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6188A - 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6188A
CN105006188A CN201510515900.4A CN201510515900A CN105006188A CN 105006188 A CN105006188 A CN 105006188A CN 201510515900 A CN201510515900 A CN 201510515900A CN 105006188 A CN105006188 A CN 105006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ount
formula
elder
generation
same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159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笑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5159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061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06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61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19/00Teaching not covered by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02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mathematics
    • G09B23/04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mathematics for geometry, trigonometry, projection or perspectiv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06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24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chemistr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gebra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ometr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及其应用,属于教学领域,具体方法包括条件的分析及归纳、确定与待分析量相关的公式、公式分析及求解;所述条件的分析及归纳根据已知条件及待求解问题翻译出原题述中各量及其同辈、晚辈、长辈,并将相关的量组合成公式、图形;所述的长辈为包含某个量的公式或图形即为该量的长辈,所述同辈为某个量与其长辈中的其他量为同辈或者包含同一个量的各个长辈互为彼此同辈,所述晚辈为长辈中的各量即为该长辈的晚辈。并利用这种教学模式用于解决数学、物理、化学中的问题,为学习数学、物理、化学、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一种分析、求解思路,从而使教学简单化。

Description

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教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接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广,信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对我们筛选信息、理解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中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尽早具备上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现有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是通过归纳求解类型题的方式,让学生重复训练,进而达到让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目的。但这种方式只能使学生掌握解决某类问题的技能,并不能传授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处理事情的能力,无法进一步优化素质教育。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并利用这种教学模式用于解决数学、物理、化学中的问题,为学习数学、物理、化学、解决问题提供一种分析、求解思路,从而使教学简单化。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将问题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按辈分来划分成3个层次,即长辈、同辈和晚辈,3个层次解题思路是,尊重长辈,牵手同辈,爱护晚辈;所述的尊重长辈即为优先选择长辈,所述的牵手同辈目的是要构造长辈,求未知同辈;所述的爱护晚辈表示耐心计算;具体的运行模式如图1。
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具体方法包括条件的分析及归纳、确定与待分析量相关的公式、公式分析及求解;
所述的条件的分析及归纳:根据已知条件及待求解问题翻译出原题述中各量及其同辈、晚辈、长辈,并将相关的量组合成公式、图形;所述的长辈为包含某个量的公式或图形即为该量的长辈,所述同辈为某个量与其长辈中的其他量为同辈或者包含同一个量的各个长辈互为彼此同辈,所述晚辈为长辈中的各量即为该长辈的晚辈;
所述的确定与待分析量相关的公式:
根据已知量的关联关系按如下途径进行归纳:
a)直接型公式或图形
若已知图形中各量存在直接关联关系,则直接将相关量以公式或图形的形式列出,作为备用公式和备用图形;
若已知图形存在包含已知量的定义、定理和定律,则直接将相关公式或图形列出,作为备用公式和备用图形;
b)创造型公式或图形
根据已经列出的量、公式和图形,按以下方法进行创造:
查找待分析量,确定待分析量与同辈量关系,依据“牵手同辈”原则,列出与待分析量存在联系的同辈量、同辈公式或同辈图形;然后确定与待分析量相关的长辈公式或长辈图形;
所述的公式分析及求解:根据已翻译出的关系式或图形判断长辈公式中除问题量外其他同辈是否已知,并根据已知、未知的情况选择用哪个长辈公式,得出结论。
进一步,所述的量是根据已知条件和带求解问题构成公式和图形的最小构成元素;
进一步,所述的公式由多个量共同组成的,表示各个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的式子;
进一步,所述的图形是指由点、线构成的轮廓、形状或外部的界限;
进一步,所述的优选选择长辈即晚辈越多的长辈越要尊重,辈份越高的长辈越要尊重。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辈分分析法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辈分分析法在数学中的应用,
所述的量包括数字、运算符、关系符和基础图形,所述的数字包括整数、分数、和未知数;所述的运算符包括+、sin和√,所述的关系符号包括≈、≌和>,所述的基础图形包括点、线和角;
所述的数学中的图形分为三类:基本图形、平面图形和几何体;
所述的基本图包括形点、线和角;
所述的平面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和圆形;
所述的几何体包括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辈分分析法在化学中的应用。
所述的量包括:化学量、化学符号、物质性质、实验仪器、数学中的量和
物理学科内的量。
所述的化学量包括: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溶解度、物质的量、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和质量分数;
所述的化学符号包括: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和化学式;
所述的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所述数学中的量包括数字、运算符、关系符、基础图形;
所述的物理学科内的量包括:压强、温度、质量、密度和体积;
所述的图形包括三种:粒子结构图、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和实验仪器;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辈分分析法在物理中的应用。
所述的量包括物理学科内的量和数学中的量;
所述物理学科内的量包括物理量、物体和状态;
所述的物理量包括:重力、压强和电流;
所述的物体包括:定值电阻、电流表、导线、绳子、小车和轨道;
所述的状态包括: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串联和短路;
所述数学中的量包括数字、运算符、关系符和基础图形。
本发明的模式构成原则是尊重长辈,牵手同辈,爱护晚辈。尊重长辈:有长辈时一定长辈优先,尊重即为优先选择。包括以下3点:(1)确定是长辈要尊重;(2)晚辈越多的长辈越要尊重;(3)辈份越高的长辈越要尊重。牵手同辈:牵手同辈目的是要构造长辈,求未知同辈,包括以下3点:(1)已知同辈要牵手,(2)被牵手的同辈要有更多的长辈;(3)尽量同时牵手更多的同辈。爱护晚辈:爱护=耐心计算,包括以下3点:(1)确定计算方式为直接计算或设未知数计算,(2)计算过程要有耐心,防止算错(3)要不断寻找晚辈的新长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益效果
辈分分析法中,问题的要素由辈分定义,程序的先后顺序由辈分的高低决定。这种教学模式用于解决数学、物理、化学中的问题,为学习数学、物理、化学、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一种分析、求解思路,从而使教学简单化。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教学模式应用示意图;
图2数学题图形;
图3物理题原图;
图4物理题第(2)问等效电路图;
图5物理题第(3)问等效电路图;
图6粒子结构图:1、钠原子,2、氯原子,3、钠离子,4、氯离子;
图7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图8仪器、装置:1、漏斗,2、试管,3、铁架台,4、实验室高锰酸钾制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具体方法包括条件的分析及归纳、确定与待分析量相关的公式、公式分析及求解;
所述的条件的分析及归纳为指根据已知条件及待求解问题翻译出原题述中各量及其同辈、晚辈、长辈,并将相关的量组合成公式、图形;所述的长辈为包含某个量的公式或图形即为该量的长辈,所述同辈为某个量与其长辈中的其他量为同辈或者包含同一个量的各个长辈互为彼此同辈,所述晚辈为长辈中的各量即为该长辈的晚辈;
所述的量是根据已知条件和带求解问题构成公式和图形的最小构成元素;
所述的公式由多个量共同组成的,表示各个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的式子;
所述的图形是指由点、线构成的轮廓、形状或外部的界限;
所述的优选选择长辈即晚辈越多的长辈越要尊重,辈份越高的长辈越要尊重。
所述的确定与待分析量相关的公式:
1)根据已知量的关联关系按如下途径进行归纳:
a)直接型公式或图形
若已知图形中各量存在直接关联关系,则直接将相关量以公式或图形的形式列出,作为备用公式和备用图形;
若已知图形存在包含已知量的定义、定理和定律,则直接将相关公式或图形列出,作为备用公式和备用图形;
b)创造型公式或图形
根据已经列出的量、公式和图形,按以下方法进行创造:
查找待分析量,确定待分析量与同辈量关系,依据“牵手同辈”原则,列出与待分析量存在联系的同辈量、同辈公式或同辈图形;然后确定与待分析量相关的长辈公式或长辈图形;
所述的公式分析及求解:根据已翻译出的关系式或图形判断长辈公式中除问题量外其他同辈是否已知,并根据已知、未知的情况选择用哪个长辈公式,得出结论。具体分析过程见图1。
实施例1辈分分析法在数学中的应用
一、基本构成
(一)量
量是辈分分析法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是根据已知条件和带求解问题构成公式和图形的最小构成元素。数学中的量包括数字、运算符、关系符、基础图形等,具体如下。
数字:整数、分数、未知数等;
运算符:+、sin、√等;
关系符号:≈、、>等;
基础图形:点、线、角。
(二)公式
公式是指由多个量共同组成的,用来表示各个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的式子。可以是数学中的定理、定律、法则等,如:垂径定理、全等三角形性质、平行线判定等。
(三)图形
图形是指由点、线构成的轮廓、形状或外部的界限。数学中的图形可分为三类:基本图形、平面图形、几何体,具体如下。
基本图形:点、线、角;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几何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
(四)辈分关系
长辈:包含某个量的公式或图形即为该量的长辈。
同辈(或平辈):某个量与其长辈中的其他量为同辈;包含同一个量的各个长辈互为彼此同辈。
晚辈:长辈中的各量即为该长辈的晚辈。
二、辈分分析法在数学中的应用,步骤如下:
(一)条件的分析及归纳
条件的分析及归纳即翻译条件,是指根据已知条件及待求解问题,翻译出原题述中各量及其同辈、晚辈、长辈,并将相关的量组合成公式、图形。
主要包括:量的翻译、罗列;将各量组合成公式、图形。
(二)确定与待求量相关的公式
不同类别的公式或图形,归纳方法不同,具体归纳如下。
1.直接型公式或图形
①若已知公式、图形中各量与待求解量存在直接关联关系,则直接将相关量以公式或图形的形式列出,作为备用公式和备用图形。
②若已知图形存在包含已知量的定义、定理、定律,则直接将相关公式或图形列出,作为备用公式和备用图形。
2.创造型公式或图形
根据(一)和1.中已经列出的量、公式和图形,按以下方法进行创造:
①查找待分析量
根据待求解量确定待分析量;
根据待求解量的长辈公式或图形确定待分析量;
根据(一)和1.中所列量、公式和图形,确定与已知条件相符合的量,优先寻找已知条件最多的量、公式或图形。
②确定待分析量与同辈量关系
依据“牵手同辈”原则,列出与待分析量存在联系的同辈量、同辈公式或同辈图形。
③确定与待分析量相关的长辈公式或长辈图形
若待分析量所处长辈公式或长辈图形中,除待分析量外的其他量均为已知,则确定为待求长辈公式或长辈图形。
若待分析量所处长辈公式或长辈图形中,除待分析量外的其他量存在未知量,则根据(一)和1.,按(三)的方法查找长辈量、长辈公式或长辈图形。
(三)公式分析及求解
根据已翻译出的关系式或图形判断长辈公式中除问题量外其他同辈是否已知,并根据已知、未知的情况选择用哪个长辈公式。
1.分析式中各量是否已知
1)若能在已翻译出的关系式或图形中找到问题量的同辈,则同辈为已知;
2)若不能再已翻译出的关系式或图形中找到问题量的同辈,则同辈为未知。
2.选择公式
1)包含问题量的长辈公式不止一个时,需根据“尊敬长辈牵手同辈”的原则进行选取;
2)包含问题量的长辈公式只有一个时,则可直接进行下一步。
3.得出结论
1)根据未知量、问题量总数与长辈公式总数确定可否进行证明或计算
①未知量和问题量总数与长辈公式总数为小于、等于关系时,可进行证明或计算;
②未知量和问题量总数与长辈公式总数为大于关系时,则不可进行证明或计算,需重复(二),找出其他含新待求量的公式。
2)证明、计算
根据“爱护晚辈”原则进行求解,通过仔细计算、求证得出正确结论。
三、具体应用
如图2,已知BD垂直平分AC,∠BCD=∠ADF,AF⊥AC,(1)证明ABDF是平行四边形,(2)若AF=DF=5,AD=6,求AC的长。
实施例2辈分分析法在物理中的应用
一、基本构成
(一)量
量是辈分分析法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是根据已知条件和带求解问题构成公式和图形的最小构成元素。辈分分析法在物理中的量包括物理学科内的量和数学量。
1.物理中学科内的量包括物理量、物体、状态等,具体如下。
物理量:重力(G)、压强(P)、电流(I)等;
物体:定值电阻(R)、电流表(A)、导线、绳子、小车、轨道等;
状态: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串联、短路等。
2.数学中的量包括数字、运算符、关系符、基础图形等,具体如下。
数字:整数、分数、未知数等;
运算符:+、sin、√等;
关系符号:≈、、>等;
基础图形:点、线、角。
(二)公式
公式是指由多个量共同组成的,用来表示各个量之间的数学、物理关系的式子。可以是数学、物理定理、定律等,如:欧姆定律(物理)、阿基米德原理(物理)、勾股定理(数学)、平行线性质(数学)等。
(三)图形
图形是指由点、线构成的轮廓、形状或外部的界限。辈分分析法在物理中的图形包括具有物理意义的图形和数学图形。
1.含有物理意义的图形具体如下。
物体、物体群;
受力关系;
状态(运动轨迹、电路等)。
2.数学中的图形可分为三类:基本图形、平面图形、几何体,具体如下。
基本图形:点、线、角;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几何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
(四)辈分关系
长辈:包含某个量的公式或图形即为该量的长辈。
同辈(或平辈):某个量与其长辈中的其他量为同辈;包含同一个量的各个长辈互为彼此同辈。
晚辈:长辈中的各量即为该长辈的晚辈。
二、辈分分析法在物理中的应用,步骤如下:
(一)条件的分析及归纳
条件的分析及归纳即翻译条件,是指根据已知条件及待求解问题,翻译出
原题述中各量及其同辈、晚辈、长辈,并将相关的量组合成公式、图形。
(二)确定与待求量相关的公式
根据已知量的关联关系按如下途径进行归纳:
1.直接型公式或图形
①若已知公式、图形中各量与待求解量存在直接关联关系,则直接将相关量以公式或图形的形式列出,作为备用公式和备用图形。
②若已知图形存在包含已知量的定义、定理、定律,则直接将相关公式或图形列出,作为备用公式和备用图形。
2.创造型公式或图形
根据(一)和1.中已经列出的量、公式和图形,按以下方法进行创造:
a.分析受力
a)确定待分析的物体
该物体是指问题量本身所代表的物体、问题量的长辈物体或关联已知条件最多的物体。
b)确定在哪一点进行分析。
若已知条件指出了时间、位置,则首先在该处进行分析。若已知条件未指明,则依据“牵手同辈”原则,对关联已知同辈最多处进行分析。
c)确定与待分析物体相互作用的物体。
首先确定已知条件指出的物体,其次确定与待分析物体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最后确定与待分析物体无直接接触的场(如:重力场、电磁场)。
d)根据已知、运动状态及相关定理确定各力的方向及彼此间的数量关系并画出受力分析图。
b.分析物体运动状态
a)确定待分析的物体。
该物体是指问题量本身所代表的物体、问题量的长辈物体或关联已知条件最多的物体。
b)结合速度v和合外力F确定具体运动状态。
若已知条件已给出运动状态,则直接用;否则,通过速度v、合外力F的大小及角度关系确定全运动过程的运动状态。
c)确定轨迹及其范围。
若已知条件已给出运动轨迹和范围,则直接用;否则,可根据运动状态或待分析物体及与其相互作用的物体发生的位置相对变化确定运动轨迹和范围。d)确定长辈公式:直接根据运动状态的相关知识列式并画出运动轨迹。
c.分析电路状态
a)确定待分析的物体。
该物体是指问题量本身所代表的物体、问题量的长辈物体或关联已知条件最多的物体。
b)确定待分析物体所处电路状态。
若已知条件已给出电路状态,则直接用;否则,可根据其他元件的工作状态确定运动轨迹和范围。
c)根据b)中电路状态及电学相关定律、定理确定问题量的长辈公式并画出等效电路图。
d.功能关系
a)确定待分析对象
该物体是指问题量本身所代表的物体、问题量的长辈物体、关联已知条件最多的物体,或由以上物体构成的物体群。
b)按“分析受力”、“分析状态”的方法分析待分析对象的受力、状态。
c)根据b)中结果及功能关系的应用条件确定待分析对象长辈公式。
(三)公式分析及求解
根据已翻译出的关系式或图形判断长辈公式中除问题量外其他同辈是否已知,并根据已知、未知的情况选择用哪个长辈公式。
1.分析式中各量是否已知
1)若能在已翻译出的关系式或图形中找到问题量的同辈,则同辈为已知;
2)若不能再已翻译出的关系式或图形中找到问题量的同辈,则同辈为未知。
2.选择公式
1)包含问题量的长辈公式不止一个时,需根据“尊敬长辈牵手同辈”的原则进行选取;
2)包含问题量的长辈公式只有一个时,则可直接进行下一步。
3.得出结论
1)根据未知量、问题量总数与长辈公式总数确定可否进行证明或计算
①未知量和问题量总数与长辈公式总数为小于、等于关系时,可进行证明或计算;
②未知量和问题量总数与长辈公式总数为大于关系时,则不可进行证明或计算,需重复(二),找出新的长辈公式。
2)证明、计算
根据“爱护晚辈”原则进行求解,通过仔细计算、求证得出正确结论。
三、具体应用
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为24V,小灯泡标有“6V 3W”字样,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24Ω,当开关S闭合,S1、S2都断开且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灯L正常发光。求:(1)灯泡L的电阻是多少?(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多少?(3)当S1、S2都闭合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这个最小值是多少?
实施例3辈份分析法在化学中的应用
一、基本构成
(一)量
量是辈分分析法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是根据已知条件和带求解问题构成公式和图形的最小构成元素。辈分分析法在化学中的量包括学科内的量和数学量、物理学科的量。
1.化学中,量可分为四种具象:常见的化学量、化学符号、物质性质、实验仪器。
常见化学量,如: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溶解度、物质的量、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质量分数等;
化学符号,如: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等;
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物理性质中的溶解性、颜色、状态等,化学性质中的氧化性、可燃性、助燃性、腐蚀性等;
实验仪器,如:试管、漏斗、玻璃棒、烧杯、酒精灯、集气瓶等。
2.在化学中应用到数学中的量包括数字、运算符、关系符、基础图形等。
如:
数字:整数、分数、未知数等;
运算符:+、sin、√等;
关系符号:≈、、>等;
基础图形:点、线、角。
3.在化学中应用到物理学科的量主要指物理量,如:压强(P)、温度(T)、质量(m)、密度(ρ)、体积(V)等;
(二)公式
公式是指由多个量共同组成的,用来表示各个量之间的数学、物理或化学关系的式子。可以是数理化学科内的定义、定理、定律等,如:欧姆定律(物理)、阿基米德原理(物理)、勾股定理(数学)、等。
(三)图形
图形是指由点、线构成的轮廓、形状或外部的界限。辈分分析法在化学中的图形包括具有化学意义的图形和数学图形。
具有化学意义的图形包括三种:粒子结构图、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实验装置仪器。
粒子结构图,如图6;
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7;
(其中,A、B、C、D、E、F、X、Z分别表示不同物质,①②③④分别表示4个化学反应);
实验仪器、装置,如图8;
在化学中应用到的数学图形主要有两类:基本图形、平面图形。
基本图形:点、线、角;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四)辈分关系
长辈:包含某个量的公式或图形即为该量的长辈。
同辈(或平辈):某个量与其长辈中的其他量为同辈;包含同一个量的各个长辈互为彼此同辈。
晚辈:长辈中的各量即为该长辈的晚辈。
二、辈分分析法在化学中的应用,步骤如下:
(一)条件的分析及归纳
1.条件的分析及归纳即翻译条件,是指根据已知条件及待求解问题,翻译出原题述中各量及其同辈、晚辈、长辈,并将相关的量组合成公式、图形。
(二)确定与待求量相关的公式
根据已知量的关联关系按如下途径进行归纳:
1)直接型公式或图形
①若已知、图形中各量存在直接关联关系,则直接将相关量以公式或图形的形式列出,作为备用公式和备用图形。
②若已知、图形存在包含已知量的定义、定理、定律,则直接将相关公式或图形列出,作为备用公式和备用图形。
2)创造型公式或图形
根据1.和1)中已经列出的量、公式和图形,按以下方法进行创造:
①查找待分析量
根据待求解量确定待分析量;
根据待求解量的长辈公式或图形确定待分析量;
根据1.和1)中所列量、公式和图形,确定与已知条件相符合的量,优先寻找已知条件最多的量、公式或图形。
②确定待分析量与同辈量关系
依据“牵手同辈”原则,列出与待分析量存在联系的同辈量、同辈公式或同辈图形。
a.确定与待分析量相关的长辈公式或长辈图形
a)若待分析量所处长辈公式或长辈图形中,除待分析量外的其他量均为
已知,则确定为待求长辈公式或长辈图形。
b)若待分析量所处长辈公式或长辈图形中,除待分析量外的其他量存在未知量,则根据1.和1)中,按(三)的方法查找长辈量、长辈公式或长辈图形。
(三)公式分析及求解
根据已翻译出的关系式或图形判断长辈公式中除问题量外其他同辈是否已知,并根据已知、未知的情况选择用哪个长辈公式。
1.分析式中各量是否已知
1)若能在已翻译出的关系式或图形中找到问题量的同辈,则同辈为已知;
2)若不能再已翻译出的关系式或图形中找到问题量的同辈,则同辈为未知。
2.选择公式
1)包含问题量的长辈公式不止一个时,需根据“尊敬长辈牵手同辈”的原则进行选取;
2)包含问题量的长辈公式只有一个时,则可直接进行下一步。
3.得出结论
1)根据未知量、问题量总数与长辈公式总数确定可否进行证明或计算
①未知量和问题量总数与长辈公式总数为小于、等于关系时,可进行证明或计算;
②未知量和问题量总数与长辈公式总数为大于关系时,则不可进行证明或计算,需重复(二),找出新的长辈公式。
2)证明、计算
根据“爱护晚辈”原则进行求解,通过仔细计算得出正确结论。
三、具体应用
黄铜是铜和锌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测定黄铜样品中铜的含量时,取黄铜样品2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19.8g。求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Claims (9)

1.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其特征在于它的具体方法包括条件的分析及归纳、确定与待分析量相关的公式、公式分析及求解;
所述的条件的分析及归纳:根据已知条件及待求解问题翻译出原题述中各量及其同辈、晚辈、长辈,并将相关的量组合成公式、图形;所述的长辈为包含某个量的公式或图形即为该量的长辈,所述同辈为某个量与其长辈中的其他量为同辈或者包含同一个量的各个长辈互为彼此同辈,所述晚辈为长辈中的各量即为该长辈的晚辈;
所述的确定与待分析量相关的公式:
根据已知量的关联关系按如下途径进行归纳:
a)直接型公式或图形
若已知图形中各量存在直接关联关系,则直接将相关量以公式或图形的形式列出,作为备用公式和备用图形;
若已知图形存在包含已知量的定义、定理和定律,则直接将相关公式或图形列出,作为备用公式和备用图形;
b)创造型公式或图形
根据已经列出的量、公式和图形,按以下方法进行创造:
查找待分析量,确定待分析量与同辈量关系,依据“牵手同辈”原则,列出与待分析量存在联系的同辈量、同辈公式或同辈图形;然后确定与待分析量相关的长辈公式或长辈图形;
所述的公式分析及求解:根据已翻译出的关系式或图形判断长辈公式中除问题量外其他同辈是否已知,并根据已知、未知的情况选择用哪个长辈公式,得出结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量是根据已知条件和带求解问题构成公式和图形的最小构成元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式由多个量共同组成的,表示各个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的式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形是指由点、线构成的轮廓、形状或外部的界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优选选择长辈即晚辈越多的长辈越要尊重,辈份越高的长辈越要尊重。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何一项所述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的应用。
7.一种权利要求1-5任何一项所述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在数学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量包括数字、运算符、关系符和基础图形,所述的数字包括整数、分数、和未知数;所述的运算符包括+、sin和√,所述的关系符号包括≈、和>,所述的基础图形包括点、线和角;
所述的数学中的图形分为三类:基本图形、平面图形和几何体;
所述的基本图包括形点、线和角;
所述的平面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和圆形;
所述的几何体包括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
8.一种权利要求1-5任何一项所述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在化学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量包括:化学量、化学符号、物质性质、实验仪器、数学中的量和物理学科内的量;
所述的化学量包括: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溶解度、物质的量、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和质量分数;
所述的化学符号包括: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和化学式;
所述的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所述数学中的量包括数字、运算符、关系符、基础图形;
所述的物理学科内的量包括:压强、温度、质量、密度和体积;
所述的图形包括三种:粒子结构图、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和实验仪器。
9.一种权利要求1-5任何一项所述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在物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量包括物理学科内的量和数学中的量;
所述物理学科内的量包括物理量、物体和状态;
所述的物理量包括:重力、压强和电流;
所述的物体包括:定值电阻、电流表、导线、绳子、小车和轨道;
所述的状态包括: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串联和短路;
所述数学中的量包括数字、运算符、关系符和基础图形。
CN201510515900.4A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50061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15900.4A CN105006188A (zh)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15900.4A CN105006188A (zh)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6188A true CN105006188A (zh) 2015-10-28

Family

ID=54378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15900.4A Pending CN105006188A (zh)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0618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26630A (ko) * 2009-09-08 2011-03-16 이승래 영어 학습법 및 그 장치
KR20120079611A (ko) * 2011-01-05 2012-07-13 장재규 비주얼 369 영어구문 학습 방법
CN102693670A (zh) * 2012-06-15 2012-09-26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证明逻辑代数公式的演示装置
CN203573523U (zh) * 2013-12-03 2014-04-30 李敏助 一种立体型十用学具
CN104217628A (zh) * 2014-04-25 2014-12-17 王增坤 积坐标系数学演算盘和演算法
CN104809936A (zh) * 2015-05-12 2015-07-29 崔笑言 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26630A (ko) * 2009-09-08 2011-03-16 이승래 영어 학습법 및 그 장치
KR20120079611A (ko) * 2011-01-05 2012-07-13 장재규 비주얼 369 영어구문 학습 방법
CN102693670A (zh) * 2012-06-15 2012-09-26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证明逻辑代数公式的演示装置
CN203573523U (zh) * 2013-12-03 2014-04-30 李敏助 一种立体型十用学具
CN104217628A (zh) * 2014-04-25 2014-12-17 王增坤 积坐标系数学演算盘和演算法
CN104809936A (zh) * 2015-05-12 2015-07-29 崔笑言 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prudin et al. Pre-service physics teachers’ concept mastery and the challenges of game development on physics learning
Lundegård et al. Didaktik för naturvetenskap och hållbar utveckling-Fem former av demokratiskt deltagande Education for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Four forms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Huang Open-source hardware–microcontrollers and physics education–integrating diy sensors and data acquisition with arduino
CN104809936A (zh) 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及其应用
Lansangan et al. Assessing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in chemistry using representation
CN105006188A (zh) 一种辈分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及其应用
Durkaya Virtual laboratory use in science education with digitalization
Guzdial et al. Computing education: Beyond the classroom
Premthaisong et al. Development of smartphone-based inquiry laboratory lessons in chemistry learning of solution and concentration: An evidence-based practice
Salar Understanding Resistance and Ohm's Law with Arduino-based Experiment
Çoban et al. Teaching kinematics via Arduino based STEM education material
Susman et al. Teaching about electric current and resistance with a ‘Blinker’
Doerr et al. Interpreting and communicating about phenomena with negative rates of change
Sousa U= RIsolve: a web-based tool for teaching & self-learning the Nodal Voltage Method
Samoila et al. Virtual instruments used in direct current circuits learning process
Koulouris et al. Enhancing food engineering education with interactive web-based simulations
Hurtado-Gutiérrez et al. Measuring capacitor charge and discharge using an LED and a smartphone
Ball et al. Potentially electric: an e-textiles project as a model for teaching electric potential
Hess et al. Student Project to Develop a Neural Network-based State of Charge Indicator for Primary Batteries
Perkins et al. PhET: Interactive simula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physics
Sem SIDDHARTH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PUTTUR (AUTONOMOUS)
Sorey et al. Make your own digital thermometer!
WU et al. From the Industry 4.0 to Intelligent Personalized Education Model
Ibashova et al. THE ESSENCE OF THE VIRTUAL LAB'S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TUDENTS'SELF-STUDY ON PHYSICS
Tech SAI RAJESWAR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