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12483A - 一种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12483A
CN105012483A CN201510396656.4A CN201510396656A CN105012483A CN 105012483 A CN105012483 A CN 105012483A CN 201510396656 A CN201510396656 A CN 201510396656A CN 105012483 A CN105012483 A CN 1050124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borrheic dermatitis
fructus
radix
traditional chinese
chinese medic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966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丽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3966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124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12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24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包括下列组分的原料,按重量为:大黄8-12g,黄芩8-12g,苦参20-40g,乌梅20-40g,当归20-40g,淫羊蕾20-40g,蛇床子8-12g,川椒10-20g,丁香8-12g,薄荷8-12g,桑白皮20-40g,鱼腥草20-40g,红花10-20g,皂角10-20g,冰片2-4g,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润肤的作用,对头部脂溢性皮炎有较好临床疗效,无毒副作用,且复发率明显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是发生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的一种慢性炎症。发生于头部的脂溢性皮炎,以头皮屑、痰痒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常见的皮肤疾患。病程慢性,易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导致脱发,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美观。其病因、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局部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的异常增生与感染,
患者免疫功能的异常,微量元素锌的缺乏,雄性激素升高,皮脂分泌旺盛,遗传素质等有关。其中近年来头皮屑与马拉色菌的关系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另外精神紧张,饮食习惯,维生素B族缺乏,环镜因素,先天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可诱发和加重本病。临床上易于诊断,治疗后可控制病情,但倾向于复发。西医治疗一般采用皮脂类固醇类和抗真菌,抗雄激素、抗炎等方法治疗,但复发率高,药物种类少,价格较昂贵,副作用大。
祖国医学对本病有着独特的理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内因过食油腻、辛辣和炙热之品,使之积热在里;外因感受风湿热邪,以致热蕴上焦,风热血燥,或胃肠湿热壅滞肌肤,久则阴伤血燥,肌肤失养。因此寻求一种理想的中医中药疗法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对头部脂溢性皮炎在治疗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列组分的原料,按重量为:大黄8-12g,黄芩8-12g,苦参20-40g,乌梅20-40g,当归20-40g,淫羊蕾20-40g,蛇床子8-12g,川椒10-20g,丁香8-12g,薄荷8-12g,桑白皮20-40g,鱼腥草20-40g,红花10-20g,皂角10-20g,冰片2-4g。
一种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优选配比,包括下列组分的原料,按重量为:大黄10g,黄芩10g,苦参30g,乌梅30g,当归30g,淫羊蕾30g,蛇床子10g,川椒15g,丁香10g,薄荷10g,桑白皮30g,鱼腥草30g,红花15g,皂角15g,冰片3g。
用法用量:按重量称取原料药,先将前14味入砂锅内,加1500m1冷水浸泡20min,武火煎开后文火煎煮30min,将药液滤于脸盆内;复于砂锅内加1500m1热水,武火煎至沸腾,改文火煎煮15min,如是取药液约2000m1,入冰片后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先将头置药液上方熏蒸,待水温降至可耐受时,浴头并按摩,浴头时注意药液远离面部及眼睛,l0min后清水冲洗,每周2次,4周一个疗程。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组方依据:
中医认为头部脂溢性皮炎内因过食油腻、辛辣和炙热之品,使之积热在里;外因感受风湿热邪,以致热蕴上焦,风热血燥,或胃肠湿热壅滞肌肤,久则阴伤血燥,肌肤失养。方中大黄、黄芩、苦参性苦味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杀虫止痒;当归、淫羊蕾、蛇床子、丁香、川椒性辛温,祛风除湿,活血润燥;乌梅性酸、涩、平,外用能消疮毒;桑白皮、鱼腥草味寒,同归肺经,寒可泄降,泻肺热,利尿通淋,使湿热之邪有去路,皂角归肺、胃经。外用清热解毒,敛疮,消肿止痒,三药共用,发挥祛风杀虫止痒功效。红花,辛,温;活血,养血,改善微循环,养血以制燥,辛温以佐制诸药寒凉之性。薄荷、冰片辛凉,清头风,除风热。诸药相伍,共奏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润肤。
各个中药的药理作用:
大黄:性苦,味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具抗菌消炎作用,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SKDC抗体IgG、IgM活性,增加血清溶菌酶含量,增强对炎症细胞的吞噬作用。大黄能抑制细菌糖代谢及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其对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淋双球菌等有抑杀作用。大黄不仅本身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还对其它抗菌药物有协同增效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黄芩:性苦,味寒,归肺、胃、胆、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现代药理研究:广谱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抗炎作用,抗变态反应;镇静,解热,降压,对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保肝,利胆,改善肝脂肪代谢,降血脂,降转氨酶;抗衰老作用,抑制脂质过氧化,降血糖、利尿、解痉作用;抗凝血及止血作用;增强免疫、解毒作用;抗肿瘤、抗心律失常。
苦参:性苦,味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肤经。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湿热泻痢;黄疽尿赤;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疥癣;皮肤痊痒。现代药理研究:(1)抗炎作用:苦参中有效成分氧化苦参碱对多种致炎剂诱发的动物炎症有抑制作用,与氢化可的松相似,能明显对抗巴豆油、角叉菜胶(大鼠)和冰醋酸(小鼠)诱发的渗出性炎症。(2)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一般认为,苦参及其有效成分氧化苦参碱是一种双向免疫调节剂,即其在低浓度时可刺激淋巴细胞增殖,高浓度时则抑制之。
乌梅:性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功效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蛔厥腹痛,呕吐;虚热消渴。内服还可止血,治崩漏下血;外敷能消疮毒,并治胬肉外突。现代药理研究:乌梅主要功能为抑菌、镇咳、安蛔、抗肿瘤、抗过敏、抗氧化和抗生育。本品水煎剂在体外对多种致病性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煎剂能抑制离体兔肠管的运动。能促进胆汁分泌。在体外对蛔虫的活动有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当归:甘、辛,温。归心、肝、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现代药理研究:当归有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作用,并能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生成;有抗心肌缺血和扩张血管作用,对试验性高血脂症有降低血脂作用,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有增强作用,还有镇静、镇痛、抗炎、抗缺氧、抗辐射损伤及抑制某些肿瘤株生长和体外抗菌作用等。
淫羊蕾:辛、甘,温。归肝、肾经。功效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现代药理研究:淫羊蕾能促进阳虚动物的核酸、蛋白质合成,并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特别是对肾虚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有改善作用;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冠脉流量。淫羊蕾具有一定的抗炎、止咳、平喘、祛痰效果,能降低血糖,减轻炎症,降低组织胺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还有明显的镇静。
蛇床子:辛、苦,温。归肾经。功效杀虫止痒,温肾壮阳。用于阴部湿痒,湿疹,疥癣等;阳痪,不孕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蛇床子外用具有杀菌、止痒、抗真菌及促透作用。另有研究表明:蛇床子挥发油的促透能力和己知的萜烯类吸收促进剂薄荷醇、冰片类似,有望作为一种新型促透剂在药物制剂中被使用。
丁香:辛,温。归脾、胃、肾经。功效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用于胃寒呕吐、呢逆;胃寒院腹冷痛;肾虚阳屡,宫冷。现代药理研究: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丁香酚、乙酞丁香油酚等。丁香油酚有局部麻醉止痛作用。其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及白
喉、变形、绿脓、大肠、痢疾、伤寒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丁香油和丁香油酚对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
川椒:辛,热。归脾、胃、肾经。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中寒腹痛,寒湿吐泻;虫积腹痛;湿疹痉痒,妇人阴痒。现代药理研究:本品含挥发油,有麻醉止痛作用。川椒对白喉杆菌、炭疽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立咽,透疹,疏肝解郁。现代药理研究:本品主含挥发油。体外试验薄荷煎
剂对单纯性疽疹病毒、森林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肠炎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抑菌作用;薄荷油外用,能刺激神经末梢的冷感受器而产生冷感,并反射性地造成深部组织血管的变化而起到消炎、止痛、止痒的目的。
冰片: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闭证神昏;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现代药理研究:局部应用对感觉神经有轻微刺激,有一定的止痛及温和的防腐作用。较高浓度(0. 5%)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及部分致病性皮肤真菌等有抑制作用。
桑白皮:甘、寒,入肺经。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现代药理研究:桑白皮100%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为70%左右。对发癣菌也有抑制作用。桑白皮有抗炎作用,抗炎有效成分主要氯仿提层和碱提层。
鱼腥草:微、寒, 归肺经。功效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用于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研究:鱼腥草挥发油中的一种有效成分鱼腥草素,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鱼腥草还含有槲皮甙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和利尿作用。鱼腥草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皂角:辛、咸,归肺、大肠经。功效祛痰止咳、开窍通闭、杀虫散结。用于痰咳喘满;中风口噤;痰涎壅盛;神昏不语;癫痫;喉痹;二便不通;痈肿疥癣。现代药理研究:皂角对很多细菌、真菌有天然的抑制和杀菌的作用,不仅可以外用杀菌,也可以安全的作为内服杀菌药物。皂角可以有效杀除头皮上残留的各类真菌,对于头皮屑有极好的抑制作用。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功效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红花水提取物及红花水溶性混合物红花黄色素有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红花还有抗炎、镇静及镇痛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的效果为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杀虫,解毒润肤,对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有良好的疗效,大大降低了头部脂溢性皮炎的复发率,且无毒副作用,不产生抗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临床试验数据,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性。
1、临床资料:
选取80例头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和其他药物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跟踪观察,并对结果进行比对。
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2%酮康唑洗剂(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H20040261)外洗,取约5m1涂于已润湿的头发上,轻揉以产生大量泡沫。轻轻按摩头皮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净,每周2次。
治疗组:给予本发明中药煎剂熏蒸、浴头并按摩,浴头时注意药液远离面部及眼睛,l0min后清水冲洗,每周2次。
两组用药4周后判定疗效。治疗期间均忌食辛辣刺激油腻之品,避免热水烫洗,恶性搔抓等,生活作息宜规律。
3、临床观察指标
红斑
0分:无明显红斑、丘疹
2分:散在毛囊性红色小丘疹、基底稍红
4分:淡红至黄红色地图状斑片,可伴有散在丘疹
6分:头皮弥漫性暗红色斑片,可伴大量丘疹及臭味
瘙痒
0分:无明显瘙痒
2分:偶尔瘙痒,不影响日常生活
4分:阵发性瘙痒,时轻时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6分:剧烈瘙痒,严重影响工作、生活
鳞屑
0分:无明显头屑脱落
2分:洗头48hr后,头皮见少许糠秕状鳞屑
4分:洗头24hr后,头皮见较多糠秕状鳞屑
6分:平日头皮可见大片鳞屑,梳头时纷纷飘落,洗头后无明显缓解
油腻
0分:洗头3天后,头发清爽,无明显油腻感
2分:洗头3天后,头发有光泽,略感油腻
4分:洗头3天后,头发油光发亮,油腻感较重
6分:洗头3天后,头发呈束状,感非常油腻
脱发
0分:无明显非生理性脱发
2分:轻度脱发(≤50根/日)
4分:中度脱发(51-100根/日)
6分:重度脱发(>100根/日)
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发布,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相关内容拟定:
计算方法: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痊愈:疗效指数≥950fo
显效:70%<疗效指数<95%
有效:30%<疗效指数<70%
无效:疗效指数<30%
总显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5、复发情况观察
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痊愈病人进行随访,记录复发例数,计算复发率。
复发率=复发例数/原痊愈例数×100%
6、治疗结果:
通过上表治疗情况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
通过上述复发情况数据表明,可以看出应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治疗后复发率大大降低。

Claims (2)

1.一种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组分的原料,按重量为:大黄8-12g,黄芩8-12g,苦参20-40g,乌梅20-40g,当归20-40g,淫羊蕾20-40g,蛇床子8-12g,川椒10-20g,丁香8-12g,薄荷8-12g,桑白皮20-40g,鱼腥草20-40g,红花10-20g,皂角10-20g,冰片2-4g。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组分的原料,按重量为:大黄10g,黄芩10g,苦参30g,乌梅30g,当归30g,淫羊蕾30g,蛇床子10g,川椒15g,丁香10g,薄荷10g,桑白皮30g,鱼腥草30g,红花15g,皂角15g,冰片3g。
CN201510396656.4A 2015-07-08 2015-07-08 一种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0124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6656.4A CN105012483A (zh) 2015-07-08 2015-07-08 一种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6656.4A CN105012483A (zh) 2015-07-08 2015-07-08 一种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2483A true CN105012483A (zh) 2015-11-04

Family

ID=54403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96656.4A Pending CN105012483A (zh) 2015-07-08 2015-07-08 一种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124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1112A (zh) * 2019-07-18 2019-09-06 潍坊医学院 一种外用去屑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0933A (zh) * 2004-11-26 2005-08-10 付小珍 治疗脱发的中药液及其生产方法
CN102614440A (zh) * 2012-04-27 2012-08-01 伊彩虹 百草抑菌液
CN103446507A (zh) * 2013-09-03 2013-12-18 夏进 一种消炎、镇痛、抑疤中药软膏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0933A (zh) * 2004-11-26 2005-08-10 付小珍 治疗脱发的中药液及其生产方法
CN102614440A (zh) * 2012-04-27 2012-08-01 伊彩虹 百草抑菌液
CN103446507A (zh) * 2013-09-03 2013-12-18 夏进 一种消炎、镇痛、抑疤中药软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1112A (zh) * 2019-07-18 2019-09-06 潍坊医学院 一种外用去屑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5026B (zh) 一种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3727A (zh) 一种止痛活血舒筋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0621A (zh) 一种保湿祛痘爽肤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6441B (zh) 一种专治妇科炎症的中药冲洗液
CN104940727A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96141A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721079B (zh) 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7669935A (zh) 一种中药抗过敏美容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9114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8316B (zh) 一种治疗皮炎的中药制剂
CN102772534B (zh) 一种用于治疗痔疮的中药膏
CN104784346A (zh) 一种治疗瘙痒症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CN103784796A (zh) 一种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中药制剂
CN101028425B (zh) 治疗痤疮的药物
CN105012483A (zh) 一种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2949643B (zh) 一种用于皮肤护理和治疗皮炎的药膏
CN104042923B (zh) 一种祛除青春痘的外用涂剂
CN105616536A (zh)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擦剂
CN105106634A (zh) 一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应用
CN103623226B (zh)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
CN102824599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引起的各种皮肤溃烂的中药酊剂
CN105412417A (zh) 一种治疗腱鞘炎的中药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13854B (zh) 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膏
CN105456807A (zh) 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制剂
CN105749139A (zh) 一种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配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