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1803A - 检测装置及其转动模块 - Google Patents

检测装置及其转动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1803A
CN105021803A CN201410177242.8A CN201410177242A CN105021803A CN 105021803 A CN105021803 A CN 105021803A CN 201410177242 A CN201410177242 A CN 201410177242A CN 105021803 A CN105021803 A CN 105021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mbler
engaging piece
locating part
reciprocating member
axostylus axosty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772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21803B (zh
Inventor
何思贤
魏嘉俊
陈宏维
胡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17724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21803B/zh
Priority to US14/306,244 priority patent/US9622696B2/en
Publication of CN105021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1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21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1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46Devices loaded with multiple lancets simultaneously, e.g. for serial firing without reloading, for example by use of stocking means.
    • A61B5/1514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tocking means, e.g. strip, roll, disc, cartridge, belt or tube
    • A61B5/15157Geometry of stocking means or arrangement of piercing elements therein
    • A61B5/15159Piercing elements stocked in or on a disc
    • A61B5/15163Characterized by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element in an axial direction relative to the disc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15Source of blood
    • A61B5/150022Source of blood for capillary blood or interstitial flu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74Details of piercing elements or protective mean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injuries by such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381Design of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412Pointed piercing elements, e.g. needles, lancets for pierc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03Piercing procedure
    • A61B5/15107Piercing being assisted by a triggering mechanism
    • A61B5/15113Manually triggered, i.e. the triggering requires a deliberate action by the user such as pressing a drive butt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15Driving means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element to pierce the skin, e.g. comprising mechanisms based on shape memory alloys, magnetism, solenoids, piezoelectric effect,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vacuum or compressed fluids
    • A61B5/15117Driving means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element to pierce the skin, e.g. comprising mechanisms based on shape memory alloys, magnetism, solenoids, piezoelectric effect,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vacuum or compressed fluids comprising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or a spring, e.g. a helical spring, leaf spring, or elastic stra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46Devices loaded with multiple lancets simultaneously, e.g. for serial firing without reloading, for example by use of stocking means.
    • A61B5/1514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tocking means, e.g. strip, roll, disc, cartridge, belt or tube
    • A61B5/15149Arrangement of pier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A61B5/15151Each piercing element being stocked in a separate isolated compar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7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integrated means for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206Construction or design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ackages; sterilisation of piercing element, piercing device or sampling device
    • A61B5/150244Rods for actuating or driving the piston, i.e. the cylindrical body that sits inside the syringe barrel, typically with an air tight seal, and slides in the barrel to create a vacuum or to expel bloo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ometr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检测装置及其转动模块。转动模块包括转动主体以及驱动件。转动主体包括轴杆、限位件、往复件以及转动件。轴杆枢设于壳体内。限位件、往复件分别套设于轴杆。转动件卡合于轴杆且位于限位件与往复件之间。驱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壳体内且连接至往复件的滑槽。当驱动件来回移动时,驱动件通过滑槽带动往复件相对于限位件往复转动。转动件受往复件的推抵而沿转动方向相对于限位件转动,以带动轴杆转动。

Description

检测装置及其转动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转动模块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健康意识的提升,社会大众对于医疗卫生等议题日益注重,因此医疗器材不断地演进及改良,以符合医疗器材的制造规范与社会大众的需求。
以血液检测装置为例,其衍生出多种不同型态的采血装置,例如采血笔、采血针或采血试管等等,以便于进行简易的血液检测。检测装置一般具有搭配单次使用的消耗品,例如目前市面上所采用的采血装置大多需要搭配散装的采血针与试片,其中采血针与试片为单次使用的消耗品,其于使用过一次后,便需要丢弃。在目前的检测装置设计,使用者必须以手动的方式装设并移除单次使用的消耗品。例如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必须以手动的方式来将采血针与试片装入采血装置内,而于取得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后,使用者需再次以手动的方式将使用过的采血针与试片移除丢弃,并于下次使用时重新装设全新的采血针与试片。
如此为之,虽能避免使用者因重复使用使用过的采血针与试片而产生细菌感染或血液交互感染等卫生上的疑虑,但采血针与试片的装设步骤繁复,会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不便。因此,如何改良检测装置以自动更替检测装置内的消耗品(例如:采血针与试片),从而提升使用者操作上的便利性,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转动模块的检测装置,其通过转动模块的单向转动特性来带动装载卡匣,以达到自动替换装设于装载卡匣内的消耗品的目的,有助于提升使用者操作上的便利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转动模块可配置于检测装置的壳体内。转动模块包括转动主体以及驱动件。转动主体包括轴杆、限位件、往复件以及转动件。轴杆枢设于壳体内。限位件及往复件套设于轴杆,其中往复件具有一滑槽。转动件卡合于轴杆且位于限位件与往复件之间。驱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壳体内且连接至滑槽。当驱动件朝第一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反向来回移动时,驱动件通过滑槽带动往复件相对于限位件往复转动,且转动件受往复件的推抵而沿转动方向相对于限位件转动,以带动轴杆沿转动方向转动。
本发明提出的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转动模块、装载卡匣以及推杆。转动模块配置于壳体内,其包括转动主体以及驱动件。转动主体包括轴杆、限位件、往复件以及转动件。轴杆枢设于壳体内。限位件及往复件套设于轴杆,其中往复件具有滑槽。转动件卡合于轴杆且位于限位件与往复件之间。驱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壳体内且连接至滑槽。装载卡匣可拆卸地设置于轴杆,其中装载卡匣具有多个穿槽。推杆连接驱动件且对准于任一个穿槽。当驱动件朝第一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反向来回移动时,驱动件通过滑槽带动往复件相对于限位件往复转动,且转动件受往复件的推抵而沿转动方向相对于限位件转动,以带动轴杆沿转动方向转动。装载卡匣随轴杆沿转动方向转动,以使推杆对准下一个穿槽。
本发明另提出一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转动主体、驱动件、装载卡匣以及推杆。转动主体包括轴杆、限位件、往复件以及转动件。轴杆枢设于壳体内。限位件及往复件套设于轴杆,其中往复件具有滑槽。转动件卡合于轴杆。转动件与往复件通过第一棘轮结构相啮合,且转动件相对于往复件具有第一顺向转动方向。转动件与限位件通过第二棘轮结构相啮合,且转动件相对于限位件具有第二顺向转动方向,其中第一顺向转动方向与第二顺向转动方向的转动方向相同。驱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壳体内且连接至滑槽。装载卡匣可拆卸地设置于轴杆,其中装载卡匣具有多个穿槽。推杆连接于驱动件。当驱动件沿方向来回移动时,驱动件通过滑槽带动往复件往复转动,以带动转动件沿第一顺向转动方向单向转动,并同时带动轴杆及装载卡匣单向转动,使推杆依序对准各个穿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转动件具有两相对的第一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限位件具有一第三啮合部,往复件具有一第四啮合部,其中转动件的第一啮合部与往复件的第四啮合部相啮合,且转动件的第二啮合部与限位件的第三啮合部相啮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驱动件朝第一方向移动时,往复件的第四啮合部推抵转动件的第一啮合部以带动转动件沿转动方向转动,且转动件的第二啮合部相对于限位件的第三啮合部滑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转动主体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套设于轴杆上。弹性件抵接于壳体与限位件之间,且限位件可滑动地设置于壳体上,用以提供一预力使转动件的第二啮合部与限位件的第三啮合部相啮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驱动件朝第一方向的反向移动时,往复件的第四啮合部相对于转动件的第一啮合部滑移,且限位件的第三啮合部止挡转动件的第二啮合部,以限制转动件沿转动方向的反向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转动件的第一啮合部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卡勾,转动件的第二啮合部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卡勾。其中转动件的第一啮合部通过第一弹性卡勾与往复件的第四啮合部相啮合,且转动件的第二啮合部通过第二弹性卡勾与限位件的第三啮合部相啮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装载卡匣包括多个滑设于这些穿槽内的消耗品。当驱动件朝第一方向移动时,驱动件带动推杆移入前述对准的下一个穿槽,并将下一个穿槽内的消耗品移出装载卡匣外。
基于上述,通过本发明的转动模块与装载卡匣的配置与作动,在驱动件朝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来回移动时,驱动件可带动往复件相对于限位件往复转动,并且通过转动件分别与往复件以及限位件之间的啮合结构设计,而使转动件受限于单向转动。同时间,轴杆与卡合于轴杆上的装载卡匣可受到转动件的带动而单向转动,并使得推杆依序地对准于装载卡匣上的各个穿槽。由此,在使用者每次操作的过程中,推杆可顺利地移入穿槽内而推送出未使用过的消耗品(例如:采血针与试片),以达到自动替换消耗品的目的,也可防止使用者重复使用消耗品的情况产生,避免造成细菌感染或交互感染等疑虑。另一方面,在装载卡匣内的消耗品使用完毕后,使用者可将使用过的装载卡匣拆卸下来,并将未使用过的装载卡匣组装于轴杆,以便于后续的使用,提高使用者操作上的便利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转动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检测装置作动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转动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4的检测装置作动后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1A:检测装置
10、10a:壳体
20、30:转动模块
21、31:转动主体
22、32:驱动件
40、50:装载卡匣
41、51:穿槽
42、52:消耗品
60、70:推杆
210、310:轴杆
210a、310a:端部
211、311:限位件
211a、311a:第三啮合部
212b、312a1:第四啮合部
212、312:往复件
212a、312b1:滑槽
213、313:转动件
213a、313a:第一啮合部
213b、313b:第二啮合部
214:弹性件
220、322:导引块
312a:第一部件
312b:第二部件
313a1:第一弹性卡勾
313a2:第二弹性卡勾
320:第一套筒部
321:第二套筒部
A1、A2:轴线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R1、R2:转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转动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的检测装置作动后的示意图,其中为求清楚表示与说明,图1与图3省略绘示壳体10的上半部。请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1包括壳体10、转动模块20、装载卡匣40以及推杆60,其中壳体10可以是由塑胶、压克力、金属、碳纤维、复合材料或其他适当的材质所构成。
转动模块20包括转动主体21以及驱动件22,且转动主体21包括轴杆210、限位件211、往复件212以及转动件213,且轴杆210沿轴线A1枢设于壳体10的内部。具体而言,限位件211与往复件212可为套筒或其他相似构件以分别套设于轴杆210,而转动件213卡合于轴杆210上,其中转动件213位于限位件211与往复件2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211为可移动但不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10内。换句话说,限位件211可于轴杆210上移动,而转动件213可带动轴杆210一起相对于限位件211转动。再者,往复件212可于轴杆210上转动及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22可滑动地设置于壳体10内,而往复件212具有滑槽212a,且驱动件22可滑动地连接至滑槽212a。举例而言,驱动件22可具有对应于滑槽212a设置的导引块220,且导引块220滑设于滑槽212a内。
就转动主体21的细部结构而言,转动件213具有两相对的第一啮合部213a与第二啮合部213b,且限位件211可具有第三啮合部211a,往复件212可具有第四啮合部212b。具体而言,转动件213的第一啮合部213a可与往复件212的第四啮合部212b相啮合,且转动件213的第二啮合部213b可与限位件211的第三啮合部211a相啮合。其中,第一啮合部213a与第四啮合部212b可为轮廓互补的齿状图案结构以彼此啮合,而第二啮合部213b与第三啮合部211a可为轮廓互补的齿状图案结构以彼此啮合。在本实施例中,往复件212、转动件213及限位件211三者之间受到一预力使其处于啮合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213与往复件212之间的啮合为第一棘轮结构,使转动件213相对于往复件212具有第一顺向转动方向。而转动件213与限位件211之间的啮合为第二棘轮结构,使转动件213相对于限位件211具有第二顺向转动方向,其中第一顺向转动方向与第二顺向转动方向的转动方向相同。例如在图2的例子中,转动件213与往复件212之间的啮合齿形所构成的第一棘轮结构可使转动件213相对于往复件212具有第一顺向转动方向,其中第一顺向转动方向为转动方向R1。同样地,转动件213与限位件211之间的啮合齿形所构成的第二棘轮结构可使转动件213相对于限位件211具有第二顺向转动方向,其中第二顺向转动方向为转动方向R1。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限位件211为不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10内,因此,通过转动件213与限位件211之间的第二棘轮结构的设计,转动件213受到限制而无法往第二顺向转动方向的反向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装载卡匣40可拆卸地设置于轴杆210的端部210a。具体而言,装载卡匣40具有多个环绕轴线A1排列的穿槽41,其中装载卡匣40可包括多个滑设于这些穿槽41内的消耗品42。在图3中,消耗品42是以采血针42举例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消耗品也可为用以检测的试片等。在本实施例中,推杆60与驱动件22相连接,且当驱动件22在壳体10内移动时,驱动件22可带动推杆60一并移动。再者,在检测装置1尚未作动时,亦即装载卡匣40内的采血针42尚未被推送出装载卡匣40外之前,推杆60对准于任一个穿槽41。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模块20通过驱动件22的一次往复移动带动转动主体21中的转动件213产生转动,进而带动装载卡匣40进行一个转动进程,使推杆60对准下一个穿槽41。再者,在驱动件22的一次往复移动中,驱动件22也同时带动推杆60一并移动以完成推杆60的一次冲程,以将装载卡匣40内的消耗品42推送出装载卡匣40外。以下将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作动流程以及各元件间的对应关系。
当驱动件22朝第一方向D1移动时,驱动件22可通过滑槽212a带动往复件212相对于限位件211沿转动方向R1转动,且转动件213受往复件212的推抵而沿转动方向R1相对于限位件211转动,以带动轴杆210沿转动方向R1转动。此时,装载卡匣40也随着轴杆210沿转动方向R1转动,以使推杆60对准于与前述任一个穿槽41相邻的下一个穿槽41并移入下一个穿槽41内,进而将下一个穿槽41内的采血针42推送出装载卡匣40外,以供使用者进行后续检测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件213相对二侧的第一棘轮结构及第二棘轮结构的设计,转动件213分别相对于往复件212及限位件211具有第一顺向转动方向及第二顺向转动方向,其中第一顺向转动方向及第二顺向转动方向皆为转动方向R1。当往复件212受到驱动件22的带动而沿转动方向R1转动时,由于往复件212与转动件213之间的第一棘轮结构的设计,相互啮合的往复件212的第四啮合部212b与转动件213的第一啮合部213a在结构上相干涉,因此往复件212第四啮合部212b可推抵转动件213的第一啮合部213a以带动转动件213沿转动方向R1转动。同时间,轴杆210以及卡合于轴杆210上的装载卡匣40也随着转动件213沿转动方向R1转动,以使推杆60对准于下一个穿槽41。接着,当驱动件22持续朝第一方向D1移动至图3所示的击发位置时,推杆60可移入下一个穿槽41内,以将下一个穿槽41内的采血针42推送出装载卡匣40外。
再者,在上述过程中,当转动件213受到往复件212的推抵而沿转动方向R1转动时,由于转动件213与限位件211之间的第二棘轮结构的设计,相互啮合的转动件213的第二啮合部213b与限位件211的第三啮合部211a在结构上不互相干涉,因此转动件213的第二啮合部213b相对于限位件211的第三啮合部211a产生滑移,使转动件213相对于限位件211沿转动方向R1(第二顺向转动方向)自行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主体21可还包括弹性件214,其中弹性件214套设于轴杆210上,并抵接于壳体10与限位件211之间。由于限位件211可滑动地设置于壳体10上,因此当转动件213的第二啮合部213b相对于限位件211的第三啮合部211a滑移时,限位件211受到转动件213的推抵而朝第一方向D1移动,并使得弹性件214被压缩。由此,在转动件213的第二啮合部213b相对于限位件211的第三啮合部211a滑移的过程中,转动件213的第二啮合部213b与限位件211的第三啮合部211a之间的啮合状态先被解除,接着在转动件213的转动及弹性件214的推抵下,转动件213的第二啮合部213b与限位件211的第三啮合部211a再度回复至啮合状态。
另一方面,在驱动件22从图3所示的击发位置朝第二方向D2移动的过程中,驱动件22可通过滑槽212a带动往复件212相对于限位件211沿转动方向R1的反向转动。由于受到限位件211无法转动的限制以及转动件213与限位件211之间的第二棘轮结构的设计,限位件211的第三啮合部211a会止挡转动件213的第二啮合部213b,以限制转动件213沿转动方向R1(第二顺向转动方向)的反向转动。如此一来,当往复件212受到驱动件22的带动而沿转动方向R1的反向转动时,由于往复件212与转动件213之间的第一棘轮结构的设计,相互啮合的往复件212的第四啮合部212b与转动件213的第二啮合部213b在结构上不互相干涉,因此往复件212的第四啮合部212b相对于转动件213的第二啮合部213b产生滑移,使往复件212相对于转动件213及限位件211沿转动方向R1的反向自行转动。
换句话说,在驱动件22朝第二方向D2移动并带动往复件212沿转动方向R1的反向转动的过程中,转动件213及轴杆210并不会被转动,也即装载卡匣40不会被转动。再者,在驱动件22从图3所示的击发位置朝第二方向D2移动至图1所示的初始位置的过程中,驱动件22同时带动推杆60移出下一个穿槽41,并回复至初始位置。
简言之,通过上述转动模块20与装载卡匣40的配置与作动,在驱动件22朝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来回移动时,驱动件22可带动往复件212相对于限位件211往复转动,并且通过转动件213分别与往复件212以及限位件211之间的棘轮结构设计,而使转动件213受限于单向转动。同时间,轴杆210与卡合于轴杆210上的装载卡匣40可受到转动件213的带动而单向转动,并使得推杆60依序地对准装载卡匣40上的各个穿槽41。由此,在使用者每次操作检测装置1的过程中,推杆60可顺利地移入穿槽41内而推送出未使用过的消耗品42,以达到自动替换消耗品42的目的,也可防止使用者重复使用消耗品42的情况产生,避免造成细菌感染或交互感染等疑虑。另一方面,在装载卡匣40内的消耗品42使用完毕后,使用者可将使用过的装载卡匣40拆卸下来,并将未使用过的装载卡匣40组装于轴杆210的端部210a,以便于后续的使用。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图4的转动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图1的检测装置作动后的示意图,其中为求清楚表示与说明,图4与图6省略绘示壳体10a的上半部。请参考图4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1A包括壳体10a、转动模块30、装载卡匣50以及推杆70。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1A与上述实施例的检测装置1大致相似,惟设置于壳体10a内的转动模块30与上述实施例的转动模块20有所区别。
具体而言,转动模块30包括转动主体31以及驱动件32,且转动主体31可包括轴杆310、限位件311、往复件312以及转动件313,且轴杆310沿轴线A2枢设于壳体10a的内部。具体而言,限位件311与往复件312可为套筒或其他相似构件以分别套设于轴杆310,而转动件313卡合于轴杆310上,其中转动件313位于限位件311与往复件3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311为不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10a内。换句话说,转动件313可带动轴杆310一起相对于限位件311转动,而往复件212可于轴杆210上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往复件312可具有相连接的第一部件312a与第二部件312b以及设置于第二部件312b上的滑槽312b1。驱动件32可滑动地设置于壳体10a内,且驱动件32可滑动地连接至滑槽312b1。
驱动件32可具有第一套筒部320、第二套筒部321以及对应于滑槽312b1设置的导引块322,其中导引块322位于第一套筒部320的内周面上,且在驱动件32的第一套筒部320套设于往复件212的第二部件312b后,导引块322可滑设于滑槽312b1内。在此实施例中,其具有二个对应设置的滑槽312b1以及导引块322。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对应设置的滑槽312b1以及导引块322的数量也可视设计需求而有所调整,并不限定于上述配置方式。
就转动主体31的细部结构而言,转动件313可具有两相对的第一啮合部313a与第二啮合部313b,且限位件311可具有第三啮合部311a,往复件312可具有设置于第一部件312a的第四啮合部312a1。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313的第一啮合部313a可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卡勾313a1,且转动件313的第二啮合部313b可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卡勾313b1。具体而言,转动件313的第一啮合部313a通过第一弹性卡勾313a1与限位件311的第三啮合部311a相啮合,且转动件313的第二啮合部313b通过第二弹性卡勾313b1与往复件312的第四啮合部312a1相啮合。在此,分别是以两个第一弹性卡勾313a1与两个第二弹性卡勾313b1举例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卡勾313a1与第二弹性卡勾313b1的数量也可视设计需求而有所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313与往复件312之间的啮合为第一棘轮结构,使转动件313相对于往复件312具有第一顺向转动方向。而转动件313与限位件311之间的啮合为第二棘轮结构,使转动件313相对于限位件311具有第二顺向转动方向,其中第一顺向转动方向与第二顺向转动方向的转动方向相同。例如在图5的例子中,转动件313与往复件312之间的啮合齿形所构成的第一棘轮结构可使转动件313相对于往复件312具有第一顺向转动方向,其中第一顺向转动方向为转动方向R2。同样地,转动件313与限位件311之间的啮合齿形所构成的第二棘轮结构可使转动件313相对于限位件311具有第二顺向转动方向,其中第二顺向转动方向为转动方向R2。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限位件311为不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10a内,因此,通过转动件313与限位件311之间的第二棘轮结构的设计,转动件313受到限制而无法往第二顺向转动方向的反向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装载卡匣50可拆卸地设置于轴杆310的端部310a。具体而言,装载卡匣50具有多个环绕轴线A2排列的穿槽51,其中装载卡匣50可包括多个滑设于这些穿槽51内的消耗品52。在图6中,消耗品52是以用以检测的试片52举例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消耗品也可为采血针等。在本实施例中,推杆70与驱动件32的第二套筒部321相连接,且当驱动件32在壳体10a内移动时,驱动件32可带动推杆70一并移动。再者,在检测装置1A尚未作动时,也即装载卡匣50内的试片52尚未被推送出装载卡匣50外之前,推杆70对准于任一个穿槽51。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模块30通过驱动件32的一次往复移动带动转动主体31中的转动件313产生转动,进而带动装载卡匣50进行一个转动进程,使推杆70对准下一个穿槽51。再者,在驱动件32的一次往复移动中,驱动件32也同时带动推杆70一并移动以完成推杆70的一次冲程,以将装载卡匣50内的消耗品52推送出装载卡匣50外。以下将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作动流程以及各元件间的对应关系。
当驱动件32朝第一方向D1移动时,驱动件32可通过滑槽312b1带动往复件312相对于限位件311沿转动方向R2转动,且转动件313受往复件312的推抵而沿转动方向R2相对于限位件311转动,以带动轴杆310沿转动方向R2转动。此时,装载卡匣50也随着轴杆310沿转动方向R2转动,以使推杆70对准于与前述任一个穿槽51相邻的下一个穿槽51并移入下一个穿槽51内,进而将下一个穿槽51内的试片52推送出装载卡匣50外,以供使用者进行后续检测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件313相对二侧的第一棘轮结构及第二棘轮结构的设计,转动件313分别相对于往复件312及限位件311具有第一顺向转动方向及第二顺向转动方向,其中第一顺向转动方向及第二顺向转动方向皆为转动方向R2。当往复件312受到驱动件32的带动而沿转动方向R2转动时,由于往复件312与转动件313之间的第一棘轮结构的设计,往复件312的第四啮合部312a1与转动件313的第二啮合部313b的第二弹性卡勾313b1在结构上相干涉,因此往复件312的第四啮合部312a1可推抵转动件313的第二啮合部313b的第二弹性卡勾313b1以带动转动件313沿转动方向R2转动。同时间,轴杆310以及卡合于轴杆310上的装载卡匣50也随着转动件313沿转动方向R2转动,以使推杆70对准于下一个穿槽51。接着,当驱动件32持续朝第一方向D1移动至图6所示的击发位置时,推杆70可移入下一个穿槽51内,以将下一个穿槽51内的试片52推送出装载卡匣50外。
再者,在上述过程中,当转动件313受到往复件312的推抵而沿转动方向R2转动时,由于转动件313与限位件311之间的第二棘轮结构的设计,转动件313的第一啮合部313a的第一弹性卡勾313a1与限位件311的第三啮合部311a在结构上不互相干涉,因此转动件313的第一啮合部313a的第一弹性卡勾313a1相对于限位件211的第三啮合部211a产生滑移,使转动件313相对于限位件311沿转动方向R2(第二顺向转动方向)自行转动。
另一方面,在驱动件32从图6所示的击发位置朝第二方向D2移动的过程中,驱动件32可通过滑槽312b1带动往复件312相对于限位件311沿转动方向R2的反向转动。由于受到限位件311无法转动的限制以及转动件313与限位件311之间的第二棘轮结构的设计,限位件211的第三啮合部311a会止挡转动件213的第一啮合部313a的第一弹性卡勾313a1,以限制转动件313沿转动方向R2(第二顺向转动方向)的反向转动。如此一来,当往复件312受到驱动件32的带动而沿转动方向R2的反向转动时,由于往复件312与转动件313之间的第一棘轮结构的设计,往复件212的第四啮合部312a1与转动件313的第二啮合部313b的第二弹性卡勾313b1在结构上不互相干涉,因此往复件312的第四啮合部312a1相对于转动件313的的第二啮合部313b的第二弹性卡勾313b1产生滑移,使往复件312相对于转动件313及限位件311沿转动方向R2的反向自行转动。
换句话说,在驱动件32朝第二方向D2移动并带动往复件312沿转动方向R2的反向转动的过程中,转动件313及轴杆310并不会被转动,亦即装载卡匣50不会被转动。再者,在驱动件32从图6所示的击发位置朝第二方向D2移动至图4所示的初始位置的过程中,驱动件32同时带动推杆70移出前述下一个穿槽51,并回复至初始位置。
简言之,通过上述转动模块30与装载卡匣50的配置与作动,在驱动件32朝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来回移动时,驱动件32可带动往复件312相对于限位件311往复转动,并且通过转动件313分别与往复件312以及限位件311之间的棘轮结构设计,而使转动件313受限于单向转动。同时间,轴杆310与卡合于轴杆310上的装载卡匣50可受到转动件313的带动而单向转动,并使得推杆70依序地对准于装载卡匣50上的各个穿槽51。
由此,在使用者每次操作检测装置1A的过程中,推杆70可顺利地移入穿槽51内而推送出未使用过的消耗品52,以达到自动替换消耗品52的目的,也可防止使用者重复使用消耗品52的情况产生,避免造成细菌感染或交互感染等疑虑。另一方面,在装载卡匣50内的消耗品52使用完毕后,使用者可将使用过的装载卡匣50拆卸下来,并将未使用过的装载卡匣50组装于轴杆310的端部310a,以便于后续的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转动模块通过转动件分别与往复件以及限位件之间的棘轮结构设计,而使转动件受限于单向转动,进而带动装载卡匣的单向转动。再者,本发明提出的转动模也通过驱动件的往复移动来带动往复件产生往复转动,并使转动件单向转动。本发明提出二个不同的棘轮结构设计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此为限。本发明提出的棘轮结构设计用以使转动件相对于往复件以及限位件具有相同的顺向转动方向。
通过本发明提出的转动模块与装载卡匣的配置与作动,在使用者每次操作的过程中,推杆可顺利地移入穿槽内而推送出未使用过的消耗品(例如:采血针与试片),以达到自动替换消耗品的目的,也可防止使用者重复使用消耗品的情况产生,避免造成细菌感染或交互感染等疑虑。另一方面,在装载卡匣内的消耗品使用完毕后,使用者可将使用过的装载卡匣拆卸下来,并将未使用过的装载卡匣组装于轴杆,以便于后续的使用,提高使用者操作上的便利性。
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4)

1.一种转动模块,用以配置于一检测装置的一壳体内,该转动模块包括:
转动主体,包括:
轴杆,枢设于该壳体内;
限位件,套设于该轴杆;
往复件,套设于该轴杆,其中该往复件具有一滑槽;以及
转动件,卡合于该轴杆,其中该转动件位于该限位件与该往复件之间;以及
驱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壳体内且连接至该滑槽,当该驱动件朝一第一方向与该第一方向的反向来回移动时,该驱动件通过该滑槽带动该往复件相对于该限位件往复转动,且该转动件受该往复件的推抵而沿一转动方向相对于该限位件转动,以带动该轴杆沿该转动方向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模块,其中该转动件具有两相对的第一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该限位件具有第三啮合部,该往复件具有第四啮合部,其中该转动件的该第一啮合部与该往复件的该第四啮合部相啮合,且该转动件的该第二啮合部与该限位件的该第三啮合部相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模块,其中当该驱动件朝该第一方向移动时,该往复件的该第四啮合部推抵该转动件的该第一啮合部以带动该转动件沿该转动方向转动,且该转动件的该第二啮合部相对于该限位件的该第三啮合部滑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模块,其中转动主体还包括;
弹性件,套设于该轴杆上,该弹性件抵接于该壳体与该限位件之间,且该限位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壳体上,用以提供一预力使该转动件的该第二啮合部与该限位件的该第三啮合部相啮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模块,其中当该驱动件朝该第一方向的反向移动时,该往复件的该第四啮合部相对于该转动件的该第一啮合部滑移,且该限位件的该第三啮合部止挡该转动件的该第二啮合部,以限制该转动件沿该转动方向的反向转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模块,其中该转动件的该第一啮合部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卡勾,该转动件的该第二啮合部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卡勾,其中该转动件的该第一啮合部通过该第一弹性卡勾与该往复件的该第四啮合部相啮合,且该转动件的该第二啮合部通过该第二弹性卡勾与该限位件的该第三啮合部相啮合。
7.一种检测装置,包括:
壳体;
转动模块,配置于该壳体内,其中该转动模块包括:
转动主体,包括:
轴杆,枢设于该壳体内;
限位件,套设于该轴杆;
往复件,套设于该轴杆,该往复件具有一滑槽;以及
转动件,卡合于该轴杆,该转动件位于该限位件与该往复件之间;以及
驱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壳体内且连至该滑槽;以及
装载卡匣,可拆卸地设置于该轴杆,其中该装载卡匣具有多个穿槽;以及
推杆,连接该驱动件,该推杆对准于任一该些穿槽,
其中,当该驱动件朝一第一方向与该第一方向的反向来回移动时,该驱动件通过该滑槽带动该往复件相对于该限位件往复转动,且该转动件受该往复件的推抵而沿一转动方向相对于该限位件转动,以带动该轴杆沿该转动方向转动,并带动该装载卡匣随该轴杆沿该转动方向转动,以使该推杆对准下一该些穿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该转动件具有两相对的第一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该限位件具有第三啮合部,该往复件具有第四啮合部,其中该转动件的该第一啮合部与该往复件的该第四啮合部相啮合,且该转动件的该第二啮合部与该限位件的该第三啮合部相啮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当该驱动件朝该第一方向移动时,该往复件的该第四啮合部推抵该转动件的该第一啮合部以带动该转动件沿该转动方向转动,且该转动件的该第二啮合部相对于该限位件的该第三啮合部滑移。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转动主体还包括;
弹性件,套设于该轴杆上,该弹性件抵接于该壳体与该限位件之间,且该限位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壳体上,用以提供一预力使该转动件的该第二啮合部与该限位件的该第三啮合部相啮合。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当该驱动件朝该该第一方向的反向移动时,该往复件的该第四啮合部相对于该转动件的该第一啮合部滑移,且该限位件的该第三啮合部止挡该转动件的该第二啮合部,以限制该转动件沿该转动方向的反向转动。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该转动件的该第一啮合部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卡勾,该转动件的该第二啮合部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卡勾,其中该转动件的该第一啮合部通过该第一弹性卡勾与该往复件的该第四啮合部相啮合,且该转动件的该第二啮合部通过该第二弹性卡勾与该限位件的该第三啮合部相啮合。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装置,其中该装载卡匣包括多个滑设于该些穿槽内的消耗品,当该驱动件朝该第一方向移动时,该驱动件带动该推杆移入对准的下一该些穿槽,并将下一该些穿槽内的该消耗品移出该装载卡匣外。
14.一种检测装置,包括:
壳体;
转动主体,包括:
轴杆,枢设于该壳体内;
限位件,套设于该轴杆;
往复件,套设于该轴杆,该往复件具有一滑槽;以及
转动件,卡合于该轴杆,其中该转动件与该往复件通过一第一棘轮结构相啮合,且该转动件相对于该往复件具有一第一顺向转动方向,其中该转动件与该限位件通过一第二棘轮结构相啮合,且该转动件相对于该限位件具有一第二顺向转动方向,其中该第一顺向转动方向与该第二顺向转动方向的转动方向相同;
驱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壳体内且连至该滑槽;
装载卡匣,可拆卸地设置于该轴杆,其中该装载卡匣具有多个穿槽;以及
推杆,连接该驱动件;
其中,当该驱动件沿一方向来回移动时,该驱动件通过该滑槽带动该往复件往复转动,以带动该转动件沿该第一顺向转动方向单向转动,并同时带动该轴杆及该装载卡匣单向转动,使该推杆依序对准各个该些穿槽。
CN201410177242.8A 2014-04-29 2014-04-29 检测装置及其转动模块 Active CN1050218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7242.8A CN105021803B (zh) 2014-04-29 2014-04-29 检测装置及其转动模块
US14/306,244 US9622696B2 (en) 2014-04-29 2014-06-17 Test device and rotation module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7242.8A CN105021803B (zh) 2014-04-29 2014-04-29 检测装置及其转动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1803A true CN105021803A (zh) 2015-11-04
CN105021803B CN105021803B (zh) 2017-09-19

Family

ID=54333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77242.8A Active CN105021803B (zh) 2014-04-29 2014-04-29 检测装置及其转动模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622696B2 (zh)
CN (1) CN10502180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9219A (zh) * 2016-04-08 2016-07-20 张静 一种用于采外周血的自动刺入装置
CN107238573A (zh) * 2016-03-29 2017-10-10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流体检测装置
CN109998808A (zh) * 2018-01-05 2019-07-1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定位机构与载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4255B (zh) * 2022-06-23 2022-11-08 济南鑫光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试验机及自动上下料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4817A (en) * 1981-07-01 1984-01-10 Marquest Medical Products, Inc. Syringe with means for automatically sealing a blood sample within the syringe
CN87104631A (zh) * 1986-07-07 1988-04-06 派克钢笔(比荷卢)公司 书写工具
US6264620B1 (en) * 2000-02-23 2001-07-24 Iou-Der Shieh Blood syringe
CN101010036A (zh) * 2004-09-04 2007-08-01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用于产生刺伤的刺血针装置
US20110130782A1 (en) * 2009-07-10 2011-06-02 Kan Gil Advancement mechanism for cartridge-based devices
CN102674035A (zh) * 2012-04-19 2012-09-19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单向过载保护装置及取纸装置
CN203202149U (zh) * 2013-04-03 2013-09-18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棘轮机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4817A (en) * 1981-07-01 1984-01-10 Marquest Medical Products, Inc. Syringe with means for automatically sealing a blood sample within the syringe
CN87104631A (zh) * 1986-07-07 1988-04-06 派克钢笔(比荷卢)公司 书写工具
US6264620B1 (en) * 2000-02-23 2001-07-24 Iou-Der Shieh Blood syringe
CN101010036A (zh) * 2004-09-04 2007-08-01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用于产生刺伤的刺血针装置
CN101822543A (zh) * 2004-09-04 2010-09-08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用于产生刺伤的刺血针装置
US20110130782A1 (en) * 2009-07-10 2011-06-02 Kan Gil Advancement mechanism for cartridge-based devices
CN102674035A (zh) * 2012-04-19 2012-09-19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单向过载保护装置及取纸装置
CN203202149U (zh) * 2013-04-03 2013-09-18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棘轮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8573A (zh) * 2016-03-29 2017-10-10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流体检测装置
CN105769219A (zh) * 2016-04-08 2016-07-20 张静 一种用于采外周血的自动刺入装置
CN109998808A (zh) * 2018-01-05 2019-07-1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定位机构与载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22696B2 (en) 2017-04-18
CN105021803B (zh) 2017-09-19
US20150305659A1 (en) 2015-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1803A (zh) 检测装置及其转动模块
MY163386A (en) Handle device
EP2853236A3 (en) Device for use in delivery of ophthalmic lenses
EP2107354A3 (en) Magnetic torque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50174752A1 (en) Connecting structure-contained connection device of electric tool for connection with angle adjuster
EP2803411B1 (en) Dispensing apparatus
WO2009041110A1 (ja) ランセット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穿刺デバイス
CN105310701B (zh) 检测装置及其转动模块
CN203524570U (zh) 快拆式马桶盖套件
CN208494988U (zh) 一种机械五金类螺丝螺帽分类装置
CN110744383A (zh) 一种金属压制件的压制打磨一体机
MY137267A (en) Shift position detection apparatus for variable speed gear
US11376579B2 (en) Pipette device
US9363434B2 (en) Lens barrel and lens unit
CN203658543U (zh) 光碟机按钮老化测试机
EP3282022A1 (en) Facing device for tap hole of blast furnace, etc.
CN203221423U (zh) 虎钳的倍力定压机构
CN203622383U (zh) 电动工具推杆组件
CN208913973U (zh) 一种汽车半轴套管用固定工具
CN212826209U (zh) 一种高分子模具制造用搅拌装置
CN103707274B (zh) 电动工具推杆组件
CN105736277B (zh) 流体供给装置
CN208827169U (zh) 用于装配卡扣和卡扣座的推式装配装置
CN201917807U (zh) 可编程控制器用拷贝机
CN201217112Y (zh) 组合板牙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