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178C - 蒸汽锅炉出灰机 - Google Patents

蒸汽锅炉出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178C
CN1050178C CN 91103030 CN91103030A CN1050178C CN 1050178 C CN1050178 C CN 1050178C CN 91103030 CN91103030 CN 91103030 CN 91103030 A CN91103030 A CN 91103030A CN 1050178 C CN1050178 C CN 105017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h
conveyer belt
boiler
bottom ash
steam produ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9110303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497A (zh
Inventor
马里奥·盖尔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io Gelder
Original Assignee
Mario Geld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90585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50178(C)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rio Gelder filed Critical Mario Gelder
Priority to CN 9110303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178C/zh
Publication of CN1066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17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7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一种蒸汽锅炉出灰机,其漏斗上装有活动门,可将漏斗与传送带分开,使漏斗成为接灰器,使后面的传送带和其它装置可以停下来维护,可防止大块底灰直接落在传送带上,当使用烧油或煤气的多功能锅炉时,还可防止热量辐射在传送带上。底灰从传送带上下来之后,再进行研磨、冷却、传输和储存。

Description

蒸汽锅炉出灰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锅炉出灰机,它对欧洲No.0 252 967 B1号专利中介绍的连续干除底灰的装置作了改进,同美国No.4,887,539号专利也有关系。
这一欧州专利中介绍的装置包括一个可耐高温的传送带,其结构可向任何方向扩展,它有两个独立的但又连接的部件,分别实施负载支撑和驱动功能。这个传送带位于锅炉底部的一个密封钢箱内,可连续接灰出灰。
这一装置的功能很好,基本解决了干处理锅炉底灰的问题,但是有必要在锅炉底部和传送带之间装一个底灰阻隔装置,这样就可随时把传送带停下来作短暂的维护,避免收集起来的大块底灰直接掉在传送带上,如果使用的是烧油或煤气的多功能锅炉,加了阻隔装置后传送带也可少受一些放射的热。
美国专利US 4,887,539公开了一种蒸汽锅炉出灰装置,其具有:第一传送带,其由抗高温材料制成,由驱动辊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进行牵引;数个相互迭置的承载板,其松弛地连接在第一传送带上,以承载敷设在该第一传送带上的重量;和密封罩,其包围着所述第一传送带。该专利可直接对所运送的锅炉底灰进行干燥;由于在各承载板的相互迭置区域可相对滑动,由温度变化带来的热胀冷缩被承载板所吸收,从而保证了传送带的工作性能;由于密封罩包围着所述第一传送带,在该第一传送带上运送的锅炉底灰可保持锅炉的温度。
日本专利JP-A-63 6319公开了一种排出微粉炭灰的锅炉,其技术方案是:从燃烧室排出的炭灰落在传送带上,并且由传送带运送走。从传送带罩的进气口吸入的空气从上至下地流动,与同样是从上至下流动的炭灰进行热交换。经过该热交换的空气进一步由空气预热器加热,然后,通过一个不同的管道进入燃烧室。根据该专利,从进气口吸入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在和炭灰之间进行热交换时与炭灰的运送方向相同,因此,在传送带罩中的燃烧室的底部周围的空气不能有效地升高温度。当燃烧室的底部打开以排出炭灰时,燃烧室内的温度就会降低。为了补偿该温度的下降,由空气预热器加热的空气通过一个设置在传送带罩之外的另外一个独立的管道进入燃烧室的底部。因此,必须具有一个独立的管道,以使加热的空气进入燃烧室的底部;同时,在该管道中必须具有一个空气预热器,以补偿燃烧室温度的下降。管道和预热器的设置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蒸汽锅炉出灰机,其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以更简单的结构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并且使传送带便于维护。
根据本发明的蒸汽锅炉出灰机包括:传送带;与传送带相连、起继续冷却作用的二次传送带;密封容纳箱,其容纳上述传送带和二次传送带;密封容纳箱的进气口;和磨碎从锅炉排出的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该蒸汽锅炉出灰机还包括过渡漏斗,该过渡漏斗安装在锅炉的底部,当过渡漏斗打开时由传送带运送从锅炉的底部排出的灰;从容纳箱的进气口吸入的空气沿一个使空气和灰之间可进行热交换的方向流动,该方向与在上述传送带和二次传送带上的灰的运送方向相反;当过渡漏斗打开时,从容纳箱的进气口吸入的空气通过热交换温度被升高后直接进入锅炉的底部。
特别是,所述传送带包括承受排出的灰的一系列钢片和能驱使所述一系列钢片运动的钢片传送带。
特别是,所述过渡漏斗的底部设有活动门,积存在过渡漏斗内的灰通过该活动门排出。
特别是,所述活动门具有全开位置、半开位置和关闭位置。
特别是,所述过渡漏斗、活动门和传送带都具有使热量反射给锅炉以提高锅炉燃烧效率的面向锅炉的火焰的表面。
特别是,所述容纳箱设有数个进气口。
特别是,在所述二次传送带的上游,设有作为小型冷却器以提高灰的冷却效率的预磨机。
特别是,所述继续冷却装置保证锅炉底灰处于其熔点以下。
特别是,研磨机具有对灰进行干磨的装置。
特别是,所述研磨机有把灰干磨成细小到可混入飞散的灰粉中的装置。
本发明具有许多技术上的优点,它在锅炉和传送带之间加了一个接灰的漏斗,漏斗底部装有若干可关闭的活动门。
这样就可对传送带和与其相连的机构作短暂的维护操作,又不会影响锅炉的工作,因为漏斗可以构成一个有一定容量的接灰器。
此外,带活动门的漏斗和传送带也向燃烧室里辐射热量,提高了蒸汽锅炉的效率。同传统的喷水或出灰机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改进,传统的出灰机的燃烧室底部有一个槽,正对着喷出的水流,室内的热量就分散了。
当活动门处于半开状态时,中等颗粒的底灰可以落下,同时又防止了大块的底灰撞到传送带上,操纵人员注意到漏斗里有大块底灰后,就把活动门全打开,使底灰直接落到传送带上。这一过程可用任何合适的手段来控制,如红外电视摄象机。
在欧州0252967号专利中,没有介绍底灰从传送带上下来以后如何处理,只提到有一个按周期活动的阀门,限制或阻止不必要的空气进入。
但是本发明介绍的出灰机却利用了一定量的外来空气,锅炉里的负压把空气吸进来,逆向吹到底灰和传送带上,这样,冷空气就变热,有助于未燃物质的燃烧。锅炉内又产生的这种热量可提高锅炉的效率,同时可减少可燃物质的损耗。从未燃物质中产生的底灰就从一种污染物变成了一种有价值的、从生态学上讲可以存在的物质。
本发明还有一种自动处理灰的功能,可将底灰磨碎,并通过风动传输的方法将其扩散成灰粉状,随烟一起飘动,其中大部分都被静电过滤器收集起来了。
某些种类的煤,特别是锅炉在某些工作条件下会产生大块的烧结灰块,不规则地附着在锅炉底部。这些由烧结块构成的硬壳使与冷却气接触的热交换表面减少,因此,在传送带的出灰箱内应加装一个预磨装置,将大块的硬壳磨碎。
有了预磨装置以后,硬块变成了小碎块,主磨装置就可对其处理往下传送了。还可以增大底灰与冷却气之间的热交换表面。
如果锅炉内燃烧的固体燃料产生的底灰较多,或者底灰经常结成大块,那么在主传送带后面还可使用一个继续冷却传送带,最好是上述欧州0252967号专利中介绍的那种装在钢箱内传送带,并带有集尘链。
这样,即使大块的烧结灰块也能冷却在溶点以下,锅炉外面的这层硬壳就可对溶化的燃料起保护作用;
还可增加底灰冷却气的接触时间;
也可使底灰升到一定高度,便于后来靠重力进行处理;
一旦进行维修时,整个处理过程还可通过其他渠道顺利进行;
还可使未燃物质充分燃烧,尤其是与传送带配套的锅炉的NOX较低时。
底灰经过冷却就完全达到了凝固温度,再经过适当的研磨,就成灰粉状混合在一起,之后就收集在一个集灰器里,最后进行风动或机械传输。
采用这种方法之后,接灰、研磨和传输几道工序不再连续进行,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是减少了传送带后面的传输机构的工作时间,因此减少了磨损;
二是负载恒定以后,风动传输系统可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三是研磨和传输系统如出现效率不高的现象,对锅炉的持续工作没有任何影响。
研磨工序通常分为三步,一是预磨,把大块的底灰磨碎,二是中磨,最后磨成可进行风动传输的细末。
传送带后面的传输系统可采用机械或风动两种方式。但最好是风动方式,因为它体积小,可作为主机的附件进行安装。
通过对后面的最佳实施例的具体介绍,本发明的特色和优点就更加一目了然了,这里有几张附图可供参考,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图1是锅炉底部的主视剖面图,图中还显示了漏斗和传送带;
图2是传送带图;
图3是研磨、冷却和传输系统图。
首先看图1和图2,欧州第0252967号专利已对这些机构进行了介绍,为方便起见,这里仍使用该专利中的编号。图2中编号为20的传送带由带横片11的一系例钢片1组成,起支撑负载的作用,圆柱体的主动滚桶7摩擦带动钢片传送带2进行牵引,支持滚桶13起张紧作用。传送带的上负载传动由滚柱3支撑,下面的返回传动由滚轮4支撑,整个机构由容纳箱15支撑。传送带的具体构造和功能可参见上面提到的欧州0252967号专利。
根据本发明的构造,传送带20和锅炉30之间是一个漏斗40,由液压保护装置41将其与锅炉底部相接。漏斗的内侧壁42有一层耐火材料,并有观察孔43。漏斗底部是活动门44,活动门朝着燃烧的一面也有耐火材料,活动门通过铰接装置与漏斗或驱动活动门的液压柱45相连。
在图1中,实线表示处于全开状态的活动门44,虚线表示完全关闭状态。但是在工作中它通常处于在半开状态,有点象漏斗倾斜的侧壁42的延长部分,以便挡住大块的底灰,碰到这种情况,操纵人员就会把活动门44完全打开,让灰块轻轻地落在传送带上,当传送带必须暂时停下来时则把活动门完全关闭,这样漏斗就成了一个接灰器,当多功能锅炉以油或煤气作燃料时,活动门也关闭,因为此时传送带已经用不着了。
现在来看图2和图3,从传送带上过来的底灰进入研磨、冷却和传输系统。底灰先在预磨机50中研磨,该机最好是带转杆的研磨机,位于传送带20的出灰箱22内主动滚桶7上方。
从预磨机50出来后,粗磨过的底灰就落在与传送带20类似的二次传送带60上,该传送带由主动滚桶61驱动,张紧滚桶62则起调节作用。这个二次传送带对底灰起传送和继续冷却的作用,在出灰器最顶端有一进风口63,从这个口进来的气流继续对底灰进行冷却,底灰先进入主磨机70,然后再进入辅磨机72。底灰从辅磨机出来以后就小到可以进行风动传输了,先进入漏斗74,再通过变向装置76,最后进入由气泵80,喷气或排气管构成的传输系统。在主磨机70上面有一应急变向装置66,可便底灰在一旦需要时改变方向进入应急接灰箱68。
本系统是按标准尺寸设计的,完全可以将干底灰研磨到能与灰粉混合的程度,便于回收利用,尤其是可作为建筑材料工业中水泥或混凝土的成分。
然而,出于经济实惠的原因,也可以部分或全部取消研磨装置,这样就只能得到较粗的底灰。
当使用的煤产生的底灰不多时,也可以不用继续冷却装置,把研磨装置接在主传送带上。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本发明介绍的出灰机完全可以达到预定的目标,是处理蒸汽锅炉底灰的理想成套设备,但要记住的是,尽管在附图中已经介绍了有关的实施例,但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核心和目标的前提下,在不超出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各种修改、变化和补充,或改换某些内容,权利要求书中对所保护的内容也有阐述。

Claims (10)

1.一种蒸汽锅炉出灰机,包括:
传送带(20);
与传送带(20)相连、起继续冷却作用的二次传送带(60);
密封容纳箱(15),其容纳上述传送带和二次传送带;
密封容纳箱的进气口(63);和
磨碎从锅炉排出的灰的研磨机(50,70,72),
其特征在于:该蒸汽锅炉出灰机还包括过渡漏斗(40),该过渡漏斗(40)安装在锅炉(30)的底部,当过渡漏斗打开时由传送带(20)运送从锅炉的底部排出的灰;
从容纳箱(15)的进气口(63)吸入的空气沿一个使空气和灰之间可进行热交换的方向流动,该方向与在上述传送带(20)和二次传送带(60)上的灰的运送方向相反;
当过渡漏斗(40)打开时,从容纳箱(15)的进气口吸入的空气通过热交换温度被升高后直接进入锅炉(30)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锅炉出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0)包括承受排出的灰的一系列钢片(1)和能驱使所述一系列钢片(1)运动的钢片传送带(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锅炉出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漏斗(40)的底部设有活动门(44),积存在过渡漏斗(40)内的灰通过该活动门(44)排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锅炉出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44)具有全开位置、半开位置和关闭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锅炉出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漏斗(40)、活动门(44)和传送带(20)都具有使热量反射给锅炉以提高锅炉燃烧效率的面向锅炉(30)的火焰的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锅炉出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箱(15)设有数个进气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锅炉出灰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次传送带(60)的上游,设有作为小型冷却器以提高灰的冷却效率的预磨机(5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锅炉出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续冷却装置保证锅炉底灰处于其熔点以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锅炉出灰机,其特征在于:研磨机(70,72)具有对灰进行干磨的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锅炉出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70,72)具有把灰干磨成细小到可混入飞散的灰粉中的装置。
CN 91103030 1991-05-08 1991-05-08 蒸汽锅炉出灰机 Expired - Lifetime CN105017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1103030 CN1050178C (zh) 1991-05-08 1991-05-08 蒸汽锅炉出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1103030 CN1050178C (zh) 1991-05-08 1991-05-08 蒸汽锅炉出灰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497A CN1066497A (zh) 1992-11-25
CN1050178C true CN1050178C (zh) 2000-03-08

Family

ID=4905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1103030 Expired - Lifetime CN1050178C (zh) 1991-05-08 1991-05-08 蒸汽锅炉出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178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15761A1 (zh) * 2012-07-25 2014-01-30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生物质锅炉炉渣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5596B (zh) * 2016-01-20 2018-01-05 山东威普斯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输送锅炉燃料废物的耐灼烧传送带
CN110345500B (zh) * 2019-07-25 2020-11-13 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锅炉底部收集输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15761A1 (zh) * 2012-07-25 2014-01-30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生物质锅炉炉渣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WO2014015762A1 (zh) * 2012-07-25 2014-01-30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生物质锅炉炉渣燃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497A (zh) 199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70011015B1 (ko) 증기생산 보일러의 바닥재(bottom ash) 배출시스템
CN100443801C (zh) 燃煤锅炉干式排渣装置
US6213764B1 (en) Disposal of waste tires
US20060169181A1 (en) Method and burner apparatus for injecting a pulverized coal into rotary kiln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cao using them
US3133804A (en) Apparatus for treating molten ash or slag
US3244507A (en) Method of indurating ore particles
CN100432185C (zh) 炼焦配合煤制备装炉煤的工艺
SU1286114A3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сжигани твердых видов топлива
CN1753843B (zh) 煤粉注入回转窑的方法和燃烧装置及生产CaO的方法和设备
US3849115A (en) Sintering process
CN1050178C (zh) 蒸汽锅炉出灰机
US4367065A (en) Method for firing coal in pyro-processes using direct heat recuperation from a cross flow heat exchanger
RU2062418C1 (ru) Вращающийся решетчатый охладитель для охлаждения клинкера или аналогичного продукта
US3774891A (en) Annular roasting machine for loose materials
US4288295A (en) Coke oven with apparatus for partially drying and preheating coal
JPS5941937B2 (ja) 高温粉粒体の冷却装置
CA1103923A (en) Briquetting plant
JP2000097425A (ja) 廃棄物熔融装置
KR101070086B1 (ko) 회전식 소성로에서의 생석회 제조방법
CN109827424A (zh) 一种持续式烧结工艺
SU1350463A1 (ru) Колосниковый холодильник
KR850001406B1 (ko) 소결물 또는 페레드로 소성한 재료의 냉각방법
US4430056A (en) Pressure actuated seal for travelling grate
CN109708463A (zh) 一种矩形结构持续式烧结机及其烧结方法
CN220579348U (zh) 一种磷矿竖炉焙烧生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IP01 Partia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030121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4736

Case number: W40528

Conclusion of examination: No. 91103030.1 invention patent claim, maintain the rights of 1-4 6-8 invalid, 5, 9, 10.

Decision date: 2003012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Steam boiler ash removing machin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00308

Int.cl.7: F23J1/02

Patentee: Mario Magaldi

Review decision number: 4736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1050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