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5061A - 一种单向驱动机构、动力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向驱动机构、动力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5061A
CN105045061A CN201510527299.0A CN201510527299A CN105045061A CN 105045061 A CN105045061 A CN 105045061A CN 201510527299 A CN201510527299 A CN 201510527299A CN 105045061 A CN105045061 A CN 105045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follower
driving
way
driv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72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5061B (zh
Inventor
王长生
夏巨政
何新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Pantum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Pantum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Pantum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Pantum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272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45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45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506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1034 priority patent/WO201703204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5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5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7Drive mechanisms for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gea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7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向驱动机构、动力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单向驱动机构包括:支撑轴,以及依次套设在支撑轴上的驱动部、传动部和从动部;其中,驱动部上朝向传动部的一端设有用于驱使传动部沿轴向方向朝向从动部移动并与从动部接合的第一驱动结构,以及驱使传动部沿轴向方向朝向驱动部移动并与从动部分离的第一回退结构;传动部上朝向驱动部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驱动结构对应的第二驱动结构,以及与第一回退结构对应的第二回退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不需要额外的复位弹簧,以延长单向驱动机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单向驱动机构、动力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送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单向驱动机构、动力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按照成像原理可以分为击打式、喷墨式、电子成像式,按照这三种不同的原理,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分为色带(Ribbon)打印机、喷墨(Ink)打印机、激光(Laser)打印机。无论上述哪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内部通常设置有给纸单元、成像单元、定影单元和排纸单元。
单向驱动机构是广泛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部件,通常用于为给纸单元、成像单元、定影单元和排纸单元提供旋转驱动力。
图1为现有的一种单向驱动机构接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一种单向驱动机构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单向驱动机构包括动力输入部81、动力传送部82和动力输出部83,动力输入部81、动力传送部82和动力输出部83依次套设在轴84上。其中,动力输入部81与驱动齿轮90啮合,用于接收驱动齿轮90的旋转驱动力。动力输入部81上设有驱动槽86,对应在动力传送部82的一端部设有传动凸起88,传动凸起88的形状和尺寸与驱动槽86匹配,传动凸起88可嵌入驱动槽86内,且驱动槽86和传动凸起88上分别设置有可以在轴84的轴向方向产生相互作用力的斜面。动力传送部82的另一端部设有传动槽87,对应在动力输出部83的一端部设有从动凸起85,从动凸起85的形状和尺寸与传动槽87匹配,从动凸起85可嵌入传动槽87内,且传动槽87和从动凸起85上分别设置有可以在轴84的轴向方向产生相互作用力的斜面。另外,在动力传送部82和动力输出部83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89。
上述单向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如图1所示,当驱动齿轮90驱动动力输入部81沿正方向R转动时,驱动槽86上的斜面对传动凸起88上的斜面产生轴向方向的推力,推动动力传送部82在轴向方向朝向动力输出部83移动,上述推力大于复位弹簧89的弹性力,压缩复位弹簧89,直至从动凸起85嵌入传动槽87内,实现动力传送部82与动力输出部83接合,实现动力输入部81向动力输出部83传送旋转驱动力。
如图2所示,当驱动齿轮90驱动动力输入部81沿R的反方向转动时,或者是驱动齿轮90停止转动时,驱动槽86上的斜面不再对传动凸起88上的斜面产生轴向方向的推力,则动力传送部82在复位弹簧89的复位弹力作用下在轴向方向朝向动力输入部81移动,直至从动凸起85完全离开传动槽87,实现动力传送部82与动力输出部83分离,则动力输入部81不再向动力输出部83传送旋转驱动力。
上述单向驱动机构中的复位弹簧在长期使用之后会产生疲劳或发生磨损,导致复位弹簧的复位弹力作用减弱,进而导致动力传送部82不能够与动力输出部83正常接合或分离,使得单向驱动机构失效,缩短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向驱动机构、动力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不需要额外的复位弹簧,以延长单向驱动机构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单向驱动机构,包括:支撑轴,以及依次套设在支撑轴上的驱动部、传动部和从动部;其中,
驱动部上朝向传动部的一端设有用于驱使传动部沿轴向方向朝向从动部移动并与从动部接合的第一驱动结构,以及驱使传动部沿轴向方向朝向驱动部移动并与从动部分离的第一回退结构;
传动部上朝向驱动部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驱动结构对应的第二驱动结构,以及与第一回退结构对应的第二回退结构。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传送装置,包括驱动源、如上所述的两个单向驱动机构;其中,两个单向驱动机构中的任一个单向驱动机构处于动力接合状态时,另一个单向驱动机构处于动力分离状态;两个单向驱动机构中的驱动部均与驱动源连接;两个单向驱动机构中的从动部相互连接。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以及分别与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二驱动系统;其中,第一驱动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单向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单向驱动机构中的驱动部连接;第二驱动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动力传送装置,所述驱动机构与动力传送装置中的驱动源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驱动部上设置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一回退结构,对应在传动部上设置第二驱动结构和第二回退结构,通过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配合能够驱使传动部在轴向方向朝向从动部移动进而与从动部接合,而通过第一回退结构与第二回退结构的配合能够驱使传动部在轴向方向上朝向驱动部移动,进而与从动部分离,上述方案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弹簧等部件,也就不会出现由于弹簧疲劳或发生磨损而导致驱动部和从动部不能正常接合或分离的情况出现,保证了单向驱动机构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单向驱动机构接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一种单向驱动机构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的分解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中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中传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中从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未启动前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沿第一方向转动过程中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沿第一方向转动过程中的第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转动过程中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转动过程中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中倾斜面形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动力传送装置中驱动源沿第一方向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动力传送装置中驱动源沿与第一方向相反方向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单向驱动机构、动力传送装置与各驱动系统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单向驱动机构、动力传送装置与各驱动系统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81-动力输入部;82-动力传送部;83-动力输出部;
84-轴;85-从动凸起;86-驱动槽;
87-传动槽88-传动凸起;89-复位弹簧;
90-驱动齿轮;110-驱动部;120-从动部;
130-传动部;139-第二传动凹槽;40-驱动源;
111-驱动凸台;121-从动凸起;131-传动凸台;
112-第一驱动面;122-第四驱动面;132-第二倾斜面;
113-第一倾斜面;123-第五倾斜面;133-第二驱动面;
114-凹陷部分;124-从动轴套;134-第三倾斜面;
115-驱动轴套;125-从动凹槽;135-传动凸起;
136-第三驱动面;137-第四倾斜面;138-安装孔;
10-第一驱动机构;20-第二驱动机构;30-第三驱动机构;
11-第一驱动部;21-第二驱动部;31-第三驱动部;
12-第一传动部;22-第二传动部;32-第三从动部;
13-第一从动部;23-第二从动部;1-驱动马达;
2-给纸单元;3-成像单元;4-定影单元;
5-排纸单元;6-双面打印单元;7-给纸盒;
8-纸张感应器;2a-给纸齿轮;3a-感光鼓驱动齿轮;
4a-加热辊齿轮;5a-排纸齿轮;6a-双面打齿轮;
140-支撑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单向驱动机构,其结构较为简单,在不增加额外零件的前提下,不但能满足单向驱动机构的正常运行,其使用寿命也得到了延长。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的分解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的剖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包括:支撑轴140,以及依次套设在支撑轴140上的驱动部110、传动部130和从动部120。驱动部110、传动部130和从动部120一般设置成圆柱状,轴心处设置轴孔用于插入支撑轴140。
驱动部110上朝向传动部130的一端设有第一驱动结构,该第一驱动结构用于驱使传动部130在轴向方向上朝向从动部120移动,以使传动部130与从动部120接合。驱动部110朝向传动部130的一端还设有第一回退结构,该第一回退结构用于驱使传动部130在轴向方向上朝向驱动部110移动,以使传动部130与从动部120分离。本实施例所提到的轴向方向,指的是支撑轴140的轴心延伸的方向。
对应的,在传动部130上朝向驱动部110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驱动结构对应的第二驱动结构,通过第一驱动结构与第二驱动结构的配合实现传动部130在轴向方向上朝向从动部120移动。在传动部130上朝向驱动部110的一端还设有与第一回退结构对应的第二回退结构,通过第一回退结构和第二回退结构的配合,实现传动部130在轴向方向上朝向驱动部110移动。
采用上述驱动部110和传动部130就可以实现现有技术中的动力传送部82沿轴向移动的过程,不需要额外增加弹簧等部件,也不会出现因弹簧疲劳而缩短单向驱动机构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驱动部110上设置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一回退结构,对应在传动部130上设置第二驱动结构和第二回退结构,通过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配合能够驱使传动部130在轴向方向朝向从动部120移动进而与从动部120接合,而通过第一回退结构与第二回退结构的配合能够驱使传动部130在轴向方向上朝向驱动部110移动,进而与从动部120分离,上述方案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弹簧等部件,也就不会出现由于弹簧疲劳或发生磨损而导致驱动部110和从动部120不能正常接合或分离的情况出现,保证了单向驱动机构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
对于上述驱动部110、传动部130和从动部12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中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驱动部110的一端用于与驱动源连接,从驱动源处接收沿第一方向的转动作用力或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转动作用力。驱动部110的另一端设有作为第一驱动结构的驱动凸台111,驱动凸台111位于轴心一侧,且沿圆周方向延伸,驱动凸台111沿圆周方向的相对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面112和第一倾斜面113。不过,由于驱动凸台111为凸出的结构,相应的,其外周侧为凹陷的结构,形成凹槽,因此,第一驱动面112和第一倾斜面113也可以理解为是设在凹槽的侧壁面上。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中传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传动部130朝向驱动部110的一端设有可容纳驱动凸台111的第一传动凹槽,该第一传动凹槽作为第二驱动结构,第一传动凹槽沿圆周方向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倾斜面113配合的第二倾斜面132,以及与第一驱动面112配合的第二驱动面133和第三倾斜面134。
当驱动部110接收驱动源的转动作用力朝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上述第一驱动面112的端部与第三倾斜面134接触,并且向第三倾斜面134施加作用力,该作用力垂直于第三倾斜面134,能够分解为沿圆周方向的作用力和沿支撑轴140的轴向作用力,其中,沿支撑轴140的轴向作用力能够推动传动部130朝向从动部120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一驱动面112与第二驱动面133接触。则驱动部110继续朝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驱动面112向第二驱动面133施加圆周方向的作用力,推动传动部130向第一方向转动。
当驱动部110接收驱动源的转动作用力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过程中,上述第一倾斜面113与第二倾斜面132接触,且向第二倾斜面132施加作用力,该作用力垂直于第二倾斜面132,能够分解为沿圆周方向的作用力和轴向作用力,其中,轴向作用力能够带动传动部130朝向驱动部110的方向移动。
而对于传动部130与从动部120之间的结构关系,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传动部130上朝向从动部120的一端设置有接合传动部,对应的,在从动部120上朝向传动部130的一端设置有与接合传动部接合或分离的接合从动部,以使驱动部110向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传动部130靠近从动部120,且传动部130上端接合传动部与从动部120上的接合从动部接触,且接合传动部向接合从动部施加转动作用力,驱动从动部120沿第一方向转动,相当于传动部130与从动部120接合。而在驱动部110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过程中,传动部130远离从动部120,直至接合传动部与接合从动部完全分离,且在圆周方向上转动的过程中二者不发生相互干涉。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驱动部110上设置第一驱动面112和第一倾斜面113,对应在传动部上设置与第一倾斜面113配合的第二倾斜面132,以及与第一驱动面112配合的第二驱动面133和第三倾斜面134,在驱动部110向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驱动面112向第三倾斜面134施加作用力,推动传动部130朝向从动部120的方向移动,直至传动部130上的接合传动部与从动部120上的接合从动部接合,则第一驱动面112向第二驱动面133施加作用力,促使传动部130和从动部120均在驱动部110的带动下向第一方向转动;在驱动部110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倾斜面113向第二倾斜面132施加作用力,使得传动部130朝向驱动部110的方向移动,直至传动部130上的接合传动部与从动部120上的接合从动部分离,促使从动部120不再接收驱动部110的旋转驱动力。上述方案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弹簧等部件,也就不会出现由于弹簧疲劳或发生磨损而导致驱动部和从动部不能正常接合或分离的情况出现,保证了单向驱动机构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
上述第一驱动面112和第一倾斜面113设置在驱动凸台111上,其位置关系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对应的,第二驱动面133、第二倾斜面132以及第三倾斜面134设置在第一传动凹槽的侧壁,其位置关系也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下面的方案提供一种驱动部110和传动部130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从动部120的实现方式: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中从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未启动前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沿第一方向转动过程中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沿第一方向转动过程中的第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10所示,驱动部110、传动部130和从动部120套设并安装在支撑轴140上,驱动部110和从动部120只能沿支撑轴140的圆周方向转动,而传动部130既能沿圆周方向转动,又能沿轴向滑动。驱动部110和从动部120均为圆柱状结构,圆周外壁上设有齿轮,用于与其它齿轮部件啮合以接收或输出转动作用力。
为了使驱动部110、传动部130和从动部120能够稳定地在支撑轴140上运转,可以在驱动部110的中心设置驱动轴套115,且在从动部120的中心也设置从动轴套124,传动部130直接套装在支撑轴140上且在驱动轴套115和从动轴套124之间滑动和转动。由于驱动轴套115和从动轴套124的轴向长度按照设计规格是有最小值要求的,如果还要在驱动轴套115以及从动轴套124之间预留传动部130滑动的空间,则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单向驱动机构的长度,因此,为了能够减小整个单向驱动机构的长度,使产品能够小型化,本实施例将传动部130中心处的安装孔138设置得较大,以使得驱动轴套115、从动轴套124能够插入安装孔138内,如图4所示,驱动轴套115以及从动轴套124的轴端相互接触,但不固定连接,安装孔138套在驱动轴套115以及从动轴套124上,传动部130能够在驱动轴套115以及从动轴套124上滑动和转动,同时,不影响驱动轴套115以及从动轴套124在支撑轴140上转动。
如图5和图6所示,驱动部110与驱动源连接,驱动部110的一端面上设有驱动凸台111,对应的,传动部130的端面设有与驱动凸台111对应的传动凸台131。其中,驱动凸台11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多于两个,两个或多于两个驱动凸台111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传动凸台13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多于两个,两个传动凸台131之间形成上述第一传动凹槽,第一传动凹槽的侧壁相当于传动凸台131的端面。
驱动凸台111的沿圆周方向的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驱动面112和第一倾斜面113,传动凸台131的沿圆周方向的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与第一倾斜面113对应的第二倾斜面132,以及与第一驱动面112配合的第二驱动面133及第三倾斜面134。第一倾斜面113朝向驱动部110的本体部分,第二倾斜面132则朝向传动部130的本体部分,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倒钩形状,从而能够起到相互拉动的作用。
如图6和图7所示,从动部120的端面上设有从动凸起121,该从动凸起121相当于上述接合从动部;传动部130的另一端面设有与从动凸起121对应的传动凸起135,该传动凸起135相当于上述接合传动部。传动凸起135上设有第三驱动面136以及第四倾斜面137,上述从动凸起121设有与第三驱动面136配合抵接以接收第三驱动面136施加的驱动作用力的第四驱动面122,从动凸起121上还设有可相对第四倾斜面137进行导向滑动的第五倾斜面123。通过第三驱动面136向第四驱动面122施加转动作用力,可实现传动部130带动从动部120转动。
上述单向驱动机构的工作过程为:
如图8所示,单向驱动机构处于初始状态,在该状态下,传动部130贴近驱动部110,传动部130与从动部120完全分离,传动凸起135的顶端与从动部120的顶端不会产生干涉。
如图9所示,当驱动部110沿第一方向(如图9中的S方向)转动时,驱动凸台111的前端与第三倾斜面134接触,并且向第三倾斜面134施加作用力,推动传动部130朝向从动部120的方向(T方向)移动,直至驱动凸台111与第二驱动面133接触之后,传动部130停止向T方向移动。同时,在传动部130向T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传动凸起135逐渐伸入从动部120上的两个从动凸起121之间。
如图10所示,传动部130与从动部120完全接合,并停止轴向移动,驱动部110继续朝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驱动面112向第二驱动面133施加圆周方向的作用力,使得驱动部110推动传动部130向S方向转动。并且,第三驱动面136对第四驱动面122施加圆周方向的作用力,使得从动部120跟随传动部130向S方向转动,即单向驱动机构处于动力接合状态。在此状态下,传动部130无法再进行轴向移动,并位于离驱动部110最远的位置,在该位置处时,如图10所示的角度,第一倾斜面113的最底点要比第二倾斜面132的最高点高,这样才能保证后续驱动部110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转动时,第一倾斜面113能够与第二倾斜面132接触,使传动凸台131能够被驱动凸台111拉回,从而传动部130与驱动部110接合。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转动过程中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转动过程中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当驱动部110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S’方向)转动的过程中,上述第一倾斜面113与第二倾斜面132接触,且向第二倾斜面132施加作用力,在第一倾斜面113与第二倾斜面132相对滑动的过程中使得驱动部110能够带动传动部130朝向驱动部110的方向(T’方向)移动,直至传动凸起135和从动凸起121分离,即单向驱动机构处于动力分离状态,如图12所示。
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本实施例又提供一种驱动部110和传动部130的实现方式: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第三倾斜面134也可以设置在驱动部110上,当驱动部110在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二驱动面133的端部与第三倾斜面134接触,第二驱动面133的端部受到第三倾斜面134的轴向以及径向的推力,同时进行轴向移动以及径向转动。
上述传动部130上的传动凸起135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于两个,两个或多于两个传动凸起135可以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从动部120上的从动凸起1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于两个,两个或多于两个从动凸起121可以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以保证整个单向驱动机构受力均匀。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驱动部110在第一方向上转动时,传动部130能够在轴向上滑动,而不是被驱动部110带动只进行转动,可以在驱动凸台111的顶面以及传动凸台131的顶面都设置有凹陷部分,例如图5所示的位于驱动凸台111顶面的凹陷部分114,以减小驱动凸台111的顶面与传动部130的本体之间的摩擦力,同理,也可以在传动凸台131的顶面设置凹陷部分,以减小传动凸台131的顶面与驱动部110本体之间的摩擦力。
为了能够进一步减小单向驱动机构的长度,本实施例中的驱动部110的一端面向内部凹陷,形成凹坑,使得驱动部110类似桶状,驱动凸台111位于该凹坑的底部,传动部130能够沿着支撑轴140滑动进入或离开该凹坑,从而起到减小机构长度的作用,同时在不降低机构强度的情况下,减少了产品的材料及重量。当然,从动部120也是可以采用这种结构设计的。
另外,上述各驱动面一般平面,具体为与支撑轴140的中心线共面的平面(称其为直面),或者也可以是斜度较小的斜面,而直面能够使驱动力更加集中。上述倾斜面可以是平面、扭曲的面或者是弧面,其作用是使传动部130受到轴向以及径向两个方向的推力。
上述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及其形状均可以根据各倾斜面之间以及驱动面和倾斜面之间的配合关系来设定。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倾斜面形成的具体方式: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中倾斜面形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倾斜面P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形成:以支撑轴140的轴心为圆心形成两个同心圆A、B,以轴心为端点的并沿轴的径向延伸的直线L,绕轴转动的同时,沿轴向移动,该直线L在两个同心圆A、B之间的区域扫过形成一个连续的曲面,从而形成了倾斜面P。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倾斜面P,能够保证当两个倾斜面P相互抵触时,作用在倾斜面P上的力F始终垂直于上述直线L,从而使单向驱动机构的运转更加稳定。
对于上述传动凸起135,其上也可以不设置第四倾斜面137,而是将第四倾斜面137替换为直面。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驱动部110上设置第一驱动面112和第一倾斜面113,对应在传动部上设置与第一倾斜面113配合的第二倾斜面132,以及与第一驱动面112配合的第二驱动面133和第三倾斜面134,在驱动部110向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驱动面112向第三倾斜面134施加作用力,推动传动部130朝向从动部120的方向移动,直至传动部130上的传动凸起与从动部120上的从动凸起接合,则第一驱动面112向第二驱动面133施加作用力,促使传动部130和从动部120均在驱动部110的带动下向第一方向转动;在驱动部110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倾斜面113向第二倾斜面132施加作用力,使得传动部130朝向驱动部110的方向移动,直至传动部130上的传动凸起与从动部120上的从动凸起分离,促使从动部130不再接收驱动部110的旋转驱动力。上述方案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弹簧等部件,也就不会出现由于弹簧疲劳或发生磨损而导致驱动部110和从动部130不能正常接合或分离的情况出现,保证了单向驱动机构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
另外,对于上述驱动部110设置的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一回退结构,以及传动部130上的第二驱动结构和第二回退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第一驱动结构与第二驱动结构进行互换,即将第一驱动结构设置在传动部130上,将第二驱动结构设置在驱动部110上,以及将第一回退结构和第二回退结构进行互换,并加以适当的结构修改和调整,同样也能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功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另一种单向驱动机构的实现方式。具体的,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传动部130中的接合传动部和从动部120中的接合从动部的实现方式不同,其余部分均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传动部130上设置有传动凸起135,传动凸起135上设置有第三驱动面136。对应的,在从动部120上设有从动凹槽125,且从动凹槽125的侧壁设有与第三驱动面配合抵接以接收第三驱动面136施加的驱动作用力的第四驱动面122。
当驱动部110向第一方向转动时,传动部130逐渐向从动部120靠近,并且传动凸起135伸入从动凹槽125内,且第三驱动面136抵接在第四驱动面122上,并对第四驱动面122施加第一方向的作用力,以带动从动部120向第一方向转动。
当驱动部110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传动部130逐渐远离从动部120,直至传动凸起135从从动凹槽125中脱出,实现传动部130与从动部120分离。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驱动部上设置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一回退结构,对应在传动部上设置第二驱动结构和第二回退结构,在驱动部110向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配合,推动传动部130朝向从动部120的方向移动,直至传动部130上的传动凸起与从动部120上的从动凹槽接合,则传动部130和从动部120均在驱动部110的带动下向第一方向转动;在驱动部110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回退结构与第二回退结构的配合,使得传动部130朝向驱动部110的方向移动,直至传动部130上的传动凸起与从动部120上的从动凹槽分离,促使从动部120不再接收驱动部110的旋转驱动力。上述方案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弹簧等部件,也就不会出现由于弹簧疲劳或发生磨损而导致驱动部110和从动部120不能正常接合或分离的情况出现,保证了单向驱动机构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另一种单向驱动机构的实现方式。具体的,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传动部130中的接合传动部和从动部120中的接合从动部的实现方式不同,其余部分均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传动部130上设置有第二传动凹槽139,第二传动凹槽139上设置有第三驱动面136。对应的,在从动部120上设有从动凸起121,且从动凸起121上设置有与第三驱动面136配合抵接以接收第三驱动面136施加的驱动作用力的第四驱动面122。
当驱动部110向第一方向转动时,传动部130逐渐向从动部120靠近,并且从动凸起121伸入第二传动凹槽139内,且第三驱动面136抵接在第四驱动面122上,并对第四驱动面122施加第一方向的作用力,以带动从动部120向第一方向转动。
当驱动部110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传动部130逐渐远离从动部120,直至从动凸起121从第二传动凹槽139中脱出,实现传动部130与从动部120分离。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驱动部110上设置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一回退结构,对应在传动部130上设置第二驱动结构和第二回退结构,在驱动部110向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驱动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配合,推动传动部130朝向从动部120的方向移动,直至传动部130上的第二传动凹槽与从动部120上的从动凸起接合,则传动部130和从动部120均在驱动部110的带动下向第一方向转动;在驱动部110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回退结构与第二回退结构的配合,使得传动部130朝向驱动部110的方向移动,直至传动部130上的第二传动凹槽与从动部120上的从动凸起分离,促使从动部120不再接收驱动部110的旋转驱动力。上述方案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弹簧等部件,也就不会出现由于弹簧疲劳或发生磨损而导致驱动部110和从动部120不能正常接合或分离的情况出现,保证了单向驱动机构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
实施例四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动力传送装置中驱动源沿第一方向转动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动力传送装置中驱动源沿与第一方向相反方向转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和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传送装置,包括两个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其中,两个单向驱动机构中的任一个单向驱动机构处于动力接合状态时,另一个单向驱动机构处于动力分离状态,两个单向驱动机构中的驱动部均与驱动源连接;两个单向驱动机构中的从动部相互连接。
具体的,两个单向驱动机构为第一驱动机构10和第二驱动机构20,其中,第一单向驱动机构10和第二单向驱动机构20中任一个驱动机构处于动力接合状态时,另一个驱动机构处于动力分离状态。
第一驱动机构10包括第一驱动部11、第一传动部12、和第一从动部13,分别采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部110、传动部130和从动部120所提供的实现方式,此处不再赘述。第二驱动机构20包括第二驱动部21、第二传动部22和第二从动部23,分别采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部110、传动部130和从动部120所提供的实现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第一驱动部11及第二驱动部21可以直接与驱动源40啮合,也可以通过中间传动机构与驱动源40啮合。具体的,第一驱动部11及第二驱动部21均与驱动源40外啮合,以使第一驱动部11及第二驱动部21与驱动源40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从动部13与第二从动部23外啮合,以使第一从动部13和第二从动部23的转动方向相反。
将第一驱动机构10中的倾斜面与第二驱动机构20中相对应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设置为相反的,以使得第一驱动机构10与第二驱动机构20的工作状态是相反的,即,使得驱动源40同时驱动两个单向驱动机构转动时,始终保证只有一个单向驱动机构是处于动力连接的状态,另一个单向驱动机构则处于动力分离状态。
如图17所示,当驱动源40沿第一方向S转动时,第一驱动机构10处于动力连接状态,驱动源40的驱动力通过第一驱动部11、第一传动部12传送至第一从动部13,由于第一从动部13与第二从动部23啮合,第二从动部23也随之转动,且转动方向与第一从动部13相反。第二驱动机构20则处于动力分离状态,因此即使第二从动部23随着第一从动部13转动,第二从动部23与第二传动部22之间也不会发生干涉。
如图18所示,当驱动源40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S’转动时,第二驱动机构20处于动力连接状态,驱动源40的驱动力通过第二驱动部21、第二传动部22传送至第二从动部23,第二从动部23带动第一从动部13转动。由于第一驱动机构10处于动力分离状态,因此即使第一从动部13随着第二从动部23转动,第一从动部13与第一传动部12之间也不会发生干涉。
在第一从动部13或第二从动部23上安装辊轮等运动机构,通过本发明的动力传送装置,就能够实现,不管驱动源沿S方向转动或者是S’方向转动,运动机构都能够始终保持在一个方向转动。
根据以上内容可知,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使用一个单向驱动机构以及两个单向驱动机构组合的实施方式,当然,根据驱动系统的控制需求,本发明的单向驱动机构还能够进行三个或四个的组合。
上述两个单向驱动机构中的从动部可以直接外啮合,也可以通过其它传动方式进行连接,例如:两个从动部之间还设置有传动齿轮,其具体的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动力传送装置,采用两个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分别与驱动源连接,且无论驱动源沿哪个方向转动均能保持其中一个单向驱动机构接合,另一个单向驱动机构分离,两个单向驱动机构应用到驱动系统中,通过一个驱动源就能满足驱动系统的不同要求,进而简化驱动系统的结构,减少零件数量,降低成本,也缩小驱动系统整体的体积。
实施例五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单向驱动机构、动力传送装置与各驱动系统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单向驱动机构、动力传送装置与各驱动系统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二,具体的,示意图一中显示了在图像形成装置框架外侧安装的驱动系统,示意图二显示了在图像形成装置框架内侧安装的驱动系统。如图19至图2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给纸单元2、成像单元3、定影单元4、排纸单元5、双面打印单元6、给纸盒7、用于驱动给纸单元2和成像单元3的第一驱动系统、以及用于驱动定影单元4、排纸单元5和双面打印单元6的第二驱动系统。其中,驱动机构具体为驱动马达1,还可以包括驱动马达1以及传动机构。
给纸盒7中的纸张通过给纸单元2搓送以及搬送辊搬送,进入成像单元3进行碳粉图像的成像处理,然后进入定影单元4对碳粉图像进行固定,完成定影的纸张通过排纸单元5排放至纸盘。有些需要进行双面打印的纸张,在纸张未完全脱离排纸单元5的时候,排纸单元5反向转动,将纸张抽回图像形成装置内,并经由装置后方的回纸路径进入双面打印单元6,使纸张的正反面调转,再先后进入成像单元3、定影单元4及排纸单元5完成成像、固定以及排出的操作。
上述各单元由驱动马达1提供动力,本实施例中的驱动马达1能够实现正转及反转,即沿第一方向转动或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驱动马达1的驱动力分开两部分,一部分用于驱动给纸单元2及成像单元3的第一驱动系统,另一部分用于驱动定影单元4、排纸单元5和双面打印单元6的第二驱动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马达1分别与上述第一驱动系统和第二驱动系统连接。其中,第一驱动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单向驱动机构,称之为第三驱动机构30,驱动马达1与第三驱动机构30的驱动部连接。第三驱动机构30包括第三驱动部31、第三传动部(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三从动部32。第二驱动系统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动力传送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0和第二驱动机构20。驱动马达1与动力传送装置中的驱动源连接。以下结合图18至图20对第一驱动系统、第二驱动系统的实现方式进行描述。
在第一驱动系统中,驱动马达1的输出端连接第三驱动机构30,具体与第三驱动机构30的第三驱动部31连接。第三从动部32与成像单元3的感光鼓驱动齿轮3a连接,这样,驱动马达1的驱动力就通过第三驱动机构30传送至感光鼓驱动齿轮3a。感光鼓驱动齿轮3a与给纸单元2的给纸齿轮2a之间通过惰轮连接,因此,驱动马达1的驱动力再通过感光鼓驱动齿轮3a和惰轮传递给给纸齿轮2a。
当驱动马达1正转时,第三驱动机构30能够将动力传送至给纸单元2以及成像单元3;当驱动马达1反转时,第三驱动机构30无法将动力传送至给纸单元2以及成像单元3。
在第二驱动系统中,使用了上述一个动力传送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0和第二驱动机构20。驱动马达1的输出端与驱动源40连接,驱动源40同时连接至第一驱动机构10的第一驱动部11以及第二驱动机构20的第二驱动部21。第一驱动部11通过惰轮与排纸单元5的排纸齿轮5a连接,使得排纸齿轮5a的转动方向与驱动马达1的转动方向相对应,当驱动马达1正转时,排纸齿轮5a正转;当驱动马达1反转时,排纸齿轮5a反转。当然,根据实际产品的构造,也可以采用第二驱动部21与排纸单元5连接的方式。
第一从动部13不仅与第二从动部23连接,还与定影单元4的加热辊齿轮4a连接,第二从动部23还与双面打印单元6的双面打齿轮6a连接,定影单元4的加热辊齿轮4a与回纸路径上的搬送辊的驱动齿轮连接。通过前述对动力传送装置的工作原理描述可知,无论驱动马达1正转还是反转,定影单元4、双面打印单元6以及回纸路径的搬送辊各自都是保持在同一个方向转动的。
综上所述,对于整个图像形成装置而言,当驱动马达1正转时,第一驱动机构10和第三驱动机构30处于接合状态,而第二驱动机构20处于分离状态。则驱动马达1的驱动力通过第三驱动机构30传送至给纸单元2以及成像单元3,通过第一驱动部11传送至排纸单元5,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0传送至定影单元4,同时,由于第一从动部13与第二从动部23连接,第二从动部23与双面打印单元6连接,因此,驱动力就通过第一从动部13、第二从动部23被传送至双面打印单元6。图像形成装置在驱动马达1正转的状态下,能够实现纸张的给纸、搬送、成像、定影以及排纸的打印操作。
当驱动马达1反转时,第三驱动机构30和第一驱动机构10处于分离状态,而第二驱动机构20处于接合状态。因此,驱动马达1的驱动力不能够被传送至给纸单元2以及成像单元3。第一驱动机构10的第一驱动部11将驱动力传送至排纸单元5,但是由于驱动马达1是反转的,因此,排纸单元5也是反转的,即开始纸张的回纸操作,在纸张未离开排扺单元5之前,纸张可以通过排扺单元5的反转进入双面打印单元6的走纸路径。由于第一驱动机构10是动力分离状态,驱动马达1的驱动力通过第二驱动机构20、第一从动部13传送至定影单元4,同时,第二驱动机构20将驱动力传送至双面打印单元6。图像形成装置在驱动马达1反转的状态下,能够实现纸张的回纸操作,在该状态下,成像单元3没有运转,因此能够降低驱动马达1的负荷,并减少碳粉泄漏的量。
当纸张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回纸到一定位置时,具体为,纸张的末端离开了排纸单元5,但是纸张的前端未到达成像单元3之前,控制系统控制驱动马达1从反转变向正转,使第三驱动机构30变成动力连接状态,从而使成像单元运转,进行成像操作;以及使第一驱动机构10变为动力连接状态,从而使定影单元4和排扺单元5运转,进行定影和排扺操作。
具体的,为了检测纸张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位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成像单元3前方的搬送路径上设置有纸张感应器8。在排扺单元5反转的过程中,通过双面打印单元6将纸张翻转,纸张沿着双面打印单元6的走纸路径朝向成像单元3前进。当该纸张感应器8感应到纸张的前端时,向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控制系统发送控制信号,以使控制系统控制驱动马达1由反向转动改为正向转动。则成像单元3、定影单元4实现对纸张的反面进行图像印制,然后通过排扺单元5排出。
当然,纸张感应器8还可以设置在走纸路径上的其它位置,例如在双面打印单元6内部。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系统,其功能不仅仅是用于实现纸张的回纸操作。当图像形成装置在待机过程中,定影单元4的温度会冷却到常温,当图像形成装置收到打印作业指令时,会启动定影单元4进行预热升温,同时,定影单元4的加热辊会转动,以对温度进行传导。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进行给纸操作时,能够实现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二驱动系统可以同时工作;当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回纸操作时,第一驱动系统停止工作,第二驱动系统工作,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内容,也可以由技术人员对传动关系进行设计来实现。
现有技术中,为了驱动定影单元4的加热辊转动,控制系统会控制驱动马达启动,这样就会带动与驱动马达相连的所有驱动系统都启动,也包括成像单元3在内。但是,由于定影单元4预热过程中,图像形成装置中并没有纸张输入和走纸,因此,成像单元3一旦启动,就会导致碳粉的输出以及泄漏,造成浪费和污染,尤其当打印机频繁、间歇的启动和待机时,上述缺点就会更加严重。
而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通过控制驱动马达的正反转,在驱动马达反转时,不驱动成像单元3运转,而能够驱动定影单元4运转进行预热升温,则避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而不会导致碳粉泄漏造成的浪费,一方面节约碳粉材料,另一方面避免了泄漏的碳粉对图像形成装置内部造成污染而影响成像效果。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上述单向驱动机构以及动力传送装置,能够实现打印机的给纸、搬送、成像、定影、排纸及回纸一系列复杂的操作,不但具备上述单向驱动机构的技术效果,而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电气部件进行动力分离或结合的方式,更节省零件、使结构简单化,产品的成本能够降低,同时,整机的体积更加小型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单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轴,以及依次套设在支撑轴上的驱动部、传动部和从动部;其中,
驱动部上朝向传动部的一端设有用于驱使传动部沿轴向方向朝向从动部移动并与从动部接合的第一驱动结构,以及驱使传动部沿轴向方向朝向驱动部移动并与从动部分离的第一回退结构;
传动部上朝向驱动部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驱动结构对应的第二驱动结构,以及与第一回退结构对应的第二回退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驱动凸台,所述驱动凸台上设置有第一驱动面和第一倾斜面;
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可容纳驱动凸台的第一传动凹槽,所述第一传动凹槽内设置有与第一倾斜面配合的第二倾斜面,以及与第一驱动面配合的第二驱动面和第三倾斜面;
驱动部在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一驱动面向第三倾斜面施加作用力,以驱使传动部沿轴向方向朝向从动部移动并与从动部接合;驱动部在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转动时,第一倾斜面向第二倾斜面施加作用力,以使传动部沿轴向方向朝向驱动部移动并与从动部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传动部上朝向从动部的一端设置有接合传动部,从动部上朝向传动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接合传动部接合或分离的接合从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传动部为传动凸起,传动凸起上设置有第三驱动面;
所述接合从动部为从动凸起,从动凸起上设置有用于接收第三驱动面施加的驱动作用力的第四驱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传动部为传动凸起,传动凸起上设置有第三驱动面;
所述接合从动部为从动凹槽,从动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接收第三驱动面施加的驱动作用力的第四驱动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传动部为第二传动凹槽,第二传动凹槽设置有第三驱动面;
所述接合从动部为从动凸起,从动凸起上设置有用于接收第三驱动面施加的驱动作用力的第四驱动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凸起上设置有第四倾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凸起上设有与第四倾斜面配合且对第四倾斜面起导向作用的第五倾斜面。
9.一种动力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源、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两个单向驱动机构;其中,两个单向驱动机构中的任一个单向驱动机构处于动力接合状态时,另一个单向驱动机构处于动力分离状态;
两个单向驱动机构中的驱动部均与驱动源连接;两个单向驱动机构中的从动部相互连接。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以及分别与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二驱动系统;
其中,第一驱动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单向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单向驱动机构中的驱动部连接;
第二驱动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传送装置,所述驱动机构与动力传送装置中的驱动源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给纸操作时,第一驱动系统及第二驱动系统同时工作;当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回纸操作时,第一驱动系统停止工作,第二驱动系统工作。
CN201510527299.0A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单向驱动机构、动力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5045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7299.0A CN105045061B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单向驱动机构、动力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PCT/CN2016/081034 WO2017032042A1 (zh) 2015-08-25 2016-05-04 单向驱动机构、动力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7299.0A CN105045061B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单向驱动机构、动力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5061A true CN105045061A (zh) 2015-11-11
CN105045061B CN105045061B (zh) 2017-12-19

Family

ID=54451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7299.0A Active CN105045061B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单向驱动机构、动力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45061B (zh)
WO (1) WO201703204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2042A1 (zh) * 2015-08-25 2017-03-02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向驱动机构、动力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870545A (zh) * 2016-09-26 2018-04-0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单向离合器、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0209026A (zh) * 2018-02-28 2019-09-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8587B (zh) * 2017-05-08 2023-11-24 温州市华宁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正反转的变换机构及其墙体喷涂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50384A (ja) * 1994-08-08 1996-02-20 Casio Electron Mfg Co Ltd 駆動伝達装置
US5873441A (en) * 1996-02-09 1999-02-23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Drive transmission system
JP2005163826A (ja) * 2003-11-28 2005-06-23 Kyocera Mita Corp 回転駆動伝達装置又は画像形成装置
CN200947165Y (zh) * 2006-08-07 2007-09-12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馈纸装置的主动轮传动机构及馈纸装置
JP2008216968A (ja) * 2007-02-05 2008-09-18 Ricoh Co Ltd 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235227A (zh) * 2013-06-24 2014-12-2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单向离合器及具备该单向离合器的驱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33337A (en) * 1966-12-16 1969-03-18 Horace R Salter One-way freewheeling clutch
CN1162076A (zh) * 1996-02-09 1997-10-1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传动机构
JP3876404B2 (ja) * 2000-09-08 2007-01-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1方向クラッチ
TW201006677A (en) * 2008-08-05 2010-02-16 Avision Inc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 and fixed direction output and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201277307Y (zh) * 2008-08-15 2009-07-22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双向输入及固定方向输出的传动系统及馈纸设备
JP2010048299A (ja) * 2008-08-20 2010-03-04 Seiko Epson Corp 動力伝達装置、及び送出装置
CN105045062B (zh) * 2015-08-25 2018-03-23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驱动系统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5045061B (zh) * 2015-08-25 2017-12-19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单向驱动机构、动力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50384A (ja) * 1994-08-08 1996-02-20 Casio Electron Mfg Co Ltd 駆動伝達装置
US5873441A (en) * 1996-02-09 1999-02-23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Drive transmission system
JP2005163826A (ja) * 2003-11-28 2005-06-23 Kyocera Mita Corp 回転駆動伝達装置又は画像形成装置
CN200947165Y (zh) * 2006-08-07 2007-09-12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馈纸装置的主动轮传动机构及馈纸装置
JP2008216968A (ja) * 2007-02-05 2008-09-18 Ricoh Co Ltd 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235227A (zh) * 2013-06-24 2014-12-2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单向离合器及具备该单向离合器的驱动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2042A1 (zh) * 2015-08-25 2017-03-02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向驱动机构、动力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870545A (zh) * 2016-09-26 2018-04-0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单向离合器、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870545B (zh) * 2016-09-26 2021-09-0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单向离合器、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0209026A (zh) * 2018-02-28 2019-09-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CN110209026B (zh) * 2018-02-28 2022-02-2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32042A1 (zh) 2017-03-02
CN105045061B (zh) 201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65273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0524068C (zh) 驱动连接机构及包括该驱动连接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5045061A (zh) 一种单向驱动机构、动力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20621C (zh) 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US6285847B1 (en) Printer
EP3335890B1 (en) Driving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EP3447587B1 (en) Development cartridge
US9879733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US8538314B2 (en) Duplex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single drive source
CN101369113B (zh) 打印介质传送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US9541884B1 (en) Intermittent driv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855533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10054896B2 (en) Driv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US8356707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medium discharg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the medium discharging apparatus
US922942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0052907A (ja) 記録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7065487A (zh) 一种传动装置及其处理盒
CN102689804B (zh) 记录介质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9957123B2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217983B2 (en) Driv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8180250B2 (en) Driving device for toner cartridge for use in printing apparatus
CN213876332U (zh) 一种处理盒
CN218491003U (zh) 片材给进组件、片材给进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4442460A (zh) 一种处理盒
CN105383965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馈送片材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