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2806B - 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2806B
CN105042806B CN201510560896.3A CN201510560896A CN105042806B CN 105042806 B CN105042806 B CN 105042806B CN 201510560896 A CN201510560896 A CN 201510560896A CN 105042806 B CN105042806 B CN 1050428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wind
air conditioner
indoor environment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608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2806A (zh
Inventor
马建峰
梁博
叶务占
王现林
喻春平
杨荣礼
杨俭
杨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105608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428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42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2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28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28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其中,室内环境数据包括室内环境温度;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或室内温度变化率;获取与环境温差和/或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按照扫风调整角度调整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空调器扫风功能智能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使得空调器扫风机构的角度可以随室内环境数据的变化而变化。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空调器的扫风装置的运行状态只有简单扫风和定格扫风两种类型。当扫风装置为定格扫风模式时,用户设定扫风机构在一种位置,扫风机构就会一直定在此位置,如果此位置送风位置刚好对吹着用户,持续时间较长后,则会引起用户的不舒适,又或者此位置远离用户时,达不到用户想要的效果,使得用户感觉不舒适。当扫风装置为简单扫风模式时,扫风机构的扫风区间固定,扫风机构可能一直对着用户扫风或者一直不对着用户扫风,空调器运行在该种模式下,也会导致用户的不舒适,扫风控制功能智能化程度低。
针对现有的空调器扫风功能智能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的空调器扫风功能智能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该扫风控制方法包括: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其中,所述室内环境数据包括室内环境温度;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或室内温度变化率;获取与所述环境温差和/或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按照所述扫风调整角度调整所述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进一步地,获取与所述环境温差和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包括:从第一数据表中对应所述环境温差和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的所述扫风调整角度;所述室内环境数据还包括室内环境湿度,获取与所述环境温差和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还包括:从第二数据表中,读取与所述环境温差、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和所述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所述扫风调整角度;若所述第二数据表中不存在与所述环境温差、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和所述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所述扫风调整角度,则从所述第一数据表中读取与所述环境温差和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所述扫风调整角度。
进一步地,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包括: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所述室内环境数据;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包括:计算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温度基准参数的差值,得到所述环境温差,其中,在制冷模式下,所述温度基准参数为用户设定的目标制冷温度,在制热模式下,所述温度基准参数为所述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时的室内环境温度;获取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变化预设温度值所需的时间,得到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
进一步地,在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的同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采集一次所述空调器的遥控器的使用者的人体温度;在计算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温度基准参数的差值,得到所述环境温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人体温度与同一时刻采集到的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基于所述温度差值x修正所述环境温差△T得到修正后的环境温差△T',△T'=△T+x。
进一步地,按照所述扫风调整角度调整所述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包括:读取所述空调器开机时扫风机构的起始位置;若所述扫风调整角度大于零,则在所述扫风机构与所述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增大所述当前角度;若所述扫风调整角度等于零,则不调整所述扫风机构的角度;若所述扫风调整角度小于零,则在所述扫风机构与所述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减小所述当前角度。
进一步地,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包括:在所述空调器启动之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判断出所述空调器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所述室内环境数据;若判断出所述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读取记录的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调整所述扫风机构的角度至所述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进一步地,基于所述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包括:若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且所述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所述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且所述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扫风控制装置,该空调器的扫风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其中,所述室内环境数据包括室内环境温度;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或室内温度变化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环境温差和/或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调整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扫风调整角度调整所述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从第一数据表中对应所述环境温差和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的所述扫风调整角度;所述室内环境数据还包括室内环境湿度,所述获取模块还包括: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从第二数据表中,读取与所述环境温差、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和所述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所述扫风调整角度;若所述第二数据表中不存在与所述环境温差、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和所述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所述扫风调整角度,则通过第一获取子模块从所述第一数据表中读取与所述环境温差和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所述扫风调整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采集模块包括:第一采集子模块,用于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所述室内环境数据;所述确定模块包括: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温度基准参数的差值,得到所述环境温差,其中,在制冷模式下,所述温度基准参数为用户设定的目标制冷温度,在制热模式下,所述温度基准参数为所述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时的室内环境温度;第三获取子模块,获取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变化预设温度值所需的时间,得到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采集模块,用于在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的同时,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采集一次所述空调器的遥控器的使用者的人体温度;修正模块,用于在通过计算子模块得到环境温差之后,若所述人体温度与同一时刻采集到的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基于所述温度差值x修正所述环境温差△T得到修正后的环境温差△T',△T'=△T+x。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模块包括:读取子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空调器开机时扫风机构的起始位置;第一调整子模块,若所述扫风调整角度大于零,则在所述扫风机构与所述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增大所述当前角度;第二调整子模块,若所述扫风调整角度等于零,则不调整所述扫风机构的角度;第三调整子模块,若所述扫风调整角度小于零,则在所述扫风机构与所述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减小所述当前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采集模块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空调器启动之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判断出所述空调器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所述室内环境数据;若判断出所述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读取记录的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调整所述扫风机构的角度至所述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子模块,若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且所述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所述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第二判断子模块,若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且所述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获得室内环境温度,并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进而获取与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并基于该扫风调整角度调整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避免挡风机构一直在一个位置或者一个区间内扫风,挡风机构的角度可以实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而变化,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使得用户更加舒适,解决了现有的空调器扫风功能智能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使得空调器扫风机构的角度可以随室内环境数据的变化而变化,扫风功能更加智能化,空调器对用户的作用更加舒适化。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实施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其中,室内环境数据包括室内环境温度。
步骤S104,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或室内温度变化率。
步骤S106,获取与环境温差和/或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
步骤S108,按照扫风调整角度调整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获得室内环境温度,并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进而获取与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具体地,在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后,通过空调器的温度传感器获得室内环境数据,并基于室内环境数据确定的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来获取扫风调整角度,对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进行调整,通过上述方案,可以避免挡风机构一直在一个位置或者一个区间内扫风,挡风机构的角度可以实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而变化,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使得用户更加舒适。通过上述实施例,解决了现有的空调器扫风功能智能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使得空调器扫风机构的角度可以随室内环境数据的变化而变化,扫风功能更加智能化,空调器对用户的作用更加舒适化。
其中,可以对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基于实时采集的室内环境数据获得实时的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读取实时获取的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基于该扫风调整角度调整空调器的扫风机构角度。
其中,在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后,通过空调器的温度传感器获得室内环境数据,并基于室内环境数据确定的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来获取扫风调整角度。可选地,扫风调整角度可以通过环境温差来获取,或者扫风调整角度可以通过室内温度变化率来获取,又或者扫风调整角度可以通过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两个参数来获取,在获取到扫风调整角度后,对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获取与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包括:从第一数据表中对应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的扫风调整角度。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基于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两个参数从第一数据表中读取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这样通过读取数据表获得所需参数值的方式,方便空调器的数据处理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记录,进而将记录的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在数据表中,从数据表中读取需要的参数。
具体地,基于不同取值的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从第一数据表中读取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其中,第一数据表中存储有环境温差△T、室内温度变化率d(△t)/d(0.5℃)和扫风调整角度△Y三个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可选地,如表1所示,第一数据表中存储有环境温差△T、室内温度变化率d(△t)/d(0.5℃)和扫风调整角度△Y三个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表1举例说明上述实施例:若环境温差4≤△T,室内温度变化率d(△t)/d(0.5℃)大于6,则读取到的扫风调整角度△Y为-10。在获取扫风调整角度△Y之后,根据扫风调整角度△Y调节扫风机构当前角度Y至扫风机构的角度Y',其中,Y'=Y+△Y。
可选地,进一步划分环境温差的取值范围,当环境温差△T≥1时,可以从内环非稳定期模糊控制表(如表2所示)中读取扫风调整角度;当环境温差△T<1时,可以从内环稳定期模糊控制表(如表3所示)中读取扫风调整角度。
表2
可选地,基于表2举例说明上述实施例:若环境温差4≤△T,室内温度变化率d(△t)/d(0.5℃)大于6,则读取到的扫风调整角度△Y为-10。
表3
可选地,基于表3举例说明上述实施例:若环境温差-2≤△T<-1,室内温度变化率d(△t)/d(0.5℃)大于6,则读取到的扫风调整角度△Y为-1。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室内环境数据还包括室内环境湿度,获取与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还包括:从第二数据表中,读取与环境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若第二数据表中不存在与环境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则从第一数据表中读取与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
通过上述实施例,获得室内环境湿度,可以基于环境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三个参数从第二数据表中读取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其中,第二数据表是在第一数据表的基础上增加了室内环境湿度这个参数,同样通过读取数据表的方式获得所需参数值,方便空调器的数据处理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记录,进而将记录的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在数据表中,从数据表中读取需要的参数。
具体地,基于环境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三个参数各自的不同取值,从第二数据表中读取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其中,第二数据表为湿度模糊控制表,是在第一数据表中增加室内环境湿度条件而得,是将室内环境湿度条件作为“且”条件对第一数据表进行的修正。当环境温差和室内环境湿度满足“且”的条件时,则基于环境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三个参数各自的不同取值,从第二数据表中读取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当环境温差和室内环境湿度不满足“且”的条件时,即第二数据表中不存在与环境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则从第一数据表中读取与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第二数据表中存储有环境温差△T、室内温度变化率d(△t)/d(0.5℃)、室内环境湿度RH和扫风调整角度△Y四个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4所示,其中RH为室内环境湿度,RHB为目标湿度。
表4
可选地,基于表4举例说明上述实施例:当环境温差4≤△T,且目标湿度与室内环境湿度的对应关系为RH≤RHB-15时,则环境温差和室内环境湿度满足“且”的条件,因此,若室内温度变化率d(△t)/d(0.5℃)大于6,则读取到的扫风调整角度△Y为-4;当环境温差4≤△T,目标湿度与室内环境湿度的对应关系为RH>RHB-10时,则环境温差和室内环境湿度不满足“且”的条件,因此,不能从表4中读取到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Y,若室内温度变化率d(△t)/d(0.5℃)大于6,则从表1中读取到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Y为-10。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包括: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室内环境数据。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包括: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度基准参数的差值,得到环境温差,其中,在制冷模式下,温度基准参数为用户设定的目标制冷温度,在制热模式下,温度基准参数为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时的室内环境温度;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变化预设温度值所需的时间,得到室内温度变化率。
通过上述实施例,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室内环境数据,获得室内环境温度,并通过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度基准参数的差值,得到环境温差,此外,通过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变化预设温度值所需的时间,得到室内温度变化率,进而按照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的取值范围对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进行划分,得到与扫风调整角度存在对应关系的数据表(如上述的表1至表3所示)。
根据上述实施例,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包括:在空调器启动之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室内环境数据;若判断出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读取记录的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至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其中,若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控制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在空调器进入扫风模式第三预设时间之后,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室内环境数据。
可选地,第三预设时间可以为60秒,第一预设时间可以为5秒。
通过上述实施例,在空调器启动之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以实现空调器智能扫风模式与按照用户使用习惯调整扫风角度模式的转换,使得空调器的运行更加智能化。
具体地,在空调器启动之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室内环境数据;若判断出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读取记录的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至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可选地,当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60秒后,通过空调器的温度传感器连续监测,得到室内环境温度,并每5秒记录一次室内环境温度,记录的N次室内环境温度可以表示为T内环N(N=1、2、3、4、5……),然后通过公式△T=T内环N-T模拟值计算得到环境温差△T,并按照环境温差△T的取值范围对环境温差△T进行模糊定义,如表5所示。其中,在制冷模式下,T模拟值为用户设定的目标制冷温度,在制热模式下,T模拟值为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时的室内环境温度。
表5
环境温差模糊定义 环境温差
温差1 4≤△T
温差2 3≤△T<4
温差3 2≤△T<3
温差4 1≤△T<2
温差5 0≤△T<1
温差6 -1≤△T<0
温差7 -2≤△T<-1
温差8 △T≤-2
表6
室内温度变化率模糊定义 室内温度变化率
变化率1 0<d(△t)/d(0.5℃)≤2
变化率2 2<d(△t)/d(0.5℃)≤4
变化率3 4<d(△t)/d(0.5℃)≤6
变化率4 6<d(△t)/d(0.5℃)
变化率5 d(△t)/d(0.5℃)≤-6
变化率6 -6<d(△t)/d(0.5℃)≤-4
变化率7 -4<d(△t)/d(0.5℃)≤-2
变化率8 -2<d(△t)/d(0.5℃)≤0
可选地,室内温度变化率d(△t)/d(0.5℃)是指当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后或者上一次模糊推理结束后,室内环境温度变化0.5℃所需的时间。按照室内温度变化率d(△t)/d(0.5℃)的取值范围对室内温度变化率d(△t)/d(0.5℃)进行模糊定义,如表6所示。温度变化接近设定温度时计为“+”,即表示当空调器工作在制冷模式时,T内环降低,当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时,T内环升高;温度变化远离设定温度时计为“-”,即表示当空调器工作在制冷模式时,T内环升高,当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时,T内环降低。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的同时,该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还包括: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采集一次空调器的遥控器的使用者的人体温度;在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度基准参数的差值,得到环境温差之后,该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还包括:若人体温度与同一时刻采集到的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基于温度差值x修正环境温差△T得到修正后的环境温差△T',△T'=△T+x。
通过上述实施例,在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的同时,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采集一次空调器的遥控器的使用者的人体温度,并基于人体温度与同一时刻采集到的室内环境温度获得温度差值,进而通过温度差值修正环境温差,在此,环境温差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进行修正,使得空调器能够更加满足用户的需要,提高了空调器对用户的舒适度。
具体地,在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的同时,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采集一次空调器的遥控器的使用者的人体温度,并基于人体温度与同一时刻采集到的室内环境温度获得温度差值,进而通过温度差值修正环境温差,而环境温差是通过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度基准参数的差值所得。可选地,第二预设时间可以为5分钟。
可选地,在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的同时,空调器每5分钟通过遥控器自带的随身感功能,采集一次随身感温度(即空调器的遥控器的使用者的人体温度),若随身感温度与同一时刻采集到的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大于2℃,则记录一个温度差值x(x=随身感温度-室内环境温度(空调传感器温度)),修正一次环境温差△T,得到修正后的环境温差△T',△T'=△T+x。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按照扫风调整角度调整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包括:读取空调器开机时扫风机构的起始位置;若扫风调整角度大于零,则在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增大当前角度;若扫风调整角度等于零,则不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若扫风调整角度小于零,则在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减小当前角度。
通过上述实施例,在获得扫风调整角度后,读取空调器开机时扫风机构的起始位置,并根据扫风调整角度的取值,调整扫风机构与扫风机构的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从而实现了对空调器的扫分机构运行位置的自动调整。
具体地,在获得扫风调整角度后,读取空调器开机时扫风机构的起始位置,并根据扫风调整角度的取值,调整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若扫风调整角度大于零,则在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增大当前角度;若扫风调整角度等于零,则不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若扫风调整角度小于零,则在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减小当前角度。
其中,上述表1至表4中的扫风调整角度的数值的单位可以为具体的角度“°”,如△Y=10,可以为:扫风调整角度为10°;也扫风调整角度的数值的单位可以为角度的计量常数,即若每1个计量常数代表2°,那么△Y=10表示扫风调整角度为20°。
可选地,基于表1至表4获得扫风调整角度,该扫风调整角度表示为具体的角度,当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为90°时,若获得的扫风调整角度为-10°,则在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为90°时,将当前角度减小-10°。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包括:若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且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判断出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且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室内环境温度不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判断出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
通过上述实施例,在空调器启动之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
具体地,在空调器启动之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且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判断出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且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室内环境温度不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判断出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
可选地,制冷模式:当T环>T设时,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此时将进入时刻的用户设定的目标制冷温度作为温度基准参数,并基于室内环境温度计算得到环境温差,按照模糊表(即表1至表4)实现扫风机构角度的智能控制;当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时,按照用户扫风机构的使用习惯,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至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其中,T设为用户设定的温度,T环为室内环境温度。
可选地,制热模式:当T环<T设-1℃,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此时将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时的室内环境温度作为温度基准参数,并基于室内环境温度计算得到环境温差,按照模糊表(即表1至表4)实现扫风机构角度的智能控制;当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时,按照用户扫风机构的使用习惯,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至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其中,T设为用户设定的温度,T环为室内环境温度。
通过上述实施例,在空调器开启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当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时,在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后,通过空调器的传感器采集室内环境数据,获得室内环境温度,并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进而基于室内环境数据获取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对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进行调整;当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时,按照用户扫风机构的使用习惯,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至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下面结合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该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空调器开启运行。
步骤S203,判断空调器是否进入智能扫风模式。
具体地,在空调器启动之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且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且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不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其中,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为不同温度。
步骤S205,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湿度和人体温度。
具体地,当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后,通过空调器的传感器连续检测,每隔第一预设时间(如5秒)采集一次室内环境数据,室内环境数据可以包括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湿度,而在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的同时,每隔第二预设时间(如5分钟)采集一次空调器的遥控器的使用者的人体温度。
例如,当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60秒后,通过空调器的温度传感器连续监测,得到室内环境温度,并每5秒记录一次室内环境温度,记录N次的室内环境温度可以表示为T内环N(N=1、2、3、4、5……)。在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的同时,空调器每5分钟通过遥控器自带的随身感功能,采集一次随身感温度(即空调器的遥控器的使用者的人体温度)。
步骤S207,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
具体地,在采集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温度后,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并按照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的取值范围对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进行模糊定义,如表5和表6所示。其中,在制冷模式下,温度基准参数为用户设定的目标制冷温度,在制热模式下,温度基准参数为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时的室内环境温度。
步骤S209,获取与环境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
具体地,在确定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后,基于环境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采集得到的室内环境湿度,从第二数据表(即表4)中读取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当表4中不存在与环境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时,则从第一数据表(即表1)中读取与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
例如,当环境温差4≤△T,且目标湿度与室内环境湿度的对应关系为RH≤RHB-15时,则环境温差和室内环境湿度满足“且”的条件,因此,若室内温度变化率d(△t)/d(0.5℃)大于6,则读取到的扫风调整角度△Y为-4;当环境温差4≤△T,目标湿度与室内环境湿度的对应关系为RH>RHB-10时,则环境温差和室内环境湿度不满足“且”的条件,因此,不能从表4中读取到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Y,若室内温度变化率d(△t)/d(0.5℃)大于6,则从表1中读取到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Y为-10。
步骤S211,按照扫风调整角度调整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具体地,在获得扫风调整角度后,读取空调器开机时扫风机构的起始位置,并根据扫风调整角度的取值,调整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若扫风调整角度大于零,则在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增大当前角度;若扫风调整角度等于零,则不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若扫风调整角度小于零,则在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减小当前角度。
步骤S213,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至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具体地,在空调器启动之后,当判断出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时,则按照记录的用户使用扫风机构的使用习惯,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至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在空调器开启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当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时,在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后,通过空调器的传感器采集室内环境数据,获得室内环境温度,并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进而基于室内环境数据获取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对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进行调整;当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时,按照用户扫风机构的使用习惯,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至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避免挡风机构一直在一个位置或者一个区间内扫风,挡风机构的角度可以实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而变化,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使得用户更加舒适。通过上述实施例,解决了现有的空调器扫风功能智能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使得空调器扫风机构的角度可以随室内环境数据的变化而变化,扫风功能更加智能化,空调器对用户的作用更加舒适化。
实施例2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的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采集模块20,确定模块40,获取模块60,调整模块80。
其中,第一采集模块20,用于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其中,室内环境数据包括室内环境温度。
确定模块40,用于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或室内温度变化率。
获取模块60,用于获取与环境温差和/或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
调整模块80,用于按照扫风调整角度调整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采集模块20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获得室内环境温度,并通过确定模块40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进而通过获取模块60获取与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通过调整模块80基于该扫风调整角度调整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具体地,在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后,通过第一采集模块获得室内环境数据,并基于室内环境数据通过确定模块确定的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来获取扫风调整角度,进而通过调整模块对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进行调整,通过上述方案,可以避免挡风机构一直在一个位置或者一个区间内扫风,挡风机构的角度可以实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而变化,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使得用户更加舒适。通过上述实施例,解决了现有的空调器扫风功能智能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使得空调器扫风机构的角度可以随室内环境数据的变化而变化,扫风功能更加智能化,空调器对用户的作用更加舒适化。
其中,通过第一采集模块可以实现对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基于实时采集的室内环境数据获得实时的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进而通过获取模块获取实时获取的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基于该扫风调整角度调整空调器的扫风机构角度。
其中,在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后,通过空调器的温度传感器获得室内环境数据,并基于室内环境数据确定的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来获取扫风调整角度。可选地,扫风调整角度可以通过环境温差来获取,或者扫风调整角度可以通过室内温度变化率来获取,又或者扫风调整角度可以通过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两个参数来获取,在获取到扫风调整角度后,对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从第一数据表中对应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的扫风调整角度。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基于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两个参数,通过第一获取子模块,从第一数据表中读取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这样通过读取数据表获得所需参数值的方式,方便空调器的数据处理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记录,进而将记录的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在数据表中,从数据表中读取需要的参数。
具体地,基于不同取值的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通过第一获取子模块从第一数据表中读取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其中,第一数据表中存储有环境温差△T、室内温度变化率d(△t)/d(0.5℃)和扫风调整角度△Y三个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表1在此不再列出。
可选地,进一步划分环境温差的取值范围,当环境温差△T≥1时,可以从内环非稳定期模糊控制表(如表2所示)中读取扫风调整角度;当环境温差△T<1时,可以从内环稳定期模糊控制表(如表3所示)中读取扫风调整角度,其中,表2和表3在此不再列出。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室内环境数据还包括室内环境湿度,获取模块还包括: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从第二数据表中,读取与环境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若第二数据表中不存在与环境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则通过第一获取子模块从第一数据表中读取与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
通过上述实施例,获得室内环境湿度,可以基于环境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三个参数,通过第二获取子模块从第二数据表中读取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其中,第二数据表是在第一数据表的基础上增加了室内环境湿度这个参数,同样通过读取数据表的方式获得所需参数值,方便空调器的数据处理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记录,进而将记录的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在数据表中,从数据表中读取需要的参数。
具体地,基于环境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三个参数各自的不同取值,通过第二获取子模块从第二数据表中读取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其中,第二数据表为湿度模糊控制表,是在第一数据表中增加室内环境湿度条件而得,是将室内环境湿度条件作为“且”条件对第一数据表进行的修正。当环境温差和室内环境湿度满足“且”的条件时,则基于环境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三个参数各自的不同取值,通过第二获取子模块从第二数据表中读取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当环境温差和室内环境湿度不满足“且”的条件时,即第二数据表中不存在与环境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则通过第一获取子模块从第一数据表中读取与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第二数据表中存储有环境温差△T、室内温度变化率d(△t)/d(0.5℃)、室内环境湿度RH和扫风调整角度△Y四个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4所示,其中RH为室内环境湿度,RHB为目标湿度,表4在此不再列出。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采集模块包括:第一采集子模块,用于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室内环境数据;确定模块包括: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度基准参数的差值,得到环境温差,其中,在制冷模式下,温度基准参数为用户设定的目标制冷温度,在制热模式下,温度基准参数为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时的室内环境温度;第三获取子模块,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变化预设温度值所需的时间,得到室内温度变化率。
通过上述实施例,通过第一采集子模块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室内环境数据,获得室内环境温度,并通过计算子模块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度基准参数的差值,得到环境温差,此外,通过第三获取子模块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变化预设温度值所需的时间,得到室内温度变化率,进而按照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的取值范围对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进行划分,得到与扫风调整角度存在对应关系的数据表(如上述的表1至表3所示)。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采集模块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在空调器启动之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室内环境数据;若判断出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读取记录的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至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其中,若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控制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在空调器进入扫风模式第三预设时间之后,通过第一采集模块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室内环境数据。
通过上述实施例,通过判断模块,在空调器启动之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以实现空调器智能扫风模式与按照用户使用习惯调整扫风角度模式的转换,使得空调器的运行更加智能化。
具体地,通过判断模块,在空调器启动之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室内环境数据;若判断出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读取记录的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至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第二采集模块,用于在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的同时,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采集一次空调器的遥控器的使用者的人体温度;修正模块,用于在通过计算子模块得到环境温差之后,若人体温度与同一时刻采集到的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基于温度差值x修正环境温差△T得到修正后的环境温差△T',△T'=△T+x。
通过上述实施例,在通过第一采集模块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的同时,通过第二采集模块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采集一次空调器的遥控器的使用者的人体温度,并通过修正模块基于人体温度与同一时刻采集到的室内环境温度获得温度差值,进而通过温度差值修正环境温差,在此,环境温差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进行修正,使得空调器能够更加满足用户的需要,提高了空调器对用户的舒适度。
具体地,在通过第一采集模块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的同时,通过第二采集模块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采集一次空调器的遥控器的使用者的人体温度,并通过修正模块基于人体温度与同一时刻采集到的室内环境温度获得温度差值,进而通过温度差值修正环境温差,而环境温差是通过计算模块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度基准参数的差值所得。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调整模块包括:读取子模块,用于读取空调器开机时扫风机构的起始位置;第一调整子模块,若扫风调整角度大于零,则在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增大当前角度;第二调整子模块,若扫风调整角度等于零,则不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第三调整子模块,若扫风调整角度小于零,则在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减小当前角度。
通过上述实施例,在通过获取模块获得扫风调整角度后,通过读取子模块读取空调器开机时扫风机构的起始位置,并根据扫风调整角度的取值,调整扫风机构与扫风机构的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从而实现了对空调器的扫分机构运行位置的自动调整。
具体地,在通过获取模块获得扫风调整角度后,通过读取子模块读取空调器开机时扫风机构的起始位置,并根据扫风调整角度的取值,调整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若扫风调整角度大于零,则通过第一调整子模块在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增大当前角度;若扫风调整角度等于零,则不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若扫风调整角度小于零,则通过第三调整子模块在扫风机构与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减小当前角度。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判断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子模块,若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且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判断出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第二判断子模块,若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且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室内环境温度不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判断出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
通过上述实施例,在空调器启动之后,通过判断模块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
具体地,在空调器启动之后,通过判断模块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且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通过第一判断子模块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通过第一判断子模块判断出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且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通过第二判断子模块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室内环境温度不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通过第二判断子模块判断出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在空调器开启后,通过判断模块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当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时,在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后,通过空调器的传感器采集室内环境数据,获得室内环境温度,并通过确定模块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进而基于室内环境数据获取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通过调整模块对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进行调整;当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时,按照用户扫风机构的使用习惯,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至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避免挡风机构一直在一个位置或者一个区间内扫风,挡风机构的角度可以实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而变化,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使得用户更加舒适。通过上述实施例,解决了现有的空调器扫风功能智能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使得空调器扫风机构的角度可以随室内环境数据的变化而变化,扫风功能更加智能化,空调器对用户的作用更加舒适化。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其中,所述室内环境数据包括室内环境温度;
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或室内温度变化率;
获取与所述环境温差和/或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
按照所述扫风调整角度调整所述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其中,按照所述扫风调整角度调整所述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包括:
读取所述空调器开机时扫风机构的起始位置;
若所述扫风调整角度大于零,则在所述扫风机构与所述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增大所述当前角度;
若所述扫风调整角度等于零,则不调整所述扫风机构的角度;
若所述扫风调整角度小于零,则在所述扫风机构与所述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减小所述当前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与所述环境温差和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包括:从第一数据表中对应所述环境温差和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的所述扫风调整角度;
所述室内环境数据还包括室内环境湿度,获取与所述环境温差和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还包括:
从第二数据表中,读取与所述环境温差、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和所述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所述扫风调整角度;
若所述第二数据表中不存在与所述环境温差、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和所述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所述扫风调整角度,则从所述第一数据表中读取与所述环境温差和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所述扫风调整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包括: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所述室内环境数据;
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包括:
计算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温度基准参数的差值,得到所述环境温差,其中,在制冷模式下,所述温度基准参数为用户设定的目标制冷温度,在制热模式下,所述温度基准参数为所述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时的室内环境温度;
获取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变化预设温度值所需的时间,得到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的同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采集一次所述空调器的遥控器的使用者的人体温度;
在计算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温度基准参数的差值,得到所述环境温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人体温度与同一时刻采集到的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基于所述温度差值x修正所述环境温差△T得到修正后的环境温差△T',△T'=△T+x。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启动之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
若判断出所述空调器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所述室内环境数据;
若判断出所述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读取记录的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调整所述扫风机构的角度至所述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包括:
若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且所述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所述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
若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且所述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
7.一种空调器的扫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其中,所述室内环境数据包括室内环境温度;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或室内温度变化率;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环境温差和/或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
调整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扫风调整角度调整所述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其中,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读取子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空调器开机时扫风机构的起始位置;
第一调整子模块,若所述扫风调整角度大于零,则在所述扫风机构与所述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增大所述当前角度;
第二调整子模块,若所述扫风调整角度等于零,则不调整所述扫风机构的角度;
第三调整子模块,若所述扫风调整角度小于零,则在所述扫风机构与所述起始位置的当前角度的基础上,减小所述当前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从第一数据表中对应所述环境温差和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的所述扫风调整角度;
所述室内环境数据还包括室内环境湿度,所述获取模块还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从第二数据表中,读取与所述环境温差、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和所述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所述扫风调整角度;
若所述第二数据表中不存在与所述环境温差、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和所述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所述扫风调整角度,则通过第一获取子模块从所述第一数据表中读取与所述环境温差和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所述扫风调整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采集模块包括:第一采集子模块,用于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所述室内环境数据;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温度基准参数的差值,得到所述环境温差,其中,在制冷模式下,所述温度基准参数为用户设定的目标制冷温度,在制热模式下,所述温度基准参数为所述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时的室内环境温度;
第三获取子模块,获取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变化预设温度值所需的时间,得到所述室内温度变化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在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的同时,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采集一次所述空调器的遥控器的使用者的人体温度;
修正模块,用于在通过计算子模块得到环境温差之后,若所述人体温度与同一时刻采集到的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基于所述温度差值x修正所述环境温差△T得到修正后的环境温差△T',△T'=△T+x。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集模块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空调器启动之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
若判断出所述空调器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所述室内环境数据;
若判断出所述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读取记录的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调整所述扫风机构的角度至所述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若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且所述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所述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
第二判断子模块,若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且所述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则判断出所述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所述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
CN201510560896.3A 2015-09-02 2015-09-02 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0428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0896.3A CN105042806B (zh) 2015-09-02 2015-09-02 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0896.3A CN105042806B (zh) 2015-09-02 2015-09-02 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2806A CN105042806A (zh) 2015-11-11
CN105042806B true CN105042806B (zh) 2017-12-22

Family

ID=54449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60896.3A Active CN105042806B (zh) 2015-09-02 2015-09-02 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428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2669B (zh) * 2016-08-30 2019-03-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智能扫风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766024B (zh) * 2016-12-05 2019-04-02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237858A (zh) * 2018-08-23 2019-01-18 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冰箱扫风控制方法、扫风装置以及扫风冰箱
CN109539459B (zh) * 2018-11-01 2021-04-30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送风方法及空调
CN111780330B (zh) * 2020-07-07 2021-07-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CN113375311B (zh) * 2021-06-16 2022-10-04 北京上格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fcu末端的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531852B (zh) * 2021-06-29 2022-09-0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与存储介质
CN114251786B (zh) * 2021-12-11 2022-12-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空调器
CN114963466B (zh) * 2022-06-15 2024-01-19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睡眠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40801B1 (ko) * 2005-05-10 2006-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장형 에어컨의 베인 제어방법
CN101187491A (zh) * 2006-11-22 2008-05-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空调的睡眠模式下控制气流的装置及方法
CN102654305A (zh) * 2011-03-02 2012-09-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202442450U (zh) * 2012-02-08 2012-09-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4165440A (zh) * 2014-08-07 2014-11-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风速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374048A (zh) * 2014-10-29 2015-02-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送风角度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4422085A (zh) * 2013-09-09 2015-03-18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CN104515263A (zh) * 2014-12-26 2015-04-15 湖南远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扫风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40801B1 (ko) * 2005-05-10 2006-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장형 에어컨의 베인 제어방법
CN101187491A (zh) * 2006-11-22 2008-05-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空调的睡眠模式下控制气流的装置及方法
CN102654305A (zh) * 2011-03-02 2012-09-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202442450U (zh) * 2012-02-08 2012-09-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4422085A (zh) * 2013-09-09 2015-03-18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CN104165440A (zh) * 2014-08-07 2014-11-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风速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374048A (zh) * 2014-10-29 2015-02-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送风角度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4515263A (zh) * 2014-12-26 2015-04-15 湖南远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扫风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2806A (zh)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2806B (zh) 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726229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0726218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US2017012344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Smart and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al Control
CN112880156A (zh)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N111397131A (zh) 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10529988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空调和存储介质
CN108954662A (zh) 一种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081553B (zh) 运行频率的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13137723A (zh)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0285539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971047B2 (ja)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CN110030699A (zh) 一种空调设备控制方法、空调和存储介质
CN113494755A (zh) 智能终端及室内空气调节方法
CN109506338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CN109425075A (zh) 空气调节装置及其舒适度确定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55176A (zh) 空气调节系统中风闸开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302694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838470A (zh) 一种暖通空调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1076351B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0108003B (zh) 基于智能家居的空调温度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1397153A (zh) 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07621046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12902321A (zh) 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送风装置、送风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183891B (zh) 空调温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