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4225B - 一种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和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和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4225B
CN104994225B CN201510304980.9A CN201510304980A CN104994225B CN 104994225 B CN104994225 B CN 104994225B CN 201510304980 A CN201510304980 A CN 201510304980A CN 104994225 B CN104994225 B CN 1049942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rt message
instruction
transmission
user
s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049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94225A (zh
Inventor
陈启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049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942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94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4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94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42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和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其中,上述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短信息发送指令;检测所述短信息发送指令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若检测到所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则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若检测到所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不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则:输出用于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授权控件;若从所述授权控件接收到不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则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防止后台病毒软件恶意群发短信息,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和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和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智能设备也不断增多。
目前,使用搭载Android系统的智能设备的用户越来越多,由于Android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此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开发应用程序(即Application,简称app)并放到网络中,这样不法分子就有机可乘制作一个带病毒的app获取个人隐私及群发信息等,例如,某大学学生就因为无聊运用过带病毒的能够群发短信息的app,收到该app群发的短信的用户点击短信内的信息链接也会被感染并群发短信息,就这样短时间大面积感染此病毒。
目前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能够防止后台病毒软件恶意群发短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和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用于防止后台病毒软件恶意群发短信息,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短信息发送指令;
检测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
若检测到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则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
若检测到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不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则:
输出用于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授权控件;
若从上述授权控件接收到不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则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短信息发送指令;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
输出单元,用于当上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不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时,输出用于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授权控件;
发送控制单元,用于当检测到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时,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当从上述授权控件接收到不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时,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中在接收到短信息发送指令时,通过检测该短信息发送指令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来确定是否输出用于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授权控件,由于后台病毒软件群发短信息的过程都是自发的,并非用户主动触发,因此,通过本发明方案,当后台病毒软件群发短信息时输出授权控件,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从而能够防止后台病毒软件恶意群发短信息,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另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短信息发送指令;检测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若检测到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则允许上述短信息的发送;若检测到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不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则:输出用于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授权控件;若从上述授权控件接收到不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则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包括:
101、接收短信息发送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控制终端上短信息的发送。传统的短信息发送方法都是接收到短信息发送指令后直接发送相应的短信息,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短信息在发送之前需要通过上述短信息发送控制管理装置进行处理,当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接收到短信息发送指令时,执行步骤102。
102、检测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短信息发送的触发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用户主动触发,即由用户主动编辑短信息并触发短信息的发送;另一种是由第三方应用程序触发短信息的方式,这种方式发送的短信息大多数情况下用户是不知情的,而后台病毒软件群发短信息也是采用这种方式。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接收到短信息发送指令时,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检测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若检测到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不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则执行步骤103,若检测到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则执行步骤105。
103、输出用于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授权控件;
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输出用于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授权控件,以便用户通过该授权控件获知当前有短信息待发送,并从该授权控件中选择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的发送。
104、若从上述授权控件接收到不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则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
当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从上述授权控件接收到不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时,表明用户对本次短信息的发送不予授权,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进一步,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还可以输出本次短信息发送失败的指示信息。
105、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
当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检测到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时,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即,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发送相应的短信息,或者调用终端的短信息发送模块发送相应的短信息)。
可选的,在步骤103之后,若从上述授权控件接收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则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允许本次短信息发送,或者,若从上述授权控件接收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则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也可以先验证上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是否是由授权用户输入,在验证出上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是由授权用户输入时,才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若上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并非由授权用户输入,则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具体地,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可以采用人脸识别或指纹识别或者其它方式验证上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是否是由授权用户输入,此处不作限定。
下面以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采用人脸识别方式验证上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是否是由授权用户输入进一步说明。在步骤103之后,若从上述授权控件接收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时,启动摄像头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若人脸识别出的头像与预设的一头像匹配,则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若人脸识别出的头像与预设的头像均不匹配,则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具体地,上述通过摄像头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的过程可以参照已有技术实现,此次不再赘述。
下面以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采用指纹识别方式验证上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是否是由授权用户输入进一步说明。在步骤103之后,若从上述授权控件接收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时,触发对指纹的采集和识别;若识别出采集的指纹与预设的一指纹匹配,则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若识别出采集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均不匹配,或者在预设时长内未采集到指纹,则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具体地,上述对指纹的采集和识别的过程可以参照已有技术实现,此次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集成在终端中,上述终端具体可以为手机或其它能够支持短信息发送功能的终端,此处不作限定。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中在接收到短信息发送指令时,通过检测该短信息发送指令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来确定是否输出用于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授权控件,由于后台病毒软件群发短信息的过程都是自发的,并非用户主动触发,因此,通过本发明方案,当后台病毒软件群发短信息时输出授权控件,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从而能够防止后台病毒软件恶意群发短信息,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下面以另一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进行描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加入对触发短信息发送的应用程序的图标检测机制,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包括:
201、接收短信息发送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控制终端上短信息的发送。传统的短信息发送方法都是接收到短信息发送指令后直接发送相应的短信息,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短信息在发送之前需要通过上述短信息发送控制管理装置进行处理,当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接收到短信息发送指令时,执行步骤202。
202、检测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短信息发送的触发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用户主动触发,即由用户主动编辑短信息并触发短信息的发送;另一种是由第三方应用程序触发短信息的方式,这种方式发送的短信息大多数情况下用户是不知情的,而后台病毒软件群发短信息也是采用这种方式。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接收到短信息发送指令时,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检测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若检测到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不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则执行步骤203,若检测到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则执行步骤207。
203、检测终端的主界面是否存在与触发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标;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步骤202检测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不是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而是第三方应用程序发送的指令时,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检测终端(即集成该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的终端)的主界面是否存在与触发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标,若该终端的主界面存在与触发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标,则执行步骤204,若该终端的主界面不存在与触发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标,则执行步骤206。
204、输出用于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授权控件;
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输出用于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授权控件,以便用户通过该授权控件获知当前有短信息待发送,并从该授权控件中选择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的发送。
205、若从上述授权控件接收到不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则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
当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从上述授权控件接收到不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时,表明用户对本次短信息的发送不予授权,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进一步,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还可以输出本次短信息发送失败的指示信息。
206、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
若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检测出该终端的主界面不存在与触发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标,则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进一步,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强制卸载上述触发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的应用程序。
207、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
当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检测到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时,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即,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根据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发送相应的短信息,或者调用终端的短信息发送模块发送相应的短信息)。
可选的,在步骤204之后,若从上述授权控件接收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则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允许本次短信息发送,或者,若从上述授权控件接收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则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也可以先验证上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是否是由授权用户输入,在验证出上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是由授权用户输入时,才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若上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并非由授权用户输入,则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具体地,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可以采用人脸识别或指纹识别或者其它方式验证上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是否是由授权用户输入,此处不作限定。
下面以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采用人脸识别方式验证上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是否是由授权用户输入进一步说明。在步骤103之后,若从上述授权控件接收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时,启动摄像头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若人脸识别出的头像与预设的一头像匹配,则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若人脸识别出的头像与预设的头像均不匹配,则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具体地,上述通过摄像头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的过程可以参照已有技术实现,此次不再赘述。
下面以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采用指纹识别方式验证上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是否是由授权用户输入进一步说明。在步骤103之后,若从上述授权控件接收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时,触发对指纹的采集和识别;若识别出采集的指纹与预设的一指纹匹配,则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若识别出采集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均不匹配,或者在预设时长内未采集到指纹,则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具体地,上述对指纹的采集和识别的过程可以参照已有技术实现,此次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集成在终端中,上述终端具体可以为手机或其它能够支持短信息发送功能的终端,此处不作限定。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中在接收到短信息发送指令时,通过检测该短信息发送指令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来确定是否输出用于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授权控件,由于后台病毒软件群发短信息的过程都是自发的,并非用户主动触发,因此,通过本发明方案,当后台病毒软件群发短信息时输出授权控件,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从而能够防止后台病毒软件恶意群发短信息,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下面以另一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进行描述,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300包括:
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短信息发送指令;
第一检测单元302,用于检测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
输出单元303,用于当第一检测单元302检测到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不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时,输出用于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授权控件;
发送控制单元304,用于当从上述授权控件接收到不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时,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当第一检测单元302检测到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不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时,检测终端的主界面是否存在与触发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标;发送控制单元304具体用于:当上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终端的主界面不存在与触发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标时,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输出单元303在上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终端的主界面存在与触发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标时触发。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还包括:卸载单元,用于当上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终端的主界面不存在与触发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标时,强制卸载上述触发上述短信息发送指令的应用程序。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还包括:人脸识别单元,用于当从上述授权控件接收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时,启动摄像头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发送控制单元304具体用于:当上述人脸识别单元识别出的头像与预设的一头像匹配时,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当上述人脸识别单元识别出的头像与预设的头像均不匹配时,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还包括: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当从上述授权控件接收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时,触发对指纹的采集和识别;发送控制单元304具体用于:当上述指纹识别单元识别出采集的指纹与预设的一指纹匹配时,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当上述指纹识别单元识别出采集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均不匹配,或者上述指纹识别单元在预设时长内未采集到指纹时,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集成在终端中,上述终端具体可以为手机或其它能够支持短信息发送功能的终端,此处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可以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提及的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技术方案,其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中在接收到短信息发送指令时,通过检测该短信息发送指令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来确定是否输出用于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授权控件,由于后台病毒软件群发短信息的过程都是自发的,并非用户主动触发,因此,通过本发明方案,当后台病毒软件群发短信息时输出授权控件,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从而能够防止后台病毒软件恶意群发短信息,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和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防止后台病毒软件恶意群发短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短信息发送指令;
检测所述短信息发送指令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
若检测到所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则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
若检测到所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不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则:
检测终端的主界面是否存在与触发所述短信息发送指令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标;
若所述终端的主界面不存在与触发所述短信息发送指令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标,则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并且强制卸载所述触发所述短信息发送指令的应用程序;
若所述终端的主界面存在与触发所述短信息发送指令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标,输出用于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授权控件;
若从所述授权控件接收到不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则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用于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授权控件,之后包括:
若从所述授权控件接收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则:
启动摄像头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
若人脸识别出的头像与预设的一头像匹配,则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
若人脸识别出的头像与预设的头像均不匹配,则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用于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授权控件,之后包括:
若从所述授权控件接收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则:
触发对指纹的采集和识别;
若识别出采集的指纹与预设的一指纹匹配,则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
若识别出采集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均不匹配,或者在预设时长内未采集到指纹,则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
4.一种防止后台病毒软件恶意群发短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短信息发送指令;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短信息发送指令是否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不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时,检测终端的主界面是否存在与触发所述短信息发送指令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标;
输出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不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时,输出用于提醒用户是否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授权控件;
所述输出单元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终端的主界面存在与触发所述短信息发送指令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标时触发;
发送控制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短信息发送指令为用户主动触发的指令时,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当从所述授权控件接收到不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时,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
所述发送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终端的主界面不存在与触发所述短信息发送指令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标时,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
卸载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终端的主界面不存在与触发所述短信息发送指令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标时,强制卸载所述触发所述短信息发送指令的应用程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还包括:
人脸识别单元,用于当从所述授权控件接收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时,启动摄像头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
所述发送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人脸识别单元识别出的头像与预设的一头像匹配时,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当所述人脸识别单元识别出的头像与预设的头像均不匹配时,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还包括:
指纹识别单元,用于当从所述授权控件接收到授权本次短信息发送的指令时,触发对指纹的采集和识别;
所述发送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识别出采集的指纹与预设的一指纹匹配时,允许本次短信息的发送;当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识别出采集的指纹与预设的指纹均不匹配,或者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在预设时长内未采集到指纹时,拒绝本次短信息发送。
CN201510304980.9A 2015-06-04 2015-06-04 一种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和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 Active CN1049942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04980.9A CN104994225B (zh) 2015-06-04 2015-06-04 一种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和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04980.9A CN104994225B (zh) 2015-06-04 2015-06-04 一种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和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4225A CN104994225A (zh) 2015-10-21
CN104994225B true CN104994225B (zh) 2017-11-03

Family

ID=54305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04980.9A Active CN104994225B (zh) 2015-06-04 2015-06-04 一种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和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942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1281A (zh) * 2016-08-11 2017-01-1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7809515B (zh) * 2017-11-23 2021-12-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9887A (zh) * 2009-11-12 2010-04-28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通信事件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096278A (zh) * 2013-01-25 2013-05-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短信发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639749A (zh) * 2015-02-04 2015-05-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短信发送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31544A2 (en) * 2003-09-26 2005-04-07 Disney Enterprises, Inc. Cell phone parental contro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9887A (zh) * 2009-11-12 2010-04-28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通信事件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096278A (zh) * 2013-01-25 2013-05-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短信发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639749A (zh) * 2015-02-04 2015-05-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短信发送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4225A (zh)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68611B (zh) 基于双系统切换的数据安全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929400B (zh) 二维码获取方法、生成方法、验证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537746A (zh) 智能电子门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455349B (zh) 应用程序访问智能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16761B (zh) 一种在能够运行两种操作系统的装置中使用共享设备的方法
CN105701423B (zh) 应用于云端支付业务的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0414258A (zh) 文件处理方法和系统、数据处理方法
CN101593252B (zh) 一种计算机对usb设备进行访问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5205374A (zh) 一种应用程序加密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4751105A (zh) 一种指纹数据验证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07770125A (zh) 一种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方法及应急响应平台
CN105262823A (zh) 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809046B (zh) 一种应用程序联网控制方法和应用程序联网控制装置
CN109729000B (zh) 一种即时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4702760A (zh) 通讯号码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4994225B (zh) 一种短信息发送控制方法和短信息发送控制装置
CN104980420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WO2015188718A1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支付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056014A (zh) 身份证读卡方法、系统和读卡器
CN108174372A (zh)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84608A (zh) 勒索软件的识别方法、装置和设备、安全处理方法
CN104021351B (zh) 一种数据资源的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11046314A (zh) 一种报表查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902476A (zh) 一种蓝牙安全管理的控制方法
CN111131316B (zh) 用于通信的方法、装置、家电设备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41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