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5224A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45224A CN105045224A CN201510292574.5A CN201510292574A CN105045224A CN 105045224 A CN105045224 A CN 105045224A CN 201510292574 A CN201510292574 A CN 201510292574A CN 105045224 A CN105045224 A CN 1050452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node
- sending
- transmitted
- pres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 G05B19/4185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by local area network [LAN], network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 H04L12/40176—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involving redundanc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3—Bus networks with centralised control, e.g. poll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设备节点启动通讯之后,读取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第一计时时间;在第一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时,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在第一计时时间没有达到第一发送周期时,读取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所累计的第二计时时间,在第二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时,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二待传输数据,其中,第二发送周期小于第一发送周期。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由于多节点周期性发送数据时总线处于满负荷状态造成的数据传输实时性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AreaNetwork,简称为CAN)是目前应用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CAN总线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讯总线。由CAN总线构建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具有各个节点设备之间数据通信实时性强的优点,在由CAN总线构建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中,各个设备节点可在任意时刻主动地向其他设备节点发送信息,根据各个设备节点发送的信息的优先级顺序来决定通讯次序。在一种应用场景中,主设备节点与子设备节点时,主设备节点周期性的向子设备节点发送控制数据,子设备节点周期性的向主设备节点汇报自身的状态数据,其他类型的享有较高优先级的数据,则按照需求实时发送,例如查询数据、应答数据、特殊控制数据等。
然而,在相关技术中,由于各个设备节点可在任意时刻主动地向其他设备节点发送信息,当设备节点数量较多时,可能会出现大量数据集中发送进而使CAN总线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就相当于总线处于以最大发送时间为周期的发送机制,导致总线数据更新缓慢,进而影响了通讯系统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由于多节点周期性发送数据时总线处于满负荷状态造成的数据传输实时性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在设备节点启动通讯之后,读取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第一计时时间;在第一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时,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在第一计时时间没有达到第一发送周期时,读取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所累计的第二计时时间,在第二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时,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二待传输数据,其中,第二发送周期小于第一发送周期。
进一步地,当设备节点为主设备节点时,在设备节点启动通讯之前,方法还包括:检测通讯总线的空闲时间;当通讯总线的空闲时间达到预设阈值时,控制主设备节点在预设延时后发出通讯时序起始帧。
进一步地,当设备节点为子设备节点时,在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之前,方法还包括:获取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根据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从发送次序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得到子设备节点的发送次序,其中,发送次序数据库预存了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与发送次序的对应关系;控制子设备节点按照发送次序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与发送次序的对应关系包括:发送次序对应于设备节点标识对预设参数进行取余运算后的余数,其中,预设参数为整数。
进一步地,控制子设备节点按照发送次序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包括:判断发送次序与比对参数的值是否相等,其中,比对参数为整数,且比对参数小于等于预设参数;若是,控制子设备节点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若否,在预设时间间隔后,按照预设计算规则调整比对参数的值,并返回执行判断发送次序与比对参数的值是否相等的步骤。
进一步地,发送第二待传输数据包括:获取预设发送次数;控制设备节点按照预设发送次数,发送第二待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第一待传输数据和第二待传输数据包括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
进一步地,第一待传输数据包括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第二待传输数据包括当前时刻下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与上一次发送的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相比发生变化的数据。
进一步地,在发送第二待传输数据之前,方法还包括:判断当前时刻下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与上一次发送的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相比,是否发生变化,其中,上一次发送的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包括:第一计时时间达到第一发送周期时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或者,第二计时时间达到第二发送周期时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在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发生变化时,获取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中发生变化的数据,得到第二待传输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设备节点启动通讯之后,读取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第一计时时间;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时,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计时时间没有达到第一发送周期时,读取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所累计的第二计时时间,在第二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时,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二待传输数据,其中,第二发送周期小于第一发送周期。
进一步地,当设备节点为主设备节点时,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通讯总线的空闲时间;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当通讯总线的空闲时间达到预设阈值时,控制主设备节点在预设延时后发出通讯时序起始帧。
进一步地,当设备节点为子设备节点时,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从发送次序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得到子设备节点的发送次序,其中,发送次序数据库预存了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与发送次序的对应关系;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子设备节点按照发送次序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与发送次序的对应关系包括:发送次序对应于设备节点标识对预设参数进行取余运算后的余数,其中,预设参数为整数。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发送次序与比对参数的值是否相等,其中,比对参数为整数,且比对参数小于等于预设参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发送次序与比对参数的值相等时,控制子设备节点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发送次序与比对参数的值不相等时,在预设时间间隔后,按照预设计算规则调整比对参数的值,并返回执行判断单元的功能。
进一步地,第二发送模块还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发送次数;第三控制单元,控制设备节点按照预设发送次数,发送第二待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第一待传输数据和第二待传输数据包括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
进一步地,第一待传输数据包括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第二待传输数据包括当前时刻下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与上一次发送的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相比发生变化的数据。
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时刻下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与上一次发送的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相比,是否发生变化,其中,上一次发送的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包括:第一计时时间达到第一发送周期时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或者,第二计时时间达到第二发送周期时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第四获取模块,用于在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发生变化时,获取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中发生变化的数据,得到第二待传输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在设备节点启动通讯之后,读取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第一计时时间;在第一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时,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在第一计时时间没有达到第一发送周期时,读取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所累计的第二计时时间,在第二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时,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二待传输数据,其中,第二发送周期小于第一发送周期,进而解决了由于多节点周期性发送数据时总线处于满负荷状态造成的数据传输实时性低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了提高多联机的CAN通讯质量,减少了网络上的冗余数据,减少了监控模块的数据传输负担。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可选的设置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与发送次序对应关系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可选的当节点设备为主节点设备时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可选的当节点设备为子节点设备时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数据传输的装置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数据传输的方法主要包括如下的步骤S12至步骤S16:
S12:在设备节点启动通讯之后,读取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第一计时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讯网络的节点可分为主设备节点和子设备节点,主设备节点可以是中央控制器,子设备节点可以为多个具体设备。在具有主设备节点和子设备节点的通讯网络中,主设备节点控制通讯是否启动。例如,主节点可以通过发送数据帧的形式通知子设备节点通讯开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主设备节点还是子设备节点,第一计时时间均是根据设备节点内部的计时程序获取的时间段,在设备节点开机运行后,该计时程序自动运行,并累计计时,产生第一计时时间。
S14:在第一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时,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发送周期是预设的时间段。对于主设备节点和子设备节点而言,该第一发送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讯网络的总线数据可分为六类,并分别具有不同的优先级,按照优先级从高到底的顺序,通讯网络的六类总线数据包括:时序起始数据、特殊控制数据、应答数据、查询数据、控制数据、常规数据。当主设备节点需要向子设备节点发送控制数据或常规数据时,可以将该控制数据和/或常规数据按照CAN协议进行封装,得到主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当子设备节点需要向主设备节点上报自身状态时,子设备节点可以将子设备节点的控制数据和/或常规数据按照CAN协议进行封装,得到子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主设备节点还是子设备节点,第一计时时间可以通过程序内计时器来计时得到,当第一计时时间累计到等于第一发送周期时,可以停止计时,也可以继续累计计时。在第一计时时间累计到等于第一发送周期时停止计时的情况下,第一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是指第一计时时间等于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在第一计时时间累计到等于第一发送周期时继续计时的情况下,第一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是指第一计时时间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主设备节点还是子设备节点,当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操作完成后,对第一计时时间进行重置操作,第一计时时间开始重新计时。
S16:在第一计时时间没有达到第一发送周期时,读取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所累计的第二计时时间,在第二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时,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二待传输数据,其中,第二发送周期小于第一发送周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主设备节点还是子设备节点,第一计时时间没有达到第一发送周期,是指第一计时时间小于等于第一发送周期,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的,获取第二计时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主设备节点还是子设备节点,第二计时时间均是根据设备节点内部的另一个计时程序获取的时间段,在设备节点开机运行后,该计时程序自动运行,并累计计时,产生第二计时时间;当第二计时时间累计到等于第二发送周期时,可以停止计时,也可以继续累计计时。在第二计时时间累计到等于第二发送周期时停止计时的情况下,第二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是指第二计时时间等于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在第二计时时间累计到等于第二发送周期时继续计时的情况下,第二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是指第二计时时间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主设备节点还是子设备节点,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二待传输数据的操作完成后,对第二计时时间进行重置操作,第二计时时间开始重新计时。产生第一计时时间的计时程序和产生第二计时时间的计时程序相互独立,例如,当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操作完成后,对第一计时时间进行重置操作,此时,第二计时时间依旧在持续累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主设备节点还是子设备节点,当判断出第二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时,将设备节点的第二待传输数据发出。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当不存在第二待传输数据时,则不执行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二待传输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发送周期小于第一发送周期,目的是当第一计时满足不大的第一发送周期时,进一步判断第二计时是否满足小的第二发送周期,当第二计时满足小的第二发送周期时,将待传输的数据发出,以此增加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通过在设备节点启动通讯之后,读取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第一计时时间;在第一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时,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在第一计时时间没有达到第一发送周期时,读取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所累计的第二计时时间,在第二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时,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二待传输数据,其中,第二发送周期小于第一发送周期,达到了有效地解决最大网络时存在设备数据更新缓慢及控制延时的现象的目的,进而解决了由于多节点周期性发送数据时总线处于满负荷状态造成的数据传输实时性低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了提高多联机的CAN通讯质量,减少了网络上的冗余数据,减少了监控模块的数据传输负担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设备节点为主设备节点时,在设备节点启动通讯之前,方法还包括:
S101:检测通讯总线的空闲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设备节点检测总线空闲时间,可选的,总线空闲时间指总线连续的空闲时间。
S102:当通讯总线的空闲时间达到预设阈值时,控制主设备节点在预设延时后发出通讯时序起始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阈值例如为T1毫秒,检测到的总线空闲时间达到预设阈值可以指:总线空闲时间等于预设阈值。预设延时例如为t1毫秒,控制主设备节点在预设延时后发出通讯时序起始帧可以指:主设备节点等待预设延时,并在预设延时后,向子设备节点发出通讯时序起始帧。
具体地,在主设备节点启动通讯之前,连续对总线空闲时间进行检测,当通讯总线的空闲时间达到预设阈值时,控制主设备节点进行例如t1毫秒的延时,此处进行例如t1毫秒的延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于优先级较高并要有设备节点进行应答的数据,如查询帧数据,在检测到总线连续空闲T1时间后,避免有上述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的发送需求,总线进行延时t1时间,在该时间段内停止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的发送,以保证优先级较高的特殊数据的发送。同时,对于针对特殊数据的发送情况,当连续t2时间的发送后,主设备节点仍未收到响应,则认为本轮查询失败,不在查询。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设备节点为子设备节点时,在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之前,方法还包括:
S103:获取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设备节点的节点表示可以包括:对子设备节点进行编号的号码信息,或者每个子设备节点自身的地址IP等。
S104:根据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从发送次序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得到子设备节点的发送次序,其中,发送次序数据库预存了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与发送次序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总线数据集中于某一时刻所进行的轮次发送方式,可以对子设备节点进行编号,作为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也可以通过获取每个子设备节点自身的地址IP,作为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然后根据一定的规则,将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与发送次序建立对应关系,并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与发送次序的对应关系存储在发送次数数据库中。其中,发送次序数据库预存了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IP与发送次序的对应关系。在发送的过程中,各个子设备节点便可以从发送次序数据库中获取到自身的发送次序。
S105:控制子设备节点按照发送次序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子设备节点将按照从发送次序数据库中获得的发送次序一次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与发送次序的对应关系包括:发送次序对应于设备节点标识对预设参数进行取余运算后的余数,其中,预设参数为整数。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子设备节点按照发送次序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包括:
S1051:判断发送次序与比对参数的值是否相等,其中,比对参数为整数,且比对参数小于等于预设参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比参数的值可以由计数器获取。将发送次序与比对参数进行比对,
S1052:若是,控制子设备节点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
S1053:若否,在预设时间间隔后,按照预设计算规则调整比对参数的值,并返回执行判断发送次序与比对参数的值是否相等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轮次计算机制,可以根据通信情况选择合适的轮次次数,避免了总线数据集中于某一时刻所进行的轮次发送方式,有效的解决了最大网络时存在设备数据更新缓慢及控制延时的现象。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设置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与发送次序对应关系的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子设备节点1至n,共n个子设备节点。以所有的子设备节点分三轮次发送数据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首先每个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在图中以IP表示,对3进行取余运算,得到的结果count即余数有3种情况,分别为:0、1、2,此时,将所有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IP按照取余运算的结果相应的分为3类,其中取余运算的结果为0的子设备节点为第一类子设备节点,取余运算的结果为1的子设备节点为第二类子设备节点,取余运算的结果为2的子设备节点为第三类子设备节点。计数器count的当前计数为0,第二类子设备节点及第三类子设备节点暂不发送数据,第一类子设备节点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继续等待预设时间间隔,计数器count加1;此时,当计数器count当前计数为1时,第一类子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已发送完成,第一类子设备节点已结束通讯,不再参与等待,第二类子设备节点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第三类子设备节点暂不发送数据,继续等待预设时间间隔,计数器count加1;此时,当计数器count的当前计数为2时,第一类子设备节点和第二类子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已发送完成,第一类子设备节点和第二类子设备节点已结束通讯,不再参与等待,此时第三类子设备节点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第二待传输数据包括:
S161:获取预设发送次数。
S162:控制设备节点按照预设发送次数,发送第二待传输数据。
可选地,第一待传输数据和第二待传输数据包括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主设备节点还是子设备节点,第一待传输数据和第二待传输数据可以为相同类型的数据,也可以为不同的类型的数据。当第一待传输数据和第二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相同时,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形式和第二待传输数据的形式也可以不同。
可选地,第一待传输数据包括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第二待传输数据包括当前时刻下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与上一次发送的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相比发生变化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主设备节点还是子设备节点,第一待传输数据和第二待传输数据可以为相同类型的数据,也可以为不同的类型的数据。当第一待传输数据和第二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相同时,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形式和第二待传输数据的形式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待传输数据为按照CAN协议封装的完整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第二待传输数据可以为按照CAN协议封装的差别数据,其中,差别数据是指当前时刻下完整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与上一次发送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相比,发生变化的数据,并且,上一次发送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并不仅限于上一次通过第一待传输数据发送的完整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也可以是上一次通过第二传输数据传输的差别数据所对应的完整数据。通过由实时性更好的第二待发送数据,将数据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数据的差别数据通过第二待传输数据发送,减少了数据的发送量,在保证了数据传输实时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发送第二待传输数据之前,方法还包括:
S151:判断当前时刻下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与上一次发送的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相比,是否发生变化,其中,上一次发送的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包括:上一次第一计时时间达到第一发送周期时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或者,上一次第二计时时间达到第二发送周期时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主设备节点还是子设备节点,当第二待传输数据与第一待传输数据的形式不同时,第二待传输数据按照CAN协议封装的差别数据,其中,差别数据是指当前时刻下完整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与上一次发送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相比,发生变化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主设备节点还是子设备节点,对于上一次发送的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是上一次第一计时时间达到第一发送周期时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还是上一次第二计时时间达到第二发送周期时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以最近一次发送的数据为准。即,如果最近一次发出的是第一待传输数据,则与上一次第一计时时间达到第一发送周期时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比对;如果最近一次发出的是第二待传输数据,则与上一次第二计时时间达到第二发送周期时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比对。
S152:在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发生变化时,获取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中发生变化的数据,得到第二待传输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主设备节点还是子设备节点,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当前时刻下完整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与上一次发送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相比没有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待传输数据可以为空,或者,不发送第二待传输数据。当第二计时满足小的第二发送周期时,将待传输的数据发出,而通过简化第二待传输数据,在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的前提下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先级较高的数据,例如特殊控制数据、应答数据、查询数据可以不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传输。对于优先级较高的数据,如果该数据还要求设备节点进行应答,例如,查询帧数据,可以设定时间上限,如t2毫秒,当连续t2毫秒的发送后,仍未收到响应数据,则认为查询失败,不再发送查询帧数据,通过为优先级较高的数据设定时间上限,保证了总线通路的顺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种可选的应用场景下,尤其是中央空调集中控制的场景下,主设备节点可以位于中央控制器中,子设备节点可以位于分散布置的空调室内机中。中央控制器可以通过监听空调室内机上报的状态数据,获取所有室内机设备的状态信息,或者,中央控制器向室内机设备发送查询帧数据,获取预先约定的特殊数据,或者,中央控制器向室内机设备发送控制数据,室内机设备接收控制数据,执行控制数据中包含的控制指令。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已经进行过详细说明的不再赘述。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可选的当节点设备为主节点设备时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主设备节点一端实现的方案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主设备节点检测总线的连续空闲时间。
然后,主设备节点判断总线的连续空闲时间是否大于预设阈值时。
其中,若判断总线连续空闲时间是否大于预设阈值的结果为否,则继续检测总线连续空闲时间;若判断总线连续空闲时间是否大于预设阈值的结果为是,则获取预设延时。
此时,在等到了预设延时之后,可以触发主设备节点启动通讯,例如,通过发出时序起始数据。
接着,在主设备节点启动通讯之后,主设备节点开始读取第一计时时间。
然后,主设备节点判断第一计时时间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
其中,若判断第一计时时间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的结果为是,则主设备节点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并重置第一计时时间,第一计时时间重新开始计时,然后结束这一轮的通讯;若判断第一计时时间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的结果为否,则主设备节点读取第二计时时间。
接着,主设备节点判断第二计时时间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
其中,若判断第二计时时间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的结果为否,则结束这一轮的通讯;若判断第一计时时间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的结果为是,则主设备节点检测是否存在第二待传输数据;若检测是否存在第二待传输数据的结果为否,则结束这一轮的通讯。若检测是否存在第二待传输数据的结果为是,则主设备节点获取预设发送次数N。
最后,主设备节点连续发送N遍发送第二待传输数据,同时主设备节点重置第二计时时间,第二计时时间重新开始计时,然后结束这一轮的通讯。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已经进行过详细说明的不再赘述。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可选的当节点设备为子节点设备时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从设备节点一端实现的方案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子设备节点启动通讯,例如,通过接收时序起始数据。
接着,在子设备节点启动通讯之后,子设备节点读取第一计时时间。
此时,子设备节点判断第一计时时间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其中,
若判断第一计时时间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的结果为是,则子设备节点获取自身的节点标识,并获取该节点标识对应的发送次序。
接着,子设备节点判断该发送次序是否属于本发送轮次;其中,若判断该发送次序是否属于本发送轮次的结果为是,则子设备节点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并重置第一计时时间,第一计时时间重新开始计时,然后结束这一轮的通讯;若判断该发送次序是否属于本发送轮次的结果为否,则子设备节点在预设时间段后更新发送轮次,返回执行判断该发送次序是否属于本发送轮次的步骤。
若判断第一计时时间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的结果为否,则子设备节点读取第二计时时间。
接着,子设备节点判断第二计时时间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其中,若判断第二计时时间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的结果为否,则结束这一轮的通讯;若判断第二计时时间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的结果为是,则子设备节点检测是否存在第二待传输数据。
然后,若检测是否存在第二待传输数据的结果为否,则结束这一轮的通讯;若检测是否存在第二待传输数据的结果为是,则子设备节点获取预设发送次数N。
最后,子设备节点连续发送N遍发送第二待传输数据,同时子设备节点重置第二计时时间,第二计时时间重新开始计时,然后结束这一轮的通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该数据传输的装置主要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上述内容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的装置做具体介绍,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数据传输的装置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数据传输的装置主要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第一发送模块20和第二发送模块30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在设备节点启动通讯之后,读取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第一计时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讯网络的节点可分为主设备节点和子设备节点,主设备节点可以是中央控制器,子设备节点可以为多个具体设备。在具有主设备节点和子设备节点的通讯网络中,主设备节点控制通讯是否启动。例如,主节点可以通过发送数据帧的形式通知子设备节点通讯开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主设备节点还是子设备节点,第一计时时间均是根据设备节点内部的计时程序获取的时间段,在设备节点开机运行后,该计时程序自动运行,并累计计时,产生第一计时时间。
第一发送模块20用于在第一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时,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发送周期是预设的时间段。对于主设备节点和子设备节点而言,该第一发送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讯网络的总线数据可分为六类,并分别具有不同的优先级,按照优先级从高到底的顺序,通讯网络的六类总线数据包括:时序起始数据、特殊控制数据、应答数据、查询数据、控制数据、常规数据。当主设备节点需要向子设备节点发送控制数据或常规数据时,可以将该控制数据和/或常规数据按照CAN协议进行封装,得到主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当子设备节点需要向主设备节点上报自身状态时,子设备节点可以将子设备节点的控制数据和/或常规数据按照CAN协议进行封装,得到子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主设备节点还是子设备节点,第一计时时间可以通过程序内计时器来计时得到,当第一计时时间累计到等于第一发送周期时,可以停止计时,也可以继续累计计时。在第一计时时间累计到等于第一发送周期时停止计时的情况下,第一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是指第一计时时间等于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在第一计时时间累计到等于第一发送周期时继续计时的情况下,第一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是指第一计时时间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主设备节点还是子设备节点,当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操作完成后,对第一计时时间进行重置操作,第一计时时间开始重新计时。
第二发送模块30用于在第一计时时间没有达到第一发送周期时,读取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所累计的第二计时时间,在第二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时,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二待传输数据,其中,第二发送周期小于第一发送周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主设备节点还是子设备节点,第一计时时间没有达到第一发送周期,是指第一计时时间小于等于第一发送周期,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的,获取第二计时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主设备节点还是子设备节点,第二计时时间均是根据设备节点内部的另一个计时程序获取的时间段,在设备节点开机运行后,该计时程序自动运行,并累计计时,产生第二计时时间;当第二计时时间累计到等于第二发送周期时,可以停止计时,也可以继续累计计时。在第二计时时间累计到等于第二发送周期时停止计时的情况下,第二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是指第二计时时间等于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在第二计时时间累计到等于第二发送周期时继续计时的情况下,第二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是指第二计时时间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主设备节点还是子设备节点,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二待传输数据的操作完成后,对第二计时时间进行重置操作,第二计时时间开始重新计时。产生第一计时时间的计时程序和产生第二计时时间的计时程序相互独立,例如,当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的操作完成后,对第一计时时间进行重置操作,此时,第二计时时间依旧在持续累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主设备节点还是子设备节点,当判断出第二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时,将设备节点的第二待传输数据发出。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当不存在第二待传输数据时,则不执行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二待传输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发送周期小于第一发送周期,目的是当第一计时满足不大的第一发送周期时,进一步判断第二计时是否满足小的第二发送周期,当第二计时满足小的第二发送周期时,将待传输的数据发出,以此增加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的装置,通过在设备节点启动通讯之后,读取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第一计时时间;在第一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时,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在第一计时时间没有达到第一发送周期时,读取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所累计的第二计时时间,在第二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时,发送设备节点的第二待传输数据,其中,第二发送周期小于第一发送周期,达到了有效地解决最大网络时存在设备数据更新缓慢及控制延时的现象的目的,进而解决了由于多节点周期性发送数据时总线处于满负荷状态造成的数据传输实时性低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了提高多联机的CAN通讯质量,减少了网络上的冗余数据,减少了监控模块的数据传输负担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当设备节点为主设备节点时,本发明数据传输的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通讯总线的空闲时间。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当通讯总线的空闲时间达到预设阈值时,控制主设备节点在预设延时后发出通讯时序起始帧。
可选地,当设备节点为子设备节点时,本发明数据传输的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从发送次序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得到子设备节点的发送次序,其中,发送次序数据库预存了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与发送次序的对应关系。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子设备节点按照发送次序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与发送次序的对应关系包括:发送次序对应于设备节点标识对预设参数进行取余运算后的余数,其中,预设参数为整数。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可以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发送次序与比对参数的值是否相等,其中,比对参数为整数,且比对参数小于等于预设参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发送次序与比对参数的值相等时,控制子设备节点发送第一待传输数据;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发送次序与比对参数的值不相等时,在预设时间间隔后,按照预设计算规则调整比对参数的值,并返回执行判断单元的功能。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发送模块还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发送次数;第三控制单元,控制设备节点按照预设发送次数,发送第二待传输数据。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待传输数据和第二待传输数据包括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待传输数据包括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第二待传输数据包括当前时刻下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与上一次发送的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相比发生变化的数据。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的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时刻下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与上一次发送的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相比,是否发生变化,其中,上一次发送的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包括:第一计时时间达到第一发送周期时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或者,第二计时时间达到第二发送周期时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第四获取模块,用于在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发生变化时,获取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中发生变化的数据,得到第二待传输数据。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达到了有效地解决最大网络时存在设备数据更新缓慢及控制延时的现象的目的,进而解决了由于多节点周期性发送数据时总线处于满负荷状态造成的数据传输实时性低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了提高多联机的CAN通讯质量,减少了网络上的冗余数据,减少了监控模块的数据传输负担的技术效果。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设备节点启动通讯之后,读取所述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第一计时时间;
在所述第一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时,发送所述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
在所述第一计时时间没有达到所述第一发送周期时,读取所述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所累计的第二计时时间,在所述第二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时,发送所述设备节点的第二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发送周期小于所述第一发送周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设备节点为主设备节点时,在所述设备节点启动通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通讯总线的空闲时间;
当所述通讯总线的空闲时间达到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主设备节点在预设延时后发出通讯时序起始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设备节点为子设备节点时,在发送所述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
根据所述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从发送次序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得到所述子设备节点的发送次序,其中,所述发送次序数据库预存了所述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与发送次序的对应关系;
控制所述子设备节点按照所述发送次序发送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与发送次序的对应关系包括:所述发送次序对应于所述设备节点标识对预设参数进行取余运算后的余数,其中,所述预设参数为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子设备节点按照所述发送次序发送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包括:
判断所述发送次序与比对参数的值是否相等,其中,所述比对参数为整数,且所述比对参数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参数;
若是,控制所述子设备节点发送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
若否,在预设时间间隔后,按照预设计算规则调整所述比对参数的值,并返回执行判断所述发送次序与比对参数的值是否相等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所述第二待传输数据包括:
获取预设发送次数;
控制所述设备节点按照所述预设发送次数,发送所述第二待传输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待传输数据包括所述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包括所述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所述第二待传输数据包括当前时刻下所述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与上一次发送的所述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相比发生变化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所述第二待传输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当前时刻下所述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与上一次发送的所述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相比,是否发生变化,其中,上一次发送的所述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包括:所述第一计时时间达到所述第一发送周期时所述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或者,所述第二计时时间达到所述第二发送周期时所述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
在所述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中发生变化的数据,得到所述第二待传输数据。
10.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设备节点启动通讯之后,读取所述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第一计时时间;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一发送周期时,发送所述设备节点的第一待传输数据;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计时时间没有达到所述第一发送周期时,读取所述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所累计的第二计时时间,在所述第二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二发送周期时,发送所述设备节点的第二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发送周期小于所述第一发送周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设备节点为主设备节点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通讯总线的空闲时间;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通讯总线的空闲时间达到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主设备节点在预设延时后发出通讯时序起始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设备节点为子设备节点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从发送次序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得到所述子设备节点的发送次序,其中,所述发送次序数据库预存了所述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与发送次序的对应关系;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子设备节点按照所述发送次序发送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设备节点的节点标识与发送次序的对应关系包括:所述发送次序对应于所述设备节点标识对预设参数进行取余运算后的余数,其中,所述预设参数为整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发送次序与比对参数的值是否相等,其中,所述比对参数为整数,且所述比对参数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参数;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次序与比对参数的值相等时,控制所述子设备节点发送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次序与比对参数的值不相等时,在预设时间间隔后,按照预设计算规则调整所述比对参数的值,并返回执行所述判断单元的功能。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发送次数;
第三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设备节点按照所述预设发送次数,发送所述第二待传输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待传输数据包括所述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传输数据包括所述设备节点在当前时刻下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所述第二待传输数据包括当前时刻下所述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与上一次发送的所述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相比发生变化的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时刻下所述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与上一次发送的所述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相比,是否发生变化,其中,上一次发送的所述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包括:所述第一计时时间达到所述第一发送周期时所述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或者,所述第二计时时间达到所述第二发送周期时所述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设备节点的常规数据和控制数据中发生变化的数据,得到所述第二待传输数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92574.5A CN105045224B (zh) | 2015-05-29 | 2015-05-29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92574.5A CN105045224B (zh) | 2015-05-29 | 2015-05-29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45224A true CN105045224A (zh) | 2015-11-11 |
CN105045224B CN105045224B (zh) | 2017-10-03 |
Family
ID=54451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92574.5A Active CN105045224B (zh) | 2015-05-29 | 2015-05-29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45224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74564A (zh) * | 2017-07-18 | 2019-01-2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Can总线网络控制方法及can总线网络 |
CN111541598A (zh) * | 2020-04-21 | 2020-08-14 | 重庆欢腾科技有限公司 | 分布式多主机通信系统、功能模块及其通信方法 |
CN114338250A (zh) * | 2021-12-23 | 2022-04-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用电系统 |
CN114500159A (zh) * | 2022-02-17 | 2022-05-13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中央吸油烟机系统的有线通讯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895377A1 (en) * | 1996-12-19 | 1999-02-03 | Sony Corporation |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
EP1326379A2 (en) * | 2002-01-04 | 2003-07-09 | Motorola, Inc. | Method of optimizing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456003A (zh) * | 2000-01-05 | 2003-11-12 | 罗伯特-博希股份公司 | 在用总线系统连接的至少两个用户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和装置 |
WO2007097248A1 (ja) * | 2006-02-23 | 2007-08-30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伝送制御装置、機器管理システム及び伝送制御方法 |
CN101534230A (zh) * | 2009-04-15 | 2009-09-16 | 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以太网的发送数据的方法、以太网节点及控制系统 |
CN101533554A (zh) * | 2009-04-15 | 2009-09-16 | 浙江中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指令的发送方法、接收节点及系统 |
US8103165B2 (en) * | 2008-07-18 | 2012-01-24 | Oracle America, Inc. | Collision detection scheme for optical interconnects |
CN102652411A (zh) * | 2009-12-17 | 2012-08-29 | 英特尔公司 | 有助于具有降低网络开销的一对多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664779A (zh) * | 2012-03-31 | 2012-09-12 |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 一种can总线数据传送方法 |
CN102843266A (zh) * | 2011-06-22 | 2012-12-26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can网络数据发送方法 |
CN103036754A (zh) * | 2012-11-22 | 2013-04-10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多联机空调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
CN103444134A (zh) * | 2011-03-18 | 2013-12-1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监视系统、监视装置以及监视装置的程序、终端装置以及终端装置的程序 |
CN103823780A (zh) * | 2014-03-03 | 2014-05-28 | 东南大学 | 一种实时现场总线控制调度方法 |
-
2015
- 2015-05-29 CN CN201510292574.5A patent/CN10504522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895377A1 (en) * | 1996-12-19 | 1999-02-03 | Sony Corporation |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
US6606320B1 (en) * | 1996-12-19 | 2003-08-12 | Sony Corporation |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
CN1456003A (zh) * | 2000-01-05 | 2003-11-12 | 罗伯特-博希股份公司 | 在用总线系统连接的至少两个用户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和装置 |
EP1326379A2 (en) * | 2002-01-04 | 2003-07-09 | Motorola, Inc. | Method of optimizing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WO2007097248A1 (ja) * | 2006-02-23 | 2007-08-30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伝送制御装置、機器管理システム及び伝送制御方法 |
US8103165B2 (en) * | 2008-07-18 | 2012-01-24 | Oracle America, Inc. | Collision detection scheme for optical interconnects |
CN101533554A (zh) * | 2009-04-15 | 2009-09-16 | 浙江中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指令的发送方法、接收节点及系统 |
CN101534230A (zh) * | 2009-04-15 | 2009-09-16 | 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以太网的发送数据的方法、以太网节点及控制系统 |
CN102652411A (zh) * | 2009-12-17 | 2012-08-29 | 英特尔公司 | 有助于具有降低网络开销的一对多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444134A (zh) * | 2011-03-18 | 2013-12-1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监视系统、监视装置以及监视装置的程序、终端装置以及终端装置的程序 |
CN102843266A (zh) * | 2011-06-22 | 2012-12-26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can网络数据发送方法 |
CN102664779A (zh) * | 2012-03-31 | 2012-09-12 |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 一种can总线数据传送方法 |
CN103036754A (zh) * | 2012-11-22 | 2013-04-10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多联机空调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
CN103823780A (zh) * | 2014-03-03 | 2014-05-28 | 东南大学 | 一种实时现场总线控制调度方法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74564A (zh) * | 2017-07-18 | 2019-01-2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Can总线网络控制方法及can总线网络 |
CN109274564B (zh) * | 2017-07-18 | 2020-11-2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Can总线网络控制方法及can总线网络 |
CN111541598A (zh) * | 2020-04-21 | 2020-08-14 | 重庆欢腾科技有限公司 | 分布式多主机通信系统、功能模块及其通信方法 |
CN111541598B (zh) * | 2020-04-21 | 2021-08-03 | 重庆欢腾科技有限公司 | 分布式多主机通信系统、功能模块及其通信方法 |
CN114338250A (zh) * | 2021-12-23 | 2022-04-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用电系统 |
CN114500159A (zh) * | 2022-02-17 | 2022-05-13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中央吸油烟机系统的有线通讯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4500159B (zh) * | 2022-02-17 | 2023-12-15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中央吸油烟机系统的有线通讯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45224B (zh) | 2017-10-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952143B2 (en) | Sleeping and wake-up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of master-slave network, and power saving system of master-slave network | |
CN105045224B (zh)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031565B (zh) | 一种识别ZigBee设备离在线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688133A (zh) | 分布式固件升级的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 |
JP2017108438A (ja) | アンカーマスタ選択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 |
CN109040184B (zh) | 一种主节点的选举方法及服务器 | |
CN110233746B (zh) | 一种家庭组网方法及家庭组网ap | |
CN106059793A (zh) | 一种基于平滑重启的路由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8134986B (zh) |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20190351545A1 (en) | Cluster control method, cluster control system, and terminal device | |
GB2505229B (en) | Upgrading nodes | |
CN114338267B (zh) | 多管理节点的维护方法、装置、设备、总线网络及介质 | |
CN112911520B (zh) | 自组网中确定主节点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8512820B (zh) | 一种通信系统中服务器响应请求消息的方法及设备 | |
EP3749027A1 (en) | Anchor master am management method and node | |
CN106487611B (zh) | 一种检测sdn集群分裂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805991A (zh) | 一种控制终端与中央空调的状态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4087727B (zh) | 无线配对方法、装置、系统、上下位机节点及空调机组 | |
CN108989085A (zh) | 基于分布式网络的报文转发配置方法及装置 | |
WO2018025491A1 (ja) | 制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そのノード装置 | |
WO2014180286A1 (zh) | 一种m2m应用请求的发送方法、cse和系统 | |
CN108616433B (zh) | 状态同步方法、装置、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586978B (zh) | 总线拓扑网络自组网方法 | |
CN114785669A (zh) |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1010286A (zh) | 基于串行总线的智能注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