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10423A - 草莓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 Google Patents

草莓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10423A
CN105010423A CN201510363625.9A CN201510363625A CN105010423A CN 105010423 A CN105010423 A CN 105010423A CN 201510363625 A CN201510363625 A CN 201510363625A CN 105010423 A CN105010423 A CN 105010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umption
weight portion
chinese herbal
herbal medicine
strawber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636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想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e Zho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e Zho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e Zho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e Zho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636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10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10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0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莓叶枯病的防治方法,包括:1)将中草药置于水中煎煮、过滤制得中草药提取液以及滤渣;2)将草莓幼株的根部浸泡于中草药提取液中制得待载幼株;3)将滤渣、中草药提取液、雄黄粉、硫酸铜、明矾、乙磷铝和土壤混合制得培养土;4)将待载幼株种植于培养土中以进行培养;其中,中草药为艾叶、白芷、雷丸、苦楝皮、山杨梅、苏梗、马尾松、麻黄、樟树叶、鹤虱和陈皮。该草莓叶枯病的防治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治草莓叶枯病的发生,另外草莓叶枯病菌产生的抗(耐)药性程度较低。

Description

草莓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草莓培育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草莓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叶枯病由风梨草莓褐斑病菌侵染所致。风梨草莓褐斑病菌以子囊壳或分生孢子在病组织上越冬,春季释放出子囊壳或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秋季和早春雨露较多的天气有利于浸染发病,一般健壮苗发病轻,弱苗发病重。
草莓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是叶部的主要病害之一,叶柄、花萼。果梗也可染病。叶枯病属低温、高湿性病害,多在春秋季发病,初发病时,叶面上产生紫褐色无光泽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多沿主侧叶脉分布,发病重时整个叶面布满病斑,发病后期全叶黄褐色至暗褐色,直至枯死。叶柄或果柄发病后,病斑呈黑褐色,微凹陷,脆而易折。
现有治疗草莓叶枯病的方法为直接喷洒化学药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锰锌可湿性粉剂、和奥力-克速净试剂等。这种防治方式不仅效果较差;同时多频次、多剂量施用后易造成草莓叶枯病菌产生较高程度的抗(耐)药性,从而导致草莓疽病菌的防治的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草莓叶枯病的防治方法,该草莓叶枯病的防治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治草莓叶枯病的发生,另外草莓叶枯病菌产生的抗(耐)药性程度较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莓叶枯病的防治方法,包括:
1)将中草药置于水中煎煮、过滤制得中草药提取液以及滤渣;
2)将草莓幼株的根部浸泡于中草药提取液中制得待载幼株;
3)将滤渣、中草药提取液、雄黄粉、硫酸铜、明矾、乙磷铝和土壤混合制得培养土;
4)将待载幼株种植于培养土中以进行培养;
其中,中草药为艾叶、白芷、雷丸、苦楝皮、山杨梅、苏梗、马尾松、麻黄、樟树叶、鹤虱和陈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利用中草药的滤渣、中草药提取液、雄黄粉、硫酸铜、明矾和乙磷铝的协同作用,进而达到从根本上杜绝草莓的叶枯病的发生。在该种防治方法中,不仅能够极大地降低草莓叶枯病的发生,同时也能够降低极大地降低草莓叶枯病菌产生的抗(耐)药性程度。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莓叶枯病的防治方法,包括:
1)将中草药置于水中煎煮、过滤制得中草药提取液以及滤渣;
2)将草莓幼株的根部浸泡于中草药提取液中制得待载幼株;
3)将滤渣、中草药提取液、雄黄粉、硫酸铜、明矾、乙磷铝和土壤混合制得培养土;
4)将待载幼株种植于培养土中以进行培养;
其中,中草药为艾叶、白芷、雷丸、苦楝皮、山杨梅、苏梗、马尾松、麻黄、樟树叶、鹤虱和陈皮。
在发明的步骤1)中,各原料的具体用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使得制得的中草药提取液以及滤渣能够起到更优异的防治草莓叶枯病的效果,优选地,在步骤1)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艾叶,白芷的用量为45-85重量份,雷丸的用量为30-40重量份,苦楝皮的用量为25-55重量份,山杨梅的用量为15-35重量份,苏梗的用量为8-22重量份,马尾松的用量为60-90重量份,麻黄的用量为12-28重量份,樟树叶的用量为45-75重量份,鹤虱的用量为15-35重量份,陈皮的用量为55-75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煎煮过程中,水的用量也可以在宽的范围内变化,但是为了使得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均能够提取出来,优选地,在步骤1)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中草药,水的用量为1000-5000重量份。
同时,在本发明中,煎煮的具体条件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进一步使得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均能够提取出来,优选地,在步骤1)中,煎煮至少满足以下条件:煎煮温度为100-120℃,煎煮时间为5-8h。
此外,在本发明的浸泡工序中,为了使得草莓幼株的根部能够充分地吸收,优选地,在步骤2)中,浸泡至少满足以下条件:浸泡温度为15-35℃,浸泡时间为0.5-1.5h。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步骤3)中各原料的具体用量也可以在宽的范围内变化,但是为了使得培育的草莓植株具有更优异的防治草莓叶枯病能力,优选地,在步骤3)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土壤,滤渣的用量为40-80重量份,中草药提取液的用量为45-85重量份,雄黄粉的用量为8-15重量份,硫酸铜的用量为15-20重量份,明矾的用量为7-12重量份,乙磷铝的用量为3-5重量份。
为了进一步地使得步骤3)中各物料混合均匀,优选地,在步骤3)中,混合至少满足以下条件:混合温度为15-35℃,混合时间为25-40min。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1)在110℃下,将中草药置于水中煎煮6h、过滤制得中草药提取液以及滤渣;其中,艾叶、白芷、雷丸、苦楝皮、山杨梅、苏梗、马尾松、麻黄、樟树叶、鹤虱和陈皮的重量比为100:65:35:45:25:15:75:20:65:25:65,中草药的总重量与水的重量的比值为1:30;
2)在25℃下,将草莓幼株的根部于上述中草药提取液中浸泡1h制得待载幼株;
3)在25℃下,将所述滤渣、中草药提取液、雄黄粉、硫酸铜、明矾、乙磷铝和土壤混合30min制得培养土;其中,土壤、滤渣、中草药提取液、雄黄粉、硫酸铜、明矾和乙磷铝的重量比为100:60:65:10:18:10:4;
4)将100株待载幼株种植于上述培养土中以进行培养;
5)待草莓成熟后,统计草莓植株的草莓叶枯病的感染率、病果率。
实施例2
1)在100℃下,将中草药置于水中煎煮5h、过滤制得中草药提取液以及滤渣;其中,艾叶、白芷、雷丸、苦楝皮、山杨梅、苏梗、马尾松、麻黄、樟树叶、鹤虱和陈皮的重量比为100:45:30:25:15:8:60:12:45:15:55,中草药的总重量与水的重量的比值为1:10;
2)在15℃下,将草莓幼株的根部于上述中草药提取液中浸泡0.5h制得待载幼株;
3)在15℃下,将所述滤渣、中草药提取液、雄黄粉、硫酸铜、明矾、乙磷铝和土壤混合25min制得培养土;其中,土壤、滤渣、中草药提取液、雄黄粉、硫酸铜、明矾和乙磷铝的重量比为100:40:45:8:15:7:3;
4)将100株待载幼株种植于上述培养土中以进行培养;
5)待草莓成熟后,统计草莓植株的草莓叶枯病的感染率、病果率。
实施例3
1)在120℃下,将中草药置于水中煎煮8h、过滤制得中草药提取液以及滤渣;其中,艾叶、白芷、雷丸、苦楝皮、山杨梅、苏梗、马尾松、麻黄、樟树叶、鹤虱和陈皮的重量比为100:85:40:55:35:22:90:28:75:35:75,中草药的总重量与水的重量的比值为1:50;
2)在35℃下,将草莓幼株的根部于上述中草药提取液中浸泡1.5h制得待载幼株;
3)在35℃下,将所述滤渣、中草药提取液、雄黄粉、硫酸铜、明矾、乙磷铝和土壤混合40min制得培养土;其中,土壤、滤渣、中草药提取液、雄黄粉、硫酸铜、明矾和乙磷铝的重量比为100:80:85:15:20:12:5;
4)将100株待载幼株种植于上述培养土中以进行培养;
5)待草莓成熟后,统计草莓植株的草莓叶枯病的感染率、病果率。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步骤1)中无艾叶。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步骤1)中无白芷。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步骤1)中无雷丸。
对比例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步骤1)中无苦楝皮。
对比例5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步骤1)中无山杨梅。
对比例6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步骤1)中无苏梗。
对比例7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步骤1)中无马尾松。
对比例8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步骤1)中无麻黄。
对比例9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步骤1)中无樟树叶。
对比例10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步骤1)中无鹤虱。
对比例11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步骤1)中无陈皮。
对比例1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步骤3)中无滤渣。
对比例13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步骤3)中无中草药提取液。
对比例1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步骤3)中无雄黄粉。
对比例15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步骤3)中无硫酸铜。
对比例16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步骤3)中无明矾。
对比例17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步骤3)中无乙磷铝。
对比例18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无步骤2)。
对比例19
将草莓幼株种植于土壤中,每半个月喷洒一次洒多菌灵溶液,待草莓成熟后,统计草莓植株的草莓叶枯病的感染率、病果率。
对比例20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无步骤1)和2),并且步骤3)中无滤渣、中草药提取液、雄黄粉、硫酸铜、明矾、乙磷铝;待草莓成熟后,统计草莓植株的草莓叶枯病的感染率、病果率。
表1
草莓叶枯病的感染率/% 病果率/%
实施例1 3 2
实施例2 2 3
实施例3 3 4
对比例1 10 14
对比例2 11 13
对比例3 9 14
对比例4 12 17
对比例5 15 20
对比例6 13 15
对比例7 17 12
对比例8 12 11
对比例9 15 14
对比例10 17 17
对比例11 14 10
对比例12 10 12
对比例13 18 9
对比例14 13 12
对比例15 14 13
对比例16 17 16
对比例17 19 14
对比例18 15 13
对比例19 10 11
对比例20 59 70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草莓叶枯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中草药置于水中煎煮、过滤制得中草药提取液以及滤渣;
2)将草莓幼株的根部浸泡于所述中草药提取液中制得待载幼株;
3)将所述滤渣、中草药提取液、雄黄粉、硫酸铜、明矾、乙磷铝和土壤混合制得培养土;
4)将所述待载幼株种植于所述培养土中以进行培养;
其中,所述中草药为艾叶、白芷、雷丸、苦楝皮、山杨梅、苏梗、马尾松、麻黄、樟树叶、鹤虱和陈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艾叶,所述白芷的用量为45-85重量份,所述雷丸的用量为30-40重量份,所述苦楝皮的用量为25-55重量份,所述山杨梅的用量为15-35重量份,所述苏梗的用量为8-22重量份,所述马尾松的用量为60-90重量份,所述麻黄的用量为12-28重量份,所述樟树叶的用量为45-75重量份,所述鹤虱的用量为15-35重量份,所述陈皮的用量为55-75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中草药,所述水的用量为1000-500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煎煮至少满足以下条件:煎煮温度为100-120℃,煎煮时间为5-8h。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浸泡至少满足以下条件:浸泡温度为15-35℃,浸泡时间为0.5-1.5h。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土壤,所述滤渣的用量为40-80重量份,所述中草药提取液的用量为45-85重量份,所述雄黄粉的用量为8-15重量份,所述硫酸铜的用量为15-20重量份,所述明矾的用量为7-12重量份,所述乙磷铝的用量为3-5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混合至少满足以下条件:混合温度为15-35℃,混合时间为25-40min。
CN201510363625.9A 2015-06-26 2015-06-26 草莓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Pending CN105010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63625.9A CN105010423A (zh) 2015-06-26 2015-06-26 草莓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63625.9A CN105010423A (zh) 2015-06-26 2015-06-26 草莓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0423A true CN105010423A (zh) 2015-11-04

Family

ID=54401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63625.9A Pending CN105010423A (zh) 2015-06-26 2015-06-26 草莓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104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6116A (zh) * 2016-02-24 2016-07-13 吕强 一种提高草莓产量的种植技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7474A (zh) * 2009-09-17 2010-02-17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植物源抑菌提取物及其应用
CN101653155A (zh) * 2009-09-16 2010-02-24 李金伟 一种中药杀菌剂
CN102047919A (zh) * 2009-11-10 2011-05-11 刘太玉 一种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植物药剂
CN104041530A (zh) * 2014-05-29 2014-09-17 赵兰 一种防治草莓叶枯病的天然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4759A (zh) * 2014-06-22 2014-09-24 张永福 农作物中药材杀虫灭菌剂
CN104322577A (zh) * 2014-11-27 2015-02-04 周可幸 复合杀菌剂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3155A (zh) * 2009-09-16 2010-02-24 李金伟 一种中药杀菌剂
CN101647474A (zh) * 2009-09-17 2010-02-17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植物源抑菌提取物及其应用
CN102047919A (zh) * 2009-11-10 2011-05-11 刘太玉 一种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植物药剂
CN104041530A (zh) * 2014-05-29 2014-09-17 赵兰 一种防治草莓叶枯病的天然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4759A (zh) * 2014-06-22 2014-09-24 张永福 农作物中药材杀虫灭菌剂
CN104322577A (zh) * 2014-11-27 2015-02-04 周可幸 复合杀菌剂

Non-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大辞典下册》", 31 March 2006,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秋胜等: "10种真菌深层发酵液抑菌活性分析", 《中国酿造》 *
毛胜凤等: "马尾松叶提取物的抗菌活性", 《浙江林学院学报》 *
石明旺等: "《新编常用农药安全使用指南》", 28 February 201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薛广波: "《现代消毒学》", 31 July 2002, 人民军医出版社 *
陈策: "《我们身边的药用树木》", 31 January 2011, 广东科技出版社 *
靳士英: "《新编中医学》", 30 November 1997, 人民军医出版社 *
马清钧等: "《临床实用中药学》", 31 May 2002,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黄国辉等: "《草莓高产优质栽培》", 30 September 2010,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6116A (zh) * 2016-02-24 2016-07-13 吕强 一种提高草莓产量的种植技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2686A (zh) 一种花生中药杀菌剂
CN104982469A (zh) 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CN105410061A (zh) 一种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复配杀菌剂
CN105010436A (zh) 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抑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20508A (zh) 一种花生中药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8503A (zh) 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CN105123419A (zh) 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CN105010423A (zh) 草莓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CN106508584A (zh) 一种香樟的种植方法
CN106135297A (zh) 一种用于防治棉花蚜虫的艾草水提液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05359895A (zh) 一种防治柠檬疾病的方法
CN104938260A (zh) 一种梨树病虫害预防方法
CN108476825A (zh) 一种当归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CN103349021B (zh) 一种作物灰霉病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8519A (zh) 防治草莓炭疽病的抑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82263A (zh) 草莓蛇眼病的防治方法
CN104982466A (zh) 防治草莓叶枯病的抑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82472A (zh) 草莓轮斑病的防治方法
CN104926556A (zh) 一种可防治铁皮石斛蜗牛虫害的无机有机复合肥
CN103960309A (zh) 一种金钱树茎腐病的专用防治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3960317A (zh) 一种金钱树白绢病的专用防治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11165519A (zh) 一种苹果落叶病防治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59493A (zh) 一种防治葡萄轴枯病的组合物
CN103705548A (zh) 一种活体提取蛇足石杉生物总碱的方法
CN107125272A (zh) 一种防治葡萄白腐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