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4032A - 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及具有该配合结构的液流电池 - Google Patents

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及具有该配合结构的液流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4032A
CN105024032A CN201510395302.8A CN201510395302A CN105024032A CN 105024032 A CN105024032 A CN 105024032A CN 201510395302 A CN201510395302 A CN 201510395302A CN 105024032 A CN105024032 A CN 105024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electrode
making surface
pole plate
flow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953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正
高艳
刘佳燚
房红琳
李扬
殷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ang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ang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ang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ang Electric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3953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240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24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40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28Fix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i.e. not intended for disconnection
    • H01M50/529Intercell connections through partitions, e.g. in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8Regenerative fuel cells, e.g. redox flow batteries or secondary 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及具有该配合结构的液流电池。该配合结构用于装配液流电池,液流电池包括:极板和电极,极板与电极之间接触设置,极板具有第一接触面,电极具有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为相互配合的凹凸面。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流电池的极板与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大而导致电压效率和能量效率降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及具有该配合结构的液流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流电池生产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及具有该配合结构的液流电池。
背景技术
在液流电池堆中,如图1所示,电池堆的组成由液流框1、极板2、多孔电极3和离子交换膜4依次叠放串联而成。在现有技术中,极板2与多孔电极3之间的接触面为平面,其中,图1中所示黑色箭头为电解液的主要流动方向。
在液流电池的运行过程中,主要的能量损耗是电化学反应转换过程中带来的极化损失以及电阻欧姆损失,其中,电阻欧姆损失中的电阻包括液流电池中导体本体的电阻以及不同导体之间的接触电阻。在相同的接触材料以及相同的接触压强的前提下,导体之间接触面的接触面积越小,它们之间的接触电阻越大,以至于降低也流电池的电压效率及降低能量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及具有该配合结构的液流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流电池的极板与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大而导致电压效率和能量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用于装配液流电池,液流电池包括:极板和电极,极板与电极之间接触设置,极板具有第一接触面,电极具有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为相互配合的凹凸面。
进一步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为相互配合的波浪形凹凸面。
进一步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为相互配合的锯齿形凹凸面。
进一步地,第一接触面上具有突出部,第二接触面上具有与突出部配合接触的凹陷部。
进一步地,突出部为多个间隔设置的锥形凸起,凹陷部为多个间隔设置的锥形凹陷。
进一步地,第一接触面是由多个平面依次连接组成的凹凸面,多个平面中的任意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任意角度,且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之间密封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流电池,其包括极板和电极,极板与电极之间具有配合结构,配合结构为前述的配合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接触面上和/或第二接触面上开设有用于传输电解液的多个流道。
进一步地,第一接触面上的多个流道与第二接触面上的多个流道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液流电池还包括离子交换膜,其中,极板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极板、第一电极和离子交换膜依次排列且相互接触地设置,且第二极板与第一极板、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相对于离子交换膜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液流电池还包括第一液流框和第二液流框,第一液流框与第二液流框之间形成夹紧空间,第一极板、第一电极、离子交换膜、第二电极、第二极板依次安装在夹紧空间内。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利用极板的第一接触面与电极的第二接触面接触设置,并且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为相互配合的凹凸面,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极板与电极之间的接触面积而言,该配合结构增大了极板与电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极板与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这有利于提高液流电池的电压效率和提高液流电池的能量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液流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无流道的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无流道的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无流道的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有流道的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有流道的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极板与电极组合后的沿图6中箭头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有流道的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液流电池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极板;           11、突出部;
101、第一极板;      102、第二极板;
20、电极;           30、流道;
201、第一电极;      202、第二电极;
40、离子交换膜;        51、第一液流框;
52、第二液流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2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用于装配液流电池,液流电池包括极板10和电极20,本发明的电极20为多孔电极,极板10与电极20之间接触设置,其中,极板10具有第一接触面,电极20具有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为相互配合的凹凸面。进一步地,极板10与电极20之间的接触面可以是连续接触面的接触形式,也可以是间断接触面的接触形式(当在极板10和/或电极20上开设有流道的时候,极板10与电极20之间的接触形式为间断接触形式)。
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极板与电极之间的接触面积而言,该配合结构增大了极板与电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极板与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这有利于提高液流电池的电压效率和提高液流电池的能量效率。并且,通过极板与电极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增大,从而增加了极板与电极之间电位等势点,改善了电极内部电化学反应的均匀性,减小了电极整体极化损失,有利于提高液流电池的整体的系统效率。
如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的无流道设计的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在该配合结构中,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为相互配合的波浪形凹凸面。
如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的无流道设计的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在该配合结构中,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为相互配合的锯齿形凹凸面。
如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的无流道设计的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在该配合结构中,第一接触面上具有突出部11,第二接触面上具有与突出部配合接触的凹陷部。进一步地,突出部11为多个间隔设置的锥形凸起,凹陷部为多个间隔设置的锥形凹陷。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面是由多个平面依次依次连接组成的凹凸面,多个平面中的任意平面与上述水平面之间具有任意角度(即多个平面中的任意平面与水平面之间所具有的角度可以是0°到360°之间的任意角度,其中,包括0°或包括360°,此处的水平面为任意选定的参照水平面)。也就是,第一接触面由多个平面依次连接形成,以5个平面连接形成部分第一接触面为例说明第一接触面的形成:第一个平面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锐角(以规定一个水平方向为正方向,例如以图7中所示箭头B方向为正方向),与第一个平面的一个侧边连接的第二个平面则与水平面平行,与第二个平面的侧边连接的第三个平面相对于正方向为钝角,优选为第一个平面相对于第二个平面的平分面的镜像(即第一个平面与第三个平面是关于第二个平面镜像对称的),与第三个平面连接的第四个平面为水平面(相对于上述水平面而言,第四个平面的高度小于第二个面的高度),第五个平面为第三个平面相对于第四个平面的平分面的镜像,这样就形成了部分第一接触面的结构形状。依次类推地利用平面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第一接触面。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接触面与第一接触面以同样的方式形成(第一接触面之间可以开设流道,也可以不开设流道),并且,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之间密封配合。当然,除了该优选的实施例之外,调整多个平面中的任意平面与上述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从而形成各种形式的凹凸面,均为可行的实施例。
第一接触面和/或第二接触面上的凹凸面形状可以是波浪形凹凸面、锯齿形凹凸面、凸起凹凸面、凹陷凹凸面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增大极板10与电极20之间的接触面积的任意凹凸面,设计制造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进行灵活调整。
极板10与电极20之间通过不同形式的凹凸面形状的配合进行装配,不仅有利于减小极板10与电极20之间接触电阻,而且,在装配极板10与电极20的过程中,由于极板10与电极20之间的凹凸面是完整地相互配合的,因而使得极板10与电极20之间具有较好的定位作用,因此能够比较简便地将极板10与电极20进行结合装配。
如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的有流道设计的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如图6和图7所示,其为本发明的有流道设计的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如图7所示,其为本发明的有流道设计的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的第三实施例。
在有流道设计的配合结构中,第一接触面上和/或第二接触面上开设有用于传输电解液的多个流道30。并且,第一接触面上的多个流道与第二接触面上的多个流道一一对应地设置,当然,第一接触面上的多个流道与第二接触面上的多个流道也可以不对应地设置,第一接触面上的各个流道与第二接触面上的各个流道均分别独立地形成一个流道。此外,还可以只在第一接触面或第二接触面上开设流道,然后将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密封配合后形成完整的流道。
在有流道设计的第一实施例中,流道的深度是不变的(即整体流道为统一深度的流道;相互独立的多个流道也是具有统一的流道深度),并且,流道开设在极板10上。在有流道设计的第二实施例中,流道的深度是变化的(即整体的蜿蜒流道中的不同段的深度是不同的;相互独立的多个流道之间,流道具有两种深度,并且,这两种深度的流道有规律地交替设置),并且,流道开设在极板10上。在有流道设计的第三实施例中,流道深度设计与第二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三实施例的流道开设在电极20上。并且,第三实施例是具有双电极设计的(即极板10的两侧均设置有电极20),在该双电极设计的配合结构中,极板10与电极20直接的接触面可以选用同一种形式的凹凸面形状,也可以是不同凹凸面形状之间的组合(在第三实施例中,上电极与极板10的上表面之间的接触面为相互配合波浪形的凹凸面,极板10的下表面与下电极之间的接触面也可以是波浪形的凹凸面;还可以是,极板10的下表面与下电极之间接触面可以是由多个平面依次连接组成的凹凸面,即上述的多个平面连接成的凹凸面)。
在本发明的有流道设计的配合结构中,流道可以是一体设计的流道(即流道为一条蜿蜒曲折的流道,电解液除在流道中自由流动外,同时也通过多孔电极进行流动交换,如图5所示的箭头为电解液的流动路径与流动方向以完成电化学反应),也可以是多个分别独立的流道(电解液充满在流道中,并且通过多孔电极进行相互流动交换,如图5所示的箭头为电解液的流动路径与流动渗透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流电池,与现有技术的液流电池所不同的是,本发明的液流电池包括的极板10与电极20之间的配合结构为前述的配合结构。
在本发明的液流电池中,如图9所示,液流电池还包括离子交换膜40,其中,极板10包括第一极板101和第二极板102,电极20包括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第一极板101、第一电极201和离子交换膜40依次排列且相互接触地设置,且第一极板101与第二极板102、第一电极201与第二电极202相对于离子交换膜40对称设置。液流电池通过离子交换膜40进行离子交换,并完成电化学反应,从而产生电能,在图9中,图中所示黑色箭头的方向为电解液流动的方向。
具体地,液流电池还包括第一液流框51和第二液流框52,第一液流框51与第二液流框52之间形成夹紧空间,第一极板101、第一电极201、离子交换膜40、第二电极202、第二极板102依次安装在夹紧空间内。通过第一液流框51与第二液流框52将液流电池的内部构件夹紧,从而形成结构紧凑的液流电池,体积小,而且液流电池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用于装配液流电池,所述液流电池包括:极板(10)和电极(20),所述极板(10)与所述电极(20)之间接触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10)具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电极(20)具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为相互配合的凹凸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为相互配合的波浪形凹凸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为相互配合的锯齿形凹凸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上具有突出部(11),所述第二接触面上具有与所述突出部配合接触的凹陷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11)为多个间隔设置的锥形凸起,所述凹陷部为多个间隔设置的锥形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是由多个平面依次连接组成的凹凸面,所述多个平面中的任意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任意角度,且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密封配合。
7.一种液流电池,其包括极板(10)和电极(20),所述极板(10)与所述电极(20)之间具有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配合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上和/或第二接触面上开设有用于传输电解液的多个流道(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上的多个流道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上的多个流道一一对应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电池还包括离子交换膜(40),其中,所述极板(10)包括第一极板(101)和第二极板(102),所述电极(20)包括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所述第一极板(101)、所述第一电极(201)和所述离子交换膜(40)依次排列且相互接触地设置,且第二极板(102)与所述第一极板(101)、所述第二电极(202)与所述第一电极(201)相对于所述离子交换膜(40)对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电池还包括第一液流框(51)和第二液流框(52),所述第一液流框(51)与所述第二液流框(52)之间形成夹紧空间,所述第一极板(101)、所述第一电极(201)、所述离子交换膜(40)、所述第二电极(202)、所述第二极板(102)依次安装在所述夹紧空间内。
CN201510395302.8A 2015-07-07 2015-07-07 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及具有该配合结构的液流电池 Pending CN1050240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5302.8A CN105024032A (zh) 2015-07-07 2015-07-07 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及具有该配合结构的液流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5302.8A CN105024032A (zh) 2015-07-07 2015-07-07 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及具有该配合结构的液流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4032A true CN105024032A (zh) 2015-11-04

Family

ID=54413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95302.8A Pending CN105024032A (zh) 2015-07-07 2015-07-07 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及具有该配合结构的液流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2403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6722A (zh) * 2018-08-28 2019-01-15 上海交通大学 厚度补偿式燃料电池堆集流板、燃料电池堆及其优化方法
CN113036233A (zh) * 2019-12-09 2021-06-2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锌基单电池电极结构及应用
CN114068981A (zh) * 2021-11-11 2022-02-18 犀望新能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锌溴液流电池极板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29806A1 (ja) * 2005-06-03 2006-12-07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57572A (ja) * 2005-12-07 2007-06-21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
JP2009245897A (ja) * 2008-03-31 2009-10-2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固体酸化物形燃料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838659U (zh) * 2010-10-28 2011-05-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复合电极
CN102244269A (zh) * 2010-05-11 2011-11-16 上海科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凸起结构的燃料电池极板
JP2012059615A (ja) * 2010-09-10 2012-03-22 Nippon Soken Inc 燃料電池用ガス拡散層および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
CN103563144A (zh) * 2011-07-20 2014-02-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
CN103959524A (zh) * 2011-11-30 2014-07-30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隔板用不锈钢
CN104508882A (zh) * 2012-07-27 2015-04-08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单元和燃料电池堆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29806A1 (ja) * 2005-06-03 2006-12-07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57572A (ja) * 2005-12-07 2007-06-21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
JP2009245897A (ja) * 2008-03-31 2009-10-2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固体酸化物形燃料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244269A (zh) * 2010-05-11 2011-11-16 上海科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凸起结构的燃料电池极板
JP2012059615A (ja) * 2010-09-10 2012-03-22 Nippon Soken Inc 燃料電池用ガス拡散層および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
CN201838659U (zh) * 2010-10-28 2011-05-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复合电极
CN103563144A (zh) * 2011-07-20 2014-02-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
CN103959524A (zh) * 2011-11-30 2014-07-30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隔板用不锈钢
CN104508882A (zh) * 2012-07-27 2015-04-08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单元和燃料电池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6722A (zh) * 2018-08-28 2019-01-15 上海交通大学 厚度补偿式燃料电池堆集流板、燃料电池堆及其优化方法
CN113036233A (zh) * 2019-12-09 2021-06-2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锌基单电池电极结构及应用
CN113036233B (zh) * 2019-12-09 2022-10-04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锌基单电池电极结构及应用
CN114068981A (zh) * 2021-11-11 2022-02-18 犀望新能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锌溴液流电池极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3960B (zh) 液流电池和液流电池堆
JPH087913A (ja) 全バナジウムレドックス電池
AU2015344623B2 (en) Battery cell and redox flow battery
KR20160060681A (ko) 비전도성 픽처 프레임을 구비한 바이폴라 플레이트 설계
CN103119746A (zh) 卷曲的棱柱形电池结构
KR101335544B1 (ko) 레독스 흐름전지
KR101586117B1 (ko) 레독스 흐름 전지 및 셀 프레임
CN102447088A (zh) 二次电池
CN104145366A (zh) 空气电池
WO2009054632A3 (en) Stacking type electrochemical cell having quasi-bipolar structure
CN105024032A (zh) 极板与电极的配合结构及具有该配合结构的液流电池
CN110050372A (zh) 双极板、单元堆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CN108448146B (zh) 一种单板框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结构
US8221930B2 (en) Bipolar separators with improved fluid distribution
WO2012042288A1 (en) Frameless electrochemical cell stack having self centering rigid plastic bushings in aligned through holes of interconnects and membrane assemblies
EP2054965B1 (en) Bipolar separators with improved fluid distribution
KR101176559B1 (ko) 레독스 흐름전지용 전해액 유동장치 제조방법
CN206497944U (zh) 双极板、液流电池和液流电池电堆
CN215184083U (zh) 一种液流电池单极板密封结构
TWI524585B (zh) 電化學液流電池單元組件及其雙極板
CN110085950B (zh) 适用于金属空气电池的电池结构及其电池组结构
CN102324491A (zh) 叠片锂离子电池用极片以及叠片治具
KR20170097416A (ko) 모노 폴라 타입의 레독스 흐름 전지
CN108140866A (zh) 燃料电池堆
CN218827706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