率≥3的井段的长度,L的单位为m;h1为抽油杆的长度,h1的单位为m;h2为抽油杆扶正器的长度,h2的单位为m;h3为抽油杆导向器的长度,h3的单位为m。
3、按施工油井施工工程设计方案在油井内下入抽油泵泵筒、油管、油管悬挂器;其中,在全角变化率≥3的井段,下入内衬油管代替普通油管。
4、在油管内按设计下入抽油泵柱塞、抽油杆杆柱;在在全角变化率≥3的井段,按“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油导向器+抽油油导向器+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下入。
5、完井。
TXW09井实施本发明后,油井检泵周期延长419天。
其中,抽油杆扶正器由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石油机械厂生产,抽油杆导向器由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石油机械厂生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确定设置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井段和数量,并在确定的井段的油管内下入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以及抽油杆导向器,可以有效克服杆管在“狗腿”井段(全角变化率大于设定值)的偏磨问题,在30余口油井现场应用后,油井单井平均检泵周期延长307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止油井杆管偏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录取施工油井的全角变化率;
在地质资料库施工井井斜数据表中录取油井井眼每25m井深的全角变化率;
(2)根据全角变化率的大小确定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导向器下入位置及个数;
当全角变化率≥3时,需要下入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导向器,下入个数为:
N = L 2 ( h 1 + h 2 + h 3 ) ;
其中,N为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导向器的下入个数,N取2的整数倍,N的单位为个;L为全角变化率≥3的井段的长度,L的单位为m;h1为抽油杆的长度,h1的单位为m;h2为抽油杆扶正器的长度,h2的单位为m;h3为抽油杆导向器的长度,h3的单位为m;
(3)按施工油井施工工程设计方案在油井内下入抽油泵泵筒、油管、油管悬挂器;其中,在全角变化率≥3的井段,下入内衬油管代替普通油管;
(4)在油管内按设计下入抽油泵柱塞、抽油杆杆柱;在全角变化率≥3的井段,按“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导向器+抽油杆导向器+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下入;
(5)完井。
2.一种防止油井杆管偏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施工油井的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
根据所述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确定设置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井段和数量;
在所述施工油井内下入抽油泵泵筒、油管、油管悬挂器;
在确定的所述井段的所述油管内下入抽油泵柱塞、抽油杆、所述抽油杆扶正器、以及所述抽油杆导向器;
在其它井段的所述油管内下入抽油泵柱塞、抽油杆,所述其它井段为所述施工油井的各井段中,除确定的所述井段之外的井段,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确定设置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井段和数量,包括:
将全角变化率大于设定值的井段,确定为设置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井段;
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数量:
N = L 2 ( h 1 + h 2 + h 3 ) ;
N≤n<N+2;
n为偶数;
其中,n为抽油杆扶正器和抽油杆导向器的数量,N为计算n的中间结果,L为确定的所述井段的长度,h1为所述抽油杆的长度,h2为所述抽油杆扶正器的长度,h3为所述抽油杆导向器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值为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确定的所述井段的所述油管内下入抽油泵柱塞、抽油杆、所述抽油杆扶正器、以及所述抽油杆导向器,包括:
按如下顺序重复下入抽油杆、所述抽油杆扶正器、以及所述抽油杆导向器:
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导向器、抽油杆导向器、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施工油井内下入抽油泵泵筒、油管、油管悬挂器,包括:
在确定的所述井段内下入内衬油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井段的长度为25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施工油井的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包括:
从记录有全角变化率的井斜数据表中获取施工油井的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施工油井的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施工油井的各井段的全角变化率:
K=γ/△L;
cosγ=cosα1×cosα2+sinα1×sinα2×cos(β12);
其中,K为全角变化率,γ为计算K的中间结果,△L为各井段的长度,α1为上一测点的井斜角,α2为当前测点的井斜角,β1为上一测点的方位角,β2为当前测点的方位角。
CN201510459605.1A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防止油井杆管偏磨的方法 Active CN105064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9605.1A CN105064929B (zh)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防止油井杆管偏磨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9605.1A CN105064929B (zh)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防止油井杆管偏磨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4929A CN105064929A (zh) 2015-11-18
CN105064929B true CN105064929B (zh) 2017-06-13

Family

ID=54494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59605.1A Active CN105064929B (zh)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防止油井杆管偏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649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2370B (zh) * 2015-11-30 2018-09-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油井杆管偏磨扶正器安装间距及安装位置的确定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3267A (zh) * 2014-03-11 2014-06-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钻杆用扶正器的布置方法及装置
CN104213852A (zh) * 2013-06-05 2014-12-1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井防偏磨用扶正器下入位置的确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3852A (zh) * 2013-06-05 2014-12-1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井防偏磨用扶正器下入位置的确定方法
CN103883267A (zh) * 2014-03-11 2014-06-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钻杆用扶正器的布置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南区采油厂防偏磨采油工艺技术研究;魏超;《辽宁化工》;20140731;第43卷(第7期);第922-924页 *
定向井螺杆泵采油技术;苗新蕾等;《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0831;第30卷(第4期);第36-38页 *
彩南油田抽油杆偏磨机理和防治研究;张纲等;《新疆石油天然气》;20090331;第4卷(第4期);第72-76,8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4929A (zh) 2015-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7184B (zh) 一种气井临界携液流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145696B (zh) 一种煤层气地上地下耦合求解的模拟方法
CN103510940B (zh) 机械采油井工况综合诊断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3498663B (zh) 一种有杆泵举升系统抽汲工艺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6545336A (zh) 考虑致密气藏渗流机理的产能计算方法
CN103967479B (zh) 一种旋转导向钻井入靶形势预测方法
CN105064929B (zh) 一种防止油井杆管偏磨的方法
Drozdov et al. Prospects of development of jet pump's well operation technology in Russia
CN110761743A (zh) 一种稠油掺稀气举工艺管柱及实施方法
CN104153982B (zh) 一种获取抽油机井井下系统特性曲线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80537A (zh) Sagd油藏双水平井汽液界面确定方法和系统
CN112796725B (zh) 一种分段压裂页岩气井压裂段产气贡献率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6097122B (zh) 一种确定井下节流器合理打捞时机的方法
贾晓飞 et al. A new formula for predicting productivity of horizontal wells in three-dimensional anisotropic reservoirs
CN106121539B (zh) 一种水平井造斜段造斜率优化取值方法及装置
CN102507059A (zh) 测算抽油机井的井下损失功率的方法
CN204782961U (zh) 一种桥式同心配水器
CN204591262U (zh) 一种压裂用压力计托筒
CN113779901A (zh) 一种多井统一计量下的单井动态储量计算方法
CN104213852B (zh) 一种油井防偏磨用扶正器下入位置的确定方法
Zhao et 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rod/tubing wearing prediction and anti-wear method in sucker rod pumping wells
CN104251136B (zh) 一种煤层气井煤没度的确定方法
CN114526056A (zh) 一种井下节流气井井筒积液高度计算方法
CN202628075U (zh) 一种用于注气驱油实验的可视化多段组合填砂管
CN108805317B (zh) 一种确定水平井的水平段最优长度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Fu Yarong

Inventor after: Jiang Yichao

Inventor after: Yao Qingtong

Inventor after: Li Dongqing

Inventor after: Fu Lixia

Inventor after: Fu Qian

Inventor after: Cao Jin

Inventor after: Yan Jianqi

Inventor after: Ma Yongzhong

Inventor after: Liu Chunping

Inventor after: Li Xiaoyong

Inventor after: Wang Aifang

Inventor after: Zhang Zhiming

Inventor after: Li Yun

Inventor after: Jin Li

Inventor before: Fu Yaro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Yichao

Inventor before: Yao Qingtong

Inventor before: Li Dongqing

Inventor before: Fu Lixia

Inventor before: Fu Qian

Inventor before: Cao Jin

Inventor before: Yan Jianqi

Inventor before: Ma Yongzhong

Inventor before: Liu Chunping

Inventor before: Li Xiaoyong

Inventor before: Wang Aifa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Zhiming

Inventor before: Li Yun

Inventor before: Jin L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