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15A - 通过测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的响应来分析核储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过测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的响应来分析核储层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15A
CN1049915A CN90104492A CN90104492A CN1049915A CN 1049915 A CN1049915 A CN 1049915A CN 90104492 A CN90104492 A CN 90104492A CN 90104492 A CN90104492 A CN 90104492A CN 1049915 A CN1049915 A CN 1049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rvoir
tidal force
cycle
composition
measuring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0104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皮特·格拉布内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vron USA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evro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vro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Co filed Critical Chevro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Co
Publication of CN1049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7/00Measuring gravitational fields or waves; Gravimetr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Measurement Of Velocity Or Position Using Acoustic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碳氢化合物储层中确定响应潮汐力 的一种成分(如变化的幅度或延迟时间)的方法。包 括:在一个测量时间周期内,测量储层内响应潮汐力 的一个变量;在该测量时间周期内确定储层理论上的 地球潮汐;通过比较该变量的测量结果和理论上的地 球潮汐的确定值,确定该响应潮汐力的成分。响应潮 汐力的变量有:钻孔中的流体水平面、压强及钻孔应 力。上述测量时间周期应足够长(例如14或24小 时),以便能获得一最大和最小变量测量结果。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至少一个成分的方法。采用本发明,人们能够决定钻孔中或整个储层中生产作业的可能性,或比较同一储层中多个钻孔中的储层响应。
本发明采用一种石油地质学家先前未用过的变量-储层对潮汐力的响应。“潮汐”这个词通常会使人产生海岸线上水平面的变化这样一个印象,但月亮和太阳会引起大气层中的潮汐,引起实心地球中的潮汐,和引起实心地球内部的储层的变化。“地球潮汐”与地壳的周期性膨胀和收缩相关,该膨胀和收缩是由于地球对月亮和太阳的引力吸引(其它天体太远了,以致不会对地球产生可观的影响)以及由于水潮汐和大气层潮汐所导致的重量负载的变化这两者引起的。本发明部分地基于这样一个事实:碳氢化合物储层对地球的这种周期性变形以及对导致这种周期性变形的各种力有响应。
基本定义
“地球潮汐”:我们是指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吸引作用导致的地壳中的周期性运动,该引力吸引作用对地球的不同部分各不相等。
“储层对潮汐力的响应”:我们是指储层中流体的周期性运动,该周期性运动是由与在那个位置造成地球潮汐同样的力所引起的。这种响应的另一个名字叫“储层潮汐”。
和引力相关的量通常是矢量,因而具有大小和方向。通常假定报导的引力值是上述引力吸引作用的垂直分量,而实际上引力是具有三维分量的。
“引力吸引作用”:我们是指宇宙中的所有物质的相互吸引作用。
“引力”:我们是指地球与某物体之间引力吸引作用的测量值。引力包括其它一些加速度源,这些加速度源不能和引力吸引作用相区分。这些加速度源是:
某种旋转加速度,
假想的科莱奥里加速度,以及
由于地球潮汐效应产生的加速度。
旋转加速度是物体绕地球的转轴旋转产生的该物体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垂直所述转轴指向,而且正的分量向上指向(这样它就和引力吸引作用的方向相反)。
若在一个运动车辆上测量引力,必须考虑假想的科莱奥里加速度。本发明中,这种加速度通常不是一个因素。1835年首先由Gaspard  G.Coriolis说明了这种加速度,通常是在描述测量引力的位置的坐标系本身无加速度的情况下(即,认为测量是在一个惯性系中进行)来考虑这种加速度。已发明了用科奥里加速度来平衡一个运动观察者(在某个测量位置)所实际经受的、但并没有计算在内的加速度,因为,上述观察者认为测量是在一个非加速的惯性系中进行的。
由于地球潮汐效应产生的加速度是地球引力场的周期性随时间变化的部分,这个周期性随时间变化是由于日、月和地球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而产生的。这个加速度是本发明感兴趣的加速度。
“绝对引力”:我们是指某个给定位置的引力的恒定值,其单位是cm/sec2或伽(1伽=1cm/sec2)。某个位置的绝对引力是通过测定引力场随时间变化的部分,并从原始引力测量值中去除该随时间变化的部分来测定的。引力随时间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水及大气层潮汐的改变产生的,而这些潮汐的升、降的是由于地球、月亮及太阳的相对位置的改变而产生的。引力在地球表面的垂直分量值是在978到984伽之间变化的。在任何给定位置,绝对引力是一个恒定值。在测量引力的地点附近,物质分布的人为改变也能引起绝对引力的变化。同样,大变动事件,如地震,也能导致绝对引力的变化。
“引力计”:我们是指一种高灵敏度称重装置,该装置用于通过探测一恒定质量在不同位置的微小重量差别或不同时间在同一位置的微小重量差别,来进行引力的相对测量。
“绝对引力计”是一种测量地球引力场的绝对值的装置。通常,这种装置的基本原理是简单的,如一个落体或一个摆。只有设计极好的装置才能达到十亿分之一数量级的精度。
一种典型的绝对引力计是由James  E.Faller教授设计的。下述参考资料中,说明了这种装置和它的操作,本文将这些参考资料结合进来作为参考。
Faller,J.E.:(1965),引力加速度的绝对测定结果;地球物理研究杂志,70卷,16期,4035至4038页。
Faller,J.E.,R.L.Rinker和M.A.Zumberge:(1979),一种具有109分之几精度的便携式绝对引力计的开发方案;地球构造物理学,52卷,107至116页。
“引力校正范围”:我们是指一系列互相之间引力有变化的标记位置,在每个位置处都用绝对引力计测量绝对引力。这个范围可被看作是一个测量标准。可用引力计来完成上述引力范围的各个位置上的测量,而且,还能将利用相对引力计所观测到的相对变化,与利用上述绝对引力计所测定的绝对变化相比较。这种比较使得能进行一些适当校正的计算,当应用这些校正时,就将所述的相对变化,变换成与引力校正范围提供的测量标准相一致的变化。
“校正过的绝对引力”:我们是指被一种绝对标准校验过的绝对引力测量。要校正一个绝对引力计而不借助于另一个绝对引力计是困难的。
“校正过的相对引力”:我们是指引力测量差,该测量差是由已用引力校正范围校正过的引力计测出的,这个引力校正范围是用一种绝对引力计设定的。一个校正过的相对引力差意味着以伽为合适的测量单位。
“校正过的引力”:我们是指一种引力测量,该测量或者已由一种绝对标准(校正过的绝对引力)校验过,或者已由一种已用引力校正范围校正过的引力计完成,这个引力校正范围是用绝对引力计(被校正的相对引力)来测定的。
一些天文学术语的简明词汇表
近点周期:环绕一个主星物体的卫星,在两次连续近地点行程之间的间隔(也叫作近地点-近地点周期)。
近点月:27天13小时18分钟33.16秒(27.5545505天)。
升交点:卫星越过它的主星赤道北侧时的点。
天球赤道:在赤道系统中,天球(假想的具有无限大半径的球)的主星大圆,该大圆每处与天极成90°,天球赤道也就是赤道的扩展平面与所述天球的相交部分。
协调世界时:代表地球平稳(而且是假想的)旋转的普适时间的一种形式-自从1972年1月1日以来,大多数广播时间机构都以协调世界(UTC)时为准。
离心率:单值地描述一个椭圆轨道的五个元素之一(升交点的黄径的倾角)。
黄道:太阳在各星球之间的表观路线。
历表时间:由动力学定律所定义的、原则上由各行星的轨道运动所确定的时间均匀测度。
二分点:黄道和天体赤道相交的两点之一,当它的倾斜为零度时,该点为太阳所占据。
引力增加因子:一个通常处在1.130到1.240之间的数值,该数值用作为增加地球潮汐计算值量值的乘子。该计算值不考虑地球潮汐而是根据地球是刚体的假设。
不定引力增加因子:作为引力增加因子的一级近似的估算的引力增加因子。
校正过的引力增加因子:一种引力增加因子,该因子通过比较在相同时间周期的测量引力和计算引力来确定,该时间周期长得足以包括地球潮汐产生的引力信号的一个局部最小值和一个局部最大值。用于这种比较的引力计本身必须在一个引力校正范围内校正过,在这个引力校正范围内所作的范围测量由一个绝对引力计来完成。
时角:在天体子午线以西的角距离(或者时圈)。
儒略世纪:历表时间的一种单位,该单位用于联系地球轨道位置和历表时间(36525天)。
交点月:相对月亮的升交点而言,绕地球的平均旋转周期。〔27天5小时5分35.81秒(27.212220天)〕。
近地点:月亮轨道上最接近地球的点。
赤径:沿着天体赤道,从春分点向东直到给定天体的时圈所取的角距离。
恒星的:涉及的是一个量(诸如时间),以表明它是相对于某些星球的位置或表观运动来测量的。
月亮的恒星周期:27天7小时43分11.60秒(27.321662天)。
恒星年:365.2564天。
回归线下的:相对于春分点的旋转周期。
分至月:月亮相对于上述春分点绕地球旋转的平均周期。〔27天7小时43分4.66秒(27.3215817天)。
回归年:在连续春分点之间所测得的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周期。(365天5小时48分46秒)。
为了了解地球潮汐和储层潮汐,我们分开考虑太阳-地球系统和地球-月亮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
参考图1,地心(C)在其绕日轨道上以恒定的线速度运行。这个恒定的线速度精确地等于为维持其轨道所需要的量值。由于离心力和线速度变化两者均正比于地心到旋转中心的距离,故地球上最接近太阳的点(N)比地球中心点具有较小的离心力以及较小的线速度,该点将趋向太阳移动。在地球较远一边的点(F),具有较大的离心力以及较大的线速度,因此将趋于远离太阳移动。
参考图2,地球和月亮绕一个位于地球中的公共轴(A)旋转,地球上最靠近月亮那一侧的点(N′)比公共轴上的点经受更大的引力吸引作用。点N′也由于它绕公共轴旋转经受了一个向外的法线加速度,而且,这个加速度具有一个指向月亮的正分量。在地球上最远离月亮的那一侧的点(F′),对月亮具有较小的引力吸引作用,并具有一个正的、背离月亮指向的离心加速度。
这样,地球绕太阳的轨道运动和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具有相似的结论,但出自不同的原因。每种现象都对地球相对两侧的对称凸起有贡献。所观察到的地球潮汐形变就是这两对凸起的复杂叠加。
地球潮汐能被用于碳氢化合物和矿藏勘探那种类型的标准引力计观察到。这样一种引力计能确定地球潮汐平稳的规则性。地球潮汐的主周期近似为12小时。
表A列出了一些已知的主要成分,这些成分结合起来形成了可观察的地球潮汐。注意,月亮的影响约为太阳影响的两倍。
表A
公共符号  成分名称  周期  相对幅度
M2主月的 12·42小时 0·454
S2主日的 12·00小时 0·212
N2较大月椭圆的 12·66小时 0·088
K2由于月日引力的 11·97小时 0·058
K1由于月日引力的 23·93小时 0·266
O1较大月的 25·82小时 0·189
P1较大太阳的 24·07小时 0·088
Mf隔周月的 13.66天 0·078
Ssa太阳半周年 二分之一年 0·037
每19年的  19年  0.033
引力变化以伽(1伽=1cm/sec2)为单位测量。通常用于潮汐引力测量的单位是微伽,一微伽等于百万分之一伽。一微伽约为地球引力场垂直分量的十亿分之一。地球潮汐诱发的整个引力范围在+300微伽到-300微伽限度内。
在空心(地下水)含水层中,地球潮汐本身表现为井中水位周期性小涨落。水位变化和月亮位置变化之间的关系,早在公元一世界就被前辈Pling所认识。与地壳的微小(103分之几)膨胀或收缩相比,上述水位周期性涨落的幅度一般至少有几厘米。在碳氢化合物储层中也出现同样的效应。
如果地球是一个刚体,则能以优于一微伽的精度预测地球潮汐。而实际的情况涉及的是我们这个有真正弹性的地球,但并不严格。对于我们现在预测地球潮汐的能力,有两种限制。它们是:
1.还未精确了解深度对地球膨胀、收缩的变化性质的效应。
2.刚性地球所产生的理论上的地球潮汐,仅是地球潮汐观察值的一级近似。观察值的大小比预言的刚性地球理论值大20%。对地球上一给定位置,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增加呈现为一个恒量,该恒量叫“引力增加因子”(如上定义)。这个引力增加因子,对于地球表面上的所有位置,在1.13到1.24间变化。
这两种限制并不严重。深度对地球潮汐所诱发的膨胀和收缩的作用,显然是很小的,引起的变化小于几微伽。很容易测定任何位置的引力增加因子,只要利用一个适当校正过的引力计在该位置进行测量,并将地球潮汐的计算值和测量值进行比较,就可以揭示那个区域的合适的引力增加因子。
地球潮汐的变化,如在海洋上或其它很多水的实体上所观察到的变化,也对碳氢化合物储层有影响。这是因为在满潮时,储层上面有更大量的水,而在落潮时,在该储层上面有较少量的水。这种质量变化相当于储层上面的地球载重的变化。这种载重变化的结果是:储层在垂直方向上发生收缩和膨胀,这种效应就象地球潮汐的效应一样,表现为钻孔中液面的变化。
大气层潮汐的变化是难以测量的,因为它们在数量级上比地球潮汐或水潮汐小得多,但它们也对碳氢化合储层有影响。大气层是整个地球表面上的一个负载,这如同海洋是海底的负载一样。
大气层在地球上的负载随时间变化,这是由于一些非大气层潮的原因。一个成因就是天气型式的变化。这些与天气有关的效应能比大气层潮汐的效应大得多。地球表面某些点处的更厚或更密的空气质量会导致较高的压强。而薄些或稀疏些的空气质量将导致较低的压强。
先前的一种勘探可能会有碳氢化合物的地下构造的方法,已由下述两专利公开,Allen  R.Geiger,美国专利4,244,223,(1981年1月13日公开),以及美国专利4,121,464,(1978年10月24日公开),这两篇专利的题目均为“通过测量地球潮汐进行地球物理勘探的系统和方法”。本文将这两篇专利结合进来作为参考。
这些专利公开,利用某些倾斜仪去测量由于地球潮汐所产生的地球表面的升降,以便在每个倾斜仪中,测到大地水准面潮汐波的到达时间及表观方向;并将这个时间和方向的测量结合起来,以确立所感兴趣区域中的潮汐的波形。假定上述波形表征了该区域的粘滞度。尽管这些方法试图测量“地球潮汐”,但它们不能测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某个成分。
本发明是一种测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的响应的一个成分的方法。先前,储层对潮汐力的响应,被认为仅仅是测量该储层时的“噪声”,但我们发现,这种“噪声”包含着有关该储层的有价值的信息。
本发明包括:在一个测量时间周期,测量储层对潮汐力的响应变量,在所述测量时间周期内,确定对该储层的理论上的潮汐,并通过将上述变量测量与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确定值进行比较,来确定这些响应潮汐力的成分。
响应潮汐力的变量的例子有:钻孔中的液面、压强及钻孔应力。较好的是在储层的液相内所测得的压强。更好的是压强测量结果的组合,这些测量结果是指在该储层液相内、外测得的结果。
测量时间周期应足够长,以使在该时间周期期间,能获得一个最大和最小的变量测量结果。理想情况是该时间周期至少有14小时长,更理想的情况至少长达24小时。
响应潮汐力的可能成分的例子有:响应变化的幅度、该响应的延迟时间及它们的组合。变化的幅度最好是响应变化的绝对幅度。潮汐力响应的变化幅度及延迟时间,可从变量测量结果中析因,以揭示剩余时间序列。
在确定理论上的地球潮汐时,应使用一个校正过的引力增加因子。这个引力增加因子按下述方式确定:在一个参考时间周期,测量上述储层的校正过的引力;采用一个不定引力增加因子,对所述参考时间周期,确定该储层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一级近似;并通过引力测量结果与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结果的一级近似的比较,来确定储层的校正过的引力增加因子。参考时间周期应足够长,以使在该时间周期中((理想情况是至少14小时长,更理想的情况是至少24小时长),获得一个最大和最小引力测量结果。所述校正过的引力最好是校正过的相对引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储层中给定钻孔中的生产作业的有效性,是通过下述方式确定的:在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内,确定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某一个成分;在该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后,对该储层进行生产作业;在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及上述生产作业开始后,在第二测量时间周期,确定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同一个成分;并比较第一和第二测量时间周期内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该成分。
例如,储层中给定钻孔的生产作业的可行性通过下述方式确定:在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内,测量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某个变量;确定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内变量测量结果的变化幅度;在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后,对该储层进行生产作业;在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及上述生产作业开始后,在第二测量时间周期内;测量储层内对潮汐力响应的同一个变量;在第二测量时间周期内,确定变量测量结果的变化幅度;并比较第一和第二测量时间周期内变量变化的幅度。所述第一和第二时间周期均应足够长,以使在每个时间周期中,能获得一个最大和最小变量测量结果。
在这种实施例的一个例子中,储层中的给定钻孔的注蒸汽,可按以下方式确定:在第一时间周期内,测量井下压力;然后,使该储层进行注蒸汽作业;然后,在第二测量时间周期,测量井下压力;并比较这两个测量时间周期的压强变化的幅度。压强变化的幅度改变会揭示所述注蒸汽的有效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对同一储层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钻孔的储层性质加以比较;先确定每个钻孔中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同一成分;并比较每个钻孔响应的同一个成分。
例如,实施例可包括:在一个测量时间周期内,测量每个钻孔潮汐力响应的同一个变量;对所述测量时间周期,从上述变量测量结果确定每个钻孔变量变化的幅度;并比较每个钻孔的变量变化幅度。为了确定这些变化幅度,测量时间周期必须足够长,以使在该时间周期期间,能获得一个最大和最小变量测量结果。在这个实施例的一个例子中,能同时测量两个钻孔中井下压力。然后,可比较这些钻孔的压力变化幅度,以确定与每个钻孔接触的流体体积差。
或者例如,上述实施例能包括:在一个测量时间周期内,测量每个钻孔潮汐力响应的同一个变量;并确定每个钻孔的所述变量的相对延迟。在这个实施例的一个例子中,可在两个钻孔中同时测量井下压力;然后,确定压力的相对延迟,以确定在每个钻孔周围流体的阻力差。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以如下方式确定储层的生产作业的空间有效性:在第一个测量时间周期内,多个钻孔中,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某个成分;在第一个测量时间周期后,使该储层进行生产作业;在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后,并在生产作业开始后,在第二测量时间周期内,确定这些钻孔中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同一个成分;并在第一和第二测量时间周期内,比较每个钻孔,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成分,以确定该生产作业的空间有效性。所谓“空间有效性”,我们是指在储层内,生产作业的影响的三维性质。
许多生产作业的目的是增加碳氢化合物的产量。生产作业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度量就是:作为该生产作业结果的碳氢化合物的产量增加或保持的程度。有效性的另外一些方面包括:生产作业的空间影响和该影响所要求的时间。例如,某给定的生产作业,如注水,可导致碳氢化合物产量增加,但可判定,若该储层的大部分未受影响,或如果要得到碳氢化合物产量的增加需要一段长的时间,那么,该生产作业是无效的。
在给定的生产作业开始前,“空间有效性”也能在预测意义上使用。“变化的幅度”及“延迟时间”也许是一些重要的变量,这些变量能够用来在生产作业开始前,估算某一个拟议的生产作业的“空间有效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某一个储层中的生产作业的空间有效性以下述方式被确定;在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在该储层中,测量多个钻孔对潮汐力响应的某个变量;确定上述变量在第一测量时间周期的变化幅度;在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后,使该储层进行生产作业;在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后,并在上述生产作业开始后,在第二测量时间周期,测量钻孔对潮汐力响应的同一个变量;对第二测量时间周期,确定变量测量结果的变化幅度;并对上述第一和第二测量时间周期,比较每个钻孔变量变化的幅度,以确定该生产作业的空间有效性。第一和第二测量时间周期均应足够长,以使在每个时间周期,获得一个最大和最小变量测量结果。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现在来参考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那些附图。这些附图仅仅是举例,不应对本发明构成限制。
图1是日-地系统的简图,用来说明太阳引力对地球的影响。
图2是地球-月球系统的简图,用来说明月球引力对地球的影响。
图3是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图,该地球潮汐是从1989年1月10开始,在Evergreen,(科罗拉多),对为期为三天的周期所计算出的。
图4是模拟数据图,显示了某个储层井下压力响应和地球潮汐响应的计算值(理论上的地球潮汐)。
图5是模拟数据图,显示了井下压力响应,该响应象是已作过仪器漂移校正,并象是调整过幅度和延迟时间,以最佳地拟合理论上的地球潮汐响应。
图6是模拟数据图,该数据显示了一剩余时间序列,好象上述变化的幅度及延迟时间是从井下响应中析出因子。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本发明是一种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个成分的方法。它涉及:在一个测量时间周期,测量储层内对潮汐力响应的一个变量;对该测量时间周期,确定储层理论上的地球潮汐;并比较变量的测量结果共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确定值,来确定潮汐力响应的成分。潮汐力的响应能用来直接表征储层的特征,也能从所测信号中析因而出,以展示出对潮汐力不作响应的那一测量部分。有时,如下面另一个替代实施例所述,有可能无需采用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确定值便得到关于储层的粗略信息。
对潮汐力响应的变量
所谓“对潮汐力响应的变量”,我们是指被潮汐力影响的可测变量。有各种这样的变量。例如它们包括,钻孔中的流体水平面、压强及钻孔应力。
流体水平面测量
所谓“流体水平面”,我们是指充满地球中一个钻孔下部的流体其上表面的瞬间高度,表征流体水平面的高度是相对于一个参考高度来测量的。一个公共的参考高度是如美国政府机构所确定的。平均海平面,在钻孔附近地表面上的一点,也适合作参考高度。应该适当考虑参考高度响应潮汐力的微小变化,但在大多数应用中,这些微小变化可被忽略。
可用各种方法测量流体水平面。一种方法就是目视检查。此法适用于流体水平面靠近钻孔顶部时。可将一根量杆固定在钻孔内,流体水平随时间的变化便能直接地指示出来。
另一种通用的测量方法乃是采用卷扬机、电缆及电缆自动计程仪。它可在电缆测井操作期间完成。在这种方法中,在进行测井操作时,一测井探头被悬挂在钻孔内的一根电缆上,所述测井操作包括在钻孔中流体水平面下面安放探头的地方进行测量。当完成上述操作时,用卷扬机将探头拿出地表面。上述电缆自动计程仪,当探头处在钻孔的整个期间,提供了该探头地面下深度的一个连续测量记录。需要自动计程仪的两个读数(深度),方可确定钻孔水平面在地表面下的深度。第一个读数是探头所达到的最深度。第二个读数是电缆上的“流体标记”处在地表面时的探头深度。“流体标记”只是电缆上的一个分界线,在“流体标记”上面的地方是干的,而在该“流体标记记”下面的地方是湿的。钻孔流体水平面在地面下的深度,是第一个读数减去第二个读数所得到的值。
还有其它一些测量钻孔流体水平面的技术。这些技术包括:测量地震波的传播时间,该地震波沿钻孔的空气柱向下传播,经钻孔流体的上表面反射,再沿钻孔的空气柱向上返回到地表面。需要有关空气柱温度及地震波在空气中速率的数据,以估算流体水平面在地表面下的深度。现代流体水平面测量技术的一些例子,由下述一些专利给出。在这里把这些专利包括进来,用于所有场合的参考。
美国专利4,793,178,题目为“用于产生数据和分析数据,以确定井中的流体水平面的方法和装置”。
美国专利4,646,871,题目为“用于声学测井中发声的气枪”。
美国专利4,637,463,题目为“回波测距空气枪”。
美国专利4,625,548,题目为“用于确定流体水平及重量的系统的流体静落差压力传感器。
美国专利4,545,245,题目为“采用声学方法的流体水平面传感器”。
美国专利4,523,465,题目为“用于测井实验的无线摇控液体水平面探测器及指示器。
美国专利4,509,552,题目为“确定井中液体水平面的空气枪”。
除了目视检查方法外,上述那些方法中,没有一个能为确定储层对潮汐力响应提供适当的精度。
压力测量
如上所讨论,流体水平面测量为确定储层对潮汐力的直接响应提供了一种手段。如果压力传感器放在部分地填充钻孔的流体其水平面下的位置,那么,可用压力测量结果来间接地确定流体水平面在该钻孔中的升降。该传感器将被固定在钻孔内侧、最低流体水平面下面的一点,以使在整个测量时间内,该传感器都处于流体水平面下。这样的一些压力测量,提供了一种间接方法,比起某些直接流体水平面测量能获得更高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放在钻孔的底部,并进行连续测量所测井下压力响应是三个单独效应的组合,这些效应互相叠加,形成为上述压力传感器所感知的信号响应。
所测井下压力响应的第一个单独效应是仪器漂移,该漂移常常是信号随时间变化的一个显著部分。假想的压力随时间变化,是仪器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种压力的表观变化与潮汐力毫无关联。
所测井下压力响应的第二个单独效应是由于钻孔中流体载重的变化产生的该传感器上的压力变化,(令人感兴趣的效应)。假定有一个恒定体积的储层流体,该流体水平面在钻孔内上、下移动,以响应该储层垂直方向上的收缩和膨胀。这些收缩和膨胀是在地球的弹性外壳内,对月球及太阳的引力吸引作用随时间变化的反应。当储层在铅直方向收缩时,储层的总体积变小,但储层中流体体积保持不变。储层体积的减少,迫使钻孔中的流体水平面上移。同样,当储层在铅直方向上膨胀时,流体水平面下移且储层体积增加。钻孔中流体水平面的下移乃是由于该储层体积的增加。
上述所测井下压力响应的第三个效应,是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这种变化被仪器漂移信号及储层对那些潮汐力的响应所掩盖。
当压力传感器固定在钻孔中时,它对位于传感器上面的流体载重有直接响应。压力传感器上的流体柱的力,正比于该流体柱(在该传感器上面)的质量及该钻孔所在位置的引力加速度。压力传感器上的流体柱的力的大小的一个等效描述为:该力等于传感器上面的那部分流体柱的重量。这个力的方向铅直向下,而且平行于该储层位置处的铅锤的方向。
下面一些计算例子说明了压力传感器所在位置的压力变化,这些变化是钻孔中流体水平面变化的精确的间接确定。在这些计算中,考虑与部分填充着流体的铅直圆柱状钢套管成一列的钻孔,该流体与储层中的流体直接接触。当钻孔中的流体水平面上升时,在传感器上面额外的流体,可用一个水平流体圆盘来表征。若该钻孔流体是均匀的则传感器上面的额外流体重量,就是该额外流体的体积与流体密度的乘积。
适于这些计算的假定条件及鉴别参数的名称、量钢和符号,列于下面。特定量的量纲在圆括号内标出。
ID=套管壁的内径(长度)
HF=潮汐力引起的流体水平面高度的变化;当流体水平面上升时,HF为正,当流体水平面下降时,HF为负(长度)
R=均匀钻孔流体和均匀气柱(通常为空气)之间的密度差,该均匀气柱从所述流体水平面一直延伸到钻孔顶部(质量/长度3
F=重量变化所造成向下的力,该重量变化是由于上述钻孔流体高度变化造成的(质量)
P=对应于“F”的压强(质量/长度2
计算中所用的一些实际数值在下面以英制及公制单位提供。
ID=7.00英寸=17.78厘米
HF=1.97,3.94及5.90英寸
=5,10及15厘米
R=0.04335磅/立方英寸=1.20克/立方厘米
这些参数间的相互关系为:
F= (πD2×HF×R)/4
P=HF×R
下表指出了一些计算值:
公制单位
流体高度的铅  压力传感器上相应的
直变化,HF  压强变化,P
5.00厘米 6.00克/厘米2
10.00厘米 12.00克/厘米2
15.00厘米 18.00克/厘米2
英制单位
流体高度的铅  压力传感器上相应的压强变
直变化,HF  化,P
1.97英寸  0.0854磅/平方英寸
3.94英寸  0.1708磅/平方英寸
5.90英寸  0.2557磅/平方英寸
上面这些计算值表明了流体水平面变化和压强变化之间的简单的相关性。
按如上方式采用的压力传感器,可放在钻孔中任一固定位置,在整个压力测量期间,该位置一直位于流体水平面之下。
另一种可供替代的压力测量是将压力传感器放在沿套管延伸的钻孔的顶部。在这种情形,钻孔的上部被密封,使得从流体水平面延伸到该密封的上部的小空间不透气。
当流体水平面响应潮汐力而上升时,钻孔上部的汽柱(通常是空气)被压缩。处于汽柱中的压力传感器以压强增加方式,响应这个汽的压缩。同样,当上述流体水平面下降时,该压力传感器的响应则是压强减少。
现代压力测量技术的一些例子,由下述专利给出,这里,将这些专利都包括进来,以用于所有场合参考。
美国专利4,739,653,题目为“压力规”。
美国专利4,646,083,题目为“钻孔测量及遥测技术系统”。
美国专利4,620,189,题目为“深钻孔底部的参数遥测技术”。
美国专利4,562,375,题目为“专用于压力测量的压电传感器”。
美国专利4,212,198,题目为“钻孔压力传感系统”。
美国专利4,159,643,题目为“钻孔底部井压力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美国专利3,810,387,题目为“用于记录地表面环境的装置”。
理想的压力测量方法是测量压力变化,而不是直接测量实际压力。这可用美国专利申请所公开的装置来完成,该美国专利的题目为“用于测量储层压力变化的装置”,该绍利与本申请同时申请,因而,这里将该专利包括进来,用于所有场合的参考。此项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精确测量压力变化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表达待测环境参考压力的参考存贮装置;与所述参考存贮装置联接的压差传感器。这个压差传感器测量上述参考压力和待测环境压力之差。
如那个申请所公开的,该装置最好还包括:
一个与上述参考存贮装置联接的电遥控阀,该电遥控阀可使该参考存贮装置充气达到参考压力,并防止压差传感器过压;
一个与上述阀联接的隔离装置(理想情况是一个隔离真空膜盒),用来保护那些装置,使它们免受所测环境的影响;
一个数据获得及控制系统,该系统与上述压差传感器及上述阀门联接,记录这个压差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并控制上述阀门;
一个和上述数据获得及控制系统联接的气压计;以及
一个与上述数据获得及控制系统联接的温度传感器。
钻孔应力测量
先前讨论的、描述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流体水平面及压力的那些测量结果,与地壳收缩和膨胀的铅直成分极为相关。还存在着地壳收缩和膨胀的水平成分。把有关铅直及水平成分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对于地壳及该壳层中的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的响应,将提供更全面的了解。
要测量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收缩和膨胀的水平成分,一种可能的方法是借助于钻孔中的应力测量。应力测量可在钻孔中进行,该钻孔中已坚实地嵌入了永久性井孔套管(一些固有圆横截面细长钢管,这些钢管端部互相连接,以构成一个沿整个钻孔的钢套)。所述套管的圆横截面(在水平面中),响应那些潮汐力,将周期性地变形成为各种椭圆横截面。这样,套管的某一特定直径(在水平面中),响应那些潮汐力将发生长度变化。此特定直径,将响应储层在平行于该直径的水平方向上的收缩而变短。同样,此特定直径,将响应储层在平行于该直径的水平方向上的膨胀而变长。
因此,上述钻孔套管的某一特定直径长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直接度量。响应的要素包括:该响应的变化幅度及延迟时间。可直接用这些要素表征该储层,或从所测信号中将这些要素析因出来,来显示该响应的剩余时间序列(即对潮汐力没有响应)那部分的测量作间接表征。
现代应力测量技术的一些例子,由下述专利给出,这里把这些专利都包括进来,以用于所有场合参考。
美国专利4,733,567,题目为“用钻孔探头就地测量地应力的方法和装置”。
美国专利4,491,022,题目为“确定岩石物质中现场应力状态的圆锥形岩心取样方法”
时间周期
本发明中采用了两类时间周期。它们是测量时间周期和参考时间周期。时间测量周期是用于测量响应潮汐力变量的时间周期。参考时间周期是用于确定引力增加因子的测量对时间周期。
采用的测量时间周期或参考时间周期,均应足够长,以使在该时间周期期间,获得一个最大和最小变量测量结果。所谓“最大变量测量结果”,我们是指在该时间周期内变量的最高测量值,而在这个测量结果先后,均紧接着较低的测量结果。它大致对应于地球潮汐循环的顶峰。所谓“最小变量测量结果”,我们是指在上述时间周期内变量的最低测量值,而这个测量结果先后,均紧接着较高的测量结果。它大致对应于地球潮汐循环的底部。在一个时间周期内,若最高值或最低值出现在该时间周期的开始或结束,那么,它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最大或最小变量测量结果”。
在某些变量测量中,仪器漂移(即仪器零点读数的逐渐变化)可能会掩盖地球潮汐循环的真正顶峰和底部。在这些情况下,上述时间周期应比为获得一个真正的“最大或最小变量测量结果”所需的最少时间要长些。
由于地球潮汐起主导作用的周期近似为12小时,要获得一个最大和最小变量测量结果,则至少14小时长的时间周期应该是足够的。为得到更好的结果,理想情况是一个时间周期至少24小时。作为一般规律,时间周期越长越好。
理想情况是,响应潮汐力的变量所有测量,是在整个时间周期内连续地进行,但某些变量难以连续地测量。这些变量能周期性地测量,但在测量时间周期内,它们必须多次地测量,以找到精确地反映地球潮汐循环的顶峰和底部的最大或最小变量测量结果,对大多数情况,每15分钟一次取样时间应该是合适的。
若参考时间周期用来确定引力增加因子,则该参考时间周期可在测量时间周期之前、期间、或之后开始。参考时间周期和测量时间周期可重叠、完全分开或者就是同一个时间周期。
理论上的地球潮汐
本发明部分基于:已知或能够确定在测量时间周期内储层的理论上的地球潮汐,以便能够确定对潮汐力响应的成分。所谓“理论上的地球潮汐”,我们是指对于给定的地点和时间间隔由于太阳、月亮或地球上观察位置的相对位布变化而产生的引力场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拟。
理论上的地球潮汐,可从一些采用天文学领域,特别是涉及天体力学部分的高深思想的基本原理计算出。可对地球表面的任何位置、对地球表面上方与典型的飞行高度相一致的那些位置、对地壳内与可钻深度相一致的那些位置进行精确的计算。可对任何特定的时间进行这些计算。
进行所需计算的通用方法,是按照题为“计算月亮和太阳产生的潮汐加速度的公式”这篇科学论文所勾划的步骤进行,作者为I.M.Longman,1959年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杂志,64卷,12期2351至2355页上,这里把该论文包括进来,用于所有场合的参考。
涉及此论题的其它一些科学论文有:
Bartels,J.,(1957),潮汐力;
刊在J.Bartels著(编辑组)的物理学手册,48卷(地球物理学Ⅱ),柏林,Springe出版社,734至774页。
Bartels,J.,(1957),潮汐力;包括在Harrison,J.C.,著的地球潮汐中,(1985);纽约,Van  Nostrand  Reinhold公司,419页的25至93页是由Harrison翻译的Bartels的1957年的(上述)论文的英文节本。
Danby,J.M.A.,(1964),天体力学基础;纽约麦克米兰公司,348页。
Dehlinger,P.,(1978),海洋引力;纽约,Elsevier科学出版公司,322页。
Dwight,H.B.,(1961),积分及其它数学数据表;纽约,麦克米兰公司,336页。
Gognel,J.,(1954),用于月一日引力测量校正(潮夕引力校正)预测的通用表:地球物理勘探,第2卷(增刊),2至31页。
Love,A.E.H.,(1911),地球动力学的一些问题;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
McGraw-Hill,(1987),科技百科全书;纽约,McGraw-Hill图书公司,20卷。
Melchior,P.,(1983),行星地球的潮汐;纽约,Pergamon出版社,641页。
Parker,S.P.(编辑),(1989),McGran-Hill科技术语词典;纽约,McGraw-Hill图书公司,2062065页。
Parker,S.P.(编辑),(1984),McGraw-Hill简明科技百科全书;纽约,McGraw-Hill图书公司,2065页。
Pettit,J.T.,(1954),太阳及月亮的潮汐加速度计算用表;美国地球物理协会学报;35卷,2期,193至201页。
Schureman,P.,(1941),调和分析及潮汐预测手册美国海岸及大地测量专门出版物98(修订版),(1958年校正重印)。
Schureman,P.,(1924),调和分析及潮汐预测手册;美国海岸及大地测量专门出版物98。
Stacy,F.D.,(1977),地球物理学(第二版);纽约,John  Wiley  and  Sons,414页。
Takeuchi,H.,(1950),论具有密度可变和弹性的可压缩地球中的地球潮汐;美国地球物理协会学报,31卷,651页。
上述参考文献这里都包括进来,以用于所有场合参考。
上述计算的框架乃是对地球、月球及太阳作假想的空间排列。这提供了地球、月球及太阳之间关系的一个简化图象,方便于计算而无损精度。地球被认为固定在空间。太阳被看作沿黄道路线(星际之间的太阳表观年度路线)绕地球旋转,该黄道路线在天球(以地球为中心,无限大半径的假想球)上可追迹出来。月亮被认为是在一个平面上绕固定的地球旋转,这个平面倾斜于地球赤道平面。这样,就好象太阳和月亮绕地球中心旋转一样,来计算上述引力吸引作用。
计算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一种方法
下面是一种计算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一种方法。为完成该计算所需的信息概述如下:
计算所需的输入信息
对一个或一组特定位置,对一或一组特定时间来计算地球潮汐。计算所需信息包括位置和时间的说明。这些特定的信息是:
1.位置的纬度。
2.位置的径度。
3.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位置高度。
4.以年、月、日、小时、分、秒表示的、与地球潮汐计算值相关的时间。
5.如果是需要的话,一些非常规的时间调整,如夏令时间。
6.上述引力增加因子。
计算所需的信息(不是输入信息)
一度弧  0.01745329弧度
2π  6.2831853
月球轨道的离心率  0.054900489(McGraw-
Hill)
地球赤道半径 6.378139×106米(Stacy)
地球赤道对黄道的倾角  23.452度
(Lelchior)
月球轨道对黄道的倾角  5.145度(McGraw-
Hill)
太阳质量 1.98876×1033克(Stacy)
地球质量 5.9732×1027
月球质量 7.34693×1025克(Stacy)
地球和太阳中心之间的  149,597,870.7公里(Parker)
平均距离 1.495978707×1013厘米
地球和月球中心之间的 3.84405×1010厘米(Stacy和
平均距离  Danby)
地球的极半径 6.35675×106米(Stacy)
太阳平均移位对月球平均移位的比值  0.074804
一儒略世纪中月球绕地球的圈数  1336.851
普适引力常数 6.6732×10-8cm3gm-1sec-2(Stacy)
计算步骤
下面概述采用各种公式而进行的步骤。
这些步骤是:
1  编制要输入的数据。
2.计算观察点和椭球状地球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
3.计算月球在其轨道上的平均经度(以度为单位),这个月球轨道由参考二分点推算出。
4.计算月球近地点的平均经度。
5.计算太阳的平均经度。
6.计算月球在其轨道上的上升交点的经度,这个月球轨道是由参考二分点推算出的。
7.确定月球轨道对赤道的倾角。
8.确定连接下述交点的球面三角的边,这些交点是月球的升交点和月球轨道与赤道的上升交点(这条边的名称为“α”)。
9.计算月球轨道上,它与天球赤道的上升交点的经度。
10.计算由月球轨道与赤道的上升交点推算出月球轨道上的月球平均经度。
11.计算由月球与赤道的上升交点推算出轨道上的月球经度。
12.计算天球赤道与月球轨道相交的天球赤道上一点的经度。
13.计算由观测位置向西所测的平均太阳时角。
14.计算观测位置的子午线赤经,该观测位置由月球轨道与赤道的上升交点推算出。
15.确定月球的天顶角。
16.计算地球和月球中心之间距离的倒数。
17.计算在观测位置处、单位质量的月球潮汐力的铅直成分(方向是离开地球中心向上)。
18.计算地球轨道的离心率。
19.计算太阳近地点的平均经度。
20.计算由春分点推算出的黄道上的太阳经度。
21.计算观测位置的子午线赤经,此观测位置由春分点推算出。
22.确定太阳的天顶角。
23.计算在观察位置处的、单位质量的太阳潮汐力的铅直成分(方向是地球中心向上)。
24.将上面算出的那些铅直成分(步骤17和23)组合起来,连同增加因子一起,计算在观察位置处,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力吸引作用的铅直成分。
25.采用合适的符号约定,整理步骤24的结果。
下面的例子更详细地说明了这些步骤。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
可供替代的计算方法
要计算在任一时间、地球表面上任一位置处的理论上的地球潮汐可参考下述一些可供替代的方法:
Goguel,J.,(1954),用于月-日引力测量校正(潮汐引力校正)预测的通用表:地球物理勘探,3年,1954年,2卷(增刊),2至31页。
Anoymous,(1988),1989年潮汐引力校正;由泥灰岩水力图服务机构和地球物理总公司制定作为欧洲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的一种出版物,The  Hague,The  Netherlands,出 版标志号ISSNO0257-4284,53页。
Harrison,J.C.,(1971),用于地球潮汐计算的新计算机程序;环境科学研究合作研究所,科罗拉多大学(Boulder),30页。
这里把这些参考文献包括进来,以用于所有场合的参考。
Jean  Goguel先生已发展了一个简单直接了当的方法,来计算与地球潮汐相关的引力响应值。那些计算值的基础是一组表,每年由欧洲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公布一次,适用于适合年份期间的任何时候和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个位置。
Goguel先生(1954)提出了一个地球潮汐校正值C的数学表达式。这个表达式是:
C=P+NCosL(cosL+SinL)+ScosL(cosL-sinL)
当紧挨在地球上、在地球的上方或在地球内部进行的引力测量要求高精度水平时,测得的那些引力值经常因地球潮汐效应而进行校正。相应算出理论上的地球潮汐值,并从引力测量值减去它。这种校正过程(即利用地球潮汐校正值C),从测量值中扣掉了随时间变化的引力,使得它更方便地用于研究那些与时间变化无关的现象。
L是上述地球表面上所述位置的纬度。项P、N及S通过(例如在Anonymous(1988)中可以找到的)表中的表值(表值依赖于时间)来确定。这样,对于已知的时间和纬度,就能得到校正。
J.C.Harrison先生已编制了一种用于计算地球表面上位置的地球潮汐值的方法,该方法类似于上面详细描述过的方法。
利用Goguel(1954)说明的技术,典型的地球潮汐计算值的精度,是10微伽的量级。利用Harrison(1971)的技术,典型的计算值的精度是1微伽的数量级。这两种技术中任一种,均可用来代替前述的、基于郎曼(1959)论文的计算技术。
除了这些计算方法外,还可能开发出直接确定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方法。
响应成分
利用在测量时间周期内变量测量及确定值,人们能确定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至少一个成分。所谓“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成分”,我们是指该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个独立参数。有两种成分是变化的幅度和延迟时间。
变化的幅度
所谓“变化的幅度”,我们是指描述所测变量周期性变化的那些测量值中的变化量。所谓的“变化的绝对幅度”,我们是指利用一个绝对参照量来表示出描述所测变量周期性变化的测量值的幅度。那些描述变化的测量值可以是变量的直接或间接的探测值。
对整个发明都重要的“变化幅度”的一个方面乃是这样的事实:压强、流体水平面或钻孔应力的测量值,都是以基本单位来确定的。压强、流体水平面或钻孔应力的测量值,可根据引力测量以伽为单位来表达。
延迟时间
所谓“延迟时间”,我们是指所测变量的实际变化,和主要由潮汐力引起储层的收缩与膨胀这两者之间的时间延迟。
上述“变化幅度”及“延迟时间”是通过这些值的直接或间接测量的比较同时确定出来的两个不同参数,这些值是对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响应。当进行有关流体水平面变化的测量时,对同一个时间周期内的几个离散时间(例如,每15分钟),相应计算出理论上的地球潮汐。这里假定了增加因子已精确知道,而且在理论上的地球潮汐计算中它已考虑进去了。此外还假定,由于海洋潮汐的加载和卸载,以及大气压力变化产生的次要影响,已被适当地量化,并从数据中扣除。
剩余时间序列
所谓“剩余时间序列”,我们是指理论上的地球潮汐与经过幅度调整及临间位移的观测数据这两者之间的差。图6说明了一剩余时间序列。
所谓“反常储层行为”,我们是指该储层对潮汐力的响应,该响应偏离、超出所期望的模拟理论上的地球潮夕响应的正常变化,需要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剩余时间序列来确定某一剩余时间序列的信息内容(是否)包含了反常储层行为。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通过研究在一个或多个钻孔确定的两个或多个独立测量的剩余时间序列,来得到反常储层行为。
所谓“表观反常储层行为”,我们是指储层对潮汐力的响应,该响应偏离、超出所期望的模拟理论上的地球潮汐响应的正常变化,但在模拟中仅有一个剩余时间序列可利用。
大气及海洋效应的扣除。
所测变量对潮汐力的响应观测值,在确定变化幅度及延迟时间前,应进行大气及海洋效应校正。
预测海洋及大气载重变化对储层收缩和膨胀的影响是很困难的。该预测要求对储层上面、内部及下面的岩石性质有透彻了解。有可能对这些影响作出极精确的校正而无需这种透彻了解。下面说明扣除这些影响的一些方法。
水潮汐对储层收缩及膨胀的影响,类似于地球潮汐的影响,这里不包括两重要例外情况。这两个例外情况是:
1.水潮汐的影响比地球潮汐的影响小。在距岸边数英里以上的陆地区域,水潮汐的影响是可忽略的。
2.水潮汐的影响比地球潮汐的影响滞后。这是因为那些阻碍海洋响应的阻力。该阻力存在于海洋底部,并足以减慢海洋对太阳、月亮及地球上一给定位置的相对位置变化作出响应的运动。
水潮汐和地球潮汐影响这两种特性差别,是扣除地球潮汐影响的方法的基础。这种方法只是对离岸的储层才是必须的,下面列出了这种方法包括的步骤:
1.获取渔民和其他与航海活动有关人员所用的“潮汐表”。从这些表中对适当时间周期及储层位置获取,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水的上表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
2.将水的上表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与从潮汐力响应析因出来的剩余时间序列进行比较。
3.若剩余时间序列有一部分与水的上表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密切相关,则能扣除该水潮汐的影响。若上述剩余时间序列没有哪一部分与水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密切相当,那么,就无需考虑该水潮汐的影响。
4.最后确立的关系是:在剩余时间序列与水高度数据之间相似性要最少。
扣除大气层效应影响的技术要单单得多。在对储层进行测量期间(压强、流体水平面或钻孔应力)连续地监测大气压强。若在相应的时间周期内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大气压强变化,那么,可以忽略大气的影响。若有明显的变化且对剩余时间序列的影响是明显的,那么,就采用与上述水潮汐的技术等同的技术。
参考图4、5及6,这些图显示了用假设数据作模拟的一些资料,这些图意欲说明是如何确定那些(响应)成分的基本思想。这些图仅是举例,而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4:所测井下压力响应
图4中所画的两条轨迹是:
井下压力响应(实线)曲线,和相应于特定储层的地球潮汐响应的计算曲线(虚线)。
图4所示井下压力响应,类似是人们从压力传感器可接收到的输出信号的模拟。图4表明,测量中的仪器漂移由压力随时间的表观减少来表征。
相应于特定储层所算出的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响应(图4和5中的虚线),是上述步骤1到25的结果计算的输出曲线。这些计算所需的输入数据为:储层的纬度、径度及高度,以及相应于该储层位置的引力增加因子。
图5:
图5是由图4中的信息导出,图5表出了在对所测井下压力响应进行三个简单处理步骤后图4中所显示的资材。相应于特定储层计算出来的地球潮汐响应,严格地按图4方式画在图5中。
上述三个处理步骤是:
1.扣除所测井下压力响应中、由于仪器漂移产生的随时间的变化。
2.将所测井下压力响应幅度按单位磅/英寸2进行调整,(这里,仪器漂移所产生的所测井下压力响应的变化已被扣除),以能与算出的地球潮汐响应幅度相匹配,以及
3.向左沿横坐标(以时间为单位的水平轴),移动整个所测井下压力响应曲线。
井下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大小,依赖于特定压力传感器的特性。井下压力响应幅度与算出的地球潮汐响应的关系,依赖于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性质。整个井下压力响应曲线在时间上的移动大小,依赖于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性质。
通过比较图5中左右两边的刻度,便能够确定变化幅度。通过对所测井下压力响应所施加的时间移动的大小,来确定延迟时间。
图6
图6是由图5中的资料导出的。校正过的井下压力响应曲线(这里,仪器漂移已扣除,幅度已作调整,而且,已进行了上述时间移动),与图5中算出的潮汐力响应曲线进行比较。图6示出了这两个作比较的响应曲线间的差,这里,校正过的井下压力响应减去算出的地球潮汐响应。
注意,与图5中的响应曲线相匹配的时间移动,可通过反方向((向图5的右边)的同样大小的时间移动来增大。这种观测时间和上述两响应差之间的原有关系恢复是重要的,因为,当响应出现时,它保留了该响应和时间之间的相应关系。
图6所示响应曲线是剩余时间序列的测定。
本发明的用途
确定这三个参数(变化幅度,延迟时间及剩余时间序列)中任何一个所得知识的应用方法,可被划分成四类。这些类型是:
1.在一单独钻孔中个别确定这些参数。
2.在一单独钻孔中,重复确定这些参数。
3.在“同一储层”(同一储层包括两个或更多的不甚关联的位置)的一组钻孔中的每一个,个别确定这些参数。
4.在同一大致确定储层的一组钻孔的每一个,重复确定这些参数。
类型一
在一单独钻孔中,个别确定这些参数。
一特定钻孔的这些参数,可提供出下列有特征的信息:
变化绝对幅度与储层流体体积相关,该储层流体与在该特定钻孔中的流体接触。
延迟时间与对流体流动的阻力相关,该阻力是该特定钻孔的特性。
剩余时间序列与表观反常储层行为相关,这个表观反常储层行为是这个特定钻孔的特性。
通过比较这些确定值及同一成分的所有其它已知确定值,后者已于过去任何时间,在任何地方测定过,那么,人们能对所述钻孔的价值作一判断。
可用这些确定值来导出有关钻孔条件的信息,在钻井中可基于这样的信息采取措施,改进生产或提高效率。例如:
长的延迟时间,或变化未能显示可观的绝对幅度,则可能表明低产。这种情况下,相应措施可能是放弃这个勘探钻孔,或通过诱导那些岩石碎裂,来激励这些有开采远景的岩石。
另一方面,短的延迟时间和变化呈现出可观的绝对幅度,可足以保证进一步的测试,或与勘探井相关的其它措施,即使地层测试未表明有碳氢化合物。
钻孔的延迟时间,为规划水压破碎工作提供了基础。碳氢化合物储层因潮汐力而正在膨胀时,水压破碎会更有效。地球潮汐的计算值将不足以进行这样的规划,这是因为地球潮汐力和储层流体实际运动之间的延迟的缘故。这个延迟时间,还为规划旨在促进产量的更复注水提供了基础。
若表现反常储层行为由于上述剩余时间序列的某些感兴趣的特征而被观察到,那么,可紧接着在它附近的一些钻孔作测一些测量,以确定这个反常信号的空间分布。
类型二
在单独钻孔,重复确定上述三个参数。
可用本发明来确定,储层中给定钻孔中的生产作业的有效性。这可通过下述步骤来进行:在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内,确定储层对潮汐力的响应成分;在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后,使该储层进行生产作业;在这个生产作业开始后,在第二测量时间周期,确定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同一成分;并比较第一和第二测量时间周期内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成分。
第一测量时间周期结束后,第二测量时间周期方开始,但参考时间周期(如果有的话),可出现在相对于上述第一和第二测量时间周期的任何时间。
可在任何时候开始生产作业,但它必须延续到所述第一测量时间周期之后。所述第二测量时间周期,生产作业开始之后就必须开始,但它可与该生产作业重叠。例如,这个生产作业可出现在使用本方法的整个过程中。
本发明中有用的一些生产作业的例子包括,但并不局限于:注蒸汽钻井(也叫注入蒸汽),注水钻井(注入水),注氮钻井,注二氧化碳钻井(注入二氧化碳),注化学物质钻井(注入化学物质),注碳氢化合物、天然气钻井,水压破碎以及一些气体或流体的循环注入钻井。
这些特定钻孔的参数能提供下述有特征的信息:
上述变化绝对幅度的差别,反映了特定碳氢化合物储层中流体体积的变化,这流体与该特定钻孔中的流体相接触。
延迟时间的差别反映了特定钻孔附近岩石里的流体所受阻力的变化。
剩余时间的差别反映了表观反常储层行为的变化。
通过研究生产作业所造成的参数的差别,人们能对该生产作业的效果作出有价值的判断。
变化的绝对幅度的变动(它标志着,与钻孔接触的储层流体体积的变动),可能是某个生产作业的后果,例如,所产出的流体(带到地表面)和用以替代该产出流体的注入流体体积上的不等。
延迟时间的变化,提示了钻孔环境中的一些问题。绝对延迟时间的增加,意味着有效渗透性已减小。相应的措施包括进行这样一些作业,如清洗钻孔或从钻孔中去除累积的泥沙。
变化的绝对幅度的增加,或绝对延迟时间的减少,可能是反映出一个成功的生产作业,如注水的有效重新调整。
由剩余时间序列的变化推出的反常储层行为的某种新情况的出现,表明了某个生产作业在钻孔中造成的效应,此生产作业是在所述剩余时间序列变化时间周期内开始或经受变更。
类型三
在同一个储层中的一组钻孔的每一个,个别确定这些参数。
本发明能用于比较储层的至少两个钻孔中的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至少一个要素。这按下述步骤来做:确定储层的引力增加因子;确定钻孔中每一个的、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至少一个要素;并对这些钻孔的每一个,比较储层对潮汐力的响应的那些要素。
下述三种情形的一种或多种的探测,能提供有特征的信息:
探测储层某些特殊部分,这些部分,在相应钻孔与一定体积的储层流体接触程度方面是异常的。
探测储层某些特殊部分,这些部分在相应钻孔附近岩石对流体所显示的阻碍程度方面,是异常的。
探测储层某些特殊部分,这些部分,由同一个或类似剩余时间序列表征,这样一来,这些部分就显示了同样或类似的反常储层行为。
通过探测这些情形,人们能对储层作出有价值判断。例如:
单个钻孔接触的流体体积之间的差别,以及对流体阻力之间的差别,能显示出一个,概括大范围储层不均匀性的空间模型。基于这个空间模型,人们可变更新钻孔的间隔,引入激励技术或变更一些注水实际操作。
注入流体的地下输运理想路线,能在碳氢化合物储层内勾划出来人们会试图封闭这些理想流体路线,为了促进储层其它部分的产量。
这些参数间的显著差别,可以显示所述特性是否阻碍流体流动。例如,若上述三个参数能用来确立两组不同的钻孔组,其中一组位于主要断层的一边,而第二组位于另一边,那么,可以推断,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横跨该断层的交通。这等于说,上述断层对流体来说是密封的而不是通道。
对于没有钻孔的某部分储层来说,要预测该储层的物理性质是困难的。问题常常是缺乏足够的资料。一个结论是:两个或更多个储层的特性鉴定都可能是靠得住的。注意到上述三个参数的各种响应,则有可能区别出两个特性鉴定。
当一个新的“失调井”在含油区域钻出时,新钻孔的三个参数,与此新钻孔钻出之前那些钻孔的三个参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能提供出重要信息。若这三个参数显著不同,那么,新钻孔可能位于储层的某一隔开的部分。一个例子就是位于断块中的钻孔,就流体流动来说该断块是与储层的其余部分隔离的。
类型四
在同一储层中一组钻孔的每一个,重复确定上述三个参数。
下面讨论的三种情况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探测(接触的流体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流体流动阻力随时间的变化,及反常行为随时间的变化化),以及这三种情况的空间组合,和储层的某一特殊部分的探测,都可认为能提供有特征的信息,这些情况是:
储层某些特殊部分的探测,这些特殊部分显示了与相应钻孔中的流体相接触的储层流体体积随时间的变化。
储层的某些特殊部分的探测,这些特殊部分显示了流体流动阻力随时间的变化。
储层的某些特殊部分的探测,这些特殊部分显示了,在各确定过程之间剩余时间序列随时间的变化,这样,就展示了反常储层行为的某些变化。
可用这种有特征的信息,来推断某些问题的存在,这些问题对碳氢化合物的生产是不利的。要推断问题的精确性质,还需其它信息。
若在生产作业(如注蒸汽)开始前,就在一组钻井中,对上述三种情况进行测量,那么,该生产作业已开始后的那些测量,可显示作业对整个碳氢化合物储层的空间影响模型。可在这种能改善作业效率信息的基础上,设计出校正工作。例如,这种工作能涉及到注水钻孔的某些新选择。
若对某生产作业实施作一改变,则在一组钻孔中间的上述三种情况的某些变化,能为实施改变的有效性提供一个变量。
若某个区域的产量意外地减少,那么,将这个区域中的三种情况与正常产量区域中的三种情况加以比较,能为减产的原因提供透彻了解。
储层不同流体的可压缩性是变化的。对同一油田或气田中若干钻孔的这三个量进行长期反复的测定,则可显示出与各储层流体混合情况变更相关的那些变化。这样,当气、油、海水及冷凝物的混合情况有变化时,体积可压缩性也会变化,而且,变化的绝对幅度、延迟时间及反常储层行为,也会依次变化。在无其它变化存在条件下,可以确定储层流体在一段时间内的性质。
对于使用储层潮汐的被动观测以更好了解该油田方面,老油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这是因为:存在着若干已下套管的井(一般情况)、存在着过去的生产资料、而且常常缺乏最现代化的无套管的侧井记录。
一种机会是追踪注水前缘及水压破碎。水压破碎的后果是:井中的流体柱较之水压破碎前与更大体积的流体相“连通”,这个井贯穿了受水压破碎影响而浸透了的岩石。扩张灌注(注蒸汽、水、化学物质、或二氧化碳)的后果是:那些提前灌注“之前”已渗透岩石的流体,逐渐与越来越大体积的地下流体相“连通”。与更大体积地下流体相“连通”的作用是:在合适定位的井中,增加了流体柱响应潮汐力作周期性升降的幅度。
对一给定场合,储层潮汐预测和实测信号之间的“延迟”,是对储层中流体响应潮汐力时受到的运动阻力的一个度量。“延迟”是指时间上的,该“延迟”就象通常比较正弦信号那样很容易表示成一个相角,流体水平面升、降幅度的增加,包括了直接与水压破碎结果或灌注前缘的进展相关的信息。在潮汐力响应预测和实测值之间,“延迟”的减少直接与水压破碎或灌注前沿的进展相关的。
除了追踪灌注前缘和水压破碎外,其它一些对开发老油田有帮助助),机会是:
确定储层大范围内的不均匀性。
粗测储层体积(或者,若储层空间范围已知,粗测其孔隙度)。
粗测储层渗透性。
鉴别不正常的井。
探测在储层整个寿命期间,该储层体积(孔隙度)和渗透性的变化。
探测一段时间内储层流体“连通性”的变化,当灌注水没有完全替代所产的油时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新油田为进行储层生产寿命的正确早期追踪提供了机会。储层潮汐响应资料分析会带来帮助的那些方面是:不规则渗透性分布的早期确定,储层中那些与其它部分不“连通”的部分的早期探测。
对碳氢化合物储层中潮汐力响应的成分确定,能为偏离通用习惯作法提供一个机会。在新油田寿命期间,可早期采用这种廉价技术。测量结果导出的信息,可用来编制计划,致力于最佳长期产量的长期碳氢化合物生产。主要优点之一是这样的事实:碳氢化合物储层响应的成分,是现场可测量的。碳氢化合物储层响应的成分,是在下述情况并受这些情况的影响条件下被确定的,所述这些情况是:断层网络、开裂的网络,大的断裂和膨胀、大范围不均匀性及存在应力场。这些特征常常并不对从岩芯、测井及采掘所得到的资料具有显著影响,但它们对碳氢化合物产量有巨大影响。这也意味着,在储层的整个生产寿命要对该储层性能进行长期不断的测试。
不需用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确定值的实施例
在确定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成分时,一般应该使用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那些确定值,有时也可能得到该储层粗略资料而不必用那些理论上的地球潮汐值。
例如,人们能得到储层中给定钻孔内的生产作业有效性的粗略近似:
(a)在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内,测量储层内潮汐力响应的一个变量,
(b)在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内,确定上述变量的测量结果变化的幅度,
(c)在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后,对储层进行生产作业,
(d)在上述生产作业后,在第二测量时间周期内,测量该储层内潮汐力响应的同一变量,
(e)确定在第二测量时间周期内,上述变量的测量结果的变化幅度,以及
(f)比较第一和第二测量时间周期内,上述变量变化的幅度。
要使结果有意义,第一和第二测量时间周期必须足够长,以使它们均能获得一个最大和最小变量测量结果。若没有获得一个最大和最小变量测量结果,人们就不能精确确定上述变化幅度。
上述的确定步骤(b)并非必须按上面所示的顺序。它可在步骤(a)后任何时候进行,但必须在步骤(f)之前。例如,上述步骤的顺序可以是a-c-d-e-b-f。
在这个实施例中,变化幅度的改变粗略指出了在给定钻孔中,以类似于类型二方式进行的生产作业的效果。
为了不使用理论上的地球潮汐计算而得到储层的粗略信息的另一种方式是:比较同一储层中若干不同钻孔的储层性质,所用步骤是:
(a)在一个测量时间周期内,对每个钻孔测量响应潮汐力的同一个变量,
(b)由测量时间周期内的变量的测量结果,确定每个钻孔的变量变化幅度,
(c)比较每个钻孔的变量变化的幅度。
如前面的实施例,测量时间周期必须足够长,以使它能获得一个最大和最小变量测量结果。若没有获得一个最大和一个最小变量测量结果,就不能精确确定变化幅度。
在这个实施例中,钻孔变化幅度的相对差别,粗略表明了这些钻孔与储层大量流体接触有多么密切。这是以一种类似于类型三的方式来完成的。
还有另一种方式不用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计算,便能得到上述储层的粗略信息,这个方式是比较同一信息层若干不同钻孔的储层性质,所述步骤是:
(a)在一个测量时间周期内,对每个钻孔,测量响应潮汐力的同一个变量,以及
(b)对每个钻孔,确定上述变量的相对延迟。
所谓“相对延迟”,我们是指:特定钻孔潮汐力的储层响应,相对于同一储层不同钻孔所观测到的潮汐力响应的时间延迟。通过同一储层的两个钻孔的比较,可能推断出这两个钻孔中的哪一个,对储层流体具有更大的阻力。如果给定钻孔的潮汐力响应的特性类似于,但在时间上却滞后于另一钻孔的潮汐力响应,那么,在上述给定钻孔中的流体阻力更大些。这种比较两个钻孔中的响应的思想,能推展到同一储层的几个钻孔。这是以类似于类型三的方式来完成的。
理论上的地球潮汐计算的例子
步骤1:编制要输入的信息
这包括:将计算所需时间根据儒略世纪来逐一载明,以米为单位逐一载明高度,及以弧度为单位逐一载明纬度和经度。检查输入信息是这里的一个重要步骤。
输入参数的定义
观测地的位置:
HT=在海平面上的高度,以106米为单位。
AL=纬度的整度数。
AM=超过AL的纬度的分数。
OL=经度的整度数。
DM=超过OL的经度的分数。
观测时间:
YRS=计算年份的最后两位数字。
DAYS=用基本数字表示的计算年份的天数(即1到366)。
HRSR=用于计算的局部时间起始时刻。
GMT=在观测处,协调世界时减去局部时间。
TIR=以分为单位的计算时间间隔,
与所需计算次数相关的一些参数:
ND=包括所需计算周期在内的整天数。
NPTS=超过ND间隔内的计算次数、还需进行的计算次数。
规定上述放大因子的参数:
AMPFAC=考虑到地球弹性用于增加所计算的地球潮汐幅度的引力增加因子。这个值应处在1.13到1.24之间。
逐一载明输入参数:
下面规定的这些参数,提供了精确确定地球潮汐所需的完整输入参数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历时三天的运行过程,在科罗拉多的Evergreen、1989年1月10日上午两点开始。
HT=7685.00英尺×0.3048×0.000001=0.002342388
AL=39.0,AM=35.5(39°35.5″的纬度)
OL=105.0,OM=19.0(105°19″的经度)
YRS=89,DAYSR=10,HRSR=2.0(1989年1月10早晨两点),GMT=7(山上标准时间),TIR=15(每15分钟作一次计算)
ND=3,NPTS=O(时间周期是三天长)
AMPFAC=1.165(引力增加因子)
文献已证实的计算如下:
NPT=一天中,所需的最大计算次数。
1440是一天中的分钟数。
NPT=1440/TIR(我们的例子中,NPT=96)
TI=进行计算的时间间隔,表达为一小时的几分之一。
TI=TIR/60,(我们的例子中,TI=0.25〕
HRSD=以协调世界时(UTC)表示的计算起始时刻。
HRSD=HRSR+GMT,(我们的例子中,HRSD=2+7=9)
DASD=从1999年12月31日,12点UTC,到以天数((十进制的)表达的起始时刻(UTC)开始的这段时间。
注意,闰年是任何能被四整除的年份,除非它是一个百年。此时,只有那些能被400整除的百年才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DAYSD=YRS×365+DAYSR-0.5+INT〔(YSS-1)/4〕+HRSD/24
(INT函数把一个数的小数部分去掉,将该数变为一个整数)
在我们的例子中:
DAYSD=(89×365)+10-0.5+INT〔 (89-1)/4 〕+ 9/24
DAYSD=32485+10-0.5+22+0.375
=32516.875
T=以儒略世纪为单位(36525天),从1899年12月31日格林威治正午,到计算起始时刻开始的,这样一段时间。
T=DAYSD=36525,(在我们的例子中,T==32516.875/36525=0.890264儒略世纪)
TA=一儒略世纪的小数部分,它代表了作为100年的小数部分,而输入的准确年数。
TA=INT(T×100)/100,(在我们的例子中,TA=INT(89.0264)/100=0.89儒略世纪)
TC=自1899年12月31日到上述起始时刻所经过的时间与输入值“rRS”两者之间的差,所导出的时间年数-这是计算之前已经历过的年数的小数部分。
TC=(T-TA)×100,〔在我们的例子中,TG==(0.890264-0.89)×100=0.0264年年〕
TB=超过360°旋转的整度数,它出现于准确年数等于上述要引入的“YRS”这个期间。
TB=MOD〔(TA×1336.851),1〕×360
(MOD函数返回第一个数除以第二个数的余数。)
(在我们的例子中,TB=287.06度)
AL′=以弧度为单位所表示观测地方的纬度(AL=整纬度度 数)。
AL′=(AL+AM/60)×0.01745329,
(在我们的例子中,AL=0.6910048)
步骤2
计算观察点与椭圆形地球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
R=从观测位置到椭圆地球几何中心的距离。
Q=0.00674086,这里Q=(A2/B2)-1,而
A=赤道半径,B=地球极半径。
R=HT+ 6.378139/(1.00674086-0.00674086×cos(AL′)2)
(在我们的例子中,R=6.3717679)
步骤3到25
下列步骤(3到25)在每个TIR分钟里重复进行:
LL=计算的总的次数。
LL=(ND-NPT)+NPTS
〔在我们的例子中,LL=(3×96)+0=288〕
预置TL为零:
TL=根据计算所规定的时间间隔,来表示的累积时间。TL在每次递推时超前一个TIR(TI=TIR/60)。
预置计算时间持续的天数,这是通过建立在整个ND始终均等于1的数组IDAY来制作到的。
完成下述步骤LL次:
C=从计算年数到计算起始时刻月亮通过的度数,这个度数是若干完整的360°旋转的剩余数(即计算开始时,月亮通过的圈的零头)。这等于360×(直到计算起始时出现的圈数的小数部分)+TB
C={360×MOD〔(13.36×TC),11〕}+TB
(在我们的例子中;在第一步骤,C=413.8°,或者保援它在0°到360°之间时,则C=53.8°)
步骤3
计算由参考二分点推算出月球轨道上的月球平均经度(以度为单位)
Longman(1959)的方程(10′)
由Schureman(1940年,162页)提供的方程
S=月亮在其轨道上的的平均经度,这个轨道是由参考二分点推算出来的。
S=270.436590+C+307.89057×T+0.001980×T2+0.000002×T3
(在我们的例子的第一步中,S=598.344°,或者保持它在0°到360°之间时,则S变为112.870°或4.160弧度)
步骤4
计算月球近地点的平均经度
恒星月是27.321661天。近点月是27.5545505天或者说比恒星月长约233天。近点月是从近地点到近地点,测得的。时间范围差,每儒略世纪约累积11+圈。
C′=由于时间范围差而累积的圈数的小数部分(恒星的对近点的),这个小数部分是整圈数的残余数,以度来表示。
C′=360×MOD〔(11×T),1〕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第一步,C′=285.444°)
Longman(1959)的方程(11′)
由Bartels(1957年,747页)提供的方程
P=以度数表示的月球近地点平均经度
P=334.329560+C′+109.0340×T-0.010320×T2-0.00001×T3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第一步,P=716.834°,或者保持它在0°到360°之间时,则P变为356.834°或6.228弧度)
步骤5
计算太阳平均经度
Longman(1959)的方程(12′)
由Bartels(1957年,747页)提供的方程
H=以度数表达的太阳平均经度。
H=279.69667+(360×TC)+0.76892×T+0.00030×T2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第一步,H=289.868°,或者保持它在0°到360°之间时,则H稳定在289.868°或5.059弧度)
步骤6
计算月球轨道上的月球升交点的经度,这个月球轨道由参考二分点推算出月
月球相续通过某一交点的历程所耗费的时间,叫交点月。交点月是27.212220天。关于春分点的年度叫回归线。分至月是27.3215817天。时间范围差在每儒略世纪约累积5+圈。C″=已出现的月球的累积圈数的小数部分,这是从格林威治正午,1899,12,31开始)的时间范围差交点相对于回归线的差),这个小数以度数来表达。
C″=360×MOD〔(5×T),1〕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第一步,C″=162.474)
Longman(1959)的方程(19′)
由Bartels(1957,747页)提供的方程
OLN=月球在其轨道上的升交点经度,这个月球轨道由参考二分点推算出,这个径度以弧度为单位。
OLN=259.183280-C″-(134.1420×T)+(0.00208×T2)+(0.000002×T3)度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第一步,OLN=-22.711°,或者保持它在0°到360°之间时,则OLN变为337.299°或5.8868弧度)
步骤7
确定月球轨道对赤道的倾角
Longman(1959)的方程(20)和(21)
CI=cos(I)=cos(W)cos(I′)-sin(W)sin(I′)cos(OLN)
这里:
I=月球轨道对赤道的倾角
W=地球赤道对黄道的倾角
I′=月球轨道对黄道的倾角(23.452度)
0.913698=cos(23.452)×cos(5.×cos(5.145)
0.0356895=sin(23.4时2)×sin(5.145)
CI=0.913698-0.0356895×cos(OLN)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第一步,CI=0.880776)
SI=sin(I)=(1-CI21/2
(在我们的例子的第一步,SI=0.473534)
SN=Longman(1959)的方程(21)中的反正弦的量=Si(V)
这里V=天球赤道上,它与月球轨道的交点A,(见Longman(1959)的图1)
sin(5.145°)=0.089677
SN=0.089677×sin(OLN)/SI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第一步,SN=-0.073116)
CN=cos(V)=(1-SN21/2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第一步,CN=0.997323)
步骤8
确定上述球面三角的边,这边连接下述两交点,其中月亮的升交点是一个,而月球轨道与赤道的上升交点则是另一个。(此边通常叫“α”。)
Longman(1959)的方程(16)
SIT=sin(α),这里α是由两个指定交点所确定的球面三角的边。上述月亮的升交点是一个,而月球轨道与赤道的上升交点则是另一个。
sin(ω)=0.397981,这里ω是地球赤道对黄道的倾角(23.452度)。
SIT=0.397981×(sin(OLN)/SI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第一步,SIT=-0.324486)
Longman(1959)的方程(15)
CIT=cos(α)
cos(ω)=0.917384
CIT=(cos(OLN)×CN)+0.917394×sin(OLN)SN)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第一步,CIT=0.945891)
Longman(1959)的方程(17)
TIT=tan(α/2)=sin(α)/(1+cos(α))
这是一个标准的三角学恒等式-例如,
参见Dwight(1961,83页,恒等式406.2)
TIT=SIT/(1+CIT)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第一步,TIT=-0.166754)
Longman(1959)的方程(18)
ET=“唯一地被确定的”α,参见Longman(1959,2354页)的讨论,这里要仔细说明一下-α是以弧度为单位(若是负的,加上2π即可)
2π=6.2831853
ET=2×tan(TIT)
(在我们的例子的第一步,ET=-0.336635)
步骤9
计算月球轨道上,它与天球赤道的上升交点的经度
Longman(1950)的方程(14)
CXI=月球轨道上,它与天球赤道的上升交点的经度,此经度以弧度为单位。
CXI=OLN-ET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第一步,CXI=6.223435)
步骤10
计算月球在其轨道上的平均经度(以弧度为单位),这轨道是由月球轨道与赤道的上升交点推算出的
Longman(1959)的方程(13)
SIG=月球在由A推算出它的轨道上的平均经度(见Longman(1959)的图1)-此径度以弧度为单位。
SIG=S-CXI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第一步,SIG=-2.063548)
步骤11
计算月球在其轨道上的经度,此轨道是由它与赤道的上升交点推 算出的
Longman(1959)的方程(9)
由Schureman(1940,19页)提供的方程
OLM=轨道上月球的经度,这轨道由它与赤道的上升交点推算出,此径度以弧度为简位。
旨在解释紧接着下面的常量
E=月球轨道的离心率,以0.054900489输入,
以及
M=太阳与月亮平均行程的比值=0.074801323
(27.321662/365.2564),无量纲。注意,一般来说,恒星时间是与那些“恒”星相关联推算出来的。M的值是月球的恒星周期(月)与地球关于太阳的恒星周期这两者的比值。上述月球的恒星周期,由Parker(1984)及McGraw-Hill(1987)提供:27天7小时43分11.6秒。这等于27.3216620天。恒星年,即365.2564天,由Parker(1989)提供。
0.109800978=2×E
0.00376757962=5×E2/4
0.0153998595=15×M×E/4
0.00769345214=11×M2/8
OLM=SIG+(0.109800978×sin(S-P))
+0.0037675962×sin(2×(S-P))
+0.0153998595×sin(S-2×H×P)
+0.00769345214×sin(2×(S-H))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第一步,OLM=-2.160288)
步骤12
计算天球赤道上,它与月球轨道交点的经度
Longnan(1959)的方程(21)的变形。角度V的正弦在上述步骤7中算出,并用Longman(1959)的方程(21)下述方程是利用反正切将这计算作一简单的推延
V=tan(SN/((1-SN21/2))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第一步,V=-0.073444)
步骤13
计算由观测位置向西测量而得的平太阳时角
Longman(1959)的方程(24)
TO=从计算起始时刻开始累积的递增时间。
HA=由观测的位置向西测得的平太阳时角,这个时角以度为单位。
OL+OM/60=上述观测位置的经度,以度为单位。
天体的时角是:局部天球子午线与该物体的时圈之间的角距离,所述角距离是沿着天球赤道向西测得的。时圈是通过天体及南、北天极的大圆。
恒星时间等于春分点的时角。为实用的原因,这种关系不是恒定时间单位的基础。为了采用一个有用的、基于太阳的恒定时间单位,天文学家想象出并采用了一个假想的太阳,它被假定在一年的历程中沿天球赤道均匀地移动。这个假想的太阳的时角是平太阳时的一个度量。由于在子夜开始一天比在正午开始一天更方便,所以使平太阳时等于上述平太阳时角加上12小时。
时角以每小时约15度的速度增加。该时角范围从0°到360°,但与赤经不一样,是向西测得的。
下述公式是一个天文学定义的表达:局部时角等于格林威治时角减去西经度。12小时的移动如上面所解释。
TO=TL+GMT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第一步,TO=7)
HA=0.01745329×〔15×(TO-12)-OL-OM/60〕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第一步,HA=-3.147119弧度)
步骤14
计算上述观测位置子午线的赤经,该观测位置由月球轨道与赤道的上升交点推算出来。
Longman(1959)的方程(23)
CHI=从A推算出的观测位置子午线的赤经(参见Longman(1959年,2353页)的图1)-该赤经以弧度为单位。
CHI=HA+H-V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第一步,CHI=1.985477弧度)
步骤15
确定月亮的天顶角
Longman(1959)的方程(7)
CT=sin(AL′)×SI×sin(OLM)+cos(ALcos(AL′)×〔(H+CI)×cos(OLM-CHI)/2+(1-CI)×cos(OLM+CHI)/2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第一步,CT=-0.594699)
步骤16
计算地球和月球中心之间距离的倒数
Longman(1959)的方程(29)
Schureman(1940)的20页上的方程(52)的改进型
DA=地球和月球中心距离的倒数
为了确定紧接着下面的数值恒量,考虑下列术语的定义:
Cem=地球和月球中心的平均距离=3.84405×1010厘米,Stacy(1977年,332页)
A″=1/(Cem×(1-E2))=2.6092875×10-11厘米-1〔Longman的方程(31)〕
2.601423=地球和月球中心的平均距离的倒数,单位是10-11厘米-1
0.14325116=A″×E,单位是1×10-11厘米-1
0.0078645587=A″×E2,单位是1×10-11厘米-1
0.02009133=(15/8)×A″×M×E,单位是1×10-11厘米-1
0.01459958=A″×M2,单位是1×10-11厘米-1
DA的单位是1×10-11厘米-1
DA=2.601423+0.14325116×cos(S-P)+0.0078645587×cos(2×(S-P))+
0.02009133×cos(S-2×H+P)+0.01459958×cos(2×(S-H))
(在我们的例子的第一步,DA=2.544876)
步骤17
计算观测位置处,单位质量的月亮潮汐的铅直成分(离开地球中心向上)
Longman(1959)的方程小
GM=在观测位置处,单位质量的月亮潮汐力的铅直成分(向上),单位是微伽。
0.4902753=普通引力常数与月球质量的乘积-如下表示成K×M′
0.000735413=上述乘积直接乘以3/2
K=6.6732×10-8cm3gm-1sec2,根据Stacy(1977年,331页)
M′=7.34693×1025gm(由Stacy(1977年332页)修订的恒量)
K×M′的单位是1×1019cm3sec-2
GM=0.4902753×R×DA3×(3×CT2-1)+0.000735413×R2×DA4×(5×CT3-3×CT)
(在我们的例子的第一步,GM=4.041688)
步骤18
计算地球轨道的离心率
Longman(1959)的方程(27)
ES=地球轨道的离心率
ES=0.01675104-0.00004180XT-0.000000126×T2
(在我们的例子的第一步,ES=0.016714)
步骤19
计算太阳近地点的平均经度
Longman(1959)的方程(26′)
PS=太阳近地点的平均经度
PS=281.22083+1.71902×T+0.00045×T2+0.000003×T3
(在我们的例子的第一步,PS=282.751°,或者保持它在0°到36.0°之间时,则PS稳定在282.751°或4.934945弧度)
步骤20
计算由春分点推算出的黄道上的太阳经度
Longman(1959)的方程(25)
OLS=由春分点推算出的黄道上的太阳经度,这个经度以弧度为单位。
OLS=H+2×ES×sin(H-PS)
(在我们的例子的第一步,OLS=5.063293)
步骤21
计算观测位置处的子午线赤经,此观测位置由春分点推算出。
Longman(1959)的方程(28)
CHIS=由春分点推算出的观测点的、子午线赤经(以弧度为单 位)
CHIS=HA+H
(在我们的例子的第一步,CHIS=1.912033)
Longman(1959)的方程(30)
DS=地球和太阳中心之间距离的倒数
0.6684587=1/1.4959787=取自Parker(1984)的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此距离是149,597,807.7公里;这样,就用数值1.495978707×1013厘米,而不用Longman(1959)所采用的Pettit(1954)数值1.495000×1013厘米。
DS=0.6684587+0.6684587×ES×cos(HPS)/(1-ES)2
(在我们的例子的第一步,DS=0.679548)
步骤22
确定太阳的天顶角
Longman(1959)的方程(8)
CF=太阳天顶角的余弦
sin(23.452°)=0.397981
23.452=地球赤道对黄道的倾角(度)
0.958697=cos(23.452/2)×cos(23.452/2)
0.041303=sin(23.452/2)×sin(23.452/2)
CF=0.397981×sin(AL′)×sin(OLS)+cos(AL′)×(0.958697×cos(OLS-CHIS)+0.041303×cos(OLS+CHIS))
(在我们的例子的第一步,CF=-0.952421)
步骤23
计算观测位置处,单位质量的太阳潮汐力的铅直成分(远离地球中心向上)
Longman(1959)的方程(3)
GS=观测位置处,单位质量的太阳潮汐力的铅直成分(向上)
13.27139=普通引力常数和太阳质量的乘积,-如下表示成KXS
S=1.98876×1033gm(根据Stacy(1977年,332页)所修订的常数)
K×S的单位是1×1023cm3sec-2
GS=13.27139×R×(3×CF2-1)×DS2
(在我们的例子的第一步,GS=45.677041)
步骤24
将计算出来的的铅直成分(步骤17和23),以及增加因子联立,计算观测位置处,由于月球和太阳引力吸引作用所产生的上述铅直成分。
计算引力吸引作用,并利用引力增加因子,计算出地球对地球潮汐的弹性响应。
理论上的地球潮汐计算中所用到的一个要素是;储层的引力增加 因子。这个因子与时间无关,而且对整个储层相对说来是一致的。这意味着:一旦已知该因子的值,就能在任何时候,在该储层内的任何地方,使用这个值。
增加因子与所谓“Love”数有关,“Love”数的名字是根据A.E.H.Love的名字命名的,他在1911年出版的他的书中,说明了“Love”数。“Love”数一般用符号K和H代表。增加因子为:(1-3/2)×K+H),而且无量纲。增加因子的数值不是一个常数,这个数值随着地壳的弹性性质的分布而变化。H.Takeuchi(1950)研究了到手的资料,并得出结论:上下界和“最佳”值是:
0.29>K>0.28(“最佳”K=0.29)
0.61>H>0.59(“最佳”H=0.61)
那些“最佳”值导致增加因子成为1.175,其它报道值包括K范围从0.299到0.306以及H范围从0.607到0.619。采用上述所有数据,那么,增加因子的范围是1.131到1.199。历史所用的增加因子范围是1.13到1.24。
理想情况是,利用校正过的引力增加因子来计算储层的引力增加因子,这校正过的引力增加因子由下述步骤确定:在一参考时间周期内,测量储层的校正过的引力;利用一个不定引力增加因子,在该参考时间周期内,计算储层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一级近似;并由引力测量结果及理论上的地球潮汐计算的一级近似,来确定储层的校正过的引力增加因子。
理想情况是,校正过的引力为校正过的相对引力。也能使用校正过的绝对引力,但最好用校正过的相对引力,因为校正过的相对引力 的引力计更易携带,并更廉价。
如上所述,参考时间周期应足够长,以便在该时间周期期间,获得一个最大和最小变量测量结果。理想情况是,用于确定引力增加的参考时间周期,至少有14小时长。最理想情况是:该参考时间周期至少24小时长。
可是,最好使用一个校正过的引力增加因子,这样,就能在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计算中,用一个不定引力增加因子,得到对地球潮汐响应的粗略近似。
步骤25
采用适当的符号约定,整理步骤24的结果
为了与引力测量相适应,GM和GS的符号都被颠倒了,(正的铅直成分是向下的)
GRAV=在观测位置处太阳和月亮产生的引力吸引作用的铅直成分。这是给定效果;不是校正。
GRAN=AMPFAC×(-GM-GS)
(在我们的例子的第一步,GRAV=-57.922319)
确定理论上地球潮汐的研究方法,被用来计算在科巴拉多的Evergreen,从1989年1月10日开始为期三天的理论上的地球潮汐。图3表出了这些计算结果的图示。
尽管已参考了一些特定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它还包括那些可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作出的各种变化和替换。

Claims (37)

1、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包括:
(a)在一测量时间周期,测量所述储层内对潮汐力响应的一个变量;
(b)对在所述测量时间周期内,确定所述储层理论上的地球潮汐;以及
(c)通过比较所述变量那些测量结果和所述理论上的地球潮汐来确定对潮汐的响应的所述成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潮汐力响应的变量是钻孔中的流体水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潮汐力响应的变量是压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强包括在所述储层的液体相中所测的压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强进一步包括所述储层的液体相之外所测的压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潮汐力响应的变量是钻孔应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时间周期是足够长的,以使在该时间周期期间,能获得一个最大和最小变量测量结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时间周期至少14小时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时间周期至少24小时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潮汐力响应的变量,是在贯穿整个所述测量时间周期内连续被测量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潮汐力响应的变量,是在贯穿整个所述测量时间周期,至少每15分钟被测量一次。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潮汐力响应的成分包括所述响应变化的幅度。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潮汐力响应的成分包括所述响应的延迟时间。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潮汐力响应的成分,是所述响应的变化幅度与所述响应的延迟时间的组合;而且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对潮汐力响应的成分,可从所述变量的那些测量结果中析因,以揭示一剩余时间序列。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潮汐力响应的成分是从以下这一组中选出,其组成是:
所述响应变化的幅度,
所述响应的延迟时间,以及
它们的组合。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论上的地球潮汐是利用一校正过的引力增加因子计算出来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过的引力增加因子由下述步骤确定:
(a)在一参考时间周期内,测量所述储层的校正过的引力,
(b)利用不定引力增加因子,在所述参考时间周期内,确定所述储层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一级近似,以及
(c)通过比较所述引力测量结果和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确定值,来确定所述储层的校正过的引力增加因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过的引力是校正过的相对引力。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时间周期是足足长的,以使在该时间周期期间,能获得一最大和最小引力测量结果。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时间周期至少14小时长。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时间周期至少24小时长。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一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潮汐力响应的成分包括所述响应的变化的绝对幅度。
23、在碳氢化合物储层中的给定钻孔内,确定至少一种生产作业有效性的方法,它包括:
(a)在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内,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
(b)在所述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后,使所述储层进行所述生产作业,
(c)在所述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后,而且在所述生产作业开始后,在第二测量时间周期内,确定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同一种成分,(d)对所述第一和第二测量时间周期,比较储层对那些潮汐力的响应的所述成分。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用于碳氢化合物储层中给定钻孔内,确定至少一种生产作业的有效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层对潮汐力的响应的成分由下述步骤确定:
(a)在所述测量时间周期内,测量所述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个变量;
(b)对所述测量时间周期内,确定所述储层理论上的地球潮汐以及
(c)通过比较所述变量测量和所述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确定值,来确定对潮夕力响应的所述成分。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种用于碳氢化合物储层中的给定钻孔内,确定至少一种生产作业的有效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时间周期是足够长的,以使在每个时间周期期间,能获得一最大和最小变量测量结果。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一种用于在碳氢化合物储层中的给定钻孔内,确定至少一种生产作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测量时间周期,都至少14小时长。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一种用于在碳氢化合物储层中的给定钻孔内,确定至少一种生产作业的有效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测量时间周期,都至少24小时长。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种用于在碳氢化合物储层中的给定钻孔内,确定至少一种生产作业的有效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潮汐力响应的变量,是在贯穿所述那些测量时间周期内被连续测量的。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种用于在碳氢化合物储层中的给定钻孔内,确定至少一种生产作业的有效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潮汐力响应的变量,在贯穿所述那些测量时间周期内,至少每15分钟被测量一次。
30、一种用于在碳氢化合物储层中的给定钻孔内,确定至少一种生产作业的有效性的方法包括:
(a)在第一测量时间周期,测量所述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个变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时间周期是够长的,以使在这个时间周期期间,能获得一最大和最小变量测量结果;
(b)在所述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内,确定所述变量的测量结果的变化幅度;
(c)在所述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后,使所述储层进行所述生产作业;
(d)在所述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后,而且在所述生产作业开始后,在第二测量时间周期内,测量所述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上述同一个变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时间周期是足够长的,以使在这个时间周期内,能获得一最大和最小变量测量结果;
(e)在所述第二测量时间周期内,确定所述变量测量结果的变化幅度;以及
(f)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测量时间周期内,比较上述变量的所述变化幅度。
31、一种用于比较同一碳氢化合物储层中的至少两个不同钻孔的一些储层性质的方法,它包括:
(a)在所述钻孔中的每一个,确定储层响应的同一种成分,
(b)对所述那些钻孔的每一个,比较响应的同一种成分。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一种用于比较同一碳氢化合物储层中的至少两个不同钻孔中的一些储层性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潮汐力的储层响应的所述成分由下述步骤确定:
(a)在一个测量时间周期内,在所述储层内的所述钻孔的每一个,测量对潮汐力响应的一个变量;
(b)在所述测量时间周期内,确定所述储层理论上的地球潮汐;以及
(c)通过比较所述变量的测量和所述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确定值,来确定对潮汐力响应的所述成分。
33、一种用于比较同一碳氢化合物储层中的至少两个不同钻孔内的一些储层性质的方法包括:
(a)在一个测量时间周期内,在每个钻孔,测量对潮汐力响应的同一个变量,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时间周期是足够长的,以使在这个时间周期期间,能获得一最大和最小变量测量结果;
(b)由所述时间周期的所述变量的那些测量结果,确定每个钻孔的变量的变化幅度;
(c)比较每个钻孔的变量的变化幅度。
34、一种用于比较同一碳氢化合物储层中的至少两个不同钻孔内的一些储层性质的方法包括:
(a)在一个测量时间周期,在每个钻孔,测量对一些潮汐力响应的同一变量,
(b)确定每个钻孔的变量的相对延迟。
35、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中的至少一种生产作业的空间有效性的方法,它包括:
(a)在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对若干钻孔,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种成分,
(b)在所述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后,使所述储层进行所述生产作业,
(c)在所述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后,并在所述生产作业开始后,在第二测量时间周期内,对每个所述钻孔,确定对潮汐力的储层响应的同一种成分,以及
(d)对所述第一和第二时间周期内,对每个钻孔,比较对潮汐力的储层响应的所述成分,以确定该生产作业的空间有效性。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一种用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中的至少一种生产作业的空间有效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潮汐力的储层响应的所述成分由下述步骤确定:
(a)在所述那些测量时间周期内,测量所述储层对潮汐力响应的一个变量;
(b)对所述那些测量时间周期内,确定所述储层理论上的地球潮汐;以及
(c)通过比较所述变量的测量和所述理论上的地球潮汐的确定值,来确定对潮汐力响应的所述成分。
37、一种用于确定碳氢化合物储层中的至少一种生产作业的空间有效性的方法,它包括:
(a)在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在所述储层内的大量钻孔,测量对潮汐力响应的一个变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时间周期是足够长的,以使在这个时间周期期间,能获得一个最大和最小变量测量结果;
(b)对所述第一测量时间周期,确定所述变量的那些测量结果的变化幅度;
(c)在所述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后,使所述储层进行所述生产作业;
(d)在所述第一测量时间周期后,并在所述生产作业开始后,在第二测量时间周期,在所述储层内的所述钻孔,测量对潮汐力响应的同一个变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时间周期是足够长的,以使在这个时间周期期间,能获得一最大和最小变量测量结果;
(e)对所述第二测量时间周期,确定所述变量的那些测量结果的变化幅度;以及
(f)对所述第一和第二测量时间周期,对每个钻孔,比较上述变量变化的那些所述幅度,以确定该生产作业的上述空间有效性。
CN90104492A 1989-06-29 1990-06-20 通过测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的响应来分析核储层的方法 Pending CN10499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74,193 1989-06-29
US07/374,193 US5040414A (en) 1989-06-29 1989-06-29 Analyzing a hydrocarbon reservoir by determining the response of that reservoir to tidal forc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15A true CN1049915A (zh) 1991-03-13

Family

ID=23475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0104492A Pending CN1049915A (zh) 1989-06-29 1990-06-20 通过测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的响应来分析核储层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5040414A (zh)
EP (1) EP0436017A4 (zh)
CN (1) CN1049915A (zh)
AU (1) AU629665B2 (zh)
BR (1) BR9006830A (zh)
CA (1) CA1320123C (zh)
GB (1) GB2242213B (zh)
OA (1) OA09281A (zh)
WO (1) WO199100041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1594A (zh) * 2012-03-31 2012-08-0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层理构造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1680966B (zh) * 2007-04-13 2013-10-30 艾尼股份公司 用于推算在亚层土的间隔区域中运动的流体的方法
US11220444B2 (en) * 2019-08-30 2022-01-11 Ovivo Inc. System for monitoring operation of thickeners and clarifier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0414A (en) * 1989-06-29 1991-08-20 Peter Graebner Analyzing a hydrocarbon reservoir by determining the response of that reservoir to tidal forces
JP3079279B2 (ja) * 1990-05-07 2000-08-21 古野電気株式会社 潮汐/潮流データ表示装置を備えた測定装置
US5757663A (en) * 1995-09-26 1998-05-26 Atlantic Richfield Company Hydrocarbon reservoir connectivity tool using cells and pay indicators
US5749417A (en) * 1996-03-05 1998-05-12 Panex Corporation Production log
US5686664A (en) * 1996-06-26 1997-11-11 Pearcy; Lee R. Atmospheric tide and air density detector
US6408249B1 (en) 1999-09-28 2002-06-18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property of a hydrocarbon-bearing formation
WO2001024099A1 (en) * 1999-09-28 2001-04-05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property of a hydrocarbon-bearing formation
NO310797B1 (no) * 1999-12-13 2001-08-27 Univ California Fremgangsmåte for å overvåkning av havbunnens innsynkning og gravitasjonsendring
US7028772B2 (en) * 2000-04-26 2006-04-18 Pinnacle Technologies, Inc. Treatment well tiltmeter system
CN1635830A (zh) * 2001-06-12 2005-07-06 快捷技术工具公司 预测运动成功条件的方法和设备
US6985816B2 (en) * 2003-09-15 2006-01-10 Pinnacle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the orientation of natural fractures
US20060081412A1 (en) * 2004-03-16 2006-04-20 Pinnacl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bined microseismic and tiltmeter analysis
US20110141846A1 (en) * 2004-04-21 2011-06-16 Pinnacle Technologies, Inc. Microseismic fracture mapping using seismic source timing measurements for velocity calibration
EP1761805B1 (en) * 2004-06-30 2013-05-01 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 Maatschappij B.V. Determining in-situ the relation between seismic velocity and state of stress in an underground formation
US8355873B2 (en) * 2005-11-29 2013-01-15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Method of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and delineation based on observations of displacements at the earth's surface
EP2235500B1 (en) * 2007-12-18 2018-10-31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Determining connectivity architecture in 2-d and 3-d heterogeneous data
AU2008340399B2 (en) 2007-12-21 2013-09-26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three-dimensional data
CA2708967A1 (en) * 2008-01-22 2009-07-30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Dynamic connectivity analysis
AU2009223731B2 (en) 2008-03-10 2013-09-05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for determing distinct alternative paths between two object sets in 2-D and 3-D heterogeneous data
EP2283386B1 (en) 2008-05-05 2019-10-16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nectivity analysis using functional objects
US9552462B2 (en) * 2008-12-23 2017-01-24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for predicting composition of petroleum
US8352228B2 (en) * 2008-12-23 2013-01-08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for predicting petroleum expulsion
CA2753131A1 (en) 2009-03-13 2010-09-16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for predicting fluid flow
CA2774181A1 (en) 2009-10-20 2011-04-28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for quantitatively assessing connectivity for well pairs at varying frequencies
US10520615B1 (en) * 2018-09-18 2019-12-31 International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Corporation Fluid resonant seismic surveying
US11054539B2 (en) * 2019-10-30 2021-07-06 Vadim Kukharev Methods of searching for mineral resources by analyzing geochemical and other anomalies during gravitational resonances
RU2734358C1 (ru) * 2020-04-20 2020-10-15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Московской области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Дубн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Дубна")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текущей водонасыщенности продуктивного пласта
CN113153282A (zh) * 2021-04-28 2021-07-2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覆岩水力及岩石力学监测方法及系统
US12019204B2 (en) * 2022-02-18 2024-06-25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Stratigraphic trap recognition using orbital cyclic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55191A (en) * 1961-04-19 1964-04-15 Jersey Prod Res Co A system of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US3810387A (en) * 1972-12-08 1974-05-14 Sperry Sun Well Surveying Co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borehole conditions at the surface
US4121464A (en) * 1977-10-19 1978-10-24 Geiger Allen R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by measurement of earth tides
US4159643A (en) * 1978-07-31 1979-07-03 Camco, Incorporate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bottom hole well pressure
US4212198A (en) * 1979-03-28 1980-07-15 Texaco Inc. Borehole pressure sensing system
US4244223A (en) * 1979-07-10 1981-01-13 Geiger Allen R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by measurement of earth tides
FR2531532A1 (fr) * 1982-08-05 1984-02-10 Flopetrol Capteur piezo-electrique, notamment pour la mesure de pressions
US4491022A (en) * 1983-02-17 1985-01-01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Cone-shaped coring for determining the in situ state of stress in rock masses
US4509552A (en) * 1983-04-18 1985-04-09 Delta-X Corporation Gas gun for determining the liquid level of a well
US4620189A (en) * 1983-08-15 1986-10-28 Oil Dynamics, Inc. Parameter telemetering from the bottom of a deep borehole
US4545245A (en) * 1983-11-09 1985-10-08 Simmonds Precision Products, Inc. Liquid level sensor using sonic methods
US4523465A (en) * 1984-01-09 1985-06-18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Wireless remote liquid level detector and indicator for well testing
US4646083A (en) * 1984-04-26 1987-02-24 Hydril Company Borehole measurement and telemetry system
US4637463A (en) * 1984-08-02 1987-01-20 Mccoy James N Echo ranging gun
US4646871A (en) * 1984-09-04 1987-03-03 Keyston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Gas-gun for acoustic well sounding
US4625548A (en) * 1985-04-12 1986-12-02 Dresser Industries, Inc. Hydrostatic head pressure sensors for a system to determine fluid level and weight
GB2191584B (en) * 1986-04-29 1990-06-06 Oil & Natural Gas Commission Sub surface pressure gauge
US4733567A (en) * 1986-06-23 1988-03-29 Shosei Serat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in situ earthen stresses and properties using a borehole probe
US4793178A (en) * 1987-04-13 1988-12-27 Xel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data and analyzing the same to determine fluid depth in a well
US5040414A (en) * 1989-06-29 1991-08-20 Peter Graebner Analyzing a hydrocarbon reservoir by determining the response of that reservoir to tidal force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0966B (zh) * 2007-04-13 2013-10-30 艾尼股份公司 用于推算在亚层土的间隔区域中运动的流体的方法
CN102621594A (zh) * 2012-03-31 2012-08-0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层理构造识别方法及系统
US11220444B2 (en) * 2019-08-30 2022-01-11 Ovivo Inc. System for monitoring operation of thickeners and clarifi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9006830A (pt) 1991-08-06
US5159833A (en) 1992-11-03
CA1320123C (en) 1993-07-13
WO1991000414A1 (en) 1991-01-10
US5040414A (en) 1991-08-20
EP0436017A4 (en) 1993-03-24
EP0436017A1 (en) 1991-07-10
AU5949290A (en) 1991-01-17
GB2242213B (en) 1993-02-17
AU629665B2 (en) 1992-10-08
OA09281A (en) 1992-08-31
GB9103565D0 (en) 1991-04-10
GB2242213A (en) 1991-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15A (zh) 通过测定碳氢化合物储层对潮汐力的响应来分析核储层的方法
Wallace et al. Near‐field observations of an offshore Mw 6.0 earthquake from an integrated seafloor and subseafloor monitoring network at the Nankai Trough, southwest Japan
CN1791808A (zh) 用于钻井和测井的重力技术
Nicol et al. Shortening of an overriding plat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lip on a subduction thrust, central Hikurangi Margin, New Zealand
Lunne et al. Guidelines for offshore in situ testing and interpretation in deepwater soft clays
Reagan et al. Oceanic gas hydrate instability and dissociation under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CN1148585C (zh) 反射剪切波地震方法
CN1300439C (zh) 用于确定到达定向目标的钻探路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573013A (zh) 定向电磁波电阻率装置和方法
CN101038680A (zh) 基于三维建模的立方体预测模型找矿方法
CN1040653A (zh) 钻机避卡装置反压差卡钻解卡概率的确定方法
Tuerena et al. Internal tides drive nutrient fluxes into the deep chlorophyll maximum over mid‐ocean ridges
CN1946990A (zh) 多相科里奥利流量计
Stamps et al. Role of mantle flow in Nubia‐Somalia plate divergence
Becker Azimuthal seismic anisotropy constrains net rotation of the lithosphere
Huang et al. Tectono-thermal modeling of the Sichuan Basin since the Late Himalayan period
Hsu et al. Revisiting borehole strain, typhoons, and slow earthquakes using quantitative estimates of precipitation‐induced strain changes
Filonov et al. Dynamic response to mountain breeze circulation in Alchichica, a crater lake in Mexico
ten Brink et al. Seismic imaging of deep low‐velocity zone beneath the Dead Sea basin and transform fault: Implications for strain localization and crustal rigidity
Booth‐Rea et al. Heterogeneous deformation in the Cascadia convergent margin and its relation to thermal gradient (Washington, NW USA)
Gradmann et al. Coupled fluid flow and sediment deformation in margin‐scale salt‐tectonic systems: 2. Layered sediment models and application to the northwestern Gulf of Mexico
Heinicke et al. Gas flow anomalies in seismogenic zones in the Upper Tiber Valley, Central Italy
Vajda et al. Secondary indirect effects in gravity anomaly data inversion or interpretation
LIU et al. Rock physical model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sandstone reservoir in high pressure background
CN85108732A (zh) 井孔内两地间通讯的方法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