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85171B - 一种用于连铸中间包挡墙的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连铸中间包挡墙的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85171B
CN104985171B CN201510478673.2A CN201510478673A CN104985171B CN 104985171 B CN104985171 B CN 104985171B CN 201510478673 A CN201510478673 A CN 201510478673A CN 104985171 B CN104985171 B CN 1049851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plate
top board
side baffle
front side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786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85171A (zh
Inventor
金焱
冯学武
肖锋
金业磊
常正昇
袁辉
罗霄
叶琛
程常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chuangyong New Energy Invest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Priority to CN2015104786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85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85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5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85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5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挡墙的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左侧挡板(7)的后矩形挡板的顶部和右侧挡板(2)的后矩形挡板的顶部设有顶板(4),左侧挡板(7)的后矩形挡板的底部和右侧挡板(2)的后矩形挡板的底部设有底板(1)。底板(1)的前侧和顶板(4)的前侧之间设有前侧挡板(8),底板(1)的后侧和顶板(4)的后侧之间设有后侧挡板(10)。在顶板(4)、底板(1)、左侧挡板(7)的后矩形挡板、右侧挡板(2)的后矩形挡板、前侧挡板(8)和后侧挡板(10)围成的箱体内装有填充料(3);顶板(4)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有两个拉杆(5)。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更换、成本较低和对钢液净化效果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连铸中间包挡墙的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铸中间包挡墙的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
背景技术
高质量的洁净钢是指钢中夹杂降低到对产品的加工性能、使用性能无不良影响的钢。近年来随着国防、交通、能源工业的发展,对洁净钢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进而对洁净钢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除洁净钢中的夹杂物数量成为新世纪世界炼钢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这一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发达国家争相拥有具有战略地位的洁净钢冶炼前沿技术。
随着连铸技术的发展,连铸中间包不仅起着储存和分配钢液的作用,也是将钢液浇铸成钢坯的重要环节。很多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利用中间包内增加挡墙的技术控制钢液在中间包内的流动轨迹,以增加保护渣对夹杂物的去除率;改善死区的大小;有效的延长钢液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以增加夹杂物上浮并被保护渣吸收的时间。这些研究方法均是为了达到降低钢液中夹杂物含量和提高钢液纯净度的目的。因此,在炼钢生产流程中,减少钢中夹杂物、杜绝炼钢过程的外来污染和提高钢的洁净度成为生产高品质钢的永恒主题。而连铸中间包作为炼钢过程中最后一个反应器,其去除夹杂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为了提高连铸中间包去夹杂的能力,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如改变挡墙的形状和挡墙上导流孔的角度、位置和尺寸来实现提高夹杂物的去除率([1]盛东源,萧泽强等.中间包内钢液流动、温度控制和夹杂物行为的数学模拟[J].金属学报,1996,32(7):742-748;[2]张美杰,汪厚植等.连铸中间包内钢液流场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4,27(1):245-249;[3]曲英,王利亚.连铸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的数学模拟对中间包流动过程的分析.见第三届冶金动力学和反应工程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化工冶金,1985(4):15-157);又如在中间包内增加挡坝和挡堰等装置来改变钢液在中间包内的流动轨迹;在钢水进入结晶器前,通过塞棒上的环形过滤装置捕捉钢液中的夹杂物;在挡墙的导流孔上增加过滤装置用于捕捉钢液中的夹杂物,但是均未达到理想的要求,还有大量的小颗粒夹杂物没有充分上浮,从而被钢液带到了铸坯中,影响铸坯的质量;并且增加挡坝和挡堰、改变中间包挡墙的形状和尺寸、在挡墙的导流孔上增加过滤装置、塞棒上添加环形过滤装置均需要停止铸坯的浇铸、改变中间包的内部结构,进而增加铸坯浇铸的成本和改造中间包结构的成本;在装置损坏以后,容易带入大颗粒夹杂物增加钢液中夹杂物的数量,且存在装置更换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更换方便、成本较低和对钢液净化效果好的用于连铸中间包挡墙的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由顶板、底板、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前侧挡板、后侧挡板、填充料和拉杆组成。
顶板和底板相同;顶板的长度L与中间包挡墙的宽度L0相同,顶板的宽度B1:
B1=(0.35~0.45)L (1)
式(1)中:L为顶板的长度,mm。
前侧挡板和后侧挡板相同;前侧挡板的高度与所述左侧挡板的后矩形挡板的高度H1相同。
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相同;左侧挡板为前矩形挡板和后矩形挡板构成的整体,前矩形挡板的中心线和后矩形挡板的中心线为同一条直线。前矩形挡板的高度H与中间包挡墙的高度H0相同,后矩形挡板的高度H1:
H1=H-2△h (2)
式(2)中:△h为顶板的厚度或为底板的厚度,mm。
前矩形挡板的宽度B2:
B2=(0.8~1)B1 (3)
式(3)中:B1为后矩形挡板的宽度或为顶板的宽度,mm。
左侧挡板的后矩形挡板的顶部和右侧挡板的后矩形挡板的顶部设有顶板,左侧挡板的后矩形挡板的底部和右侧挡板的后矩形挡板的底部设有底板。底板的前侧和顶板的前侧之间设有前侧挡板,底板的后侧和顶板的后侧之间设有后侧挡板。在顶板、底板、左侧挡板的后矩形挡板、右侧挡板的后矩形挡板、前侧挡板和后侧挡板围成的箱体内装有填充料。顶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有两个拉杆。
前侧挡板均匀地设有前侧导流孔,后侧挡板均匀地设有后侧导流孔,前侧导流孔的直径和后侧导流孔的直径相同,前侧导流孔的直径为20~50mm。所述前侧导流孔的总面积是中间包挡墙的导流孔总面积的1~1.25倍,后侧导流孔的总面积是中间包挡墙的导流孔总面积的1~1.25倍。
左侧挡板的厚度和右侧挡板的厚度均为中间包挡墙厚度M的0.3~0.4倍,顶板的厚度、底板的厚度、前侧挡板的厚度和后侧挡板的厚度均为中间包挡墙厚度M的0.2~0.3倍。
所述填充料为球形或为块状,填充料的粒径为前侧导流孔直径的1.5~2倍。
所述顶板、底板、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前侧挡板、后侧挡板、填充料和拉杆的材质均为高铝质耐火材料,高铝质耐火材料中的Al2O3含量大于80wt%。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本发明在顶板、底板、左侧挡板的后矩形挡板、右侧挡板的后矩形挡板、前侧挡板和后侧挡板围成的箱体内装有填充料,故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在使用或更换时,将顶板上的拉杆与外部卷扬机进行连接,即可进行放置或更换,实施方便。
2、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全部钢液从中间包挡墙的导流孔流出,直接流经前侧导流孔,然后经填充料的间隙从后侧导流孔流出。在钢液流经填充料的间隙时,由于填充料提供了足够大的表面积,大部分夹杂物被填充料表面吸附捕捉,从而使通过连铸中间包浸入式水口流入结晶器的夹杂物数量显著地减少,进而减少了留在铸坯中的夹杂物数量,提高了产品质量。
3、由于流过中间包导流孔的钢液须流过填充料而使夹杂物的数量因此减少很多,所以会降低夹杂物在结晶器水口聚集所引发的堵塞。能减少更换次数,提高浇铸操作的连续性和效率。
4、由于本发明提供了较大的粘附捕捉面积,所以在换包浇铸时,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被钢液带入的保护渣,因而提高了换包时铸坯的质量。
5、本发明在使用时,先将拉杆与外部卷扬机进行连接。将本装置放置在中间包挡墙出钢液的一侧,并将左侧挡板的前矩形挡板和右侧挡板的前矩形挡板的前端与中间包挡墙紧贴。底板、左侧挡板的前矩形挡板底部和右侧挡板的前矩形挡板底部与中间包包底的内壁紧贴,左侧挡板的外侧、右侧挡板的外侧、顶板的左右两端和底板的左右两端均与中间包的内壁紧贴。左侧挡板的前矩形挡板顶部、右侧挡板的前矩形挡板顶部和顶板的上侧与中间包包盖的内壁紧贴。因此,使流经中间包挡墙的钢液全部经过填充料,能最大能力的去除钢液中的夹杂物,对钢液净化效果好。
6、由于本发明在使用和更换的过程中不影响中间包的其他装置的正常使用,故当本发明受到侵蚀损坏以后不需要停止铸坯的浇铸既可进行更换,节省了停止浇铸铸坯带来的经济损失。
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更换、成本较低和对钢液净化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左侧挡板7或右侧挡板2的平面形状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1的俯视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连铸中间包挡墙的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由顶板4、底板1、左侧挡板7、右侧挡板2、前侧挡板8、后侧挡板10、填充料3和拉杆5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顶板4和底板1相同;顶板4的长度L与中间包挡墙13的宽度L0相同,顶板4的宽度B1:
B1=(0.35~0.45)L (1)
式(1)中:L为顶板4的长度,mm。
如图1和图2所示,前侧挡板8和后侧挡板10相同;前侧挡板8的高度与所述左侧挡板7的后矩形挡板的高度H1相同。
如图3所示,左侧挡板7和右侧挡板2相同;左侧挡板7为前矩形挡板和后矩形挡板构成的整体,前矩形挡板的中心线和后矩形挡板的中心线为同一条直线;前矩形挡板的高度H与中间包挡墙13的高度H0相同,后矩形挡板的高度H1:
H1=H-2△h (2)
式(2)中:△h为顶板4的厚度或为底板1的厚度,mm。
前矩形挡板的宽度B2:
B2=(0.8~1)B1 (3)
式(3)中:B1为后矩形挡板的宽度或为顶板4的宽度,mm。
如图1和图2所示,左侧挡板7的后矩形挡板的顶部和右侧挡板2的后矩形挡板的顶部设有顶板4,左侧挡板7的后矩形挡板的底部和右侧挡板2的后矩形挡板的底部设有底板1。底板1的前侧和顶板4的前侧之间设有前侧挡板8,底板1的后侧和顶板4的后侧之间设有后侧挡板10。在顶板4、底板1、左侧挡板7的后矩形挡板、右侧挡板2的后矩形挡板、前侧挡板8和后侧挡板10围成的箱体内装有填充料3。顶板4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有两个拉杆5。
如图1和图2所示,前侧挡板8均匀地设有前侧导流孔6,后侧挡板10均匀地设有后侧导流孔9,前侧导流孔6的直径和后侧导流孔9的直径相同,前侧导流孔6的直径为20~35mm。所述前侧导流孔6的总面积是中间包挡墙13的导流孔12总面积的1~1.15倍,后侧导流孔9的总面积是中间包挡墙13的导流孔12总面积的1~1.15倍。
如图5所示,左侧挡板7的厚度和右侧挡板2的厚度均为中间包挡墙13厚度M的0.3~0.35倍。如图4所示,顶板4的厚度、底板1的厚度、前侧挡板8的厚度和后侧挡板10的厚度均为中间包挡墙13厚度M的0.2~0.25倍。
所述填充料3为球形,填充料3的粒径为前侧导流孔6直径的1.5~1.8倍。
所述顶板4、底板1、左侧挡板7、右侧挡板2、前侧挡板8、后侧挡板10、填充料3和拉杆5的材质为高铝质耐火材料,高铝质耐火材料中的Al2O3含量大于80wt%。
实施例2
一种用于连铸中间包挡墙的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除下述技术参数外,其余同实施例1:
所述前侧导流孔6的直径为35~50mm;所述前侧导流孔6的总面积是中间包挡墙13的导流孔12总面积的1.10~1.25倍,后侧导流孔9的总面积是中间包挡墙13的导流孔12总面积的1.10~1.25倍。
所述左侧挡板7的厚度和右侧挡板2的厚度均为中间包挡墙13厚度M的0.35~0.4倍;顶板4的厚度、底板1的厚度、前侧挡板8的厚度和后侧挡板10的厚度均为中间包挡墙13厚度M的0.25~0.3倍。
所述填充料3为块状耐火材料,填充料3的粒径为前侧导流孔6直径的1.7~2倍。
本具体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本具体实施方式在顶板4、底板1、左侧挡板7的后矩形挡板、右侧挡板2的后矩形挡板、前侧挡板8和后侧挡板10围成的箱体内装有填充料3,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在使用或更换时,将顶板4上的拉杆5与外部卷扬机进行连接,即可进行放置或更换,实施方便。
2、本具体实施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全部钢液从中间包挡墙13的导流孔12流出,直接流经前侧导流孔6,然后经填充料3的间隙从后侧导流孔9流出。在钢液流经填充料3的间隙时,由于填充料3提供了足够大的表面积,大部分夹杂物被填充料3表面吸附捕捉,从而使通过连铸中间包浸入式水口流入结晶器的夹杂物数量显著地减少,进而减少了留在铸坯中的夹杂物数量,提高了产品质量。
3、由于流过中间包导流孔12的钢液须流过填充料3而使夹杂物的数量因此减少很多,所以会降低夹杂物在结晶器水口聚集所引发的堵塞。能减少更换次数,提高浇铸操作的连续性和效率。
4、由于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较大的粘附捕捉面积,所以在换包浇铸时,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被钢液带入的保护渣,因而提高了换包时铸坯的质量。
5、本具体实施方式在使用时,如图4和图5所示,先将拉杆5与外部卷扬机进行连接。将本装置放置在中间包挡墙13出钢液的一侧,并将左侧挡板7的前矩形挡板和右侧挡板2的前矩形挡板的前端与中间包挡墙13紧贴。底板1、左侧挡板7的前矩形挡板和右侧挡板2的前矩形挡板底部与中间包包底14的内壁紧贴,左侧挡板7的外侧、右侧挡板2的外侧、顶板4的左右两端和底板1的左右两端均与中间包15的内壁紧贴,左侧挡板7的前矩形挡板顶部、右侧挡板2的前矩形挡板顶部和顶板4的上侧与中间包包盖11的内壁紧贴。因此,使流经中间包挡墙13的钢液全部经过填充料3,能最大能力的去除钢液中的夹杂物,对钢液净化效果好。
6、由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在使用和更换的过程中不影响中间包15的其他装置的正常使用,故当本具体实施方式受到侵蚀损坏以后不需要停止铸坯的浇铸既可进行更换,节省了停止浇铸铸坯带来的经济损失。
因此,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更换、成本较低和对钢液净化效果好的特点。

Claims (3)

1.一种连铸中间包挡墙的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由顶板(4)、底板(1)、左侧挡板(7)、右侧挡板(2)、前侧挡板(8)、后侧挡板(10)、填充料(3)和拉杆(5)组成;
顶板(4)和底板(1)相同;顶板(4)的长度L与中间包挡墙(13)的宽度L0相同,顶板(4)的宽度B1:
B1=(0.35~0.45)L (1)
式(1)中:L为顶板(4)的长度,mm;
前侧挡板(8)和后侧挡板(10)相同;前侧挡板(8)的高度与所述左侧挡板(7)的后矩形挡板的高度H1相同;
左侧挡板(7)和右侧挡板(2)相同;左侧挡板(7)为前矩形挡板和后矩形挡板构成的整体,前矩形挡板的中心线和后矩形挡板的中心线为同一条直线;前矩形挡板的高度H与中间包挡墙(13)的高度H0相同,后矩形挡板的高度H1:
H1=H-2△h (2)
式(2)中:△h为顶板(4)的厚度或为底板(1)的厚度,mm;
前矩形挡板的宽度B2:
B2=(0.8~1)B1 (3)
式(3)中:B1为后矩形挡板的宽度或为顶板(4)的宽度,mm;
左侧挡板(7)的后矩形挡板的顶部和右侧挡板(2)的后矩形挡板的顶部设有顶板(4),左侧挡板(7)的后矩形挡板的底部和右侧挡板(2)的后矩形挡板的底部设有底板(1);底板(1)的前侧和顶板(4)的前侧之间设有前侧挡板(8),底板(1)的后侧和顶板(4)的后侧之间设有后侧挡板(10);在顶板(4)、底板(1)、左侧挡板(7)的后矩形挡板、右侧挡板(2)的后矩形挡板、前侧挡板(8)和后侧挡板(10)围成的箱体内装有填充料(3);顶板(4)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有两个拉杆(5);
前侧挡板(8)均匀地设有前侧导流孔(6),后侧挡板(10)均匀地设有后侧导流孔(9),前侧导流孔(6)的直径和后侧导流孔(9)的直径相同,前侧导流孔(6)的直径为20~50mm;所述前侧导流孔(6)的总面积是中间包挡墙(13)的导流孔(12)总面积的1~1.25倍,后侧导流孔(9)的总面积是中间包挡墙(13)的导流孔(12)总面积的1~1.25倍;
左侧挡板(7)的厚度和右侧挡板(2)的厚度均为中间包挡墙(13)厚度M的0.3~0.4倍,顶板(4)的厚度、底板(1)的厚度、前侧挡板(8)的厚度和后侧挡板(10)的厚度均为中间包挡墙(13)厚度M的0.2~0.3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包挡墙的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料(3)为球形或为块状,填充料(3)的粒径为前侧导流孔(6)直径的1.5~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包挡墙的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底板(1)、左侧挡板(7)、右侧挡板(2)、前侧挡板(8)、后侧挡板(10)、填充料(3)和拉杆(5)的材质均为高铝质耐火材料,高铝质耐火材料中的Al2O3含量大于80wt%。
CN201510478673.2A 2015-08-03 2015-08-03 一种用于连铸中间包挡墙的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 Active CN104985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8673.2A CN104985171B (zh) 2015-08-03 2015-08-03 一种用于连铸中间包挡墙的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8673.2A CN104985171B (zh) 2015-08-03 2015-08-03 一种用于连铸中间包挡墙的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5171A CN104985171A (zh) 2015-10-21
CN104985171B true CN104985171B (zh) 2017-03-08

Family

ID=54297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8673.2A Active CN104985171B (zh) 2015-08-03 2015-08-03 一种用于连铸中间包挡墙的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8517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7808A (ja) * 1984-11-28 1986-06-16 Nippon Steel Corp 高清浄度鋼製造方法
US5071107A (en) * 1990-11-21 1991-12-10 Bethlehem Steel Corporation Metallurgical tundish with filter
JP3270784B2 (ja) * 1993-08-31 2002-04-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金属溶湯用フィルタ
GB0613001D0 (en) * 2006-06-30 2006-08-09 Juma Kassim A A filter
JP4682232B2 (ja) * 2008-08-04 2011-05-11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金属溶湯用濾材
CN101745269A (zh) * 2008-11-27 2010-06-23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金属镁熔液或者镁合金熔液过滤材料与过滤器
WO2013172613A1 (ko) * 2012-05-14 2013-11-21 주식회사 포스코 고 청정 용강 제조 방법과 정련 장치
CN104550893A (zh) * 2014-12-15 2015-04-2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提高镍基高温合金粉末纯净度的过滤装置
CN204365998U (zh) * 2014-12-30 2015-06-03 武汉科技大学 连铸中间包出口处钢液净化装置
CN204953884U (zh) * 2015-08-03 2016-01-13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中间包去除夹杂物的过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5171A (zh)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45761U (zh) 一种高度净化钢液用新型中间包
CN105921734A (zh) 一种连铸钢包开浇保持钢水洁净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75695B (zh) 用于连铸中间包出口处的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
CN201950179U (zh) 一种新型不锈钢连铸用中间包流动控制装置
CN204953884U (zh) 一种用于中间包去除夹杂物的过滤装置
CN207887873U (zh) 用于连铸中间包出口处的双锯齿状防结瘤装置
CN204365998U (zh) 连铸中间包出口处钢液净化装置
CN104985171B (zh) 一种用于连铸中间包挡墙的钢液夹杂物捕捉装置
CN201082464Y (zh) 金属液连续浇注装置
CN201140273Y (zh) 中间包用多功能整体稳流器
CN202963405U (zh) 一种铝液浇铸过滤装置
CN202356599U (zh) 防止旋涡产生的滑动水口装置
Wen et al. Improvement of tundish shape and optimization of flow control devices for sequence casting heavy steel ingots
CN201572908U (zh) 一种双溢流槽的双流中间包
CN205110778U (zh) 一种连铸中间包用栅状滤渣板
CN206356576U (zh) 中间包用整体塞棒
CN2889442Y (zh) 一种合金溶液用过滤装置
CN204912741U (zh) 五流方坯连铸中间包
CN101791693B (zh) 带有快速更换夹杂物去除装置的中间包及其工作方法
CN208495784U (zh) 一种板坯连铸机中间包
CN102764871B (zh) 利用强磁场实现连铸过程低过热度浇注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950275A (zh) 一种方圆坯用多孔连铸浸入式水口
CN102218528A (zh) 一种中间包水口
CN106825485B (zh) 一种合金液净化用虹吸转移管
CN206373353U (zh) 一种钢包滑动机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4

Address after: 100089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2 Huayuan Road peony Venture Building 4 floor 1424 room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honglian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81 construction of Qingshan District, Hubei, Wuhan

Patentee befor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4

Address after: Room 1609, building 1, yanchuang building, Yanlong sub district office, Yandu District,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ncheng chuangyong New Energy Invest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9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2 Huayuan Road peony Venture Building 4 floor 1424 room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Zhonglian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