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34571B - 用于印刷中空物品的机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印刷中空物品的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34571B
CN105034571B CN201510219820.4A CN201510219820A CN105034571B CN 105034571 B CN105034571 B CN 105034571B CN 201510219820 A CN201510219820 A CN 201510219820A CN 105034571 B CN105034571 B CN 1050345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station
hollow article
platform
drying table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198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34571A (zh
Inventor
马塞尔·古特
马克·沙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pac Pat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kexisi Global (thail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kexisi Global (thail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kexisi Global (thaila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34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4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34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4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7/0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F17/08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 B41F17/14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 B41F17/18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on curved surfaces of articles of varying cross-section, e.g. bottles, lamp gla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7/0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F17/002Supports of workpieces in machines for printing on hollow articl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用于印刷中空物品的机器包括至少两个印刷台(151、152)和至少两个干燥台(161、162),其中,第一干燥台(161)与印刷台中的第一印刷台(151)相关联,第二干燥台(162)与印刷台中的第二印刷台(152)相关联。该机器还包括用于在印刷台(151、152)与干燥台(161、162)之间转移中空物品的输送链机构、以及允许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选择机构(110),其中在第一模式中,由前一个台提供的中空物品经过第一印刷台(151)和第一干燥台(161)而省略第二印刷台(152)和第二干燥台(162),在第二模式中,中空物品经过第二印刷台(152)和第二干燥台(162)而省略第一印刷台(151)和第一干燥台(161)。该机器允许由于新的要求不同印刷图像的大量中空物品的印刷台的转换而导致的停机时间减少或削减。

Description

用于印刷中空物品的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印刷中空物品(例如,罐、管、筒或其他类型的容器或封闭件)的机器。
背景技术
相应的机器是已知的。通常,它们包括被整合在机器线内的偏移的印刷台,其中机器线包括分别布置在上游或下游的相关联的台。上游的台的示例为基础涂覆台(具有相对应的干燥台)。下游的台的示例为干燥台或上漆台(具有相对应的另一干燥台)。
这些台沿着主输送方向布置。与诸如初步形成的台以及中间或最终缩口台的其它台一同组装成长机器线,所有的台同步工作,允许高吞吐量。除了沿着主输送方向(其通常为水平方向)布置以外,台也可以被堆叠以减小机器线沿主输送方向的延伸。特别是,中间存放台或缓冲台以及干燥台可被布置在其他台的上方或下方。
通常,使用输送链将中空物品从一个台输送至另一个台。链可设置有链销,而每个销可被容纳在中空物品中的一个内,以保持相应的物品。销相对于水平平面倾斜,以确保物品稳定地保持在链上,倾斜角为约2至15°,尤其约6至8°。倾斜可通过分别具有链和销的相应设计来实现,或者通过以相应角度倾斜整个机器(包括用于联接台的输送链)来实现。包括基础涂覆台、印刷台和上漆台的装饰台的常规设计的特征在于用于联接所有这些台的单个输送链。这意味着所有台被机械地联接,即,如果一个台运行,则所有台会运行。
通常,机器线的不同台被布置在公共的工作平面中,并且在整个机器中,一个或多个链具有与工作平面相符或至少与工作平面平行的操作平面。
例如,EP 1661699 A1(HINTERKOPF)中公开了一种用于中空物体印刷和其他装饰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多个处理站以及用于服务这些处理站的传送链布置。该传送链布置由多个传送链段组成,这些传送链段能够连接在一起,形成闭环,以在交替的不同路径的操作中执行循环运动。未使用的链段从传送链的其余部分脱开并固定。
如所提及的,这些机器线允许高吞吐量。它们尤其适于大份额的生产。由于用于需要不同印刷图像且随后的检验花费相当长时间的新的大量中空物品的印刷台需进行转换,所以当处理较小份额时因机器线存在大量停机时间而导致吞吐量显著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构造属于以上所提及的技术领域的在较小量份额的情况下也允许高吞吐量的机器。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由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说明。根据本发明,机器包括:
a)至少两个印刷台;
b)至少两个干燥台,其中,第一干燥台布置在第一印刷台的下游,且与印刷台中的第一印刷台相关联,第二干燥台布置在第二印刷台的下游,且与印刷台中的第二印刷台相关联;
c)输送链机构,用于在印刷台与干燥台之间转移中空物品;以及
d)选择机构,允许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在第一模式中,通过前一个台提供的中空物品经过第一印刷台和第一干燥台而省略第二印刷台和第二干燥台,在第二模式中,中空物品经过第二印刷台和第二干燥台而省略第一印刷台和第一干燥台,其中,选择机构包括:选择台,其具有第一输送链、第二输送链以及可选择性接合的转移机构,其中,第一输送链构成进料部和第一出料部,第二输送链构成第二出料部,可选择性接合的转移机构用于将中空物品从第一输送链移出并用于将移出的中空物品馈送至第二输送链。
通过具有与干燥台相关联的两个独立的印刷台,允许在使用第一印刷装置和干燥装置与使用第二印刷装置和干燥装置之间进行快速切换。另外,因为两个印刷台均具有相关联的干燥台,因此在“生产”(联机的)印刷装置上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可在“脱机的”印刷装置上进行测试印刷。
因此,可脱机实施检验并且可最小化或者完全省掉转换时间。这基本上增加了机器线的吞吐量,尤其在处理较小量份额的情况下。
理所应当的,用于罐、管、筒、其他类型的容器或封闭件的实际制造线将包括附加的台,例如,挤压机、切割机、刷洗机、具有相应干燥装置的涂覆机、缩口机和/或包装机。另外,缓冲存储台(容纳装置)也通过已知的方式布置在上述台之间。
优选地,选择机构包括选择台,其中选择台具有第一输送链、第二输送链以及可选择性接合的转移机构,其中,第一输送链构成进料部和第一出料部,第二输送链构成第二出料部,可选择性接合的转移机构用于从第一输送链移出中空物品并用于将移出的中空物品馈送至第二输送链。在一个操作模式中,中空物品可由此保持在第一输送链上,而不受选择台的实质性影响。一旦选择机构通过与转移机构接合而被切换至另一操作模式,中空物品就从第一输送链移出并馈送至第二输送链。通过使用两个分离的输送链,允许将物品的路径划分成两个路径,而且可单独地控制两个路径中的链的移动。作为示例,链之一可以是非激活的或者以手动控制或测试速度运行,而另一个链以生产速度运行。优选的是,选择机构以使得转移机构可在生产过程中接合或拆离的方式构成,即,接合(或拆离)发生在两个后续物品到达转移机构处之间。这允许在对生产速度不产生任何影响的情况下,在一个出料部与另一个出料部之间的切换。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输送链和第二输送链各自包括布置在公共操作平面中的U形区段,其中,处于激活状态的转移机构与第一输送链的U形区段协作,以在相对于公共操作平面的横向方向上将通过第一输送链馈送的中空物品机械地移出,以及用于将移出的中空物品馈送至用于通过使物品在与横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回而将移出的中空物品馈送至第二输送链的传送机构。因此,为了划分物品流,使用了侧移动的传送装置。
U形区段可并肩地布置。可选地,U形区段以基本竖直的距离布置,这允许物品通过重力进行转移。
作为示例,物品可在第一输送链的U形区段的基座处通过v形篮捕捉到,并且在横向方向上移离第一输送链直至从第一输送链的链销完全移出。在物品的移出过程中,篮以与第一输送链相同的速度在第一输送链的输送方向上移动。在下一个步骤中,篮进一步移动直至到达第二输送链的U形区段的基座。在该区段中,篮在与上述横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回,并且物品同步地馈送至第二输送链的链销。通过使篮的移动与两个输送链的移动同步,允许两个出料部之间的自动切换,而不对处理速度上产生影响并且无需任何手动交互。
应注意,两个输送链的操作速度要求与中空物品从第一链输送至第二链的速度相符。然而,如果中空物品保持在第一链上,则第二链可通过不同的(特别是较低的)操作速度来操作或者甚至是静止的。
作为横向布置的可选方案,输送链可通过使U形区段的基座可向下或向上移动(进入篮或离开篮)而不具有横向偏差的方式来布置。
作为可选方案,可使用真空转移桶来实施转移。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转移机构包括第一桶和第二桶,其中,第一桶用于暂时容纳中空物品并且与第一输送链协作,第二桶用于暂时容纳中空物品并且与第二输送链协作,其中,通过第一桶容纳的中空物品可选择性地馈送至第二桶。桶可以是真空转移桶,这种真空转移桶是已知的,并且通过以下方式设计和配置,即在第一模式中通过第一输送链馈送的中空物品可通过第一桶容纳并且被转移至第二桶并转移至第二输送链、而在第二模式中使中空物品保持在第一输送链上。
两个桶可包括可轴向移动(即,可沿着与桶的旋转轴线平行的轴线直线地移动)的输送件。在第一轴线位置中,输送件可与协作于相应的桶的输送链协作,以便从链移出物品或将物品馈送至链。在第二轴线位置中,物品暂时通过独立于相应的链的桶容纳。
有利地,至少第一桶包括可轴向移动的输送件,可轴向移动的输送件用于保持中空物品,并且输送件的轴向移动选择性地由用于将中空物品馈送至第二桶的第一凸轮、或者由用于将中空物品保持在第一输送链上的第二凸轮来控制。由凸轮(机械地)控制输送件的移动是简单且机械的稳定方案,这允许高吞吐量。开关被设置成在第一凸轮(例如,在桶的某一区域中引导输送件的轴向移位的凸轮)与第二凸轮(例如,将输送件保持在它们的第一位置中的直线凸轮)之间进行选择。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印刷台和第二印刷台布置在相对于输送链的主操作平面的不同横向位置中。这使得将物品在不同操作平面上运行的区域中在两种模式下在台之间输送物品的输送链能够交叉,并由此允许空间节省布局,其中,印刷台均布置在第一水平平面中,干燥台均被布置在第二水平平面中,特别地位于印刷台的上方。
特别是,将选择机构联接至第一印刷台的输送链机构的输送链包括扭曲的区段。通过采用扭曲的区段,链可从其主操作平面延伸出并进入次级操作平面中,并返回主操作平面中。这允许在两个横向偏移平面之间转移物品,而无需采用附加的横向位移机构。
特别是,第一印刷台布置成紧邻选择机构,并且进料链的操作平面与选择机构的出料链的操作平面相符。选择机构与第二印刷台之间的距离较大(即,第二印刷台布置在第一印刷台的下游方向),并且第二印刷台具有与选择机构的出料链的操作平面不同的、进料链的操作平面。操作平面的变化通过上述扭曲的区段来实现。由于距离相对较大的事实,需要输送链相对于两个操作平面具有相当小的倾斜角度。约4至8°的角度是足够的并且可通过采用扭曲的区段来达到。
作为扭曲的替换方案,链可以被弯曲。该替换方案根据实际使用的链的设计是可行的。
优选地,输送链机构包括第一输送链和第二输送链,其中,第一输送链行进通过第一印刷台和第一干燥台,第二输送链不同于第一输送链并且行进通过第二印刷台和第二干燥台。如果需要,这些输送链中的每个可由若干协作的链构成。通过用于成对的印刷台和干燥台中每对的分离的链,在生产流中提供较高灵活性,尤其是在下游方向上。作为示例,如果位于选择机构上游的台(例如,用于基础涂覆的干燥台)需要停止,则下面的台可继续运行、排空并进一步处理产品,而不产生任何生产损失。另外,能够以生产速度运行印刷装置/干燥装置组合中的一个,并且同时另一印刷装置/干燥装置的组合以测试/检验速度运行。
应注意,台和输送链通过同样已知的方式补充适当数量的且适当布置的缓冲存储台。这些缓冲存储台提供需要为上游台的输出的短期波动以及为下游台的容量的短期波动而考虑的灵活性。
有利地,机器包括第一手动进料部和第二手动进料部,其中,第一手动进料部用于在第一模式中将中空物品馈送至第二印刷台和第二干燥台,第二手动进料部用于在第二模式中将中空物品馈送至第一印刷台和第一干燥台。在上下文中,“手动进料部”涉及可基于需求手动控制的进料部。理所应当的,中空物品的馈送不仅可手动地实施而且附加地或专门地通过自动装置实施。通过用于印刷台和干燥台二者的手动进料部,允许在第一模式以及第二模式中与生产平行地进行检验。
优选地,选择台包括用于将中空物品馈送至第二输送链的手动进料部。在第一模式中,从进料部接收到的物品将保持在第一输送链上,并且第二输送链将实质上不受影响并且其操作可被单独控制。因此,在选择台中能够包括进料部,通过使用该进料部中空物品可被馈送至第一输送链。因此,不需要用于第二模式的附加的手动进料台,并且减少了成本和空间要求。
替代手动馈送或除了手动馈送以外,某一数量的中空物品可通过相应地控制选择台而自动地偏离至处于设置模式的印刷装置。这将导致生产中出现一些间隙,但允许在不需要手动馈送的情况下快速进行测试印刷。
优选地,与第一模式中在第一印刷台和第一干燥台上运行的生产或者与第二模式中在第二印刷台和第二干燥台上运行的生产平行地,手动馈送的中空物品在第一模式中可通过第二印刷台和第二干燥台进行处理,以及在第二模式中可通过第一印刷台和第一干燥台进行处理。因此,独立于即将来临的印刷台/干燥台之间的切换,可与完整生产平行地脱机进行检验。
机器优选地包括取出台,该取出台用于选择性地挑选出在第一模式中通过第二印刷台和第二干燥台处理的中空物品以及在第二模式中通过第一印刷台和第一干燥台处理的中空物品。这允许在相应干燥台中进行干燥之后,自动地卸下采样/测试印刷/设置/检验物品。这确保了这些物品不被馈送至实际生产运行中。
取出台可包括吹扫机构,该吹扫机构用于选择性地吹出待从链销上挑选出的、保持在链销上的中空物品。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机器包括以下台:
a)选择台,为选择机构的一部分;
b)第一印刷台;
c)第一干燥台,布置在第一印刷台的下游;
d)手动进料台
e)第二印刷台;
f)第二干燥台,布置在第二印刷台的下游;
g)取出台;以及
h)合并台,用于将分别通过第一印刷台和第一干燥台或者第二印刷台和第二干燥台处理的中空物品馈送至公共出料部。
这些台以如下方式彼此联接:
i)选择台的第一出料部联接至第一印刷台,
j)选择台的第二出料部联接至手动进料台,
k)手动进料台联接至第二印刷台,
l)第一干燥台的出料部和第二干燥台的出料部联接至取出台,以及
m)取出台联接至合并台。
所提及的台中的两个或多个可被整合成单个单元。
合并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设计,即,使得分别来自第一干燥台和第二干燥台的进入输送链位于彼此之间具有横向距离的两个不同的平面中以及使得从两个输送链馈送的中空物品在横向方向上移动至公共出料平面。特别是,出料平面可与进料平面中的一个相对应,或者处于进料平面之间。这使得第二倾斜链(具有扭曲的区段)是不必要的,即,操作平面的分离通过采用倾斜的链来实现,尤其是在选择机构与第二印刷台之间,而操作平面的合并局部地实现在合并台处。
分别将选择台与第一印刷台联接以及将选择台与手动进料台联接的两个链的交叉可布置在手动进料台的区域中。这是两个链在不同的操作平面上行进的情况。
在机器的第一模式中,手动进料台用于将测试物品馈送至第二印刷台。在该模式中,手动进料台的出料能够以与将手动进料台联接至选择台的(空的)进料链的速度不同的速度(特别是,以较低速度)运行。在机器的第二模式中,从选择台的第二出料部到达的物品将被转送至第二印刷台。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相应链的速度将是一致的。在第二模式中,有利地,测试物品可在选择台处被手动馈送至将其与第一印刷台联接的出料部。
选择台、手动进料台以及合并台可以相似的方式设计,即,特征在于进料链和出料链均包括U形区段,而这两个U形区段被布置在公共操作平面中。它们还包括可选择性接合的转移机构,可选择性接合的转移机构用于从进料链移出中空物品以及用于将移出的中空物品馈送至出料链。
已在上面详细描述了选择台。当用作手动进料台时,在第一操作模式中,该台可从进料链接收全部物品馈送至出料链,而在第二操作模式中,物品可被手动馈送至转移机构,转移机构将物品馈送至出料链。
当用作合并台时,存在两个进料部(任意的链或如排料桶的其他装置),而转移机构选择性地通过两个进料部协作。从两个进料部中任一个馈送的物品随后被馈送至出料部(链)。
特别是,转移机构被设计成在相对于一个或多个链的操作平面的横向方向上移动物品。这允许从链销移出物品并且允许将移出的物品馈送至另一个链的链销。在合并台的情况中,这允许合并的物品流到达彼此横向相隔开的不同的操作平面中。
其他有利实施方式以及特征的组合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以及权利要求书整体而获得。
附图说明
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附图示出了: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机器线的印刷区段的框图;
图2是印刷区段的侧视图;
图3是印刷区段的下部水平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相关输送链的印刷区段的侧视图;
图5A和图5B是处于两种操作模式的印刷区段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选择台的示意性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7A和图7B是处于两种操作模式的实施方式的合并台的示意性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8A和图8B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选择台的示意性正视图和侧视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参考符号。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机器线(例如,用于制造铝喷雾罐的机器线)的印刷区段的框图。如现有技术已知的是,机器线1包括与不同工艺步骤相关的若干个区段,例如,形成区段、切割区段、涂覆区段、印刷区段、上漆区段、缩口区段、包装区段等。每个区段不仅包括相应的台,而且还包括辅助装置例如传送装置、(缓冲装置)存储装置(容纳装置)、干燥装置等。根据本发明且如下面所描述的印刷区段可用于不同配置的机器线的情况。在原理上,当由于印刷台的转换而导致的停机时间减小时,根据本发明且如下面所描述的印刷区段可取代现有技术中的印刷区段。
在入口处,接收预处理的物品,机器线1的印刷区段100包括选择台110。选择台选择性地将物品引导至第一路径101或至第二路径102。在第一路径101中,选择台110包括手动插入机构111。在第一路径101上,选择台110联接至第一印刷台151并且进一步联接至第一干燥台161。在第二路径102上,选择台110联接至手动插入台140、联接至第二印刷台152并且进一步联接至第二干燥台162。干燥台161和162的输出经过取出台170,在取出台170处可选择性地挑选出个别物品。未在取出台170挑选出的物品被进一步输送至合并台180,在合并台180处两个路径101、102合并,并且物品在单个输出181处输送。
图2是印刷区段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印刷区段的下部水平(即,印刷台的水平以及选择台、进料台、取出台和合并台的水平)的俯视图,其中包括相应输送链。干燥台内的链的路径未被示出。可根据现有技术的设计来选取路径。附图更详细地示出了以上结合图1提及的印刷区段100的部件,其中主输送方向为从右至左。具体地,图2和图3示出了处于较低水平上的选择台110,选择台110的左侧布置有第一印刷台151。在左侧还布置有手动插入台140,随后是第二印刷台152、取出台170和合并台180。
在图2和图3所示的区域中,上部水平的特征在于从右至左的四个干燥台。第一干燥台布置在未形成印刷区段的一部分的、基础涂覆台的下游。接着,两个干燥台161、162布置在左侧,随后另外的干燥台布置在上漆台的下游。而且,后者不形成印刷区段的一部分。
不同的台和装置通过输送链联接(下面参见图4)。之前提及的台和装置联接如下:从最右侧的干燥台(其被分配至上游基础涂覆台),物品被馈送至选择台110的进料部。选择台110包括两个出料部,其中之一联接至第一印刷台151并进一步联接至第一干燥台161。选择台110的另一出料部联接至手动插入台140,由此联接至第二印刷台152并进一步联接至第二干燥台162。两个干燥台161、162的输出与取出台170联接并且进一步与合并台180联接。
从图3中可清楚地看到,使选择台110与手动插入台140联接的输送链202从主输送方向偏离约5°的角度,以使得在手动插入台140的进料区域中,两个输送链202、204位于横向方向上的彼此明确分离的两个平面中,这允许两个输送链在该区域中交叉。第二印刷台152位于通过相应输送链限定的平面中,即,其相对于第一印刷台151横向地偏移。如下面更详细示出,物品在合并台180中输送回单个公共平面。
图4是示出相关输送链的印刷区段的侧视图。为了便于理解附图,链的路径被稍微简化。仅显示下部水平。在必要时,不同的链由不同的线样式来指示。第一链202(短虚线)将基础涂覆台的干燥台与选择台110的进料部、选择台110的第二出料部以及手动插入台140的进料部联接。这是链202,其中链202包括相对于链的常用操作平面倾斜的区段(即,将选择台110的第二出料部与手动插入台140的进料部联接的区段)以及在相反方向上行进且将基础涂覆干燥台的出料部与选择台110的进料部联接的平行区段。为了允许所需的方向变化,链202包括两个区域202c、202d,在区域202c、202d中链202轻微扭曲(每个链节2.5°)。区域之一(即,区域202c)布置在构成选择台110的进料部和第二出料部的U形区段的上端处,而另一区域(即,区域202d)基本布置在手动插入台140的进料部的上方。
另外的链203(实线)将选择台110的第一出料部与第一印刷台151的进料部联接。另一链204(实线)将第一印刷台151的出料部与第一干燥台161联接并且进一步与取出台170和合并台180联接。
另外的链205(短虚线)使手动进料台140的出料部与第二印刷台152的进料联接。最后,另外的链206将第二印刷台152的出料部与第二干燥台162联接并且进一步与取出台170和合并台180联接。如从图3中可见,将第一印刷台151与取出台170以及合并台180联接的链204、以及将手动插入台140与第二印刷台151联接的链205以及将第二印刷台152与取出台170以及合并台180联接的链206均在平行平面上操作。
图5A和图5B是示出处于两种操作模式的印刷区段的示意性侧视图。在图5A所示的操作模式中,第一印刷台处于生产模式,而第二印刷台可用于准备、手动测试或检验。在图5B中,第二印刷台处于生产模式,而第一印刷台可用于准备、手动测试或检验。在生产模式中输送物品的链分段由实线指示,输送物品以用于测试/检验的链分段由点线指示,而没有物品被输送的链分段由虚线指示。
在图5A中所示的第一操作模式中,从基础涂覆台的干燥台接收到的物品在链202上被馈送至选择台110的进料部。这样,物品被输送至第一出料部,即,物品从链202移出并且载入链203。随后,它们被输送至第一印刷台151,由链204接收并且馈送至与第一印刷台151相关联的干燥台161。从干燥台161,物品经过取出台170(通常不受影响)并且到达合并台180。这样,物品被载入到使物品输送至下一个台的另一个链上。在手动插入台140中能够手动地馈送物品(箭头141)。这些手动馈送的物品通过链205输送至第二印刷台152;在那里,它们通过链206接收并被输送至与第二印刷台152相关联的干燥台162。从干燥台162,物品被进一步输送至取出台170。在这里,来自第二印刷台152以及相关联的干燥台的所有物品被吹出,例如吹送至容器中。可对物品进行检查,并且第二印刷台152的设置可相应地调节。
在图5B所示的第二操作模式中,从基础涂覆台的干燥台接收到的物品在链202上被馈送至选择台110的进料部。在那里,其仍不受影响,即,其仍留在链202上。随后,物品被输送至手动插入台140,在手动插入台140处物品从链202移出并载入到另一链205。在该操作模式中,手动插入台140不具有手动插入目的,但其将所有物品均传送至第二印刷台152。这样,物品通过链206接收并且馈送至与第二印刷台152相关联的干燥台162。物品从干燥台162经过取出台170(通常不受影响)并到达合并台180。在那里,物品被载入到将物品输送至下一个台的另一个链上。在选择台110中使用手动插入机构手动地馈送物品(箭头112)是可能的。这些手动馈送的物品通过链203输送至第一印刷台151;此处它们通过链204接收并且被输送至与第一印刷台152相关联的干燥台161。物品从干燥台161被进一步输送至取出台170。在这里,来自第一印刷台151和相关联的干燥台的所有物品被吹出,例如吹送至容器中。可对物品进行检验,并且第一印刷台151的设置可相应地调节。
图6是实施方式的选择台的示意性俯视图和示意性侧视图。两个链(即,来自容纳装置并且将选择台110联接至第二印刷台的链202、以及将选择台110联接至第一印刷台的链203)在相同的操作平面上行进并且构成U形区段,两个链的基座处于相同高度,稍微高于传送机构120。传送机构120包括v形通道,v形通道在带输送装置上布置成连续且彼此平行,v形通道的纵向延伸垂直于输送方向。v形通道可沿着它们的纵向延伸移动并且具有环形端面,以使得它们可与保持在链202、203的销202a、203a上的物品2接合,并在输送方向以及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输送物品2。
v形通道的移动例如可通过可选择性接合的凸轮控制或者通过使用伺服控制器来控制。在图6中,示意性地指示了由v形通道的移动来限定的输送路径121。在图6中所示的模式中,在进入的链202上输送的物品2没有受到选择台110影响,即,该情况与上面所讨论的第二操作模式相对应。在馈送区域122中,物品2可手动馈送至v形通道。通道横向地移动并且将物品2推至第一出料链203的销203a上。在该模式中,传送机构120和第一出料链203可以与从容纳装置进入的链202的操作速度不同的速度来操作。
在第一模式(未示出)中,在链202上馈送的物品2通过v形通道抓取,通过通道的横向移动移出,并被馈送回第一出料链203。链和传送机构120两者将以相同的操作速度行进并且彼此同步。
图7A和图7B是处于两种操作模式的实施方式的合并台180的示意性俯视图和侧视图。在图7A中,经处理的物品从第一印刷台取出,而在图7B中,经处理的物品从第二印刷台取出。
物品2被馈送到两个排出桶182、183中的一个上,来自与第一印刷台相关联的第一干燥台的物品2被馈送到桶182,而来自与第二印刷台相关联的第二印刷台的物品2被馈送到桶183。由于两种模式中来自印刷台之一的所有物品在之前的取出台处被吹出,物品2将永远仅到达两个桶182、183之一处。链207构成U形区段,U形区段的基座处于相同高度处,稍微高于传送机构184。链207的输送平面与第一桶182的输送平面相对应。
而且,传送机构184包括v形通道,v形通道在带传送装置上布置成连续且彼此平行,v形通道的纵向延伸垂直于输送方向。根据桶182、183的区域中v形通道的横向位置,v形通道可沿其纵向延伸移动,并且可容纳在第一桶182或者第二桶183上输送的物品。v形通道可在输送方向以及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输送物品。
v形通道的移动例如可通过可选择性接合的凸轮控制或者通过使用伺服控制器来控制。在图7A和图7B中示意性地指示了通过v形通道的移动来限定的输送路径185、186。
在根据图7A的第一操作模式中,物品到达位于第一桶182上。从传送机构184的v形通道取出物品,并且在输送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同步地输送物品远离第一桶182。在第二阶段中,通道横向地移动回并且将物品2推至链207的销207a上。
在根据图7B的第二操作模式中,物品到达位于第二桶183上。从传送机构184的v形通道取出物品,并且在第一阶段中在输送方向上输送物品。在第二阶段中,通道横向地移动回并且将物品2推至链207的销207a上。
显然地,图6中示出的选择台120与图7A和图7B中示出的合并台180非常相似。另一个非常相似的台是例如在图2和图4中示出的手动插入台140。在原理上,其与选择台120相对应。在第一操作模式中,手动插入台140用于物品的手动插入。因此,手动插入台140被配置成与图6中的选择台120类似。在第二操作模式中,手动插入台140将所有物品传送至第二印刷台。因此,手动插入台140被配置成与图7A中示出的合并台180的配置相似,即,物品将通过传送机构从进入链202移出并且被推送至退出链205的销上。
图8A和图8B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选择台的示意性正视图和侧视图。该选择台可在以上结合图6描述的选择台110的位置中使用。而且,非常相似的台可在以上结合图7描述的合并台180的位置中使用。印刷区段的剩余部件(包括输送链和台的布局)可保持不变。
两个链(即,来自容纳装置并且将选择台310联接至第二印刷台的链202、以及将选择台310联接至第一印刷台的链203)在相同的操作平面上行进并且构成U形区段,U形区段沿着两个真空桶311、312的圆周的区段行进。通过链202、203限定的平面与桶311、312的后端相符,保持物品的销具有轴向方向,即与指向桶311、312的前表面的、桶311、312的旋转轴平行地延伸的方向。如上所述,链202、203并且相应的桶311、312相对于竖直平面包括少量角度,以确保物品被安全地保持在链202、203的销上。
输送件311a、312a通过使它们可在轴向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在桶上。根据它们的旋转位置,轴向位置由凸轮控制,输送件311a、312a可从位置A移位至位置B,其中,在位置A中输送件311a、312a与相应链202、203协作,在位置B中物品从相应链202、203释放。在物品待从链202移交至链203的第一模式中,在图8B中显示了,在接近于两个真空桶311、312的最小距离的区域中,从链202释放的物品通过重力从第一真空桶311转移至第二真空桶312(参见箭头313)。
在第二模式中,可通过改变机器开关进行选择,以使得第一真空桶311的输送件311a被不同的(直线)凸轮来控制,输送件将保持它们的轴向位置,这意味着物品保持在第一输送链202上并且将被输送至第二印刷台。
在该实施方式中,物品的手动馈送被实施在紧接着相应真空桶311、312之后的链循环上。
如果相似的台被用于将来自与第一印刷台相关联的第一干燥台的物品和来自与第二印刷台相关联的第二干燥台的物品进行合并,则(可位于不同平面上的)两个相应的进入真空桶可与单个退出真空桶协作。退出真空桶的输送件将通过使物品可从相应进入桶接收到的方式来控制。而且,输送件的控制可通过不同的凸轮来实施,并且机器开关可设置成选择适当的凸轮。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特别的,台的特定布置和个别台的构造可以是不同的。在特定的容纳装置中,附加的台可被布置在所描述的台之间。总而言之,应注意,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印刷中空物品(例如,罐、管、筒或其他类型的容器)的机器,在较小份额的情况下该机器也具有高吞吐量。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印刷中空物品(2)的机器,包括:
a)至少两个印刷台(151、152);
b)至少两个干燥台(161、162),其中,第一干燥台(161)布置在第一印刷台(151)的下游,且与所述第一印刷台(151)相关联,以及第二干燥台(162)布置在第二印刷台(152)的下游,且与所述第二印刷台(152)相关联;
c)输送链机构,用于在所述印刷台(151、152)与所述干燥台(161、162)之间转移所述中空物品(2);以及
d)选择机构,允许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中,通过前一个台提供的中空物品(2)经过所述第一印刷台(151)和所述第一干燥台(161)而省略所述第二印刷台(152)和所述第二干燥台(162),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中空物品(2)经过所述第二印刷台(152)和所述第二干燥台(162)而省略所述第一印刷台(151)和所述第一干燥台(161),其中,所述选择机构包括:
选择台(110),所述选择台具有第一输送链、第二输送链以及可选择性接合的转移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链构成进料部和第一出料部,所述第二输送链构成第二出料部,所述可选择性接合的转移机构用于将中空物品(2)从所述第一输送链移出并用于将移出的中空物品(2)馈送至所述第二输送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印刷中空物品(2)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链和所述第二输送链各自包括布置在公共操作平面中的U形区段,其中,处于激活状态的所述转移机构与所述第一输送链的U形区段协作,以用于在相对于所述公共操作平面的横向方向上将通过所述第一输送链馈送的中空物品(2)机械地移出,以及用于将被移出的中空物品(2)馈送至传送机构(120),所述传送机构(120)用于通过将所述中空物品在与所述横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回而将移出的中空物品(2)馈送至所述第二输送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印刷中空物品(2)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包括:
第一桶(182),用于暂时容纳中空物品(2),所述第一桶(182)与所述第一输送链协作;以及
第二桶(183),用于暂时容纳中空物品(2),所述第二桶(183)与所述第二输送链协作,
其中,由所述第一桶(182)容纳的中空物品(2)选择性地馈送至所述第二桶(18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印刷中空物品(2)的机器,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桶(182)包括:
可轴向移动的输送件(311a、312a),用于保持中空物品(2),所述输送件(311a、312a)的轴向移动选择性地由用于将所述中空物品(2)馈送至所述第二桶(183)的第一凸轮来控制,或者由用于将所述中空物品(2)保持在所述第一输送链上的第二凸轮来控制。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印刷中空物品(2)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印刷台(151)和所述第二印刷台(152)布置在相对于所述输送链的主操作平面的不同横向位置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印刷中空物品(2)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选择机构联接至所述第一印刷台(151)的所述输送链机构的输送链包括扭曲的区段。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印刷中空物品(2)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链机构包括:
第一输送链(202),行进通过所述第一印刷台(151)和所述第一干燥台(161);以及
第二输送链,不同于所述第一输送链,所述第二输送链行进通过所述第二印刷台(152)和所述第二干燥台(162)。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印刷中空物品(2)的机器,包括:
第一手动进料部(140),用于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将中空物品(2)馈送至所述第二印刷台(152)和所述第二干燥台(162);以及
第二手动进料部,用于在所述第二模式中将中空物品(2)馈送至所述第一印刷台(151)和所述第一干燥台(161)。
9.如权利要求1至4以及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印刷中空物品(2)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台(110)包括手动进料部,所述手动进料部用于将中空物品(2)馈送至所述第二输送链。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印刷中空物品(2)的机器,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模式中在所述第一印刷台(151)和所述第一干燥台(161)上运行的生产或者与所述第二模式中在所述第二印刷台(152)和所述第二干燥台(162)上运行的生产平行地,手动馈送的中空物品(2)在所述第一模式中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印刷台(152)和所述第二干燥台(162)进行处理、以及在所述第二模式中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印刷台(151)和所述第一干燥台(161)进行处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印刷中空物品(2)的机器,包括,
取出台(170),用于选择性地挑选出在所述第一模式中通过所述第二印刷台(152)和所述第二干燥台(162)所处理的中空物品(2)以及在所述第二模式中通过所述第一印刷台(151)和所述第一干燥台(161)所处理的中空物品(2)。
12.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印刷中空物品(2)的机器,包括:
a)选择台(110),为所述选择机构的一部分;
b)所述第一印刷台(151);
c)所述第一干燥台(161),布置在所述第一印刷台(151)的下游;
d)手动进料台(140);
e)所述第二印刷台(152);
f)所述第二干燥台(162),布置在所述第二印刷台(152)的下游;
g)取出台(170);以及
h)合并台(180),用于将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印刷台(151)和所述第一干燥台(161)所处理的中空物品(2)或者通过所述第二印刷台(152)和所述第二干燥台(162)所处理的中空物品(2)馈送至公共出料部,
其中,
i)所述选择台(110)的第一出料部联接至所述第一印刷台(151),
j)所述选择台(110)的第二出料部联接至所述手动进料台(140),
k)所述手动进料台(140)联接至所述第二印刷台(152),
l)所述第一干燥台(161)的出料部和所述第二干燥台(162)的出料部联接至所述取出台(170),以及
m)所述取出台(170)联接至所述合并台(180)。
CN201510219820.4A 2014-05-02 2015-04-30 用于印刷中空物品的机器 Active CN1050345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CH655/14 2014-05-02
CH6552014 2014-05-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4571A CN105034571A (zh) 2015-11-11
CN105034571B true CN105034571B (zh) 2019-03-08

Family

ID=53264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19820.4A Active CN105034571B (zh) 2014-05-02 2015-04-30 用于印刷中空物品的机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942195B1 (zh)
CN (1) CN105034571B (zh)
HK (1) HK12138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03208B2 (en) 2016-07-08 2021-12-21 Showa Aluminum Can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an body manufacturing syste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9822Y (zh) * 1993-12-22 1994-10-19 马维金 全自动曲面印刷机
CN1183747A (zh) * 1995-05-09 1998-06-03 株式会社雅库路特本社 用于圆形截面容器的印刷装置
EP1661699A1 (de) * 2004-11-26 2006-05-31 HINTERKOPF GmbH Anlage zum Bedrucken oder sonstigen Dekorieren von Hohlkörpern
CN201432463Y (zh) * 2009-08-18 2010-03-31 甘细华 数码软管印刷机
CN102753352A (zh) * 2009-12-15 2012-10-24 福尔克尔·蒂尔 用于容器印刷的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00733B1 (de) * 2008-03-11 2010-07-14 Polytype S.A. Modular aufgebaute Lineardruckmaschine zum Bedrucken von Hohlkörpern mit unterschiedlichen Druckverfahre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9822Y (zh) * 1993-12-22 1994-10-19 马维金 全自动曲面印刷机
CN1183747A (zh) * 1995-05-09 1998-06-03 株式会社雅库路特本社 用于圆形截面容器的印刷装置
EP1661699A1 (de) * 2004-11-26 2006-05-31 HINTERKOPF GmbH Anlage zum Bedrucken oder sonstigen Dekorieren von Hohlkörpern
CN201432463Y (zh) * 2009-08-18 2010-03-31 甘细华 数码软管印刷机
CN102753352A (zh) * 2009-12-15 2012-10-24 福尔克尔·蒂尔 用于容器印刷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4571A (zh) 2015-11-11
EP2942195B1 (en) 2018-04-18
HK1213847A1 (zh) 2016-07-15
EP2942195A1 (en)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56304B2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nappies
US8342311B2 (en) Intermediate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an intermediate storage device
US6503044B1 (en) Method for emptying parcel containers
US9016476B2 (en) Handling portions
CN105008254B (zh) 用于运输物品的设备和方法
CA2650249A1 (en) Packaging system having loading carousel
US8521324B2 (en) Automatic store and method for storing plate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US6474462B2 (en)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and temporarily storing products
JP6615715B2 (ja) 物品供給装置
CN104512567A (zh) 用于卸载在水平传送器上连续移动并且沿着平行的行引导的饮料容器的方法和系统
JP2014520735A (ja) 卵を搬送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US8590690B2 (en) Device for taking over, temporarily storing and passing on elongated, hollow cylindrical product units and a method for the operation of such a device
US8839945B2 (en) Order-picking system for order-picking articles into order containers
US4553658A (en) Apparatus for deflecting articles
EP3235740B1 (en) Method and plant for feeding products, in particular confectionery products, to a packaging machine
CN105034571B (zh) 用于印刷中空物品的机器
US5582282A (en) Apparatus for the transport of stacks of blanks
US8794422B2 (en) Product discharge line
US7536842B2 (en) Machine and a method for filling box-like containers with articles arranged side by side and vertically
WO2017109215A1 (en) Washing unit loading
CN103068700A (zh) 高速存储器
US1176052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lling a container with products
CN113692386B (zh) 用于持续输送物件的设备的传送装置以及用于持续输送物件的方法
CS196510B1 (cs) Zařízení pro ukládání a přívod obrobků
US2023024992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buffering containers in a container treatment pla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38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02

Address after: Rayong house, Thailand

Patentee after: Benpac Packag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Rayong house, Thailand

Patentee before: PACKSYS GLOBAL (THAILAND)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2

Address after: Swiss Stans

Patentee after: Benpac pat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Thailand Rayong

Patentee before: Benpac Packaging Co.,Ltd.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138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