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16164B - 一种火灾情况下的电梯调度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灾情况下的电梯调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16164B
CN105016164B CN201510469433.6A CN201510469433A CN105016164B CN 105016164 B CN105016164 B CN 105016164B CN 201510469433 A CN201510469433 A CN 201510469433A CN 105016164 B CN105016164 B CN 1050161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fire
evacuation
floor
cont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94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16164A (zh
Inventor
杨昀
薛林
闵永林
张振伟
刘盛鹏
杨君涛
陈也
于彦飞
梁静
贺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Priority to CN2015104694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161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16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6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161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61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21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being independent of the system
    • B66B5/024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being independent of the system where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 is caused by an accident, e.g. fire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灾情况下的电梯调度方法,属于电梯调度领域。一种火灾情况下的电梯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各个楼层安装探测器组以探测是否发生火灾,安装摄像头以监控现场情况;S2:在电梯控制系统内增设电梯疏散模式;S3:增设电梯联动监控系统与电梯控制系统进行通信连接;S4:增设中央控制系统以接收探测器组发送的信号,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判断着火层,指令电梯联动监控系统通过电梯控制系统获取电梯各项运行数据,指令电梯控制系统运行电梯疏散模式。本发明可在现有电梯控制系统上改造获得,改造成本低;使用本发明可使电梯在火灾情况下用于疏散人员,提高疏散效率,调度方法安全可靠,可以确保疏散时人员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火灾情况下的电梯调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调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灾情况下的电梯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城市不断膨胀的人口和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高层建筑约22.7万多栋,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3700余栋。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还会继续增加,其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高层建筑受到火灾、恐怖袭击等威胁的紧急情况下,使建筑内所有人员快速而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区域,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楼梯疏散作为传统的一种疏散方式,一直是人们在大楼发生危险情况下推荐使用的疏散逃生方式,这在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均有体现。但随着现代建筑物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物高度的不断提升,人们在通过楼梯进行疏散时所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第一是疏散时间长。第二是楼梯疏散特别不适合于儿童、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老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火灾情况下的电梯调度方法,使得电梯在火灾情况下也能用于疏散人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火灾情况下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各个楼层安装探测器组以探测是否发生火灾,安装摄像头以监控现场情况;
S2:在电梯控制系统内增设电梯疏散模式;
S3:增设电梯联动监控系统与电梯控制系统进行通信连接,
S4:增设中央控制系统以接收探测器组发送的信号,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判断着火层,指令电梯联动监控系统通过电梯控制系统获取电梯各项运行数据,指令电梯控制系统运行电梯疏散模式。
其中,所述电梯联动监控系统包括电梯联动控制终端和电梯疏散手动操作盘;所述电梯联动控制终端与电梯控制系统进行联网通讯,所述电梯疏散手动操作盘与电梯联动控制终端连接,用于手动输入指令干预电梯运行逻辑。
其中,所述电梯疏散模式包括手动疏散模式和自动疏散模式;所述自动疏散模式在中央控制系统开启电梯疏散模式后自动进入,中央控制系统通过电梯联动控制终端向电梯控制系统发送指令将其从正常运行模式切换为自动疏散模式;所述手动疏散模式在调度人员操作电梯疏散手动操作盘后进入,实现强制干预自动疏散模式的运行。
其中,所述自动疏散模式的内容为:根据火灾的发展趋势划分为预警阶段、报警阶段和停用阶段;在预警阶段,电梯启动下班高峰运行模式;在报警阶段,电梯禁止停靠着火层,取消着火层外呼、上行外呼和内呼,并重新设定基站,当厅门呼叫的楼层在着火层以上时,电梯运行至该厅门呼叫的楼层,搭载人员后自动返回至基站,重新等待厅门呼叫;在停用阶段,电梯直接返基站,停止使用。
其中,所述手动疏散模式的内容为:取消各种呼叫,调度人员在电梯疏散手动操作盘上输入目的楼层并设定基站,该目的楼层的信息通过电梯联动控制终端传输到电梯控制系统中,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梯运行至目的楼层搭载人员后,自动返回到基站。
其中,所述基站的设定原则如下:
当着火楼层高于第四层且门厅呼叫的楼层或目的楼层高于着火楼层时,基站设为着火楼层以下的第三层;
当着火楼层最高为第四层或门厅呼叫的楼层或目的楼层低于着火楼层时,基站设为第一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可在现有电梯控制系统上改造获得,改造成本低;使用本发明可使电梯在火灾情况下用于疏散人员,减少疏散时间,提高疏散效率,调度方法安全可靠,可以确保疏散时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梯在自动疏散模式的运行流程图。
图2为电梯在手动疏散模式的运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火灾情况下的电梯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各个楼层安装探测器组以探测是否发生火灾,安装摄像头以监控现场情况;
S2:在电梯控制系统内增设电梯疏散模式;
S3:增设电梯联动监控系统与电梯控制系统进行通信连接,
S4:增设中央控制系统以接收探测器组发送的信号,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判断着火层,指令电梯联动监控系统通过电梯控制系统获取电梯各项运行数据,指令电梯控制系统运行电梯疏散模式。
电梯联动监控系统具体包括电梯联动控制终端和电梯疏散手动操作盘。电梯联动控制终端与电梯控制系统进行联网通讯,电梯疏散手动操作盘与电梯联动控制终端连接,用于手动输入指令干预电梯运行逻辑。
电梯疏散模式的内容如下:
在火灾情况下,利用电梯疏散人员的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为预警阶段,第二阶段为报警阶段,第三阶段为停用阶段。
第一阶段根据建筑结构情况及装修介质,可利用时间约为5-10分钟。本阶段中着火点刚刚起火,实质为电梯尚可正常运行阶段,电梯处于类似下班高峰的正常运行模式,电梯不接受上行外呼和内呼指令,且自动登记基站,至基站后再返回响应向下外呼指令,如此往复。
第二阶段根据建筑结构情况及装修介质,可利用时间约为10-30分钟,为人员主要疏散时间阶段,即电梯疏散模式。本阶段中,考虑到火势已蔓延至着火层电梯前室,此处的着火层包括初始着火层和蔓延着火层,因而电梯自动取消所述着火层内外呼指令及停靠。根据电梯与楼梯混合疏散模型,着火层及以上的人员利用电梯疏散,着火层以下的采用楼梯疏散。
此阶段的电梯疏散模式具体分为手动疏散模式和自动疏散模式。
其中,自动疏散模式在中央控制系统开启电梯疏散模式后自动进入,中央控制系统通过电梯联动控制终端向电梯控制系统发送指令将其从正常运行模式切换为自动疏散模式。在自动疏散模式下,电梯控制系统取消着火层外呼、上行外呼和内呼,并重新设定基站,当厅门呼叫的楼层在着火层以上时,电梯运行至该厅门呼叫的楼层,搭载人员后自动返回至基站,重新等待厅门呼叫,如图1所示。
而手动疏散模式在调度人员操作电梯疏散手动操作盘后进入,实现强制干预自动疏散模式的运行。在手动疏散模式下,取消各种呼叫,调度人员在电梯疏散手动操作盘上输入目的楼层并设定基站,该目的楼层的信息通过电梯联动控制终端传输到电梯控制系统中,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梯运行至目的楼层搭载人员后,自动返回到基站,如图2所示。
无论是自动疏散模式还是手动疏散模式,基站的设定原则都一样,区别在于前者为自动设定,后者则为手动输入。其设定原则如下:
当着火楼层高于第四层且门厅呼叫的楼层或目的楼层高于着火楼层时,基站设为着火楼层以下的第三层;
当着火楼层最高为第四层或门厅呼叫的楼层或目的楼层低于着火楼层时,基站设为第一层。
第三阶段为停用阶段,电梯直接返基站,禁止用来疏散人员。
本发明可在现有的电梯控制系统上改造获得,方便实现,改造成本低。其中的电梯联动控制终端并不接管电梯的运行,只传输给电梯控制系统火灾的信息以启动电梯疏散模式,具体的处理策略和电梯指令的发出均由电梯控制系统来实现,最大程度的保证原有电梯控制系统的独立性。
使用本发明可使电梯在火灾情况下用于疏散人员,减少疏散时间,提高疏散效率,其调度方法安全可靠,可以确保疏散时人员的安全性。

Claims (6)

1.一种火灾情况下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各个楼层安装探测器组以探测是否发生火灾,安装摄像头以监控现场情况;
S2:在电梯控制系统内增设电梯疏散模式;
S3:增设电梯联动监控系统与电梯控制系统进行通信连接,
S4:增设中央控制系统以接收探测器组发送的信号,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判断着火层,指令电梯联动监控系统通过电梯控制系统获取电梯各项运行数据,指令电梯控制系统运行电梯疏散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情况下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联动监控系统包括电梯联动控制终端和电梯疏散手动操作盘;所述电梯联动控制终端与电梯控制系统进行联网通讯,所述电梯疏散手动操作盘与电梯联动控制终端连接,用于手动输入指令干预电梯运行逻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灾情况下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疏散模式包括手动疏散模式和自动疏散模式;
所述自动疏散模式在中央控制系统开启电梯疏散模式后自动进入,中央控制系统通过电梯联动控制终端向电梯控制系统发送指令将其从正常运行模式切换为自动疏散模式;
所述手动疏散模式在调度人员操作电梯疏散手动操作盘后进入,实现强制干预自动疏散模式的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灾情况下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疏散模式的内容为:根据火灾的发展趋势划分为预警阶段、报警阶段和停用阶段;在预警阶段,电梯启动下班高峰运行模式;在报警阶段,电梯禁止停靠着火层,取消着火层外呼、上行外呼和内呼,并重新设定基站,当厅门呼叫的楼层在着火层以上时,电梯运行至该厅门呼叫的楼层,搭载人员后自动返回至基站,重新等待厅门呼叫;在停用阶段,电梯直接返基站,停止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灾情况下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疏散模式的内容为:取消各种呼叫,调度人员在电梯疏散手动操作盘上输入目的楼层并设定基站,该目的楼层的信息通过电梯联动控制终端传输到电梯控制系统中,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梯运行至目的楼层搭载人员后,自动返回到基站。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火灾情况下的电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的设定原则如下:
当着火楼层高于第四层且门厅呼叫的楼层或目的楼层高于着火楼层时,基站设为着火楼层以下的第三层;
当着火楼层最高为第四层或门厅呼叫的楼层或目的楼层低于着火楼层时,基站设为第一层。
CN201510469433.6A 2015-08-03 2015-08-03 一种火灾情况下的电梯调度方法 Active CN1050161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9433.6A CN105016164B (zh) 2015-08-03 2015-08-03 一种火灾情况下的电梯调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9433.6A CN105016164B (zh) 2015-08-03 2015-08-03 一种火灾情况下的电梯调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6164A CN105016164A (zh) 2015-11-04
CN105016164B true CN105016164B (zh) 2018-05-18

Family

ID=54406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9433.6A Active CN105016164B (zh) 2015-08-03 2015-08-03 一种火灾情况下的电梯调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161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4594B (zh) * 2017-02-06 2022-11-15 上海峰景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运行模式控制系统
CN117246866A (zh) * 2023-09-22 2023-12-19 深圳市瀚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火灾断电场景下的电梯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3623A (ja) * 2002-12-23 2004-07-22 Inventio Ag 建物の人の緊急避難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および前記システムを用いた既存の建物の近代化方法
CN1287336C (zh) * 2003-06-13 2006-11-29 利建明 智能紧急疏散控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KR101029208B1 (ko) * 2007-03-02 2011-04-12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JP5673425B2 (ja) * 2011-08-04 2015-02-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システム
CN102674106A (zh) * 2012-05-29 2012-09-19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一种应用于高层电梯应急疏散的动态预警数据采集装置
CN103077576B (zh) * 2012-12-31 2014-07-02 深圳市广安消防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智能火灾报警及疏散指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6164A (zh) 2015-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125122B (fi) Hissijärjestelmä
AU745755B2 (en) Multiple level building with an elevator system operable as a means of emergency egress and evacuation during a fire incident
CN105129563A (zh) 一种应用于高层建筑火灾的电梯疏散动态预警支持系统
CN101503162A (zh) 用于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电梯救援的安全控制系统
CN104261214B (zh) 一种电梯远程故障检测方法
JP2011126613A (ja)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
CN105016164B (zh) 一种火灾情况下的电梯调度方法
CN105129547A (zh) 电梯控制方法和系统
EP2557062A1 (en) Control device for elevator
CN106829673A (zh) 带紧急救援装置的无机房电梯
CN201154862Y (zh) 群控电梯控制装置
CN202575593U (zh) 负载自检反馈电梯系统
CN104071666A (zh) 新型消防电梯
CN203201233U (zh) 具有无源自救逃生疏散系统的建筑
CN102642751A (zh) 电梯的避难运行系统
CN106542390A (zh) 一种电梯运行方法及系统
Kuligowski et al. Design of occupant egress systems for tall buildings
CN207618812U (zh) 一种电梯告知系统
CN110084984A (zh) 一种智能化高楼逃生系统
CN110841235B (zh) 一种基于公共楼层安全用消防系统的施工方法
CN111135490A (zh) 一种高楼火灾救生装置的锁紧机构
CN208648463U (zh) 一种电梯控制器应急疏散控制终端
CN208561497U (zh) 一种可跟随塔身一起爬升的外挂式塔吊爬升框装置
CN205932838U (zh) 高层楼宇智能救援消防系统
CN203998486U (zh) 外召唤盒及采用该外召唤盒的电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032 No. two, 601 South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Zhongshan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Address before: 200032 No. two, 601 South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Zhongshan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