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5419A - 一种非接触式手势识别红外触摸屏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接触式手势识别红外触摸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5419A
CN105005419A CN201510470630.XA CN201510470630A CN105005419A CN 105005419 A CN105005419 A CN 105005419A CN 201510470630 A CN201510470630 A CN 201510470630A CN 105005419 A CN105005419 A CN 105005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touch panel
light
touch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706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05419B (zh
Inventor
金兆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iguan New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Irtouch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top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top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top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7063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054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05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5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05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54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触摸屏,包括第一红外发射元件、第一红外接收元件、控制及数据处理电路,所述控制及数据处理电路控制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元件和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元件进行触摸识别,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红外接收元件,分别位于触摸屏的相对边上,且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距离触摸区域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元件或第一红外发射元件距离触摸区域的距离,所述控制及数据处理电路控制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接收从触摸屏外部入射的光信号,根据接收的所述光信号进行手势识别。本发明将传统的触摸屏略作调整就能增加非接触式手势识别功能,还保留了良好的抗光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非接触式手势识别红外触摸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非接触式手势识别功能的红外触摸屏。
背景技术
人机交互的普遍应用,大尺寸屏幕的人机交互需求,使得红外触摸屏在近十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于触摸显示屏的供不应求,红外触摸屏每年的需求量都在快速递增,红外触摸屏的优点在大尺寸显示屏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生产工艺简单,成本相比较电容屏、电阻屏等更低廉。
红外触摸屏的性能在不断发展,从最开始的单点、两点,发展到十点,从单一触摸识别发展到手势识别,但是目前的红外触摸屏手势识别均是需要触摸到触摸屏才能被识别,可以参见中国专利公开文献CN103970360A,根据识别多点触摸的轨迹判断手势,这种技术必须要用手指在显示屏上滑动,快速和多次的滑动无疑对手指和显示屏都会带来伤害,在特殊场合,例如车载终端上,驾驶员不方便去观看显示屏的位置,盲目滑动还会容易伤及面板,因此,目前的红外触摸屏的手势识别技术还存在较大缺陷,用户体验很差。
已有技术中,非接触式手势识别主要还是利用摄像头进行图像分析获得,如果在红外触摸屏上增加摄像头识别手势,无疑增加了高昂的成本。
有人提出采用电容感应技术,在四边增加电容感应电极和相应的电路,但是这种方案可行性不高,因为影响外观,还增加工艺复杂度和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抗光性能且成本低廉的具有非接触式手势识别功能的红外触摸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触摸屏,包括第一红外发射元件、第一红外接收元件、控制及数据处理电路,所述控制及数据处理电路控制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元件和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元件进行触摸识别,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红外接收元件,分别位于触摸屏的相对边上,且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距离触摸区域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元件或第一红外发射元件距离触摸区域的距离,所述控制及数据处理电路控制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接收从触摸屏外部入射的光信号,根据接收的所述光信号进行手势识别。
优选地,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元件和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元件位于触摸面板的下方,在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元件的上方具有遮光材料,所述红外发射元件发出的光入射到所述触摸面板中进行全内反射传播,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元件接收所述全内反射传播的光线,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位于触摸面板下方且不能完全被所述遮光材料遮挡。
优选地,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附近的第一红外接收元件能够将一部分光发射到所述触摸屏外部。
优选地,在所述红外触摸屏的至少一边上,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元件和/或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元件位于触摸面板的上方,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元件和/或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元件的上方。
优选地,在所述至少一边上还包括滤光材料,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固定在所述滤光材料上。
优选地,在所述红外触摸屏的至少一边上,还包括导光元件,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元件发出的光经过导光元件导光后在所述触摸面板上方进行传播,或者,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元件接收通过导光元件从触摸面板上方传导过来的光,在该至少一边上,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设置在触摸面板下方。
优选地,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的接收面朝向所述触摸屏外部。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红外发射元件,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元件位于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附近,且用于向触摸屏外部发射红外光。
优选地,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元件的发光面朝向触摸屏外部。
从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具有非接触式手势识别功能的红外触摸屏在依据本发明的方案简单调整就能获得很好的新增功能,这种功能在车载终端上尤其重要,驾驶员不用眼睛去看,不需要去触摸,只需要挥挥手就能进行翻页或者进行下一首歌等的选择工作,在采用独立的光源和检测元件后,信号强度更强,手势识别时抗干扰的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发明红外触摸屏的第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的优化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红外触摸屏的第二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红外触摸屏的第三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图4与图5所示实施例的结合方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抗光性能是红外触摸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红外触摸屏工作的基本条件,因为红外触摸屏是检测光信号来获得检测数据,进而分析触摸点的位置,如果没有很好的抗光性能,外部环境光轻则影响红外触摸屏识别的准确性,重则直接导致红外触摸屏无法工作。
市场上的红外触摸屏目前大多都采用滤光材料达到抗光目的,红外接收元件尽可能的隐藏在边框里面,避免受到环境光的影响。
本发明在满足抗光性能的基础上,使得红外触摸屏具有非接触式的手势识别功能。
本发明的红外触摸屏,包括第一红外发射元件、第一红外接收元件及控制及数据处理电路,所述控制及数据处理电路控制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元件和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元件进行触摸识别,与现有技术的不同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红外接收元件,分别位于触摸屏的相对边框上,相比第一红外接收元件,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距离触摸区域更近,即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距离触摸区域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元件距离触摸区域的距离,所述控制及数据处理电路控制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接收从触摸屏外部入射的光信号,根据接收的所述光信号进行手势识别。
下面描述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参见图1,本发明的红外触摸屏包括第一红外发射元件1、第二红外发射元件11、第一红外接收元件2,透明介质8,遮光材料9(遮光材料9可以在接触透明介质8的一面设置反光材料)以及电路板12,还包括在图1中未示出的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参见图2),第一红外发射元件1发射的光进入透明介质8进行全内反射,被第一红外接收元件2接收,用于识别接触式触摸动作的扫描光线,所述遮光材料可以是薄膜,也可以是触摸屏的外壳。本发明的发明点是在超出遮光材料9的范围增加了一个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不能完全被所述遮光材料9遮挡,最好是在每条边的中间位置都增加一个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参见图2),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在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边上设置第二红外发射元件11,控制及数据处理电路控制所有红外发射元件和红外接收元件工作,控制第二红外发射元件11朝向屏幕外发射光线,同时控制相应的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接收从屏幕外反射的光线,当屏幕外有物体3(操作者的手)经过时,第二红外发射元件11朝向屏幕外发射的光线经所述物体3反射后被相应的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接收,控制及数据处理电路根据至少两个不在同一边上(相对边上)的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接收的信号确定物体3的运动方向,将这种运动方向转换成手势,将手势信息反馈到计算机主机进行相应处理。达到利用手势进行控制的目的,例如手势从左到右,控制主机选择下一首歌进行播放,手势从下到上,控制主机返回上一首歌曲进行播放等,可以自由设定各种手势的命令解析,这不是本发明的重点,就不在细说。
由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可以看出,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所处位置不影响触摸屏的正常工作,而且利用接收元件与发射元件交叉排列的方式,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的接收电路不需要另行设置,只需要对PCB上的布线进行略微的改变即可,可实施性强,而且便捷,手势识别效果准确,触摸屏的整体抗光性能优良。
作为一种替代实施例,第一红外发射元件1的上方可以不必设置遮光材料9,直接让第一红外发射元件1的一部分光朝向触摸屏外部射出,被物体3反射后由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接收,此举能够省去第二红外发射元件。
如果需要提高第一红外发射元件1发射到透明介质8中的光能量,在第一红外发射元件1的上方可以设置遮光材料9,同时可以将靠近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的一个第一红外发射元件1设置到遮光材料的边缘或略微超出遮光材料9的位置,使其一部分光能发射到触摸屏外部,参见图3,由于只是一个或多个第一红外发射元件1向外部发射红外光,第一红外接收元件2还是受到遮光材料9遮挡,因此,不影响红外触摸屏的整体抗光性能。
本实施例的图中只是一个示意图,全内反射式红外触摸屏是非常成熟的现有技术,第一红外发射元件发出的光线入射到触摸面板中以及从触摸面板射出被第一红外接收元件所接收,需要与触摸面板不同折射率的材料辅助实现,例如折射膜或三角棱镜等,由于不是本发明的重点,而且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因此在图中并未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与第一红外接收元件等共用电路板,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由于元件数目很少,可以通过连接线单独从电路板中连接出去,通过光环氧胶黏剂等固定在触摸面板下方,这样可以不让电路板的位置受到限制,电路板可以放到触摸面板下方,也可以放到侧面,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针对在屏幕上方进行光线扫描的直接收发对管式红外触摸屏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红外触摸屏包括第一红外发射元件1、第一红外接收元件2、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透明介质8(触摸面板)、滤光材料10及触摸屏的外壳12,由图中可知,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与电路板连接,但是其安装在第一红外发射元件1的上方并且比第一红外接收元件2更加靠近触摸区域的位置,为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提供光源能量的一个第一红外发射元件1的位置也比第一红外接收元件2更加靠近触摸区域,这样的位置关系便于第一红外发射元件1更加容易将光线发射到触摸屏外面,由于第一红外发射元件1不怕环境光干扰,所有的第一红外发射元件1安装在靠近触摸区域的位置都不会影响红外触摸屏的抗光性能。也不影响本发明中无接触式手势的识别。如图所示,第一红外发射元件1发射出的光线6经物体3(手)反射后,反射光线7被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接收,控制及数据处理电路可以根据至少两个不在同一边上的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接收的信号强度计算物体移动的方向,获得手势的识别功能。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可以设置在滤光材料10上,滤光材料10上可以在制造时设置一个凹槽或台面,用于容纳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可以通过比较长的管脚或导线与电路板电连接。
为了更好地提高对触摸屏外部反射光线的接收,可以将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的接收面倾斜朝向触摸屏外部或正对触摸屏外部。
当然,如果想为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独立的提供光源,可以在其附近设置一个第二红外发射元件11,第二红外发射元件11的发光面倾斜朝向触摸屏外部或正对触摸屏外部,可以提供信号更强的光线。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针对二次反射式红外触摸屏进行说明。
参见图5,红外触摸屏包括第一红外发射元件1、第一红外接收元件2、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透明介质8(触摸面板)、导光元件13及第二红外发射元件11,其中,第一红外发射元件1发出的光经过导光元件13导光后被第一红外接收元件2接收,光线通过触摸面板上方,用于识别触摸操作。第二红外发射元件11与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设置在触摸面板下方且靠近触摸区域的位置,第二红外发射元件11可以直接将光线穿过透明介质8发射到触摸屏外部,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能够接收从触摸屏外部穿过透明介质8入射到触摸屏内部的光线;为了提高发射和接收的信号强度,可以将第二红外发射元件11的发光面倾斜朝向触摸屏外部,和/或将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的接收面倾斜朝向触摸屏外部。本实施例的重点在于,第二红外发射元件11发出的光线6朝向触摸屏外部(穿过透明介质8)发射,并不经过导光元件13进行导光,当有物体3经过触摸屏上方时,将第二红外发射元件11发出的光线6朝向触摸屏内部(穿过透明介质8)反射,反射的光线7被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所接收,控制及数据处理电路可以根据至少两个不在同一边上的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接收的信号强度计算物体移动的方向,获得手势的识别功能。由于第二红外发射元件11和第二红外接收元件22的工作与进行触摸识别的第一红外发射元件1和第一红外接收元件2没有丝毫的影响,既能做到很好的手势识别,也能保留原来的触摸识别,只需要对电路板略作修改,很小的代价就能让触摸屏增加一个非接触式手势识别的功能。
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红外光都是在触摸面板的上方进行传播,因此可以相互糅合,如图6所示,在至少一个边上,红外发射元件或红外接收元件设置在触摸面板的上方,在至少一个边上,将红外发射元件或红外接收元件设置在触摸面板的下方,利用导光元件将红外光导到触摸面板的上方进行传播。第二红外接收元件的设置就采用图4或图5所示相应的方案进行设置。
上述所有实施例中,可以将显示屏的背光源中增加红外光,替代第二红外发射元件11,同样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如果红外触摸屏不提供光源,如果操作者的手上带有光源,本发明的设备同样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进行手势识别。
再或者,在环境光比较强的环境中,本发明的触摸屏不需要任何光源额外提供任何光源也能实现,因为当操作者的手运动到触摸屏上方时,第二红外接收元件接收的光信号会突然减弱,因此也能进行手势识别。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具有非接触式手势识别功能的红外触摸屏略作调整就能获得很好的新增功能,一个触摸屏只需要增加4-8个红外管,成本只有3元至5元钱,如果只是增加一个方向的手势操作,成本还能减半,成本非常低廉,这种功能在车载终端上尤其重要,驾驶员不用眼睛去看,只需要挥挥手就能进行翻页或者进行下一首歌等的选择工作,由于采用独立的光源和检测元件,信号强度强,抗干扰的性能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其应用不局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去设定各种功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红外触摸屏,包括第一红外发射元件、第一红外接收元件、控制及数据处理电路,所述控制及数据处理电路控制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元件和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元件进行触摸识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红外接收元件,分别位于触摸屏的相对边上,且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距离触摸区域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元件或第一红外发射元件距离触摸区域的距离,所述控制及数据处理电路控制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接收从触摸屏外部入射的光信号,根据接收的所述光信号进行手势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元件和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元件位于触摸面板的下方,在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元件的上方具有遮光材料,所述红外发射元件发出的光入射到所述触摸面板中进行全内反射传播,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元件接收所述全内反射传播的光线,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位于触摸面板下方且不能完全被所述遮光材料遮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附近的第一红外接收元件能够将一部分光发射到所述触摸屏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红外触摸屏的至少一边上,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元件和/或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元件位于触摸面板的上方,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元件和/或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元件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边上还包括滤光材料,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固定在所述滤光材料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红外触摸屏的至少一边上,还包括导光元件,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元件发出的光经过导光元件导光后在所述触摸面板上方进行传播,或者,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元件接收通过导光元件从触摸面板上方导过来的光,在该至少一边上,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设置在触摸面板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的接收面朝向所述触摸屏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红外发射元件,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元件位于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元件附近,且用于向触摸屏外部发射红外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外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元件的发光面朝向触摸屏外部。
CN201510470630.XA 2015-08-04 2015-08-04 一种非接触式手势识别红外触摸屏 Active CN1050054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0630.XA CN105005419B (zh) 2015-08-04 2015-08-04 一种非接触式手势识别红外触摸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0630.XA CN105005419B (zh) 2015-08-04 2015-08-04 一种非接触式手势识别红外触摸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5419A true CN105005419A (zh) 2015-10-28
CN105005419B CN105005419B (zh) 2024-04-16

Family

ID=54378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0630.XA Active CN105005419B (zh) 2015-08-04 2015-08-04 一种非接触式手势识别红外触摸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0541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7557A (zh) * 2016-03-28 2016-08-1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情景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8169814A (zh) * 2018-02-08 2018-06-15 深圳市医护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线大小便检测装置
CN108614651A (zh) * 2018-04-19 2018-10-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和红外检测方法
CN113593427A (zh) * 2021-07-17 2021-11-02 深圳彩虹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触摸控制的led显示屏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25646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Wu xin-min Extended infrared-sourced multi-touch screen
US20110084939A1 (en) * 2009-10-12 2011-04-14 Garmin International, Inc. Infrared touchscreen electronics
CN102141860A (zh) * 2009-10-20 2011-08-03 柯斯达公司 非接触式指示装置
US20120050228A1 (en) * 2009-05-04 2012-03-01 Kwang-Cheol Choi Input apparatus for portable terminal
CN102622133A (zh) * 2012-02-21 2012-08-01 成都吉锐触摸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改变红外光传输路径的红外触摸屏及其识别触摸点的方法
CN102722295A (zh) * 2012-06-14 2012-10-10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
CN102945100A (zh) * 2012-06-29 2013-02-27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
US20130234993A1 (en) * 2010-11-26 2013-09-12 Haibing Zhang Infrared touch screen multi-point recognizing method and infrared touch screen
CN103558949A (zh) * 2013-11-08 2014-02-05 创维光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悬浮触控的方法和系统
CN104657003A (zh) * 2015-02-06 2015-05-2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3d触控系统及其终端
CN204856440U (zh) * 2015-08-04 2015-12-09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手势识别红外触摸屏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50228A1 (en) * 2009-05-04 2012-03-01 Kwang-Cheol Choi Input apparatus for portable terminal
US20110025646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Wu xin-min Extended infrared-sourced multi-touch screen
US20110084939A1 (en) * 2009-10-12 2011-04-14 Garmin International, Inc. Infrared touchscreen electronics
CN102141860A (zh) * 2009-10-20 2011-08-03 柯斯达公司 非接触式指示装置
US20130234993A1 (en) * 2010-11-26 2013-09-12 Haibing Zhang Infrared touch screen multi-point recognizing method and infrared touch screen
CN102622133A (zh) * 2012-02-21 2012-08-01 成都吉锐触摸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改变红外光传输路径的红外触摸屏及其识别触摸点的方法
CN102722295A (zh) * 2012-06-14 2012-10-10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
CN102945100A (zh) * 2012-06-29 2013-02-27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
CN103558949A (zh) * 2013-11-08 2014-02-05 创维光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红外触摸屏、悬浮触控的方法和系统
CN104657003A (zh) * 2015-02-06 2015-05-2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3d触控系统及其终端
CN204856440U (zh) * 2015-08-04 2015-12-09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手势识别红外触摸屏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7557A (zh) * 2016-03-28 2016-08-1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情景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8169814A (zh) * 2018-02-08 2018-06-15 深圳市医护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线大小便检测装置
CN108614651A (zh) * 2018-04-19 2018-10-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和红外检测方法
CN108614651B (zh) * 2018-04-19 2020-06-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和红外检测方法
CN113593427A (zh) * 2021-07-17 2021-11-02 深圳彩虹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触摸控制的led显示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5419B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55044B2 (en) Motion detection system having two motion detecting sub-system
CN206370853U (zh) 传感器组件及终端
CN105005419A (zh) 一种非接触式手势识别红外触摸屏
CN105629213A (zh) 多传感器接近度感测
CN103235670A (zh) 红外触控模组、红外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12789583A (zh)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402311A (zh) 光学式检测系统、电子设备以及程序
CN108828612A (zh) 距离感应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3984923A (zh) 一种薄款非球面指纹采集棱镜及采集装置
CN104932760A (zh) 红外触控方法及装置
CN102622133A (zh) 改变红外光传输路径的红外触摸屏及其识别触摸点的方法
CN104793808A (zh) 光学式触控装置
CN202838087U (zh) 显示器内置摄像头的便携式智能工具
CN106598444A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4856440U (zh) 一种非接触式手势识别红外触摸屏
CN107239179A (zh) 一种触摸识别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人机交互系统
EP4016257A1 (en) In-scre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278761A (zh) 感测2d触摸和3d触摸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93282A (zh) 一种具有手势识别功能的红外触摸屏
CN103279727A (zh) 高效rfid信息采集装置及工作台
CN101840289B (zh) 触控模块及感测装置
TW201124884A (en) Movement detection device
US9652081B2 (en) Optical touch system, method of touch detection,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202995627U (zh) 光学感测式输入装置
CN108874208A (zh) 指纹识别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Room 101-601, 6th Floor, Building 21, East District, No. 10 Northwest Wangdo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Applicant after: Three wisdom educa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100094 5th floor, building 21, courtyard 10, Dongbeiwa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IRTOUCH SYSTEM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0

Address after: Room 101-602, 6th Floor, Building 21, East District, No. 10 Northwest Wangdo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IRTOUCH SYSTEM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Huiguan New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1-601, 6th Floor, Building 21, East District, No. 10 Northwest Wangdo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Applicant before: Three wisdom educa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