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64897B - 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64897B
CN105064897B CN201510422904.8A CN201510422904A CN105064897B CN 105064897 B CN105064897 B CN 105064897B CN 201510422904 A CN201510422904 A CN 201510422904A CN 105064897 B CN105064897 B CN 1050648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eat
elastic reaction
chamber
reaction part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229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64897A (zh
Inventor
王卫东
袁克光
张�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Zhongqin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Zhongqin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Zhongqin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Zhongqin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2290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648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64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48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64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48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lind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属于遮阳中空玻璃制品技术领。包括滑动座,滑动座腔的底部固定磁铁块吸合板;上、下导滑滚轮支承在上、下导滑滚轮腔内;一组磁铁块,嵌置在滑动座腔内且与磁铁块吸合板吸合,特点:还包括滑动座罩壳、阻尼机构和至少一罩壳弹性作用件,滑动座上设阻尼机构配合腔,阻尼机构设在阻尼机构配合腔内,滑动座罩壳构成有滑动座容纳腔,滑动座容纳腔的腔底壁上构成有阻尼滑块导向凸台,阻尼滑块导向凸台具有导向凸台顶面、导向凸台第一斜面和导向凸台第二斜面,滑动座罩壳的高度方向的一侧的外壁上构成导滑块。确保滑动座自如地向上或向下移动;以自锁方式将滑动座锁定,避免非正常滑溜。

Description

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遮阳中空玻璃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是指在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设置的并且对四周边缘部位实施封闭的两枚玻璃(内玻璃和外玻璃)内设置可依需升降的百叶帘而构成的属于遮阳中空玻璃制品范畴的窗户。这种窗户具有不言而喻的以下长处:隔热性好而藉以体现建筑物的节能;隔音性优异而藉以避免外界喧嚣噪声之袭扰;防结露凝霜而藉以确保室内光线充足并且体现期望的亮丽效果;通过对百叶帘的帘片的偏转角度调节而藉以获得所需的室内采光要求并且保护隐私、免受尘杂沾污百叶帘帘片而藉以体现优异的免清洁效果;对建筑物具有理想的点缀性而藉以提升建筑物的档次;抗冲击性强、安全性好并且使用寿命长而藉以满足高层建筑的安装要求以及满足极致的长期使用免维护要求;使用简单轻便省力而藉以适应不同年龄及不同体能者操作;通过对百叶帘帘片翻转角度大小的依需调整而藉以改变室内的采光程度,等等。
关于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技术信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如CN2564720Y(内置百叶窗帘的中空玻璃)、CN2767624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767625Y(结构改进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756796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232968Y(在双层玻璃内设有横向百叶窗的整体式门窗扇)、CN2297952Y(磁驱动式加层伸缩帘幕)、CN2326718Y(全封闭式百叶窗)、CN100535378C(结构改良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和CN102444372A(一种内设遮阳中空百叶窗),以及国外专利如WO03071082A、US2004211528A,等等。
通过对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文献的阅读可知,设置在两枚玻璃之间的百叶帘的升降是通过对位于玻璃外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的操作来实现的,具体而言,当操作者将与内玻璃贴触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向上拨移(拨动)时,由其带动位于两枚玻璃之间的牵引内滑块上行,百叶帘下降,反之同例,这是因为位于玻璃外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与位于玻璃内的牵引内滑块彼此通过一组磁块隔着内玻璃吸合在一起,又因为位于玻璃内的牵引内滑块通过牵引绳与百叶帘相联结,对此可重点参见前述CN100535378C的说明书第7页的最后一段(该专利将百叶帘升降控制器称为“磁性铁外滑块”)。
包括上面提及的所有专利方案在内的已有技术中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的结构均由一滑动座、一个上导滑滚轮、一个下导滑滚轮和一组磁铁块构成,在滑动座的滑动座腔的底部固定一枚用于供一组磁铁块吸合的磁铁块吸合板,一组磁铁块嵌设在滑动座腔内并且与磁铁块吸合板吸合,上导滑滚轮在对应于一组磁铁块的上方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构成于滑动座上的上导滑滚轮腔内,而下导滑滚轮在对应于一组磁铁块的下方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构成于滑动座上的下导滑滚轮腔内。此外,在滑动座的一侧并且大体上位于滑动座的高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构成有一导滑块,该导滑块与粘固在内玻璃上的导轨条滑动配合。使用时,通过一组磁铁块与位于玻璃内即位于双层玻璃的隔腔内的前述牵引内滑块(牵引内滑块同样嵌设有一组磁铁块)磁性吸合,从而将整个百叶帘升降控制器附着在朝向室内的玻璃(通常称为内玻璃)上,操作过程同前述。
上述结构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由于上、下导滑滚轮与内玻璃的摩擦力趋向于零,因而操作省力无疑系其长处,但是由于百叶帘升降控制器不具有自锁功能或称自定位功能,因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希望出现但又无法避免地出现的以下情形:当操作者将滑动座向下拨移而使百叶帘处于向上收起即收拢的状态时,构成百叶帘的一组百叶帘帘片中的位于上部的几枚甚至更多枚百叶帘帘片会呈现开启情形或称虚掩情形,也就是说并不能使所有百叶帘帘片处于期望的叠置状态,影响百叶帘的整体收拢效果,并且上部的处于开启状态的百叶帘帘片的数量与滑动座连同牵引内滑块向上移动的程度成正比;反之,当操作者将滑动座向上拨移而使百叶帘处于下降即处于展开的状态时,构成百叶帘的一组百叶帘帘片中的位于下部的几枚甚至更多枚百叶帘帘片会呈现叠置情形,影响整个百叶帘的整体展开效果,下部的处于叠置而非打开状态的百叶帘帘片的数量与滑动座连同牵引内滑块向下移动的程度成正比。尤其,当百叶帘的门幅越大时,前述两种情形越明显。
产生上述两种情形的原因在于:由于上、下导滑滚轮与玻璃之间的接触摩擦力趋向于零,因而当操作者完成操作并当其手指离开滑动座时,滑动座便出现微渺的位移,即无法保持在原有位置。该技术问题长期以来困扰于双层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生产厂商以及面广量大的使用者并且期望予以解决,但是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助于解决该技术问题的可借鉴的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的试验中心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滑动座可靠地停留在由操作者拨移的位置而藉以保障百叶帘的收拢效果以及下降时的展开效果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包括一滑动座,在该滑动座的滑动座腔的底部固定有一磁铁块吸合板;在使用状态下与内玻璃接触的一上导滑滚轮和一下导滑滚轮,上导滑滚轮转动地支承在构成于所述滑动座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上导滑滚轮腔内,而下导滑滚轮转动地支承在构成于滑动座的高度方向的下部的下导滑滚轮腔内;一组磁铁块,该组磁铁块在对应于所述上、下导滑滚轮之间的位置嵌置在所述的滑动座腔内并且与所述的磁铁块吸合板吸合,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滑动座罩壳、一阻尼机构和至少一个罩壳弹性作用件,在所述的滑动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导滑滚轮的上方的位置开设有一阻尼机构配合腔,该阻尼机构配合腔自滑动座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内玻璃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并且该阻尼机构配合腔朝向所述内玻璃的一侧的腔口构成为阻尼机构工作腔口,所述的阻尼机构设置在阻尼机构配合腔内,滑动座罩壳构成有一滑动座容纳腔,所述的滑动座设置在该滑动座容纳腔内,在该滑动座容纳腔的腔底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阻尼机构的位置构成有一凸起于腔底壁的表面的阻尼滑块导向凸台,该阻尼滑块导向凸台具有一导向凸台顶面、一导向凸台第一斜面和一导向凸台第二斜面,导向凸台第一斜面位于导向凸台顶面的上方并且与导向凸台顶面衔接,导向凸台第二斜面位于导向凸台顶面的下方并且同样与导向凸台顶面衔接,罩壳弹性作用件位于所述滑动座容纳腔内并且支承于滑动座容纳腔的腔顶壁与滑动座的顶部之间和/或支承于滑动座容纳腔的腔底壁与滑动座的底部之间,其中:在所述滑动座罩壳的高度方向的一侧的外壁上并且位于中部构成有一导滑块,当操作者在向上或向下拨动所述滑动座罩壳并由滑动座罩壳在克服罩壳弹性作用件的反作用力下带动所述滑动座向上或向下位移的过程中,所述阻尼机构与所述导向凸台第二斜面或导向凸台第一斜面相接触并且缩入所述阻尼机构工作腔口处于与所述内玻璃非接触的状态,而当操作者完成了对滑动座罩壳的拨动并且当操作者的手指离开滑动座罩壳时,在所述罩壳弹性作用件的回复力作用下推动滑动座罩壳位移,使所述阻尼滑块导向凸台的导向凸台顶面对应于所述阻尼机构,该阻尼机构与导向凸台顶面接触并且探出所述阻尼机构工作腔口处于与所述内玻璃接触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滑动座容纳腔的高度方向的一对侧壁上并且位于滑动座容纳腔的腔口的位置以相向状态各间隔构成有滑动座限制凸缘,在所述滑动座的滑动座腔的高度方向的一对壁体上并且在对应于滑动座限制凸缘的位置各构成有限制凸缘配合槽,藉由滑动座限制凸缘与限制凸缘配合槽的配合而将滑动座限制在滑动座容纳腔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阻尼机构包括一阻尼滑块和一阻尼块,在阻尼滑块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朝向所述阻尼机构工作腔口的一侧构成有一阻尼块座,在该阻尼块座上构成有一阻尼块嵌置腔,阻尼块嵌置在该阻尼块嵌置腔内并且探出阻尼块嵌置腔的腔口,当阻尼滑块处于与所述导向凸台顶面相接触的状态时,阻尼块探出所述阻尼机构工作腔口并且处于与所述的内玻璃相接触的状态,而当阻尼滑块处于与所述导向凸台第一斜面或者处于与所述导向凸台第二斜面相接触的状态时,阻尼块缩入所述阻尼机构配合腔内并且处于与所述内玻璃非接触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阻尼滑块导向凸台的横截面形状呈梯形。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阻尼块为具有弹性的非金属阻尼块。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弹性的非金属阻尼块为橡胶块、尼龙块或PVC块。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罩壳弹性作用件的数量为一个时,则在所述滑动座罩壳的滑动座容纳腔的所述腔顶壁上并且朝向滑动座容纳腔的一侧开设一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而在所述的滑动座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的位置开设一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罩壳弹性作用件定位在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与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之间;当所述的罩壳弹性作用件的数量为两个时,则开设在所述滑动座罩壳的滑动座容纳腔的腔顶壁上的所述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开设在滑动座的顶部的所述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的数量也为两个,在两个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与两个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之间各支承定位一个罩壳弹性作用件。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罩壳弹性作用件的数量为一个时,则在所述滑动座罩壳的滑动座容纳腔的所述腔底壁上并且朝向滑动座容纳腔的一侧开设一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而在所述滑动座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的位置开设一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罩壳弹性作用件支承定位在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与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之间;当所述的罩壳弹性作用件的数量为两个时,则开设在所述滑动座罩壳的滑动座容纳腔的腔底壁上的所述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开设在滑动座的底部的所述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的数量也为两个,在两个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与两个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之间各支承定位一个罩壳弹性作用件。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罩壳弹性作用件的数量为两个时,则在所述滑动座罩壳的滑动座容纳腔的所述腔顶壁上并且朝向滑动座容纳腔的一侧开设一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而在所述滑动座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的位置开设一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两个罩壳弹性作用件中的其中一个罩壳弹性作用件支承定位在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与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之间,同时在滑动座罩壳的滑动座容纳腔的所述腔底壁上并且在朝向滑动座容纳的一侧开设一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该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与所述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形成对角的位置关系,在所述滑动座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的位置开设一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两个罩壳弹性作用件中的另一个罩壳弹性作用件支承定位在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与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之间;当所述罩壳弹性作用件的数量为四个时,所述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和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的数量各为两个,四个罩壳弹性作用件中的其中两个罩壳弹性作用件分别支承定位在两个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与两个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之间,而四个罩壳弹性作用件中的其余两个罩壳弹性作用件分别支承定位在两个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与两个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之间。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罩壳弹性作用件为螺旋形弹簧、S形板簧或具有弹性自恢复功能的橡胶柱。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相对于已有技术在滑动座上并且在对应于上导滑滚轮的上方的位置开设了阻尼机构配合腔以及增设了滑动座罩壳、阻尼机构和罩壳弹性作用件并且在滑动座罩壳的滑动座容纳腔的腔底壁上构成有位置与阻尼机构相对应的阻尼滑块导向凸台,因而当操作者在向上或向下拨动滑动座罩壳并由滑动座罩壳在克服罩壳弹性作用件的反作用力下带动滑动座向上或向下位移的过程中,阻尼机构与阻尼滑块导向凸台的导向凸台第二斜面或导向凸台第一斜面相接触而缩入阻尼机构工作腔口并且处于与内玻璃的表面非接触的状态,确保滑动座自如地向上或向下移动;而当操作者完成了对滑动座罩壳的拨动并且在操作者的手指离开滑动座罩壳时,在罩壳弹性作用件的回复力作用下推动滑动座罩壳位移,使阻尼滑块导向凸台的导向凸台顶面对应于阻尼机构,阻尼机构转变为与导向凸台顶面接触并且探出阻尼机构工作腔口处于与内玻璃的表面摩擦接触的状态,从而得以以自锁方式将滑动座锁定,避免非正常滑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罩壳弹性作用件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罩壳弹性作用件的又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与设置在内、外玻璃内的牵引内滑块隔着内玻璃相吸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优选采用塑料模制成型的滑动座1,在该滑动座1的滑动座腔的底部固定有一磁铁块吸合板11;给出了在使用状态下与内玻璃8a(图4示)接触的一上导滑滚轮2和一下导滑滚轮3,上导滑滚轮2通过上导滑滚轮轴21转动地支承在构成于滑动座1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上导滑滚轮腔12内,而下导滑滚轮3通过下导滑滚轮轴31转动地支承在构成于滑动座1的高度方向的下部的下导滑滚轮腔13内;示出一组磁铁块4,该组磁铁块4在对应于所述上、下导滑滚轮2、3之间的位置嵌置在所述的滑动座腔内并且与所述的磁铁块吸合板11吸合。
上面提及的滑动座1的滑动座腔的底部的概念是指滑动座1背离前述内玻璃8a的一侧,即图4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依据专业常识,前述的上、下导滑滚轮2、3在使用状态下是与内玻璃8a背对外玻璃8b(图4示)的一侧的表面接触的。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一组磁铁块4的数量示意有四枚,但是可以根据百叶帘的门幅(幅面)大小以及磁铁块的磁力强弱而依需增减,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特别限定。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由前述滑动座1、上、下导滑滚轮2、3和一组磁铁块4构成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的结构体系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滑动座罩壳5、一阻尼机构6和至少一个罩壳弹性作用件7,以及在前述的滑动座1上并且在对应于上导滑滚轮2即对应于上导滑滚轮腔12的上方的位置开设有一阻尼机构配合腔14,该阻尼机构配合腔14自滑动座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内玻璃8a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也就是说阻尼机构配合腔14贯穿滑动座1的厚度方向,即自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侧贯通至右侧,并且该阻尼机构配合腔14朝向内玻璃8a的一侧的腔口(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腔口)构成为阻尼机构工作腔口141,该阻尼机构工作腔口141也可称为阻尼机构作用腔口。阻尼机构6设置在阻尼机构配合腔14内,由塑料模制成形的滑动座罩壳5构成有一滑动座容纳腔51,前述的滑动座1设置在该滑动座容纳腔51内,在该滑动座容纳腔51的腔底壁511上并且在对应于阻尼机构6的位置构成有一凸起于腔底壁511的表面的阻尼滑块导向凸台512,该阻尼滑块导向凸台512具有一导向凸台顶面5121、一导向凸台第一斜面5122和一导向凸台第二斜面5123,导向凸台第一斜面5122位于导向凸台顶面5121的上方并且与导向凸台顶面衔接,导向凸台第二斜面5123位于导向凸台顶面5121的下方并且同样与导向凸台顶面5121衔接。由此可知,导向凸台第一斜面5122以及导向凸台第二斜面5123实质上是导向凸台顶面5121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罩壳弹性作用件7位于前述滑动座容纳腔51内并且支承于滑动座容纳腔51的腔顶壁513与滑动座1的顶部之间和/或支承于滑动座容纳腔51的腔底壁514与滑动座1的底部之间。也就是说罩壳弹性作用件7既可以支承定位在腔顶壁513与滑动座1的顶部之间,也可以支承定位在腔顶壁514与滑动座1的底部之间,还可以在腔顶壁513与滑动座1的顶部之间以及在腔底壁514与滑动座1的底部之间均支承定位罩体弹性作用件7。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罩壳弹性作用件7的数量为一个,该罩壳弹性作用件7的设置位置有以下两种选择方式:第一种选择方式是将罩壳弹性作用件7设置在前述腔顶壁513与滑动座1的顶部之间;第二种选择方式是将罩壳弹性作用件7设置在前述腔底壁514与滑动座1的底部之间。当选择前述的第一种设置方式时,在腔顶壁513朝向滑动座容纳腔51的一侧即朝向下的一侧的居中位置开设一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31,而在滑动座1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31的位置开设一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16,将罩壳弹性作用件7的上端支承定位在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31内,而将罩壳弹性作用件7的下端支承定位在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16内,当操作者不论是向上还是向下拨移滑动座罩壳5时,罩壳弹性作用件7处于压缩的储能状态,而当操作者的手指离开滑动座罩壳5时,罩壳经间性作用件7便在回复力作用下处于伸长状态。当选择前述的第二种设置方式时,在腔底壁514朝向滑动座容纳腔51的一侧即朝向上的一侧的居中位置开设一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41,而在滑动座1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41的位置开设一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17,将罩壳弹性作用件7的上端支承定位在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17内,而将罩壳弹性作用件7的下端支承定位在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41内,当操作者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拨移滑动座罩壳5时,罩壳弹性作用件7处于压缩的储能状态,而当操作者的手指离开滑动座罩壳5时,罩壳弹性作用件7便在回复力作用下处于伸长状态。
由上述说明可知,在操作者向上或向下拨移滑动座罩壳5时,前述导向凸台顶面5121不与阻尼机构6相对应,即阻尼机构6不与导向凸台顶面5121接触,而是与导向凸台第一斜面5122或导向凸台第二斜面5123相接触。更具体地讲,当阻尼机构6与导向凸台顶面5121接触时,阻尼机构6在滑动座容纳腔51内的位置处于高位,即处于阻尼滑块导向凸台512的峰处,而当阻尼机构6与导向凸台第一斜面5122或导向凸台第二斜面5123接触时,阻尼机构6在滑动座容纳腔51内的位置处于低位,即处于阻尼滑块导向凸台512的谷处。
基于上面的解释,当操作者在向上或向下拨动滑动座罩壳5并由滑动座罩壳5在克服罩壳弹性作用件7的反作用力下带动滑动座1向上或向下位移的过程中,阻尼机构6与导向凸台第二斜面5123或导向凸台第一斜面5122相接触并且缩入阻尼机构工作腔口141处于与前述内玻璃8a非接触的状态;而当操作者完成了对滑动座罩壳5的拨动并且当操作者的手指离开滑动座罩壳5时,在罩壳弹性作用件7的回复力作用下推动滑动座罩壳5位移,使阻尼滑块导向凸台512的导向凸台顶面5121对应于阻尼机构6,该阻尼机构6与导向凸台顶面5121接触并且探出所述阻尼机构工作腔口141处于与所述内玻璃8a接触的状态。在阻尼机构6处于与内玻璃8a相接触的状态下,可由其与内玻璃8a产生摩擦作用,滑动座1以及与其磁性吸合的前述牵引内滑块9不会出现滑溜。于是当百叶帘10(图5示)处于向上彻底收拢的状态时,百叶帘10的最上部的几枚百叶帘帘片101不会出现未收拢的虚掩状态,因为滑动座1由阻尼机构6与内玻璃8a摩擦而可靠地保持于静止状态。同样的道理,百叶帘10处于下降的展开状态时,百叶帘10的最下部的几枚百叶帘帘片101不会出现未展开的叠合现象。
在图1中还示出了构成于滑动座罩壳5的高度方向的一侧外壁上的并且位于高度方向的居中部位的一导滑块52,该导滑块52在使用状态下与粘固在内玻璃8a背对外玻璃8b的一侧的导滑条20(图5示意)滑动配合(属于公知技术)。
请继续见图1,在前述滑动座容纳腔51的高度方向的一对侧壁上并且位于滑动座容纳腔51的腔口的位置以相向状态各间隔构成有滑动座限制凸缘515,而在前述滑动座1的滑动座腔的高度方向的一对壁体上并且在对应于滑动座限制凸缘515的位置各构成有限制凸缘配合槽15,藉由滑动座限制凸缘515与限制凸缘配合槽15的配合而将滑动座1限制在滑动座容纳腔51内。
前述的阻尼机构6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一阻尼滑块61和一阻尼块62,在阻尼滑块6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朝向前述阻尼机构工作腔口141的一侧即图1所示状态的右侧构成有一阻尼块座611,在该阻尼块座611上构成有一阻尼块嵌置腔6111,阻尼块62嵌置在该阻尼块嵌置腔6111内并且探出阻尼块嵌置腔6111的腔口,当阻尼滑块61处于与前述导向凸台顶面5121相接触的状态时,阻尼块62探出前述阻尼机构工作腔口141并且处于与前述的内玻璃8a相接触的状态,而当阻尼滑块61处于与前述导向凸台第一斜面5122或者处于与前述导向凸台第二斜面5123相接触的状态时,阻尼块62缩入前述阻尼机构配合腔14内并且处于与前述内玻璃8a非接触的状态。对此由于在上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由图1所示可知,前述的阻尼滑块导向凸台512的横截面形状呈梯形。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阻尼块62为具有弹性的非金属阻尼块,并且优选使用橡胶块,然而也可以使用尼龙块、PVC块或者其它等效的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罩壳弹性作用件7采用的是螺旋形弹簧,该螺旋形弹簧的材质既可以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非金属材质;前述的阻尼块62的几何形状呈圆盘体的形状,但也可以使用其它类似的形状例如矩形体、正方体,等等。此外当阻尼块62的几何形状变化时,那么前述的阻尼块嵌置腔6111的形状便作适应性变化。
请参见图2,该图2示出了罩壳弹性作用件7的另一种形式,即由金属或非金属材质的S形板簧充当罩壳弹性作用件7。
请参见图3,该图3示出了罩壳弹性作用件7的又一种形式,即由富有弹性即具有弹性自恢复功能的橡胶类柱状体充当罩壳弹性作用件7。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罩壳弹性作用件7除了上面例举的螺旋形弹簧、S形板簧和橡胶柱外还可以有其它类似的部件,也就是说不能以变换弹性件的方式而认为游离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2中,前述罩壳弹性作用件7的数量采用两个,该两个罩壳弹性作用件7的设置位置有以下三种选择方式:第一种选择方式是将两个罩壳弹性作用件7均支承定位于前述腔顶壁513与滑动座1的顶部之间,并且在腔顶壁513上的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31的数量由实施例1中的一个增加至本实施例的两个,同样在滑动座1的顶部的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16的数量由实施例1中的一个增加至本实施例的两个,在对应于该两个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31与两个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16之间各支承定位一个罩壳弹性作用件7;第二种选择方式是将两个罩壳弹性作用件7均支承定位于前述的腔底壁514与滑动座1的底部之间,并且在腔底壁514上的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41的数量由实施例1中一个增加至本实施例的两个,同样在滑动座1的底部的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17的数量由实施例1中的一个增加至本实施例的两个,在对应于该两个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41的两个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17之间各支承定位一个罩壳弹性作用件7;第三种选择方式是在滑动座罩壳5的滑动座容纳腔51的前述腔顶壁513上并且朝向滑动座容纳腔51的一侧开设一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31,而在前述滑动座1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31的位置开设一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16,两个罩壳弹性作用件7中的其中一个罩壳弹性作用件支承定位在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31与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16之间,同时在滑动座罩壳5的滑动座容纳腔51的前述腔底壁514上并且在朝向滑动座容纳腔51的一侧开设一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41,该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41与前述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31形成对角的位置关系,在前述滑动座1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41的位置开设一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17,两个罩壳弹性作用件7中的另一个罩壳弹性作用件支承定位在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41与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17之间。
在本实施例2中提及的三种方式中,由于第三种方式相对优于第一、第二种方式,因而申请人在图1中示出了第三种方式的例子,并且在实际的制作时建议采用该实施例2的第三种方式。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实施例3: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罩壳弹性作用件7的数量为四个,因而前述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31、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16、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41和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17的数量各为两个,四个罩壳弹性作用件7中的其中两个罩壳弹性作用件分别支承定位在两个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31与两个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16之间,而四个罩壳弹性作用件7中的其余两个罩壳弹性作用件分别支承定位在两个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41与两个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17之间。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的描述。
请见图4,在图4中示出了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并且在上面已提及的外玻璃8b以及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室内的内玻璃8a,在该内、外玻璃8a、8b的隔腔内设置在上面同样已提及的牵引内滑块9,牵引内滑块9隔着内玻璃8a与本发明的嵌设在滑动座1上的一组磁铁块4吸合(牵引内滑块9同样嵌设有磁铁块),并且牵引内滑块9由牵引绳91与由图5示意的百叶帘10连结。此外,该图示意了上述实施例2中的第三种选择方式而将罩壳弹性作用件7的数量择用两个,其中一个(即图示的上部一个)支承定位在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31与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16之间,而另一个(即图示的下部一个)支承定位在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5141与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17之间。
请参见图5并且结合图1以及图4,在由操作者通过手指将滑动座罩壳5循着内玻璃8a的高度方向向下拨移的过程中,滑动座罩壳5便克服罩壳弹性作用件7对其产生的反力并且罩壳弹性作用件7处于压缩的储能状态,此时,阻此滑块导向凸台512的导向凸台第一斜面5122因滑动座罩壳5的向下位移而处于与阻尼机构6的阻尼滑块61相对应的状态,阻尼块62便缩进于阻尼机构工作腔口141,处于与内玻璃8a的表面非接触的状态,即阻尼块62离开内玻璃8a,上、下导滑滚轮2、3可象已有技术那样无阻力地贴着内玻璃8a的表面向下滚动,牵引内滑块9也相应向下位移(牵引内滑块9也同样设有导滑滚轮),直至由滑动座罩壳5带动滑动座1向下位移至所需的程度,例如当要使百叶帘10全部收起(收拢)时,那么滑动座罩壳5连同滑动座1向下位移至内玻璃8a的高度方向的下部。当操作者完成操作并在其手指离开滑动座罩壳5时,先前被压缩而处于储能状态的罩壳弹性作用件7便在其回复力的作用下推动滑动座罩壳5作罩壳弹性复位件7的伸长程度的位移,使阻尼滑块导向凸台512的导向凸台顶面5121对应到阻尼机构6的阻尼滑块61,此时,阻尼块62便速即探出阻尼机构工作腔口141并处于与内玻璃8a摩擦接触的状态,实现对滑动座1的自动锁定,不会出现溜滑现象。
由于将滑动座罩壳5向上拨移的原理是与前述向下拨移雷同的,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欠缺,解决了长期以来业界期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解决的技术问题,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记载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包括一滑动座 (1) ,在该滑动座 (1) 的滑动座腔的底部固定有一磁铁块吸合板 (11) ;在使用状态下与内玻璃接触的一上导滑滚轮 (2) 和一下导滑滚轮 (3) ,上导滑滚轮 (2) 转动地支承在构成于所述滑动座 (1) 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上导滑滚轮腔 (12) 内,而下导滑滚轮 (3) 转动地支承在构成于滑动座 (1) 的高度方向的下部的下导滑滚轮腔 (13) 内;一组磁铁块 (4) ,该组磁铁块 (4) 在对应于所述上、下导滑滚轮 (2 3) 之间的位置嵌置在所述的滑动座腔内并且与所述的磁铁块吸合板 (11) 吸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滑动座罩壳 (5) 、一阻尼机构 (6) 和至少一个罩壳弹性作用件 (7) ,在所述的滑动座 (1) 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导滑滚轮 (2) 的上方的位置开设有一阻尼机构配合腔 (14) ,该阻尼机构配合腔 (14) 自滑动座 (1) 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内玻璃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并且该阻尼机构配合腔 (14) 朝向所述内玻璃的一侧的腔口构成为阻尼机构工作腔口 (141) ,所述的阻尼机构 (6) 设置在阻尼机构配合腔 (14) 内,滑动座罩壳 (5) 构成有一滑动座容纳腔 (51) ,所述的滑动座 (1) 设置在该滑动座容纳腔 (51) 内,在该滑动座容纳腔 (51) 的腔底壁 (511) 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阻尼机构 (6) 的位置构成有一凸起于腔底壁 (511) 的表面的阻尼滑块导向凸台 (512) ,该阻尼滑块导向凸台 (512) 具有一导向凸台顶面 (5121) 、一导向凸台第一斜面 (5122) 和一导向凸台第二斜面 (5123) ,导向凸台第一斜面 (5122) 位于导向凸台顶面 (5121) 的上方并且与导向凸台顶面衔接,导向凸台第二斜面 (5123) 位于导向凸台顶面 (5121) 的下方并且同样与导向凸台顶面 (5121) 衔接,罩壳弹性作用件 (7) 位于所述滑动座容纳腔 (51) 内并且支承于滑动座容纳腔 (51) 的腔顶壁 (513) 与滑动座 (1) 的顶部之间和 / 或支承于滑动座容纳腔 (51) 的腔底壁 (514) 与滑动座 (1) 的底部之间,其中:在所述滑动座罩壳 (5) 的高度方向的一侧的外壁上并且位于中部构成有一导滑块 (52) ,当操作者在向上或向下拨动所述滑动座罩壳 (5) 并由滑动座罩壳 (5) 在克服罩壳弹性作用件 (7) 的反作用力下带动所述滑动座 (1) 向上或向下位移的过程中,所述阻尼机构 (6) 与所述导向凸台第二斜面 (5123) 或导向凸台第一斜面 (5122) 相接触并且缩入所述阻尼机构工作腔口 (141) 处于与所述内玻璃非接触的状态,而当操作者完成了对滑动座罩壳 (5) 的拨动并且当操作者的手指离开滑动座罩壳 (5) 时,在所述罩壳弹性作用件 (7) 的回复力作用下推动滑动座罩壳 (5) 位移,使所述阻尼滑块导向凸台 (512) 的导向凸台顶面 (5121) 对应于所述阻尼机构 (6) ,该阻尼机构 (6) 与导向凸台顶面 (5121) 接触并且探出所述阻尼机构工作腔口 (141) 处于与所述内玻璃接触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座容纳腔 (51) 的高度方向的一对侧壁上并且位于滑动座容纳腔 (51) 的腔口的位置以相向状态各间隔构成有滑动座限制凸缘 (515) ,在所述滑动座 (1) 的滑动座腔的高度方向的一对壁体上并且在对应于滑动座限制凸缘 (515) 的位置各构成有限制凸缘配合槽 (15) ,藉由滑动座限制凸缘 (515) 与限制凸缘配合槽 (15) 的配合而将滑动座 (1) 限制在滑动座容纳腔 (51) 内。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机构 (6) 包括一阻尼滑块 (61) 和一阻尼块 (62) ,在阻尼滑块 (61) 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朝向所述阻尼机构工作腔口 (141) 的一侧构成有一阻尼块座 (611) ,在该阻尼块座 (611) 上构成有一阻尼块嵌置腔 (6111) ,阻尼块 (62) 嵌置在该阻尼块嵌置腔 (6111) 内并且探出阻尼块嵌置腔 (6111) 的腔口,当阻尼滑块 (61) 处于与所述导向凸台顶面 (5121) 相接触的状态时,阻尼块 (62) 探出所述阻尼机构工作腔口 (141) 并且处于与所述的内玻璃相接触的状态,而当阻尼滑块 (61) 处于与所述导向凸台第一斜面 (5122) 或者处于与所述导向凸台第二斜面 (5123) 相接触的状态时,阻尼块 (62) 缩入所述阻尼机构配合腔 (14) 内并且处于与所述内玻璃非接触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滑块导向凸台 (512) 的横截面形状呈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块 (62) 为具有弹性的非金属阻尼块。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弹性的非金属阻尼块为橡胶块、尼龙块或 PVC 块。
7.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罩壳弹性作用件 (7) 的数量为一个时,则在所述滑动座罩壳 (5) 的滑动座容纳腔 (51) 的所述腔顶壁 (513) 上并且朝向滑动座容纳腔 (51) 的一侧开设一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31) ,而在所述的滑动座 (1) 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31) 的位置开设一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16) ,罩壳弹性作用件 (7) 定位在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31) 与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16) 之间;当所述的罩壳弹性作用件 (7) 的数量为两个时,则开设在所述滑动座罩壳 (5) 的滑动座容纳腔 (51) 的腔顶壁 (513) 上的所述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31) 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开设在滑动座 (1) 的顶部的所述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16) 的数量也为两个,在两个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31) 与两个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16) 之间各支承定位一个罩壳弹性作用件 (7)
8.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罩壳弹性作用件 (7) 的数量为一个时,则在所述滑动座罩壳 (5) 的滑动座容纳腔 (51) 的所述腔底壁 (514) 上并且朝向滑动座容纳腔 (51) 的一侧开设一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41) ,而在所述滑动座 (1) 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41) 的位置开设一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17) ,罩壳弹性作用件 (7) 支承定位在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41) 与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17) 之间;当所述的罩壳弹性作用件 (7) 的数量为两个时,则开设在所述滑动座罩壳 (5) 的滑动座容纳腔 (51) 的腔底壁 (514) 上的所述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41) 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开设在滑动座 (1) 的底部的所述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17) 的数量也为两个,在两个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41) 与两个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17) 之间各支承定位一个罩壳弹性作用件 (7)
9.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罩壳弹性作用件 (7) 的数量为两个时,则在所述滑动座罩壳 (5) 的滑动座容纳腔 (51) 的所述腔顶壁 (513) 上并且朝向滑动座容纳腔 (51) 的一侧开设一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31) ,而在所述滑动座 (1) 的顶部并且在对应于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31) 的位置开设一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16) ,两个罩壳弹性作用件 (7) 中的其中一个罩壳弹性作用件支承定位在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31) 与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16) 之间,同时在滑动座罩壳 (5) 的滑动座容纳腔 (51) 的所述腔底壁 (514) 上并且在朝向滑动座容纳腔 (51) 的一侧开设一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41) ,该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41) 与所述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31) 形成对角的位置关系,在所述滑动座 (1) 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41) 的位置开设一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17) ,两个罩壳弹性作用件 (7) 中的另一个罩壳弹性作用件支承定位在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41) 与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17) 之间;当所述罩壳弹性作用件 (7) 的数量为四个时,所述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31) 、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16) 、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41) 和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17) 的数量各为两个,四个罩壳弹性作用件 (7) 中的其中两个罩壳弹性作用件分别支承定位在两个腔顶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31) 与两个滑动座顶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16) 之间,而四个罩壳弹性作用件 (7) 中的其余两个罩壳弹性作用件分别支承定位在两个腔底壁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5141) 与两个滑动座底部弹性作用件定位槽 (17) 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壳弹性作用件 (7) 为螺旋形弹簧、 S 形板簧或具有弹性自恢复功能的橡胶柱
CN201510422904.8A 2015-07-17 2015-07-17 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 Active CN1050648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2904.8A CN105064897B (zh) 2015-07-17 2015-07-17 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2904.8A CN105064897B (zh) 2015-07-17 2015-07-17 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4897A CN105064897A (zh) 2015-11-18
CN105064897B true CN105064897B (zh) 2016-08-24

Family

ID=54494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22904.8A Active CN105064897B (zh) 2015-07-17 2015-07-17 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648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5196B (zh) * 2016-04-08 2017-11-28 无锡利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百叶窗用自锁手柄
CN106285431B (zh) * 2016-11-03 2017-12-19 常熟中勤建材有限公司 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自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13197Y (zh) * 2007-02-14 2008-01-30 李艳茹 中空玻璃磁力传动百叶窗
KR101158625B1 (ko) * 2010-06-22 2012-06-22 윤지웅 진공부에 롤스크린을 구비한 이중창호
CN202348081U (zh) * 2011-08-05 2012-07-25 秦皇岛欧泰克节能门窗有限公司 用于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的滑块组
CN202249678U (zh) * 2011-09-19 2012-05-30 张家港市虹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
CN102733740A (zh) * 2012-07-17 2012-10-17 苏州太丰玻璃饰品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玻璃内置遮阳装置
CN203925233U (zh) * 2014-05-04 2014-11-05 赵在兵 一种磁控百叶外控制键结构
CN104747054B (zh) * 2015-03-04 2016-04-20 常熟中信建材有限公司 双层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04782654U (zh) * 2015-07-17 2015-11-18 常熟中勤建材有限公司 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4897A (zh) 2015-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82654U (zh) 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
CN105064897B (zh) 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控制器
CN204899722U (zh) 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涨紧摩擦式翻转轮结构
CN106285431B (zh) 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自锁装置
CN109322604A (zh) 改进结构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09113552A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装置
CN105041170B (zh) 非磁铁驱动式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06437468B (zh) 单操控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09057674A (zh) 操作省力的单侧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07377371U (zh) 一种自升降门槛结构
CN109209182A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用的下转角连接座结构
CN105019797B (zh) 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涨紧摩擦式翻转轮结构
CN209469343U (zh) 改进结构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09538096A (zh) 百叶帘腔与外界压力平衡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09385027U (zh) 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装置
CN109356512A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内操控结构
CN106351554B (zh) 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帘片翻转装置
CN209603844U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外操控器结构
CN202043151U (zh) 一种滑轨及使用其的滑盖手机
CN209494487U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外操控器与外操控器导轨配合结构
CN209568947U (zh) 纵向与横向操控可选择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09444218U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09704446U (zh) 单侧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09236158A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外操控器与外操控器导轨配合结构
CN204827165U (zh) 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磁吸式摩擦翻转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