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1270A - 一种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的叠置砂体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的叠置砂体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1270A
CN104991270A CN201510309557.8A CN201510309557A CN104991270A CN 104991270 A CN104991270 A CN 104991270A CN 201510309557 A CN201510309557 A CN 201510309557A CN 104991270 A CN104991270 A CN 104991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ismic
sand body
stacked
superimposed
s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095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甜甜
杨道庆
林社卿
严永新
张驰
李丽贤
贾秀荣
郭峰
李国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Henan Oilfield Branch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Henan Oilfield Branch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Henan Oilfield Branch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3095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912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91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12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的叠置砂体识别方法,属于油田储层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根据探区的地震资料获取探区地震的频谱范围、主频以及探区的砂体的岩石物性参数;然后根据探区的砂体的岩石物性参数建立不同叠置砂体结构的地质正演模型;利用获取的频谱范围和主频针对不同的地质正演模型进行地震正演模拟;最后将地震正演模拟结果与实际地震反射进行比较,确定能够将砂体叠置部分波形完全分开的正演模拟结果,根据该正演模拟结果进行叠置砂体的识别。本文申请通过地震正演技术模拟不同叠置砂体结构的地震反射特征,与实际地震反射剖面对比分析,辨别叠置砂体,落实砂体的连通性,为勘探开发的整体评价与部署提供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的叠置砂体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的叠置砂体识别方法,属于油田储层预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岩性油气藏已经成为当前勘探开发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须对地震资料作出更精细的地质解释,如非标准层的解释、透镜体和叠置砂体的识别追踪等。受地震资料分辨率和信噪比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合理、准确的解释复杂地质体是很困难的,特别是这些地质体的各项异性,直接影响了岩性解释及下一步的勘探开发。为了求得合理的地质解释,识别叠置砂体,准确的预测多个砂体的空间发育特征,应以岩石物性参数为基础,实际资料建立符合地区的地质模型,通过模拟野外地震记录的形成过程,正演出地震模型剖面,指导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
地震正演,就是利用已知资料建立初步的地下地质模型,根据初步的地质模型和相应的地层物性参数,按照射线理论或波动理论模拟给定模型的地震响应,将合成剖面与实际剖面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正演结果识别地震剖面上的地质现象,能够有效的减少预测结果的多解性,又可以检验解释结果的正确性。地震正演将地质模型和地震响应有机的联系起来,使地震反射特征具有双重意义,既具有地球物理意义,又具有明确的地质含义。
叠置砂体在陆相沉积地层中存在较多,陆相沉积的河道砂体广泛发育,无论是河流相,还是(扇)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具有单层厚度较小,沉积变化快,纵向上互相叠置,横向上连通性差的特点。不同的沉积微相中叠置砂体的叠加期次不同,从孤立砂体到多期叠置,叠置方式有拼接、低幅搭接和高幅搭接等,叠置方向有侧向、垂向等,同时叠置砂体的厚度和几何形态也多变。这样复杂的不同成因砂体的叠置及骨架砂体的结构模型,加大了对储层的识别和评价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的叠置砂体识别方法,以解决目前叠置砂体识别难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的叠置砂体识别方法,该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探区的地震资料获取探区地震的频谱范围、主频以及探区的砂体的岩石物性参数;
2)根据探区的砂体的岩石物性参数建立不同叠置砂体结构的地质正演模型;
3)利用获取的地球物理模型及参数针对不同的叠置砂体结构的地质正演模型进行地震正演模拟;
4)将地震正演模拟结果与实际地震反射进行比较,确定能够将砂体叠置部分波形完全分开的正演模拟结果,根据该正演模拟结果进行叠置砂体的识别。
所述步骤3)是根据地震资料的频谱范围、主频和岩石物性参数进行不同频率下的叠置砂体的地震响应的正演模拟。
所述步骤1)中获取的砂体的岩石物性参数包括速度、密度及厚度。
所述步骤2)是从叠置砂体的叠置期次和叠加方式以及构造因素方面建立不同的地质模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首先根据探区的地震资料获取探区地震的频谱范围、主频以及探区的砂体的岩石物性参数;然后根据探区的砂体的岩石物性参数建立不同叠置砂体结构的地质正演模型;利用获取的频谱范围和主频针对不同的地质正演模型进行地震正演模拟;最后将地震正演模拟结果与实际地震反射进行比较,确定能够将砂体叠置部分波形完全分开的正演模拟结果,根据该正演模拟结果进行叠置砂体的识别。本文申请通过地震正演技术模拟不同叠置砂体结构的地震反射特征,与实际地震反射剖面对比分析,辨别叠置砂体,落实砂体的连通性,为勘探开发的整体评价与部署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的叠置砂体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的探区地震资料的频谱分析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构建的探区叠置砂体的地质正演模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主频为65Hz的地质正演模型的地震响应模拟结果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主频为75Hz的地质正演模型的地震响应模拟结果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主频为80Hz的地质正演模型的地震响应模拟结果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中叠置砂体的实际地震响应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是通过地震正演技术模拟不同地质叠置砂体结构的地震反射特征,并将其与实际地震反射进行对比分析,识别叠置砂体,落实地区的储层分布规律,为勘探开发的部署提供依据,其过程如图1所示,首先获取地球物理模型及参数,然后建立探区叠置砂体结构的地质正演模型,并利用获取的地球物理模型及参数针对不同的叠置砂体结构的地质正演模型进行地震正演模拟,最后将地震正演模拟结果与实际地震反射比较分析,辨别叠置砂体。该方法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获取探区的地球物理模型及参数
对探区地震资料进行频谱分析,获得地震资料的频谱范围及主频,并获得探区的砂体的岩石物性参数,包括速度、密度,厚度等。
本实施中对探区的地震资料进行频谱分析,如图2所示,地震数据有效频带为10-120Hz,主频65Hz,目的层段为河道发育的2个拼接叠置的砂体,两个砂体的速度为2300米/秒、密度1.8克/立方厘米,砂体厚度最大值为5.2米。
2.建立探区中不同叠置砂体结构的地质正演模型
根据步骤1中获取的探区砂体的岩石物性参数从叠置砂体的叠置期次和叠加方式以及构造因素等方面建立不同的地质模型。本实施中结合步骤1中的岩石物理参数,建立的2个拼接叠置的砂体地质模型如图3所示。
3.利用获取的地球物理模型及参数针对不同的叠置砂体结构的地质正演模型进行地震正演模拟。
本实施中利用步骤1中的地震物理参数,针对步骤2中的地质模型,进行不同频率下的叠置砂体的地震响应的正演模拟,进行步骤3的内容。图4为应用同于地震主频即65Hz的子波模拟的地震响应,可以看出,两个砂体的叠置部分同相轴连续,但同相轴有扭动,砂体无法区分开来;图5为子波主频为75Hz时的地震响应,砂体的叠置部分波形还是互相干涉,但为复波可以认为两个砂体能够分开即可辨别;图6为子波主频为80Hz时的地震响应,砂体的叠置部分波形完全分开,两个叠置砂体能够完全分开。
4.将地震正演模拟结果与实际地震反射进行比较,确定能够将砂体叠置部分波形完全分开的正演模拟结果,根据该正演模拟结果进行叠置砂体的识别。
将应用步骤3得到的65Hz、75Hz和80Hz的地震正演模拟结果与实际地震反射的地震剖面(如图7所示)进行比较,可知子波主频为65Hz的子波模拟的地震正演模拟结果与过井1和井2的实际的地震剖面一致,受该区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影响,砂体在实际地震剖面上是无法辨别,但在提高主频的情况下,即在主频为80Hz的地震正演模拟结果中砂体是能够辨别,证实剖面上的两个砂体是独立不连通的,这与井1和井2的实钻结果是吻合。
上述的方法和结果表明,建立符合实际的地质模型和应用符合实际的参数,开展地震正演模拟,地震正演模拟结果与实际地震反射比较分析,能够辨别叠置砂体,落实地区的储层分布规律,为勘探开发的整体评价与部署提供依据。

Claims (4)

1.一种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的叠置砂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探区的地震资料获取探区地震的频谱范围、主频以及探区的砂体的岩石物性参数;
2)根据探区的砂体的岩石物性参数建立不同叠置砂体结构的地质正演模型;
3)利用获取的地球物理模型及参数针对不同的叠置砂体结构的地质正演模型进行地震正演模拟;
4)将地震正演模拟结果与实际地震反射进行比较,确定能够将砂体叠置部分波形完全分开的正演模拟结果,根据该正演模拟结果进行叠置砂体的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的叠置砂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是根据地震资料的频谱范围、主频和岩石物性参数进行不同频率下的叠置砂体的地震响应的正演模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的叠置砂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获取的砂体的岩石物性参数包括速度、密度及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的叠置砂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是从叠置砂体的叠置期次和叠加方式以及构造因素方面建立不同的地质模型。
CN201510309557.8A 2015-06-08 2015-06-08 一种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的叠置砂体识别方法 Pending CN1049912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09557.8A CN104991270A (zh) 2015-06-08 2015-06-08 一种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的叠置砂体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09557.8A CN104991270A (zh) 2015-06-08 2015-06-08 一种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的叠置砂体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1270A true CN104991270A (zh) 2015-10-21

Family

ID=54303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09557.8A Pending CN104991270A (zh) 2015-06-08 2015-06-08 一种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的叠置砂体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91270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9707A (zh) * 2016-06-16 2016-12-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砂体展布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53808A (zh) * 2016-08-09 2017-01-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析下伏层位地震反射时间提拉规律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76987A (zh) * 2017-08-07 2018-01-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串珠储层水平井轨迹的设计方法
CN110568490A (zh) * 2019-08-21 2019-12-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层顶薄储层的识别方法
CN111487681A (zh) * 2020-06-03 2020-08-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天然气水合物及下伏游离气储集体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
CN112180466A (zh) * 2020-11-03 2021-01-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砂体识别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9745A (zh) * 2011-04-28 2012-10-3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地质露头模型正演的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方法
CN102914799A (zh) * 2012-10-12 2013-02-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非等效体波场正演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4049275A (zh) * 2014-07-07 2014-09-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院 复杂盆缘超剥带隐蔽圈闭边界的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
CN104502969A (zh) * 2014-12-30 2015-04-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河道砂岩性油藏的识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9745A (zh) * 2011-04-28 2012-10-3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地质露头模型正演的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方法
CN102914799A (zh) * 2012-10-12 2013-02-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非等效体波场正演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4049275A (zh) * 2014-07-07 2014-09-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院 复杂盆缘超剥带隐蔽圈闭边界的识别方法及识别系统
CN104502969A (zh) * 2014-12-30 2015-04-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河道砂岩性油藏的识别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井涌泉 等: "基于波形分类技术预测河流相砂体叠置模式",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刘光鼎 等: "《准噶尔油气勘探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研讨会文集》", 31 December 2004,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唐建明 等: "川西坳陷中、浅层气藏储层识别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国春香: "歧口凹陷典型地质模型地震反射特征分析与储层预测方法研究", 《道客巴巴文库:WWW.DOC88.COM/P-7837039029923.HTML》 *
王鹏飞 等: "春光区块薄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的模型正演分析", 《石油地质与工程》 *
谢启 等: "春光区古近系叠置砂体刻画技术", 《内江科技》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9707A (zh) * 2016-06-16 2016-12-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砂体展布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53808A (zh) * 2016-08-09 2017-01-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析下伏层位地震反射时间提拉规律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76987A (zh) * 2017-08-07 2018-01-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串珠储层水平井轨迹的设计方法
CN110568490A (zh) * 2019-08-21 2019-12-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层顶薄储层的识别方法
CN111487681A (zh) * 2020-06-03 2020-08-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天然气水合物及下伏游离气储集体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
CN111487681B (zh) * 2020-06-03 2023-03-1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天然气水合物及下伏游离气储集体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方法
CN112180466A (zh) * 2020-11-03 2021-01-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砂体识别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1270A (zh) 一种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的叠置砂体识别方法
CN101158724B (zh) 基于偶极小波的储层厚度预测方法
CN102466815B (zh) 三叠系碎屑岩油气藏识别方法
CN102736107B (zh) 一种能量约束非均质储层厚度识别系统
CN104516018B (zh) 一种地球物理勘探中岩性约束下的孔隙度反演方法
CN107121699A (zh) 一种地震相控制下的沉积微相识别方法
CN105334535A (zh) 一种识别薄储层隐蔽岩性油气藏的方法
WO2018229469A1 (en) A method for validating geological model data over corresponding original seismic data
CN105005080A (zh) 一种利用振幅比率属性识别地层圈闭尖灭线的方法
CN105005097A (zh) 利用重力、磁力、电磁、地震资料综合识别火成岩方法
CN106291677B (zh) 一种基于匹配追踪方法的叠后声波阻抗反演方法
CN107132573B (zh) 一种应用子波分解重构技术识别强阻抗屏蔽下岩性油藏的方法
Huang et al. Use of nonlinear chaos inversion in predicting deep thin lithologic hydrocarbon reservoirs: A case study from the Tazhong oil field of the Tarim Basin, China
CN103439741B (zh) 一种零值法单砂体逐层剥离预测方法
CN104155687A (zh) 一种相控叠后声波阻抗反演方法
CN105093306A (zh) 一种地球物理勘探中储层自动解释与厚度求取方法
Witten et al. Microseismic image-domain velocity inversion: Marcellus Shale case study
US2012009939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acterization with non-unique solutions of anisotropic velocities
L’Heureux et al. Building better models for seismic simulations with stochastic stratigraphy
CN109425889B (zh) 一种用于刻画古岩溶暗河的方法
CN105954800A (zh) 利用地震纹理特性识别小断层的方法
Singleton Geophysical data processing, rock property inversion, and geomechanical model building in a Midland Basin development project, Midland/Ector counties, Texas
Lorentzen et al. Mapping Cretaceous faults using 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A field example from the Danish North Sea.
CN113514884A (zh) 一种致密砂岩储层预测方法
Zhang et al. Identifying minor faults on top of coalfield Ordovician limestone stratum using seismic attributes derived from azimuthally stacked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