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19537A - 楼顶蓄水防涝系统 - Google Patents

楼顶蓄水防涝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19537A
CN105019537A CN201410699235.4A CN201410699235A CN105019537A CN 105019537 A CN105019537 A CN 105019537A CN 201410699235 A CN201410699235 A CN 201410699235A CN 105019537 A CN105019537 A CN 1050195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height
prevention waterlogging
retaining prevention
buoyancy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992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19537B (zh
Inventor
陈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6992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195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19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9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19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95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楼顶蓄水防涝系统,包括覆盖楼顶底面的防水隔离层,防水隔离层依靠自身强度或楼顶围墙及楼顶底面而形成具有第一高度的蓄水池;出水口,具有第一开口尺寸,且距离楼顶底面具有第一高度;溢流排水口,具有第二开口尺寸,且距离楼顶底面的最大高度为第三高度;第一高度大于第三高度,第二开口尺寸大于第一开口尺寸且第二高度大于第一高度。在降大暴雨时,本发明可减小排水系统的压力,使地面积水不致增加过快,从而减小城市内涝灾害程度。

Description

楼顶蓄水防涝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安装于楼顶的蓄水防涝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的排水系统根据一定标准设置,而在突降大暴雨时,雨水在地面短时集中,排水系统往往不能及时将地面的水排出,另外可能还存在其他人为影响因素致使排水系统堵塞,暴雨强度越大,地面短时积水越多。近年来,由于天降大暴雨而城市排水系统排水不畅,致使城市内涝,产生直接或次生灾害的事情时有发生,使人们财产产生重大损失甚至威胁人们生命安全。
因此,需要一种可短时蓄水以缓解排水系统压力、使地面积水不致过快增加、减小城市内涝灾害程度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安装于楼顶用于蓄水使地面积水不致过快增加而减小城市内涝灾害程度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兼具防火功能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兼具绿化功能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
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包括覆盖楼顶底面的防水隔离层,防水隔离层依靠自身强度或楼顶围墙及楼顶底面而形成具有第一高度的蓄水池;出水口,具有第一开口尺寸,且距离楼顶底面具有第一高度;溢流排水口,具有第二开口尺寸,且距离楼顶底面的最大丹高度为第三高度;第一高度大于第三高度、第二高度大于第一高度,且第二开口尺寸大于第一开口尺寸。
由以上方案可见,在降雨时,防水隔离层形成的蓄水池可以储存雨水,减少流向地面的雨水量,从而减小排水系统的压力。在雨水液面到达出水口后,雨水可从出水口流出,保持液面稳定。而在降大暴雨时,由于出水口的开口尺寸较小,短时雨水可没过出水口,直至到达溢流排水口前,雨水只从出水口流至地面,大部分雨水缓存在防水隔离层内,可使地面积水不致增加过快,从而减小城市内涝灾害程度。考虑到楼顶的承重能力,在雨水到达较高位置的溢流排水口后,从开口尺寸较大的溢流排水口排出,使液面不会进一步增加,进而不会增加楼顶的承重压力。在雨势放缓时,雨水从出水口流出,直至液面到达出水口。
较具体的方案为,溢流排水口距楼顶底面的距离可调节,并可调节为与防水隔离层的底面平齐。不同建筑可具有不同的楼顶承重能力,第三高度可设置为不同,且根据暴雨的雨水量可调节不同的溢流排水口的高度。在溢流排水口调节与防水隔离层的底面平齐时,可放出蓄水池中的水。
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进一步包括底部排水口,底部排水口与管道阀门连接,且可与消防水管连接。在出现火灾时,蓄水池内的水可通过消防水管排出,实现其防火功能。底部排水口也可不与消防水管连接,在地面植物需要浇水时,打开管道阀门,蓄水池的水通过底部排水口排出,可以实现节约用水。
为实现上述又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蓄水池内浮箱,浮箱底部设置有内部填充多孔材料或纤维材料的孔,浮箱内设置有土壤。由以上方案可见,浮箱底部设置有孔,蓄水池内的水可透过多孔材料或纤维材料进入浮箱的土壤内,而由于多孔材料或纤维材料的存在,浮箱内的土壤含水量不会过多而不利于植物生长。从而浮箱内可种植植物,实现绿化环境的目的。
较具体的方案为,土壤为轻质生物土。
更具体的方案为,楼顶蓄水防涝系统进一步包括可与蓄水池流体连接或与地下化粪池流体连接的喷淋系统。由以上可见,浮箱内种植的植物可通过喷淋系统进行浇水,而且水的喷淋也可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实现空气的净化。
进一步更具体地,楼顶蓄水防涝系统还包括多个V型水槽, V型水槽错落地悬置在浮箱上方,沿竖直方向来看时, V型水槽整体覆盖浮箱。由以上可见,V型水槽会接住从喷淋系统喷下的水,使水不流入浮箱而流入蓄水池内,从而即使喷淋系统长时间工作,也不会产生浮箱内含水量过多而不利于植物生长的现象。
更进一步地,楼顶蓄水防涝系统还包括固定架, V型水槽通过固定架悬置在所述浮箱上方。
优选地,楼顶蓄水防涝系统包括由轻型硬质材料制成的过道,过道的高度大于第一高度。过道可供人们在楼顶活动。
优选地,蓄水池内设置有厌氧菌。防止水发臭变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楼顶蓄水防涝系统包括覆盖楼顶底面101及部分或全部楼顶围墙100的防水隔离层1,防水隔离层1可由0.5mm的刀刮布固定在楼顶围墙上而制成,安装简单方便,依靠楼顶底面101及楼顶围墙100的支撑而形成用于储存雨水且具有第一高度的蓄水池,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高度等于楼顶围墙100的高度。可以理解的是,防水隔离层1也可采用其他硬质或软质材料,只要能形成可储水不漏水的蓄水池即可。出水口2设置在距楼顶底面101第二高度处,该第二高度可根据设置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筑物及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设定,例如可设置为200mm。出水口2可保持常开状态,并可接入建筑物自身的下水道内,出水口2的开口尺寸根据楼顶面积设定,优选地不要过大,例如可选用直径18mm的出水管,根据实际情况可设置一个或多个。溢流排水口3距楼顶底面101的高度可调节,且距离楼顶底面101的最大高度为第三高度,该第三高度可根据楼顶的承重能力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溢流排水口3采用直径为180mm的软管,例如可采用具有一定支撑的刀刮布制成的软管,管口距楼顶底面101的高度可提升或降低,最低时可与防水隔离层1的底面平齐。优选地,第三高度的范围可为300mm至700mm。
底部排水口4设置在防水隔离层1的底部位置,且连接有管道阀门13,例如可为止回阀,平时管道阀门13都处于闭合状态。当发生火灾时,使底部排水口4与消防管道连接,并开启管道阀门13,楼顶蓄水池内的水即可用于救火,这对于楼层较高的建筑物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在消防水压较低,消防用水无法到达高度。在地面上种植的花草树木等需要浇水时,也可打开管道阀门13放出楼顶蓄水池内的水。
在本实施例中,蓄水池内还可设置用于种植花草等植物的浮箱11,浮箱11可采用轻质材料如泡沫材料模制而成,浮箱11底部设置有内部填充多孔材料或纤维材料的孔,浮箱11内设置有土壤。由于浮箱11底部设置有孔,蓄水池内的水可透过多孔材料或纤维材料进入浮箱11的土壤内,而由于多孔材料或纤维材料的存在,浮箱11内土壤的含水量不会过多而不利于植物生长,土壤也不会从孔内漏出。多孔材料可选用海绵等,海绵优选地以压缩状态塞入孔内,从而使海绵不至过多地吸入水且不易从孔中脱落。纤维材料可选用无纺布等,可实现透水透气即可。土壤优选为轻质生物土,以使浮箱11的不至过重。浮箱11内种植的植物优选地为藤本植物。
与蓄水池流体连接或与地下化粪池流体连接的喷淋系统包括管道6及喷头7,喷头7通过固定架5设置在浮箱11的上方,管道6上设置有管道阀门9,管道6可与水泵连接,以从蓄水池内或地下化粪池内抽水。多根悬线8一端固定在固定架5上,另一端与V型水槽10连接,使多个V型水槽10错落地悬置在浮箱11上方。悬线8可采用铁丝、尼克绳等承受一定重量的线材制成。V型水槽10可采用钢板或铝板等弯折而成,在V型水槽10沿浮箱11长度方向设置时,V型水槽10的长度大于浮箱11的长度,同理,在V型水槽10沿浮箱11的宽度方向设置时,V型水槽10的长度大于浮箱的宽度,并使得沿竖直方向来看时,多个V型水槽10整体覆盖浮箱11。V型水槽10会接住从喷头7喷下的水,使水不流入浮箱11而流入蓄水池内,从而即使喷淋系统长时间工作,也不会产生浮箱11内含水量过多而不利于植物生长的现象,阳光可透过V型水槽10之间的间隙及V型水槽10与浮箱11之间的间隙照射在浮箱11内。浮箱11内种植的藤本植物可绕过V型水槽10向上生长,通过悬线8爬上固定架5,植物叶片通过喷淋系统进行浇水,而且水的喷淋也可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实现空气的净化。
溢流排水口3高度的调节可采用联接线及固定在固定架上的调节阀来进行,其调节可为手动的、电动的或自动的,或采用其他已知的调节管口高度的方法。固定在由轻型硬质材料制成的过道10的高度大于第二高度。过道10可选用其密度稍大于水的硬质材料制成,使其不致漂浮在水面上即可。蓄水池内可设置有厌氧菌,以防止水发臭变质。
在天气预报有雨时,可通过调节阀首先降低溢流排水口3距楼顶底面101的高度,使之与防水隔离层1的底面平齐,从而放出蓄水池内的水,待水放完后,再通过调节阀升高溢流排水口3的高度到达第三高度。在下雨时,蓄水池可以储存雨水,水不会流向地面。在雨水液面到达出水口2后,雨水可从出水口2流出,保持液面稳定。而在降大暴雨时,由于出水口2的开口尺寸较小,短时雨水可没过出水口2,直至到达溢流排水口3前,雨水只从出水口2流至地面,大部分雨水缓存在防水隔离层1内,可使地面积水不致增加过快,从而减小城市内涝灾害程度。在雨水到达较高位置的溢流排水口3后,从开口尺寸较大的溢流排水口3排出,使液面不会进一步增加,进而不会增加楼顶的承重压力。在雨势放缓时,雨水从出水口2流出,直至液面到达出水口2。
另外,由于蓄水池内保持有水,本发明楼顶蓄水防涝系统还可起到降温及保温的效果,由于防水隔离层覆盖楼顶底面,还能防止楼顶漏水现象的发生,植物的种植更可使楼顶得到有效利用,增加耕地使用面积。
以上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V型水槽可固定在蓄水池内、水槽采用其他形状、在防水隔离层强度较大时防水隔离层与楼顶围墙之间可具有一定间隙等等,凡采用等效变换等方式的技术方案都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 楼顶蓄水防涝系统,包括:
防水隔离层,覆盖楼顶底面,所述防水隔离层依靠自身强度或楼顶围墙及所述楼顶底面而形成具有第一高度的蓄水池;
出水口,具有第一开口尺寸,且距离所述楼顶底面具有第二高度;
溢流排水口,具有第二开口尺寸,且距离所述楼顶底面的最大高度为第三高度; 
其中,所述第一高度大于所述第三高度、所述第三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高度,且所述第二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开口尺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溢流排水口距所述楼顶底面的高度可调节,并可调节为与所述防水隔离层的底面平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底部排水口,所述底部排水口与管道阀门连接,且可与消防水管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其特征在于:
浮箱,设置在所述蓄水池内,所述浮箱底部设置有内部填充多孔材料或纤维材料的孔,所述浮箱内设置有土壤。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土壤为轻质生物土。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其特征在于:
喷淋系统,所述喷淋系统可与所述蓄水池流体连接或与地下化粪池流体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其特征在于:
多个V型水槽,所述V型水槽错落地悬置在所述浮箱上方,沿竖直方向来看时,所述V型水槽整体覆盖所述浮箱。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其特征在于:
固定架,所述V型水槽通过所述固定架悬置在所述浮箱上方。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其特征在于:
过道,所述过道由轻型硬质材料制成,所述过道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高度。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厌氧菌。
CN201410699235.4A 2014-11-26 2014-11-26 楼顶蓄水防涝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195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99235.4A CN105019537B (zh) 2014-11-26 2014-11-26 楼顶蓄水防涝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99235.4A CN105019537B (zh) 2014-11-26 2014-11-26 楼顶蓄水防涝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9537A true CN105019537A (zh) 2015-11-04
CN105019537B CN105019537B (zh) 2017-08-11

Family

ID=54409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9923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19537B (zh) 2014-11-26 2014-11-26 楼顶蓄水防涝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1953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4240A (zh) * 2017-11-22 2018-06-01 葳西雨水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滞洪防涝蓄水净化排水系统
CN111173108A (zh) * 2020-01-06 2020-05-19 刘伟 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小区排水系统
CN115012593A (zh) * 2022-05-27 2022-09-06 天津大学 一种城市屋顶用防洪屋面蓄水装置
CN116145908A (zh) * 2023-03-16 2023-05-23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城市防内涝的屋顶蓄排水控制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02820A (ja) * 2007-10-22 2009-05-14 Sekisui Chem Co Ltd 雨水貯留設備
CN202064392U (zh) * 2011-04-21 2011-12-07 江创葵 建筑物天台上的城市小水库
CN203768986U (zh) * 2014-04-08 2014-08-13 德州学院 一种屋顶绿地雨水集蓄系统
CN203834562U (zh) * 2014-05-27 2014-09-17 潍坊绿达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楼顶绿化节灌系统
CN204282494U (zh) * 2014-11-26 2015-04-22 陈思 楼顶蓄水防涝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02820A (ja) * 2007-10-22 2009-05-14 Sekisui Chem Co Ltd 雨水貯留設備
CN202064392U (zh) * 2011-04-21 2011-12-07 江创葵 建筑物天台上的城市小水库
CN203768986U (zh) * 2014-04-08 2014-08-13 德州学院 一种屋顶绿地雨水集蓄系统
CN203834562U (zh) * 2014-05-27 2014-09-17 潍坊绿达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楼顶绿化节灌系统
CN204282494U (zh) * 2014-11-26 2015-04-22 陈思 楼顶蓄水防涝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4240A (zh) * 2017-11-22 2018-06-01 葳西雨水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滞洪防涝蓄水净化排水系统
CN108104240B (zh) * 2017-11-22 2023-11-03 葳西雨水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滞洪防涝蓄水净化排水系统
CN111173108A (zh) * 2020-01-06 2020-05-19 刘伟 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小区排水系统
CN115012593A (zh) * 2022-05-27 2022-09-06 天津大学 一种城市屋顶用防洪屋面蓄水装置
CN116145908A (zh) * 2023-03-16 2023-05-23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城市防内涝的屋顶蓄排水控制装置
CN116145908B (zh) * 2023-03-16 2023-10-27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城市防内涝的屋顶蓄排水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9537B (zh) 2017-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0267B (zh) 生态建筑及其工作方法
CN105532287B (zh) 一种用于立体绿化的外墙排水结构
GB2483742A (en) Rainwater irrigation
CN105019537B (zh) 楼顶蓄水防涝系统
CN204282494U (zh) 楼顶蓄水防涝系统
CN104831873A (zh) 一种复合蓄排水智能倒置式刚性屋面
CN214116694U (zh) 一种生态种植箱及应用该种植箱的水利生态硬质驳岸
JP2020026684A (ja) 農地の雨水貯水管理のための給排水管理装置
CN106638629B (zh) 一种用于黄土边坡坡面绿化的装置
CN101940134B (zh) 自动浇灌系统
JPH06319378A (ja) 雨水貯留型植栽地盤
CN109024831A (zh) 一种用于雨水下渗和净化的生物洼池系统
JP2023044149A (ja) 雨水貯留浸透緑地の排水構造
US1097317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controlled outflow
CN202627630U (zh) 生态建筑
CN2701254Y (zh) 房顶花园灌溉节水装置
CN208733737U (zh) 城市水管理系统
CN213296567U (zh) 一种园林用排水结构
CN220235623U (zh) 排雨型种植沟
JP7082920B2 (ja) 雨水貯留施設
CN211548433U (zh) 一种屋顶排水结构
CN219825550U (zh) 雨水储存及自动灌溉系统
EP3504383A1 (en) Device for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water-flow and water drainage from roofs with flat or low-sloped structure
CN217078844U (zh) 一种自动储水浇水的生态挡土墙
CN212212062U (zh) 一种城市道路绿化带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1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