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6222A - 一种葡萄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葡萄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6222A
CN104996222A CN201510373862.3A CN201510373862A CN104996222A CN 104996222 A CN104996222 A CN 104996222A CN 201510373862 A CN201510373862 A CN 201510373862A CN 104996222 A CN104996222 A CN 104996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t
control
fertilizer
grape
preven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738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美琼
李佩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Tianzh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Tianzh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Tianzh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Tianzh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7386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962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96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62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2Cultivation of hops or vin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生态治理:(1)施用地福来果树类用肥,每亩使用量为200-400毫升;(2)施用沃益多,每亩的使用量为HYT-A?200-250ml、HYT-B?250-350ml和HYT-C100-120g,整个生育期使用2-4次;(3)在葡萄成熟前两个月的时候施用中药微量肥,每亩使用量为20-25g;二、农业防治;三、生物控制;四、生物防治;五、物理防治;六、化学防治。本发明采用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措施,大幅度降低葡萄褐斑病发病率,效果良好,提高了葡萄的产量和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葡萄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属于葡萄病虫害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葡萄褐斑病又称斑点病、褐点病、叶斑病和角斑病等。褐斑病有大褐斑和小褐斑两种,主要为害中、下部叶片,病斑直径3-10毫米的为大褐斑病,其症状因种或品种不同而异。病斑小,直径2-3毫米的是小褐斑病,大小一致,叶片上现褐色小斑,中部颜色稍浅,潮湿时病斑背面生灰黑色霉层,严重时一张叶片上生有数十至上百个病斑致叶片枯黄早落。有时大、小褐斑病同时发生在一张叶片上,加速病叶枯黄脱落。
褐斑病有两种:褐斑病和小褐斑病。褐斑病是由葡萄假尾孢菌侵染引起,主要为害叶片,侵染点发病初期呈淡褐色、不规则的角状斑点,病斑逐渐扩展,直径可达1厘米,病斑由淡褐变褐,进而变赤褐色,周缘黄绿色,严重时数斑连结成大斑,边缘清晰,叶背面周边模糊,后期病部枯死,多雨或湿度大时发生灰褐色霉状物。有些品种病斑带有不明显的轮纹。小褐斑病为束梗尾孢菌寄生引起,侵染点发病出现黄绿色小圆斑点并逐渐扩展为2—3毫米的圆形病斑。病斑部逐渐枯死变褐进而茶褐,后期叶背面病斑生出黑色霉层。
防治方法:
1、秋后彻底清扫果园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消灭越冬菌源。加强葡萄的栽培管理注意果园排水并适当增施肥料,促使极势生长健壮,以提高抗病力。
2、在发病初期结合防治黑痘病、炭疽病等,按奥力克——速净3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1次。
3.、轻微发病时,按速净3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病情严重时,使用速净75ml+大蒜油15ml,兑水30斤进行喷雾,3天用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施药时间:避开高温时间段,最佳施药温度为20℃—30℃。由于病害一般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以后逐渐向上蔓延。因此,第一、二次喷药要着重喷射植株下部的叶片。
现有防治方法单一,不能有效的防止葡萄褐斑病的发病和蔓延,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葡萄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解决了现有防治方法单一,不能有效的防止葡萄褐斑病的发病和蔓延,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质量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葡萄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生态治理
(1)施用地福来果树类用肥,每亩使用量为200-400毫升;
(2)施用沃益多,每亩的使用量为HYT-A 200-250ml、HYT-B 250-350ml和HYT-C100-120g,整个生育期使用2-4次;
(3)在葡萄成熟前两个月的时候施用中药微量肥,每亩使用量为20-25g;
二、农业防治:
(1)在葡萄生长期间,要注意果园排水,及时打顶、剪副梢,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果园湿度;
(2)在葡萄开花后一个月施用EM有机肥60-80kg;
三、生物控制:
(1)在葡萄园内间作套种除虫菊或菽麻等非寄主植物,阻断病菌传播;
四、生物防治:
(1)发病前0.3%多抗霉素水剂300倍液喷雾施用;
五、物理防治:
(1)秋后彻底清除果园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或消灭越冬病源;
六、化学防治:
(1)发病初期喷洒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雾施用,10天1次,连喷3次。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地福来果树类用肥具体使用方法为按照200-400ml地福来果树类用肥兑水50kg,将地福来果树类用肥兑水混合均匀后喷雾与地表。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沃益多的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升水中加入HYT-A150-200ml和HYT-B250-35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80-120g,再放置1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浇灌根部。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沃益多的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升水中加入HYT-A 150ml和HYT-B 30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 100g,再放置1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浇灌根部。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为:所述的中药微量肥,按照重量份计,由麦饭石粉60-80份,银杏叶提取物3-5份,青蒿提取物6-8份,艾叶提取物5-6份,金银花提取物2-3份,板蓝根提取物4-6份,百部提取物2-3份,仙鹤草提取物4-5份组成。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为:所述的中药微量肥的使用方法:每亩20-25g,加水50kg叶面喷洒。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为:所述的EM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1)按清水100毫升和蜜糖或红糖20-40克、含酒精30%~35%的烧酒100毫升和EM原液50毫升、高活性干酵母3-5g,黑曲霉菌粉1-2g的配方,配制成备用液;
(2)将人、畜粪便风干至含水量为30%~40%;
(3)取稻草、玉米秆和青草等,切成长1~5厘米的碎料,加少量米糠拌和均匀,作堆肥时的膨松物;
(4)将膨松物、麦饭石粉与粪便按重量10:5:100混合搅拌均匀,并在水泥地上铺成长6米、宽1~5米、厚20~30厘米的肥堆;
(5)在肥堆上薄薄地撒上一层米糠或麦麸,然后再洒上备用液,每1000千克肥料洒1000~1500毫升;
(6)按同样的方法,在上面再铺第二层,每一堆肥料铺3-5层,上面盖好塑料薄膜发酵,当肥料堆内温度升到45℃~50℃时翻动一次,翻动3~4次才能完成,即得EM有机肥。
本发明中的地福来果树类用肥为北京地福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果树专用生物菌肥。地福来果树类用肥能分解和清除作物体内亚硝酸盐、硫化氢和农药的残留,吸附和降解铬、镍、铅、锡、钴等重金属,它所含的生物活性因子C、G、F,能参与作物内循环,迅速修复受损细胞让食品更安全;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有机质和腐植酸含量提升,团粒结构形成快,通气保水性好,农作物根系发达、须根长、白根多、活性强,对土壤养分吸收能力提高;地福来能够活化土壤根际微生物,释放土壤固化的大、中、微量元素,高效固氮,为作物提供全面营养,促根壮苗;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及抗病、抗逆能力,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地福来在育苗期促进发芽壮苗;移栽初期生根,提高抗病力;活化土壤根际微生物。
本发明中的沃益多是一种生物菌肥,是根据根际土壤微生态学原理、植物营养生理学原理、以及现代“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而研制出来的。包括HYT-A、HYT-B和HYT-C三种。
HYT-A是由18种无毒、无致病性高活性的的土壤固氮菌组成,把功能各异的有益菌种制备成菌剂,经活化扩繁后,可适用于多种土壤环境和作物的各个生长期,直接向农作物的根部提供重要营养素如氮,钾和基本的无机矿物营养。功效特点:一是造肥效率高,平衡营养,稳定提高肥料利用率及土壤肥力,持效期可达4个月以上。二是优化土壤生态结构,治理板结、污染、酸化和盐渍化土壤效果显著。三是对形成生物防治根结线虫和土传病害机制,防死棵、抗重茬作用突出。四是自动调节作物生长、促生根、壮苗、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HYT-B是从生物水解海洋生物物头胸部甲壳,经过发酵液的后期溶解处理。功效特点:富含19种L-氨基酸、矿物质和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可直接为微生物和植物生长提供营养。具有防治根结线虫及土传病害的辅助作用。可快速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叶片光合作用和作物抗病、抗逆能力;壮苗、健株、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HYT-C富含高纯度、高含量甲壳素与甲壳素酶诱导活性物。功效特点:为HYT-A土壤微生物菌本身及农作物提供营养;可激活、诱导植物和微生物生物大量生成生物酶,有机酸、生物碱等抗病因子,防治根结线虫和土传病害;同时,既能快速促进有益菌巨量扩繁,又能刺激作物生长。
麦饭石粉:麦饭石研磨,细度300-400目;
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粉碎50-100目,用75%乙醇,提取两次,料液比1:10-12,温度:40-50,真空浓缩干燥;
青蒿提取物:在料液比为1:20g/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5h的工艺条件条件下,提取液石油醚,回流提取,真空浓缩干燥,粒度60-80目;
艾叶提取物:艾叶干燥,粉碎,水提,料液比1:12,提取三次,温度60,每次2h,合并滤液,干燥;
板蓝根提取物:板蓝根粉碎60-80目,75%乙醇,料液比1:8,提取温度50-60,提取两次,干燥;
百部提取物:百部粉碎60-80目,30%正己烷,料液比1:15-20,蒸发回流提取,收集上层油状物,干燥;
仙鹤草提取物:仙鹤草粉碎50-100目,用60%乙醇,提取两次,料液比1:10-12,温度:40-50,真空浓缩干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措施,大幅度降低葡萄褐斑病发病率,效果良好,提高了葡萄的产量和质量。
采用地福来、沃益多和中药微量肥的组合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的生物菌落,有效地降低葡萄褐斑病发病率,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对比例
采用背景技术里面的防治方法。
实施例1
一种葡萄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生态治理
(1)施用地福来果树类用肥,地福来果树类用肥具体使用方法为按照200ml地福来果树类用肥兑水50kg,将地福来果树类用肥混合均匀后喷雾与地表;
(2)施用沃益多,在15升水中加入HYT-A150ml和HYT-B35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80g,再放置1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浇灌根部,整个生育期使用2-4次;
(3)在葡萄开花后一个月的时候施用中药微量肥,中药微量肥,按照重量份计,由麦饭石粉60份,银杏叶提取物5份,青蒿提取物7份,艾叶提取物6份,金银花提取物2份,板蓝根提取物6份,百部提取物3份,仙鹤草提取物4份组成;中药微量肥的使用方法:每亩20g,加水50kg叶面喷洒;
二、农业防治:
(1)在葡萄生长期间,要注意果园排水,及时打顶、剪副梢,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果园湿度;
(2)在葡萄开花后一个月施用EM有机肥料60kg,
EM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1)按清水100毫升和蜜糖或红糖20-40克、含酒精30%~35%的烧酒100毫升和EM原液50毫升、高活性干酵母3-5g,黑曲霉菌粉1-2g的配方,配制成备用液;
(2)将人、畜粪便风干至含水量为30%~40%;
(3)取稻草、玉米秆和青草等,切成长1~5厘米的碎料,加少量米糠拌和均匀,作堆肥时的膨松物;
(4)将膨松物、麦饭石粉与粪便按重量10:5:100混合搅拌均匀,并在水泥地上铺成长6米、宽1~5米、厚20~30厘米的肥堆;
(5)在肥堆上薄薄地撒上一层米糠或麦麸,然后再洒上备用液,每1000千克肥料洒1000~1500毫升;
(6)按同样的方法,在上面再铺第二层,每一堆肥料铺3-5层,上面盖好塑料薄膜发酵,当肥料堆内温度升到45℃~50℃时翻动一次,翻动3~4次才能完成,即得EM有机肥;
三、生物控制:
(1)在葡萄园内间作套种除虫菊或菽麻等非寄主植物,阻断病菌传播;
四、生物防治:
(1)发病前0.3%多抗霉素水剂300倍液喷雾施用;
五、物理防治:
(1)秋后彻底清除果园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或消灭越冬病源;
六、化学防治:
(1)发病初期喷洒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雾施用,10天1次,连喷3次。
采用本发明的防治方法,有效地防治了葡萄褐斑病的发病和蔓延,相对于对比例,葡萄产量提高了23%,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每亩地使用地福来果树类用肥300ml,
每亩地沃益多的使用量为HYT-A 200ml、HYT-B 300ml和HYT-C 100g,每亩EM有机肥70kg。
采用本发明的防治方法,有效地防治了葡萄褐斑病的发病和蔓延,相对于对比例,葡萄产量提高了26%,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每亩地使用地福来果树类用肥400ml,
每亩地沃益多的使用量为HYT-A 180ml、HYT-B 250ml和HYT-C 120g,每亩EM有机肥80kg。
采用本发明的防治方法,有效地防治了葡萄褐斑病的发病和蔓延,相对于对比例,葡萄产量提高了24%,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中药微量肥,按照重量份计,由麦饭石粉70份,银杏叶提取物3份,青蒿提取物8份,艾叶提取物5份,金银花提取物3份,板蓝根提取物5份,百部提取物2份,仙鹤草提取物4.5份组成;中药微量肥的使用方法:每亩23g,加水50kg叶面喷洒;
采用本发明的防治方法,有效地防治了葡萄褐斑病的发病和蔓延,相对于对比例,葡萄产量提高了23%,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实施例5
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中药微量肥,按照重量份计,由麦饭石粉80份,银杏叶提取物4份,青蒿提取物6份,艾叶提取物5.5份,金银花提取物2.5份,板蓝根提取物4份,百部提取物2.5份,仙鹤草提取物5份组成;中药微量肥的使用方法:每亩25g,加水50kg叶面喷洒;
采用本发明的防治方法,有效地防治了葡萄褐斑病的发病和蔓延,相对于对比例,葡萄产量提高了23%,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葡萄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生态治理:
(1)施用地福来果树类用肥,每亩使用量为200-400毫升;
(2)施用沃益多,每亩的使用量为HYT-A 200-250ml、HYT-B 250-350ml和HYT-C100-120g,整个生育期使用2-4次;
(3)在葡萄成熟前两个月的时候施用中药微量肥,每亩使用量为20-25g;
二、农业防治:
(1)在葡萄生长期间,要注意果园排水,及时打顶、剪副梢,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果园湿度;
(2)在葡萄开花后一个月施用EM有机肥60-80kg;
三、生物控制:
(1)在葡萄园内间作套种除虫菊或菽麻等非寄主植物,阻断病菌传播;
四、生物防治:
(1)发病前0.3%多抗霉素水剂300倍液喷雾施用;
五、物理防治:
(1)秋后彻底清除果园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或消灭越冬病源;
六、化学防治:
(1)发病初期喷洒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雾施用,10天1次,连喷3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葡萄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福来果树类用肥具体使用方法为按照200-400ml地福来果树类用肥兑水50kg,将地福来果树类用肥兑水混合均匀后喷雾与地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葡萄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沃益多的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升水中加入HYT-A150-200ml和HYT-B250-35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80-120g,再放置1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浇灌根部。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葡萄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沃益多的具体使用方法为:在15升水中加入HYT-A 150ml和HYT-B 300ml并搅拌均匀,常温下放置2天,加入HYT-C 100g,再放置1天,加水至250公斤,搅拌均匀后浇灌根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葡萄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微量肥,按照重量份计,由麦饭石粉60-80份,银杏叶提取物3-5份,青蒿提取物6-8份,艾叶提取物5-6份,金银花提取物2-3份,板蓝根提取物4-6份,百部提取物2-3份,仙鹤草提取物4-5份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葡萄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微量肥的使用方法:每亩20-25g,加水50kg叶面喷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葡萄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M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1)按清水100毫升和蜜糖或红糖20-40克、含酒精30%~35%的烧酒100毫升和EM原液50毫升、高活性干酵母3-5g,黑曲霉菌粉1-2g的配方,配制成备用液;
(2)将人、畜粪便风干至含水量为30%~40%;
(3)取稻草、玉米秆和青草等,切成长1~5厘米的碎料,加少量米糠拌和均匀,作堆肥时的膨松物;
(4)将膨松物、麦饭石粉与粪便按重量10:5:100混合搅拌均匀,并在水泥地上铺成长6米、宽1~5米、厚20~30厘米的肥堆;
(5)在肥堆上薄薄地撒上一层米糠或麦麸,然后再洒上备用液,每1000千克肥料洒1000~1500毫升;
(6)按同样的方法,在上面再铺第二层,每一堆肥料铺3-5层,上面盖好塑料薄膜发酵,当肥料堆内温度升到45℃~50℃时翻动一次,翻动3~4次才能完成,即得EM有机肥。
CN201510373862.3A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葡萄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Pending CN1049962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3862.3A CN104996222A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葡萄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3862.3A CN104996222A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葡萄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6222A true CN104996222A (zh) 2015-10-28

Family

ID=54369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73862.3A Pending CN104996222A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葡萄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9622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3825A (zh) * 2016-07-27 2016-10-12 普定县顺和水果苗木种植有限公司 一种紫王葡萄的种植技术
CN106258715A (zh) * 2016-07-27 2017-01-04 普定县顺和水果苗木种植有限公司 一种蓝莓葡萄的种植技术
CN106416840A (zh) * 2016-09-27 2017-02-22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猕猴桃褐斑病综合防治方法
CN109937770A (zh) * 2019-04-25 2019-06-28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葡萄霜霉病防控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3825A (zh) * 2016-07-27 2016-10-12 普定县顺和水果苗木种植有限公司 一种紫王葡萄的种植技术
CN106258715A (zh) * 2016-07-27 2017-01-04 普定县顺和水果苗木种植有限公司 一种蓝莓葡萄的种植技术
CN106416840A (zh) * 2016-09-27 2017-02-22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猕猴桃褐斑病综合防治方法
CN109937770A (zh) * 2019-04-25 2019-06-28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葡萄霜霉病防控方法
CN109937770B (zh) * 2019-04-25 2021-01-08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葡萄霜霉病防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7411B (zh) 可代替化肥农药使用的复合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4060A (zh) 一种营养丰富的水蜜桃种植方法
CN107628886A (zh) 一种黄桃专用微平衡生态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0036A (zh) 一种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CN105010011A (zh) 一种三七白粉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4996222A (zh) 一种葡萄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5145195A (zh) 一种番茄青枯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5123420A (zh) 一种葡萄十星叶甲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4996228A (zh) 一种番茄斜纹夜蛾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10100519A (zh) 一种改善土壤性质、提高辣椒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的施肥方法
CN105009870A (zh) 一种三七根腐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6278571A (zh) 一种油茶扦插苗移栽育苗基质
CN104996231A (zh) 一种番茄绵腐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4996264A (zh) 一种葡萄白粉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5123348A (zh) 一种三七蛞蝓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5010038A (zh) 一种番茄立枯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5010007A (zh) 一种三七叶腐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4996223A (zh) 一种葡萄白腐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5145196A (zh) 一种番茄溃疡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6069349A (zh) 一种油茶扦插苗移栽育苗轻基质
CN105010009A (zh) 一种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CN104996219A (zh) 一种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方法
CN105009887A (zh) 一种番茄煤污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5010012A (zh) 一种葡萄斑衣蜡蝉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5027897A (zh) 一种三七立枯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650000, Yunnan City, Kunming province Panlong District Beijing road and Baiyun Road intersection southwest corner, heart View Holiday building 21, 2112 layers

Applicant after: Yunnan Tian Qi Hong Tillag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650000, Yunnan City, Kunming province Panlong District Beijing road and Baiyun Road intersection southwest corner, heart View Holiday building 21, 2112 layers

Applicant before: YUNNAN TIANZH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