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10066A - 一种李树、枇杷套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李树、枇杷套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10066A
CN105010066A CN201510374208.4A CN201510374208A CN105010066A CN 105010066 A CN105010066 A CN 105010066A CN 201510374208 A CN201510374208 A CN 201510374208A CN 105010066 A CN105010066 A CN 105010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quat
river sand
soil
ditch
fill 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742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文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unyi Hong Che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unyi Hong Che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unyi Hong Che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unyi Hong Che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7420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100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10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00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果树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李树、枇杷套种方法,通过对枇杷、李树在栽培时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并在李树与枇杷栽培之后,对李树与枇杷树进行合理的管理,尤其是通过控制施肥效应,进而使得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并且,通过每年的施肥处理,使得李树、枇杷套种基地上的杂草生长较少,土壤疏松,氧分充足,进而为李树、枇杷树生长过程中提供了能量,进而使得李子和枇杷的质量以及口感均得到改善,同时,降低了对李树。枇杷树进行管理过程中除草、松土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李树、枇杷树的管理成本,提高了果树种植户的利润。

Description

一种李树、枇杷套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树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李树、枇杷套种方法。
背景技术
枇杷是我国南方特有的珍稀水果,冬季开花,春来结子,夏初成熟,承四时之雨露,为“果中独备四时之气者”;其果肉柔软多汁,酸甜适度,味道鲜美,被誉为“果中之皇”。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营养系分析,枇杷果实可食部份每100克含蛋白质0.4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7克、粗纤维0.8克、灰分0.5克、钙22毫克、磷32毫克、铁0.3毫克、丙种维生素3毫克、类胡萝卜素1.33毫克,其中钙、磷及胡萝卜素显著高于其他常见水果,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枇杷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有很高的保健价值。《本草纲目》记载“枇杷能润五脏,滋心肺”,中医传统认为,枇杷果有祛痰止咳、生津润肺、清热健胃之功效。而现代医学更证明,枇杷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苦杏仁甙和白芦梨醇等防癌、抗癌物质。
李子(Prunus salicina Lindl.),是蔷薇科李属植物,别名嘉庆子、布霖、李子、玉皇李、山李子。其果实7~8月间成熟,饱满圆润,玲珑剔透,形态美艳,口味甘甜,是人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世界各地广泛栽培。李子味酸,能促进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并能促进胃肠蠕动,因而有改善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尤其对胃酸缺乏、食后饱胀、大便秘结者有效。新鲜李肉中的丝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谷酰胺等氨基酸,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对肝硬化有辅助治疗效果。李子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有养颜美容、润滑肌肤的作用,李子中抗氧化剂含量高的惊人,堪称是抗衰老、防疾病的“超级水果”。
在现有技术,未见报道有将李树与枇杷树进行套种栽培的技术方案出现,进而使得在李树林间存在着的大片空地难以得到综合利用,并且也使得李树长期的土壤环境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李树果实口感较差,同时,枇杷林也同李子林一样,其空间较大,难以将自然养分全面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为此,本研究者结合李树的特性、枇杷树的特性,将李树与枇杷树进行套种处理,不仅使得枇杷单果质量较优,还使得李子单果重量和口感均得到提升,进而为果树种植领域的,李树与枇杷进行套种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李树、枇杷套种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李树、枇杷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地建设:选择有机质含量在50-80%的土地,并对土地进行深耕处理,深耕深度为20-30cm,再向土壤中撒入农家肥,按照每亩撒入400-700kg,再向农家肥表面撒入生石灰,按照每亩撒入100-200kg,再采用河沙覆盖在生石灰表面,河沙覆盖厚度为1-3cm,河沙的粒度为60-80目,待覆盖完成后,再向其表面喷洒清水,喷洒的水的量为每亩20-30kg,并采用地膜覆盖处理10-20天,再对其进行翻地处理,翻地深度为25-35cm,并采用耙钉对翻起来的土壤进行打耙处理,使得土壤被耙细,并且农家肥、生石灰、河沙与土壤进行混合均匀,获得基地;
(2)基地打坑挖沟:基地采用圆坑和方坑进行间隔打坑处理,圆坑的直径为10-15cm、深度为20-30cm;方坑的边长为8-13cm,坑深为15-20cm,并且,方坑与圆坑之间的间距为1.5-2m,并在方坑与圆坑之间开挖有沟,沟宽为1-1.4m,沟深为10-15cm;
(3)填沟:对沟进行填沟处理,先对沟进行填入秸秆粉2-3cm,再在秸秆粉表面填河沙,河沙厚度为3-4cm,河沙粒度为70-100目;再在河沙表面填基肥1cm厚,再采用泥土填至沟满,即可;
(4)栽树:先采用基肥对圆坑和方坑填1-2cm厚后再采用河沙填1-2cm厚,再向其中加入秸秆粉填1cm,再向其中填1cm厚的泥土,再在圆坑中栽李树,在方坑中栽枇杷树,并在栽种完李树和枇杷树后,再采用有机质含量为40-60%的田泥,并控制田泥的水分含量为25-45%,覆盖在基地表面1-2cm厚,即可完成李树与枇杷树的套种。
所述的农家肥,其原料以重量份计为牛粪20-30份、鸡粪50-70份、羊粪10-15份、草木灰30-50份、猪粪10-30份、柿子叶30-50份、谷壳20-30份、沼液10-20份。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进行混合后,置于温度为40-60℃的环境中,发酵处理20-30h,再将其温度调整为80-100℃,调整水分含量为30-40%发酵处理20-30天,即可。
所述的秸秆粉是玉米秸秆粉、甘蔗秸秆粉、小麦秸秆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基肥,其原料以重量份计为磷酸二氢钾10-20份、草酸钙5-10份、除草剂3-5份、硫酸钾4-7份、草木灰8-10份、尿素2-5份。其制备方法是将磷酸二氢钾、草酸钙、硫酸钾、尿素进行混合,将除草剂、草木灰进行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混合物在控制环境温度为50-80℃,采用1000-3000r/min搅拌处理20-30min,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通过对枇杷、李树在栽培时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并在李树与枇杷栽培之后,对李树与枇杷树进行合理的管理,尤其是通过控制施肥效应,进而使得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并且,通过每年的施肥处理,使得李树、枇杷套种基地上的杂草生长较少,土壤疏松,氧分充足,进而为李树、枇杷树生长过程中提供了能量,进而使得李子和枇杷的质量以及口感均得到改善,同时,降低了对李树。枇杷树进行管理过程中除草、松土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李树、枇杷树的管理成本,提高了果树种植户的利润。
本发明尤其是对使用的肥料进行合理的配方调整,以及施肥过程中的秸秆处理,使得李树与枇杷树林间的土壤疏松,降低了对基地的松土次数,同时,结合肥料中的原料控制,进而降低了基地上的杂草生长率,进而为李树与枇杷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进而改善了李树与枇杷树的生长环境,并且还结合李树与枇杷树的套种,使得施肥过程中,由于施肥效应带来的土壤结构板结情况得到缓解,进而使得李树与枇杷树在相互进行套种时,进而形成相互作用的功效,达到相互吸收另外属种不吸收的营养成分,进而使得施肥效应带入的营养元素得到充分的利用,不仅降低了果树种植户种植的成本,也防止了施肥效应带入的营养元素导致土壤结构层发生变化,进而为李树和枇杷树生长的环境提供了保障,进而提高了李子和枇杷果实的质量和口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李树、枇杷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地建设:选择有机质含量在50%的土地,并对土地进行深耕处理,深耕深度为20cm,再向土壤中撒入农家肥,按照每亩撒入400kg,再向农家肥表面撒入生石灰,按照每亩撒入100kg,再采用河沙覆盖在生石灰表面,河沙覆盖厚度为1cm,河沙的粒度为60目,待覆盖完成后,再向其表面喷洒清水,喷洒的水的量为每亩20kg,并采用地膜覆盖处理10天,再对其进行翻地处理,翻地深度为25cm,并采用耙钉对翻起来的土壤进行打耙处理,使得土壤被耙细,并且农家肥、生石灰、河沙与土壤进行混合均匀,获得基地;
(2)基地打坑挖沟:基地采用圆坑和方坑进行间隔打坑处理,圆坑的直径为10cm、深度为20cm;方坑的边长为8cm,坑深为15cm,并且,方坑与圆坑之间的间距为1.5m,并在方坑与圆坑之间开挖有沟,沟宽为1m,沟深为10cm;
(3)填沟:对沟进行填沟处理,先对沟进行填入秸秆粉2cm,再在秸秆粉表面填河沙,河沙厚度为3cm,河沙粒度为70目;再在河沙表面填基肥1cm厚,再采用泥土填至沟满,即可;
(4)栽树:先采用基肥对圆坑和方坑填1cm厚后再采用河沙填1cm厚,再向其中加入秸秆粉填1cm,再向其中填1cm厚的泥土,再在圆坑中栽李树,在方坑中栽枇杷树,并在栽种完李树和枇杷树后,再采用有机质含量为40%的田泥,并控制田泥的水分含量为25%,覆盖在基地表面1cm厚,即可完成李树与枇杷树的套种。
所述的农家肥,其原料以重量计为牛粪20kg、鸡粪50kg、羊粪10kg、草木灰30kg、猪粪10kg、柿子叶30kg、谷壳20kg、沼液10kg。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进行混合后,置于温度为40℃的环境中,发酵处理20h,再将其温度调整为80℃,调整水分含量为30%发酵处理20天,即可。
所述的秸秆粉是玉米秸秆粉。
所述的基肥,其原料以重量计为磷酸二氢钾10kg、草酸钙5kg、除草剂3kg、硫酸钾4kg、草木灰8kg、尿素2kg。其制备方法是将磷酸二氢钾、草酸钙、硫酸钾、尿素进行混合,将除草剂、草木灰进行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混合物在控制环境温度为50℃,采用1000r/min搅拌处理20min,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李树、枇杷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地建设:选择有机质含量在80%的土地,并对土地进行深耕处理,深耕深度为30cm,再向土壤中撒入农家肥,按照每亩撒入700kg,再向农家肥表面撒入生石灰,按照每亩撒入200kg,再采用河沙覆盖在生石灰表面,河沙覆盖厚度为3cm,河沙的粒度为80目,待覆盖完成后,再向其表面喷洒清水,喷洒的水的量为每亩30kg,并采用地膜覆盖处理20天,再对其进行翻地处理,翻地深度为35cm,并采用耙钉对翻起来的土壤进行打耙处理,使得土壤被耙细,并且农家肥、生石灰、河沙与土壤进行混合均匀,获得基地;
(2)基地打坑挖沟:基地采用圆坑和方坑进行间隔打坑处理,圆坑的直径为15cm、深度为30cm;方坑的边长为13cm,坑深为20cm,并且,方坑与圆坑之间的间距为2m,并在方坑与圆坑之间开挖有沟,沟宽为1.4m,沟深为15cm;
(3)填沟:对沟进行填沟处理,先对沟进行填入秸秆粉3cm,再在秸秆粉表面填河沙,河沙厚度为4cm,河沙粒度为100目;再在河沙表面填基肥1cm厚,再采用泥土填至沟满,即可;
(4)栽树:先采用基肥对圆坑和方坑填2cm厚后再采用河沙填2cm厚,再向其中加入秸秆粉填1cm,再向其中填1cm厚的泥土,再在圆坑中栽李树,在方坑中栽枇杷树,并在栽种完李树和枇杷树后,再采用有机质含量为60%的田泥,并控制田泥的水分含量为45%,覆盖在基地表面2cm厚,即可完成李树与枇杷树的套种。
所述的农家肥,其原料以重量计为牛粪30kg、鸡粪70kg、羊粪15kg、草木灰50kg、猪粪30kg、柿子叶50kg、谷壳30kg、沼液20kg。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进行混合后,置于温度为60℃的环境中,发酵处理30h,再将其温度调整为100℃,调整水分含量为40%发酵处理30天,即可。
所述的秸秆粉是玉米秸秆粉、甘蔗秸秆粉任意比混合物。
所述的基肥,其原料以重量计为磷酸二氢钾20kg、草酸钙10kg、除草剂5kg、硫酸钾7kg、草木灰10kg、尿素5kg。其制备方法是将磷酸二氢钾、草酸钙、硫酸钾、尿素进行混合,将除草剂、草木灰进行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混合物在控制环境温度为80℃,采用3000r/min搅拌处理30min,即可。
实施例3
一种李树、枇杷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地建设:选择有机质含量在70%的土地,并对土地进行深耕处理,深耕深度为25cm,再向土壤中撒入农家肥,按照每亩撒入600kg,再向农家肥表面撒入生石灰,按照每亩撒入150kg,再采用河沙覆盖在生石灰表面,河沙覆盖厚度为2cm,河沙的粒度为70目,待覆盖完成后,再向其表面喷洒清水,喷洒的水的量为每亩25kg,并采用地膜覆盖处理15天,再对其进行翻地处理,翻地深度为30cm,并采用耙钉对翻起来的土壤进行打耙处理,使得土壤被耙细,并且农家肥、生石灰、河沙与土壤进行混合均匀,获得基地;
(2)基地打坑挖沟:基地采用圆坑和方坑进行间隔打坑处理,圆坑的直径为13cm、深度为25cm;方坑的边长为10cm,坑深为17cm,并且,方坑与圆坑之间的间距为1.8m,并在方坑与圆坑之间开挖有沟,沟宽为1.3m,沟深为13cm;
(3)填沟:对沟进行填沟处理,先对沟进行填入秸秆粉2.5cm,再在秸秆粉表面填河沙,河沙厚度为3.5cm,河沙粒度为90目;再在河沙表面填基肥1cm厚,再采用泥土填至沟满,即可;
(4)栽树:先采用基肥对圆坑和方坑填1.5cm厚后再采用河沙填1.5cm厚,再向其中加入秸秆粉填1cm,再向其中填1cm厚的泥土,再在圆坑中栽李树,在方坑中栽枇杷树,并在栽种完李树和枇杷树后,再采用有机质含量为50%的田泥,并控制田泥的水分含量为35%,覆盖在基地表面1.5cm厚,即可完成李树与枇杷树的套种。
所述的农家肥,其原料以重量计为牛粪25kg、鸡粪60kg、羊粪13kg、草木灰40kg、猪粪20kg、柿子叶40kg、谷壳25kg、沼液15kg。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进行混合后,置于温度为50℃的环境中,发酵处理25h,再将其温度调整为90℃,调整水分含量为35%发酵处理25天,即可。
所述的秸秆粉是玉米秸秆粉、甘蔗秸秆粉、小麦秸秆粉任意比混合物。
所述的基肥,其原料以重量计为磷酸二氢钾15kg、草酸钙8kg、除草剂4kg、硫酸钾5kg、草木灰9kg、尿素4kg。其制备方法是将磷酸二氢钾、草酸钙、硫酸钾、尿素进行混合,将除草剂、草木灰进行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混合物在控制环境温度为70℃,采用2000r/min搅拌处理25min,即可。
实施例4
一种李树、枇杷套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地建设:选择有机质含量在60%的土地,并对土地进行深耕处理,深耕深度为27cm,再向土壤中撒入农家肥,按照每亩撒入600kg,再向农家肥表面撒入生石灰,按照每亩撒入200kg,再采用河沙覆盖在生石灰表面,河沙覆盖厚度为3cm,河沙的粒度为60目,待覆盖完成后,再向其表面喷洒清水,喷洒的水的量为每亩20kg,并采用地膜覆盖处理20天,再对其进行翻地处理,翻地深度为35cm,并采用耙钉对翻起来的土壤进行打耙处理,使得土壤被耙细,并且农家肥、生石灰、河沙与土壤进行混合均匀,获得基地;
(2)基地打坑挖沟:基地采用圆坑和方坑进行间隔打坑处理,圆坑的直径为10cm、深度为30cm;方坑的边长为8cm,坑深为15cm,并且,方坑与圆坑之间的间距为1.5m,并在方坑与圆坑之间开挖有沟,沟宽为1.4m,沟深为10cm;
(3)填沟:对沟进行填沟处理,先对沟进行填入秸秆粉3cm,再在秸秆粉表面填河沙,河沙厚度为3cm,河沙粒度为70目;再在河沙表面填基肥1cm厚,再采用泥土填至沟满,即可;
(4)栽树:先采用基肥对圆坑和方坑填1cm厚后再采用河沙填2cm厚,再向其中加入秸秆粉填1cm,再向其中填1cm厚的泥土,再在圆坑中栽李树,在方坑中栽枇杷树,并在栽种完李树和枇杷树后,再采用有机质含量为60%的田泥,并控制田泥的水分含量为45%,覆盖在基地表面1cm厚,即可完成李树与枇杷树的套种。
所述的农家肥,其原料以重量计为牛粪20kg、鸡粪50kg、羊粪15kg、草木灰50kg、猪粪10kg、柿子叶30kg、谷壳30kg、沼液20kg。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进行混合后,置于温度为60℃的环境中,发酵处理30h,再将其温度调整为80℃,调整水分含量为30%发酵处理20天,即可。
所述的秸秆粉是小麦秸秆粉。
所述的基肥,其原料以重量计为磷酸二氢钾10kg、草酸钙5kg、除草剂3kg、硫酸钾7kg、草木灰10kg、尿素5kg。其制备方法是将磷酸二氢钾、草酸钙、硫酸钾、尿素进行混合,将除草剂、草木灰进行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混合物在控制环境温度为50℃,采用3000r/min搅拌处理30min,即可。

Claims (4)

1.一种李树、枇杷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基地建设:选择有机质含量在50-80%的土地,并对土地进行深耕处理,深耕深度为20-30cm,再向土壤中撒入农家肥,按照每亩撒入400-700kg,再向农家肥表面撒入生石灰,按照每亩撒入100-200kg,再采用河沙覆盖在生石灰表面,河沙覆盖厚度为1-3cm,河沙的粒度为60-80目,待覆盖完成后,再向其表面喷洒清水,喷洒的水的量为每亩20-30kg,并采用地膜覆盖处理10-20天,再对其进行翻地处理,翻地深度为25-35cm,并采用耙钉对翻起来的土壤进行打耙处理,使得土壤被耙细,并且农家肥、生石灰、河沙与土壤进行混合均匀,获得基地;
(2)基地打坑挖沟:基地采用圆坑和方坑进行间隔打坑处理,圆坑的直径为10-15cm、深度为20-30cm;方坑的边长为8-13cm,坑深为15-20cm,并且,方坑与圆坑之间的间距为1.5-2m,并在方坑与圆坑之间开挖有沟,沟宽为1-1.4m,沟深为10-15cm;
(3)填沟:对沟进行填沟处理,先对沟进行填入秸秆粉2-3cm,再在秸秆粉表面填河沙,河沙厚度为3-4cm,河沙粒度为70-100目;再在河沙表面填基肥1cm厚,再采用泥土填至沟满,即可;
(4)栽树:先采用基肥对圆坑和方坑填1-2cm厚后再采用河沙填1-2cm厚,再向其中加入秸秆粉填1cm,再向其中填1cm厚的泥土,再在圆坑中栽李树,在方坑中栽枇杷树,并在栽种完李树和枇杷树后,再采用有机质含量为40-60%的田泥,并控制田泥的水分含量为25-45%,覆盖在基地表面1-2cm厚,即可完成李树与枇杷树的套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李树、枇杷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家肥,其原料以重量份计为牛粪20-30份、鸡粪50-70份、羊粪10-15份、草木灰30-50份、猪粪10-30份、柿子叶30-50份、谷壳20-30份、沼液10-2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李树、枇杷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秆粉是玉米秸秆粉、甘蔗秸秆粉、小麦秸秆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李树、枇杷套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肥,其原料以重量份计为磷酸二氢钾10-20份、草酸钙5-10份、除草剂3-5份、硫酸钾4-7份、草木灰8-10份、尿素2-5份。
CN201510374208.4A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李树、枇杷套种方法 Pending CN1050100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4208.4A CN105010066A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李树、枇杷套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4208.4A CN105010066A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李树、枇杷套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0066A true CN105010066A (zh) 2015-11-04

Family

ID=54400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74208.4A Pending CN105010066A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李树、枇杷套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1006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83247A (zh) * 2016-06-13 2016-11-09 普定县宏峰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李子种植方法
CN106105936A (zh) * 2016-06-20 2016-11-16 普定县持恒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梭筛桃种植方法
CN106358731A (zh) * 2016-09-05 2017-02-01 深圳市双赢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农联网的农作物间作方法
CN107094459A (zh) * 2017-03-31 2017-08-29 镇远县醉美果业有限公司 一种李子套种艾纳香防治李子病害的种植方法
CN107094575A (zh) * 2017-05-31 2017-08-29 安徽梅兰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红木种植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9020A (zh) * 2006-12-26 2008-07-02 姚金荣 枇杷种植方法
CN101288370A (zh) * 2008-06-13 2008-10-22 李敏 半夏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CN102461440A (zh) * 2010-11-01 2012-05-23 马中平 苹果采果后的果树管理技术
CN103404328A (zh) * 2013-06-28 2013-11-27 句容市浮山果园 翠竹茶与苦李和板栗的套种方法
CN103416271A (zh) * 2012-05-24 2013-12-04 韦广荣 大果枇杷在干旱地区的种植方法
CN103548636A (zh) * 2013-11-08 2014-02-05 苏州市相城区渭塘凤凰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华冠苹果树的种植方法
CN103798096A (zh) * 2014-03-12 2014-05-21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提高蓝莓幼树栽培质量的方法
WO2014115132A1 (en) * 2013-01-28 2014-07-31 Paskal Technologies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Ltd Self-adjustable tomato clip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9020A (zh) * 2006-12-26 2008-07-02 姚金荣 枇杷种植方法
CN101288370A (zh) * 2008-06-13 2008-10-22 李敏 半夏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CN102461440A (zh) * 2010-11-01 2012-05-23 马中平 苹果采果后的果树管理技术
CN103416271A (zh) * 2012-05-24 2013-12-04 韦广荣 大果枇杷在干旱地区的种植方法
WO2014115132A1 (en) * 2013-01-28 2014-07-31 Paskal Technologies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Ltd Self-adjustable tomato clip
CN103404328A (zh) * 2013-06-28 2013-11-27 句容市浮山果园 翠竹茶与苦李和板栗的套种方法
CN103548636A (zh) * 2013-11-08 2014-02-05 苏州市相城区渭塘凤凰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华冠苹果树的种植方法
CN103798096A (zh) * 2014-03-12 2014-05-21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提高蓝莓幼树栽培质量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蔡礼鸿: "《枇杷学》", 31 December 2012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83247A (zh) * 2016-06-13 2016-11-09 普定县宏峰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李子种植方法
CN106105936A (zh) * 2016-06-20 2016-11-16 普定县持恒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梭筛桃种植方法
CN106358731A (zh) * 2016-09-05 2017-02-01 深圳市双赢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农联网的农作物间作方法
CN106358731B (zh) * 2016-09-05 2019-05-21 深圳市双赢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农联网的农作物间作方法
CN107094459A (zh) * 2017-03-31 2017-08-29 镇远县醉美果业有限公司 一种李子套种艾纳香防治李子病害的种植方法
CN107094575A (zh) * 2017-05-31 2017-08-29 安徽梅兰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红木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5249B (zh) 一种毛桃的种植方法
CN104396667B (zh) 一种蜂糖李的种植方法
CN106212179A (zh) 一种水蜜桃的种植方法
CN105010066A (zh) 一种李树、枇杷套种方法
CN104273011A (zh) 一种广佛手套种柑橘的高产栽培技术
CN105367283A (zh) 一种香瓜的高产大棚种植方法
CN106879420A (zh) 一种砂糖橘的种植方法
CN108040711A (zh) 柑橘套种红薯的种植方法
CN106212145A (zh) 一种优质枇杷的大棚种植方法
CN105027953A (zh) 一种基质中种植大豆的方法
CN109601224A (zh) 一种桃树的栽培方法
CN113383674A (zh) 一种茯苓的种植方法
CN104838837A (zh) 一种莲藕的种植方法
CN107896806A (zh) 一种桃子的种植方法
CN103262737B (zh) 一种樱桃园生草的方法
CN105519344A (zh) 一种马玲薯田套作芋头的栽培方法
CN104904543A (zh) 一种黄金梨种植方法
CN107306649A (zh) 一种温室有机空心菜的种植方法
CN107691203A (zh) 一种富硒新垦莲藕的种植方法
CN107743818A (zh) 一种瓜蒌子与油牡丹的套种方法
CN106233982A (zh) 一种红薯的绿色种植方法
CN110557995A (zh) 一种南方蔬菜种植前土壤改良与富硒蔬菜种植方法
CN109845596A (zh) 一种番茄穴盘育苗定植方法
CN107691158A (zh) 一种牛大力的种植方法
CN107439316A (zh) 一种梨子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