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3916B - 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3916B
CN105003916B CN201510234529.4A CN201510234529A CN105003916B CN 105003916 B CN105003916 B CN 105003916B CN 201510234529 A CN201510234529 A CN 201510234529A CN 105003916 B CN105003916 B CN 1050039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tank body
organic waste
waste treatment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345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03916A (zh
Inventor
蒋子才
蒋子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inu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enenv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enenv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enenv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345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039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03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3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03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39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1/00Furnaces for cremation of human or animal carcas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7/00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具有水平延伸腔室和竖直延伸腔室的L形外炉体,罐体设置在竖直延伸腔室上,使燃烧室和加热室直接连接,极大地减小了L形外炉体的占用空间,使结构更加紧凑。另外,侧部加热通道包围罐体的外侧壁,底部加热通道覆盖加热罐体的底部,来自于水平延伸腔室的高温气体进入竖直延伸腔室之后,通过底部加热通道对罐体的底部进行加热,同时,通过沿周向包围罐体外侧壁的侧部加热通道对罐体的侧壁同步进行加热,因而使罐体位于竖直延伸腔室内的所有外壁能得到高温气体的均匀加热,同时使罐体内有机废弃物的炭化更为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属于环境保护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城市生活垃圾、有害病死动物和医疗废弃物等有机废物的处理常采用焚烧的方法,在有氧状态下进行热解(燃烧)处理。有机废物中的氨氮在有氧的状态下热解(燃烧)产生氮氧化物;硫在有氧的状态下热解(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氯在有氧的状态下热解(燃烧)产生二恶英;碳在有氧的状态下热解(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因而采用焚烧方法处理有机废物时需要配备较为复杂的后续尾气处理系统,否则尾气中的二恶英、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会污染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对于有机废物处理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在无氧环境下进行炭化处理,由于是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因而不会产生二恶英、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氧化物质。
目前,对有机废物进行炭化的设备通常可分为连续式和间歇式(批次式)。在连续式的有机废弃物处理设备中,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599916A公开的一种连续式的有机废物处理设备,通过连续输送设备将粉碎的有机废弃物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炭化炉的一端,有机废弃物在炭化炉中运行并被炭化,之后从炭化炉的另一端运输出。因此,连续式炭化炉适用于处理大批量的有机废弃物,并且在有机废弃物炭化前需要进行粉碎等处理,设备庞大,需要建立专门的处理厂。
间歇式(批次式)有机废弃物处理设备,如日本专利文献JP2002-265951A,包括并列设置并相互连通的燃烧室和加热室,加热室内设置干馏室。使用时,先将有机废弃物放入干馏室中,然后在燃烧室内进行燃烧反应,通过高温气流加热干馏室,将干馏室中的有机废弃物炭化,该间歇式(批次式)有机废弃物处理设备可用于处理小批量的有机废弃物。然而,该有机废弃物处理设备的干馏室被固定在燃烧室上,导致在炭化完成后干馏室难以清理;并且,该设备中燃烧室和加热干馏室的加热室在水平方向上相对独立,导致该有机废弃物处理设备的结构不够紧凑、占用空间过大;另外,干馏室被加热室中形成的U字形的高温气体通道所包围加热,高温气体从U字形的高温气体通道顶部的一端进入,顶部的另一端流出,高温气体在高温气体通道内流动时热量传递给干馏室而温度逐渐降低,使干馏室两侧的加热温度不均匀而导致炭化不均匀。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有机废弃物处理设备占用空间大、结构不紧凑的问题,从而提出一种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现有技术中有机废弃物处理设备存在炭化不均匀、热效率低的问题,从而提出一种炭化均匀、热效率高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包括:
L形外炉体,具有水平布置的水平延伸腔室和与水平延伸腔室垂直且连通的竖直延伸腔室,所述水平延伸腔室作为通过燃料的燃烧为加热室提供高温气体的燃烧室,所述竖直延伸腔室作为加热室,所述加热室用于接收来自燃烧室的高温气体并通过高温气体对容置室加热,所述竖直延伸腔室上设置有用于排出燃烧后产生的尾气的排气口;
容置室,用于承载有机废物并对有机废物进行炭化,所述容置室为可密封的罐体,所述罐体插入竖直延伸腔室的内腔中并与所述竖直延伸腔室形成密封,以使所述加热室中的热量传递到所述容置室内部。
本发明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所述罐体的外侧壁和竖直延伸腔室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沿周向均匀包围所述罐体外侧壁的侧部加热通道;所述罐体的底部与竖直延伸腔室的底面之间形成覆盖所述罐体底部的底部加热通道,所述底部加热通道与所述水平延伸腔室连通,所述侧部加热通道与底部加热通道连通。
本发明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高度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宽度之比为1:10-14。
本发明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所述竖直延伸腔室的内径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宽度之比为14-16:1。
本发明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所述底部加热通道的高度与水平延伸腔室的内径之比为1.1-1.2:1。
本发明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水平延伸腔室的内径与竖直延伸腔室的内径之比为0.6-0.8:1。
本发明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竖直延伸腔室的内径与罐体的外径之比为1.1-1.3:1。
本发明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所述罐体的底面为球面,所述竖直延伸腔室的中心纵截面与水平延伸腔室的中心纵截面之间的偏心距离大于零,偏心距离与竖直延伸腔室的内径的比值为0.1-0.2:1。
本发明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所述竖直延伸腔室的高度与水平延伸腔室的长度之比为1.5-2:1。
本发明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所述排气口的开口方向与设置在燃烧室上的用于引入助燃气体的通风口的开口方向相同。
本发明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罐体的外壁成型有大于罐体外径并抵靠在加热室的顶端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与加热室的顶端连接。
本发明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干馏气体排放口通过干馏气体管道连通到水平延伸腔室内。
本发明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干馏气体管道设置有流量调节阀以及压力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还设置有直达所述罐体底部的安装管道,安装管道的一端固定在用于密封罐体顶部的盖体上,另一端位于罐体底部的中心位置。
本发明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所述安装管道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在使用时,先向罐体内放入有机废弃物,如病死动物、废弃医疗器械等,然后将罐体密封。启动燃烧器和供风风机,通过燃料入口向燃烧室供入燃料,通过通风口向燃烧室供入助燃气体(空气),燃料在作为燃烧室的水平延伸腔室内发生燃烧并产生高温气体,高温气体进入竖直延伸腔室中加热罐体,使罐体内的有机废弃物炭化;在炭化过程中,有机废弃物产生干馏气体,从干馏气体排放口中排出以防止罐体内压力过大,炭化完毕后,关闭燃烧器和供风风机。由于L形外炉体的水平延伸腔室作为燃烧室,竖直延伸腔室作为加热室,使燃烧室和加热室直接连通,且罐体设置在竖直延伸腔室上,极大地减小了L形外炉体的占用空间,使结构更加紧凑。
(2)本发明的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侧部加热通道包围罐体的外侧壁,底部加热通道覆盖加热罐体的底部,来自于水平延伸腔室的高温气体进入竖直延伸腔室之后,通过底部加热通道对罐体的底部进行加热,同时,通过沿周向包围罐体外侧壁的侧部加热通道对罐体的侧壁同步进行加热,因而使罐体位于竖直延伸腔室内的所有外壁能得到高温气体的均匀加热,并且加热效率高,降低有机废弃物的加热时间和燃料使用量,使罐体内有机废弃物的炭化也更为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容置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L形外炉体;11-水平延伸腔室;111-通风口;112-燃料入口;12-竖直延伸腔室;122-排气口;123-侧部加热通道;124-底部加热通道;14-干馏气体管道;141-流量调节阀;21-罐体;211-罐身;212-罐底;22-盖体;221-干馏气体排放口;222-安装管道;223-突出部;31-燃烧器;32-供风风机;H1-竖直延伸腔室的高度;H2-水平延伸腔室的长度;H3-侧部加热通道的宽度;H4-侧部加热通道的高度;H5-底部加热通道的高度;R1-罐体的外径;R2-竖直延伸腔室的内径;d-偏心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包括:
燃烧室,具有通风口111和燃料入口112,通过通风口111引入所述助燃气体,通过燃料入口112引入所述燃料,通过燃料的燃烧为加热室提供高温气体;加热室,与燃烧室连通,用于接收来自燃烧室的高温气体,并通过高温气体对容置室加热;容置室,用于承载有机废物并对有机废物进行炭化,具有干馏气体排放口221;冷却装置4,与设置在加热室上的排气口122连通,用于冷却来自于排气口122的废气;除尘装置5,与冷却装置4连通,用于除去冷却装置4中排出的气体中的灰尘;抽气风机6,与除尘装置5连通,为气体通过冷却装置4以及除尘装置5提供动力;烟囱7,与抽气风机6连通,用于排放从抽气风机6中排出的气体;
L形外炉体1,如图1、2所示,具有水平布置的水平延伸腔室11和与水平延伸腔室11垂直且连通的竖直延伸腔室12,水平延伸腔室11作为所述燃烧室,竖直延伸腔室12作为所述加热室;以及
所述容置室为可密封的罐体21,如图3所示,所述罐体21密封插入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腔中,所述罐体21的外侧壁和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沿周向均匀包围所述罐体21外侧壁的侧部加热通道123;所述罐体21的底部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底面之间形成覆盖所述罐体21底部的底部加热通道124,所述底部加热通道与所述水平延伸腔室11连通,所述侧部加热通道123与底部加热通道124连通。
所述罐体21的外侧壁和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沿周向均匀包围所述罐体21外侧壁的侧部加热通道123;所述罐体21的底部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底面之间形成覆盖所述罐体21底部的底部加热通道124,所述底部加热通道与所述水平延伸腔室11连通;所述罐体21位于L形外炉体1外部的顶部盖装有密封盖体22。
罐体21具有圆柱状的罐身211,和位于罐身211下方的罐底212,图1和图3中标记为X的横线为罐身211与罐底212的分界线,分界线以上的部位为罐身211,分界线以下的部位为罐底212,因此分界线以上的竖直延伸腔室12内部空间为侧部加热通道123,分界线以下的竖直延伸腔室12内部空间为底部加热通道124。
上述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在使用时,先向罐体21内放入有机废弃物,如病死动物、废弃医疗器械等,盖上盖体22。启动燃烧器31和供风风机32,通过燃料入口112向燃烧室供入燃料,通过通风口111向燃烧室供入助燃气体(空气),燃料在作为燃烧室的水平延伸腔室11内发生燃烧并产生高温气体,高温气体进入竖直延伸腔室12中加热罐体21,使罐体21内的有机废弃物炭化;在炭化过程中,有机废弃物产生干馏气体,从干馏气体排放口221中排出以防止罐体21内压力过大,炭化完毕后,关闭燃烧器31和供风风机32。由于L形外炉体1的水平延伸腔室11作为燃烧室,竖直延伸腔室12作为加热室,使燃烧室和加热室直接连通,且罐体21设置在竖直延伸腔室12内,极大地减小了L形外炉体1的占用空间,使结构更加紧凑。另外,侧部加热通道123包围罐体21的外侧壁,底部加热通道124覆盖罐体21的底部,来自于水平延伸腔室11的高温气体进入竖直延伸腔室12之后,通过底部加热通道124对罐体21的底部进行加热,同时,通过沿周向包围罐体21外侧壁的侧部加热通道123对罐体21的侧壁同步进行加热,因而使罐体21位于竖直延伸腔室12内的所有外壁能得到高温气体的均匀加热,使罐体21内有机废弃物的炭化也更为均匀。
上述有机废弃物处理炉,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高度H4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宽度H3之比为10:1;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宽度H3之比为14:1;所述底部加热通道的高度H5与水平延伸腔室11的内径R3之比为1.1:1;水平延伸腔室11的内径R3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之比为0.6:1;罐体21的外径R1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之比为1.1:1;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的高度H1与水平延伸腔室11的长度H2之比为1.5:1。具体值如表1所示。
上述有机废弃物处理炉,通过设置上述尺寸比例关系,一方面使炉子更加紧凑,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炉子的热效率,降低了炭化所需要的时间和燃料的使用量。
作为改进,将所述罐体21的底面设置为球面,所述球面的最低点低于所述水平延伸腔室11内壁的最高点设置,也即,在高度方向上,将罐体21低于水平延伸腔室11的上顶面设置,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的中心纵截面与水平延伸腔室11的中心纵截面之间的偏心距离d大于零,偏心距离d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的比值为0.1:1。
罐体21低于水平延伸腔室11的上顶面设置可以尽可能地利用L形外炉体1的内部空间,使结构更为紧凑;并同时将竖直延伸腔室12相对于水平延伸腔室11偏心设置,就可避免因罐体21低于水平延伸腔室11的上顶面设置而导致的罐体21直接受高温气体的冲击,防止水平延伸腔室11内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直接喷吹到罐体21的底面上,提高罐体21的使用寿命。
作为改进,所述排气口122与所述通风口111的开口方向一致。
由于排气口122为出气口与通风口111为进气口,因而通过排气口122和通风口111的气流方向是相反的,这种设置延迟了气体的流动距离,使气体能够在L形外炉体1内停留足够长的时间,使罐体21内有机废弃物得到充分的加热。
作为改进,上述有机废弃物处理炉的干馏气体排放口221通过干馏气体管道14连通到水平延伸腔室11内。
有机废弃物被加热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发生炭化,并产生干馏气体,将干馏气体通过干馏气体管道14通入到水平延伸腔室11中进行燃烧,一方面可以防止干馏气体污染环境,特别是将干馏气体中的臭气(硫化物)经燃烧后变成无臭气体;另一方面通过燃烧干馏气体,充分利用了干馏气体中热值,节省燃料的使用量,甚至在干馏气体产生量大时,可完全关闭燃烧器,依靠干馏气体燃烧产生的热能就足以供给自身的继续炭化,充分利用了资源,降低燃料的使用量。
进一步地,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干馏气体管道14设置有流量调节阀141以及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根据需要也可以只设置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中的一个。流量调节阀141可控制干馏气体管道14内干馏气体的流量,从而调节进入燃烧室的干馏气体的量。
作为改进,还设置有直达所述罐体21底部的安装管道222,安装管道222的一端固定在用于密封罐体21顶部的盖体22上,另一端位于罐体21底部的中心位置。本实施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所述安装管道222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热电偶)。通过安装管道222和设置在安装管道222内的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罐体21底部的压力和温度状况的实时测量。当然,在有必要时还可以设置其它类型的传感器。
需要指出的是,罐体21由金属(通常为钢制容器)制成以便于导热,L形外炉体1具有金属外层和由耐火材料制成的耐高温内层制成。另外,本实施例中向燃烧室内通入空气的通风口111和向燃烧室内供入燃料的燃料入口112为两个独立的开口,这是由于本实施例的风机和燃烧器为两个独立部件,当采用带有风机功能的燃烧器时,就只需要设置一个入口。
实施例2
本实施提供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高度H4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宽度H3之比为11:1;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宽度H3之比为14:1;所述底部加热通道的高度H5与水平延伸腔室11的内径R3之比为1.1:1;水平延伸腔室11的内径R3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之比为0.65:1;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与罐体21的外径R1之比为1.1:1。偏心距离d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的比值为0.12:1。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的高度H1与水平延伸腔室11的长度H2之比为1.6:1。具体值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本实施提供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高度H4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宽度H3之比为12:1;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宽度H3之比为15:1;所述底部加热通道的高度H5与水平延伸腔室11的内径R3之比为1.2:1;水平延伸腔室11的内径R3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之比为0.7:1;罐体21的外径R1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之比为1.2:1。偏心距离d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的比值为0.15:1。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的高度H1与水平延伸腔室11的长度H2之比为1.7:1。具体值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本实施提供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高度H4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宽度H3之比为13:1;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宽度H3之比为16:1;所述底部加热通道的高度H5与水平延伸腔室11的内径R3之比为1.2:1;水平延伸腔室11的内径R3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之比为0.75:1;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与罐体21的外径R1之比为1.3:1。偏心距离d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的比值为0.18:1。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的高度H1与水平延伸腔室11的长度H2之比为1.8:1。具体值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高度H4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宽度H3之比为14:1;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宽度H3之比为16:1;所述底部加热通道的高度H5与水平延伸腔室11的内径R3之比为1.2:1;水平延伸腔室11的内径R3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之比为0.8:1;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与罐体21的外径R1之比为1.3:1。偏心距离d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的比值为0.2:1。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的高度H1与水平延伸腔室11的长度H2之比为2:1。具体值如表1所示。
实施例1-5中的燃料可以为重油、天然气等可燃液体或气体。
实验例
使用实施例1-5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通过燃烧器向燃烧室内喷吹重油作为燃料,将罐体21(容积为200L)内装满病死动物,病死动物完全炭化所需要的时间和重油量如表2所示。
表1实施例1-5中各部位的尺寸/mm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H1 1020 1120 1224 1332 1560
H2 680 700 720 740 780
H3 40 45 50 55 60
H4 400 495 600 715 840
d 56 76 113 158 192
R1 509 572 625 677 738
R2 560 630 750 880 960
R3 336 409.5 525 660 768
表2病死动物完全炭化所需要的时间和重油量
实施例 时间/h 重油量/L
实施例1 2 39
实施例2 1.8 38
实施例3 1.5 37
实施例4 1.6 38
实施例5 1.9 40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5)

1.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L形外炉体(1),具有水平布置的水平延伸腔室(11)和与水平延伸腔室(11)垂直且连通的竖直延伸腔室(12),所述水平延伸腔室(11)作为通过燃料的燃烧为加热室提供高温气体的燃烧室,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作为加热室,所述加热室用于接收来自燃烧室的高温气体并通过高温气体对容置室加热,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上设置有用于排出燃烧后产生的尾气的排气口(122);
容置室,用于承载有机废物并对有机废物进行炭化,所述容置室为可密封的罐体(21),所述罐体(21)插入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腔中并与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形成密封,以使所述加热室中的热量传递到所述容置室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1)的外侧壁和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沿周向均匀包围所述罐体(21)外侧壁的侧部加热通道(123);所述罐体(21)的底部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底面之间形成覆盖所述罐体(21)底部的底部加热通道(124),所述底部加热通道与所述水平延伸腔室(11)连通,所述侧部加热通道(123)与底部加热通道(12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高度(H4)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宽度(H3)之比为1:10-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123)的宽度(H3)之比为14-16:1。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加热通道的高度(H5)与水平延伸腔室(11)的内径(R3)之比为1.1-1.2:1。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水平延伸腔室(11)的内径(R3)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之比为0.6-0.8:1。
7.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与罐体(21)的外径(R1)之比为1.1-1.3:1。
8.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1)的底面为球面,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的中心纵截面与水平延伸腔室(11)的中心纵截面之间的偏心距离(d)大于零,偏心距离(d)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的比值为0.1-0.2:1。
9.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的高度(H1)与水平延伸腔室(11)的长度(H2)之比为1.5-2:1。
10.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122)的开口方向与设置在燃烧室上的用于引入助燃气体的通风口(111)的开口方向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罐体(21)的外壁成型有大于罐体(21)外径并抵靠在加热室的顶端的突出部(223),所述突出部(223)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与加热室的顶端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干馏气体排放口(221)通过干馏气体管道(14)连通到水平延伸腔室(11)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干馏气体管道(14)设置有流量调节阀(141)以及压力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直达所述罐体(21)底部的安装管道(222),安装管道(222)的一端固定在用于密封罐体(21)顶部的盖体(22)上,另一端位于罐体(21)底部的中心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道(222)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
CN201510234529.4A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 Active CN105003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4529.4A CN105003916B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4529.4A CN105003916B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3916A CN105003916A (zh) 2015-10-28
CN105003916B true CN105003916B (zh) 2017-11-14

Family

ID=54376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34529.4A Active CN105003916B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0391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826A (zh) * 1995-03-28 1998-06-24 戴维·布鲁克斯 用于生物质废物及相关的易挥发固体的气化器
CN104100978A (zh) * 2014-07-17 2014-10-15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有机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方法及其配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6103C (zh) * 2002-06-03 2007-12-19 霍努阿技术公司 医疗废弃物和其它废料的热解方法
JP2005076007A (ja) * 2003-09-03 2005-03-24 Mic:Kk 塩素含有プラスチックを含む医療用廃棄物の熱分解方法と熱分解装置
CN203869051U (zh) * 2014-05-20 2014-10-08 汤阴县奇昌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短烟道高压引风焚烧炉
CN204786422U (zh) * 2015-05-08 2015-11-18 蒋子才 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826A (zh) * 1995-03-28 1998-06-24 戴维·布鲁克斯 用于生物质废物及相关的易挥发固体的气化器
CN104100978A (zh) * 2014-07-17 2014-10-15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有机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方法及其配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3916A (zh)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72672U (zh) 一种粉末状石墨连续高温热处理生产线
CN104773731A (zh) 一种利用多膛炉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CN110395865A (zh) 一种自动控制及监测的污泥低温阴燃热解装置
CO6400152A2 (es) Planta de coquizacion con recirculación del gas de escape
CN110395866A (zh) 一种污泥低温阴燃热解装置
CN102965129B (zh) 有机物料气化炉
CN103420553B (zh) 高温炉膛碳化炉
CN105885893A (zh) 一种内外热式煤炭干馏装置及其干馏方法
CN105003916B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
CN204786422U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
CN202074693U (zh) 可燃废气再利用热风炉
CN204717689U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
CN203474605U (zh) 高温炉膛碳化炉
CN203824063U (zh) 一种生物质燃气热水循环锅炉
CN102627387A (zh) 污泥炭化炉
CN102012023A (zh) 用于工业窑炉的燃烧器
CN104864395B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
CN209558349U (zh) 一种烟气无害化处理和热能高效利用的装置
CN212673223U (zh) 一种用于工业废盐处理的焙烧炉
CN214949046U (zh) 一种抑制二噁英生成的生活垃圾热解装置
CN205332234U (zh) 一种新型废液焚烧炉
CN203333572U (zh) 一种内加热连续式生物质炭化设备炉体
CN202945207U (zh) 有机物料气化炉
CN219429931U (zh) 生物质炭热联产设备
CN103776025B (zh) 一种多级多管干馏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18

Address after: 214200, Jiangsu, Yixing Province, Wuxi Science Park, xie Yuan bridge Pioneer Park C seat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Binu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200, Wuxi, Jiangsu, Yixing Province, 28 Yue Tung Road East, xie Yuan bridge Pioneer Park C seat

Applicant before: Jiang Zica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Organic waste processing furna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4

Pledgee: Jiangsu Yixi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Branch Park Branch

Pledgor: Jiangsu Binu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990000943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009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4

Pledgee: Jiangsu Yixi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Branch Park Branch

Pledgor: Jiangsu Binu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99000094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organic waste treatment furna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4

Pledgee: Jiangsu Yixi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Branch Park Branch

Pledgor: Jiangsu Binu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90001142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10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4

Pledgee: Jiangsu Yixi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Branch Park Branch

Pledgor: Jiangsu Binu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9000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